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蚱蜢》

发布时间:2020-09-29 幼儿园教案大班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2、能够用动作表现蚱蜢等动物的动作。

活动重点: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活动难点: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课件《小蚱蜢学跳高》。

活动过程:

1、引入

(1)播放课件【视频小蚱蜢】,请幼儿说说画面上是谁?有什么本领?你见过吗?

(2)教师:这是小蚱蜢,它们跳得很高,今天也有只小蚱蜢要跳高,跳去哪里呢?

2、理解儿歌

(1).播放课件【儿歌欣赏】,请幼儿完整欣赏儿歌。

教师:儿歌里的小蚱蜢在干什么?

教师:小蚱蜢是怎样跳上狗尾草的呢?可请幼儿用动作模仿。

教师:当小蚱蜢跳上狗尾草得意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小蚱蜢会高兴吗?为什么会摔下来呢?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同时初步了解不能骄傲自满。

3、朗诵儿歌。

(1)再次播放课件【儿歌欣赏】,请幼儿欣赏。

(2)播放课件【朗诵儿歌】,请幼儿看着画面学念儿歌。

(3)播放课件【朗诵儿歌】中的"小蚱蜢学跳高",请幼儿跟着画面一起念儿歌数遍。

4、认识小蚱蜢。

(1)播放课件【蚱蜢的照片】,请幼儿仔细观察蚱蜢的样子。

(2)播放课件【蚱蜢在哪里】,请幼儿找找蚱蜢。

(3)播放课件【跳跃的小蚱蜢】,了解蚱蜢的弹跳力。

(4)活动结束。

幼儿一起到教室外,学小蚱蜢蹦跳。

活动延伸:

播放课件【秋天的虫虫】,教师可请幼儿说说秋天还有哪些昆虫?它们长的什么样?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了解更多秋天的虫虫。

附录:

儿歌:小蚱蜢学跳高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弹,脚一跷,哪个有我跳得高!

草一摇,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小蚱蜢》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2.通过操作指偶和表演游戏表现蚱蜢的行动方式。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能简单复述儿歌。

活动准备:

1.小蚱蜢的形象图、小纸条、水彩笔、剪刀、浆糊。

2.区角中认识过小蚱蜢。

3.到户外采摘狗尾草。

活动过程:

1.欣赏儿歌。——小蚱蜢有什么本领?——教师用儿歌《小蚱蜢学跳高》总结蚱蜢跳跃的行动方式。——幼儿模仿小蚱蜢的跳跃动作。——小蚱蜢学跳高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制作指偶。——提供小蚱蜢的形象图,请幼儿涂色,沿线剪下,将小纸条按手指粗细粘成纸圈,将蚱蜢贴在小纸圈上做成指偶。——连续播放儿歌录音作为背景,指导幼儿制作。

3.学习表演。——幼儿边操作指偶,边做蚱蜢跳跃状。——幼儿可两人结伴一起朗诵儿歌。其中一幼儿操作蚱蜢指偶,一幼儿手持一根狗尾草进行配合。

活动建议:

1.用身体动作来模拟昆虫的行动方式,幼儿会很感兴趣,由此可扩展到模拟其他动物。

2.可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将重点放在认识小蚱蜢上,或放在儿歌欣赏上。儿歌小蚱蜢学跳高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弹,脚一翘,哪个有我跳得高,草一溜,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

幼儿百科:蝗虫食物范围广,可取食小麦、水稻、谷子、玉米、豆类、烟草、芦苇、蔬菜、果树、林木及杂草的叶子、嫩茎、花蕾和嫩果等,将叶片咬成缺刻或孔洞,大发生时可将作物食成光杆或全部吃净,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小蚱蜢学跳高


活动目标:

1.能较熟练地掌握双脚向上跳的动作。

2.能有效地改进落地动作,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具有集体意识和竞争精神。

活动准备:

1.在场地上布置好三种不同高度的皮筋。

2.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教师以游戏的口吻分配角色,教师扮演妈妈,幼儿扮演小蚱蜢,跟着妈妈学本领。

2.幼儿排成一路纵队,利用幼儿园活动场地上的障碍物(如树木、运动器械等)练习绕过障碍走、跑的能力。

3.教师和幼儿随音乐做模仿操(教师自编)。

(二)出示三种不同高度的皮筋,引导幼儿探索怎样跳过去。

1.教师: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伸,脚一翘,哪个有我跳得高?今天我们就要学跳高,你们试一试怎样才能跳过皮筋呢?

2.幼儿第一次尝试。

3.教师:你们是怎样跳过去的?

