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家庭为先
发布时间:2020-10-03 家庭教育 幼儿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心得乍幼中一班张紫涵家长:张丽等,让孩子在直观的故事情节里学会感恩。
感恩教育要从点滴做起,不要好高务远,多讲一些《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经典故事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让孩子尊重老人,关心理解父母,为家庭分忧等小事做起,着重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让孩子在生活中要学会大声的说:“谢谢”。如,经常引导孩子“孝敬爷爷奶奶的宝宝是最棒的”,“谁最辛苦啊!”,“妈妈我来帮你”,“妈妈我来帮你揉揉肩”,“奶奶我来帮你捶捶背”,大人生病了引导孩子来关心和照顾等。孩子是最纯真的,只要你给他创造一个机会,他就会将“爱爸爸爱妈妈”的语言化为实际行动,你要及时感谢孩子的施恩行为,“妈妈真高兴,宝宝真懂事”,“谢谢你”等。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孩子的眼中看到浓浓的自豪感,看到他施恩的快乐。
三、亲身体验,家长和孩子共成长。
作为家长,我们也应该不断学习,包括也需要与孩子一起学习感恩,应该这是没有止境的,而且孩子和家长在一起去体验,去学习,可以促进孩子的更快成长,而在这方面我也还需要一起成长。
家长在家里可以经常安排一些定量的劳动要求,与孩子一起劳动,那也是很快乐的。另外有机会带孩子去多帮助一些家庭有困难的邻居孩子,体会他们生活的艰辛,让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体会生活的辛苦。[泡泡演讲稿 wWw.wj62.com]
有一位学生因为父母做生意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家庭教育是远远先于学校教育的
宝贝朱琳炜在幼儿园已经度过了她正式入学的第一个学期,这个时候,她刚满两周岁。期末到了,鉴于老师对我们的信任以及朱琳炜小朋友在BB班的表现,让我做一些分享。其实,养育孩子我们还是有很多的不解与困惑,许多家长也比我们更有经验,所以在此就厚着脸皮聊聊就好。
我想,对于孩子,所有的家长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就是我们爱他们,我们都希望当一名好家长,好爸妈。以这个为出发点,谈谈几点个人看法
①关于帮助
在教育小朋友的问题上,我经常做一些换位思考,比如,当我很多事情还不能自理的时候,我希望我的爸爸妈妈能够给我什么样的帮助
,是不是帮我做完了,还要说我一下?或者只是协助我仅仅是做完这个事情,又或者只要提醒我我一下而已,并且不做过多的啰嗦,如你懂了吗?你明白了吗?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因为完成事情的方法有千百种,也许我们的做法是最简单的,但也许是孩子觉得最难理解的事情。探索是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这么小的孩子,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要求他们做的时间与效率呢。当然,有时候我自己也很着急,着急要孩子把事情做完,但是回头我就后悔了,因为我们急着让他做,孩子传递着我们的焦虑他们也很焦虑,有时即使很快做完自己也觉得很不耐烦。所以,作为父母,请放慢我们的脚步,与孩子一起成长。
②关于独立
在我与朱琳炜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我一直把她当成是一个大孩子,遇到问题会寻求她的意见,再和她分享我心里的感受,再问她要怎么做,有时明明知道她的那个决定是错的,我也会和她说,那我们试试吧?她每次就会屁颠屁颠的说好,做完以后,我再和她说试试妈妈办法如何,这是她就会很乐意接受我们的做法,而不会觉得我们的专制和不讲道理。当我们不把她当成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看待的时候,她不知觉也就变成了一个小大人。
③关于选择
现在的小朋友很多都有自己的想法,可是因为小又说不出来,又不愿意让你安排。或者是你让她停下自己手中的事情,让她听你的,她通常又不愿意。这个时候,有可能他就突然很生气,或者恼火,然后不听我们的,我们心情也很不好,还觉得作为家长的我们自己的孩子都不听自己的,很没有面子,这时选择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蹲下来,看着她,告诉他,现在要做什么了,她面临的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做她先前的事情,然后结果是什么,另外一个是和我们去做什么,结果是什么,当然后者的结果肯定是要么看得见或者他们又想要的。其实,他们很容易听我们的。
④关于学习
说是学习,在这里我不是完全要讲这一点,只是我不懂得要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个时候的孩子每天是最幸福的,吃喝玩乐,样样不缺,但是每一样,他们都需要经过学习,那什么是学习?我觉得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对于他们,学习其实也是一种快乐。带朱琳炜小朋友的过程中,她只要自己想学了,想做了,一般我都会放手。弄脏衣服了,有什么关系?吃得乱七八糟了,有什么关系?倒水的时候水洒了一地,有什么关系?摔倒了?那就哭一下,然后自己爬起来就好啦……只要在安全许可的范围内,我都看着她放手去做,当然有时得跟着,有时,还要给他们点爱的鼓励,或者拥抱。有时LG也会说没见过这样的妈,这么纵容她,可是,我真是觉得那些都真的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成长了,她不断一点一点的进步,做到她之前做不到的事情,她内心的满足感是我们替她们做再多完美事情也代替不了的呀。而且,我觉得,很多事情过后,孩子会对你非常的信任,而且也会对自己充满信心。这种信任或者信心,在孩子清澈的眼睛中,我们都仿佛能读得出来孩子回馈给我们的爱。
