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优秀语言课教案《小熊旅行》
发布时间:2020-09-30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说课稿 幼儿园语言课教案 幼儿园中班课教案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应该对别人的帮助和付出表示感谢。
2.体会到感谢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学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谢意。
4.能用准确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心情。
活动准备:
1.故事《小熊旅行》。【dG15.Com 工作总结之家】
2.歌曲《感恩的心》.
3.爱心墙背景、画有红纸的爱心。
4.剪刀、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熊图片,导入活动.
1;我在活动的第一环节用了故事<小熊旅行>进行导入,孩子们一下就被带入到活动中来了。
2;师根据PPT讲述故事.
二.根据故事提问。
1;小熊旅行时都遇到了那些事情需要帮助?
2 当大家帮助小熊后,小熊是怎样说的?
3 大家为什么都愿帮助小熊呢?
三.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讨论:
1;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觉得是有人帮助的感觉好还是没有人帮助的感觉好?
2; 有没有哪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却没人愿意帮助你?这时侯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幼儿回答:很难过、想哭、生气、着急、害怕……)在生活中你都遇到过哪些困难?大家是怎样帮助你的?当大家帮你时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幼儿回答:感动、高兴、开心、幸福……)
3; 看来你们在遇到困难时,都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那我们应该对那些帮助我们的人说些什么呢?(幼儿回答:谢谢你;谢谢你帮助我;真的很感谢你;我喜欢你;你有困难我也愿意帮助你;你真好……)
4;刚才你们在感谢别人帮助的时候,你们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回答:笑眯眯的、开心的、咧着嘴笑……)心情又是什么样的?(激动、快乐……)
四.制作爱心卡.
1;将感谢卡制作成爱心卡.播放歌曲《感恩一切》)。
2;根据爱心卡表达感谢之人.
五 将爱心卡片送给听课老师在歌曲<感恩的心>结束活动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中班优秀语言课教案《小熊生病了》
设计意图:《小熊生病了》的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讲述的是小熊生病了,他的好朋友小兔子是怎样不厌其烦地精心照顾小熊的故事,通过读本让幼儿体会到同伴关心的温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此次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读小书,体验句式的特点,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地情绪情感。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说出小兔为小熊做的事情。
2、体验同伴之间友谊的温暖。
重点:能说出小兔为小熊做的事情。
难点:能用书上的语言“小兔给小熊……小熊感觉……”这句话,完整地表达小兔为小熊做的事。
活动前准备:
物质准备:大书一本,小书若干本,第2、3、4、5、6、7页图片各一张。
幼儿经验准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利用提问引出本次教学活动。
师:小朋友们,上星期张老师讲了一个关于小熊和小兔子的故事,名字叫......
幼儿:小熊生病了。
二、阅读大书
1、阅读大书,回忆故事内容,唤醒幼儿原有经验。(边提问边朗读注意教师的指读与示范)
2、边讲述边出示图片,运用动作和表情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师:小熊生病了,他不能出去玩了,小兔子为小熊做了什么?小兔首先做了什么?
幼儿:端来热水
师:端来热水。它是怎么端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熊感觉怎么样?
幼儿:太热了
师:小熊感觉太热了,我们也来学一学,太热了是什么样子的?
师:然后又做了什么?
幼儿:拿来冰
师:小熊感觉怎么样?
幼儿:太冷了。
师:小熊感觉太冷了。
师:最后小熊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幼儿:和他一起睡觉。
师:小兔靠在了小熊身上,他们一起睡觉了。
3、师幼共同看图说话,再次理解消化短语“端来一杯水,拿来一袋冰,靠在小熊身上。”
三、阅读小书。
1、分发小书,带着问题自由阅读,教师做个别指导。"今天张老师把小书也带来了,你们一边看书,一边想一想“这本书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下面,老师将书发给你们,你们先自己读一读,然后你可以讲给你的好伙伴听。
2、教师带领幼儿逐页进行阅读,逐步化解活动难点。
1)师:小熊生病了,不能做什么?小熊为什么不能出去玩?(理解并掌握事情发展的起因即第1页内容.)
