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个独立的宝宝?
发布时间:2020-10-30 开学季如何做好幼儿园入学准备 宝宝幼儿园的游戏 如何开展幼儿园的游戏 如何做个独立的宝宝?现在很多小朋友都是独生子女,**也不列外,但是独生子女一般都会比较孤单,没有人陪她玩,虽然妈妈每天都会陪着她,但是毕竟年龄不一样,孩子不可能有成人的思想思维,大人也不可能有孩子的天真,虽然也是曾经过来过,毕竟经过岁月的洗礼身上已经是包袱累累了。所以给孩子找个玩伴是最重要的。**有几个固定的玩伴,基本上每天都一起玩,可能是因为**小的时候大人的教育方式不对,所以造就了**胆小的内向性格,有什么话都不敢说。也不善于去结识新的小朋友,刚好一起的玩伴也在一起上学,所以在幼儿园里面她也基本就在自己的圈子里面。跟其它小朋友接触的比较少。
俗话说。舌头跟牙齿也有打架的时候,何况是天天一起玩的两个有思想的人呢,小孩子的脸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她们有好的时候当然也有吵架的时候。最近这段时间家里有事情,也有些小朋友趁着暑假回老家去玩去了,所以跟小朋友玩的时间相对来说少了很多。这两天,小朋友们陆陆续续的回来了,幼儿园也开学了。所以就又开始一天见几次面了。可是**跟小朋友却陌生了。几个小朋友在那里玩她就在一边远远的看着,除非别的小朋友来邀请她一起玩,要不她就一直腻在妈妈的身边。有时候她也跑过去跟小朋友以前玩,可是小朋友却跟别的小朋友玩的起劲,没有理她或者就说我不跟你玩之类的,她就会很委屈的跑到妈妈身边来再也不离开了。
我鼓励她跟别人去玩,她就说,她们不跟我玩。我不去。其实她非常的想跟小朋友玩。但是却总是怕受到伤害。这跟我小的时候有点像,可是我现在也找不出原因是什么,就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才能让她能自己去跟小朋友去交流。非常的伤脑筋,有时候我真是非常的烦恼,可是如果强迫她去跟小朋友接触,又怕适得其反。
有时候看到她没人玩的时候我就想我跟她玩,让她开心了以后慢慢的跟小朋友去玩,可是现在变得她动不动就是让妈妈抱,让妈妈跟她玩,陪着她。我该如何使孩子能够像别的小朋友一样让她也能开心的一起玩耍呢?yjS21.cOM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如何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和性格?
如何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和性格?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很多父母都为孩子一手包办事情,让孩子失去了独立性。为了孩子的成长,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和性格还是很有必要的。
独立自主性是指在思考、想象和活动中,较显著地不依赖、不追随别人,能够相对独立地进行活动。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它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质量以及孩子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孩子一岁左右时,就可以进行独立自主性的培养。
首先,要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孩子。你要了解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所普遍具备的各种能力。知道在什么年龄,孩子应该会做什么事情了,那么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依赖别人。你还要了解你孩子的“特别性”:知道你的孩子有哪些与其他孩子不同的地方,对这些特别之处,你要相应地采取特别的教育。如有的能力是你孩子的强项,那么你可以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他;若你的孩子生性敏感、胆小,那么你应该多鼓励他大胆尝试。
其次,在进行孩子的独立性培养的时候,要做到:
1、给予充分的活动自由
孩子的独立自主性是在独立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要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就应该为他提供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2、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你的爱,与他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从而使他对你和周围事物都具有信任感。因为独立自主性的培养,需要以孩子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为基础。只有当孩子相信,在他遇到困难时一定会得到帮助,他才有可能放心大胆地去探索外界和尝试活动。因此,在孩子活动时,你应该陪伴在他身边,给他鼓励。
3、循序渐进,不随便批评
独立自主性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切不可急于求成,对孩子的发展作出过高的、不合理的要求;也不能因为孩子一时没有达到你的要求,就横加斥责。请父母先冷静地分析一下孩子没有达到要求的原因,以科学的准则来衡量,然后再做出相应的调整策略。
孩子两岁是培养独立自主的关键期,要好好把握。
两岁左右,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什么事都要坚持自己做,拒绝别人的帮助。这是孩子心理发展的第一个“执拗期”。家长正好可以因势利导,把握孩子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适时地提供给他适当的帮助、指导和赞美,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快乐。
1、给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好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自己就是一个处处依赖他人,对什么事都拿不定主意、动不动就寻求帮助的人,那你不要指望你的孩子能够独立自主。你的一举一动,还有你的品质,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所以,先从你自己独立自主做起吧!
