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孩子、改变
发布时间:2020-08-05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教育孩子笔记改变新学期刚刚开始,我们班新来了五个小朋友。有三周岁半的,又不满四周岁的,其中赵宇浩小朋友是年龄最小的一个,每次到幼儿园都是泪眼汪汪的来,来到后就跟在我的身后像个小跟屁虫,不管我做什么只要不出教室他就像影子一样,每当我拿着桶或别的东西准备往外走时,他便哇哇大哭,弄得别的孩子也跟着哭,没办法,这次老师做事情你没跟着,跟其他哥哥姐姐一样了,你也是大孩子了对吧?”他勉强点了点头。我趁机拿了一张小贴画贴在他的额头上,并对其他孩子说:“小朋友们,今天下午赵宇浩表现真棒没有跟在老师的后面,我们鼓励鼓励他吧!”瞬间孩子的掌声和呐喊声响成一片,从那以后赵宇浩也像其他孩子一样坐到座位上了,我的身后再也没有跟屁虫了。
试想:刚满三周岁的孩子初次离开父母、爷爷奶奶独自来到陌生的环境,没有了家人的陪伴就没有了安全感。这也许是他们人生中迈出的第一步。孩子们既然已经迈出来了就要勇敢的走下去。加油!
我和我的孩子
记的一位伟人曾经说过:“人生许多可贵的经验是在茫然无知的小孩子时期得来的。”每当看到这句话时,我就会想起我小时候的一位老师——赵成玉老师。她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却用严谨的严词影响了我的心灵,每当听到她那和风细雨般的谆谆教导,我总会想:假如有一天我也能向赵老师一样站在讲台上,那该多好!
十几年后,终于圆了我幼时的梦,也成了一名光荣的幼儿教师。于是便有了机会每天和孩子们打造在一起,真真切切体会着与孩子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刻。虽然时有挫折和坎坷,但我仍然愿意从中感受那份特殊的苦与乐。
自从参教这十几年来,我分别担任过大、中、小班的班主任,记的印象最深的一次当数去年接小班以来,我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还不错,与家长的交流也不少,每次和家长的交谈也总是围绕孩子的进步与表现,偶然一次与宋晨宇的妈妈交谈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示,让我从孩子的语言行动上找到了我自己的影子。
那天,宋晨宇的妈妈把宋晨宇送到幼儿园后,我问宋晨宇在家的情况时,妈妈说:“我们宋晨宇在家特别喜欢做小老师,她常常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排好队当小朋友,她自己像模像样的做起小老师,教我们学幼儿园学到的本领。一会儿教我们唱歌,一会儿让我们识字,并不时的指出让奶奶坐坐好,让爸爸把手放到背后面,忙的不亦乐乎。有一次,宋晨宇学着老师的样子批评我,那样子可真像那么回事,凶的不得了,一只手指着我一只手叉着腰,对着我说:“再坐不好,不跟着我说儿歌我送你到黑屋子里去……。”宋晨宇的妈妈介绍到这里,我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这不就是我平时批评孩子时的样子吗?我给孩子做了什么榜样?家长无意中说起孩子的这些行为,并不是要指责我什么,但是我从中感悟到了一个教师的言行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孩子因为喜欢老师才会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这是忽视了孩子平时敏锐的观察力和极强的模仿力造成的。
从那以后,我渐渐的改变了原来的态度,蹲下来跟孩子讲话,耐心细致地关爱着每一个孩子。女孩子的辫子散了,随时变着花样给他们梳理整齐;鞋带开了我给他们系上;指甲长了我给他们修剪。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我和我的孩子
记的一位伟人曾经说过:“人生许多可贵的经验是在茫然无知的小孩子时期得来的。”每当看到这句话时,我就会想起我小时候的一位老师——赵成玉老师。她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却用严谨的严词影响了我的心灵,每当听到她那和风细雨般的谆谆教导,我总会想:假如有一天我也能向赵老师一样站在讲台上,那该多好!
