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园秋冬季育儿小知识
发布时间:2020-07-22 幼儿园冬季说课稿 教育基础知识笔记 冬季幼儿活动方案中班幼儿园秋冬季育儿小知识
1、如果您的孩子身体有不舒服的情况,请一定告知老师,以便老师一日活动中能更细致的观察,照顾到您的孩子。如果您的孩子需要在幼儿园喂药,请入园时将药拿给老师,并在服药记录上注明幼儿姓名、药的名称和剂量,以便老师能根据服药记录给孩子喂药,并时刻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
2、希望家长和我们一起对孩子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例如:教孩子及时的穿脱衣服,学习将衣服扎进裤子里,这样就可以避免小肚子受凉,而使身体出现不舒服的情况。
3、让孩子多喝水,在幼儿园这点家长朋友不用担心,我们的宝贝养成的习惯很好,做操后,下课后,起床及户外活动后,我们的宝贝都能自觉的去喝水,但有的孩子比较挑食,家长可以督促孩子在家多吃蔬菜、水果等等。
4、孩子的被子问题,秋季天气时冷时热,有的孩子被子太厚或者太薄,这都不利于孩子午睡。孩子的被子需要经常晒太阳,家长需根据生活老师通知及时把孩子的被子拿回家洗、晒一下。
5、家长有时间应多带幼儿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晒太阳可以促进提内钙的吸收,同时也增强幼儿的体质。
6、对于孩子穿脱衣服问题,我们一定要不怕麻烦,幼儿早晚应比白天多加一件衣服。我们会提醒并帮助孩子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的穿脱衣服和增减衣服,家长也可以在家对孩子进行训练。幼儿园每天都有必要的活动,如果穿衣太多,稍微运动就容易出汗,引起幼儿感冒等等;对好动、易出汗的幼儿,在其玩耍时可在其背后垫一块毛巾或玩后及时给他更换衣服。同时幼儿的鞋子应以轻便的运动鞋为主,少穿皮鞋。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冬季小班幼儿育儿知识
冬季小班幼儿育儿知识
孩子的血液循环多欠佳,一旦气温低于10℃而又缺乏运动或有效的保暖措施时,很容易在手指、手背、足部、耳廓、面颊等部位出现冻疮。常搓手,一方面能够借助摩擦生热来增加局部的温度;另一方面还能加速血液循环,从根本防止冻伤和冻疮。
另外在宝贝搓手的同时还能够有其他的收获:
★强化动手潜力
搓手运动不仅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参与,是一项复杂、精细的运动,可涉及肩部、臂部、手腕、手掌和手指等30多个大小关节的50多条肌肉,经常搓手无疑就是在发展孩子的手功能。
当然在寒冷的冬季,除了常搓手之外,还要让孩子们多参加户外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防感冒
常搓手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预防感冒。双手拇指的部在医学上称之为“大鱼际”,是治疗呼吸道病症的有效部位,该处脉穴丰富,刺激它能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强化面部“三角部位”和咽、鼻、喉及上呼吸道抵御感冒病毒侵袭的免疫潜力。
★益智
搓手不仅仅能使手指更加灵活自如,而且由于手部有众多的肌肉、关节,它们的运动都要受大脑的指挥和调控,所以搓手能强化手、脑的反射,大脑也会越用越灵。
中班冬季育儿知识
中班冬季育儿知识
冬季寒冷干燥,幼儿皮肤中的水分散失较多,皮脂腺分泌较少,皮肤容易出现干裂发痒,要让幼儿多吃蔬菜、水果,多喝开水,并常用热水洗手、脚、脸,再适当搽点护肤霜。
冬季幼儿保健小常识二:坚持户外活动
有些父母惟恐孩子冻着,天气一凉,就不让小儿出屋,小儿呼吸道长期不接受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锻炼,接触了感冒病人后,因对病原菌抵抗力差,很易患病。所以,应该坚持让小儿做户外活动,天气冷可选择太阳光充足、风较小的时候,让小儿在大自然中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可提高小儿的体质。同时不坐凉地:冬季地面温度很低,幼儿坐在上面,体内的热量就会大量散失,容易感冒、腹泻。
冬季幼儿保健小常识三:合理饮食
