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我要投稿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手表》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8-06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活动教案及反思

下面是“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手表》及教学反思”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

活动目标:

探索、发现生活中手表的多样性及特征。

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活动过程:

一.互动谈话,回忆幼儿已有经验:

1.教师:你见手表吗?你见过的手表是什么样子的?手表有什么作用?

2.引导幼儿珍惜时间:对了,手表能让我们很准确地知道一天中的时间,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很珍贵,你们以后要学会看手表,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二.引导观察,了解手表的整体和局部特征。

1.整体观察(W286.COm 迷你日记网)

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手表。(PPT)我们一起来看看的手表是什么样子的?(手表分为表镜、表壳、表带、表盘、指针、表扣等)

2.局部观察

教师拿起一只有代表性的手表,引导幼儿观察手表的局部特征。

提问:

1.刚刚看的手表的表镜、表壳是什么样子的?

2.表盘上有什么?

3.指针是怎么样子的?指针有什么作用?

4.表带是什么样子的?跟刚刚的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5.表扣是什么样的?

三.教师局部示范。

1.教师选取一只手表的表带上的表扣与幼儿互动观察,提问:你们看这只手表的表带的扣子是样子的?什么形状?有什么线条?

2.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把手表的表扣比较想象地刻画下来。

3.继续选取幼儿感兴趣或者感觉困难的部位进行示范作画,提问:你们觉得这只手表的那个地方难画?(教师根据幼儿的思路,以边互动观察边作画的形式示范作画)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出写意要求:你们要细致观察,把你们看到的手表用各种线条、形状画出来,在作画前还要注意构图,要把手表画在纸的中间,画得大一些,然后请你用喜欢的颜色把背景装饰起来。

2.教师个别指导示范,提醒幼儿要画出手表的局部特征,在背景的装饰上要大胆用色,涂色均匀饱满。

五.展览幼儿作品。

——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创意。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谈,说说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听听同伴的想法,进一步拓展思路,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

活动反思与意见

一、选材上

写意教学的基本概念是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物体,抓住事物的结构和基本特征,选取幼儿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开始写意教学。手表式幼儿比较常见的事物,大班很多幼儿自己也都有手表,而且也在慢慢学习看时间。因此本次朱老师选取的内容是符合写意教学要求的。

二、从目标上

写意教学对于大班幼儿的教学要求:能抓住事物的神韵、动态和细节特征,画能看到的、想到的事物。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为了解手表的结构特征的基本上,大胆地把自己看到的手表描绘下来,能表现手表的局部特征,并用喜欢的色彩装饰背景。

三、从环节上

本次活动朱老师教态自然亲切,环节流畅。为了更好的完成目标,针对本次活动提出几点小建议。

1.在PPT演示环节教师应该做的更加细致,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手表的几个主要的部分,可利用截图或者箭头的形式。

2.出示的手表不够清楚可选择更加清楚和形象的手表供幼儿观察。教师的语言还需更加精炼。

3.在幼儿绘画之前,教师应先范画在出示图片,幼儿作画时可选择图片参考也可选择实物参考,提供给幼儿展开观察想象的平台。

幼儿百科:手表,或称为腕表,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计时/显示时间的仪器。

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手表》及教学反思”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小手拉小手》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手拉小手》”。让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小手拉小手》,感受世界小朋友都是一家人,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画面,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学习用不同的线条变化和色彩及折叠剪的方法,表现各国娃娃手拉手的形象。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画面,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通过《小手拉小手》让幼儿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世界小朋友都是一家人。

3学习用不同的线条变化和色彩及折叠剪的方法,表现各国娃娃手拉手的形象。

4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5激发幼儿主动复述诗歌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世界小朋友都是一家人。

难点:学习运用不同的线条变化和色彩及折叠剪的方法,表现各国娃娃手拉手的形象。

活动准备

教具:2-3个外国娃娃或照片,大地球仪一个,世界地图一张,京剧脸谱等中国代表性的物品或音乐,世界杯足球赛主题曲《手拉手》的中文版音乐磁带,长条纸,水彩笔。

学具:长条纸,水彩笔(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兴趣。

1、提问:“老师为小朋友请来了几位客人(出示外国小朋友照片),小朋友们仔细看看我们的小客人,你们发现了什么呢?”