当然,朱琳炜小朋友也不是每件事情我都带的很顺心
家庭教育体会:首先要从自我教育开始
我家孩子今年9岁了,她从入学以来,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下,很快地适应了学校生活,渐渐的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造就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而一个人拥有一个好的习惯,它将使人终身受益.(我不是老师,也不从事有关教育方面工作的,对于孩子的教育,如果从孩子的学习成绩看,也不算成功)
1.教育首先要从自我教育开始
对待孩子的学习,不能光说不做,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好.现在孩子接触信息的途径很多,信息量也很大,有时提的问题难免会被问住,大人不学习是不行的,所以我们经常会看书.当你看书的时候孩子看在眼里.这样就给孩子起到一个表率作用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在旁边看书.有时候带孩子出去玩,也会提到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这样既开阔孩子的视野又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一举两得.我们要求孩子做事情要认真.孩子做完作业,我会给她检查一遍,大多时候都能认真仔细的完成,偶尔有马虎的时候会要求她擦了重写,有时候,她很不愿意,但不能心软,得让她记住,如果第一次做不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做事一定要认真。
2.怎样对待孩子的优点、缺点
如何对待孩子的每一点成绩与每一个错误,是做家长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取得了成绩应该表扬,犯了错误也应该批评,但表扬与批评的尺度很难把握。不鼓励不批评是不行的,可鼓励与批评过急了孩子的心态往往出现反常,除了发现孩子的长处外,许多家长有个坏习惯,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便说:“是不是偷看来的?”当孩子成绩差时又说:“你从来都是这样差的。”尽管是很随意的一句话,却大大伤害了孩子的心。在家庭生活中,应该多鼓励孩子。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不足。我的孩子有很多不足之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胆小,不敢接触人,特别是接触老师,这是一个很致命的缺点。人的一生中主要是与人打交道,不然就会孤立,引起性格反常.再说一个人再有本领,如果不与人接触就施展不了本领,也就成了废品.所以我尽力的跟孩子做工作,培养她敢课堂发言和老师同学多交流多锻炼语言能力.在这里我要感谢老师对孩子学习上的关心和培育.
总之,孩子有了一点成绩家长不要过于高兴;犯了错误也不要轻易发火,一方面要给孩子留有余地,另一方面在他知错时要抓住时机,理智地对他进行教育,具体如何正确对待还得看当时的情况而论。由此可见,教育与培养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我希望以后做的更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爱好广泛,做事认真,对社会有用的人。
谢谢以上两点是我浅薄的看法,如有不足之处请谅解。
家庭教育知识:别让家庭教育成为中伤孩子的利器
南京一小学开了一场特殊的家长会,每个孩子都在黑板上匿名写下最想对父母说的话,令人惊讶的是,其中大部分都是对父母的“控诉”。“希望妈妈不要再冤枉我”“不要总打我”“请爸爸不要对我大叫”“不要再说我成绩不好了,我会努力的”“不要总是说别人家的孩子好”黑板上稚嫩的板书让人心酸,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一严肃话题:不理性的家庭教育给孩子带来了伤害。
家长一心想要为孩子好,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望子成龙的期盼过于急切,采取极端的方法只会让这种“爱”变味,孩子们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一旦孩子达不到家长原来设定的期望值,希望变成了失望,“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便会转化为打骂孩子的行为。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用错了方法,好心也会办坏事。在这种情形下,其实惹家长生气的不是孩子本身,而是家长不平衡的心理。那么在责怪孩子之前,家长们是不是应该先自我反省一下,对孩子的了解是不是太少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长期被父母“语言暴力”的孩子会变得小心翼翼并且敏感多疑,在最应该得到放松、包容自己的避风港里都要提心吊胆,这难道不是一种家庭关系的失败与悲哀?