冬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合理的饮食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母乳不仅是孩子体格和智力发育的最佳食品,含有对呼吸道黏膜有保护作用的几种免疫球蛋白,可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除了母乳喂养外,应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及时添加辅食,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蛋鱼及肉类,均衡营养,防止偏食及挑食,以防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使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适量补充水分,防止呼吸道干燥,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冬季幼儿保健小常识四:注意节制饮食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现在有些父母总担心孩子吃得少,吃不饱,总想让孩子多吃一点儿。孩子吃多了,几天下来就容易形成食积便秘。因为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即大肠有病会影响到肺的功能。研究表明,大肠的粪食燥结,能够引起巨噬细胞死亡率增高,肺组织抵抗力下降,进而引起反复的肺及呼吸道感染。
冬季幼儿保健小常识五:多晒太阳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灭人体表面的病毒和细菌,帮助幼儿对钙、磷的吸收,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此外,阳光也能提高红细胞的含氧量和增强皮肤的调温作用,以及能增强神经系统的活动技能和幼儿的体质。
冬季幼儿保健小常识六:定时通风换气,注意室温
冬季对人体的适宜温度是20摄氏度,如高于23摄氏度时,人会感到头晕、疲倦。另外,如果室内外温差大,则容易感冒。
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冬季由于供暖,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在北方更为突出,室内温度高,湿度相对较低,加上窗门紧闭,室内空气流通差,居室内的微生物密度较高,一些致病菌和病毒易侵袭小儿体内。所以,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要定时开窗换气,加大室内湿度。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可在暖气片上放上湿毛巾,或在暖气旁边放一盆清水。
幼儿园冬季育儿知识
幼儿园冬季育儿知识
一年一度,四季更替,秋去冬来,在寒冷的冬季,更要注意保持幼儿的身体健康。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要谨防冬季易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如水痘、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等。家长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做好幼儿计划免疫工作。同时还可给孩子服用板兰根、大青叶、金银花等中药,以加强预防流行型感冒。幼儿外出时应带好口罩,特别是室内外温差较大的的情况下,合理穿衣,随时增减。
有的家长给孩子穿衣过多,孩子稍有活动,汗水把内衣湿透,而孩子不会表示需要更换内衣,只能凭自身的体温把湿衣暖干,天天如此,容易伤风感冒,对健康不利。同时应随气候变化而增减,在活动前或进入有暖气房间时应脱去外衣。外出最好戴口罩,避免着凉,夜间盖好被褥。
冬季天气寒冷,幼儿需要的能量和热量也相应增加,孩子户外玩耍的机会少了,容易缺维生素D、感冒、上火,如果已经上火,可以吃去火的药,如板蓝根、太极丸,也可以用鲜百合熬粥,加点冰糖,美味又败火。要多喝排骨汤、鸡汤、鱼汤等汤水,增强抵抗力,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冬季还要保证幼儿的饮水量。水是人体新陈代谢必不可少成分。幼儿代谢旺盛,需水量大,个别特异性体质的幼儿还要视情况增加饮水的次数。冬季幼儿也要进行适度的运动和锻炼。锻炼可增强幼儿体质,增强自身免疫力,才能抵御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蚀。
一、注意室温:
冬季对人体的适宜温度是18摄氏度,如高于23摄氏度时,人就会感到头晕、疲倦。另外,如果室内外温差大,则易感冒。空调或取暖器的暖风口不要正对着孩子,且最好每隔两三个小时打开一下紧闭的窗户,让空气适当地流通一下。另外,使用空调或取暖器都会使空气变得比较干燥,最好在附近放上一杯水来保持湿度。