2、提问:“有谁能告诉大家,你准备怎样和外国小朋友做朋友呢?”

二、学习诗歌,感受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

1、教师朗诵,幼儿倾听,初步感受诗歌的内容,以教师的表情和声调中体会情感的表达。

2、请幼儿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诗歌内容。

3、教师配合身体动作帮助幼儿学习诗歌。

小结:世界上还有很多小朋友,他们有着和我们中国小朋友不一样的皮色,虽然我们肤色不一样,但他们和我们都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里,大家都是好朋友。

4、朗诵诗歌,鼓励幼儿说说听了诗歌后的感受。知道要用什么样的声音和表情来朗诵诗歌。

5、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三、通过实际的操作,再次让幼儿理解感受诗歌。

用剪纸让幼儿剪出几个连在一起,手拉手的小人,分别为小人画上样子、服装,画出不同肤色的娃娃,在过程中,提示幼儿手不能断。

四、扮演不用肤色,不同国家的小朋友手拉手,伴随着《手拉手》来朗诵诗歌,让他们再次感受全世界小朋友都是一家人。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不足地方:织教学还显得经验不足,在组织教学的时候遇到一些幼儿的突发状况,还不能很好的处理。例如:在第二环节,学习诗歌。讲到“一家人”这个词语的时候。有一名幼儿一直和我讲他们家的事,我做了回答,他还一直和我说,感觉都不知道怎么办好。后来就没有理他当作没听见。感觉那个幼儿对这节课就没什么兴趣了。

本节课有进步的地方:活动的流程基本完整。

幼儿百科:手除了天生有残缺或有增生,一般人有左手和右手各一,每只手有五只手指,包括有三节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又名尾指),以及只有两节的拇指,但亦有可能出生时已长有第六指。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左手和右手》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左手和右手》”。让幼儿通过“图+文”方式引导幼儿认字,初步培养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认识左、右手名称,知道许多事情需要两只手共同完成,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大胆表述的能力以及耐心倾听的习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左、右手名称,知道许多事情需要两只手共同完成。

2、通过“图+文”方式引导幼儿认字,初步培养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大胆表述的能力以及耐心倾听的习惯。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左右手图片及汉字,“图+文”字条四张,图片四幅,人手两个红黄圆形贴纸、一张白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师:小朋友,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老师伸出双手)。(幼:都有手)

“对,都有手,有几只手?”(幼:有两只手)

2、师:对,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两只手,这两只手啊跟我们小朋友跟徐老师一样都有它们的名字。(出示手卡片)“谁知道它们叫什么?”(幼:左手和右手)

3、师出示汉字卡片(左手右手)并贴在相应的手的位置,说:“对了,这两只手都有它们的名字,它们的名字就叫左手(绿色)和右手(红色)。

4、师:知道它们的名字了吗?小朋友请看,这个红颜色字写着的靠着这一边的手,我们小朋友拿出来,哦,这只手,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右手。

5、师:小朋友,徐老师在这桌子边上贴了红点点,是不是给你们那个叫右手的手背上贴一个红点点。(交代要求:动作要轻、要快)(老师也贴上红点点)

6、贴好后,师:举起来吧,给后面的客人老师也看到。好,刚才你们给它贴上红点点的那只手叫什么名字啊?(幼:右手)

7、师:对,叫右手。好,那么还有一只手,这个绿颜色的它的名字叫什么?(幼:左手)

8、师:赶快给你们那个叫左手的手也贴上一个绿点点。(交代要求:动作要轻、要快)(老师也贴上绿点点)

9、师:哦,都贴好了吗?给我看看,真棒!好,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把你们的两只手都藏起来,(幼儿把手藏后面)把你们那个叫右手的手请出来。(幼儿伸出右手)

10、师:啊,右手出来了,把它藏回去,把你们那个叫左手的手请出来。(幼儿伸出左手)

11、师:哦,对了,都有了。好,现在把你们的两只手都藏回去吧。

12、教师小结:我们知道了,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一只叫右手,一只叫左手,今天,徐老师就来和小朋友讲一个“左手和右手”的好玩的事情给你们听听好吗?