十几年后,终于圆了我幼时的梦,也成了一名光荣的幼儿教师。于是便有了机会每天和孩子们打造在一起,真真切切体会着与孩子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刻。虽然时有挫折和坎坷,但我仍然愿意从中感受那份特殊的苦与乐。
自从参教这十几年来,我分别担任过大、中、小班的班主任,记的印象最深的一次当数去年接小班以来,我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还不错,与家长的交流也不少,每次和家长的交谈也总是围绕孩子的进步与表现,偶然一次与宋晨宇的妈妈交谈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示,让我从孩子的语言行动上找到了我自己的影子。
那天,宋晨宇的妈妈把宋晨宇送到幼儿园后,我问宋晨宇在家的情况时,妈妈说:“我们宋晨宇在家特别喜欢做小老师,她常常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排好队当小朋友,她自己像模像样的做起小老师,教我们学幼儿园学到的本领。一会儿教我们唱歌,一会儿让我们识字,并不时的指出让奶奶坐坐好,让爸爸把手放到背后面,忙的不亦乐乎。有一次,宋晨宇学着老师的样子批评我,那样子可真像那么回事,凶的不得了,一只手指着我一只手叉着腰,对着我说:“再坐不好,不跟着我说儿歌我送你到黑屋子里去……。”宋晨宇的妈妈介绍到这里,我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这不就是我平时批评孩子时的样子吗?我给孩子做了什么榜样?家长无意中说起孩子的这些行为,并不是要指责我什么,但是我从中感悟到了一个教师的言行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孩子因为喜欢老师才会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这是忽视了孩子平时敏锐的观察力和极强的模仿力造成的。
从那以后,我渐渐的改变了原来的态度,蹲下来跟孩子讲话,耐心细致地关爱着每一个孩子。女孩子的辫子散了,随时变着花样给他们梳理整齐;鞋带开了我给他们系上;指甲长了我给他们修剪。有一个孩子,他的母亲病故了,他变得孤僻不合群,不像其他孩子天真灿烂。我将空余时间留给他,有时候象妈妈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终于使他跟别的孩子一样又有了灿烂的笑容。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轻声的赞许,一个和蔼可亲的动作,无疑会给孩子们留下一种美好的感觉,也正是如此使我赢得了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爱是教育儿童最自然,最直接的方法与手段。”这将作为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遵循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个原则,不折不扣的干好这个“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
我的改变使他们变了
最近,我发现孩子们比较能说谎,犯了错硬是不承认,或者是赖到别人身上。有一次,张文锋告状说:“老师,杨靖雯给我撕了本子,”杨靖雯却说:“他先用彩笔画到我书上。”我问他们到底是谁先做的,他们俩都说对方先做的,谁也不承认。还有很多次,俩个小朋友打了架,谁也不承认先动的手。对孩子的这种现象,我很纳闷,无论我怎么问怎么说,除非有其他小朋友证明,否则,他们谁也不会承认的。我决定认真调查一下,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这样做。
于是,我多方面了解与观察,才发现造成孩子们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由于这种天性,促使他们会做出一些不遵守纪律的事情,比如,没事的时候,就去招惹小朋友,又害怕老师批评,认为只要我不承认,老师就拿我没办法。了解了这些,我不禁想起我平时教育方法有多么简单,以前,俩个小朋友打架,只是对那个先找事的孩子批评一顿,而不是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真正认识到错误。再后来,有的孩子怕老师批评,就不承认了,那么这时俩个就一起批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老师的处理方法不对。看来,要想改变幼儿的这种现象,首先要改变我处理问题的方法。
找到了原因,后来再遇到这种情况,我就耐心的听每个孩子的辩解,根据他们的讲述做出正确的判断后,给他们讲道理。对那个始终不承认错误的幼儿个别教育,引导他让他明白犯错不要紧,重要的是要勇敢地承认错误,要做个诚实的孩子,不能因为怕承担责任就说谎,帮助他了解这种做法的危险,让他从心里明白自己真的做错了,这样以后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并且教育他们从小就养成对自己做的事要负责的好习惯。
再就是利用游戏和故事,让他们明白同伴之间要团结协作,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随着我处理幼儿之间发生争执方法的改变,幼儿说谎的现象少了,打架找事的现象也少了,所以,我相信孩子都是一样的,只要老师的教育方法对了,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感慨是因为一个孩子改变了我
