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们成为好朋友
发布时间:2020-09-27 好朋友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好朋友说课稿 幼儿园获奖说课稿好朋友孩子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快乐,他们将他们的快乐传达给我,让我也感受到了他们的快乐,这就是朋友的表现。朋友是可以在一起开玩笑,拉家常、相互关心的,现在我和孩子们也可以做到这一点,有时候,恺伦会跑过来告诉我说:“唐老师,你是第二胖的,所以没事的,因为我奶奶比你还胖呢!”哈哈,孩子的天真真的好可爱。有时候,孩子们出去看了电影或者木偶剧都会告诉我,秋颖去看了木偶剧后,回来朝着我就开始绘声绘色的讲给我听,好好也会说:“唐老师,我都去电影院看《非诚勿扰》了,我还看了《让子弹飞》呢!”好骄傲的样子,“呵呵,是啊,幸福的孩子!我都没看哦!”好好抿着小嘴笑个不停。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我也好高兴。有时候,我的上衣耸上去了露出了里边的衣服,状状就会过来不声不响的将我的衣服拉下来,然后说:“唐老师,小心着凉!”哇!我真的好感动,感动的想落泪!孩子们,我会努力地,让你们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感到更加温暖!在新的一年里,希望我的孩子们,更是我的好小朋友们,永远健康开心,我爱你们!希望我们永远是好朋友!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成为孩子的好朋友
最近常和一些朋友一起讨论如何教育好孩子这样的话题。有很多朋友的经验很好值得借鉴。我个人一直主张和孩子成为好朋友。只有这样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就会完全敞开,把父母当成是他们的朋友来对待。我把我的方法告诉各位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共勉。一、和孩子成为好朋友。把他们当成朋友一样对待,不要因为他们不懂事就不去倾听他们的感受。二、每天坚持给孩子30分钟。给他们讲故事。买一些简单有趣的故事书讲给他们听。能把为什么穿插到故事里。多问他们几个为什么。这样以后的生活中他们的脑瓜里同样会反问父母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呢?培养他们去思考问题的方法。三、成为朋友以后。他们的事情就是父母的事情了。在学习简单的知识的时候。我们一直是在“快乐”中学习的。千万记住别去给他们太大的压力逼他们哟。这样搞不好会弄巧成拙。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对学习厌倦。会让他们感觉学习很累。四、不要拿课本去教他们。我们一直是拿“生活的教科书”来学习的。所谓生活的教科书就是指把我们平时在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知识拿出来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五、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他们能想得到的就让他们玩。玩的过程中其实就是手脑互动一个过程。六、看电视。让他们在动画片中找到“精彩”。父母有时间可以一起陪着看。不会和他们去抢着换台吧?!好了。其实教育孩子的方法就来源于生活。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你会从中发现很多的。记住宽松的环境是他们成长基础。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和自己的孩子成为好朋友!