二、基本部分。

1、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右手对左手说:“我的本领比你大,我什么事情都会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右手它说自己会做哪些事好吗?

2、老师出示图夹文1。

师:右手说:“我会拿筷子吃饭。右手说什么?”。(幼儿回答能力差点的幼儿)。

师:哪个小朋友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知道这一句话是:我会拿筷子吃饭的?(幼儿回答如:我认识字)

师:哦,有几个小朋友认得字,那么不认识字的小朋友,怎么知道它说是:“我会拿筷子吃饭的”,可以从那里看出来?(幼:图画)

师:哦,看图画,哪里有图画?告诉我。(幼儿回答)

师:手指筷子图:这个图告诉我们什么呀?(幼:一双筷子)

师:对了,这是筷子,看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猜了,拿筷子干什么呀?(幼:吃饭)这双筷子就告诉我们这个图前面两个字是:筷子

3、教师小结:右手说:我的本领很大,什么事情都会做,我会拿筷子吃饭。

4、老师出示图夹文2。

师:它又说了,还会做什么?(幼儿自由说说)

师:真聪明!他是怎么说的?跟着他一起说说看。(师幼集体读一遍)

师:哪里告诉我们是剪刀?(幼儿说说)师:哦,这里有一把喀嚓咔嚓的剪刀。那么哪两个字是剪刀?谁能够大声地告诉我?(幼儿回答)前面两个还是后面两个?哦,徐老师告诉小朋友哦,这个剪刀的前面两个字叫剪刀,一起说说看。

5、老师出示图夹文3

师:它又说,还会做什么?

6、老师出示图夹文4

师:最后,它又说了,它还会做什么?

7、师:今天,徐老师在这里跟小朋友介绍一个字,你看这里都有这个字,是什么字?(幼:拿)拿东西要靠什么呀?(手)对,拿东西要靠手,所以它上面都有一个手字,这就叫拿字,读一遍。

8、师:刚才呀,右手对左手说了好多话,我们把右手说的话一起来说说看。(幼儿读)

9、提要求:要神气!让我看看神气不神气!(再读一遍)

三、结束部分。

1、师:右手啊,这么骄傲地对左手说:“我会做这么多事,你没有用!左手啊一听右手说它没有用,生气了,它就说:“你说我没用,那我就缩进衣袖里去吧。”

2、师:什么叫缩进衣袖里,谁知道?(幼儿自由讨论)请一幼儿示范,集体学。

3、师:左手啊,就缩进衣袖里去了,左手缩进衣袖里去了以后,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小朋友来看看。

4、教师出示各种图片:饭碗打翻了纸头吹走了皮球滚掉了字写歪了

师:小朋友想想看,左手缩进衣袖了,右手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自由说说)猜一猜,发生了什么事?你想说那张?

5、教师小结:好,刚才我们小朋友看了这几张图片知道了,左手说:“你说我没用,我就缩进衣袖里去吧。于是就发生了:饭碗打翻了纸头吹走了皮球滚掉了字写歪了

6、师: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你们说说看,为什么?

7、教师小结:原来好多事情都是左手和右手要一起互相帮助才能做好,对吗?

四、延伸部分。

1、师:好,那么接下来,徐老师想问问小朋友看了,你们平时会用两只手做什么事情呢?想一想,大声回答我,你们会做吗?(幼:会,并自由说说)

2、师:好,现在徐老师不要你们说了,我在桌子上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纸和一些笔,你们到边上想一想,你们的两只手会做什么事?自己去用记号笔随便怎样画一画。呆会儿上来为大家大声介绍,比比谁的两只手会做的事情最多。

