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观念:注意!孩子这些性格缺陷不可放纵

发布时间:2020-09-08 教育孩子笔记 使幼儿注意的活动方案 中班孩子教育笔记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宝宝基本上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孩子的心情和身体状态也关系着爸爸妈妈们的喜怒哀乐。因此,父母对孩子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孩子的品德养成和性格培养,针对孩子性格方面的一些隐患,父母需提前预防并纠正。

1.胆小内向害羞

有些孩子明显对自己表现出了不自信的行为,他们做事胆小,平时低头埋胸说话小声,做事小心翼翼,对任何事都不敢发表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意见,过于害羞,掩藏自己。对于孩子这样子的表现,家长不要以为这是乖的表现,其实是一种内心严重不自信的表现,如果不能及时对孩子进行引导,童年将会成为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日后必定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形成,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不利。

2.经常乱发脾气(好工具范文网 FANWen.hao86.com)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子的烦恼,就是家里养了个小皇帝,动不动就生气乱发脾气。对于孩子这样子的性格,很多父母要反思,是不是自己和家人过于溺爱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要什么给什么,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错误思维,才导致了孩子只要有一点点不如意就乱发脾气,这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也是存在很大危害的,家长们应该平时就注意对孩子的品德教养,从小养成独立的好习惯,不要过于溺爱孩子,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不能融入周围

有一类孩子平时在家表现好好的,跟父母有说有笑,各方面都不错,可只要一跟其他小朋友接触,他们身上的缺点马上就出来了,不懂得和其他小朋友沟通交流,不会尊重他们,常常闹得不欢而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合群。孩子有这方面的性格问题,父母先要思考一下自己平时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平时总把孩子关在家里,很少让他们于邻居、小区内的其他同年龄人接触等等。孩子应该有自己同龄的朋友,学会相处,学会沟通,而不是只有家人。

4.对自己不自信

对于没有自信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生活是单调的,因为总是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他们只能经常远远地看着那些自信爱表现的同学,投以羡慕的目光。常说自己不行的孩子,家长应该经常鼓励和表扬孩子,就算是一丁点微小的进步,父母也要放大肯定。而不是经常责罚孩子,打骂孩子,不然他们会更不自信。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育儿观念:放假不等于全放纵


育儿观念:放假不等于全放纵

孩子们喜欢的寒假假期马上就要到来了,一听到放假所有的孩子都一个表现那就是高兴甚至是兴奋,因为放假他们就可以在家里随心所欲的做任何想做的事了,这时家里的长辈们也认为孩子好不容易放假了就放纵一下他们吧,特别是又快过节了让他们高兴一下也无妨。其实孩子放假让孩子能放松一下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如果因为放假了就对幼儿的所有的事情都采取放任的态度那你可就要做好心理准备了因为开学后你的麻烦就要来了。有些家长总是抱怨说自己的孩子在放假回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让他都有些头疼了,其实这就是家长在无意中给孩子养成的一种新的习惯。放假是为了让孩子的心理和精神上有个放松不等于所有的一切都放松,如常规和良好的品质还是需要家长在家时刻的注意与培养的,不要等到开学后在想起来培养与训练到时可就为时已晚了。良好的习惯和常规是在于日常的积累的而不是紧急的训练,同样不良的行为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形成的他们也是一点点的积累起来的。所以在放假时给予孩子空间的同时别忘了帮助孩子留住那些好的习惯与品质,该管的时候还是要管的,这不仅是为了你,更是在为孩子的将来考虑。

溺爱行为会造成孩子性格缺陷


当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时,不能轻易满足。孩子撒娇要家长买玩具,家长不能爽快答应,反而可以跟他提条件,例如一个月内孩子能自己收拾玩具就答应买给他。让孩子学会为自己想要的事情付出努力。

现在的孩子都是受到全家人的宠爱,宠爱可以但不要过度的溺爱,溺爱给孩子带来各方面的缺陷。

过分注意,全家以孩子为中心,想要什么满足什么。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这些都是溺爱的一些表现。过度的溺爱会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被过度宠溺的孩子,由于长期被父母的溺爱所包围,根本不知道为人着想,不会将心比心,不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又自利,所以孩子可以学习不够好,或者不够聪明,但绝对不能过于自私自利,否则将来后果难以设想。

孩子性格骄横乖张。孩子被宠溺直接的后果就是骄横,由于父母一切让步,也满足其一切要求,包括很多的无理要求,其骨子里就养成他是老大的思想,父母得听他的,敢于骑在父母头上说话做事,不懂得让步,不懂得宽容,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骄横目中无人,行为乖张专横。

做事懒散无纪律,谁也管不了他,而且衣食住行都有父母代办,什么事也不想做,日益变得懒散,偶尔做一点事也是丢三拉四,更没有纪律性,在他眼中,他就是纪律,他可以不听别人的,别人却必须听他的,将来在社会上势必难于立足。

如何纠正这些错误的做法?