4.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跳过皮筋的方法。

5.教师示范“双脚向上跳”的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双脚并拢,小腿一弯用力蹬地向上向前跳起,双脚轻轻落地。

6.练习活动:幼儿按要求分散练习,尝试跳不同高度的皮筋,教师做具体指导。

7.幼儿探索“轻轻落地”的动作要领。

8.请幼儿示范,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前脚掌先落地、腿要弯曲的动作要领。

9.幼儿四散自由练习,体验轻轻落地的动作要领。

(三)游戏“小蚱蜢跳高比赛”。

1.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与规则:小蚱蜢分成若干组,听到信号后,跳过三种不同高度的皮筋,然后从皮筋下爬回来,看哪组先完成。

2.幼儿游戏2~3次,视幼儿的身体状况和情绪而调整。

(四)放松活动。

1.教师:今天小蚱蜢真能干,学会了跳高的本领!你们不怕苦、不怕累,练得很辛苦。现在我们休息一下吧!

2.教师和幼儿针对腿部进行放松活动。

活动延伸:

晨间活动:晨间活动时,在场地上布置不同高度的皮筋,让幼儿继续练习向上跳的动作,皮筋的数量和高度可逐步增加。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草地上的蚱蜢》


活动目标

1、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观察实录:

有一段时间,幼儿园里的蚱蜢特别多,孩子们刚听过《小蚱蜢学跳高》这首儿歌,因此对小蚱蜢特别感兴趣。阳光明媚的一天,我带孩子们去户外散步。户外的那片草坪常常是孩子们玩得乐不思蜀的地方,有的三五成群看花开叶落,有的结伴闲聊话“家常”,有的干脆玩捉迷藏的游戏。一到草地上,孩子们就想快乐的小鸟似的,去找自己的“根据地”。草坪上一片哗然。忽然班上几个“淘气”紧握拳头飞也似的跑到我跟前,嚷着说:“李老师,我抓了蚱蜢!”、“我也抓了一只!”“李老师,我告诉你,那边还有许多呢!”其他孩子也被他们的兴奋劲给吸引了过来,把我围了个水泄不通。阳阳使劲地把手伸到我面前,“李老师,我捉了很大一只,你瞧瞧!”说着就松开了拳头,手中的“小精灵”正好跳到了我的头上,我“啊”地惊叫起来,孩子们却因我的惊叫而变得更加兴奋。一时间,我又气又急,为了掩饰刚才的失态,大声呵斥道:“谁不把蚱蜢扔掉就不用回教室睡觉了!”孩子们兴奋的脸顿时变得茫然不知所措,一个个都愣愣得站着,手中紧攥着心爱的“小宠物”,谁也不肯扔掉,草坪上一片寂静。看着孩子们一脸的无辜和委屈,我意识到了自己的冲动,便灵机一动,说:“马上要回教室睡觉了,我们一起把小蚱蜢放回去,等我们有空,一起再和它们玩!”杰杰和涛涛极不情愿但又无可奈何地应了声:“好吧!”可是阳阳还是紧紧攥着手中的“小精灵”,茫然的看着杰杰和涛涛恋恋不舍地将蚱蜢放回到草坪,然后再看看我,满眼期待。

看着他那乞求的目光。忽然有一种声音在我耳边响起:“你是在用教师的‘权威’在强孩子所难!”是啊,孩子们对蚱蜢正充满了好奇和兴趣,而我却在扼杀他们的这种主动而又积极的情感态度。在平日的活动课中,我们老是为创造激发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劲头而煞费心思,但是对于平时一些活生生的场景却漠然置之。

羞愧之余,我又试着用征求的口气说道:“李老师想了个办法,我们找个瓶子,把它们请到我们教室里去休息,好吗?”孩子们一阵雀跃。回到教室,小张老师已经整理好了床铺,孩子们一看到她,便涌上前去自豪地说:“张老师,我们把蚱蜢请到我们教室来了!”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一样热闹。我借机对孩子们说:“我们请小蚱蜢到教室来休息的,需要安静,你们这么吵,它们跑了我可不知道哦。” 阳阳一听,连忙煞有架势的说:“我们别出声了,小蚱蜢可不喜欢噪音!”说完就主动闭上了嘴巴。他一向就有感召力,其他孩子也都闭上了嘴巴。教室里即刻安静了下来。我借机添了一句:“我们教室这么安静,小蚱蜢肯定会喜欢我们这个教室的,它们还想看看我们中二班哪个人睡觉的时候是最棒的,衣服折叠得很好,睡觉的样子也是最好看的。”;文.章出自屈,老师]经我们这么一说,几个平常不安于的孩子也急忙钻进被窝闭上了眼睛。

