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就要告诉孩子
发布时间:2020-09-22 教育孩子笔记 幼儿园工作总结爱孩子 中班孩子教育笔记爱孩子就要告诉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单纯的,一张张纯真的善良的笑脸同每日的朝阳一同升起温暖着每个人。也只有孩子最能体会最真挚的情感,幼小的心灵也最容易受到忽视、伤害。
一丹小朋友是我班后来的小朋友,一个聪明善良但又好动的小女孩,由于长期在家未上过幼儿园的原因,养成了一些(吃手指、挖鼻孔、吃饭把腿抬到桌子上…..)一些不太好的习惯,此外与小朋友交往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在班里总会看到她孤独的身影.作为老师看眼里,疼在心里。
经过与妈妈的沟通了解,知道一丹虽然没上过幼儿园但认识好多字,在家还会读毛泽东诗词,她在发脾气时,要安抚她静下来和她谈一谈,她会很善解人意。听完妈妈的话让我更加爱这个聪明的孩子。我要帮助她找到好朋友,成为更棒的孩子。
一天早晨早读时,我假装显得很惊讶,大声的说到:“一丹你都会读书,认识这些字呀?”还读的这么好,所有的小朋友都看着她,她有点高兴,于是我就说,小朋友都跟一丹读,我蹲下身子悄悄的告诉她你来领着小朋友读好吗?她眨巴眨巴了她的小眼睛,用小手指着大声地读了起来,读的更认真了。之后她更喜欢读书了尤其是她领读。经过这件事之后,一丹引起了小朋友们的注意,在小朋友的心里也有了一丹这个名字。但还是不知怎样去和小朋友交往,她还总问坐在她旁边的小朋友,你是我的好朋友吗?伤心时还会一直说“谁是我的好朋友,一丹没有好朋友,”我抱住她说李老师是你的好朋友,她用力推开我说不是,你是老师,不是我的好朋友。在我伤心的同时,更让我意识到,要想她能融入小朋友,首先是让她在幼儿园找到依靠有安全感,找到信任的人,孩子的感情是最真挚的。
接下来每天早晨来园,晚离园我都会主动的拥抱,起初她对我的这种举动是有抵触的,每天来幼儿园蒙氏活动时我都会拥抱她在她耳边悄悄的告诉她,(我很爱你、你今天真漂亮、昨天晚上我梦见你了、你的小卡子真漂亮)她都会高兴地眨眨她的小眼睛。后来不论是晚离园还是早接,她都会主动地拥抱亲亲我,突然有一天她告诉我老师像妈妈一样,是真的和我亲!我高兴极了,一丹老师想和你做朋友好吗?高兴极了,老师是我的朋友,在后来的日子里,她对我没有抵触心理。沟通起来更容易,呵呵小女孩爱美真是天性,她告诉我她喜欢艾艾和乐乐了,但又不愿意和她们在一起,因为她说她们两个漂亮,我告诉她你和她们是一样漂亮的,但前提是不挖鼻孔,吃手指甲,在这个月里咱们一起来改正这些不好的习惯吗?答应了就要做到,他坚定的点点头,还问我一句他们和我什么时候是好朋友,我说已经是了,但是她们告诉我不喜欢你的这习惯….吃饭时,我站在旁边看着这几个可爱的孩子,在那你一句我一句,乐乐说:一丹是我的好朋友,艾艾也是我的好朋友,所以艾艾和一丹也是好朋友,呵呵这些小家伙了都把我弄晕了,还会转换呢![泡泡演讲稿 wj62.com]
现在你要再问一丹你的好朋友是谁?她会告诉你好多….在班里也会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淘气我相信我们一丹宝贝儿,会越来越棒的!加油!
爱孩子就要告诉她:我很爱你哦!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告诉孩子,你行的!
又到早餐时间了,今天吃得是面条。刚吃了一会儿,有些小朋友已经吃完一碗了,要添第二碗了。看到孩子们一个一个过来盛面条。我想:每次吃饭盛饭盛面条的工作都是老师帮助完成的,有时帮他们盛得多了,有些孩子就会吃不下饭,何不让他们自己盛呢?
