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教育
发布时间:2020-09-01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幼儿献爱心活动方案 爱心幼儿园工作计划午饭后,我刚想让小朋友出去活动,这时有一股刺鼻的气味向我袭来。几个孩子大声叫着:“郭欣然吐了!”我一眼望过去,郭欣然的身上、桌子上全是饭,他周围的小朋友一个个侧着身子,表现出厌恶之感。这时我发现张雪到洗刷间拿来两块抹布,一块递给郭欣然,一块自己拿着擦桌子上的赃物·······他童稚的爱心深深地感动了我。
同一件事情,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这正是对孩子教育的良好时机。我问小朋友:“当一个小朋友遇到麻烦时,我们周围的人应该怎么做你呢?”“热情相助!”“郭欣然现在正遇到困难,你们是怎么做的呢?”小朋友们都闭上嘴不说话了。我略带感情地说:“是谁在帮助郭欣然?”“张雪!”孩子们异口同声大声地说。
伙伴的力量是很有说服力的。从孩子们那赞美的声音中,我感到张雪小朋友“爱的火焰”已燃烧到每个小朋友心间。原来捏着小鼻子咧着小嘴的小朋友,都把手伸向郭欣然,争着抢郭欣然手中的抹布。小伙伴的关心使郭欣然紧张的脸上露出了幸福。小朋友们的爱心、同情心都得到了升华。【dg15.CoM 工作总结之家】
抓住孩子们身上点点滴滴的闪光点,向幼儿进行爱心教育,会给我们的教育带来生机。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以心换心、以爱博爱
教育随笔:以心换心、以爱博爱
不经意间,十多年的时光在平凡和平静中悄然逝去,没有留下什么骄人的成绩,没有作出什么惊人的壮举,但直到今天,我依然坚持我的梦想。我不敢说十分热爱这份工作,我更不敢说为之付出了多少,但正是在这平凡和朴实中,我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诠释着一个普通幼儿教师存在的价值!
说到教师的职业道德,人们马上会想到这样一些次词儿: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但我觉的新时期的幼儿教师还应具备活泼开朗性格和积极向上的情感、以及融入集体的团队精神。
看到家长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孩子在我的带领下玩的很开心,我觉的这就是我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幼儿园的工作繁琐、压力大,但我都坦然的面对,不以个人的得失斤斤计较,不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可以说每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态、饱满的情绪,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孩子。排除追逐名利拈轻怕重心理,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来干实实在在的事情。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宝贝,这就使我深深体会到,情系幼儿,像母亲一般热忱地爱每个孩子,这样你就会感到有意义,幼儿身体健康,快乐,学习进步,你就会喜悦,就能感觉到工作的快乐。
在这里能跟这么多的孩子玩耍,我们也能体会到孩子们的童真,最幸福的莫过于孩子们跟我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开心、快乐、难过、生气等等的事情,这样我们就跟孩子们一样,就像回到了我们的童年。
曾经有过那么几个孩子跟我分享过他们在家里的一些那么的琐碎的小事,那个时候我问过他们为什么愿意跟我分享呢。有个孩子就说:“黎老师,我好喜欢你,你每天都跟我们玩耍,还给我们讲一些好有趣的事,所以我也想给你说一些有趣的事”当时我感到很惊讶,那时候跟这些孩子认识不到一个月,他们会如此的让我感到惊喜和惊讶,有时候听他们讲那些有趣的好玩的事时,自己也会想去跟他们一起去经历那样。感觉能得到孩子们的信任你自己会感到很有成就感的样子。
深刻的认识到教师的工作是那么的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清贫的。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为基础的,教师要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不断探索,勇于进取,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贡献智慧。
今年我第一次带新小班,开始我以为带中大班的我来说,带小班我是绰绰有余的。开学第一天,我们早早的准备好了迎接孩子们的准备,开始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活动,孩子们对教室里的环境和各种玩具充满了好奇性,当家长陆续离开时,不知是谁先哭了一声,这下教室里像开了锅似的,先是一个小女孩哭着要找妈妈,有两个俩个孩子干脆爬到我身上让我抱着找妈妈。我在反思着孩子们第一天的行为,分析原因是他们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来到了陌生的环境,他们恐惧害怕。于是我们调整了教室环境创设,选择在教室里显眼处,尤其跟孩子视线平的地方设计贴上孩子们的照片,他们也许会忘记陌生。第二天,果然有了一定的效果,老师还在高高兴兴来幼儿园的孩子照片旁贴上了笑脸。由于老师的耐心和爱,许多孩子开始投入到活动中去了。可见,教师的观察是多么的重要。
