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感受女儿的爱
发布时间:2020-09-17 爱的教育笔记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幼儿园爱的教案育儿心得:感受女儿的爱
一日晚饭后,我正低头给四岁半的女儿洗脚。忽听女儿说:
“妈妈,人会老吗?”
我抬头望了女儿一眼,说:“会呀!”
“妈妈,你会老吗?”女儿继续问道。
“会呀,每个人都会老的。”虽然我不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但还是认真地回答了她。
女儿忽然低头不说话了。
“傻孩子,妈妈老了就说明你长大了呀。”见女儿不语,我笑着摸着她的头解释说。
“妈妈!我不让你老!”女儿突然带着哭腔喊道。我一惊,见女儿一脸不悦,眼睛里好像还带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好像随时可以形成一颗泪珠滚落下来。
“妈妈,我不让你老,我想让你继续活下去!”说完,女儿竟然扑到我肩头哽咽起来。
看到女儿因伤心而哭泣的身影,这一刻,我既心痛又感动。在女儿心里,我这个妈妈是很重要的,她用至真的眼泪和至纯的话语表达着她对我的爱和不舍。
这是什么?这不就是孩子的爱吗?!她那颗小小的心里,有些许自私有些许蛮横,但更多的是爱啊!我紧紧地搂紧了女儿……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育儿心得:享受开心的童年
育儿心得:享受开心的童年
今天是儿子去幼儿园的第一天,前三天家长可以全程陪伴,今天是我陪着。
儿子其实还很小,才20个月,上的是Playgroup。我们也是实在没办法,岳母不想在这面带孩子,老婆不同意我父母来,请个女佣单独在家带孩子不放心。不过在新加坡这很正常,很多小孩18个月就送去了。
儿子是新加坡出生,出生拿中国护照,后来跟着我拿了新加坡护照。
关于上幼儿园的问题我早已研究过,太小了,不舍得,所以要尽力去个好点的私立幼儿园。
最后定了个每个月差不多1500新币的,也就是7500人民币左右,在新加坡算是中上水平。
今天全程陪儿子,全班6个孩子,1个韩国小男孩,其他全是新加坡华人小孩,只有一个女生。
一个来着中国的华文老师,另一个是新加坡本地华人在教英文。
幼儿园的干净整齐是很赞的,摄像头到处是,安全性也不错。
老师都很热情,小孩素质也不错,第一天儿子还是表现不错。
看着各个班级的这么多小孩,我也在想,能上得起这个学校的小孩,家庭肯定都是中上的。
在这个阶段,小孩的一切基本都掌握在家庭和上帝手里。
为了更了解孩子,上个周末在看一本书,《养育男孩》。想尽可能多的了解男孩,更好的支持孩子。
文中提到男孩最好3岁之后再送去幼儿园,因为更男孩易换分离焦虑症。这一点,在新加坡很难做到,我也终于知道这面生育率为什么这么低了。
文中提到,男孩大脑发育会比女孩晚,所以男孩应该推迟一年上学,然而现实很难实现。
男孩14岁时候,体内的睾丸素会使他们焦虑不安,时常与人争论。
13岁左右开始变得混乱无序。
男孩左右大脑联系较少,尤其是语言和感官。给他们讲故事,多说话很重要,尤其是1到8岁时候。
男孩做事情前不慎思考,不顾后顾。
这一切的现象是客观的,如果父母知晓并且能做出适当的纠正那对于孩子来说将是巨大的帮助。
还有关键的一条是,能够感受的父爱的孩子,注意力会更集中,也会更加充满爱,这是当下普遍缺失父爱的中国需要改变的。
在朋友圈发了孩子上学的事情,一个朋友发信息过来问我幼儿园的事情。她顺便提起了挑战极限里面关于人生起跑线的问题。我特意去看了这个视频。
父母提供好的环境,让你赢在起跑线,在当下社会很重要,而且是越来越重要,这是事实。
你的很多格局就是家庭给你的。
如果父母给不了你物质的起跑线,如果能培养你的优秀习惯和素质,我想这也是优质父母。
比如勤奋专注,爱思考的习惯,比如喜欢阅读的习惯,比如喜欢体育运动健身的习惯。
比如父母教会你心中有爱的能力。
这些都会形成你日后的竞争力,我想这远远比上一所好的幼儿园重要。
起点好是你的优势,但是记得条条大路通罗马,找到自己擅长喜欢的那一点,一直做下去,你的人生也是可以成功的。
我一直不认为人生是短跑,更认为人生就是一个马拉松长跑,只要你方向是对的,只要你足够努力专注,普通人照常有超车的机会。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开心的童年。