作为一名大班的孩子来说完全有能力自己盛饭了,今天就让他们从盛面条开始吧!这时滔滔走过来把碗在我面前一伸,“老师,我还要。”“你能自己盛吗?”我投给他赞许的眼光,他看看我一开始没动,“没关系的,试试看!”在我的鼓励下,只见他一手拿勺子一手拿碗,从桶里舀起面条一点一点放进碗里,终于自己盛好了面条。他拿着碗小心翼翼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还开心的告诉边上的小朋友:“这是我自己盛的!”别提有多高兴了!孩子们都陆陆续续地走过来自己盛面条了。这时,瑶瑶拿着碗走过来排在小朋友的后面也蠢蠢欲动,我看了看她,就想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她在动手能力方面都表现的较弱,她能行吗?轮到她了,她抬头看了看我见我没说话,也没说“老师,我不会。”她拿起勺子慢慢地将面条盛到了碗里。盛好这碗面条,我就看到她回座位上吃了。没过多久,她吃完又过来盛了。虽然这么一件小事情,在孩子们看来能够自己盛饭是多么开心的事情呀!而且,由于今天吃面条老师都叫他们自己盛,大家都比平时多吃了几碗,还有几个孩子为了能够多盛几次,每次都盛一点点,我也没有凶他们。我想只要孩子们开心、快乐就好。
通过这一件事情,也让我知道平时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他们都能力去完成,只要老师放手让他们自己动手。作为老师一定要从小开始鼓励孩子独自去完成一些事情,并给予他独立意识以赞赏,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孩子们应该成为一棵独立支撑独立当一面的大树,而不是*大树遮风挡雨经不起风吹雨打的脆弱小草。
幼教经验:告诉孩子你真棒
我曾看过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写得真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的工作和教育自己孩子都启到了很大的帮助。因为这是一本有关家庭教育的书,书中举了许多典型的例子和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的方法。因此,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碰到问题就翻阅这本书寻求解决的方法。
书中写到的例子都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碰到的。如:我们经常听到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谁家的孩子多么棒,会唱歌、会跳舞、会讲故事等。你呢!什么也不会。”家长常常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其实这样做对孩子会造成很大的伤害,他们就会对任何事情都失去信心。
我们常说:“天下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人间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孩子有不同的父母,不同的遗传基因,所以有不同的智商,不同的潜能,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达到同一个水准。
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教育孩子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我们应该做到使“不同”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接受教育的目的也是寻找“最真实的自己”。我们不必总让孩子和其他的孩子竞争,应该在乎的是孩子明天要比今天更棒!怎样使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呢?很简单,只要一句短短的话语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你真棒”这句话就是开启孩子心灵宝藏的一把金钥匙。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并经常对孩子说:“你真棒!“而作为每个孩子,虽然相貌不同,性格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希望听到老师和家人对自己的喝彩。
我班的鑫杰小朋友吃饭吃得特别的脏,一顿饭下来,身上、桌上、地上都是饭粒,还经常把汤撒在衣服上,弄得衣服湿湿的。我们再怎么说也不管用。有一天,饭菜很对他的胃口,他吃得较快,我连忙在大家面前大大地表扬了他,还让全班小朋友一起大声地对他说:“鑫杰!你真棒!”听到大家的表扬他非常地高兴。第二天午餐吃得更快更干净了。
“你真棒!”这句话的魅力真是太神奇了,在对幼儿的教育中,我将更多地使用这句话,使我班的孩子越来越能干,越来越有自信。
爱要给所有的孩子
