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孩子尊重与鼓励
发布时间:2020-10-06 教育笔记鼓励孩子 教育孩子笔记 给幼儿讲故事尊重就是让幼儿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尊重就是不把成人的要求强加于幼儿,而是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相信幼儿有自己的见解。尊重对于幼儿来说意义重大。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尊重幼儿呢?我认为,尊重幼儿,就要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化的发展。要发展幼儿的个性,就必须尊重幼儿的个性,尊重幼儿的心理发展。幼儿园教育《纲要》提出:“幼儿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对于幼儿而言,什么个性的幼儿都有。有动作慢的,有性格开朗的,有做事毛糙的,有不爱讲话的,有脾气死拧的等等,无论什么个性的幼儿,都有他的内心发现。教师就应该要从心理上理解、了解幼儿的需要,兴趣、能力、智力、气质及性格,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支持引导每个幼儿的发现。
在组织幼儿练习拍球的过程中,我采用比赛的形式为每个幼儿提供展示的机会。但班里的A就是不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我怎样鼓励都无济于事,我认为她可能不会拍球,就尊重了她的选择。但是经过几天观察,发现她不但不是不会拍,而且还拍得还挺好。我便问她:“为什么老师让你拍,你不拍,看你拍得多好呀”。她微微一笑,小声告诉我:“那么多人看着我,都不好意思呀”。噢,我终于了解到了她的真实想法,原来是她对自己缺乏自信。对与这样的孩子我就要帮助她看到自己的优势与潜力,注意为她创设获取成功的机会,在后来的活动中,我经常鼓励她,在小朋友面前表扬她,树立她的自信心,慢慢地她进步了,自信心提高了。上课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她参加活动时自信的样子。使她在有了自信之后获得许多成功的感受。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给孩子多一些鼓励
经常听到家长在接孩子的时候问:今天你学什么了?你怎么就学不会呢?你瞧某某某画的多好!你看看你画的那是什么呀?诸如此类的话语。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孩子对这些话,就不容易接受了,我认为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多给孩子一些鼓励。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对班上的孩子从不做太苛刻的要求,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孩子的自信力和健全人格,我始终坚持以鼓励为主,毕竟,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如果家长和老师经常通过横向比较评价孩子,甚至用责怪的口气教训孩子,说孩子不如这、不如那,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其天性和创造力可能会被抑制。特别是对那些性格比较内向、表现欲望不太强的孩子,多给予鼓励显得更为重要。奕奕是个能力比较弱的孩子,在班里,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游戏。而且口齿也不清楚。用我们一个同事的话说:“怎么他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奕奕胆子比较小,平时不爱说话,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不强,这是客观事实,我们都很清楚,但我们没有拿他跟别人的孩子比,更没有训斥孩子。我们始终通过各种办法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我们相信他,他是最棒的!记得奕奕刚来园时,整整哭了两周,在幼儿园连滑梯都不敢上,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我用了“鼓励+强制+鼓励”的办法,逐渐,他的自信心增强了,也慢慢有了一些积极勇敢的表现,如今,他已经顺利的升入一年级了,我们都为他高兴!
多给孩子鼓掌与喝彩
孩子的心,是颗幼小的心,敏感而脆弱,多么需要鼓励、喝彩与掌声。孩子最渴望的是得到老师、亲人的重视和关心。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表扬,一个关切的眼神,有时也会给他(她)带来莫大的影响,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美术活动《万里长城》时。我介绍了长城的画法,所有的孩子都按照我的认真地画起来,只有庞博画的乱七八糟的。我看到了很生气,我问他为什么画成这样。他的回答让我感到很惊讶,他说:我画的是《花木兰》里的长城,是匈奴兵来打我们,我们的士兵在打仗。但是打不过,所以有一个士兵点燃了烽火台上的火,然后所有的烽火台都亮起来了,皇上就知道有危险了。
我真的感到很惊讶,孩子不仅知道长城,还知道长城的作用。虽然他没有画出我想要的效果,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表扬了他,还把他的画贴在最最明显的位置。餐前活动时,我特意请他为小朋友们讲讲他知道的长城,孩子们都很感兴趣。我知道庞博也很高兴。
日本的一位幼儿教师的做法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一堂美术课上,日本的教师教孩子们怎样画苹果。教师发现有位孩子画的是方苹果,于是就耐心询问:“苹果是圆形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呢?”孩子回答说:“我在家里看见爸爸把苹果放在桌上,不小心,苹果滚到地上摔坏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该多好呀!”教师露出欣赏的微笑并鼓励说:“你真会动脑筋,祝你能早日培育出方苹果”。
把苹果画成方形,显然脱离了实际。而那位日本幼儿教师却循循善诱,引导孩子道出画方苹果的原因,并用欣赏的语气鼓励孩子“早日培育出方苹果,”这种做法怎能不叫人拍案叫绝呢?