2、创造一个安全的家庭生活环境
家庭环境安全了,同时教给孩子基本的安全常识,就免除了你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的后顾之忧,也就不会过多限制孩子的活动,孩子独立自主性的发展就获得了机会和可能。教给孩子基本的安全常识,让孩子学会躲避危险,学会自我保护。让孩子在自由自在地玩耍和学习的同时,不会受到不必要的危害,为孩子独立自主性的发展提供安全的保障。
如何陪自己的宝宝做游戏
我的宝宝小名叫壮壮,人如其名。两岁多的他已接近30斤,能吃能喝能睡,白白胖胖,“力大无比”,可以在单杠上扶着做引体向上,憨态可掬的样子,真是人见人爱。我在壮壮11个月的时候就利用一套亲子游戏来培养儿子的运动能力及促进其智力发展,根据我的经验体会,当时儿子非常喜欢且锻炼效果颇佳,现将其特推荐如下:
一。踢球游戏
目的:锻炼宝宝的掌握身体平衡的能力与抬腿动作。
玩法:小皮球放在脚旁边引导他去踢球。家长在一旁注意维护,防摔倒。开始可做示范,慢慢增加难度,如把球放在离其脚有一定距离的地方。
二。举手游戏
目的:锻炼宝宝的臂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玩法事先准备一小皮球或其他玩具,让宝宝在床上坐好,你一边说“举高高”一边将小皮球举过头顶,开始要示范多次,慢慢宝宝就可以根据你的语言做动作了。
三。涂画游戏
目的: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小肌肉的控制力。
玩法给宝宝纸和无毒画笔。你用画笔在纸上画一朵花或小动物,再涂上颜色,引起宝宝的兴趣。然后将画笔递给宝宝,扶住,在纸上涂涂画画,不管画什么,都要表扬他。
四。念儿歌游戏
目的:经常练习,可帮助宝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韵律,有助于发音。
玩法选一首押韵的儿歌,经常念给宝宝听,每次念到最后一个字,故意加重语气,并且和前一个字之间拉长声音,以突出最后一个押韵字的发音。
家长如何陪宝宝做游戏
我的宝宝小名叫壮壮,人如其名。两岁多的他已接近30斤,能吃能喝能睡,白白胖胖,“力大无比”,可以在单杠上扶着做引体向上,憨态可掬的样子,真是人见人爱。我在壮壮11个月的时候就利用一套亲子游戏来培养儿子的运动能力及促进其智力发展,根据我的经验体会,当时儿子非常喜欢且锻炼效果颇佳,现将其特推荐如下:
一.踢球游戏
目的:锻炼宝宝的掌握身体平衡的能力与抬腿动作。
玩法:小皮球放在脚旁边引导他去踢球。家长在一旁注意维护,防摔倒。开始可做示范,慢慢增加难度,如把球放在离其脚有一定距离的地方。
二.举手游戏
目的:锻炼宝宝的臂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玩法事先准备一小皮球或其他玩具,让宝宝在床上坐好,你一边说“举高高”一边将小皮球举过头顶,开始要示范多次,慢慢宝宝就可以根据你的语言做动作了。
三.涂画游戏
目的: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小肌肉的控制力。
玩法给宝宝纸和无毒画笔。你用画笔在纸上画一朵花或小动物,再涂上颜色,引起宝宝的兴趣。然后将画笔递给宝宝,扶住,在纸上涂涂画画,不管画什么,都要表扬他。
四.念儿歌游戏
目的:经常练习,可帮助宝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韵律,有助于发音。
玩法选一首押韵的儿歌,经常念给宝宝听,每次念到最后一个字,故意加重语气,并且和前一个字之间拉长声音,以突出最后一个押韵字的发音。
宝宝独立从独睡开始
你家的宝宝是独睡的吗?或许大部分的年轻父母会给出否定的答案。太多的不放心让父母们将宝宝袒护在自己身边,直到孩子渐渐长大,才意识到让他们独睡的困难。其实,只要方式得当,独睡的宝宝将会获得更加健康独立的成长空间。
独睡更利于宝宝健康
在西方,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睡在自己的房间,即使夜间哭闹,也只会得到父母短暂的安慰,他们认为这样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大有裨益。受这种观念的影响,许多父母也开始尝试让宝宝独睡,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孩子还小,需要时时刻刻的关注与照料,独睡不利于父母掌握宝宝的睡眠情况,究竟应该如何做才好呢?
