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不理睬也是一种方法

发布时间:2020-11-02 幼儿园种说课稿 幼儿种蒜活动方案 教育研究方法笔记 开学有一个月了,今年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学习、生活环境,学习和生活开始步入正规。

但是每个班总会有几个特殊的小朋友不能很快融入集体中,有的性格、脾气特殊,有的在饮食上有比较严重的问题。

因为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个性也不同,有的活泼开朗、有的调皮大胆。

卓箐小朋友就是一个特别的孩子。

现在刚来的小朋友都能跟老师走队、还会唱歌做游戏了,他在旁边就是默不作声,一动也不动。

赞美批评都无济于事,我们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行,没有效果。

说急了,他就大哭了,真的没有办法了。

我想就任由他去吧,免得逼急了,再不来上幼儿园了。

于是在每次活动时,我就不再去强调他了,但是时不时的会多注意一下。

过了几天,在一次做早操时,当我的眼光扫过圆圆时,发现他居然也在跟着做操了。

我真是高兴极了,一个困扰了我多时的问题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

事后,当我认真的思考这件事时,我才突然意识到:对待不同个性的孩子不能用相同的教育方法,像卓箐这种腼腆害羞的孩子,不要太去关注他。

因为这种性格的孩子不希望成为大家的焦点。

所以,有的时候“不理睬”也是一种办法。

根据不同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这是我的点滴见解。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玩也是一种学习


在和家长谈话时,常常可以听见家长建议老师要多要求幼儿,多学几首儿歌,多写几个数字。他们把超前的知识学习当成早期智力开发,以为这才是成材之道,殊不知,这恰恰是幼儿教育的误区。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改变,我们幼儿园教育,更注重给幼儿游戏的机会,也就是玩的权利。幼儿园的孩子,其年龄特征就是要让游戏成为孩子的主要活动。以前一部分教师和家长都认为,上课才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手段,只要通过上课来学习各种知识,而忽视了通过游戏活动,通过幼儿主动的玩,来让幼儿发现、尝试、探索以及积累知识和经验,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更好的、更自然的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能力。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的一个重要的游戏内容,它让幼儿有机会,有条件,通过玩的方法,去模仿成人的活动,去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也让孩子们的创造力得以很好的发挥。有时,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然的语言交流,能让我们教师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

家长们,玩也是一种学习,幼儿的智力发展可塑性是很大的,超前的知识训练也许会有短期效应,但其后的发展未必像某些家长所期盼的那样超乎寻常。

所以,尊敬的家长,请让你的孩子多玩一会吧,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玩的条件,让他们在玩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累也是一种乐趣


我园开展了“花样玩球”这一活动,我们挑选了几名能力强的幼儿,让他们玩球,并要求他们掌握一定难度的动作,孩子们在练习这些动作时感到有难度、很累,个别孩子练习很短的时间就不想做了,即使这样我们还是每天都坚持让他们练习。

一天王伟迪的妈妈来到幼儿园跟我说,不要让王伟迪玩球了,如果再让她玩球她就不来幼儿园了。听到这些后,我感到有些不理解,经过我的询问,原来王伟迪回家跟妈妈说玩球很累,她的妈妈听到孩子的这番话后,就决定不让孩子玩球了。这时我想到了:怪不得这几天,王伟迪经常请假,说是肚子痛,并且做操时也很不用心,做值日也不积极,并跟小朋友说很累。玩球这一活动来培养她的吃苦、受累精神。

我以身示范与孩子们一起活动。开始的时候我在腰上不会转球,只跟孩子们讲述转球的要领,我发现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不高,为了提高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就跟孩子们一起转球,孩子们休息的时候,我继续练习,累的我满头大汗,衣服湿透了,这时孩子们围在我身边,七嘴八舌地说着,看,老师练的多带劲、我们也练吧,”在她的带领下,其他小朋友也拿起球转了起来。这时我对孩子们进行了随机教育,让他们知道了:虽然老师的年龄大了,但是不怕累,学会了腰上转球,他们也要象老师一样坚持练习。这样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高了,劲头大了,使她认识到了自己以前的做法是错误的,并表示今后在家中也要培养孩子的这种精神。