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需要学习,向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其实这么有感慨是因为一个孩子改变了我,他就是乐乐。刚开始认识乐乐的时候,其实觉得他其实也没有特大的问题,但是两点不足的是很明显的需要做出改变的。一,他的行为习惯,尤其独立性不够,做事情有头没尾,不愿意为之做出改变。二,专注力不足,稳定性不够,说白了就是比较闹腾。
针对乐乐的这情况,乐乐父母应该已经感到无奈了,尤其是妈妈,基本拿他没辙。但是我希望我的努力可以让乐乐得到成长。但一直过了很久,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我渐渐和他爸妈一样,有了无奈的情绪。但知道前几周,我无意中,在平时没有上课的时候,和他开开玩笑,说些和上课无关的事情,和他一样闹腾的玩游戏,在上课的时候,因为课前玩的挺好,上课他也配合了许多,到最后,竟然意外的愿意自己收拾一些整理工作了。当我看到那一幕时,我感到的除了惊喜,更多的是感动和欣慰。他的一个小转变,让我有了成就感和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我也相信自己今后可以做的更好,帮助更多的孩子改掉不好的习惯,为了他们今后更好的人生。
任性孩子的改变
也许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宝贝吧,从事了多年的幼教工作,总的感觉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带了。如今,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家长们的教育观也在发生着改变,孩子的个性化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培养孩子个性化的同时,有时教育者也容易把握不好分寸,造成了对孩子的过度溺爱。从而,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例如:过于自私,过度任性等等。
我班里有一个小男孩叫陈天泽,长着大大的眼睛,虎头虎脑的。这孩子挺聪明,对各种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想象力也很好,可以看出其家长应该很注重对他的智力培养。可是,通过他在幼儿园的表现使我发现,这小家伙脾气太大,很任性。不管犯了什么错,他从来都不会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
我们都知道,现代社会对孩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就算一个人的智商再高,如果他不具备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相信他也不会永远健康的发展。近几年我们经常会听说,某某大学的高才生因不顺心而自杀或误入歧途之类的事情,而且此类事件的发生机率还在不断提高。所以,如果家长和老师意识不到这些心理健康隐患,那么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是很危险的事情。
对于陈天泽的“任性”这一问题,在与其家长做好沟通之后,我决心要帮他改掉这种不良习惯。终于,在我的等待中,机会来了。
有一次准备吃午饭了,在组织孩子们洗手时,陈天泽把桂鸿章推倒了,于是桂鸿章就“哇哇”哭了起来。我接着走过去问怎么回事,小朋友都说是陈天泽把他推倒的,经过仔细查看桂鸿章,发现他并无大碍,这时我悬着的一颗心稍稍安稳了些。接着,我拉着陈天泽的手走到一边,然后蹲下,问他“陈天泽,是你把桂鸿章推倒的吗?你能告诉老师怎么回事吗?”这时,他的反应是:皱着眉头,瞪大两只眼睛,还噘着小嘴,然后气横横的斜视着旁边的墙,连看都不看我。嘴里还叽里咕噜着:“真讨厌,哼,气死我了!”然后就一言不发了。不论我怎么说什么,他还是那样生气地噘着嘴、皱着眉,就是不理我。看到他这个样子,我想再继续也是徒劳的,就停止了与他的交流,接着去把桂鸿章安慰好就组织大家吃午饭了。
在组织孩子们吃完饭后,我想这件小事有可能就是改变他的一次契机,所以我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等把别的孩子们安顿好后,我又一次把陈天泽喊道我身边。我用手揽着他,轻轻地说:”宝贝,你能看着老师的眼睛吗?”他听到后,慢慢地抬起头,眼神瞄了我一下,接着又闪开了,这时能看出他不像刚才那么生气了。我又说:”老师不是因为你倒了桂鸿章而生气,而是因为你不够勇敢而着急。老师说过,你聪明好学,画画也很好,这都是你的优点。可是我们有犯错的时候,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犯错怕什么,改掉还是好孩子。怕就怕犯了错不改,那不就永远错下去了吗?你想成为不会改错的孩子吗?”这时,他盯着我,摇了摇头小声说:“不想。”“真棒!你确实很聪明,老师希望你以后能变得更加勇敢些,成为知错能改的孩子,当个真正的男子汉!”接着,他又小声嘟囔着说:“老师,我真不是故意推倒桂鸿章的,我会跟他道歉的。”我高兴地说:“好吧,老师相信你,从今以后老师就要看你的表现了……”
说也怪了,从此以后他真的变了。有时不小心碰坏别人东西时或偶尔挤到别人时,他总能接着脱口而出:对不起!他的性格也比以前开朗了许多,脸上的笑容也比以前显得更开心了。还有,他前几天说了令我非常感动的一句话。那是课余时间,我与孩子们闲聊:“孩子们,你们下学期就要升大班了,到时我就见不到你们了。”这时,陈天泽不太大声说:“张老师,到时我会想你的!”啊!?真的好意外!我说:“宝贝,张老师经常批评你,你不生我气吗?”他说:“我不生气,我犯错时你才会批评我的,我知道我表现好你就喜欢我的……”
多可爱的孩子,看到他的这样的改变我怎能不感动呢?