育儿心得:暖暖的爱
育儿心得:暖暖的爱
儿子在上小学前还没有正规的学过拼音,尽管比我们早上小学的家长先辈们不断的警告我们,什么都不学,一定先把拼音学好,否则孩子上了小学,学拼音会感到很吃力。甚至我看到很多没上小学的孩子在上小学前都把一年级的课本已经熟读了,有的幼儿园一进入大班也开始拿一年级的课本当教材,看到这种现象我也心慌过,可怎么办啊?我们上的幼儿园是全素质教育,以玩为主,他们不教课本上的知识,更不用说拼音了,正当我打算在儿子幼儿园毕业后,送他去上幼小衔接班时,刚好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市南实验的张校长,她安慰我:“小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为主,孩子的学习都能跟得上,没必要让孩子提前学文化知识。”听了张校长的话,象吃了定心丸一样。我们在一年级开学前,还是照样疯玩。
到9月1号开学后,就开始学拼音了,刚开始学单音节的声母和韵母的时候,感到还比较轻松。第一次闯关的时候,得了个优-,按着班里的同学人数,应该是排在34名左右(全班共43名)当时是因为有个字母写的不太规范,影响了闯关成绩,第二次考试的时候竟然得了个优+很让我们感到意外,当时有20多个同学得了优+,应该算进步还是挺大的,我们觉得能掌握就行了,具体是什么样的成绩只不过是老师考核的标准。我们对孩子的要求也只是上课认真听讲,回家按时完成作业,不再额外给孩子布置作业,上学应该是开心、轻松的事情,不能让他感到有压力。
昨天上午,收到老师第三次闯关成绩的短信,虽然没公布名单,我已经知道儿子的成绩了,因为老师的短信中大致说明了一下孩子们出错的原因,要划分声母、韵母、整体音节,说实在的这些我都没搞懂。中午放学后,我看到儿子就说了一句:“声母、韵母、什么音节,挺难划分的吧?”儿子说:“是啊,都分不清!”我接过书包,拍了拍他:“没关系,以后我们认真的学就行了。洗洗手,吃饭吧!”因为一年级的孩子星期三下午不上课,吃过饭,我就预约了医生,给儿子去补牙。
等补完牙,回到家已经下午5点多了。我对儿子说:“刚补完牙,你去房间休息一下,再看看你上午发下来的卷子,我去做饭,有不懂的地方问我,吃完饭妈妈再辅导你做功课。”儿子说:“好的”。就朝自己的房间跑去了,我在做饭过程中,发现他房间里没有一点动静,就过去敲了敲门,儿子在里面说:“妈妈,不要进来,我有事。”我一看也没什么,就继续做饭去了。过了一会,儿子跑出来在客厅里喊:“妈妈,你过来一下?”我跑出去一看,儿子正拿着一本图书本羞涩的朝我笑,我赶紧接过来准备欣赏。“儿子说,笔的颜色是浅色的,不太容易看清,你到我房间的台灯下仔细看吧?”我心想不就是一幅画吗,还用这么认真,但为了不影响儿子的情绪,我还是来到了他的房间,仔细看了一下,确实不太好辨认,这次是用字母歪歪斜斜写的几行字,第一行,好不容易拼出来了,妈妈我喜欢你,第二行有点困难了,woiegaini怎么拼也不顺,但有第一行的带动,我知道肯定是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类的,仔细揣摩了一下,噢,是多了个g啊,那就是“我也爱你”当我大声的念出:“妈妈我喜欢你,我也爱你”的时候,儿子高兴的把我抱住了,我也顺势抱住了他。心里感到暖暖的爱意涌遍了全身!
这是儿子第一次用拼音拼写,除了课本上的拼读以外,我们也没教他拼过其他的句子,况且,他们复韵母刚学到:unvn,虽然还不会写字,知道用另一种方式对妈妈的爱了,并且第一次拼写就写的这么感人,真是太激动了。尽管他的拼音还写的歪歪扭扭的,拼读中还有一些小错误,但并不影响他对感情的表达,为了纠正他的拼音,我本来还想再说两句,但我想了想,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应该认识到他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虽然这次闯关,儿子得了个“良”,但在我心里比优+还要再++,毕竟他已经学以致用了,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虽然他的拼读、拼写、辨认字母还有一定的困难,但我们一定陪他一起成长,保持他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让他顺利的渡过适应期,儿子我也喜欢你,我也爱你!
