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怎样对待孩子的撒谎

发布时间:2020-11-02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幼儿园说课稿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最近,我在班上发现了一个让我感到很意外的事情,那就是有个孩子有了说谎的现象,我意识到这一现象的严重性。

刚开始时我对这名幼儿进行了说教,但是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

于是,针对这一现象我搜集了许多资料,从中了解到三、四岁的孩子正处于发展想象力的时期,常常把想象与现实混淆。

幼儿园的教师和父母应帮助孩子渡过这一真假难辨的年龄阶段。

但当孩子确实在撒谎,而不是把想象与现实混淆的时候,就必须引起我们成人的注意了,那我们怎样去对待撒谎的孩子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看:首先,成人要识别真假谎言。

如果孩子的确是说谎,就要以浅显的例子帮助他认识错误。

例如用故事《狼来了》等来教育孩子。

其二,成人要多关心和爱护孩子。

不要在人多的场合职责孩子,更不要因为面子对孩子的错事姑息迁就,甚至弄巧成拙。[优美句子网 111642.COM]

其三,成人要避免给孩子制造说谎的机会。

比如,孩子一说头疼、肚子疼,妈妈就同意他留在家里,不送幼儿园;孩子一“告状”,老师便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被告的小朋友。

这样一来,孩子因说谎而尝到了“甜头”,下次就可能故意重演。

其四,成人要以诚实的行动作表率。

比如,家里来了不受欢迎的客人,妈妈就躲起来让孩子去说“妈妈不在家”。

年幼的孩子会把成人的谎言当成正当行为去仿效,妈妈无形中就成了说谎的启蒙者。

另外,当成人说一些善意的谎言时,一定要避开孩子,免得孩子辨不清是非,产生不良影响。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你怎样面对孩子说谎


情况一、害怕受到惩罚

宝宝自述:鱼缸打碎了,妈妈会打我屁股

狗狗篮子里那只红色的皮球真好看,可是,我刚拿起来,狗狗就冲着我“汪汪!”地叫个不停,吓得我撒腿就跑。

“哎呦!”我的头,疼死我了!只听“啪!”地一声,桌子上的鱼缸竟然掉到了地上,地板全湿了,小金鱼在地上扑腾扑腾地乱动。这倒底是怎么回事啊?糟啦!妈妈过来了,指着地上打碎的鱼缸问我,“这是怎么回事?”我记得上次我把牛奶倒进花盆里,妈妈还打了我的屁股。这次要是知道是我撞坏的鱼缸,又要打我屁股了,我赶紧告诉妈妈:“是狗狗撞坏的!”

宝宝心态点击:孩子不诚实是恐惧的结果

哲学家罗素说过:“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基诺特分析儿童说谎的原因时也说:“说谎是儿童因为害怕说实话挨骂而寻求的避难所。”2~3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是非判断,当他们发现自己做错事时,会本能地害怕随之而来的惩罚。特别是已经有过做错事被训斥、惩罚的经验。就如同故事中的皮皮,当妈妈问题鱼缸是谁打破的时候,他会本能地想到上次犯错误被妈妈打屁股的情景。因此,为了避免惩罚,就会捏造谎话来掩饰错误。

家长怎么办:

1、缓兵之计。不要为了让孩子说真话而一个劲地盘问,那样只会使孩子把谎话编得越来越圆。

2、营造宽松环境。为孩子创造一种说真话的宽松环境,告诉孩子人都会犯错,应当勇敢的承认,下次注意了就行了,

3、先表扬再处理。当孩子主动说了实话后,首先要表扬孩子的诚实,然后再妥善处理孩子的错误。

情况二、想象和现实混淆

宝宝自述:是大象带我飞回来的

星期天爸爸带我到动物园。动物园可真好玩,狮子、河马、大象、犀牛……哎呦,看得我眼花缭乱。咦?为什么动物和人长得不一样?为什么白天鹅长着丰满的羽毛和大大的翅膀?为什么大象不长翅膀,它还能带着我飞回家呢。这一天过得真快,还没尽兴就到家了,我自豪地告诉妈妈:“是大象带我飞回来的。”