二、避免着凉
冬日寒潮多,气温变化大,幼儿易着凉、感冒,常会引起许多大病,如肺炎、心肌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炎、因此冬季要给幼儿保暖,避免着凉。
三、保护皮肤
冬季寒冷干燥,幼儿皮肤中水份散失多,皮脂腺分泌少,皮肤易干裂发痒,让幼儿多吃蔬菜、水果、多喝开水,并常用热水洗手、脚、脸,再适当搽点护肤霜。冬天气候的特征是气温低、空气湿度小、多偏北风、冷空气活动频繁。人体头面部的耳、鼻、口与空气接触的机会较多,不注意保护就容易产生一些病变。
小班秋季育儿知识
小班秋季育儿知识
1.多给宝宝喝水。由于天气秋天的时候干燥,宝宝相对于成年人来说需要补充更多的十分来维持身体的水盐平衡。否则宝宝就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所以需要给宝宝多摄入白开水,不谈菊花茶、乌梅汤等宝宝喜欢的饮品也可以,但是其他的饮料就不要了。
2.少吃上火的食物。刺激性的东西容易引起宝宝上火,高盐分食品将导致盐分加速流失,油炸食品堪称上火的催生剂,荔枝、桂圆作为温性的水果也是上火的促进因素。
3.呵护宝宝的皮肤。秋天的天气干燥,在冬天来临之前宝宝的皮肤就会出现干裂的情况,皮肤、嘴巴等等都需要滋润才不至于干裂。由于宝宝的皮肤很嫩,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在给宝宝擦拭的时候不要用质地比较硬的毛巾,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宝宝做好皮肤滋润的工作,可以适当使用一些滋润皮肤护的肤品。
4.冷水锻炼。如果宝宝已经超过三岁了,那么为了增强宝宝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妈妈应该从这时候其就用冷水给宝宝洗手、冲澡等等,不过在洗澡的过程要快,不然让宝宝着凉了,并且洗完之后要及时用干毛巾擦干宝宝的身体。
以上就是秋季育儿的几个小常识,除此之外应对于季节变化,保证宝宝身体健康,平常给宝宝准备的饮食安排可以稍作调整;为了避免季节性感冒等疾病,应该及时带宝宝去打预防针。
幼儿园秋季育儿知识
幼儿园秋季育儿知识
秋季天气干燥,小朋友也会感觉不舒服,掌握一些科学的幼儿园秋季育儿知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有帮助。
多给孩子喝水养肺
秋季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即秋燥,肺功能受影响,容易出现燥咳,妈妈一定要给孩子多喝水,补充身体水分,要慢慢喝,不能一下子喝太多,少量多次,最好喝白开水。
多给孩子吃蔬菜水果
多给孩子摄取具有滋阴养肺功效的蔬菜和水果,如甘蔗、梨,但不宜吃得过多,以免伤脾胃,引起胃部不适,一定要选择新鲜的蔬果,这些果蔬可以帮助小朋友驱走身体里的秋燥。
多给孩子进食防秋燥粥
秋燥可引起小宝贝体内津液不足,粥能够有助于清火、养胃、健脾,如果在煮粥时,适当加些梨、萝卜、芝麻等能够生津养肺的食物一同煮,可以有效地改善秋燥给小宝贝带来的不适。
进补一些防燥养阴食物
秋冬适宜养阴,进入秋季妈咪可给小宝贝补一些防燥养阴的食物,如山药、莲藕,山药可健脾补肺益肾精、滋润五脏,具有很好的滋补功效,而藕具有开胃健脾的补益功效。秋季育儿,食补应以防燥养阴为主,各位妈妈要谨记哦!
几种常见疾病的防备
1.预防伤风感冒:
秋季孩子毛病以此为多,尤其是中秋前后,秋风袭来,孩子体质弱一点的,早晚最容易受凉。所以预防之道就是要注重气候变化,冷热得当,特殊是夜凉之时,要留意为孩子盖被。白天风大时要加衣服,孩子在外面玩得满头大汗,回家时要注意帮他擦拭,不要把衣服脱掉吹风,否则容易感冒。除了预防保健外,还要避免孩子接触病人。
2.当心气管炎:
很多孩子在感冒伤风之后,跟着来的就是支气管炎,经常咳的喘不过气来,有的孩子甚至咳了两三个月还不见好,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长们在孩子初咳时没加注意,随便买点药吃,结果越吃越坏,咳得更凶。由此可见,孩子感冒伤风时要预防支气管炎之中并发症,不吃风,不吃生冷的东西,在家静养,少在外面外跑,要不然孩子的咳嗽不容易好,如果晚上再受凉,或与病人接触,就容易发生肺炎,危及生命。
3.注意扁桃腺炎:
10岁以下孩子扁桃腺炎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那些本来扁桃腺炎肥大的孩子更容易发生扁桃腺炎,所以有的孩子一旦感冒发烧,扁桃腺就肿大,有的甚至高烧40摄氏度以上,连日打针吃药都不能退烧,这是因为有的孩子平时吃药多,产生了抗药性,故孩子有病,如果没有经过医生答应,千万不要乱吃药,至于预防扁桃腺炎的发生,应该尽量避免孩子伤风感冒,不接触病人,增加孩子的营养,增强抵挡力。
