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不可小视自己的言行举止
发布时间:2020-10-06 幼儿教师活动方案 幼儿教师成长故事 中班幼儿教师工作总结这是我班高烨坤妈妈写的日志:每天宝宝喝中药时都要边喝中药边吃棒棒糖,有时还需要妈妈哄着,今天早晨竟然自己端起中药一气喝完,我表扬他时,他说“中药不苦像蜜糖,我是男子汉不怕苦”看来宝宝战胜了自己,妈妈暗喜,宝宝又说“早上我也不吃糖了,老师说吃糖影响食欲”妈妈太感谢老师了,改掉了宝宝的这一坏习惯。早上接孩子,发现烨坤嘴里嚼着东西,我好奇的问:“烨坤,嘴里吃的啥东西?”“糖”。他答道。我笑着说:“以后早上不要乱吃糖果了,影响食欲,影响健康。”“恩,我记住了。”他点了点头。都说孩子小,不记事情。可自己随口说的竟被孩子记住了,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我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到,授业,解惑”,更要试试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提高维护自己威信,以求把更多的健康按时带给孩子。教师行为每天都要作用于孩子的感官,是孩子行为举止得到巩固和强化。他们接受这种暗示,由于选择的余地很小,所以总是无条件的。也就是说,教师行为对学生时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为使孩子获得真、善、美的影响,老师对自己的行为必须有所检点,有所选择,尽可能多的给孩子以正面暗示。教师只有以自己言行统一,表里如一的美好品德为载体,才您呢个在孩子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教师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要修养到不愧人师的地步。”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师,请注意自己的言行
在幼儿园这个集体中,幼儿与教师联系最为广泛和密切,幼儿与教师接触的体验也最为敏感和细微。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下手势、一丝微笑,都会使幼儿获得温暖和自信;一句关怀、鼓励、赞赏的话语,会让幼儿从中受到激励与启迪;一番耐心的分析、亲切的批评,会引起幼儿深刻的思考……可见,一个教师的道德修养,无论就其正面还是负面来看,对孩子们心灵上的影响,都是终生难忘,不可磨灭的。当幼儿从熟悉的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会因恋家哭闹不停,幼儿在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妈妈般的关心,但在幼儿园总有个别教师有时因心情不好,把孩子作为发泄的对象,说出了一些忌语:“老师最讨厌整天哭的孩子。”对于接受能力较慢的孩子,老师总是又叫又吼:“什么都不会,烦死人,回家叫你妈妈教你。”对爱“捣乱”的孩子,有时也不问缘由大声呵斥:“你给我站着。”“你给我听着,不许……不许……”这些刺耳的忌语,深深伤害了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幼儿教师为人师表,自身应该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每讲一句话,都要考虑到它对孩子心灵的影响,把气发泄在幼儿身上,那是很不公平的。迁怒幼儿,不仅仅是对幼儿的伤害,也给幼儿树立了一个极其恶劣的“榜样”,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老师的一言一行于不经意中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加强教育言行的修养和情操的陶冶,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满腔热情地工作,为幼儿播下一生受益的种子,给幼儿一个快乐的童年,使他们永远记住幼儿园这一人生的乐园。
教师要警惕自己的言行
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十余年的幼教生涯让我觉得:幼儿教师,关心热爱保护每一个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发展,更重要。孩子的年龄小,老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话、或者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