显然,孩子的创新求异难免伴随着幼稚和犯错。但孩子不断“犯错”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假如我们不给予这类机会,轻易地包办代替,甚至粗暴否定,不但剥夺了孩子探索的乐趣,尝试失败、内疚、挫折的情感体验,也会使他们变得谨小慎微,懶于动手,疏于尝试,以至性格锁闭,天性泯灭。事实上,往往只有犯过“错误”,才能消灭错误。
因此,我们应正确对待孩子的创新求异,多给孩子创造“犯错”的条件和机会。尽管孩子的创新求异是不成熟的,甚至是可笑的,我们也要多鼓掌与喝彩,少责难与批评,使孩子成为勇于尝试、敢于探索、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气馁、并具有积极健康心理的开拓型人才。切记,鼓掌与喝彩是培植孩子自信心的催化剂!
多鼓励孩子好处多
小华小朋友自开学以来,变得很沉默,一声不响,活动也不参加,就连做操也站着一动不动。
上课问他问题,他低着头不出声,再问一声,他就开始掉眼泪,我们只好放弃,和他谈话,他也不搭理我们。
为此我们进行了家访,他奶奶说这段时间他在家里很调皮,爸爸妈妈的话也不听,所以他爸爸妈妈经常动手打他。
他脾气很倔强,一直不改,现在家里人都拿他没有办法了。
我们了解了情况后,在园内询问了英华“是不是在家里不听话,爸爸妈妈打你了”。
英华点了点头,并能清楚的看见他眼睛里晶莹的泪珠。
在课堂上,我们不再提问他,默默的关注着他。
在活动结束后,我们提名表扬他、鼓励他,这时的他露出甜甜的笑。
在过后几天,他带来了几个气球,在我们面前玩,我们问他:“英华,是不是妈妈知道了你现在认真学习了,表现很棒了,奖励你的”。
他高兴的点点头。
“你爸妈还打你吗?”他摇摇头,“老师希望你以后更棒,爸妈会更高兴的。
不仅不打你,还会表扬你,”他又使劲点点头。
现在,虽然他还不爱讲话,可是每次活动都认真地参加。
不再低着头,而是每次都仰着头看老师了。
看待孩子要多加鼓励与表扬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声暑天寒。”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鼓励孩子会使他们更加康健成长,而批评打击的一句话,会让幼儿变得畏缩犹疑。
作为教师,起首要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也看到自身不断增长的智慧和气力。
只要我们从孩子的实际起航,把孩子的今日和昨天比拟,你就会发明孩子是在不断成上进步的,从而对他们加以表扬。“你方才学画时,连笔都拿不住的,现在已会画手绢了。”“你这次做得比前次好多了。”孩子受到鼓励后,学习热忱和思考探索的积极性会很高。有意识的表扬,对与幼儿良勤学习行为的养成没有疑难有着积极意义。
在活动课上,还有在幼儿园里的一些简单劳动、游戏或其他活动,教师要鼓励孩子有一定目的的多观察、多思考,如外出参观、游玩,目的是让幼儿与外界多接触,从而放松身心,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这样教师就要对当真、能积极思考的幼儿多表扬,这既激发了这样的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对其他幼儿也起了一个正向指导的作用。在劳动中,有的幼儿不怕脏、不怕累,而有的幼儿则拈轻怕重,有躲避劳动的倾向。教师就要批注劳动的意义,鼎力大举表扬前者,对后者既不批评又不放纵,而是诸云云说:“**泛泛非常热爱劳动,今日的劳动热忱还没全阐扬出来,但愿**成为小朋友中最能干一位。”恁地一说,大家肯定都干得热火朝天,结果是既美化了环境,又造就了幼儿自小热爱劳动的好习气。
对孩子的鼓励,不一定必须用语言表现出来。老师满意信托的目光,亲切欣忭的笑貌,都会给孩子带来气力。他们从老师的表情中知道本身做对了,“啊,我进步了老师多开心呀。”于是孩子在盘算着,怎样让老师更开心,不消你刺刺不休的数落孩子,他们本身会给本身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这样孩子会在鼓励声中一步步向更高的水平攀登。
让我们用真诚的鼓励来帮助孩子,我们也但愿他们成功、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允许他们失败。同时,不要忘记留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这样孩子才会在我们的掌声中走向成功。
幼教笔记:多给孩子一些鼓励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玩沙包、有的玩跳绳、有的玩皮球……院子里热闹非凡,生机勃勃,到处都是孩子们的笑脸,开心的笑声,就连最内向的昝智杰脸上也乐开了花,像只小蜜蜂在院子里飞舞。由于昝智杰是从外地转过来的,性格内向,很少与同伴接触,一日活动中,如果不点名都找不到他的存在感,平日里总觉的这孩子少了些童稚,多了些忧郁,因此户外活动时,他总是自我躲在一个角落,不愿跟其他的小伙伴一块做游戏,一块活动,很多的活动技巧也掌握不了。我平时也经常关注他摸摸她的头,并且让班里的孩子们都去接近他,跟他做游戏,教他跳绳、玩球等。今天,有个小朋友告诉我:“老师,昝智杰会跳绳了!”真让人惊叹啊!于是我高兴的抱起他:“你太棒了,我们一起跳。继续加油!”这时只见他的眼睛里放出了平时不多见的兴奋之光,笑脸也生动起来。我又不失时机的在全班孩子们面前表扬了他,还让他跳绳给大家看。一天下来发现他在别的活动也随之增进,变得有了兴趣。
通过这件事,让我看到表扬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能够帮忙孩子建立自信,构成自我肯定与自我欣赏的良好心态。同时,让我意识到不管哪一个孩子,都需要爱,需要温暖,尤其是来到咱们群众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真诚的伸出援助之手,一切都会变得那么完美!