2020我们已经成为了好朋友
新学期新的开始,面对每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我并不是很熟悉,但对于嘉欣来说我再熟悉不过了,扎着两个羊角辫,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非常漂亮的小女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原是我们亲子班的一位成员。初次见到嘉欣,她胆怯的躲在奶奶的身后,无论我怎样想亲近她,她都不予理睬。在亲子班相处以后我发现她是一个较内向且倔强的孩子。从她奶奶哪儿了解到,爸爸在外地工作不常回家,妈妈由于工作时间长,也不常在家,嘉欣主要接触的人也只有奶奶和爷爷,所以导致嘉欣很怕生,不爱接近生人。
自从嘉欣上了小班以后,她的奶奶总是跟我说:“嘉欣在家总说喜欢你”,听了这句话我心中一震,从表面上看她好像不是很亲近我,原来她的心中是这么喜欢我。让我觉得我应该更加的去关爱她。于是,平时我就主动接近她和她说说话,时时关心她。有一次,吃过中午饭小朋友准备去睡觉,我一个人在教室里搞卫生,擦桌子、扫地,正当快要扫完的时候,嘉欣手里拿着簸箕站在了我的面前说道:“老师给你”。我抬头一看是嘉欣,我拉着她的手笑着对她说:“谢谢你!”,这时,我觉得我们已经成为了好朋友。
这件事情让我觉到,对待像嘉欣这样性格的孩子,我们要更加的关爱他们、了解他们、走进他们,这样才能和他们做朋友。
教育随笔:我们已经成为了好朋友
新学期新的开始,面对每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我并不是很熟悉,但对于嘉欣来说我再熟悉不过了,扎着两个羊角辫,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非常漂亮的小女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原是我们亲子班的一位成员。初次见到嘉欣,她胆怯的躲在奶奶的身后,无论我怎样想亲近她,她都不予理睬。在亲子班相处以后我发现她是一个较内向且倔强的孩子。从她奶奶哪儿了解到,爸爸在外地工作不常回家,妈妈由于工作时间长,也不常在家,嘉欣主要接触的人也只有奶奶和爷爷,所以导致嘉欣很怕生,不爱接近生人。
自从嘉欣上了小班以后,她的奶奶总是跟我说:“嘉欣在家总说喜欢你”,听了这句话我心中一震,从表面上看她好像不是很亲近我,原来她的心中是这么喜欢我。让我觉得我应该更加的去关爱她。于是,平时我就主动接近她和她说说话,时时关心她。有一次,吃过中午饭小朋友准备去睡觉,我一个人在教室里搞卫生,擦桌子、扫地,正当快要扫完的时候,嘉欣手里拿着簸箕站在了我的面前说道:“老师给你”。我抬头一看是嘉欣,我拉着她的手笑着对她说:“谢谢你!”,这时,我觉得我们已经成为了好朋友。
这件事情让我觉到,对待像嘉欣这样性格的孩子,我们要更加的关爱他们、了解他们、走进他们,这样才能和他们做朋友。
让成为我们的知心朋友
清晨来园时,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走进活动室,我就会热情地迎接,并从家长怀里接过孩子:“你今天真漂亮。
”“你真能干,自己来幼儿园的。
”“你今天早饭吃什么呀?”让孩子一进幼儿园就有一份好心情。
因为我想让孩子明白:老师是多么爱他们。
晨间锻炼时,我喜欢与孩子一起玩、一起疯,并随时关注孩子的活动情况。
如果熟了,就及时提醒孩子们脱衣服,并用干毛巾擦去孩子背上的汗。
活动结束,我会督促孩子及时把衣服穿上。
因为我想孩子们明白:老师多么爱他们。
午餐时,我忙碌的穿梭在孩子们中间,随时关注他们的进餐情况,并告诉他们盘中餐的营养。
看到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时,我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
我想让孩子们明白:老师是多么爱他们。
午睡时,我总是不厌其烦的帮这个孩子脱衣服,帮那个孩子掖掖被角,并让故事伴随孩子进入甜美的梦想。
孩子们熟睡了,我还是不断地来回巡视,帮助蹬被子及时盖好,以免着凉。
因为我想让孩子们明白:老师是多么爱他们。
孩子们身体不适时,我更是用心关注,了解他的现状,并随时做好准备。
当孩子呕吐或大便在身上时,我又会毫不犹豫地伸出双手,帮孩子孩子清理污物,并换上干净的衣服。
因为我想让孩子们明白:老师是多么爱他们。
游戏时,我与孩子玩做一团,尽情地享受童年的欢乐。
当孩子不小心踩了别人一脚时,我就引导孩子向对方说“对不起”,以表歉意。
借东西时,我要求孩子对同伴说:“请你把这东西借给我,好吗?”归还时,我督促孩子对孩子对同伴说:“谢谢!”离园时,我提醒孩子要与老师、同伴说声“再见。
”晚上入睡时,我要求孩子孩子与父母道声“晚安。
”…….无数件小事,一个个平凡的日子,如涓涓的溪流,滋润了我,也滋润了孩子们。
我让孩子们明白:爱人者才能被人爱,只有爱成为我们的追求,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时,我们生命之花才会更加馥郁芬芳。
孩子们对蚯蚓朋友的好奇
最近的天气总是阴雨绵绵,所以在散步时,孩子们经常发现操场上有许多蚯蚓,也总被这小小的蚯蚓迷住:有的去抓抓它;有的轻轻地碰了碰它,却马上逃得远远地;也有的对它不是很友好,拿脚去踢它……
孩子们对蚯蚓朋友好奇,那我为何不拿它来做做文章呢!