不要让孩子在思想上形成“以我为中心”的意识,不让孩子产生特殊优越感。家长应从日常小事抓起。例如,家里来了小朋友,应教育孩子把玩家给大家一起玩;吃东西要让孩子养成分份的习惯。长期坚持,就会使孩子养成与别人平等相处的习惯。

当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时,不能轻易满足。孩子撒娇要家长买玩具,家长不能爽快答应,反而可以跟他提条件,例如一个月内孩子能自己收拾玩具就答应买给他。让孩子学会为自己想要的事情付出努力。

孩子长到两三岁就有了强烈的我自己干的要求,家长就因势利导从培养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比如,幼儿期的自理能力培养是独立性培养的主要内容,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穿脱鞋袜,自己如厕,自己收拾玩具,吃东西前后或便后自己洗手等。

育儿观念:注意细节,保护孩子


育儿观念:注意细节,保护孩子

小涵说:“妈妈,我为什么这么笨?别人都会的知识,我不会。”“小涵,你在聪明的班上,是显得不聪明,可是你在笨的班级去,你就是聪明的了。”

小涵是我们班上的孩子,他注意力不太容易集中,接受能力有点差,老师教一次,别的小朋友都学会了,但他必须教十次而且是将答案死记硬背的结果,他有些自卑,他很上进,可是结果总差强人意。

小涵的妈妈是一家规模不大的修车店老板,据说他老家有一排的厂房,那是涵妈妈自己说的,他还说教育局局长是小涵的干爹,有一次在放学时与远远妈妈聊天,大班的孩子能认识多少字,刚巧小涵的妈妈来了,他问远远妈:“你们家远远认识多少字了?”远远妈含蓄的说道:“200多个吧,是包括上下左右,大中小等简单的字。”小涵妈妈:“你们有送去培训学校学吗?我们小涵已经认识2000多个字了。”远远妈不可思议地说:“这么说,那你儿子很厉害啦!”涵妈得意地说:“那都是花钱买的一块钱一个类,我们学了一个学期2000多块钱呢,别说小涵会2000多个字,他的弟弟没去学过,也认识500多字。”小涵的弟弟现在在小班,作为小涵的老师,他认识多少字,相信比妈妈更清楚。

又一次,关于时钟整点,半点的认识,班上所有的孩子都会了,只有小涵还不会,晚上妈妈来接了。老师与妈妈交流:“小涵,对时间的概念不是很敏感,整点,半点还不认识,你回家让他练习练习。”妈妈惊异地说:“不会吧,我们家里都会的。”老师婉转地说:“那就回家复习一下。”第二天早上,老师又问小涵关于整点,半点的认识,小涵还是打不上来,晚上老师又一次和妈妈交流:“昨天,小涵回家复习时间了吗?怎么还是好像搞不清楚。”妈妈说:“不会吧,复习了,今天早上起床让他认的,他都会了。”老师不好意思地说:“可能早上太匆忙了,他有点搞混,回家再给他复习一下吧。”第三天,小涵的妈妈风风火火地来了,边走边对老师说:“这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怎么教也教不会,笨死了,还是他弟弟聪明。”小涵就在边上。

为什么小涵有这样的反应和这样的习惯大部分来源于妈妈的教育,妈妈对自己小孩的知识见识不清楚,定位不明确,对于两个儿子的不同能力,以整体划一的标准来要求,当小涵达不到妈妈的要求时,就遭到了“歧视”。希望小涵的妈妈能认识到这点,注意小涵的心理变化,提早帮助小涵扭转思想。