无心之失也好,言语习惯也罢,这都不是对孩子恶言相向的理由,吼叫不是处理问题的方法,口口声声的“打骂是为孩子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些都已经是迂腐的思想。就像往一块木板上钉钢钉一样,家长的言语暴力就是钢钉,即使孩子长大以后在内心深处与不愉快的记忆和解了,钢钉被拔掉了,但留下的孔和伤痕永远在那里。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分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感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多数家长已经尽力提供给孩子最好的生活状态,衣食住行一应俱全,也就是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却忽略了孩子们对爱、归属感和被尊重的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些,孩子才能更好地去追求高级目标,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
家长们保护孩子不受外界的不良影响,却忽略了家庭可能造成的伤害,就好像一只保护孩子的刺猬一样,让它不受外界风吹雨淋,却用自己浑身的刺扎伤了它。孩子们躲过了外界的伤害,却没能躲过最亲近的人对自己的挖苦讽刺,这比陌生人带来的伤害更让人心疼。
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理想的家庭教育不是单向的施压,而是相互鼓励、彼此理解的模式,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共同进步才是正道。需要学习的不仅仅只有孩子,家长也需要学习如何成为合格的好家长。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交往氛围,是每一位家长的责任。
家庭教育概述、家庭教育的内容
所谓家庭教育就是在家里或家庭开展的教育。具体说,就是父母或长辈在家里开展的对子女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活动。传统上以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最大区别就是,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正规的课程、教材、教法、甚至认为家庭教育是随意的。
这在某些情况下有一定的道理,但这样理解家庭教育显然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因为家庭教育也是一种有目的的影响活动,尽管它没有学校教育中那样的教材,但它的内容是固定的;尽管它不一定像学校那样坐在教室中接受教育,但家庭处处是教室;尽管它的教学方法看上去“不专业”,但活泼的形式恰恰是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教育的真谛是通过无形的方式实施有形的教育。然而,对特殊儿童而言,其家庭教育的某些内容则体现出自己的特点。例如,聋儿的听力语言训练需要和学校教育相似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对此,特殊儿童的家长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家庭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即把儿童培养成为国家、社会和家庭贡献力量,自己生活幸福的守法的公民。
当然,不同的家庭,对教育目的的表述可能是不同的,但守法、健康快乐、幸福生活的目的不变。
对于特殊儿童而言,教育目的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具体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措施上相应增加一些而已。
家庭教育的内容
家庭教育的目的决定了家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然后才是决定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来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
一般情况下,家庭教育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令儿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潜能充分发展和遵纪守法。这四个方面又可以概括为三种具体任务,即健康身心、塑造人格和辅导功课。大体上家庭教育的内容可以分成下列几个方面。
1.塑造社会需要的内容。社会需要的内容的含义或范围非常广泛,大到法律法规的遵守,小到买东西排除都属于这个范围。
2.矫正缺陷和不良行为。家庭教育的内容之一是祛邪扶正。那么,那些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缺陷行为和不良行为,如撒谎、偷盗等都是需要矫正和消除的。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养成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既是儿童上学后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也是他们将来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
4.文化知识的辅导。在儿童接受基础教育的各个年级,文化知识的辅导已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5.成家立业的内容。成家立业的内容实际上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内容之一,它包括的内容很多,例如恋爱、婚姻的内容,理财的内容,生儿育女的内容,处理家庭矛盾与关系的内容等。
对特殊儿童而言,家庭教育还要加上一些针对不同儿童特点开展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
育儿心得:家庭教育感想
育儿心得:家庭教育感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一位家长就此谈到的几点体会。
我从最初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到现在教育自己的女儿,人生的经历告诫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现就家庭教育问题,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成人是目标。学会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终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决不能让孩子成为知识丰富而性格古怪,对父母没有感情,对他人、社会漠不关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无论犯有多大的错误,要和他讲道理。我对孩子一直是坚持这个教育原则,让他们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下,从小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起码应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而适应现代社会。
家长是镜子。“天才”不能创造,但家长只要不失时机地去发现、培养,开发孩子天赋中的特长,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获得成功。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天然教师,也是监护人,同时是伙伴、朋友和榜样。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实确实如此。如何当好家长,我认为,首先,努力“学会关心”。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关爱社会、国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和气。其次,要加强自身修养。家长应坚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自觉地将完善自己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再次,要创造和谐环境。教育环境的优劣是孩子成长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那么家庭生活气氛的默化熏陶不可忽视,家庭长辈品行道德的心灵潜在不可低估,孩子在适当表扬和鼓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将学会公道;在争吵、埋怨、偏爱和缺乏温暖中生活,他将学会诡辩、责怪、妒忌和冷漠……,这种现实是“无言之教”。不是危言耸听。
孩子是老师。家长应善于学习孩子们的优点和长处。孩子们有很多“可爱的缺点”值得大人们学习。如蓬勃向上的朝气,好问好学的学习态度;不保守,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特点;少世故,对人对事的真诚直率;对新科技和新型玩具等未知知识一学就通、一玩就会的本领等等,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优点都是值得家长学习的。孩子的这种优势,作为家长应充分的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不可忽视、指责、抑制,以至于扼杀。
尊师是关键。老师是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系统教育的主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孩子们幸福的缔造者,心灵的抚慰者和医治者。对于我来讲体会很深,我的孩子处在单亲家庭中,尊师敬亲的感情较薄弱,学业基础不够稳定,但是他的老师注入了大量的真诚爱心,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千方百计、苦口婆心地强化学校教育,使我的孩子在品德、智力、身体都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弥补了我们家庭教育的不足,这样的老师倍受我、孩子和社会的尊敬,那么这样的“园丁”培养出来的花朵无疑会更加鲜艳。
今后,我决心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好我的孩子,使之成为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有用人才,以上心得体会,只是我一管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