师:“刚才散步的时候,你们都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动物朋友,它是谁?”
孩子:“蚯蚓!”
师:“你刚才看到的蚯蚓是长什么样子的?”
小旭:“细细的。长长地。咖啡色的。”
小洋:“蚯蚓没有眼睛!”
小浩:“蚯蚓怎么和蛇差不多,没有脚!”
师:“有的小朋友抓过蚯蚓,它给你什么感觉?”
小飞:“蚯蚓身上滑滑的。”
小怡:“我没有敢抓
,因为它太软了,我怕捏死它!”
师:蚯蚓的身体圆又长,像细细的管子,而且身体滑滑的,软软的,有许多节组成。它与其它动物不一样,它没有眼睛,鼻子,耳朵,身体下面也没有脚,它是靠身体一伸一缩向前蠕动的,有些时候还会把身体卷起来。
师:“你们知道蚯蚓的家在哪里吗?”
孩子:“泥土里!”
师:“为什么我们只有下雨天才能看见蚯蚓朋友出来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呢?”
小琪:“蚯蚓喜欢湿湿的地方,它不喜欢太阳,太阳出来会把它晒干的!”
师:原来蚯蚓喜欢在潮湿的泥土中生活。下完雨,蚯蚓和小朋友们一样喜欢出来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所以,下次散步时,你们看见蚯蚓,可以和它打个招呼,可别去打扰它散步哦!
之后的几天,我们仍然利用饭后散步的时间一起观察蚯蚓,一起讨论蚯蚓的特征和生活习性等等,还看了有趣的绘本《蚯蚓日记》。
教育随笔:我们要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教育随笔:我们要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吃完午点后,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在进行区角游戏,李欣怡小朋友走过来跟我说:“老师,长大后我也很想当老师”。我很高兴,既然很想当,那一定是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了好奇和羡慕。我不经意的问了一句:“为什么呀?”。孩子说:“因为当老师可以管小朋友啊”。说完就跑到区角里玩了。我听了很震惊,原来是因为这样啊,我还想听一听有没有别的理由,于是我又把她叫过来问:“你想当老师还有没有其它的理由?”,孩子又补充说:“当老师可以中午不睡觉,站在那里看小朋友睡觉多好啊,哈哈”。(她可不知道,当孩子们进入甜甜的梦乡的时候,老师还要不停地巡视,不停的观察小朋友,连坐下来的机会都没有,这种艰辛又有谁知道)听了孩子的话我感到很意外,孩子想当老师的理由不是说可以向小朋友们传授知识而是可以管制着小朋友,孩子有这样的思想是不是我们做教师的一种失败呢?是不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管制孩子的地方太多了,以致导致孩子们都羡慕起当老师来,因为他们认为等他们当了老师以后也可以这样管制小朋友,有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我深深的思考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确实有时候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就对孩子实行所谓的严厉措施,可一般情况下我还是比较注意去与孩子接近的,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看来还是自己做的不够好,对孩子还是不够宽容吧。孩子的话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虽然没有领导的监视,没有家长的观看,可我们要记住:我们是在孩子们的眼皮下工作的,有那么多双眼睛看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能熟视无睹吗?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对孩子宽容,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把真心话告诉老师,我期待有一天,孩子说她想当老师时,原因不是老师可以管小朋友而是认为做教师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一起锻炼身体,一起学知识,这样,我们做教师的才不会感到失败。