王伟迪每天都抢着做值日,做操时也很用心了,每项活动都积极参加。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孩子吃苦、受累的精神。

放手也是一种教育


吃完小点心后,浩浩小朋友问我:“老师现在到区域里去玩,不要插牌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名字的区域牌子,每个区域有规定的人数。)好不好。”“好的,你们会守规则吗?”“老师我们会的”孩子们看着我说的。他们都到自己喜欢的区角里玩了。

玩了一会儿工夫,有些孩子超出区域规定的人数,争了起来。都要玩我特意准备的新材料花生夹。我在傍边看着他们怎样处理,结果他们采用“石头、剪刀、布”方法,决定人数。我用表扬眼神来肯定孩子们的做法。

在数学区里,我用线、用彩色的花生夹串起来的样品,还把回形针以方便孩子们的使用。

“这些东西是用来做什么的呀?”几个孩子对着这些漂亮的材料讨论了起来。

文文小朋友说:“我知道,这是用来串项链。”

伟伟小朋友说:“这个线是放在娃娃家里的。”

还有许多小朋友说:“这些花生怎么玩的。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而我只是用信任鼓励的目光微笑地看着他们,于是她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猜测开始了大胆的尝试。开始她们一起用花生夹来串项链,可是没有颜色的搭配。我就以商店采购员的身份出现:“这些项链就不够好看,要是在颜色上排排队呀,我把你们设计好看的项链全部收购。”于是她们就开始想别的主意了。不知是谁提出:“把它红、黄、蓝就可以串成项链了。”这个提议立即得到大多数孩子的认同。随后她们都认真按照自己的想法串成一条条漂亮的项链。当她们把自己亲手制作的项链挂在脖子里,套在手腕上的时候,我从她们满足的笑容里读出了孩子们自我陶醉,自我欣赏的幸福。

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一味地约束孩子,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孩子在教师的高控制下,模仿学习,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就是“放手”带给我的感悟。放手不仅让孩子有了自我发挥的空间,更能激发孩子自主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增强她们的自信心。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更多的对孩子施行“放手”的原则,让他们的个性充分表现,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自己发现创造的乐趣!

放手也是一种爱 (中班)


已经习惯了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想想今天要和孩子们做什么?玩什么?

这几天忽然发现中班的孩子们都在偷偷的成长着,很多宝宝从刚升入中班不知道找出书上第几页的内容到现在很多宝宝已经能根据老师的要求翻书,并且在锻炼孩子们翻书的这一过程中,很多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很多数字。这一变化让我心里很是感动。

刚接手中班的宝宝们,心里很是犯愁。孩子数量多,年龄上的差距大,对很多家长也不是很理解。但是看看孩子们真诚的笑脸,真诚的信任。我就决定要对这群可爱的“小猪猪”们换种教育方式。从刚升入中班的老师帮忙提裤子到现在孩子们自觉的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这都是孩子们不小的进步。

有时候孩子们晚上等待家长为他们穿衣服

,我会在这时让他们自己动动手,其实放手有时候也是一种爱。我们只有放手让孩子们勇敢的去做才知道孩子们的缺点,才能更好的去帮助他们。

当孩子们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我们不妨多说一句:“相信自己,你能行的宝贝!”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体验别样的爱。

教育随笔:模仿搭建也会一种方法


教育内容:

宝贝喜欢选择在建构区进行拼搭活动,并能熟练使用不同材料进行单一拼搭或者混搭,技能技巧方面形成多样,宝贝使用垒高、延长、架空等技能进行拼搭物体。有一次,我认真的观察宝贝在拼搭过程中的表现,突然发现简单的拼搭完成之后,他自己欣赏一会,然后默默的拆掉,拿着手里的材料学着同伴的样子在模仿,可能是一时之间想不出合适的办法拼搭,所以,选择了最为简单的方法。

教育小结:

都说孩子的想法是千变万化的。的确,孩子的世界是精彩的,眼中看到的也是多姿多彩的。但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存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个性的孩子,需要寻求不同的策略和实施方法。准备方面也是格外重要的,针对个体差异,准备层次分明的低结构材料,便于不同能力的孩子选择和应用。教师可以适时的介入,给予孩子需要的帮助,同时,更要凸显孩子的优势和专长,能力固然重要,体验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家园共育是一座互通的家园桥梁。

有时候惩罚也是一种爱


自从孩子们升入大班之后,班里嘈杂的声音越来越多,仿佛从小班给他们顺好的常规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退化了。

孩子们每天有说不完的话,包括吃饭和做工作时。

教室里时不时看到这个在跑,那个在闹,老师的话只能起到三分钟的震慑作用,三分钟之后的混乱可想而知。

其实,我们不难理解这种现象的出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观点也已经从小班的“逆来顺受”变成了“敢于创新”,我们在欣慰孩子们有主见的同时也不得不头疼孩子们个人情感的毫无限制的释放。

叛逆期的经典表现就是所谓的“反着干”,他们越来越敢说、能说了。

而且有时也特别喜欢做一些出格,会伤及自己甚至是同伴的事情。

所以,小班的教育方式——细声细语,娓娓道来已经严重激发不起孩子们倾听的兴趣。

最主要的是我们不能总是给他们呈现好的一面,应该让他们知道做错事情是要经受一定的惩罚的,强制他们去遵守很多必须要遵守的规则。

所以,有时惩罚也是一种爱。

记得曾经有一位外婆语重心长地教育我们老师怎样去教育他的外孙,“他就是一只顺毛驴,我们都是顺着他的。

”我们曾经无数次的采用这种所谓的“顺着他”的教育方式,但是事过之后我们发现造成的结果就是他的变本加厉。

从孔子就研究出了“因材施教”这样一种既有深度又有力度的名词,而且这个词也被广泛的应用着。

孩子的性格截然不同,我们针对不同的孩子选择的教育方法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比如:班里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心小,对于这种孩子我们就需要循循善诱,而不是厉声呵斥。

而有些孩子就是班里的强者,什么都不在乎,在尝试过种种的说服教育之后,他仍然会表现出一种盛气凌人的霸气,对于这种孩子,我们就只能通过惩罚来挫挫他们的锐气了。

当然,我们所谓的惩罚并不等同于体罚,本着爱孩子的心理,我们只是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急迫,但是却并不至于要用身体上的惩罚来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比如:做工作不专心,喜欢交头接耳,我们只能让他停止工作;上课不专心,不听讲,而且还捣乱课堂秩序,我们就只能将肇事者喊到前面,脱离开让他喋喋不休的小环境,进入比较安静的环境中专注的接受教育;有些孩子就是不喜欢喝水,可是明明嘴巴都快要干裂了,家长心急如焚,我们只好责令他在别人喝一杯的时候他需要喝两杯;当有些孩子吃饭时贪图玩耍,将粮食浪费的惨不忍睹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适当的尝试一下饥饿的滋味;当别人在玩玩具,而他只是关心用玩具来打闹的时候,我们就要让他到一边清醒的反思一下自己的错误究竟是什么…………和孩子们相处了两年,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进步,我们真的很欣慰,但是大班毕业之后孩子们将面对新的学习环境,而这个环境不再如幼儿园这般,他们要逐渐学会认真听讲,端坐整齐,懂得注意力集中的含义,所以,我们任重而道远。

我们发自内心的希望他们能够以后的路走的更加宽敞平坦,我们希望他们上了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都是班内的佼佼者,在我们的眼中,他们就是自己的孩子,良心告诉我们他们的发展与我们息息相关,只有教育好他们,我们的教育生涯才不会有遗憾,所以,有时难免会严厉,有时难免对使用惩罚,但是,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最主要的是从每次老师对他们的教育中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知道下一步他们该怎样去做一个好孩子。