专家指出,大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与父母同睡时,宝宝会因大脑供氧不足而睡眠不稳、半夜惊醒,如果长期睡在这种环境中,会影响到宝宝的新陈代谢和大脑发育。另外,成人的活动范围大,极有可能在无意中对宝宝造成伤害,而且极易将携带的病菌传染给抵抗力较弱的宝宝。从长远来看,与父母同睡的宝宝更容易有依赖感,日后必须独睡时也更加困难。而从小适应独睡的宝宝相对就拥有更健康的睡眠环境。
宝宝独睡要循序渐进
何时应该让宝宝独睡,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但有的父母因为心疼而错过了培养宝宝独睡的最佳时期,有的又由于过分坚决而挫伤了宝宝的安全感,这些都是要尤为注意的。育儿专家建议,3-5岁是培养宝宝独睡的最佳年龄,这个阶段宝宝已经懂得表达自己的感受,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独睡更加有利于他们独立品格的形成。
在3岁之前,父母就应该开始为孩子独睡做好铺垫。1岁以下的宝宝可与父母同房不同床,当孩子长大一些,自立能力渐强,睡得相对安稳时,就可以考虑为宝宝单独准备一个卧室了。从“独床”到独睡,宝宝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适应,也更容易接受。
优质环境伴宝宝独睡
想要轻松搞定孩子的独睡问题,父母们还要在宝宝独睡前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孩子在舒适轻松的氛围中安然入睡。
宝宝的房间最好用柔和的色彩装点,让宝宝感受到安静与温暖,室内温度适宜,保持空气畅通。在小床上放上宝宝熟悉的玩具,让他有亲切感而更加放松。睡前至少1小时,不要让宝宝有大量、兴奋的活动,播放一些柔和的轻音乐或催眠曲,让宝宝自己选择临睡前要看的书或要讲的故事。入睡前应将灯光调暗,待宝宝睡着后再关灯。在宝宝独睡的最初阶段,父母要在夜间多去检查孩子有没有蹬被子、睡姿如何等。
最后,对宝宝的心理影响也至关重要。要让宝宝意识到独睡是自己长大的标志、勇敢的象征;宝宝抗拒独睡时不要急于求成,耐心舒解孩子的孤寂、恐惧情绪;当宝宝做得好时,更要及时表扬鼓励,以强化他们的独立心理和行为。
宝宝好胜输不起 父母如何做
总有些宝宝好胜心比较重,经不住挫折和失败。输不起的性格对宝宝的成长可是有着密切的关系哦!宝宝输不起会有哪些表现?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怎么做才能让宝宝“输得起”,积极面对挫折和失败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你家宝宝有没有以下输不起的表现吧!
1、玩“抢凳子”输了,就找借口不玩
小钟活泼好动,在幼儿园是孩子王,但是老师发现小钟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抢凳子”或者捉迷藏时,一开始还是好好的,但是输了以后就找借口不玩了,搞到其他小朋友很有意见!