3、幼儿绘画过程。(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逐一介绍作品。

5、教师小结:好,小朋友你把你们的纸阿上面都画了好多“我用我的手会做的事情”徐老师也希望我们的小朋友的两只手越来越灵巧、越来越能干!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利用图夹文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过程中没有强调孩子认识这些字,而是注重语言对孩子的刺激,如“拿”字是两只手合起来拿东西,通过这样的解释,培养孩子从小对阅读的兴趣。最后让幼儿用笔画一画这一环节,是让幼儿把要表达的语言转化成一种符号,然后在转化成语言,这样对孩子的思维发展非常好。就像某名人说的:孩子的成长依靠一百种语言。语言教育改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以前的语言我们只要求单纯的书面语言,发展到现在强调并重视孩子听说能力的培养,注重孩子在一日活动种语言的应用,一直到现在把阅读教育作为幼儿语言培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幼儿百科:左手名词,即左边的手,与右手相对。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手指谣》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手指谣》”。让幼儿调动多种感官,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运用多种形式学习儿歌,体验乐趣,感受韵律,巩固认识五个手指的名称,能手口一致地表演《手指谣》。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形式学习儿歌,体验乐趣,感受韵律。

2、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巩固认识五个手指的名称,能手口一致地表演《手指谣》。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活动准备

ppt课件:有趣的手影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通过猜谜语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引出儿歌主题。

教师说出儿歌谜面: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幼儿猜出各种答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一双手,有很多的用途。

二、展开

1、教师用手指做动作,如将两个食指相对做小鸡的嘴巴,

让幼儿猜猜教师用手做出的是谁的样子,在干什么?

2、引导幼儿进行尝试活动。

幼儿尝试用小手做动作模仿各种事物互相猜,并发出合适的象声词。

如将两手掌心朝内撑开做小猫的样子,并模仿小猫的叫声“喵喵喵”。

3、学习儿歌《手指谣》。

(1)游戏形式引出儿歌中的内容。

教师利用课件,依次出现儿歌中实物的图片,让幼儿尝试用手指做成模仿动作,

幼儿间互相比比看,谁做得最像,然后再出现课件中手指的模仿动作,并请幼儿说出象生词。

(观看课件)

(2)通过观看课件,帮助幼儿记忆儿歌,教师与幼儿将儿歌内容进行组合,完整的朗诵。

鼓励幼儿可以边说儿歌边做相应的手指动作。

(3)熟悉儿歌内容后,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朗诵儿歌。

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朗诵。

4、引导幼儿进行创编。

(1)刚才我们用五个手指分别变出了毛毛虫、小白兔、小花猫、老鹰和大灰狼,

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手指还可以变成什么?

(2)课件演示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仿编儿歌,并加上动作进行表演。)

三、结束部分

教师与幼儿一同表演手指谣,并请幼儿欣赏手影表演,活动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我用手指进行变形,让幼儿来说出变出了什么?是用什么手指变的?是怎么变的?由于前期在玩手指游戏的时候,幼儿已经先接触到了手指变形时所说到过的手指名称和动词,所以在学习儿歌的时候会显得主动,乐意,学习起来也会更感兴趣更容易。儿歌的内容生动有趣,想象模仿的物体又是幼儿平日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易被幼儿接受,但是儿歌在变形模仿物体中都用到了个“做”字,很方言的一个字,不易被幼儿所理解,而且儿歌每次变形的物体都是不一样的,好象在玩游戏那样的变这个变那个,我在设计的时候就干脆用“变”字替代了“做”,使幼儿学习起来变得更易理解更顺口一点。

幼儿百科:手指是指人手前端的五个分支。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手指一般有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这五个。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画表情》及教学反思


下面是“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画表情》及教学反思”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学会感知他人的情绪变化,初步地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

2.培养小朋友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重点难点

着重让幼儿画笑、生气、哭、愁的表情,难点是画愁的表情幼儿难描绘来。

活动准备

四张不同表情的脸谱(笑、生气、哭、愁),贴绒五官的纸片四套。

活动过程

1.翻到教材第12页,引导小朋友观察画面。提问:

(1)看到图一上的两个小朋友的表现时,教师的表情又会怎样?

(2)看到图二上的两个小朋友的表现时,教师的表情又会怎样呢?

(3)看到图三上的三个小朋友的表现时,教师的表情会怎样?

(4)看到图四上的两个小朋友的表现时,教师的表情会是怎样?