只有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才能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影片中有一段孩子们由于争夺玩具,开始打闹,老师忙着处理解决问题。我联想到小班孩子刚从家庭进入新的集体他们不会交往,也不会用语言进行沟通,看到别人好玩的东西就要抢,还有小班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我们考虑到他们的思维具体形象,所以在每次集体活动前我们作好充分的准备,同时提供的材料和工具要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在活动室里,我们开设了吸引孩子们的游戏娃娃家,可是开学不久,发现班级中有三四名幼儿对音乐节奏非常敏感,音乐一响,他们会跟着音乐一起拍手,有节奏的扭动身体,放置了小乐器,这下吸引了一群孩子,为了让孩子们有节奏的敲打乐器,满足小班孩子的欲望,目前在二期课改的引领下,教师更关注于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让我在教育行为上有了转变,同时也学会了用激励和爱的语言,引导和启发孩子,让他们能愉快的投入到活动中去。
我还深深的体会到,要学会关爱身边的每个孩子——用自己的爱,倾听孩子心灵的呼唤。
我曾听到一位教师叹息到,现在孩子自尊心也太强了,不能批评,不能责备。那怕画得一塌糊涂,老师说一声就哭,老师怎样当?面对孩子的一张所谓一塌糊涂的画,你倾听过孩子的心声吗?同样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学会赞赏和关爱每位孩子,学会耐心倾听孩子的心灵,这就是爱。只有了解了孩子的心灵,你就不会随意的批评和指责。给予孩子鼓励和赞赏,你就会让孩子感到有百倍的爱和信心。
在幼小的孩子心目中,教师的言行和爱是孩子们最信赖,最崇敬的。孩子渴望老师对他们的爱,渴望得到尊重,我努力做到……并不断反思。爱应从尊重开始,从倾听开始。
爱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快乐的成长,是做一名教师的职责,我要让欢乐的笑声,充满孩子们的每一天。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教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他的积极进取和勤奋精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我越是勤奋工作,越是能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无穷魅力。
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我愿我的爱奉献在我这片挚爱的土地上,我愿我的爱能感化每一个我教过的孩子。在我的人生中,不需要轰轰烈烈,只要将作为教师的美德继续下去,让自己在不断自我剖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教育笔记:《爱美之心》
教育笔记:《爱美之心》
xx小朋友是个活泼开朗、聪明爱笑的小女孩。可是最近这几天,早晨入园的时候,她总是闷闷不乐,有时还会哭闹不停,甚至不愿上幼儿园。经过沟通了解后才知道,因为天气冷,奶奶不愿让她穿裙子,可是,她却看见很多小朋友穿了很好看的公主裙,心里不开心。其实,不管是大女人或是小女生,不论年龄长相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爱美。那作为老师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爱美之心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就要尊重孩子的天性。所以早期教育重视发现、保护和引导他天性中固有的品质。”因此,对待幼儿的爱美之心要做到:
一、要尊重孩子的爱美之心。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已经有了美的概念,甚至有自己的审美观。这是孩子的一种自我关注,也是人的一种本能。尊重孩子的爱美之心,就是对美的尊重,有利于孩子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要合理地满足孩子的爱美之心。
合理地满足孩子的爱美之心,利于形成孩子的自我肯定感,利于养成孩子良好的性格和情绪。作为老师也要提醒家长,满足孩子的爱美之心要考虑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要把握好“度”。让孩子懂得节约、艰苦朴素是一种美德。不要纵容孩子的攀比之心,家长们更不要有攀比的行为,孩子潜移默化中会模仿家长。
三、让孩子懂得美有两种:内在美和外在美,而且内在美更美。
通过听故事、看视频不断告诉和提醒幼儿美不只是穿的花衣服、戴的花帽子,帮助别人、关心别人也是一种美,而且这种美比花衣服还要美。
四、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一些艺术教育。
在日常生活动老师和家长多带领孩子去欣赏一些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告诉孩子遇到的一切美的东西:高大的建筑物、动听的音乐、春天发芽的小草、盛开的鲜花等等。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睁开眼睛,去发掘这世间的真、善、美吧!