为了孩子们,我会做的更好
每年的九月是新生入学的日子,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同时也迎来了一批新的可爱的孩子他们活泼可爱,天真好奇。可是他们还是太小了又从来没离开过家没离开过爸爸妈妈,
突然又来到了新的环境非常不适应,每天就用眼泪来抗议,“老师,抱抱我、老师,陪着我、吃完饭妈妈就来接我了,老师,我不睡觉、老师,我要回家!开学的前几天爸妈送他们来上学时从大门口哭到教室门口,抱着爸妈的腿不肯松,此时我多想自己在多几双手,把他们都抱到怀里,可没有办法领一个在抱一个,让他们进教室玩玩区域看看画书不一会就不哭了,还露出白白的小牙老师看我的小兔子睡着了,老师我想在抱个小狗……
经过这麽两周的的适应阶段,托班的小朋友越来越好了和我们也熟悉了有什麽高兴的事也愿意和我们分享了
,把我们都当成了亲近的人,就在今天我带他们学儿歌的时候还有个小朋友对我说老师,我喜欢你,当我听到这句话时很感动这么多天没白教,从开始不愿意来上幼儿园到现在愿意来,还非常开心喜欢这里证明这一个月来长大了不少,家长也夸奖自从孩子来了幼儿园都自己吃饭了,作为老师很欣慰看着孩子每天开开心心的就挺好,在以后的教学中会继续努力,不要更好只要最好,为了孩子茁壮成长加油!
孩子们不要让拖延成为习惯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最近我经常会发现周围有的孩子或多或少的有拖延的习惯。
比如:今天该做的事情,总会拖到明天再做。
现在该收拾玩具,总说要拖到过一会再收拾……“拖延”不仅仅存在于孩子中间,对于我们成人也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了,有时我也会说“明天再说吧”,成了日常生活的口头禅。
昨天,我们果果班把新书教材让孩子带回家看一看。
这套教材内容有6本书,11张手工制作卡片,我布置的内容是让孩子回家把每一本新书都写上名字,第二天带回来学习用。
为了让孩子都能带回来,我是千叮咛万嘱咐,第二天必须把书带回来,每一位孩子把我说的话重复了一遍,说一定带回来。
可是今天早上,当我收教材书时,发现班中超超、奥奥、巧巧三位孩子没带回来。
当时我并没有一味的责怪孩子,而是让他们三位自己观察其他小朋友把书带回来的情景,随后我把他们三位叫道跟前,首先让孩子自己说发生了什么事(没带回书),其次让孩子自己把为什么没带书的原因解释一遍。
当第一个孩子超超给我的解释是:“老师,我今天忘了带,明天再带可以吧?”而第二个奥奥说:“老师,妈妈不给我带,我明天再带!”第三个巧巧只是低着头不说话,而后给我的解释是:“忘了带”我看着这三个孩子,很显然,超超和奥奥、巧巧都觉得今天不带书没什么关系,明天再带是可以的。
当时我笑了笑没说什么。
9点整活动课正是开始,我要求每一位孩子把第一册书拿出来读儿歌,当然超超、奥奥、巧巧是拿不出来的,过了一会,我看时机差不多了,我给孩子们读了一首诗《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幕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孩子们听得是津津有味,当然这首诗的意思孩子们不一定全都懂,但我笑着对孩子简单的说:“它的意思是今天能完成的是不要留到明天,因为明天还有明天要做的事情,你们说是吧?”看着小朋友拿着新书,想到我刚刚说的意思,这三个孩子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我在《读者》中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在哈佛图书馆的墙上悬挂着诸多学子受用终身的训言,“今天不走,明天要跑”“一天过完,不会再来”“现在流的哈喇子,将成为明天的眼泪”……如此等等,难道不能使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吗?孩子们不要让拖延成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