记得去年排六一的节目时,阳阳小朋友是站在第一排拿着铃鼓跳的。但由于他的年龄小,临近表演了,他有两个动作还是做得不好。休息时,我对余老师说:“把阳阳换下去,重新请一个孩子来代替他。”余老师也同意我的意见。于是我们就把阳阳换了下去。吃中午饭的时候,我们发现阳阳不见了。经仔细寻找,我们在四楼楼梯间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正在哭泣的阳阳。我走过去问道:“阳阳,你为什么躲在这里哭呀?”阳阳只哭就是不回答。这时,嘉雨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不让他跳舞他就哭了,如果是我,我也会很伤心会哭的。”是呀,我只想着争名次拿奖,没想到这样做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我对这件事情也做了补救,但一连几个星期,阳阳的情绪还是很低落,对活动的积极性也不高。
这件事也过去了整整一年,但它无时不在提醒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警惕自己的言行。你的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影响他一生的发展。正如人们所说的“说着无意,听者有心啦”。
不可忽视幼儿园里的“小小值日生”
在幼儿园,经常会出这种情况:老师喜欢请心目中的好孩子做值日生,收拾整理桌上的用具,摆放物品,分碗筷,发午点等等,日子久了,习惯成自然。这些好孩子天天受到教师各种方式的表扬与肯定,被“请”的依然天天在做,形成了良好的形为习惯,享受着好孩子的光环;不被“请”的,长期受到冷落,心理上压抑,为班级做事的积极性也会随之消失殆尽,或者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值日生的服务,好象值日生所做的一切跟自己没关系。这种现象的形成跟家庭也有很大的关系。现实生活中,独生子女的父母,长辈很多只重视孩子的温饱及智力开发,很少有家长重视孩子责任感及劳动意识的培养,甚至养成孩子自私自利,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不知关心社会,帮助他人,这样的孩子怎么会有责任感,怎么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怎么会有劳动意识?所以只有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才会使幼儿终身受益。我国教育家陈鹤勤先生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四章也明确提出,应“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那么这样的机会和条件哪里来?值日生工作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培养良好劳动习惯、增强集体意识、培养社会交往能力、社会责任感、动手实践能力,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学习与发展。对孩子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树立爱劳动的意识,激发孩子积极参与值日生工作的兴趣。2、坚持“小小值日生”制度,让每个孩子至少当一回值日生,被老师“请”做小帮手,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不被冷落。3、不怕脏、不怕累,让他们体会到能为大家服务是一件非常光荣和快乐的事情,在值日生工作中有成功感和自豪感。4、家园配合,有目的地引导家长在家中也能放手让孩子参与劳动,并为孩子提供劳动的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以自己为中心,安于享受。5、正确引导孩子为全班小朋友服务,通过值日生工作,让孩子懂得做事情要认真,一定要自始至终坚持完成一件事情。
不可忽视的“小报告”
“老师,xx踩着我的脚了!”“老师,xx抢我的玩具了!”……每次听到这样的小报告,我总觉得不耐烦.因此,我不太喜欢爱打“小报告”的孩子,认为他们是“多事的小家伙”。
可是,这天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对“小报告”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这天,我带孩子们到院子里做早操,正在前面走着,忽然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老师你看明明......”我顺势一看,哟
,可不得了!只见明明站在窗台上,手里拿着操圈,眼看就要跳下去了,真危险!我赶紧撒腿跑了过去,趁他不注意迅速把他抱了下来,那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
一场意伤害外事故避免了,我转过头去对着刚才那个打小报告的孩子说:“谢谢你,好孩子!”此刻,我的耳边又响起了一个个“小报告”。我忽然觉得,不可忽视小报告,因为它为我提供了真实鲜活的教育素材,又为我敲响了警钟,同时,这也是孩子们关心他人的表现啊。所以,要留心“小报告”!
安全问题不应忽视
今天上午,一节活动课上,我出示挂图《交通标志作用大》激发了孩子们的活动兴趣。我问他们在哪里见过这些标志?有的说:“在公路上”,有的说:“在十字路口”......