宝宝心态点击:用想象代替现实

2、3岁左右的孩子,见闻逐渐广泛、感情丰富、语言能力逐渐发展,想象力也异常丰富。长着翅膀的大象,和房子一样大的冰箱,诸如此类天马行空的想象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中极为常见。他们常常根据自己的愿望去幻想,以想象代替现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各种事物都感兴趣,但由于生活经验少,缺乏知识,再加上记忆的不准确,想象往往容易受情绪支配,对一些事物分辨不清,出现想象与现实的混淆,此时说谎只是把心中的愿望表达出来,这种行为与孩子的品行无关。

家长怎么办:

1、用鼓励满足孩子的欲望。遇到这种情况,尽量采用鼓励性的语言,比如:“大象带你飞回来的,你太神气了!”来满足孩子的欲望。

2、教孩子辨别现实与想象。接下来,帮助孩子分清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现实,并教会孩子如何表达想象和愿望。

情况三、理解性心理错位

宝宝自述:老师表扬我是

小荷把一辆红色的玩具汽车带到了,好神气啊!要是我也有一辆就好了。嘿嘿,机会来啦,趁他看图画书的功夫,我拿起了玩具汽车。谁知,小荷突然站起来就和我抢。我可是号称“大力士”的,他哪抢得过我,于是他一个趔趄就摔倒在地,接着“哇哇”大哭起来。天啊,我可不是故意让他摔倒的。老师赶忙扶起了小荷哄他不哭。

看着一旁呆呆的我,老师温柔地说:“抢小朋友东西是不对的,下次改了还是好孩子。”咦?老师表扬我是好孩子了。我心里这个美啊。回到家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

宝宝心态点击:心理错觉让宝宝误读别人的话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2~3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不能全面理解语言的含义。理解性心理错位多发生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身上。是指孩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足而产生了心理错觉,从而说出了与客观事实不符的话。就如同故事中的宝宝,把老师的客观评价当成了表扬,出现“撒谎”现象。

家长怎么办:

1、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对于这类“说谎”现象,家长不能操之过急,应该帮助孩子分析成人的话的真正含义,消除孩子的模糊认识。

2、听话训练。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和孩子进行听话训练,使孩子理解别人的话。比如:妮妮是个好孩子,可是今天却犯了错误。”,类似于这样的转折句,帮助孩子全面分析这句话究竟表达了什么。孩子的听话能力逐步提高了,这类说谎现象就会自动消除。

情况四、表现欲萌动

宝宝自述:其实我根本就没画完

幼儿园里,老师让大家画一只大大的红苹果。“画好的小朋友请举手。”“我画好了!”我第一个举起了手。老师笑眯眯地对我点点头。我心里这个美啊,我是小朋友中最棒的一个!可是,没想到,老师还让我把画好的红苹果展示给大家。“糟糕!”其实我根本就没画玩,这可怎么办啊。

宝宝心态点击:表现欲驱使宝宝说“大话”

,就会高兴地向父母显示。表现欲能增强宝宝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感,同时调动宝宝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孩子在强烈的表现欲驱使下,会不自觉地说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大话”,这些“大话”往往被父母理解为说谎。

家长怎么办:

1、鼓励宝宝的表现欲。父母首先要用鼓励的言行帮助孩子巩固、发展他的表现欲和表现能力,提高其自信心与积极性。如:“宝宝真棒,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2、培养孩子客观的自我认知。接下来对于孩子给予客观的评价,逐渐培养孩子对自我客观的认知。

情况五、受成人言行影响而撒谎

宝宝自述:谁让妈妈骗我的

王阿姨打电话约妈妈出去吃饭,妈妈说她生病了去不了。不对呀,妈妈没有生病啊。“妈妈,你哪生病了啊?”我话还没有说完,妈妈就伸出手指“嘘”让我别出声。一天晚上,邻居小朋友打电话让我出来玩,我就告诉她我生病了。妈妈说:“小孩子不许说谎!”我没说谎啊,妈妈上次就是这样和阿姨说的啊。

