竖起大拇指 争当小老师
发布时间:2020-07-22 幼儿园以大带小活动方案 幼儿老师故事 幼儿园小班小问题大安全说课稿竖起大拇指刚入幼儿园的菲菲在洗手的时候不会把自己的袖子卷起来,结果总是弄湿衣袖。起初,我会帮助他把袖子卷好,他会笑着说:‘‘谢谢。’’我也会笑着对她说:‘‘不用谢!’’之后几天,在洗手的时候菲菲总是主动伸出手来,让我给她卷袖子。我一边帮助她,一边耐心的教她怎样用单手卷衣袖,还能帮助其他小朋友卷袖子并和同伴使用“谢谢”“不用谢”等礼貌用语。看得出来,菲菲在接受老师帮助的同时很留意地学习怎样卷袖子和使用礼貌用语。在这以后,我每次看到她帮助别人就对着她点头笑一笑或对她竖起大拇指表扬她的行为。其他的小朋友看见啦,也纷纷加入到争取老师给竖大拇指或为同伴竖大拇指的行列。
争当小老师
新学期开始啦,在学习做早操时,我尝试请个别动作比较到位的孩子当“小老师”,检查一下其他小伙伴的手臂往两侧抬起时是不是和肩膀一样高,以此作为一种“奖励”机制,鼓励幼儿更好的做早操。
君:霖,你的小手要举起来啊!
君:手臂要伸直才更有精神!你看我!(君自己做了一次示范)
君:现在好啦,你先把手臂放下,然后抬起来,让我再看看你的动作。
君:老师,霖的动作进步啦,他也可以做小老师了!(霖的脸上笑开花,动作更认真啦)
这样一来,许多小朋友都很注意自己的动作,认真的学习新操,都希望自己能当一次小老师······让能力强,动作做的好的幼儿去帮助同伴学习,不仅能增加小朋友学习早操的积极性,也降低了教师一人指导全体幼儿的难度。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争当小老师
玩游戏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事情。为什么?因为我们每天和他们约定安排好一种活动。如:周一:搭积木,周二:捏橡皮泥,周三:折纸……在这每天都变化着的活动中,孩子们不同的机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今天的桌面游戏是折纸时间,有的孩子已乖乖地拿过纸开始折着啄木鸟、房子等。可是有几个调皮的男孩子就忍不住了,他们折出飞机开始在教室中飞翔、遨游。于是教室里开始热闹起来啦,骚动也开始。这时,我看见平时不太说话的琪琪正在认真地折青蛙,这可是以前小朋友很少有人会折的。我马上请琪琪到前面来:“今天,老师想请琪琪来做小老师,教小朋友折青蛙。你们想不想学?”“想!”在一片响亮地想字声中,小朋友赶快坐好,手里拿着折纸,在期待的眼神中,开始了小老师的教学。
虽然孩子的教学不可能如同老师般的清晰,需要老师在一旁帮忙。可是小老师教得投入,下面的学生也很认真得学,没想到一遍下来,居然有半数的孩子学会了。然后我再请这部分学会的孩子做小老师,教旁边不会的小朋友。就这样,孩子们成功地学会了折青蛙。“老师,我下次也教小朋友折电话,当小老师,好不好?”丁丁这个平时不善言辞的孩子居然主动请缨,真让我惊奇。而同时其他的几个孩子也纷纷说:“老师,我会折衣服……。下次我来教大家折,好不好?”……没想到,孩子们的热情这么高。“行,以后我们每次都请一个小朋友做小老师,不过小老师教得本领必须是以前我们小朋友不会的,谁有新本领,就请谁做老师。”
就这样,每周一次的折纸变成了孩子切磋折纸能力的时间。几周时间下来,发现这招还真奏效,折纸本领大了,秩序有序,朋友间的交流不但多了,同时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顾老师,给你一个大拇指
早锻炼的音乐响起,小朋友们一个个排起了整齐的队伍,只有小金一个人慢吞吞的,这可不是他的做事风格。“小金,快点。”我催促道。只见他来到我面前:“顾老师,给你一个大拇指。”说着递过来一个兰色的大拇指。怎么,还奖励老师来了?不对,那他脸上一脸的舍不得样!“怎么了?”“我没拿绳子。”“没拿绳子干嘛给我大拇指?”我惊讶万分,孩子的思维我真猜不透!“刘老师说了,谁忘了拿绳子就要没收大拇指。”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解释道。小金也使劲地点头。
原来这样,是我这个代班主任没有跟刘老师衔接好呀。赏罚要分明,直觉告诉我,我必须没收。可小金的妈妈曾告诉过我,他可宝贝这个大拇指了,每天回家当宝一样给家人汇报,家人动都不让。此时,看着他一脸的委屈样和慢吞吞的动作,真让人心疼。“那这样吧,这个大拇指你先拿着,等刘老师回来我们再给她,好吗?如果接下来你都不忘记绳子,顾老师就不跟刘老师说,好吗?”他又使劲地点点头,但脸上的阴云一下子散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班里没有小朋友忘记绳子。哦,大拇指,谢谢你,你无形的力量教会了孩子珍惜荣誉,珍惜自己每天每时每地的表现!