与孩子解不开的缘分好像是命运的安排,在徘徊中我又一次回到了孩子身边,来到了我现在工作的地方。与他们在一起会感觉轻松,孩子的天真让我的心更靠近纯洁的天堂。来到分园已有近半年时间,从开始的简单的装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孩子,到现在富有家的感觉的教室,熟悉的环境、每天带着笑容的孩子,一切都在与时间并齐。回想在开学之时的他们每天迈进幼儿园大门的那一刻起就嚎啕大哭,还不时的跟爸爸妈妈大打出手,当我接过他们时还不时的被他们“击中”,甚至都会受伤。而现在的他们已经自己开始走进幼儿园,很礼貌的主动跟老师打招呼问好,虽然只有这么一点的成就我们也会很高兴,因为我们的宝宝每天都在长大。现在我们的宝宝越来越多,虽然他们有时候很齐心的与你“对抗”,但更多时候他们变得那么的懂事。新宝宝到来的时候他们会和小主人一样带着他们一起活动,一起吃饭,一起游戏,一起洗手,一起做他们熟悉的事情,新宝宝也会很快的融入到我们这个绿泡泡班级中。每个人都有他们的闪光点,他们很聪明也很单纯。在我与他们相处的这段时间中让我觉得给孩子的不该只是教育,应该多给他们点爱。一天的时间他们多半都和老师在一起,妈妈的爱或许已经不能再时时刻刻包围着他们了,但正是这样他们才慢慢的长大。幼儿园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我们则变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妈妈。或许一个亲吻的动作,一个眼神或者一个举动都会让孩子觉得你在爱他,闲暇时候轻声的问话也会让他们感觉很温暖、感觉到我们的关心。爱在我们的身边小事,更在我们的一举一动。让我们一起爱宝宝。
幼儿园随笔:不要迁就孩子
新学期开始了,孩子们似乎比以前更懂事了,他们穿戴整齐,高高兴兴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了幼儿园,接待幼儿入园时,孩子们主动的跟我打着招呼,高高兴兴地走进了教室。最后一名入园的是张靖涵小朋友,她来到幼儿园门口,哭闹着不肯入园,这时妈妈对她大声训斥,我对她进行了耐心地劝说,她很不情愿的走进了教室,整个上午闷闷不乐,下午入园时的表现仍跟早晨一样,看到这些我跟她妈妈进行了交谈,通过谈话了解到,原来寒假期间,孩子每天跟妈妈在一起,并经常提一些过分的要求,如果不满足她的要求,就会哭闹不止,所以,她妈妈尽量按她的要求做,所以造成了今天这样任性、以及对母亲的过分依恋。并且入园、离园时
,还必须由妈妈接送,否则又会哭闹一场。妈妈对此感到很无奈,让我来帮助她,改变孩子这种行为。
我首先指出了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不能过分迁就孩子,只能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对于孩子不和理的要求,即使孩子哭闹也不能答应。又向她妈妈提出了要求:接送孩子的任务可以交给爷爷、奶奶。你可以放心地去工作,到晚上时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用这种短时间的分离,来打消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她妈妈表示愿意接受我的建议,改变以前的错误做法。
每天我热情的接待她入园,并主动跟她打招呼,去亲近她,给她过多的关注,这样拉近了孩子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并要求其他小朋友跟她交往,和她一起分享玩具,让她感到与小朋友在一起是快乐的,在教育活动时,鼓励她回答问题,只要发现她有进步,我就及时对她进行表扬、鼓励。让她坚信自己是很棒的,这样逐渐的她又跟小朋友友好的相处了,不在依恋妈妈了。
现在她又快乐起来了,每天都能高高兴兴的入园,看到她的这些进步我感到很欣慰,因为我的教育方法是正确的。
教孩子认识秋天
一天,我在教孩子背诵诗歌“美丽的秋天”,当孩子们将诗歌内容背诵的很熟练时,为了加深对诗歌内容的记忆,我要求他们画出“美丽的秋天”,孩子们听到我的话时,多数孩子坐着不动,有的小朋友问我棉花是什么,有的问高粱是什么,也有的问大豆是什么……大家七嘴八舌的,对秋天的这些农作物感到很陌生。这时,使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准备这一环节上,存在着很多失误。虽然准备了很到图片教具,但这些对孩子们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我们身在农村,为什么不把孩子们领到田野中去,让孩子们认识实物。把这一想法跟园长说了,于是我们联系了一家果园,领着孩子们来到了果园,孩子们观察到了各种各样的水果,使他们对这些水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又让孩子们参观了农田
,孩子们的兴致特别高,并且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孩子们在愉快的玩耍交谈中,丰富了知识,对秋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使他们真正的认识到了:秋天来了,高粱红了,玉米黄了,棉花白了,苹果笑红了脸,黄橙橙的柿子挂满了枝头……