2)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用书中语言,完整的表达小兔为小熊做的几件事情。教师请几名幼儿进行回答,然后教师用书上的语言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完整地示范,逐步突破活动难点。
师:小熊生病了,他不能出去玩了,他的好朋友为小熊做了几件事情?
师:第一件事:小兔给小熊做了什么?
幼儿:端来一杯热水
师:谁给谁端来一杯热水?
幼儿:小兔给小熊端来一杯热水,小熊感觉太热了。(重点让孩子把话说完整)师生一起阅读(2—3页)。
3)幼儿独立阅读小书,引导幼儿用书中语言完整地表达小兔为小熊做的第二件事是什么?师:“兔子给小熊端来一杯水,小熊感觉太热了,兔子给小熊又做了什么?”(4—5页)
4)“最后兔子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帮助小熊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引导幼儿用书中的语言,完整的表达小兔为小熊做的事情。(6—7页)
三、再次阅读大书,梳理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四、延伸:小朋友们,小熊生病了,他的好朋友小兔,为小熊做了那么多事,他们真是一对好朋友。那么小朋友们如果你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妈妈生病了,你该怎么做?再次体验同伴之间的温暖。
中班语言公开课优秀教案《小熊的尾巴》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内容,懂得理解、学会说:毛茸茸、细细卷卷……这几个词语。
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理解小熊的感受和心理变化,知道做自己是最棒的。
活动准备:
PPT 、音乐
活动过程:
一、猜尾巴,激发幼儿兴趣。
1.一起来看一看,猜一猜。这是谁的尾巴?猴子的尾巴有什么本领?
2.松鼠的尾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本领?
3.有一位动物,它的尾巴又短又小,紧紧地贴在屁股上,会是谁呢?原来是--小熊:小熊有一条什么样的尾巴?
二、看图片,理解故事(一)观察讲述,理解故事前半段
1. 小熊有一条短短的尾巴,做任何事情都很方便,看小熊在玩什么?他玩得怎么样?你觉得他的心情怎么样?妈妈会怎么说?
(倒立、翻跟斗,还会骨碌碌地打滚呢。妈妈夸他做得好,还使劲地鼓掌呢。)
2. 小熊出门看到了谁?狐狸在干什么?狐狸有什么样的尾巴?小熊的尾巴会扫地吗?小熊会怎么想的?
(小熊想,要是我也有毛茸茸的大尾巴,就能用尾巴扫地了。)听清楚了吗?小熊是怎么想的?
3. 他又看到了小猪,小猪在干什么?为什么小猪的尾巴会玩拉勾勾的游戏,小猪的尾巴长什么样?小熊看到了,会怎么想呢?(要是我也有细细卷卷的尾巴,就能用尾巴玩拉勾勾的游戏了。)
4. 小熊还看到了谁?他们有怎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事情?小熊会怎么想?(要是我也有大大有力的尾巴,能用尾巴玩皮球了;要是我也有长长卷卷的尾巴,就能用尾巴拎包了。)
5. 小熊看到了真羡慕呀,他也想有这样的尾巴。讨论:咱们一起给小熊想想办法,怎样才能实现他的愿望?
(二)做尾巴操,理解故事后半段
1. 小熊想了一条妙计--做尾巴操。小熊为什么要做尾巴操?
(小熊对自己说:我的尾巴要再长大点儿,再有力点儿。)教师表演小熊的尾巴操:尾巴翘一翘,尾巴伸一伸,尾巴长长长。
小熊是怎么做尾巴操的?(点击画面:长出狐狸的尾巴)做了尾巴操,小熊的尾巴怎么样了?真的长出了谁的尾巴?他的心情怎样?