拇指教育和食指教育
前阵子,从同事那听到一个新名词“拇指教育和食指教育”,不解的问“什么是拇指教育?什么是食指教育?”她翘起大拇指,然后又点出食指,“这样你明白吗?”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我想“翘起大拇指”就可以理解为意在赞美、夸奖和肯定,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在我们的平时教育活动中,多表现为“你真棒!”;那么食指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会点着某个犯错的孩子,满是指责、怪罪、批评,“你怎么回事?”、“你看你干的好事!”其实拇指教育提倡的就是一种赏识教育,通过夸奖孩子让她的自信和能力散发出来,让她的学习、活动更具动力。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古人都能认识到赏识、赞美的重要性,我作为新时代的一线教师,为什么就不能尝试使用赏识教育,让班里那些调皮的问题孩子有所改进呢?
于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开始寻找这些调皮孩子们的闪光点。
我们班有个特殊的孩子,他总是特好动,上课小动作不断,连稳坐都成问题,不仅自己不好好坐,而且还影响别人;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凡事不按常规出招,是令我们所有老师头疼的头号分子。最近,他爱上了“瞎举手”,我特意留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有点答到,我就大大表扬他,夸他上课认真了,爱动脑筋了,可以坐牢了,也不随便走动了,进步可真大啊!显然对他颇受鼓舞,这节课,他始终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停地举手,虽然有时答非所问,但是不再随意走动,我知道他在努力开动脑筋去专心剖析老师的讲课内容!
我想,我们需要做的是,时刻都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大胆地竖起大拇指:你真棒!
小拇指读后感(精选4篇)
您是否也在收集作品的优秀读后感?作者写的作品在我们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面对精彩绝伦的书籍,此时我们可以抽出时间写读后感,以便于和他人分享喜悦,如果您想更好地理解“小拇指读后感”那么我们特别推荐这篇文章,感谢您的关注希望您能喜欢我们的文章并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们!
小拇指读后感 篇1
小拇指是我比较喜看的一篇故事,它主要讲述了小拇指在巫婆那儿是如何利用自己的聪明和计谋把他六个哥哥救出来的。
从前有一对夫妻生下了六个小男孩,有一天,六个小男孩到外边玩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家了。夫妻两人到处找也没有找到。伤心之余他们又生了一个小男孩。可是这个小男孩却与众不同,刚生下来的的时候只有小拇指那么大。因此,他们父母就给他取名字叫“小拇指”空闲的时候爸爸妈妈经常给他看哥哥们的相片,小拇指也是一个非常勤奋和好学的好孩子,还经常帮助父母干活。直到有一天,小拇指有一点懂事了,父母便将哥哥们的事告诉了他。只有小婴儿那么高的小拇指决定要把哥哥们救出来。有一次,小拇指找借口说要出去放羊。结果,他走到一间屋子的时候,一个凶光朝小拇指射来。他感觉到有点不妥,就敲了敲门,有一个巫婆对他说:“你好!要不要进来阿姨家住啊?昨天我家刚来了六个小男孩呢!”小拇指跟随着巫婆进了屋,看到了六个男孩子。跟家相片里的人一样,就知道是他的哥哥们。小拇指听说,巫婆要在今天晚上把他们的头砍掉,给她那七个吸血的女儿喝血。小拇指就暗暗想办法怎么逃出去。到了半夜,小拇指偷偷的把戴在吸血女儿们头上的金箍摘下来戴在他和哥哥们的头上,并把头藏到被窝里。过了一会儿,巫婆果然醒来了,拿起锋利的刀,一刀一个,把他女儿们的头全都砍掉了。第二天,巫婆才发现她杀的是自己的孩子,那七个男孩早就逃出去了。巫婆气得暴跳如雷,穿上“魔鞋”,据说这魔鞋,一步能跨七里路,可是巫婆不知道七兄弟是往哪个方向逃走的,只能东南西北乱跑一躺,最后气喘吁吁,坐在一块岩石上打起瞌睡来了。其实七兄弟就躲在后面的岩洞里,小拇指让哥哥们先走,自己蹑手蹑脚地把巫婆的鞋脱下来,穿在自己的脚上,很快就追到了哥哥们,跟哥哥们一起回家了。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做事要多动一下脑子,因为任何事情都会有解决的办法。