之后,我把蚱蜢安置在了班级自然角中,让幼儿进行仔细观察。我和张老师还根据幼儿提出的“小蚱蜢是吃什么的、蚱蜢是害虫还是益虫?等疑问,设计了几个活动,虽然是主题以外的,但这些着实是从幼儿的认知需求出发的,在活动中,我们一直被孩子们积极的求知欲望感动和牵引着。与此同时,我还抓了几只蝗虫,引导幼儿与蚱蜢加以区别。在晨间活动中,带幼儿去户外学小蚱蜢跳,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分析与反思:

从这个故事我亲眼目睹了孩子跌宕起伏的情绪变化及其表现,领悟到了“孩子是情绪的俘虏”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一开始,我顺着孩子的天性带他们去“玩得不亦乐乎”的草坪玩,孩子异常兴奋,像快乐的小鸟一样去找自己的根据地,草坪像是受了孩子的情绪感染,顿时一片哗然。

在快乐而自由的驱使下,孩子们积极的观察反映周围环境,终于,几个“淘气”像发现新大陆似的跑来告诉老师:草坪上有蚱蜢。孩子总是喜欢把自己的发现跟老师和同伴分享。——孩子的情绪高涨,对待周围环境处于一种积极状态。

但由于意外事件——蚱蜢跳到我的头上,引起我的一声惊叫,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一时失去了理智,简单粗暴地制止了孩子捉蚱蜢这一行为。孩子的心情如抛物线般降到了最低点,由兴奋变茫然而不知所措。但是,任凭我严厉呵斥,但孩子们还是紧握着手中心爱的“小宠物”。——草坪也因此一片寂静。

所幸的是,我意识到了自己的冲动,退后一步提议有空再来看小蚱蜢,但孩子们刚被燃起的兴趣和好奇,并没有因此而转移。因为我这个自以为很聪明的想法,根本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更说不上是迎合顺应孩子的兴趣,而是略带粉饰地用“权威”的角色在“命令”孩子。因此,出现了孩子“乞求的目光”。

在孩子的满眼期待中,于是我又提议请小蚱蜢到教室休息,孩子一阵雀跃。这时我才体会到了这才是孩子真正的渴望和需求。孩子积极情绪也因此而被调动。在良好情绪的感召下,就出现了“教室里即刻的安静”、“平日里不安于午睡的早早闭上了眼睛”等这些积极的行动。所以只要教师顺应尊重的兴趣爱好,读懂其内心真正的需求,孩子肯定会表现你所期望的行动。你尊重孩子的兴趣,孩子就会尊重你提出的要求。从交际学角度说,也许这就是其中的相互尊重原则吧。

这就是积极情绪的魅力所在,尤其是对幼儿来说,积极情绪的调动和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能导致个体对事物的主动探究、了解和学习,是孩子获得知识的心理动因。《幼儿心理学》中也指出:“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情绪情感决不是从属于其他心理活动的‘副现象’、‘副产品’,而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其他心理过程所不能代替的,它是人的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对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动机和激发作用。情绪直接指导、调控着儿童的行为,驱动、促使着儿童去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或者不去做某种行为。”

在愉快的情绪下,儿童愿意学习,做什么事都积极;情绪不好时,则不愿学习,活动也不积极.对此,我们自身也应有所体会,如果孩子喜欢你,你的话特别爱听,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愿意上你教的课,认真听讲,举手踊跃,回答问题积极。怪不得有人说:“孩子是情绪的俘虏。”“高不高兴”、愿不愿干“,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影响极大,可以这么说,情绪直接支配、左右着儿童的行为。

为此,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自由、平等、愉快、和谐的环境,使孩子每时每刻在宽松的精神环境中产生良好的情绪,促进自身积极的行为。作为教师应注意:

1.应该把孩子在活动中是否能获得快乐的体验放在首位。活动内容再有意义,但如果孩子在活动中没有获得快乐的体验,就不是好活动,如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把游戏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让孩子成为活动真正的主人,激发幼儿快乐的情绪体验。快乐的体验能让孩子积极地面对一切,能让孩子对一切活动感兴趣,孩子做得怎样,画得怎样,唱得怎样并不是最重要的,快乐的感觉最重要。

2.树立自身良好的典范,以积极的情绪去影响同化幼儿。记得有这么一段话:“孩子在批评中学会指责,在鼓励中学会自信,在…”,那么我们应该可以说“孩子在快乐中学会快乐。”教师是孩子们最直接相处的示范者,我们的言行举止,对待事物的态度,影响着孩子们心中的教师形象,也许我们某句话,某个动作会影响孩子一同的情绪,甚至挫伤孩子幼小的心灵,所以,为了孩子们,让我们珍惜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吧!