平时最爱举手发言的龙龙小朋友怎么了?一声不吭,几次提问,他都不举手,龙龙怎么了?不舒服吗?不管我怎么问,他就是紧紧地闭着嘴,一个劲儿摇头,我觉得不对劲,再低头一看,龙龙的衣服扣开了,可就是找不着扣子在哪儿。想到刚才龙龙的样子,我明白了,急忙让龙龙张开嘴,扣子果然在嘴里,他说:“我怕小朋友们拿去。要是扣子丢了,回家妈妈要批评我的。”
通过这件事,使我认识到,幼儿的安全隐患无处不在,虽然一粒小小的纽扣,孩子一不小心咽下去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我们在一日活动中,要注意多观察孩子的表现,防患于未然,杜绝一切意外事故的发生。
懂得节俭的瑶瑶
是呀,我观察到了瑶瑶平时穿的衣服虽然干净、漂亮,但都是屯旧的。听了她的话我感到内疚,这条裤子是不应该买的。
就在这时,我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教育孩子们要向瑶瑶学习,做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平时穿衣服不是新的就好,而是干净的就好。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要响应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勤俭节约、杜绝浪费,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
不可忽视的小细节
不可忽视的小细节作者:戚菲菲来源:威海市环翠区机关幼儿园点击:40时间:2011-12-27踏入小班已经足足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一切已经进入了平静状态。但是我们每位老师却不敢松懈,时时刻刻都保有警惕的心对待每件事情。晚上,我们我们班孙芙滢的妈妈聊了很多。话中也有芙滢妈妈的苦恼,女儿是个很懂事的姑娘,但是宝宝不愿意在班级大便,这是个问题。刚开始我感觉“排便”这是意见极其小的事情,就没把它放在心上,可后来想想,作为小班的幼儿老师,大经验不就是从身边的小事慢慢积累起来的吗?白天,我开始关注孙芙滢,发现她只要一想大便,便会不停的扭动着屁股。有一天我在班级给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小故事,故事中有个可以排神奇便便的宝宝,他每天的便便都是不同的形状,有的像小乌龟,有的像小鸟,好多好多小朋友从来都没见过的形状。为了能够让孩子们消除在班级排便便的紧张心理,我不由的自创了故事。真没有想到,我的故事居然起到了效果。芙滢白天自己走到了厕所,试着排出便便,我发现她排便便的时候好奇的看来看去,从那天起,芙滢的排便定时定点。妈妈特意来谢谢,看着家长满意的表情,我倍感欣慰,心里暖暖的。一个优秀的班级,不光光是注重教学质量,往往哪些生活中的细小环节也会起到关键作用,我要告诉大家,更好的找照顾幼儿不可忽视细小的事情!
不可忽视的小问题
随着幼儿园保育工作日益受到托幼机构的重视,幼儿园都建立了一整套的卫生保健制度。如幼儿入园须经医院体检;工作人员持健康证上岗;幼儿餐具、玩具、日常用品及教师、卧室、厕所等定期消毒......这些做法无疑使幼儿的健康有了一定的保障。然而笔者看过几所幼儿园,却发现有一个“小”问题被忽视啦,就是幼儿在游戏课上,用自己擦鼻涕的手绢做游戏。
孩子口袋内的手绢是用来擦鼻涕擦汗的,每天应干净清洁的叠放在口袋里待用。但是有的幼儿园却让孩子们用来叠蝴蝶折花,当成玩具做游戏。岂不知这样会给幼儿的身体带来危害。幼儿玩弄手绢时,手绢随时会掉在地上,踩在脚下;在做游戏时,常玩石子、泥土,再去玩手绢、脏手便会污染手绢。如用这块手绢再去擦眼睛
,细菌会趁机进入双眼;感染得病。这样,“小”问题便会产生大危害。
建议幼儿园给幼儿专门准备一套游戏时用的手绢,幼儿游戏后消毒备用。保教人员应加强对幼儿的卫生教育,改变不良卫生习惯。
怎样正确使用手绢
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入院时都随身携带一块手绢,是用来擦汗擦鼻涕用的。笔者曾某些幼儿园里发现,幼儿的手绢用完后,一块一块紧挨在一起挂放着,而每一块使用后的手绢上都存在有若干细菌。这样一来。细菌就非常容易传播开,使每个幼儿都可能得到感染。那么,怎样正确使用手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1.不管幼儿是从家里带的手绢还是幼儿园统一配备的手绢,每天用完后都要消毒。2.挂放时不要紧挨在一起,要有一定的间隔距离。.在每块手绢上写上幼儿的名字或号码,挂放位置上要编上号。幼儿在挂放、使用时绝对做到对号对名杜绝乱用。4.用的时间不要过长,要定期更换。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手绢而发生幼儿园中各种传染病的流行,避免细菌病毒的传播。
不可忽视小问候
今天早上,我正在打扫卫生区,孩子们一声声甜甜的问候声,时时从耳边飘过来,我低着头边打扫边机械的应付式地回答着。突然,张静雯跑到我的跟前说:“老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没有啊!”我从沉思中醒悟过来搪塞着,并亲切地摸了摸她的头,向她回报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那为什么我喊你,你只是‘嗯’了一声呢?”张静雯满脸的疑惑不解。
我有些内疚,连忙解释说:“刚才老师正在想一件事情,你喊我,我听见了,没来得及和你说话,真对不起。”张静雯似乎一下子明白了许多,一转身,飞似地跑了。她边跑边向院子里的小朋友炫耀:“老师还是非常喜欢我的。”
幼儿的心灵是纯真的,同时也是敏感的。他们很容易满足,但又非常在意大人的一些细小的行为。可以看出,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幼儿的心中是何等的重要!一个极其平常的问候回应,不仅代表着教师的爱、教师的关怀,更体现着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和喜爱!