小编分析:小钟在幼儿园是孩子王,在家里很可能也是一个小皇帝。或许在家庭游戏中,小钟经常也是胜利的一方呢!家人对孩子百般迁就使得孩子难免有点自我中心,孩子高自尊,输掉了游戏感觉在别的小朋友面前面子不知往哪搁,未免“丢人”就找借口不玩了。
2、搭积木一两次搭不好就推翻
明明和妈妈在厅里一起搭积木,我给他示范先搭了一个五层高的房子,明明看了很感兴趣,马上拿起积木学着一层层往上搭,可是到了第三层就倒下来了,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并一下子将我搭的房子也推倒了。之后我鼓励他,他接连搭不好就直接推倒,然后无论我怎么劝他都说不要再玩这个了。
小编分析:或许父母们会觉得明明的这种行为是没有耐心的行为,其实是因为明明一开始想要模仿妈妈搭上一个高楼房,后来连番失败,使得他有十分强烈的挫败感。或许父母没想到这样小的“打击”,会对孩子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3、和能力强、力气大的小伙伴交往时受挫。
琳琳在幼儿园一开始和其他小女孩相处得很好,但是自从有一次她和珠珠一起表演跳舞,珠珠得到老师的大力赞扬后,琳琳就很少和珠珠呆在一起了,有时候妈妈表扬珠珠,琳琳就会很生气地数珠珠今天在幼儿园的“不乖”行为。
小编分析:对于琳琳的这种小嫉妒心理,其实也是因为在表演后珠珠得到老师赞扬而琳琳却没有得到,这让琳琳小朋友感到很受挫。一些小孩他们在和能力强、力气大的小朋友交往时会有受挫的感受,这其实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感到不自信,在心中默默地和比人比较,觉得别人比自己要好就感到心里不舒服。
面对宝宝们这些“输不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父母又可以怎么样去疏导他们呢?小编在这里给父母们几点建议。
1、不要过分溺爱
当孩子遇到麻烦时,你是一个箭步冲上去,撑起用“爱”筑就的保护伞为他遮风挡雨;还是忍住“帮孩子一把”的冲动,给他一个品尝挫折的机会并试图让他自己走出困境?现代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父母自然不舍得孩子受委屈。
孩子娇惯成性,容不得自己失败,为我独尊的心理使得孩子的受挫承受力更低。当然他们会因为这个“输不起”而逃避这些让他们感觉不舒服的事情。
但是为了孩子们长大以后能够经得起风雨,能够真正地坚强自立,父母还是应该多放手,给孩子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多冒险,尝试自己喜欢的东西,让孩子在实践中多尝尝“输”的滋味。这样孩子经历多了,自然也就变得更加成熟自立。
2、引导孩子不轻易放弃
一些父母将孩子的成功看作自己“脸面”,取得好成绩就夸孩子聪明、能干,当成炫耀自己的资本;而一旦孩子做错了什么或遭遇失败,父母的脸立刻晴天霹雳。这些父母在内心深处希望孩子是常胜将军,正是他们的坏榜样,造就了孩子的输不起,并直接导致了孩子无法承受失败。
孩子输不起逃避失败,或者在失败过后便不再尝试,父母这时不该对孩子听之任之,而是应该抓住这个失败的时机,引导孩子不要轻言放弃。父母首先以平和、坦然的心态去面对孩子失败,并和孩子一起分析失利的原因,使之看清自己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对症下药,父母应该要让孩子懂得胜败乃是常事,要以积极的态度抗衡暂时的困境。
3、不要随意出手帮忙,真的需要加入时候,要做示范与引导
孩子到了2,3岁就会对身边的事物感到好奇,他们会学着父母的一举一动来模仿尝试,满怀热情地想要去探索,但有时难免会感觉自己有很多事情都做不好而受挫。
面对孩子遇到的大大小小麻烦,爸妈耐心的指导比简单的包办代替更能让他们体验成就的快乐。引领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如何解决碰到的各种难题,如果父母的帮助让孩子看到了自己的无能、对未来失去信心并丧失尝试和努力的欲望,那么这种帮助绝对是对孩子巨大的伤害。
父母可以适当地给孩子分配一些小任务,让孩子在顺利完成的同时获得成就感,同时让孩子意识到做很多事都不是顺顺当当一下就能做好的,但只要肯学、愿意想办法,很多难题都能迎刃而解,关键是自己不能先被困难吓倒。
4、注意平时的表扬内容
小编建议父母可以多给孩子的行为给予评价,特别是对孩子正确的行为,父母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有利于强化孩子的这种良好行为。但是要注意的是父母在给予孩子评价的时候要客观一点,过于高高在上的评价其实会对孩子的下一次行为造成压力,孩子想要获得更高的赞赏或者奖励,对自己期望过高往往会更容易尝到受挫的感觉哦!