摔倒后的爱心教育
随着老师的一声休息,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往外奔。
透过玻璃窗子,我发现小朋友都在看什么?我刚想出去,洪君高兴的走进来:“老师,快看哪!明明摔倒了。
”我紧走了几步,这时明明已经爬起,他咧着嘴,看上去这一摔挺痛得。
我连忙检查他是否受伤;围观的小朋友没有一人去扶他,去问候他一声。
这些孩子,怎么这样没有爱心?我心里思索着,决定趁此机会开个讨论会。
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明明摔倒了,我该怎么办?小朋友好奇的问:“老师,你写的什么字?”我读给他们听,他们歪着脑袋,眨着眼睛,我亲切的叫他们围坐在我的身边,就明明摔倒了,你们怎么想的说一说。
洪君说:“他的嘴都歪了,样子真好笑。
”名一则说:“我想拉他,他自己起来了。
”继杰却说:“活该,谁让他不听老师的话乱跑。
”还有几个小朋友说:“我们光顾笑了,忘了拉他了。
”听着孩子们天真的话语,我没有肯定谁对谁错,而是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小黄鸭和小青蛙》。
重点讲述了小青蛙受伤了,小黄鸭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小朋友仰着小脸,静静听着,不用太多的解释,他们能明白故事的道理。
反应最快语言表达强的梦婷说:“老师,我知道了,我们要学习小黄鸭去关心帮助别人;刚才,明明摔倒了,我们应该扶他起来,帮他拍掉身上的土。
”听了梦婷的一番话,我没说什么,掌声代表了一切。
虽然是一件小事,做老师的,只要稍加点化,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日常生活中,利用故事对幼儿进行教育,比空口说教更有哲理性,且幼儿容易接受。
幼儿爱心教育:爱护小动物
前几天课间操的时候我们出去做操的时间,有个孩子跑过来告诉我,老师,那里有只小小麻雀,我就过去看看,原来是只刚出生不久还没长毛的小麻雀,不过已经死了,孩子们都跑过来看,看到死去的小麻雀,一个劲的说:好可怜啊,好可怜啊!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它是怎么死的?有的说是从天上掉下来摔死的,有的说是被爸爸妈妈遗弃的,有的说是自己从窝里掉出来的,有的说是饿死的,孩子们的想象力还真丰富呢!我就说这个小麻雀是很可怜,这么小就死了,肯定是它不听爸爸妈妈的话,从窝里掉下来了,自己又太小了不会飞,就死在外面了。所以小朋友也要小心,在家里的时候不能自己一个人跑出来玩,这样很危险,那我们把小麻雀给埋起来好吗?幼儿一致说:好,我就和孩子们一起把小麻雀拿到我们种植区找个偏僻的地方把小麻雀给埋起来了,还给小麻雀插上了一个小棍,作为记号。过了2天,我们到餐厅吃饭回来的时候,孩子们又大声的喊起来:老师,小麻雀的妈妈也死了,怎么办啊?我就和孩子们一起去看看怎么回事?是一只大麻雀,也死了,孩子们又讨论起来,它是为什么死了的?然后就跟我说:老师,我们去把它埋了去吧,好可怜啊。我们就一起找到小麻雀的那个坟把它们埋在了一起,孩子就说,小鸟和它妈妈都死了,怎么办啊?看见天上还在飞的麻雀就说:看,它爸爸孩子天上呢,还有它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舅舅舅妈等等。
幼儿爱心教育:纯洁的心灵
那天孩子们正在做手工,突然有个孩子惊喜的叫起来“老师,老师,床上有只小鸟!”我和陈老师闻声看去,真的有只小麻雀正静静的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我们以为它受伤了,就赶紧把它抓到手里,一看,没有受伤,听到这个消息,班里的孩子都似乎松了一口气。然后就有孩子来问,那小鸟为什么在这里一动也不动呢?陈老师就说,肯定是小麻雀口渴了,要喝水呢,于是陈老师就用手指滴了几滴水喂给小鸟吃,小鸟果然贪婪的喝着。这时边上的孩子都关心的问小鸟:“小鸟啊,你是不是在找妈妈呀,你的妈妈在哪里呀?”听着孩子们天真的话语,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天真与充满爱的心灵。看到孩子们那么喜欢小麻雀我们就打算把小麻雀留下来,找了一个大的塑料桶把它放在里面,怕它飞走了,我们用另一塑料桶罩在上面,但留下了一条缝隙,可是孩子们一看到我们把桶罩上了,都叫了起来,不要罩呀,这样会吧小鸟闷死了,我就对孩子们说,老师给小鸟留了一条缝隙呢,孩子们听了又欢欣雀跃起来。到中饭的时候,孩子们提醒我们也要给小麻雀吃饭,我们就拿了一小团饭喂小鸟……