育儿心得:妈妈的爱
育儿心得:妈妈的爱
刚结婚那会,觉得,两个人的生活自由自在,丁克,也是不错的生活模式。后来,有了女儿,觉得这才是家庭生活,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是我们开心快乐的源泉,我们愿意倾我们所爱去给予孩子。再后来,觉得一个孩子独自成长有点孤独,所以又有了弟弟。两个小朋友可以相互陪伴成长,互助互爱,这样的生活有吵有闹,有苦有乐。我们依旧愿意倾注我们的热情。
给孩子适度的爱,耐心的陪伴与引导,跟孩子一起成长学习,是我和爸爸的共识。
我们能在网上找到好多的育儿心得,朋友圈也经常看到爸爸妈妈们的育儿分享。最早,我都会来者不拒的去接收所有信息,去学习。但事实上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养成,男孩与女孩也很不一样,所谓的心灵鸡汤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教育。所以现在的我只是按照我的方式与孩子不同阶段的成长模式与他们一起摸索前进。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我们没有模板可参照。
孩子的独立、学习、判断能力是我们需要培养与引导的。
姐姐现在二年级,弟弟现在小班,他俩有自己的相处模式,有各自的时间安排。放学后,他俩会一起玩一会,姐姐弹琴,弟弟看电视。晚饭后,姐姐写作业,弟弟自娱自乐,我只是陪在边上,忙我的事情,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会叫我。我告诉他们,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有些新买的玩具,弟弟会自己去看说明然后教我怎么玩。我也不限制他们看电视,玩PAD,有的时候俩人看的时间长了,我会跟他们说长时间看电视会影响视力,姐弟俩就会说,再给他们五分钟的时间,我会愉快的与他们达成一致,五分钟后,他们也会自觉关闭电视。再小的孩子他也是一个有想法的独立个体,我们应该尊重他的意愿,耐心的引导,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让孩子自己慢慢的学会判断,给自己设定一个做事的度,我觉得那样对孩子家长来说才是双赢的轻松愉快的生活。
静待花开,更需要的是我们的默默耕耘。
育儿心得:女儿长大了
育儿心得:女儿长大了
我和先生一致认为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的行为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潜移默化,并起着决定作用,所以我们始终秉持身教大于言教的这一观点,努力地做好父亲母亲的角色。
对于孩子生活习惯方面的培养,家长的以身作则十分重要。以刷牙这个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为例,从女儿会走路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训练她自己刷牙,我和先生每天坚持陪她一起刷,站在镜子前,让她照着我们的动作学,一开始她牙刷拿不稳、拿反、不会挤牙膏。。。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坚持,现在的她能够得心应手地使用各类牙刷,并且每天早晚主动刷牙,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于孩子情绪方面的管理,我们坚持尊重个性为先,因事制宜。有时候女儿在外面闹情绪发脾气哭闹,我们会先安抚她,给予她充分的尊重,因为小孩子也要面子,有着强烈的自尊心,等她情绪稳定后指出她的问题,如果她没有意识到错误并为自己的行为道歉,就算再生气,我们还是会等回到家再进行批评教育。我和先生一直反复沟通强调该点,视事情的严重性来决定教育口吻的严厉程度!我们相信这样的做法,会让她以后也能多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多为别人着想,学会尊重并合理的解决问题。
父母固然重要,但每天大半时间陪着孩子的是老师们,因此孩子很多好的习惯是在幼儿园养成的。女儿以前性格慢热,有点怕生,上了幼儿园之后,混龄六班有很多乐于助人的哥哥姐姐,加上老师们无私的关爱,耐心的引导,她的性格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看到人会主动打招呼,十分有礼貌,回到家也会跟我们分享幼儿园里的趣事,每天唱唱跳跳非常开心,还会主动提出把好吃的带到幼儿园里跟小朋友分享。对弟弟也越来越好,甚至在弟弟不开心的时候会主动去安慰他。。。
孩子就像是一颗稚嫩的幼苗,家长与老师就是阳光和雨露,要想茁壮的成长,必须要阳光和雨露完美配比。看到女儿的这些变化,作为父母,我们非常开心,觉得女儿长大了,懂事了!感恩所有给予女儿关爱的老师们、小朋友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