育儿观念:纵容不等于爱


育儿观念:纵容不等于爱

爱是一种习惯,无法预料,无法言语,但真的到了爱时,那就爱是一种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付出。而母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聚来的,也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也许整个世界都会变,惟独不变的是你身边无微不至关怀着你的那份母爱......现在的家庭中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我们家长心目中的宝贝。样样事情都是家长包办代替,不仅不让孩子做家务,连自理劳动也由家长包办。久而久之,孩子把家长当成了拐棍,一步也离不开。孩子,就如一株期待长大的幼苗,而充当农夫的是教师和家长,我们要以科学为方法,耐心为心态,感情为饲料去培育他们,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放纵任其发展。在我们班就有那么一个孩子,她的名字叫悠悠,家庭的因素、生活的环境、妈妈的“用心良苦”养成了孩子娇纵的性格,但是她娇纵的非常“特殊”……案例一:妈妈,她抢我的书事件描述:最近我们班引起了一阵迷宫热潮,不管来园或离园孩子们总喜欢捧这一本迷宫书在研究。今天离园一如往常,到了最后只剩下了悠悠和乐乐,他们两拿着一本迷宫书,正商量着该怎么走,悠悠说:“我要直线走”。乐乐说:“应该朝着箭头符号走”……尽管两个意见有分歧,但仍友好商量着,这时悠悠妈妈来了忙问:你们怎么了?谁知悠悠大叫了起来:“妈妈,她抢我书”。听了悠悠的话吓了我一跳,吓坏我的不是她的言语,而是在我目睹了解所有经过的前提下,悠悠公开撒谎的行为。面对孩子“谎言”我站在旁边,想看看妈妈的处理方法,然而妈妈只说了一句话:“妈妈又不是万能,我也没有办法,你自己看着办”只见悠悠迅速抢过了这本所谓她的书。我庆幸妈妈没有帮助女儿“抢”回那本书,但却为妈妈的无动于衷感到无奈。站在一旁的我反问了悠悠:真是这样吗?她低下了头,后来我把事情经过告诉了悠悠妈妈,而她却对我这个刚接任不久的新老师表现出了怀疑,甚至还有几分鄙视和高傲……分析原因:悠悠在我园是有名人物,她能力强,表现力棒,经常参加舞蹈演出更让她充满了自信,但是她很特殊,有时乖巧的真是无可挑剔,可有时无理取闹让人不认识。说出的话并不像出自一个六岁儿童之嘴,而对于我这个刚接任不久的新老师,虽闻其名,但却未曾深入了解,看着孩子表现及她妈妈的言语,我断定她是一个聪明且有些“小心机”的小女孩,她是个被宠坏的小公主,而纵容她这么“大胆”行为的就是妈妈那无私的爱。所以,为了孩子,为了那份扭曲的母爱,我决定无论前面有多曲折,我也要将这棵幼苗茁壮成长。首先深入了解悠悠家庭背景,对孩子进行全面了解。通过孩子以前班主任介绍,知道悠悠和她妈妈一直租在外面,爸爸在上海上班,妈妈是个非常有主见性的,事事以女儿为重,所以她非常保护这个女儿,处处不让女儿受委屈。久而久之,女儿对妈妈的行为耳濡目染,而妈妈那过分保护也变成了她的护身符。这是孩子娇纵的重要原因。其次就是老师的不断表扬,让孩子养成了“为我最大”的性格。不可否认悠悠的聪明和能干,听孩子以前的班主任介绍,只要老师的一个眼神或者一个举动,孩子就能有效率有质量的“替”你完成。所以她成了老师心中的“宝”,同时也拥有了一些特殊的权利……教育经历:既然了解了孩子娇纵的重要原因就是她的妈妈,所以第一步就是从这位伟大的妈妈下手,取得家长的信任,所以我进行了深入家访。