小拇指读后感 篇2
《小拇指》 读后感范文一
《小拇指》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小拇指带头六个哥哥战胜困难,帮助国王抓住食人妖,最后他们脱离贫穷,成为国家栋梁。
小萍的父母因为生活贫困,有时连饭都吃不下,于是带他们去森林,希望有人能收留他们。小指第一次非常聪明。他用白色的石头作路标,带着他的兄弟们回家。第二次,他们的父母把他们留在了森林里。小拇指用面包屑作路标。没想到,面包屑都被饥饿的鸟儿吃掉了。
他们迷路了,回不了家。后来,他们遇到了食人魔,食人魔把他们吃掉,勇敢、聪明的小拇指带着兄弟逃走了。食人魔到处找,却找不到,最后睡着了。
当食人魔睡着的时候,他的小手指的兄弟们抓住了他。国王欣赏他们的勇敢,帮助他们摆脱贫困,教育他们,最终成为国家的重要人物。小拇指虽小,却成了国王最有力的助手。
比起小拇指和他的哥哥们,我从小到大,吃得饱、穿得暖,我是多么幸福啊!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读书。我想学习小手指的聪明才智和勇气。
小拇指读后感范文二
小拇指是我比较喜看的一篇故事,它主要讲述了小拇指在巫婆那儿是如何利用自己的聪明和计谋把他六个哥哥救出来的。
从前,一对夫妇生了六个小男孩。一天,六个小男孩在外面玩耍,再也没有回家。夫妻两人到处找也没有找到。可悲的是,他们生了一个小男孩。
但这个小男孩不同。他出生的时候,只有小拇指那么大。因此,他们父母就给他取名字叫“小拇指”空闲的时候爸爸妈妈经常给他看哥哥们的相片,小拇指也是一个非常勤奋和好学的好孩子,还经常帮助父母干活。直到有一天,小拇指有点懂事了,父母会告诉他兄弟俩的事。
只有小婴儿那么高的小拇指决定要把哥哥们救出来。有一次,小指找借口出去放羊。结果,当他来到一个房间时,一道凶猛的光朝在他的小手指上。
他感觉到有点不妥,就敲了敲门,有一个巫婆对他说:“你好!要不要进来阿姨家住啊?
昨天我家刚来了六个小男孩呢!”小拇指跟随着巫婆进了屋,看到了六个男孩子。跟家相片里的人一样,就知道是他的哥哥们。
小拇指听说女巫要砍掉他们的头,给她七个吸血的女儿喝血。小拇指偷偷地想怎么逃跑。在深夜,小指偷偷地摘下了吸血女儿头上的金箍,将它们戴在他和他的兄弟们的头上,然后把头藏在棉被中。
过了一会儿,女巫醒了过来,拿起一把锋利的刀,一个一个地砍掉了他女儿们的头。第二天,女巫发现她杀了自己的孩子。七个男孩已经逃走了。巫婆气得暴跳如雷,穿上“魔鞋”,据说这魔鞋,一步能跨七里路,可是巫婆不知道七兄弟是往哪个方向逃走的,只能东南西北乱跑一躺,最后气喘吁吁,坐在一块岩石上打起瞌睡来了。
其实七兄弟就躲在后面的岩洞里,小拇指让哥哥们先走,自己蹑手蹑脚地把巫婆的鞋脱下来,穿在自己的脚上,很快就追到了哥哥们,跟哥哥们一起回家了。
小拇指读后感 篇3
《小拇指》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小拇指带头六个哥哥战胜困难,帮助国王抓住食人妖,最后他们脱离贫穷,成为国家栋梁。
小拇指的父母因为生活困苦,有时连饭都吃不上,所以带他们去森林,希望有人收留他们。第一次,小拇指非常聪明,用白石子作路标,带着哥哥们回到了家。第二次,父母又把他们留在了森林,小拇指用面包屑作路标,没想到面包屑全被饥饿的小鸟吃了。他们迷路了,回不了家。后来,他们碰到了食人妖,食人妖要吃他们,勇敢、机灵的小拇指带着哥哥们逃走了。食人妖到处找他们都没找到,最后累得睡着了。趁食人妖睡着时,小拇指指挥他的哥哥们抓住了他。国王十分赞赏他们的勇敢行为,让他们脱离贫穷的日子,还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最后成为了国家的重要人物。小拇指虽然矮小,但是却成了国王身边最得力的助手。
比起小拇指和他的哥哥们,我从小到大,吃得饱、穿得暖,我是多么幸福啊!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读书。我要学习小拇指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小拇指读后感 篇4
这个故事说了一个穷人家生了七个孩子,在这七个孩子中有一个奇怪的孩子,他只有拇指那么大,所以大家就叫他小拇指。他就是今天要说的人物了。
每当父母心情不好时,就常拿小拇指来出气,哥哥们也常常欺负他,可小拇指没有想报复他们。小拇指不爱说话,却听得多,爱思考。
