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观念:孩子也很累
发布时间:2020-09-29 教育孩子笔记 中班孩子教育笔记 孩子挑食教育笔记育儿观念:孩子也很累
看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一天的成长。很多点滴都历历在目,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优点,当然孩子们在幼儿园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到很多知识。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班上最聪明的、最能干的。但是他们毕竟是孩子啊,孩子还是有着自己的童年的,孩子还是有着孩子的天性的啊。他们的天性就是玩耍。
老师和家长都应该给孩子一些玩耍的时间。现在的孩子都有着很重的负担,回到家里还得学很多的兴趣班。比如芊芊她回家还得学钢琴、英语这些东西都是很枯燥乏味的,而这么小的孩子从小就要学一些和自己家庭相匹配的一些“科目”。
很多时候就“减少”了孩子玩耍的时间。可是每次从孩子的眼里都看到了那种“渴望”的眼神:妈妈,我能不能玩会啊?妈妈,我能不能看会电视啊?也许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孩子的心理到底怎么想。只是想着我的孩子不能比别人家的孩子差。那样我很没面子的。和他人聊天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了不起。学钢琴、学舞蹈、学美术、须不知孩子已经压的喘不过气来了。
多给孩子一些玩耍的时间。在幼儿园一大堆的课程让他们头都大了。回家还得继续,试问你们小时候有那么多作业课程吗?知识是应该学的但是也得让孩子喘喘气呀!
多给孩子一些喘气的时间。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育儿观念:和孩子沟通也要注意细节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比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更大,而父母自己的错误示范,会给孩子造成很是深远的影响。
俗话说的好,细节决定成败,因此我们在和他人沟通的时候,总会注意很多方面。但是,当我们面对孩子时,就不会注意很多了,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其实,大人们这样做,很容易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的,我们在和孩子沟通时,也应该注意细节方面的内容!
学会赏识孩子
孩子的自我形象,是在幼年时通过与别人互动后建立的,常常被人告知“笨”、“丑”、“不乖”的孩子,自然就会展现出“笨”、“丑”、“不乖”的特质,更糟糕的是孩子潜意识里也许就这样认定自己了。所以,我们在和孩子沟通时,一定要学会赏识孩子,用表扬和肯定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将“聪明”、“自信”、“漂亮”的特质展现出来。
注意保护孩子自尊
不要在别人面前批评孩子的缺点、弱点,常被大人在大庭广众下批评,孩子又没有什么为自己辩护的解决办法,爱面子的孩子只好生气!反而更让家长对其进行数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孩子就不再喜欢出门,不喜欢与人交往,极大的影响着孩子与人交流沟通的技巧和能力。
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喜爱表演、表现是部份孩子的天性,但不要勉强孩子做这些,尤其是以物质利诱、威胁刺激的方式,这样会让孩子建立错误的价值观念。所以千万不要常用此种方法来诱导孩子,以免孩子以为只要有诱惑就可以做任何事。
让孩子知道你爱他
父母也总会有心情不好,或者压力大的时候,在这个时候,若是孩子再出点儿小情况,那父母很容易就会对孩子口出恶言,而恶言一出,烙在孩子心灵深处的伤痕,绝对会影响到你和孩子的感情!所以说,各位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说出不爱他、不要他、讨厌他的话,你要让孩子知道,你爱他、喜欢他,永远都会陪伴他!