第一次与悠悠妈妈交谈中,我只谈到了悠悠在幼儿园里的良好行为。比如:与幼儿的融洽相处,自理能力比较强,上课自我表现欲望强,语言发展水平较好等等。对于孩子本质问题我没有提及,而悠悠妈妈也表示孩子在家比较乖,就是有时候爱撒娇。虽然妈妈只发表了这些意见,但从她的言语及表情中我发现她已经对我有了初步的信任和靠拢意思。第二步:向孩子入手,这段时间我重点观察孩子的行为,及时用照相机捕捉孩子的行为差异,并经常私下找她聊天,告诉她不管妈妈在不在,我们都要做个懂事讲理的孩子。第三步:改变以前老师作风,吝啬我的表扬和给她的“特权”,在平时生活或教学中,我会抓住时机,减少表扬,让孩子知道老师的表扬非常珍贵。当孩子有时候表现非常好的时候,我不但表扬还会送上我“特殊”礼物。孩子转变:就这样两个星期下来,孩子在园表现有所好转,至少知道了起码的规则意识,一次吃完午饭,孩子们都到图书角去抢着迷宫书看,而悠悠急匆匆跑来告诉我:“老师,他们都在抢书看了。”说完立即转身跑向图书角,大声说:“我已经告诉老师了,看你们怎么办?”说完偷笑着,这让我意识到悠悠虽然有改变,但是没有达到本质上改变。案例二:妈妈,我要排第一事件描述:星期天,我们组织家长和孩子们假日活动——晓塘野餐。孩子们兴奋不已,家长们也热情高涨,很快我们到了目的地晓塘,孩子们在老师组织下排起了整齐队伍,爸爸妈妈们也有序分配着工作。谁知这时传来了悠悠哭声:妈妈,我要排第一,我一定要排第一。这时,只看悠悠妈妈无奈的拍着孩子的头说:你这个孩子怎么那么不懂事,尽给我添乱。但一边还是拉着自己孩子拖到了最前面……只听见旁边家长说“孩子不能这么宠,会惯坏的”这时只见悠悠妈妈的脸唰的红了。教育经历:悠悠在妈妈面前这种行为在我意料之内,但妈妈那羞愧表现却让我知道这是我迈开第二步的有效时机,通过家访来影响她。第二次我又和悠悠妈妈进行了一次深谈。这一次我彻底的把自己拍的照片和悠悠在园表现告诉了悠悠妈妈,与她在妈妈面前的表现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告诉她这已不再是简单的淘气和撒娇,而是形成了一种不好习惯,她不但影响了其他同伴的集体生活,更会成为其他大人面前“厉害孩子”,而这种厉害却充满了贬义。听了我的话,悠悠妈妈充满了沉思。她说:“我以为她只是想在我面前撒撒娇,爸爸不在,我以为这很正常”。我告诉她正是因为孩子在无理取闹时,你并没有及时制止,而是在一旁以一种笑话看其撒娇,这样会导致孩子更大胆行为。通过谈话,悠悠妈妈开始意识到了孩子问题,我也进一步商讨了改变悠悠不良习惯的方法,并推介了一些好书。悠悠妈妈表示会积极配合,渐渐随着时间推移,不但发现了孩子的变化更发现了妈妈的变化。孩子的转变:离园时,孩子们都在玩飞盘,可飞盘花形不一样,唯独粉色带点爱心飞盘最抢手,最后几个孩子正在玩耍。从悠悠的眼中我发现她非常喜欢也很想玩,只见这时悠悠妈妈来了,悠悠跑过去说:妈妈我要那个粉色爱心飞盘。只见悠悠妈妈蹲下来说:“妈妈觉得悠悠的飞盘也很漂亮啊!如果悠悠真的喜欢我们下次玩的时候和老师商量一下,给你玩一会儿好吗?这样拿别人的东西,小朋友就没有玩了,对吗?”只见悠悠低下了头说了声:“妈妈,我错了……”简单的一句话比什么都珍贵,我与悠悠妈妈两眼相视,欣慰地笑了。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不管对于谁的孩子,爱是我们对待孩子的主要方式,但爱要得体,爱要注意方法。决不应该把这份爱,仅仅肤浅地放在脸上,甚至让它变成纵容孩子的“帮凶”。我们要将那份“宠爱”深深的埋在我们心底,用关怀和严格去诠释它的真谛。