亲亲我的小手绢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孩子知识,还要时时保护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对日常工作中的小细节,我们都要加强管理,帮助孩子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这几天我发现有几个幼儿洗完手总是随手扯过一块毛巾匆匆擦几下就跑开了。虽然每块毛巾上都写上了幼儿的编号、贴上了对应的标志,但总有几个幼儿完全不看标志、也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就去擦手。这样很容易造成细菌和病毒的交叉感染,不利于孩子的日常保健。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在班里开展了“亲亲我的小手绢”的活动,告诉孩子,小手绢喜欢干净的小手,洗完手要和自己的小手绢亲一亲。小手绢会特别高兴。这个办法还很奏效,有些孩子洗完手后就去找自己的小手绢了,嘴里还说:“亲亲我的小手绢。”
小记号,要环保
今天,我像往常一样从餐厅把消过毒的水杯拿回教室,然后看着水杯上的标签逐一往水杯架上放。突然我发现,红红的“苹果”不红了?绿绿的树叶不绿了?我一下子意识到,这些功不可没的即时贴在消毒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制作即时贴的材料在消毒时遇到高温,会产生有毒物质,给水杯造成污染。
于是,我把所有的即时贴从杯子上撕了下来,把标签贴在橱子上。这样,孩子们每天都能用上安全无污染的水杯了。
不可忽视的细节教育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不可忽视的细节教育”,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最近,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洗手是敷衍了事。有的将手往水龙头上一伸即好,有的不擦洗手液,有的则胡乱抹些肥皂就马上冲掉了,还有的没用毛巾擦就跑了。吃饭时常常看到孩子们伸出脏乎乎的小手来拿馒头,以至于老师再领着他们去一次洗刷间。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养成不好的生活习惯。于是,每次洗手我站在他们身边观察起来,可是一连几天,发现他们个个洗的很干净。
于是我决定来个突击检查,发现孩子们也在和我玩“捉迷藏”的游戏。他们看见我在的时候,洗得很认真,我不在时就随便一冲了事。如何让孩子正确洗手呢?一条妙计计上心头,我精心设计了一堂《多彩的泡泡》活动课,让幼儿通过使用洗手液和肥皂,了解其特性,让幼儿搓一搓、玩一玩、闻一闻、比一比等,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幼儿兴致很高。
从那以后,孩子们总爱把洗过的小手伸出来,让我或让其他小朋友看一看、闻一闻,当我发现个别孩子洗的不干净时,我就会说:“好像味道有点淡,你再搓些泡泡出来,味道就更香了”。有的孩子没擦手就让我看,我故意说:“我只闻到了水的味道,没有闻到其他的香味,好像是水吧香味给遮住了”。孩子一听,就连忙去擦干小手。孩子们似乎对多彩的泡泡百玩不厌,现在,洗手已变成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这样不仅使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同时孩子的自制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关于“不可忽视的细节教育”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