我们陪小熊一起做尾巴操好不好?(点击画面:长出松鼠的尾巴)瞧,长出了松鼠的尾巴,他还想长出谁的尾巴?那我们再做尾巴操的时候,动作要有力,声音也要响亮有力。在我们大家的帮助下,小熊又长出了小蛇和小猪的尾巴,瞧,小熊高兴得怎么样呀?(合不拢嘴)
2.小熊玩起了他的长尾巴,看它是样玩的?(他一会儿抱抱尾巴,一会儿扭着屁股晃着尾巴走动,一会儿又转着圈跳舞,快活极了。)
3. 可是不久以后,小熊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看下去就明白了。
4. 谁看明白了?原来长尾巴给小熊带来了许多不方便,有哪些不方便?那怎么办呢?想想刚才尾巴是怎么长出来的?
5. 一起做相反的尾巴操。怎么做?(尾巴夹一夹、尾巴缩一缩、尾巴小小小)尾巴恢复原状了吗?咱们用力做。尾巴终于缩回去了,小熊的尾巴又恢复了原样,看,现在又可以玩什么了,还可以做什么?妈妈会对小熊说什么?你们想对小熊说什么?(PPT 妈妈说:这才是你可爱的尾巴。小熊说:是啊,我最喜欢自己的尾巴了。)小熊最喜欢谁的尾巴?为什么?师小结:是呀,就像你们说的,自己的尾巴才是最好的。
三、完整欣赏故事
1.所以故事的名字就叫《小熊的尾巴》,咱们一起来听一听、讲一讲这个故事吧。
2.谈话:小熊最喜欢自己的尾巴,那么你们最喜欢自己身体的什么地方?
中班优秀语言教案《小熊冒泡泡》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对饮料所产生的气泡产生好奇心。
2、学会讲述故事中的重点语句(肚子里有气泡会飘起来的情形)。
3、初步感知气体会使物体变轻并漂浮起来。
【活动准备】
1、小熊玩具。
2、两只透明的玻璃杯、汽水(雪碧)、白开水。
【活动过程】
1、教师将汽水、白开水倒入透明的玻璃杯,引导幼儿观察两者的区别。
提问后小结:汽水有泡泡,喝到肚子里会有气,会打嗝。白开水没有气,喝了不容易打嗝。
2、教师出示小熊玩具,启发幼儿大胆设想小熊喝了超级汽水的结果。
提问:有一天,小熊吉米喝了很多超级汽水,结果会怎么样呢?
3、结合挂图,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提出要求:认真听,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讲一件什么事?小熊喝了超级汽水,怎么样了?
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体验,理解小熊喝了超级汽水,肚子里全是泡泡。会变得像气球一样轻,在房子里飘来飘去。后来,小熊打了嗝,冒出气(泡泡),才降了下来。
4、师结合挂图再次讲述故事。
重点指导幼儿描述肚子里有气泡会飘起来的情形。
5、教师以较慢的速度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启发幼儿把自己想象成小熊吉米,用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重点表现小熊变轻、漂浮,最后打嗝降落的过程。
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小熊让路》
【活动目标】
1、学习故事,懂得谦让的道理。
2、愿意与人分享。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小熊让路》。
2、每个幼儿带一样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或其他物品。
3、幼儿分组,每组一块小鸡蛋糕、一把小塑料刀,一个盘子。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故事,了解谦让的道理。
1、幼儿看幼儿用书《小熊让路》的画面,引出话题。
师:画面中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教师讲述故事《小熊让路》。
3、师:为什么说小熊变得懂事了呢?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呢?
4、教师小结:我们要学会谦让。
二、迁移日常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谦让。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在什么地方会觉得比较拥挤?拥挤时可以怎么做,让自己和别人都感到舒服?当我们有了好玩、好吃的东西能不能让别人也玩到、吃到?
三、学会分享,体验和练习分享行为。
1、幼儿拿出自己的玩具或其他物品,相互交换和分享。
2、教师根据幼儿活动的情况给予指导。如:请语言表达顺畅的幼儿进行示范讲述。也可询问个别幼儿与那些幼儿进行了交换、分享,是怎么说的,等等。
3、每组分享吃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