育儿观念:不同的家庭教育造就不同性格的孩子


育儿观念:不同的家庭教育造就不同性格的孩子

案例背景:

不同的家庭环境会造就出不同的孩子,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直接场所,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决定着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不同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该子。

案例描述:

案例一:有一天,一个家长找到我,跟我谈了家庭生活中的一幕:那是一个中餐时间,丈夫吃完饭站在离餐桌不远处看着爱妻吃饭的样子,自己的孩子新年8岁了,坐在大门口的椅子上吃饭,这时丈夫看到爱妻快吃完了,转身想给爱妻说些什么,正在这时,他们的儿子已经吃完饭,拿着饭碗拿到桌子上去,一边低头走一边说:“妈妈,我已经吃完了”。快要碰到转身的丈夫时,妻子正好转过头来看到即将碰撞的一幕,一本正经地说:“你这人怎么总是毛毛躁躁的,孩子走过来了不好让一下吗?”丈夫说:“我背对着孩子,又没看到他走过来,难道我背后长眼睛了!”妻子说:“你是没看见,但是他在说话你总听到的吧,他的声音离你那么近了,会没听到的啊!这分明就是你的问题!”丈夫说:“无论什么事都是我的错,你的孩子永远没错,凡事都给他搭建一个一帆风顺的台阶,不磕磕碰碰的话,这样的孩子还会成长吗?”妻子说:“我是公平的,看到的样子就是你的错,站在那不动好了,谁教你动的,毛毛躁躁的,我说谁错就说谁!”丈夫坐在一旁不再说话,而孩子呢,听到不是因为自己眼睛没有看前方而导致差点撞到爸爸,反而批评爸爸的不对,开心地去一边玩了……

案例二:听了这位家长的倾诉,让我回忆起在公园碰到的一个情景:某天,我和朋友爬山,看到一个孩子在学哑巴“呜呜啊啊”的说话,我很快发觉这是非常不好的事情,如果这是我的孩子,我必须正视这个问题。于是停下脚步观察起来。看到孩子的妈妈蹲下来,在跟自己的孩子说些什么,于是我走近了一些,听到孩子的妈妈在跟自己的孩子开展“爱的教育”,妈妈说:“那位阿姨是一位聋哑人,你知道什么是聋哑人吗?”孩子说:“就是不会说话吗?”妈妈说:“对,不仅不会说话,而且还听不见。你觉得难过吗?”孩子沉默而又缓慢的点了点头。“所以,其实你叫她或者学她说话的时候她都听不见,可怜吗?”孩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这样吧,以后再碰到她,想要跟她打招呼就一边微笑一边挥挥手好不好。”孩子开心地跑过去跟这位聋哑人打招呼去了……我不知道这位聋哑人有没有感受到,总之我在那一刻看到了在妈妈正确的引导下,孩子自身散发出的那种只有天使才有的温柔而又善良的光芒……

案例分析:

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每位家长身上都蕴藏着改变孩子命运的神奇力量,而要看你怎么去引导孩子,这就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如果家长一味地认为自己的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正确的,错了也是别人的错,那么,这样的孩子不会懂得感恩,只知道索取,如果有一天别人待他不好了,也会认为是别人的错,跟自己无关。如果家长意识到是自己的孩子由于疏忽引起的错误,经过正确的引导之后,孩子就会懂得怎样做事情才是正确的,也就让孩子生成了分辨是非的能力,以后做事情就会从自身先找原因,也会替对方去考虑问题,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做事的能力会很完美。

案例措施:

1、如何教育与管理孩子是现今家长烦恼和探索的事情,也有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身上显得力不从心。首先,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多学习家庭教育的书籍,多跟别的父母进行育儿交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2、家庭之间的教育要一致,当出现分歧时,及时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得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多进行反思,然后共同讨论,再化解矛盾。

3、丰富家庭的业余生活,大家在一起可以围坐在一起看书,去书店,去图书馆,看电影;饭后可以一起散步,逛公园,压马路,周末去公园、玩游乐场所,回来后再讨论出去后的收获;因为孩子需要家庭的温馨,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情商高超,做事周全,精神饱满,乐观。如果家长在家里只会自己顾自己,每天不是顾着手机就是看电视,当孩子需要家长的时候,家长对孩子说:走一边去,我没时间跟你玩。爸爸不管,妈妈忙于家务,爷爷奶奶又有自己的事情,孩子呢?除了自己管自己之外,还能做什么?也就是手机游戏、电视,自言自语、自娱自乐。大家各顾各的,很少有交集,他们的业余生活单调无比。这样的孩子总是一副无精打采、萎靡不振的样子,生活处处充满抱怨,总是说别人的不是,还会在人前显露出胆小怕事,背后会搞破坏,顽皮得让人不堪一幕。因此,为了孩子能够快乐、健康、茁壮地成长,家长首先得审视一下自己,为孩子做出一些改变,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阳光,都能受到别人的喜爱。

育儿知识:教育好孩子必须注意这些原则


教育孩子一直都是很多家长的难题,如果教育的方式不对,那么就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教养,如果教育得好,那么孩子就会比较出色,那么你知道该如何教育好孩子吗?