小鸟在全班孩子的关注中幸福的生活在大二班里。双修日,小杰主动的要求把小麻雀带回家照顾。想不到,一只平凡的小麻雀竟引发了孩子们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孩子们都是那么有爱心,他们的感情是那么的纯洁,我在心里默默的祈祷,希望她们那么美好的心灵能永远保持下去!
教育随笔:爱心的培养
教育随笔:爱心的培养
前几天,我们全班小朋友集体种豆子,在活动中小朋友们的积极性很高。当小朋友们种完豆子后,我就此让他们讨论:“我们该如何来照顾小豆子?”小朋友们顿时积极的举手发言,有的说:“我要每天去看看小豆子。”有的说:“我会和小豆子说话。”还有的说:“我要给小豆子浇好多好多的水。”听到小朋友们的发言,我感到他们真的长大了,懂得了关心爱护小植物了。于是,我讲解了应该怎样照顾小豆子以及注意事项。比如:浇水时,水不能太多。看小豆子的时候,不要用手去弄小豆子等。我发现,他们都听得很认真。
接下来的几天,通过我的观察,发现小朋友们会在吃饭后或区域活动的时候,围在小豆子旁一起观察交流,发现问题还会及时的提出来,并且当由小朋友提出问题时,别的小朋友会为他解答或找老师帮助。
由此,我觉得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观察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并且他们还能相互交流讨论,增强了幼儿之间的友谊,提高了幼儿爱护植物的意识。
全心的爱 2020教育笔记
我喜欢孩子,我喜欢看孩子们笑靥如花,我喜欢听孩子们那一声声清脆的问候:老师您好!当孩子们如同一群离巢的小燕子被家长送来幼儿园时,他们哭、闹.......用尽所有的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心理上的分离焦虑。孩子们!别怕!我会伸展我的双臂迎接你们,用我全心的爱来温暖滋润你们幼小的心田。
我喜欢听到家长说孩子喜欢上幼儿园了。我们的陈思含小朋友,以往上学哭闹不停,不肯进班。现在特别爱上幼儿园,今天生病了,还让妈妈带她打完针后送到幼儿园,说是怕耽误上课;我们的翟新栋小朋友由看见老师一声不吭到现在赖在我身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们的常家源小朋友喜欢趴在我的耳边说悄悄话,把新奇的想法和我一起分享......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映入我的眼帘
,他们的目光里充满了对老师的敬畏和依恋,这一切使我感到很欣慰。
孩子们如同纯洁可爱的天使宝贝。孩子们爱哭,孩子们爱笑,孩子们的脸表情丰富善变。孩子们会因为老师讲的一句有趣的话而开心不已,也会因为得到一个彩纸做的小礼物而沾沾自喜,他们喜欢看老师的笑脸,喜欢和同伴自由玩耍。
我喜欢孩子们,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才发现阿姨老师和妈妈老师有许多不同,没有孩子的阿姨老师爱孩子们,妈妈老师也爱孩子们,但当了妈妈的老师更了解孩子,更懂孩子。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在妈妈老师的眼里都那么生动具体,孩子的一颦一笑都反映了孩子的心理需要。妈妈老师说的话孩子们听得更明白,更乐意接受。也许这就是时间流逝在我们身上沉淀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吧!我和孩子们在一起成长!我更能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
我由姐姐老师成长为阿姨老师,现在又成为妈妈老师,将来又会成为奶奶老师,虽然年龄渐长,体力欠佳,但我依旧信心十足,我更成熟、更理解孩子,我更能细心照顾孩子,诠释我对孩子们全心的爱!