4.重视并发症:
在患伤风感冒、支气管炎、扁桃腺炎的同时,最容易发生的并发症就是肺炎,很多孩子病未痊愈又因受凉或接触病人,或因扁桃腺炎而并发肺炎,肺炎除了呼吸困难外,并有剧烈的咳嗽和高烧,如不及时治疗就有生命危险,预防本病就是不要忽略病发的初期,有病早医,不自作智慧随便拿药给孩子吃,以致延误了治疗时间,导致病情加重。
5.腹泻:
腹泻在秋季也是常见的疾病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孩子乱吃东西又兼受凉的缘故,因此,要注意孩子的日常饮食,不能由他乱吃,暴饮暴食,还要注意孩子的腹部不要着凉。
托班幼儿冬季育儿知识
托班幼儿冬季育儿知识
小宝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冬天为了让宝宝睡得更好,室内温度和被褥很重要。不能因为怕宝宝夜间受凉,就把室温弄得很高,被褥盖得过多过严,容易捂出火,反而引发宝宝身体不适。
一、为宝宝准备轻柔、薄厚适中、透气性好的纯棉面料的被子,让宝宝可以温暖安心地入睡。
二、睡袋也是不错的选择,妈妈不会再为宝宝夜里踢被子而担心了。
三、宝宝睡觉时床垫适宜厚一些,这样保暖性才强。
四、干燥的室内放置一台加湿器,能让空气湿润,以免宝宝嗓子干,引起上火。如果没有加湿器,可以摆放一盆清水。
五、可以用暖风机或电暖气,来提高卧室温度。但不可以使用炭火给室内加温,以免宝宝煤气中毒。如果用热水袋给宝宝焐热被子,切记热水袋里的水温不要太高,以不超过50℃为宜。最好在宝宝进被窝前先把被子焐热,再让宝宝上床。如果需要持续保暖,最好给热水袋套上用毛巾缝制的套子,以免热水袋贴近宝宝的肌肤,伤到宝宝。
秋季托班幼儿育儿知识
秋季托班幼儿育儿知识
跟着秋天的到来,气温入手下手下降,气候也变得干枯起来。
婴幼儿适应本领差,皮肤稚嫩。
与成人比拟必要更多的水分,易呈现口干舌燥、便秘等“阴虚内热”的征象。
做好各项保健办法,对维护幼儿健康非常紧张。
一、给幼儿多喝水秋高气爽,幼儿应多喝白热水,不宜喝饮料,在幼儿园里,教授尤其要顾问小朋侪多喝水。
平常多给幼儿吃富含水分的应季生果,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紧张伎俩,可稀释菜肴的盐分,保存幼儿体内水分均衡。
二、少吃“上火”食物刺激性食物应该少吃,简单“上火”。
少吃偏咸的食物,应盐分太多简单加快体内水分的散失,热量过高的油炸食物和一些热性生果,也应尽量少吃。
三、庇护幼儿皮肤父母再给幼儿洗脸时宜选用柔弱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
清洗完毕后,需用含有天然润泽身分的儿童护肤品。
幼儿的嘴唇易干裂,应先用湿热毛巾敷嘴唇,使嘴唇充血,然后涂润唇膏。
四、冷水熬炼秋季易宜用冷水擦洗以进步幼儿对冷的适应本领。
冷水熬炼要安分守纪,渐渐低落水的温度。
冷水冲淋得当三岁以上的儿童,举动要敏捷,浴后用干毛巾擦至皮肤轻度发红为止。
五、预防腹泻入秋后是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高分期,又称秋季腹泻,紧张累及三岁以下幼儿。
父母必定要把住“入口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按期给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
在幼儿园如发觉幼儿有腹泻症状应及时拒却治疗并处理好粪便。
六、营养调理多给幼儿吃牛奶、豆成品、鱼、肉等高蛋白饮食。
多吃五谷杂粮以防秋季便秘。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也应增加。
总之,要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做到均衡饮食,才华裁减秋季发病。
冬季育儿知识
冬季育儿知识
自11月20日,今冬最强冷空气席卷全国,各地气象台相继发布寒潮预警,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寒保暖。2017年最后一个季节、孩子们最喜欢的那个可以和雪人说悄悄话的季节已经来了,冬季固然好玩,但各种应该注意的问题也不可忽略
穿衣方面
气温骤降,很多家长也开始改变穿衣战术,将孩子裹得里三层外三层,以防感冒,但冬季穿衣存在的这些误区,家长很容易忽略。
误区一:天冷就得多穿衣?
为了预防感冒,很多家长将孩子裹成了“小棉球”,其实“捂”是捂不出健康的。家长要经常摸摸孩子的手,如果小手凉凉的,就给孩子加一件衣服;如果小手热乎的,就不需添加。孩子平时活动量大,所以日常穿衣要比成人少一件。出门时,可以给孩子穿上一件大些的外套挡挡风;进有暖气或空调的房间,要及时换上便于穿脱和活动的马甲背心;户外活动时要注意多带一件便于穿脱的衣服,活动后及时添加。
误区二:给孩子戴上口罩和围巾?