可见,农村这广阔的天地,就是很好的教育资源,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这一资源,不断开阔孩子们的视野,丰富孩子们的各种知识。
我教儿子学会感恩
一天,有几个朋友到我家相聚,正巧,看到儿子在为奶奶捶捶背,这时,这几个朋友的表情有些惊讶,其中一个朋友问孩子的奶奶:“孩子经常这样做吗?”孩子的奶奶自豪的说:“是的,孩子经常这样做,不但给我捶捶背,还经常帮我搬凳子、扫的、擦桌子、干些家务活,更让我高兴的是,有好吃的孩子都是给我留一份呢。”听到这里
爱告状的孩子
今天我让我们班的孩子自由活动,孩子们很高兴,都玩得不亦乐乎。这时悦悦小朋友跑了过来,“老师!老师!胡国傲又弄坏我的水彩笔了。”我走近一看,水彩笔被拆得都散架了,我还没来得及问明原因,就听见围观的小朋友不停抱怨,一诺说:“是啊,胡国傲最坏了,他以前还把我的图画本给撕了!”开策说:“对,他不是好孩子,他以前还打过我!”子皓说:“他是坏孩子,有一次他把我画的画扯坏了!他很坏的!”孩子们唧唧喳喳地向我诉说他以前的“恶行”,这让我颇为吃惊,因为他们对同伴缺乏应有的宽容。我也留意到,当请幼儿谈谈自己对同伴的认识时,很多幼儿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同伴的不足,如不守纪律、打人、不好好吃饭、被老师批评等等,对同伴的优点却很少提及。我们不禁自问:当幼儿满脑子都是同伴的缺点时,如何能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在幼儿期尤显重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与成人相处的时间逐渐减少,而与同伴相处的时间则逐渐增加。相对而言,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往往更平等化,利于幼儿探索各种社会交往技能,但如果幼儿缺乏对同伴的宽容心,则会影响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无法宽容他人的幼儿往往会一直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同伴,可能会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而不被他人宽容的幼儿则可能会感到受到排挤,对一直指责自己的幼儿怀有怨恨之意。长此以往,会导致班级内同伴关系的紧张,不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因此作为我们老师也应该反思,怎样向幼儿展示正确的处理方式。也许我们应尽量不使用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的语言,如“你又这样啦~你怎么老是这样呢”等等,避免给幼儿消极的暗示。在幼儿对同伴产生无意伤害行为时,教师应尽量不表现出对过失方的严厉指责和批评,而是冷静地引导幼儿复述事件的过程,找出引起伤害行为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日后应注意的事项。滨州市博兴县柳桥幼儿园李纳
“乖孩子”也需要爱(小班)
小班的孩子刚入园,教师的最大愿望就是:别哭闹、听话就行了,但这是不现实的,总有一部分幼儿大哭大闹。怕影响其他幼儿的情绪,对哭闹的幼儿,教师关注的的别多,经常抱抱亲亲他们,带他们出去玩一玩,用有趣的玩具逗她们玩,甚至还给他好吃的。此时,不知老师是否留意了那些“乖孩子”不哭的孩子,但是,他们的笑脸绷得紧紧地,脸上无笑容,一言不发。
这些幼儿,来园前,家长对他们进行了“熏陶”,教育他们上幼儿园不哭不闹,要做个好孩子,并戴上了勇敢听话的桂冠。但是,这些孩子同样也有分离、焦虑
,他们离开父母、亲人的怀抱,来到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教师和同伴,他们也紧张、恐惧,也思念自己的亲人。但是,他们千方百计的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因为自己是个“乖孩子”。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有的“乖孩子”离开老师的视线,会偷偷抹眼泪,见到老师时,又装出如无其事的样子。
对这些“乖孩子”,教师如果忽视了他们,不但他们的心理、情绪会受到压抑,性格变得孤独,学会看人脸色行事,而且时间长了这种压抑的情绪还会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
因此,教师一定要多关心、爱护“乖孩子”,多亲近他们,多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用父母般的爱心温暖他们,引导他们参加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让他们高兴起来,真正感到幼儿园像我家,老是像妈妈,从而从心理上消除分离焦虑。只有这样,幼儿才能成为一名身心健康快乐、懂事的孩子。
孩子!有话就说!