因此父母给孩子的行为作评价其实也是一门艺术呢!父母如果事无大小都给孩子一通高高的称赞,其实逐渐会让孩子感觉唯我独尊而变得目中无人呢,因此一些小小的失败对于他来说或许就是很难以承受的打击,因为在他的心里已经容不下“失败”二字,耳朵里容不下批评的话语呢!
如何教会宝宝与人分享,做一个大方的孩子
我的宝宝1岁2个月,前两天我的一个朋友带孩子来我家玩玩,他根本不让小朋友动他的玩具,即使小朋友拿了他平常根本就不玩的玩具,他都要马上抢过来。平时我经常带他到外边玩,他不是那种不合群的孩子。我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学会分享呢?
专家回答:
这是一个社会行为问题。宝宝不愿让小朋友动他的玩具,这是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一般儿童在2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萌芽,懂得“我”、“我的”、“我要”、“我不要”、“我不给”,宝宝出现这种意识,比较早一些。
家长看见孩子有这种行为,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不要强迫孩子把玩具拿给小朋友玩,这会使他产生逆反心理,讨厌那个小朋友,还会把玩具枪过来。最好是自己参与进去,说“看啊!咱们一块儿玩小火车,宝宝在这边,小朋友在那边,我给你们开来开去。现在,接好!“他可能不懂,可以由家长带领玩。
2、引导孩子去体验别人的感情。可以说:“宝宝,小朋友很喜欢你的玩具,咱们让他玩一玩,他一定高兴,好吗?”家长经常让孩子体验别人的感情,使孩子产生同情心,主动拿出玩具来和小朋友分享快乐。这种体验要长时间培养。
3、现在,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没有同龄小伙伴,不管什么东西,包括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是他一个人的,因此,“什么都是我的“正是他的理解,这无可非议,关键在大人,要创造机会让他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假日里带孩子到亲友家去串门,请有小孩的同事、朋友带孩子到家里来做客,让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图书拿出来与小伙伴分享。开始一定很困难,次数多了,孩子不仅愿意拿出玩具和大家玩,而且会很高兴。
4、一旦发现孩子愿意拿出玩具来和小朋友一块玩,应该及时表扬,让他知道这是好行为,把分享看成快乐的事。家长要表现出大方的态度,不要让孩子感到妈妈舍不得拿出玩具来给小朋友玩(主要是怕玩坏了),这个年龄的儿童已经很敏感,您的态度会给他暗示。
5、另外也可以采用目标转移法,让宝宝玩一些别的玩具,不和小朋友抢。
如何对付宝宝的16个“不愿意”
1.宝宝不愿换尿布
·宝宝总是不能忍受躺着一动不动,妈妈可以严肃地跟宝宝说明:换尿布的时候到了。态度要坚决。
·先把某个小玩具塞给宝宝,再让他躺好,看看能不能分散他1分钟的注意力。
·在给宝宝换尿布时妈妈的手一定要温暖,特别是冬天的时候,先捂暖自己的手再脱宝宝的裤子吧。
2.宝宝不愿洗头