给孩子学习的机会
不要认为孩子能力不够、很多事都不会做,而不让孩子动手学习,在孩子说出要去做某样事的时候,如果这件事,对孩子并没有什么伤害,你就放手,让他去做吧!如果,你不愿让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或者因为担心孩子出问题,而牺牲了孩子的学习机会,那孩子只能是所有的事情都依靠你,失去了自身潜力的发展。
别总想着处罚孩子
孩子总会出现错误,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家长就别总想着该怎么罚他,怎么教训他,既然错误已经发生了,那我们就要冷静、耐心地跟孩子说明犯了什么错,讨论分析应该如何避免错误发生,正向的处理过程更为积极有效。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有些家长总喜欢和孩子发脾气,说完立马就后悔,十分懊恼自己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认定自己需要把脾气改一下,但就是难以做到,下次依旧发脾气!其实,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毕竟,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其实挺难得,各位父母只要时刻彼此提醒,或自我提醒,情况一定会慢慢改善的。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比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更大,而父母自己的错误示范,会给孩子造成很是深远的影响,所以各位爸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育儿观念:家长再忙也要陪孩子做的
1、陪孩子写作业。
父母“陪读”可以帮孩子平稳起步、养成好的习惯。父母要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作业,而不要代写。
2、陪孩子吃饭。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过近10年的数据收集,发现父母陪孩子吃饭好处很多。首先,常和家人吃饭的孩子成绩好。其次,父母可教会孩子餐桌礼仪,让孩子学会分享和尊重他人,而不是只考虑自己的喜好。最后,在大人的陪同下,孩子会吃得更健康。
3、陪孩子玩游戏。
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但许多孩子没有家长引导,导致游戏上瘾。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玩游戏,并有意识地控制他们玩的时间和内容。还要引导孩子玩玩户外游戏和手工,不容易上瘾,还能锻炼手眼协调能力,还能游戏化学习,到优满分(UMFun)看看。
4、陪孩子运动。
运动能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还有助心理健康。父母最好每周抽出一天陪孩子骑自行车、打羽毛球、爬山等。这样能鼓励孩子多运动,发现孩子擅长的运动并加以发掘。除运动外,也可陪孩子听音乐、绘画等,让他们抒发内心的感情。
5、陪孩子逛书店。
父母带孩子到书店“泡”半天,告诉他们哪些书是有意义的,激发孩子对书籍的兴趣。
6、陪孩子待着。
孩子需要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家长可以陪孩子坐在楼前,看蚂蚁搬家、蜘蛛结网,或者给星星取名字……引导孩子探索世界,发挥他们无拘无束的想象力。
7、陪孩子参加比赛或集体活动。
孩子参加重要的比赛,父母加油鼓劲很重要。孩子的集体活动父母也可陪同,能增加孩子的群体意识和自信,鼓励他们主动与小朋友交往。但有的孩子独立意识强,不喜欢家长陪同,此时不要勉强。
孩子,我也知道你很累,但别人都在飞…
考试和快乐,到底哪个更重要呢?
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因为,这就是教育最无解的问题!如果一定要作答,这个考试季,快乐地去考试才是最重要的吧!
下面的文章是一位高中学生母亲的分享,也许你的孩子还小,可是他/她终究会走到这一天,而且现在孩子的学业压力其实在上学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所以,请你告诉孩子,这条路还很长,别人都在飞,请你不要放弃,爸爸妈妈会一直陪你走下去。
孩子,我也知道你很累,但别人都在飞
朋友的儿子也上高三,前几天,她在朋友圈发了一张意味深长的图:一只小鸟歇在树枝上,远方还有一群鸟儿飞入云中。她配了一句话:孩子,我也知道你很累,但别人都在飞……
陡觉心酸。
朋友的儿子很乖,只是上高一的时候迷上了航模,但因为妈妈管得严,让他总觉玩得不够尽兴。每次见面,我都劝朋友多赐给孩子一些自由。有一次,她很认真地问我:他们班的富二代也在拼,如果在儿子懵懂无知的年华放纵他去玩,以后他会不会反过来怪我?
这一问,自以为很懂教育的我,也哑口无言。我想,父母最深的爱和痛,就是——我也知道你很累,但别人都在飞!
不要迷恋“条条大路通罗马”,考试仍是最公平的一次竞赛
去年,在西湖,几个老同学在咖啡馆闲坐叙旧。来自湘西的小梅同学说,我出身最为微寒,所以我要感恩万恶的高考,如果没有考试,我不知道自己还要跋涉多久,才能坐在这里与你们喝咖啡。
是的,我们七零后八零后最懂,对于寒门学子,考试仍是最公平的一次竞赛。所以,不要过于迷恋“条条大路通罗马”。毕竟,有些美好,只是看起来美,比如丁俊晖的天赋,比如郑渊洁的底气,比如王思聪的爹。
我们赞叹自由奔放的灵魂,但是,你若不走寻常路,就必须独自穿越险山恶水,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让自己的孩子恣意生长,父母不是不想,只是不能
我有个邻居是华为高管,他走过许多国家,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他曾在小区的空中花园里,像一个思想者,跟我们聊杜威的“生长教育”,聊郑渊洁的“私塾教育”。他还咬牙切齿地说,丁俊晖的爸爸才是最有种的爸爸!