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我希望作为站在教育前线的我们能时时刻刻用这句话来鞭笞提醒自己,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让快乐成为自己活动的催化剂和动力,使孩子在快乐和谐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家》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家

课题名称:家

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掌握儿歌的结构特点。什么是什么的家。

2、鼓励幼儿根据儿歌提供的线索,尝试初步创编儿歌的兴趣。

准备:

1、背景图

2、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每人一个

3、天空、树林、草地、河水、幼儿园

过程:

(一) 引入主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新朋友,

2、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3、对了你们说对了,

4、现在就让我们这些好朋友起一做个游戏吧。

5、你们玩完乐也累了,

6、现在听音乐找到自己的家。教儿歌

7、你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家,

8、现在我们帮助他们也找到自己的家好吗?

9、教师提问?蓝蓝的天空是谁的家?茂密的树林是谁的家?绿绿的草地是谁的家?清清的河水是谁的家?红红的花朵是谁的家?美丽的幼儿园是谁的家?

10、幼儿看图分组说

11、幼儿看图连贯的集体说

(二) 让幼儿充分想象,创编儿歌

1、你们都吧好朋友送回家了,请你们在动脑筋想一想,蓝蓝的天空还是谁的家茂密的树林还是谁的家?绿绿的草地还是谁的家?清清的河水还是谁的家?红红的花朵还是谁的家?美丽的幼儿园还是谁的家?

2、明天我们一起把大家想的聚在一起说给小朋友听,我们一起再来做个游戏吧。

相关推荐

  •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小蚱蜢》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2.通过操作指偶和表演游戏表现蚱蜢的行动方式。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能简单复述儿歌。 活动准备: 1.小蚱蜢的形象图、小...
    2020-12-14 阅读全文
  • 小蚱蜢学跳高——中班户外游戏 小蚱蜢学跳高——中班户外游戏 设计意图: 孩子们很喜欢小蚱蜢,正是秋天好时节,孩子们在观察小蚱蜢跳跃的基础上,有了想学小蚱蜢跳跃的念想,于是,我们就组织了“蚱蜢学跳高”这一户外活动,以提高自我保护...
    2020-03-03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小蚱蜢学跳高 活动目标: 1.能较熟练地掌握双脚向上跳的动作。 2.能有效地改进落地动作,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具有集体意识和竞争精神。 活动准备: 1.在场地上布置好三种不同高度的皮筋。 2.音乐磁带,...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草地上的蚱蜢》 活动目标 1、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观察实录: 有一段时间,幼儿园里的蚱蜢特别多,孩子们刚听过《小蚱蜢学跳高》这首儿歌,因此对...
    2021-12-26 阅读全文
  •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家》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家 课题名称:家 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掌握儿歌的结构特点。什么是什么的家。 2、鼓励幼儿根据儿歌提供的线索,尝试初步创编儿歌的兴趣。 准备: 1、背景图 2、白云、小...
    2021-06-21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2.通过操作指偶和表演游戏表现蚱蜢的行动方式。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能简单复述儿歌。 活动准备: 1.小蚱蜢的形象图、小...

2020-12-14 阅读全文

小蚱蜢学跳高——中班户外游戏 设计意图: 孩子们很喜欢小蚱蜢,正是秋天好时节,孩子们在观察小蚱蜢跳跃的基础上,有了想学小蚱蜢跳跃的念想,于是,我们就组织了“蚱蜢学跳高”这一户外活动,以提高自我保护...

2020-03-03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能较熟练地掌握双脚向上跳的动作。 2.能有效地改进落地动作,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具有集体意识和竞争精神。 活动准备: 1.在场地上布置好三种不同高度的皮筋。 2.音乐磁带,...

2019-12-12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观察实录: 有一段时间,幼儿园里的蚱蜢特别多,孩子们刚听过《小蚱蜢学跳高》这首儿歌,因此对...

2021-12-26 阅读全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家 课题名称:家 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掌握儿歌的结构特点。什么是什么的家。 2、鼓励幼儿根据儿歌提供的线索,尝试初步创编儿歌的兴趣。 准备: 1、背景图 2、白云、小...

2021-06-21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