然后请小朋友根据提问并结合教材,给图上的老师画上适当的表情。

教师巡回指导,对画的不正确的小朋友予以纠正,并引导幼儿了解这种表情与某种心情的关系,认识某种表情特症时,一定要抓住主要的典型特征。

小结:人笑的时候,眉毛弯弯的,眼睛眯眯的,嘴角向上翘。

哭;表示人很难过、伤心、痛苦,哭时,眉、眼角、嘴角向下弯。

生气:表示人很不高兴、愤怒。生气时,皱眉、瞪眼、撅嘴或咬牙等。

焦急:表示人遇到急事。焦急时,皱眉、皱鼻,有时还跺脚。

2.教师做出几种表情,如高兴、生气、悲伤等。让小朋友判断教师做的是什么表情?

3.教师让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在家里的行为是否引起父母的不同表情。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

4.游戏:拼脸谱,培养小朋友敏锐的观察力。

(1)将小朋友分为四组,每组小朋友分拿一套五官的纸片。

(2)游戏开始,小朋友先观察本组表情脸谱是什么,记住各器官的特征。

(3)发令后,每队排头小朋友迅速奔跑,把自己手中的五官纸片摆在活动脸谱上,然后迅速返回本队,拍第二个孩子的手,直到本组最后一个孩子摆好脸谱,先正确摆好的一组即获胜。

(4)调换表情脸谱,游戏再次开始。

教学反思

1.上完这节课让幼儿了解每个人的脸上都会有各种表情,一种表情代表着一种心情,所以,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表情知道他的心情。

2.能让孩子在学习中缓解哭闹的情绪,让他们脸上画上笑的表情。

3.课堂气氛活跃,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师生感情。

4.‘学’中‘玩’,‘玩’中‘学’是教学的最高意境之一。

5.由于孩子的年龄小点,‘愁’的表情他们难以理解,因此在画表情时画得较抽象。

幼儿百科:表情,表达感情、情意。表现在面部或姿态上的思想感情。现代年轻人聊天多用图片类表情来代替语言进行交流,并衍生出海峡两岸表情大战等年轻文化交流事件。

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画表情》及教学反思”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文章来源: //www.laolaishao.com/y/5244496.html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手表》及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难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复制内容

相关推荐

  •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左手和右手》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左手和右手》”。让幼儿通过“图+文”方式引导幼儿认字,初步培养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认识左、右手名称,知道许多事情需要两只手共同完成,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大胆表...
    2020-06-20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小手拉小手》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手拉小手》”。让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小手拉小手》,感受世界小朋友都是一家人,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画面,感受诗歌的...
    2020-06-10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手指谣》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手指谣》”。让幼儿调动多种感官,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运用多种形式学习儿歌,体验乐趣,感受韵律,巩固认识五个手指的...
    2020-06-08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画表情》及教学反思 下面是“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画表情》及教学反思”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学会感知他人的情绪变化,初步地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 2.培养小朋友分析问题和...
    2020-07-09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园大班手工教案《蝴蝶》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2020幼儿园大班手工教案《蝴蝶》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活动目标: 1.了解蝴蝶的形态,能用三角折剪的方法进行剪纸。 2.能在纸上画下蝴蝶的轮廓,运用对折镂空的...
    2020-07-16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左手和右手》”。让幼儿通过“图+文”方式引导幼儿认字,初步培养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认识左、右手名称,知道许多事情需要两只手共同完成,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大胆表...

2020-06-20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手拉小手》”。让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小手拉小手》,感受世界小朋友都是一家人,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画面,感受诗歌的...

2020-06-10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手指谣》”。让幼儿调动多种感官,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运用多种形式学习儿歌,体验乐趣,感受韵律,巩固认识五个手指的...

2020-06-08 阅读全文

下面是“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画表情》及教学反思”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学会感知他人的情绪变化,初步地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 2.培养小朋友分析问题和...

2020-07-09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2020幼儿园大班手工教案《蝴蝶》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活动目标: 1.了解蝴蝶的形态,能用三角折剪的方法进行剪纸。 2.能在纸上画下蝴蝶的轮廓,运用对折镂空的...

2020-07-16 阅读全文
Baidu
map
下载全文
拷贝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