后来,我听人说,他也有个上高中的女儿。除了工作,他几乎把所有的时光都给了孩子,上街买菜下厨煲汤,甚至还在书房张贴了许多加油鼓劲的标语。
我愕然,原来,做思想者和做爸爸,是两回事儿。在应试教育的樊笼里,又有哪个父母能做到真正超然,敢于用孩子的未来叫板现实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让自己的孩子恣意生长,他们不是不想,只是不能啊!
育儿观念:走进孩子
育儿观念:走进孩子
“走进孩子”,在前几年我根本不把它放在心上,认为孩子,肯定会听大人话。现在我才明白,现在的
孩子,和我们小时候是不一样。
我的女儿今年11岁,她经常对我说的话不理不睬,有时候还会反抗,我总认为,女儿是处于“逆反期”
,过一段时间会好的。直到有一天,我和她二婶在一起,我才醒悟过来。我的女儿对别人说,家里有个
啰嗦的老妈,处于更年期的老妈,她一刻也不想呆在家里。听到女儿对我这样的评价,我真是伤心,开
始反思自己的教育。难怪女儿最近经常不在家,我必须重视这件事情。
我开始查阅资料,寻找教育的方法。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自己的言行。日常生活中,我对女儿要求过
于严厉,特别是卫生习惯上。我不能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要走进孩子,用孩子的眼睛看事情。
首先,我找准时机,同女儿谈心。我真心的向女儿道歉,以后,妈妈不会再用那么霸道的语气同女儿说
话了。女儿也主动向我道歉,说她也会改正的,不应该和妈妈顶嘴。有事情我们好好商量。妈妈都是为
女儿好的,只是妈妈的方式不对。从那以后,我每天都抽出时间,听女儿讲她学校发生的事情,或者其
它她愿意讲的事情。
专家说:“我们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能够换位思维,就能够理解孩子,不误解孩子”。与孩子沟通,
要学会谈心。孩子说,父母听,叫做“谈心”;只是父母说,孩子听,叫做“唠叨”。每天与孩子谈心5
分钟,安静5分钟,让他跟你聊聊天,不带任何个人主张,我听你说。无论孩子说什么话,都不要训斥孩
子。
其次,关爱孩子,不要讲条件。女儿进步了,我表扬。女儿退步了,帮助女儿找不足,鼓励孩子。
不管什么时候,都能让女儿体会到,妈妈是永远爱她的。当孩子被他人看重时,孩子感到安全,被爱,
被尊重,有价值感;为了再次被人看重,孩子会重复他们的行为,甚至会要求自己精益求精。人,都渴
望被他人看重,因为被他人看重,孩子便会努力。如果你满意孩子的行为,就看重孩子,不满孩子的行
为,就不看重他。孩子为了让你满意,会投其所好,报喜不报忧,口是心非,久而久之,会对你敬而远
之,沉默不语,导致交流障碍。因此,家长必须无条件的看重孩子,孩子就会畅所欲言,渴望与你交流
、讨论、商量,使你和孩子亲密无间、水乳交融、无话不谈。
第三,多给孩子鼓励。时常给孩子说这样的话,“妈妈行,孩子你也行”“妈妈不行,孩子你也行”“
妈妈只能为你做饭,不能替你出主意,孩子你行,你自己为自己拿主意吧”“妈妈的主意值得参考,孩
子你行,你的观点应该考虑”“妈妈能做你不能做的事,孩子你行,你能做妈妈做不了的事”。你只要
尊重孩子,孩子自然会尊重你,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会听你的意见。
第四,对孩子说话要客观。因为客观,孩子没有不必要的压力;会感到被理解;愿意和你交流。如果
你主观地对孩子说:“孩子,你必须做第一名”“孩子,你得争分夺秒地学习,不要休息,不要娱乐”
“孩子,别人能做到的,你也应该能做到”……这些话,孩子不愿听,听了也办不到。听到这些话,孩
子“想说爱你不容易”。如果你客观地对孩子说:“孩子,你应该努力,但不一定能做第一名”“孩子
,要抓紧时间学习,也要抓紧时间休息和娱乐”“孩子,别人能做到的,你不一定能做到,你能做到的
,别人也不一定能做到”等等。
儿童教育专家钟祖荣教授指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孩子接受新事物快,往往有自己的
世界、“语言”系统和价值观,父母如果固守自己的价值观、生活习惯、做事方式等就容易和孩子产生
代沟与隔膜。当然,有代沟只要能沟通就行。要走进孩子,做孩子的朋友,了解孩子的生活,创造对他
们没有压力和你一起活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