从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是每一位父母和老师要做的重点工作,宠爱、溺爱不要发生在孩子们身上,让我们的爱变得更加理智。

表扬孩子也是一种教育


洁洁妈妈常常有意识地表扬和鼓励洁洁:“洁洁真聪明!!”“洁洁真漂亮啊!”可是,最近我们发现洁洁变得爱翘尾巴了,总认为自己比别的小朋友都好,做什么事情都会自我表扬,听不进其他人的批评和意见。有一次,旁边的小朋友随口说洁洁太黑了,没有玲玲漂亮,洁洁竟然气得拿玩具扔别人!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不由的思索起来,在幼儿园中我们也提倡要多鼓励多表扬,那怎样的鼓励和表扬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呢?

表扬一,整体性的表扬

就是对幼儿做出一种整体性的判断,强调他个人的能力,如“某某真聪明!”“某某真能干,加油!”“你真棒!”

表扬二,强调过程的表扬

幼儿在完成某一任务或从事某一行为的过程中,对他所付出的努力程度或所运用的方法进行评价,强调他的努力。如“你真努力!”“你今天很认真,不错!”“这件事情你做得挺好,因为动了小脑筋!”

表扬三,强调结果的表扬

即对幼儿某种行为的结果进行反馈和评价,强调他的成绩。如“全答对了,很好!”“今天你玩玩具的时候没有去争抢,真好!”“你今天吃饭很快很干净,不错哦。”

经常受到强调过程的表扬的宝宝逐渐理解到,某一行为并不等于对自己能力的全面肯定或否定,除了“完成”,自己所付出的努力程度或所运用的方法也是值得赞许的,哪怕是失败了,他也不会觉得自己不够聪明,而会总结经验教训,下次做得更好些。这样,宝宝逐渐学会了直面困难,勇于克服,学会了不以成败论英雄,也学会了勇敢地承担失败。

幼儿教育反思:“不关注”也是一种育策略


一天下午,我班在地垫上游戏。孩子们有的在玩鳄鱼跷跷板,有的在滚圈,有的在滚轮胎,忙得不亦乐乎。

过了一会儿,我发现有几个小女孩不再玩器械了。都把上衣脱下来,扎在头顶上。咦,她们在干什么?我蹑手蹑脚地悄悄地走到她们背后,听听她们说什么。只听洁洁大声说:“我是原生态歌手,我演唱一首苗族歌曲!”然后她就神气地哼哼地唱起来,也听不出唱出什么,但却听得出很投入。“谢谢大家!”洁洁唱完后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时,馨馨急忙跑上去,头上扎着她自己的白色半袖褂子,皮肤黑黑的,嗬!还真像一个西北的原生态歌手!“我也是唱原生态的,我唱了啊—啊—嗬—嗨—吆—”,原汁原味的利津实验一幼的原生态歌声悠扬地飘荡在空中。没等馨馨下台,敏敏头扎花小褂,腰系着洁洁的丝巾,手拿着用报纸卷的“话筒”,蹦蹦跳跳地上来了:“我是云南白族的,我给大家唱一首原生态的歌!”然后就吱吱呀呀地边跳边唱起来。“我们来伴舞吧!”洁洁又提议道。“好啊!”孩子们在敏敏旁边跳起来。我笑咪咪地望着他们,正听得入迷。“唉,老师来了!”洁洁小声地说。孩子们呼啦一下子都围过来说:“李老师,我们正在举行青年歌手大奖赛呢!好听吗?”“好听极了,我都陶醉了!你们都唱得什么歌?”“原生态的!”馨馨抢着回答。“下面该谁了?继续比赛阿。”我热情地巡视着。“该伟艺了!”孩子们一起把伟艺推到了前面。伟艺是个羞涩的小女孩,虽然她也打扮好了,头上插着几朵小黄花,腰里也系着一件小花褂,可看见我在这里便忸忸怩怩地不肯上来。“奥,李老师还有事呢!刚才珩珩邀请我和他们一起进行滚轮胎比赛,我走了啊,你们继续唱吧!”我编了一个理由就走开了。我走到远处偷偷地望去,看到伟艺又唱又跳,投入极了。随后孩子们又轮流进行比赛,又不断有孩子加入进来,场面热烈而有秩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自发游戏是开放的,放松的,自由的,许多害羞的孩子也敢于表现,有时老师的介入只会引起孩子的紧张,不自然。如伟艺就因为我的在场而不敢上台表演。这时,我果断地选择了离开,采取了不关注的态度,从远处欣赏,还给孩子们本应属于他们的自由的放飞想象的天空,让他们更随意一些,更放松一些,更自由一些。因此,老师们,该放手就放手,有时,游戏只需孩子们自己参与;有时,“不关注”也是一种教育策略;有时,只需我们远远观望,远远欣赏这一道美丽的风景。