1、言传身教。

很多大人常常要求孩子这样做那样做,但是自己却没有做到,会让孩子很没有信服感,所以家长想要教育孩子一件事就应该要一身作则,如果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如何让孩子去做呢?家长本身给孩子做个榜样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2、要循循善诱,不要过于着急。

教育培养一个孩子是长时间的坚持,不是短短几天就能要求孩子有所改变的。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急功近利,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而且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应该都是懂的。

3、要注意教育说话的方式。

面对孩子所犯的错误,作为家长不应该对孩子大吼大叫的教育,打骂孩子是没有用的,教育方式越激烈,孩子往往会有一定的心理阴影,所以对孩子的教育说话要保持心平气和,用耐心的方式讲道理,进行教育,这样效果才会更好。

4、要因材施教。

每个小孩都有自己不一样的特色,特长,或者说缺点也会有不一样的地方,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教育,应该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也许严厉的教育方式对其他小孩有用,而对自己的孩子没用。还有在让小孩参加各种特长班也应该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兴趣,而不应该盲目的给他报各种家长自认为有前途的辅导班。

5、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

现在的孩子压力越来越大,家长不应该不顾孩子的心理,应该要适当的为孩子减压,适度教育就好,在劳逸结合的同时引导孩子多读多看一些课外知识,让孩子有自由的空间,这样也能帮助孩子有兴趣的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动手实践也比死读书来得强。

相关推荐

  • 孩子自卑是性格缺陷 导读: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因此,父母应关注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须尽早帮助克服和纠正,以避免形成自卑性格。那么,父母如何纠正孩子的自卑心理呢?以下几种...
    2021-10-07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放假不等于全放纵 育儿观念:放假不等于全放纵 孩子们喜欢的寒假假期马上就要到来了,一听到放假所有的孩子都一个表现那就是高兴甚至是兴奋,因为放假他们就可以在家里随心所欲的做任何想做的事了,这时家里的长辈们也认为孩子好不容...
    2020-10-19 阅读全文
  • 孩子的性格缺陷用饮食弥补 生活中,许多家长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任性固执,脾气暴躁,或孤僻内向、胆小怕事等等。在考虑各种原因时,是否考虑过餐桌上的食物?对于很多人来说,饮食不但与性格有关,而且如果孩子性格有缺陷,还可以通过孩子饮食...
    2021-07-31 阅读全文
  • 溺爱行为会造成孩子性格缺陷 当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时,不能轻易满足。孩子撒娇要家长买玩具,家长不能爽快答应,反而可以跟他提条件,例如一个月内孩子能自己收拾玩具就答应买给他。让孩子学会为自己想要的事情付出努力。 现在的孩子都是受到...
    2020-12-21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注意细节,保护孩子 育儿观念:注意细节,保护孩子 小涵说:“妈妈,我为什么这么笨?别人都会的知识,我不会。”“小涵,你在聪明的班上,是显得不聪明,可是你在笨的班级去,你就是聪明的了。” 小涵是我们班上的孩子,他注意力不太...
    2020-10-15 阅读全文

导读: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因此,父母应关注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须尽早帮助克服和纠正,以避免形成自卑性格。那么,父母如何纠正孩子的自卑心理呢?以下几种...

2021-10-07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放假不等于全放纵 孩子们喜欢的寒假假期马上就要到来了,一听到放假所有的孩子都一个表现那就是高兴甚至是兴奋,因为放假他们就可以在家里随心所欲的做任何想做的事了,这时家里的长辈们也认为孩子好不容...

2020-10-19 阅读全文

生活中,许多家长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任性固执,脾气暴躁,或孤僻内向、胆小怕事等等。在考虑各种原因时,是否考虑过餐桌上的食物?对于很多人来说,饮食不但与性格有关,而且如果孩子性格有缺陷,还可以通过孩子饮食...

2021-07-31 阅读全文

当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时,不能轻易满足。孩子撒娇要家长买玩具,家长不能爽快答应,反而可以跟他提条件,例如一个月内孩子能自己收拾玩具就答应买给他。让孩子学会为自己想要的事情付出努力。 现在的孩子都是受到...

2020-12-21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注意细节,保护孩子 小涵说:“妈妈,我为什么这么笨?别人都会的知识,我不会。”“小涵,你在聪明的班上,是显得不聪明,可是你在笨的班级去,你就是聪明的了。” 小涵是我们班上的孩子,他注意力不太...

2020-10-15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