我和孩子们
时间过得真快,不经意间竟也教了二十几年学了,回想起来我带的第一批幼儿现在也大都做了爸爸妈妈了。看着一拨一拨的孩子在老师的呵护和辛勤的教育下,个个像健硕的小鸟,离开我,飞向更高的蓝天,听到家长一声一声满意的谢谢,我心里充满着高兴。
从懵懵懂懂的小班幼儿到能说会道,能写会画,能唱会跳的大班幼儿,我和孩子一起慢慢的成长。孩子当我是妈妈,是好伙伴,我当他们是自己的孩子,好朋友。有时,我会为他们的淘气与无知而火冒三丈,有时我又为他们的可爱与单纯而暗自好笑,通常情况下,我们都处在一种融洽的气氛中,就在这种氛围中,孩子们的本领一天一个变化,但是,如果我的心情不好,难免对孩子出现的错误变的凶巴巴的样子,他们会傻呆呆的不知所措,这就让我真正的理解了一句话:"亲其师,信其道"。
我们幼儿教师不仅要教给孩子们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孩子们学会怎样做人,培养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习惯的形成。"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有的孩子反应敏捷而准确,有的孩子却慢得出奇;有的孩子头脑异常清晰,清晰得就像是夏天的雨后;有的孩子文静得就像一泓清水;有的却怎么也安静不下来。
特别是当接受幼小班时,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做一个幼儿教师的辛苦,也体会到一位位家长的期望,看到孩子们一双双天真可爱的眼神,听到孩子们高一声,低一声的哭声,我觉得身上的责任沉甸甸的,我知道我要做的很多很多,我所要付出的不是一部分,而是全部,虽然付出的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但在与孩子的相处中肯定会碰到许多不顺心的事。
这次我接的小班中有两名特殊儿童,周亿,一个带有自闭症症状的幼儿,刚来园时几乎无法正常和人沟通,无论老师还是父母都无法让他安静下来。这学期来的陈昊是先天残疾,身体和智力都有问题。而其他幼儿也是第一次进幼儿园,带着这样的小班一天工作下来真是累啊,有时甚至想把特殊幼儿放弃了,管好其他幼儿就可以了。
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我不能放弃他们,只要家长把孩子教到我的手里,我都要一视同仁,甚至在较差一些的孩子身上我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关心,去耐心的教育他们,我要对每一个孩子负责,对得起家长对我的信任。每一个幼儿都是一朵花朵,都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我还是继续努力着,看着他们哪怕有一分的进步我也为此高兴和满足。
人人都说,幼儿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着阳光底下最美丽的事业。其实,现在社会发展的很快,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位老师都感到压力越来越大,一天工作下来回到家里还要写这写那,我也有时出现一些消极的抱怨心理:"工作真没劲"、"这些孩子太调皮"、"家长素质太低"等等。
但如果经常心怀一股怨气和带着过一天是一天的状态去工作,不仅影响教育能力的发挥和教学质量,还对幼儿和老师本人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只有自己及时的调节自己的心态,形成幼儿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才能在工作中成为一个快乐的人,用欣赏的、审美的眼光看幼儿身上的优点,真诚的接纳和宽容每一个孩子,其实,尊重和理解每一个孩子也会给老师本身带来莫大的幸福感。
园丁的汗水在绿叶上闪光,教师的汗水在心灵中结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孩子需要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让我和孩子在爱中飞翔。
我和孩子的故事
记得有一天放学时,我在楼梯上无意中听到了这样一段对话。
奶奶问:“佳怡,老师喜欢你吗?”佳怡不说话,然后轻轻地摇了摇头。
奶奶问:“那是你在幼儿园不乖了吗?”
佳怡还是摇了摇头。
奶奶问:“那,老师怎么会不喜欢你?”
佳怡还是不说话。
奶奶问:“那你说说看,老师喜欢谁?”
佳怡马上回答:“是馨怡还有思涵,但是他们一点儿也不乖:每天早晨来了都要哭的。老师还去抱他们!中午还喂她们吃饭,还帮她们穿衣服和鞋子……”
奶奶听了笑了。又问:“那你想要老师抱吗?”
佳怡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想啊。”
奶奶故意说:“那,明天早上你来了也哭吧!”