·宝宝不爱洗头,很多时候是怕脏水流进他的眼睛和耳朵,妈妈在给宝宝洗头的时候,一定要选无刺激性的香波。
·把宝宝仰天抱在腿上,让他拿住一块干毛巾捂住眼睛,自己挡住流下来的脏水。
·别把宝宝当作一个脏瓶子,洗的时候一本正经默不作声。妈妈应该一边给宝宝洗头,一边和宝宝说话、讲故事什么的,既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又能增加你们的感情交流。让洗头成为一项亲子活动。
3.宝宝不愿洗澡
·让宝宝养成勤洗澡的好习惯,把洗澡当作每天必做的事情。
·控制好房间和洗澡水的温度很重要,宝宝要是觉得太冷或太热,当然就会闹别扭了。
·在澡盆里放一两个小玩具,也很管用。对大一点的孩子,鼓励他自己洗就能调动他洗澡的积极性。
·对于不喜欢用澡盆的宝宝,可以让他和你一起淋浴,记得脚下要放上防滑垫哦。
4.宝宝不愿穿衣服
·尽量少给宝宝穿套头衫,谁也不喜欢被蒙在黑漆漆的一个布袋子里。
·多夸赞这件衣服穿在宝宝身上有多漂亮,给宝宝描述一下衣服上有什么图案,能随口编个故事就更好了。
·和宝宝比赛谁穿衣服穿得快,有时候你可以故意让宝宝赢,以增加他的积极性。
5.宝宝不愿理发
·选一个宝宝喜欢的理发师比选一个技术出色的理发师更重要。选好后最好能长期固定下来,当陌生的理发师变成了自己的朋友后,宝宝就更不会排斥他来动自己的头发了。
·先告诉宝宝电推子会发出“嗡嗡”声,让他有个心理准备,避免被吓哭。
·让他知道头发理好后会更漂亮,小朋友和叔叔阿姨们会更喜欢他。
·如果宝宝实在不愿意让别人来理发,那爸爸妈妈就买个理发器,自己动手给宝宝理一个帅气的发型吧。
6.宝宝不愿剪指甲
·乘宝宝睡着偷偷剪。
·告诉宝宝指甲长了后,里面就会爬满“小虫子”,吃到肚子里要拉肚子的。
·跟宝宝说大拇指是老大,食指是老二……左手从小剪到大,右手从大剪到小。
7.宝宝不愿断奶
·妈妈在准备断奶之前就应该让宝宝多尝试用杯子喝水、喝奶。慢慢地减少宝宝吃奶的顿数,平时多给他吃一些辅食,适应一下。
·晚上那顿奶是宝宝最不愿意断的,断奶的这几天,不如让爸爸来哄宝宝睡觉吧。
·开始断奶时,可以每天都给宝宝喝一些配方奶,也可以喝新鲜的全脂牛奶。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鼓励宝宝多喝牛奶,但只要他想吃母乳,妈妈也不要拒绝他。
8.宝宝不愿睡觉
·有些宝宝会依恋于某些安慰物,如毯子、喜爱的玩具、妈妈的衣服等,你可以将这些东西放在他的身边,但一定要记得经常清洗哦。
·宝宝常会以哭闹、离开小床等方法“要挟”父母,达到不睡觉、不离开父母的目的。可从宝宝6个月开始,用渐进式方法进行训练他乖乖睡觉:
1、如已习惯抱着或摇动着入睡,先停止摇动,仅抱着睡。时间为4—5天:
2、放入小床并继续搂抱和抚摩;
3、不再搂抱,代之以拍背;
4、不再拍背,代之以坐在床边;
5、不坐床边,代之以站在附近,知道宝宝入睡后离开;
6、在宝宝入睡前离开。
·有些宝宝半夜醒来后就不肯再睡了,这时候你一定要坚决地将他放回小床,别与他闲谈,或提供水或食物,要让他明白,晚上是用来睡觉的,不能干任何其它事情。
·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可配以某种形式的奖励,例如墙上挂一张图,每独立睡好一晚在上面粘贴一颗星星等等。
9.宝宝不愿吃蔬菜