家长担心孩子受到病毒侵袭,出门常给孩子戴口罩、围巾。这样虽然阻隔了冷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但也使孩子失去了锻炼呼吸道的机会,降低了身体抵抗力。
误区三:书包里常备替换衣裤,袜子没必要?
很多家长习惯在孩子的书包里放一套替换的衣裤,却没有准备一双袜子。其实好动的孩子在冬天也很容易出汗,如果双脚出汗而没有及时更换袜子,孩子很容易着凉,也容易生冻疮。
花哨不等于漂亮,穿得多不等于保暖,孩子冬季穿衣应注意:
安全第一,凡带有绳、珠子,或尖尖的装饰品的衣服,尽量别穿。下雪天气,要穿防滑性好的鞋子。
方便为佳,背带裤、牛仔裤、扣子多的衣物,尽量不穿。注意小肚子的保暖,远离受凉腹泻。脚部,阴阳穴交汇之处,小脚丫保暖是关键。
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避免感冒的捷径,天气寒冷,生活习惯上的这些误区,家长注意到了吗?
误区一:天冷水凉,饭前不让孩子洗手?
俗话说,“病从口入!”由于天冷水凉,孩子饭前不洗手,家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过去了。殊不知,由于孩子的肠胃发育并不完善,稍不注意就容易感染肠道疾病,冬天让孩子勤洗手可以减少生病的几率。
误区二:紧闭门窗以保暖?
冬天一到,很多家庭都开始紧闭门窗,打开空调以保暖。但长时间紧闭门窗,室内空气浑浊,内外温差加大,对孩子的健康十分不利。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家长应该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误区三:外面太冷,不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实验证明,冬季经常进行户外活动的孩子与不进行户外活动的孩子相比,感冒发生的概率明显低很多。运动不足可能会影响发育,甚至对孩子心理的发育、行为方式以及学习能力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误区四:孩子体质差,天一冷就不去幼儿园?
调查发现,“猫冬”的孩子小班居多,原因多是天气寒冷,家长心疼孩子,就不去上幼儿园了。提醒家长们,入园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过程,是学习知识、与人交往的重要途径。3-6岁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千万不要因为溺爱,让孩子养成旷课的不良习惯。
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冬季健康小达人,家长需注意: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远离疾病的第一步,勤洗手、勤通风。户外活动益处多,不做冬季“宅宝宝”。好的习惯,贵在持之以恒。
疾病预防
为了预防冬季易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如水痘、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对孩子的侵袭,家长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尽量少带孩子到人流密集的地方
一到周末,不少家长喜欢带孩子逛商场,吃美食。孩子自身防御系统还不完善,抵抗力差,在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极易感染疾病,提醒家长们,应尽量少带孩子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必要去时也应做好预防。
注意室内温度、湿度冬季室内温度保持在16-20℃为佳,温度过高,孩子患感冒的几率会更大。家长还需保证室内空气湿润,冬季空气湿度标准为30-60%为宜。
保护孩子的皮肤
冬季寒冷干燥,孩子皮肤中水份散失多,皮脂腺分泌少,皮肤易干裂发痒,家长应注意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多喝开水,洗脸、洗澡后要及时擦护肤霜。
保持被子干燥、洁净
被子与人体接触久了就会“吸收”体表上的细菌、汗渍与空气微生物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家长应每周为孩子晒一次被褥,利用紫外线杀灭细菌与病毒。
冬季饮食
良好的饮食是孩子远离疾病的保障,冬季饮食,家长在以下这些方面要注意:
把握孩子的进食量
很多家长会发现,天冷了,孩子的食欲也会明显增强,这对孩子的健康是有利的,但若不注意适度引导,孩子食量增加过大,则容易引发积食、肠胃炎等病症。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把握孩子的进食量,别让孩子吃得过饱以及少吃油腻的食物。
注意补充钙质
众所周知,最好、最简单的补钙方法就是晒太阳。冬季,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相对缩短,接收到阳光照射的机会也减少,为了孩子体内充足的钙质,家长们除了遵医嘱为孩子适量口服鱼肝油补充维生素D外,还应让他们多吃一些富含钙质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鱼虾等。
注意补充维生素
冬天是蔬菜的淡季,人体易出现维生素不足,提醒家长应该丰富食物的种类,绿叶菜相对减少,可适当给孩子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它们均富含维生素A、B、C,红心甘薯还含较多的胡萝卜素。此外,薯类还具有清内热、去瘟毒的作用。
及时补充水分
冬季空气比较干燥,体内水分需求量明显增加,孩子每天的饮水量应比平时有所增加,除了多喝水外还可以让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