我们要多鼓励孩子
我班的王忠凯小朋友是个个性内向的小孩子,平时不与人争吵,也不会犯错误,属于不用老师操心的那种,但也正是因为这性格,往往就会被我们老师忽略在视线之外,对他就减少了一份关心,每次他的爸爸来了了解情况的时候,我向他反映最多的是比较乖巧,太文静了,他爸爸说:“哎,没办法,这是性格的问题,在家也是这样的!”对于家长的这种说法,我也应和着,可是平时还是不能够让他真正活泼起来。再一次户外活动上,我让他们带一个沙包,到最后也有一小部分人没带来,我让他们把沙包都拿到自己手里,其中王浩宇小朋友没带来,可是他也在玩沙包,我就问他有没有带来,他说没有,那这沙包到底是谁的呢?我问了好多人,可是都说不是他的,我对他们说,自己带来的沙包自己不认识呀?是自己的就领回去,问了半天,也没人应答,结果只有挨个问,问到王忠凯小朋友时,他才点点头说时他带来的,看到他胆怯的神情,我摸摸她的头对他说:“只是你带来的东西,就是你用的,ieren拿了你的东西你应该对他说,或者来告诉老师,让老师帮你解决,知道吗?”他几乎是含着泪答应的,看到自己的东西在老师的帮助下失而复得了,喜悦志强马上言于表。
在以后的幼儿园生活中,他渐渐变得不那么内向了,有时候还跟小朋友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家长来接孩子时,顺便送上几句表扬的话,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进步,这样一来,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也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孩子同时也改变了许多
给孩子的鼓励
进入中班后,孩子们对幼儿园的环境已经非常熟悉了。这让孩子在园内如鱼得水,同时对老师的话也是“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班级常规不是很好。为了让孩子遵守各项常规,教师一般都会用“红苹果”,“五角星”进行奖励,但是一般“红苹果”贴上后,还没到放学就已经都在垃圾桶里了。孩子们在刚得时很骄傲,但是得到后就不珍惜了。为了使“红苹果”、“五角星”的鼓励作用更大。我给孩子制定了新的规则,每周评一次“最佳宝宝”。
每周制定一个主题“吃饭最好的宝宝”、“睡觉最好的宝宝”……在这一周内每天都能达到老师制定的要求的,在周五就会得到一个大“五角星宝宝”、没有完全达到老师要求的就奖励一个“小五角星”,很差的就没有任何奖励,还请所有的班级成员一起做“评审”。这样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在监督别的小朋友的同时,也在时刻的提醒自己。经过一个多月的尝试,收倒了良好的效果,小朋友对“五角星”也更为珍惜。现在,孩子们吃饭、睡觉都不需要教师时时提醒。
尊重孩子
我们班有个小男孩,非常调皮。
日常平凡,总有小朋友告他的状。
“老师,他打我了。
”“老师,他抢我的皮球。
”……为此,我们不知教育了他多少次。
某一天,他和小朋友一起看图书。
开始时,他边看本身的书,还边给旁边的小朋友讲解,和小朋友的瓜葛很融洽。
过了一会儿,他忽然把旁边孩子的图书抢了过去。
不知道他要干啥子。
我刚想大声斥责他,可转念一想,不,看看他要干啥子。
于是,我没有大声诘问诘责他,而是走到他身旁,很随意地问:“你在干啥子呢?”他说:“她的图书坏了,我想帮她修修。
”听了这话,我才名顿开。
我鼓励了他的做法,并帮助他找到了一个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事后,我暗自庆幸,其时要是按以前主观的判断去批评他,没有尊重幼儿的观念,那必然会危险孩子的自尊。
是以,作为幼儿教师,要学会尊重幼儿。
也就是要努力做到不武断地批评或否定幼儿的设法和做法,不简单粗暴的诘问诘责幼儿,而是了解真实情况的来龙去脉,再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进步,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