有一年天气大旱,方圆几百里闹饥荒。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一天晚上,等七个儿子睡着之后,樵夫就对着妻子说:"你也看得出来,我们已经养不起这些孩子们了。这样下去,不仅他们要饿死,连我们俩也得饿死。我实在不忍心看着他们和我们一起受罪,我打算明天把他们带森林里去,然后乘机逃回家来。""你忍心抛弃自己的孩子吗?"樵夫的妻子吃惊地问道。
樵夫又把艰难的处境讲了一遍妻子想想也确实是这样,可她毕竟是孩子的妈妈,伤心得整整哭了一夜。
父母的话小拇指全听到了,心里琢磨着应该怎么办。第二天一大清早,哥哥们还没有起床,他就先爬了起来,跑到了一条小溪边,拣了许多洁白的小卵石,满满地装几口袋。我觉得小拇指真聪明,我相信这七兄弟一定能在小拇指的帮助下可以早点回到家中。
吃罢野菜和树叶煮的汤之后,父亲就带着七个儿子出发了。饶过了一座又一座的山,一直走进了一个茂密的森林中。樵夫去砍柴,就让几个孩子帮忙拣树枝。当孩子们发现父亲不在时,就害怕的大哭起来。我真担心这些孩子们回不了家。
小拇指没有哭,还安慰哥哥们说:"因为饥荒,父母把我们抛弃,但是我能把你们带回家,一路上我撒了许多白卵石。"于是小拇指把哥哥们带回了家。
小拇指真是一个既可爱又聪明的小孩子呀!
老师我想当“小老师”
孩子们都长大一岁了,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表现的欲望尤为突出,但是也有个别孩子不善于表现自己,鉴于现状,为了增强孩子的表现能力,于是我就请孩子来当“小老师”,效果还是不错的,孩子的积极性又提高了。但是总是那些听话的孩子来当小老师,而很少让那些调皮的小朋友。这一次,依旧请表现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忽然,我听到了一个很大的声音:“张老师,让我当一次好吗?”我回头一看,是平日里活泼调皮的哲哲,正眯着俩只小眼睛看着我呢,“那,你愿意做一个乖孩子吗?”“愿意,我听话了,(*^__^*)嘻嘻”,“如果从现在开始好好表现,下一个,就请你当小老师,好不好,要说话算话呀?”“好吧,张老师”边点头边答应着。结果很好,哲哲很乖的当上了小老师,也遵守纪律了,而且我在集体面前还表扬了哲哲,哲哲高兴的笑O(∩_∩)O~了。每个孩子都想表现自己,都需要表扬和鼓励。老师应及时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多给孩子们一些鼓励和表扬,给孩子一个展示自己的大舞台。
女儿当“小老师”
吃过晚饭,女儿又开始忙上了,帮我收拾桌子,摆好小椅子,准备好纸和笔,这时我和家人就做好,等候5岁的女儿来给我们“上课”。原来女儿每天从幼儿园回来后,都要充当我们的“小老师”,教我们唱歌、跳舞,说儿歌,讲故事、画画等有时还学他们班上三位老师的样子,给我们讲一些简单的道理。并且讲的非常认真,我们呢,对这位小老师也不敢怠慢。当“小老师”是女儿每天都非常喜爱的活动,我想也是多数孩子喜爱的活动,我觉得让孩子充当小老师有许多好处,首先孩子可以在愉快的气氛中复习在幼儿园学过的东西,反复加以巩固练习,其次,可以增强孩子的勇气,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还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在女儿当“小老师”的过程中还可以看出孩子是否正确地掌握了所学的内容,以便及时发现尽早纠正错误,这样,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双方都能乐趣和收获。通过这件事情使我感到,老师和家长应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去,支持孩子当“小老师”并帮助她们做得更好。
让孩子当小老师
让孩子当小老师,其实是一件既有趣又有用的事情。这件事难在一个度,和孩子之间要把握好度,不要让你孩子之间没有了距离,他就会就此放纵自己。更重要的是老师要放下架子,要把自己当成是他的朋友,甚至把自己当作小孩子。对于成熟的我们,经历了那么多的人世沧桑,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一种生活模式的老师来说。把自己当小孩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甚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那是很幼稚的事情。所以,让小孩当老师最难的就是教师的心态。