佳怡想了想还是摇摇头,说:“不行的!老师说
,好孩子不能哭的!”孩子一脸严肃的表情。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让我忍不住想笑。
虽然是无意间听到的这样一段对话,但让我陷入了沉思:首先我很感激这位家长对老师工作的理解,没有听到孩子说老师不喜欢她而产生误会。同时,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为什么佳怡会觉得老师不喜欢她呢?难道,“乖孩子”就不该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吗?或许在我们平时在工作中确实忽视了这些孩子,让她们误以为老师不喜欢她,而把更多的关爱给了那些自理能力差或者调皮的孩子。
第二天早上,佳怡一来园,我就拉着她的小手,说:“佳怡可棒了,每天都自己走进教师,真是个乖宝宝”。她的脸上立刻浮现出甜甜的笑容,后来,当我去帮别的孩子穿鞋、喂饭时她不会再投来羡慕的目光了。千万不能让孩子有被忽视的感觉,这样也许会让孩子自暴自弃,他会误以为自己不如别人而自卑。于是,我发现: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赞许的话,甚至一个微笑,都会让孩子感到快乐,并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发现佳怡是个特别懂事乖巧的孩子,经常会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也知道班里有的孩子需要老师或者小朋友的帮助,也经常会帮助别人,成了我们班的“大姐姐”。
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
冯彦彬是我班的一名男生,聪明活泼又可爱。喜欢唱歌,交朋友,课堂上积极发言,下课时忙于穿梭在小朋友中间。一会儿在教室,一会儿在公共区域,跑来跑去,在开学的头几天,每天总是这样,有时不光自己跑,还要拽住小朋友衣服一起跑。这多危险呀,这么多的孩子容易撞上,地上还是瓷砖,摔一跤多疼啊。于是下课后我常盯着他的举动,他呢?偏要与我作对似的,不听你的,自顾自跑,因此很累人。这不,今天下课后,他又故伎重犯,我顿时火冒三丈,“冯彦彬,你快进来”,我连喊二遍,他呢?没听见。我正要出去把他请进来时,看到孩子们把美术本交上来时叠放得东倒西歪,灵光一闪,有主意了,平常我常嘱咐他,想耳边风一样,今天我何不改改策略,让他没时间玩呢。主意一定,我就出去了,说:“冯彦彬,今天徐老师想请你做小老师,小朋友本子交上来时你检查一下,看看本子脚有无翘起,本子叠放得是否整齐,封面是否朝上,如果错了纠正过来。”同时我还请他的玩伴曹智辉、褚佳杨帮忙收油画棒,试下来效果还真不错,其它想学样的孩子也都变得乖乖的。
通过这一小事,我发现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做一个有心人,用多种方法来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
如何改变调皮的孩子
在幼儿园里,每个班或多或少都有那么几个“调皮”的孩子。他们人数不多,但“作用”可不小。许多老师遇到这些调皮孩子都感到头疼,他们表现出精力旺盛、攻击性强、自制力差等特点。对于这些孩子的行为表现,不少老师往往不加认真仔细地分析他们调皮捣乱的原因,而是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去对待,虽然当时孩子被降服了,但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长此下去势必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因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用科学的态度看待“调皮”孩子,寻找合适的教育方法来转变“调皮”幼儿的“调皮”行为。首先分析每个调皮孩子的特点,做到对症下药。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份关爱和一些鼓励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条件。实践证明,被成人厌弃的幼儿,长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因此,在对待调皮的孩子时,我从寻找“调皮大王”的优点着手,尽量找出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他们进步。如:有的孩子虽然很调皮,不听指挥,但是乐意帮助别人,我便让他帮助班级分发玩具、碗筷,让他体验到集体生活的快乐;有的孩子喜欢乱跑、不参加集体活动,但他喜欢看动画片,我便请他给小朋友,讲动画片的故事,有的孩子喜欢动手动脚打人,我便请他带领小朋友做武术操。于是,我便在这些调皮的孩子帮助别人后及时在全班面前表扬了他,还给他发了“小红花”,并对他提出了要求:“你很聪明、能干,喜欢帮助别人,老师很喜欢你,如果你能做个守纪律、不捣乱好娃娃,老师就更喜欢你了。”总之,多找找这些调皮大王的调皮点,把他们的调皮点化为教育点。其次游戏中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游戏是幼儿主要的活动方式,利用游戏对“调皮”孩子进行教育,既能避免刻板的说教,又可以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