相关推荐

  • 玩也是一种学习 在和家长谈话时,常常可以听见家长建议老师要多要求幼儿,多学几首儿歌,多写几个数字。他们把超前的知识学习当成早期智力开发,以为这才是成材之道,殊不知,这恰恰是幼儿教育的误区。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改变,...
    2021-10-09 阅读全文
  • 累也是一种乐趣 我园开展了“花样玩球”这一活动,我们挑选了几名能力强的幼儿,让他们玩球,并要求他们掌握一定难度的动作,孩子们在练习这些动作时感到有难度、很累,个别孩子练习很短的时间就不想做了,即使这样我们还是每天都坚...
    2020-12-16 阅读全文
  • 放手也是一种爱呢 放手也是一种爱呢周五**爸接儿子回来后我发现儿子的袜子不是他的,继而奶奶又发现小家伙的小秋裤好像有点小了,紧紧地套在小腿上,松紧带好像也挺紧,经我确认,那也不是儿子的。估计是儿子将裤子尿湿了,老师给换...
    2020-11-06 阅读全文
  • 放手也是一种教育 吃完小点心后,浩浩小朋友问我:“老师现在到区域里去玩,不要插牌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名字的区域牌子,每个区域有规定的人数。)好不好。”“好的,你们会守规则吗?”“老师我们会的”孩子们看着我说的。他们都到...
    2021-01-27 阅读全文
  • 评价也是一种学习 早上,我把孩子们的38张画一一在投影仪上进行展示.投影仪放大了作品的优点,也放大了作品的不足.这对画的好的小朋友是一个炫耀自己作品的机会,但对画的不好的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刺激.呵呵 我把一张画放在投影仪...
    2020-12-26 阅读全文

在和家长谈话时,常常可以听见家长建议老师要多要求幼儿,多学几首儿歌,多写几个数字。他们把超前的知识学习当成早期智力开发,以为这才是成材之道,殊不知,这恰恰是幼儿教育的误区。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改变,...

2021-10-09 阅读全文

我园开展了“花样玩球”这一活动,我们挑选了几名能力强的幼儿,让他们玩球,并要求他们掌握一定难度的动作,孩子们在练习这些动作时感到有难度、很累,个别孩子练习很短的时间就不想做了,即使这样我们还是每天都坚...

2020-12-16 阅读全文

放手也是一种爱呢周五**爸接儿子回来后我发现儿子的袜子不是他的,继而奶奶又发现小家伙的小秋裤好像有点小了,紧紧地套在小腿上,松紧带好像也挺紧,经我确认,那也不是儿子的。估计是儿子将裤子尿湿了,老师给换...

2020-11-06 阅读全文

吃完小点心后,浩浩小朋友问我:“老师现在到区域里去玩,不要插牌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名字的区域牌子,每个区域有规定的人数。)好不好。”“好的,你们会守规则吗?”“老师我们会的”孩子们看着我说的。他们都到...

2021-01-27 阅读全文

早上,我把孩子们的38张画一一在投影仪上进行展示.投影仪放大了作品的优点,也放大了作品的不足.这对画的好的小朋友是一个炫耀自己作品的机会,但对画的不好的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刺激.呵呵 我把一张画放在投影仪...

2020-12-26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