教育随笔:心爱的“小狗
今年九月份,我迎来了我们小一班的宝贝们。看着他们从哭闹到慢慢的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我心里感到很欣慰。开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当大部分孩子都渐渐的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时,我发现班里的一个小男生却经常在吃午饭和午睡这段时间哭闹——他的名字叫许圣杰。每当我们户外活动回来,洗完手等待吃饭或者午睡时,他总会莫名的哭泣,所以我决定去观察他,弄清楚他哭的原因。
一天,又是快吃午饭的时间,许圣杰又伤心的哭了起来。所以我走近他,蹲下来轻轻的问他:“许圣杰,你怎么啦?为什么哭呢?”他眼睛泪汪汪的看着我,断断续续的说着:“老师,我要......”后面的声音就听不清了。我耐心的询问:“你想要什么?”他的嘴巴里不停的重复着:“小dǒu,小dǒu.....”我心里想,他说的是什么呢?正当我绞尽脑汁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词——小狗。“是小狗吗”我问他。他看着我使劲的点了点头。我问他:“小狗在哪里?”他把小手指向自己的抽屉。我想起来早晨他来幼儿园时背了个小背包,于是,我说:“在抽屉里吗?”他点了点头。我笑着说:“去拿吧”。他走近自己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了“小狗”,止住哭泣,轻轻一笑,将小狗拿来给我看。我看到的是一只毛绒玩具小海狮,可是许圣杰却一直说它是小狗,于是我问他,“它叫什么呀?”许圣杰回答:小狗。我说这是海狮,他有些不高兴,对着我说:小狗。我又重复了一次,说:“这是海狮”。许圣杰很生气,大声说:“就是小狗!”我想孩子的认知水平有限,叫错动物的名字也属正常,等他情绪稳定的时候再和他说,那个时候孩子更容易接受些,所以,我就没有再和他争论。于是转移了话题,我问他“这是谁给你买的呀?”他说是妈妈给他买的。和他聊了一小会,要吃午饭了,于是我让他把小海狮放回了抽屉。
午饭过后,小朋友们都已经上床准备睡觉,这时许圣杰又开始哭了。我把他抱在腿上,问他:“你怎么啦?”他还是说着要他的“小狗”。于是我又让他去拿,可是回到床上后,他一边抱着小狗一边伤心的哭,丝毫都没有减弱的趋势。我问他想睡觉吗,他摇摇头。我说:“你看,小狗都困了,眼睛都睁不开了,它好想睡觉,你抱着小狗,哄他睡觉吧”。他看着“小狗”,用小手轻轻的在小狗身上抚摸着,特别的轻,生怕把小狗弄疼了,时不时的还会轻轻拍着它。就这样,拍着拍着,许圣杰抱着小狗,慢慢的睡着了。
事后我和许圣杰妈妈交流过,原来这个他口中的小狗,每当睡觉的时候他都会抱着它,已经形成了习惯。回想许圣杰这几天睡觉很困难,每天中午都需要有人陪伴才能睡觉,而自从有了一直陪伴他睡觉的“小狗”,他渐渐的能够独立午睡了。现在当你再问他这个玩具叫什么时,他会笑眯眯的告诉你,它的名字叫小海狮。孩子对于依恋物的依恋有时候会超过我们的想象,当特定的时候没有依恋物,他的内心会缺乏安全感。所以,依恋物对于孩子来说,有时是成长的一部分。当我们耐心的走进孩子的世界,我们才会了解孩子的需要,我们才能够去帮助孩子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