·把宝宝不爱吃的蔬菜集中起来,做得色彩鲜艳一点,用他的好奇心挑起他的食欲。
·蔬菜太生硬的话宝宝一定不爱吃,可以在做菜的过程中加一点山慈菇粉和奶油,把菜炖得烂一点。
·爸爸妈妈要做好榜样工作,带头多吃蔬菜,并表现出津津有味的样子。千万别在宝宝面前说哪个菜不好吃什么的,以免误导宝宝。
·把一些蔬菜剁碎了包在饺子或者馅饼里,宝宝既可以换换口味,又摄取了多种营养。
10.宝宝不愿刷牙
·好话鼓励。宝宝刷过牙后,一定要多夸他小嘴巴真香啊,牙齿好白啊。不刷牙的小孩子妈妈不喜欢……
·让宝宝自己挑选可爱的牙刷、牙膏、水杯,在他刷牙的时候,播放《刷牙歌》,把刷牙当作游戏一样。
11.宝宝不愿看医生
·去医院之前,尽可能让宝宝知道待会儿医生检查时会使用什么工具,比如听诊器、温度计等,只要宝宝乖乖的,这些东西都不会引起痛楚的。
·买个造型逼真的玩具医疗箱,和宝宝玩医生看病的游戏,让他了解这个过程。
12.宝宝不愿吃药
·告诉宝宝不吃药的话就要打针了,让他自己选,大多数的宝宝自然是宁愿吃药也不要打针的。
·要尽量想方设法减少药的苦味,以便使孩子能够接受。比如,用两层果酱夹一层药粉放在勺子里一下喂进。汤药要煎得浓浓的,分几次喂进。鱼肝油类药物可滴在饼干上给宝宝吃。
13.宝宝不愿上幼儿园
·家长在宝宝入园前就应当为宝宝做好准备,如提前讲幼儿园的好处、参观幼儿园,引发他对幼儿园的向往。还可以请已在幼儿园的小朋友对他说说幼儿园的种种乐趣。
·不要因为宝宝哭闹就心软了,一定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要给老师百分百的信任,上学途中千万不要偷偷地溜去学校探视。
·要让宝宝明白这个原则他去幼儿园和爸爸妈妈上班一样,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14.宝宝不愿叫人
·在出门前预先告诉宝宝如果遇到熟人该怎样对待,如果宝宝表现良好,回家大大表扬;如果表现不佳,要就明确指出“没有礼貌的小孩大家都不会喜欢。”
·当宝宝拒绝叫人时,不用硬逼他,你可以把话题转移,等宝宝放松后反而有可能会想要表现一下,自动自觉地重新开金口:如果有其他小孩同时在场,而这个孩子很乐意叫人。就适当地利用一下这个条件。表扬大方叫人的孩子,利用宝宝好胜争宠、爱模仿的心理打开金口。
·带宝宝外出时遇到熟人,你可以先跟别人打招呼,给宝宝树立良好的示范作用。如果宝宝不肯叫人,那么告诉他,点头微笑也是打招呼的一种方式,让他学着试试看。
15.宝宝不愿整理玩具
·平时就要培养宝宝自己动手的能力,即使宝宝做得不好,你也不要去干预,宁可在他做完后再偷偷地重新整理一遍。
·给宝宝一个大盒子,告诉他这是玩具们的家,和宝宝一样,玩具们每天都要回家的。由宝宝来送它们回家好不好啊?
16.宝宝不愿与人分享
·宝宝的自私很多时候是家长惯出来的。如果宝宝把手中的东西拿给你吃,这时候你千万不要拒绝,否则,时间一长,他会以为任何好东西就是应该属于他一个人的了。
·要引导宝宝换位从别人的角度着想,例如:“宝宝玩不到这个玩具很难受,那么玲玲玩不到这个玩具是不是也很难受?”让宝宝体验对方的情感和需要,出自内心地愿意和对方共享。
·多让宝宝结交朋友,多和同伴玩耍,要有意识地引导宝宝与他人共享,当宝宝与他人共享时,要及时表扬,肯定他的共享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