今天下午活动课,练习鼓号队开始了。我觉得不能像往常一样做局外人了,因为我不会,所以要学习。这时,我没有找同事教我,而是让我们班的小君教我。她是老队员了,学习得很扎实了,从她的演奏和眼神中可以看出那份难得的自信。小君教我的时候非常的认真细致,也很有耐心。可是,我的心却一直游离在千里之外。练了一次又一次,她从不放弃,用心以及耐心仿佛看到了在讲台上的我,是我不得不认真学习了。
开始的时候,我还是没有把自己当成小孩,一个学习者。没有转换角色使我很难学会。最后,我做到了。同时,我也领悟到了让孩子当老师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可以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老师教育的辛苦,当学生不用心学时,老师要花费很多力气。贵在积极。所以,他们就能学会珍惜课堂,珍惜学习的机会。
二、老师放下姿态和学生相处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相反还可以增加师生之情。让老师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生,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
三、让学生当小老师,能更有效的锻炼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加深知识点的印象,让他更有信心的去了解更深层的内容。
从这以后我会经常给他们锻炼的机会,甚至连课外阅读也让那些做得满分或者是接近满分额同学来讲解。发现他们讲解非常清晰、到位,只是语速快了一些。在下面倾听的同学也异常认真(jy135幼儿教育)起来了,补充质疑也增加了很多。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关注那些学习不积极的人。很多时候,我只需补充一下他们讲解不清楚的地方,也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一堂课下来很轻松,一天下来精神满满。
我也想当小老师
下午点心时间,彧彧第一个来到小桌前,看了看碗里的面条,皱着眉头,拿起勺子舀了一小勺,送到嘴边舔了舔又放进了碗里。望了望一旁吃的正香的希希,他深吸一口气,凑到碗边,一勺一勺把面刮进嘴里,时不时还偷瞄几下一旁的“竞争者”······为了带动孩子们吃饭的积极性,我们规定,吃饭第一个吃完的,可以当小老师发小贴纸,实施下来效果还不错,孩子们吃饭的兴致高了不少,希希每次都吃第一名,已经连续当了两次小老师了,看形势这次也不例外。
“老师,我吃完啦!”彧彧走到我跟前笑着说,“我是三个吃完的哦!厉不厉害啊?”“彧彧进步咯!吃的又快又干净,给你点个赞!”我竖起大拇指在他额头上比了个赞。“那我可以当小老师发小贴纸吗?”期待的小眼神看着我
,真不好意思拒绝啊!“下午的小贴纸放学前才发喔,明天中午吃饭你吃的又快又好,就能发小贴纸啦!”“可是我也想当小老师。”要不要破个例满足他一下?那比他先吃完的孩子怎么办?再说吃完点心就发小贴纸,估计放学前就被他们玩丢了·····见我没什么反应,彧彧搬起小椅子对准绿线坐了下来。
孩子们吃完点心,我照常和他们玩起了手指游戏。这时,我发现平时玩游戏一直处于游离状态的彧彧竟也有模有样的做着动作,实在难得。倒不如趁着这个机会鼓励鼓励他,盼望他以后继续保持这样的专注呢!“彧彧做的真好,我们请他当小老师带着大家做好吗?”我拿出一把小椅子放在我旁边,眨眨眼示意彧彧过来。没想到当“小老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平时他可是坐不住的啊,不影响别人就不错了,哪还盼望他认认真真地坐下来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呀!我的小算盘算是打成了,彧彧的“小老师”当得有声有色,之前一些懒得动手的宝贝也跟着“新老师”动起来了,我很欣慰。
多给孩子鼓励,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发现他们的兴趣,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关爱他们,认同他们让这些“小老师”“小帮手”们在称赞中不断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