近段时间,我班的老师都觉得教室里的孩子特别兴奋.特别是午睡时,孩子们边脱衣服,边津津乐道地谈论着自己的话题.他们一会儿嘻嘻哈哈,打打闹闹,说说笑笑,一会儿告状声又此起彼伏,午睡室里一片混乱.不论老师怎么教育引导,都不管用.于是,我开始认真地反思,寻扰着原因.结果我发现,幼儿本来可以在午睡前出去散会儿步,畅所欲言.可由于近来连连阴雨天气,孩子们不能出去散步了.老师们在这段时间里有的给孩子们看电视;有的让孩子们完成未完成的绘画作品或其他任务.紧接着催着小朋友们小便,洗手,睡觉.一连串的环节,午睡是孩子们统一的活动。
在孩子们看来,一旦睡着了就失去了说话的自由,那还不趁着脱衣服的时候痛快地说一会儿话.
为了让孩子们在睡觉前有说话的机会,我想,何不让孩子在小便洗手的时候交谈一会儿,再去睡觉呢?今天午睡时,我就提前五分钟让孩子们去小便,洗手.允许孩子们在洗手间里说说话.听到老师的铃鼓声再去午睡室睡觉.所有的小朋友都把嘴巴闭严,谁也不许说话,然后安安静静的睡觉。
”这下,洗手间里可热闹了.只听有的孩子在一起谈论起昨晚看的电视;有的孩子在回顾刚刚看完的动画片中的精彩场面.还嚷着:我喜欢舒克,我最喜欢贝塔,我长大了也要开飞机,开坦克.女孩子们则躲在洗手间,不知在说着什么悄悄话.
看着他们满脸的笑容,我不禁反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了孩子,满足了孩子呢。
设身处地地为孩子想一下,多释放一些时间给孩子,我想孩子一定会配合老师的工作的。
看着孩子熟睡的小脸蛋,有的还带着甜甜的笑,我也不由地笑了.
要让孩子自己做,不能迁就(小班)
今天小朋友们学习画小鸡。我讲解完了之后,小朋友们都自己拿起纸笔画了起来。小豆豆也照样拿着笔东看看,西看看,没有动手。但是这次没有像上次那样显得不知所措,看起来心情还不错。
我照样没有给他帮忙,我还是要坚持让他自己动手来画。我提醒了几次,他好象画了,可是又开始东张西望起来。同桌的小朋友们开始告状,我回答说:“没有关系,豆豆等一下会画的。”过了很久,我走过去,看见豆豆的白纸上已经画了一些东西,我仔细地看了一下,发现这个东西不太像小鸡,但是从笔法来看,他画的方法的的确是根据老师说的方法来画的,这么一想,再细看,觉得还是有点像小鸡。我不禁赞美了一句:“恩!不错,今天豆豆会画小鸡了。”旁边的小朋友还说:“这个不象小鸡的。”我反驳道:“不是挺像的吗?”在我的鼓励下,豆豆又画了起来。他的小手吃力的样子,握笔的姿势也不是很好,但是看得出来他在用心地画。好不容易画出了一只小鸡,,说实在的这只小鸡的形象不是很规范,但是对于他来说已经很不容易。并且比刚才的那个小鸡好多了。我又表扬了他,接着说:“豆豆你真棒!继续加油,再来画一个吗?”豆豆很有自信地说:“好的!”他又画了一个不是很规范的小鸡,但是看上去比刚才那两个好多的了小鸡。我当然又是大大地表扬了一番。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豆豆今天一天都很高兴。
从今天的事情来看,我知道了一点。我当初对豆豆制定的决策是对的:不管他年龄到不到小班的标准,在他自己能做的事情上,必须要让他自己做,不能迁就。那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他的独立能力。我想我会坚持这么去做的,虽然累了一点,但是我会坚持的。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争取他们家里的配合,告诉他们家里不能太包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