宝宝心态点击:成人一句漫不经心的谎话影响孩子

幼儿模仿能力很强,成人在社会交往中一句漫不经心的谎话,都可能被宝宝模仿。如果父母经常当着宝宝的面说些小谎话,以后孩子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会说谎。另一种情况是家长有时不经意说了的话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兑现,比如有些家长许诺星期天带孩子到公园玩,但由于紧急的或特殊的情况未能实现,孩子就会觉得大人是在说谎,我以后也可说谎。

家长怎么办:

1、反思自己的言行。身教胜于言传。当父母告诉孩子要说“实话”时,要反思自己是否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此基础上修整自己的言行。

2、认真履行承诺。许诺孩子的事情就要认真履行,如果不能兑现要向孩子说明理由,取得孩子的理解。

情况六、为取悦父母而撒谎

宝宝自述:得了小红花妈妈总该表扬我了吧

妈妈总是当着我的面夸邻居家的小姐姐能唱会跳,长得漂亮。她从来不夸我,气死我了!邻居家的阿姨看到我说:“这小姑娘,多乖巧啊!”听得我心里这个美啊。可是妈妈却说:“你可不知道没有人时这孩子有多淘气。”

哼!在妈妈眼里我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今天幼儿园里老师教我们剪小红花。我偷偷地把一只小红花塞到了口袋里。

回家后,我告诉妈妈,今天我的表现好,老师奖励了我一只小红花。妈妈夸我真是个好孩子,我心里这个美啊。

宝宝心态点击:家长对孩子期待过高

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很高,如果孩子表现得好就会很高兴,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如果孩子没有达到期望就会训斥孩子,长此以往,孩子为了取悦父母就会说谎。而父母如果不了解情况,让孩子撒谎成功,尝到了甜头,会强化孩子的说谎行为。

家长怎么办:

1、检查自己的期望是否合理。面对孩子这样的说谎行为,家长要检查自己对孩子要求是否得当,期望是否合理,适当的期望是孩子进步的动力,但如果期望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范围,就会让孩子形成心理压力,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

2、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是缘于对父母有条件的爱的感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和充分的尊重,孩子就会健康的发展。

孩子撒谎行为


早上入园时,孟鑫莹小朋友的妈妈说昨天穿的那件新衣服上有许多漂亮的金星星,昨天晚上回家后妈妈才发现衣服上的金星星都掉了,问她是怎么弄掉的,她吱唔着一会儿说是国振娟小朋友给我摘掉的、一会儿又说是王丽斐小朋友给我弄掉的。

孟鑫莹妈妈这一说我忽然想起昨天早上孩子们入园后,我晨检时注意过她的新衣服,我还夸奖她,说她的衣服真漂亮。

没想到一件衣服就穿了一天就弄坏了、不漂亮了。

可是孟鑫莹说是国振娟和王丽斐给她把衣服弄坏的,我怎么也无法相信,因为无论是在活动时还是在寝室孟鑫莹离她们两个人都很远,怎么会是这两个孩子给她弄坏的呢?我决定先了解一下再说。

我用严肃的口吻问孩子们:“是谁把孟鑫莹小朋友衣服上的金星星弄下来的?”活动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我又说:“谁给她弄坏的主动承认错误。

老师原谅他。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出声。

我有点生气了,决定把这件事情查个水落石出,于是我想先单独和孟鑫莹谈谈。

我尽量用最温和的语气问她:“是谁给你弄坏衣服的?”她看着我,吱唔着没说话。

我接着问:“你自己弄坏的是吗?”她点了点头,接着又摇了摇头,她一下子慌张起来。

这时我已经有了答案。

于是,我换了一种方式问她:“是你自己摘下金星星给了好朋友是吗?”这次她点点头。

我说:“知道改正错误就是好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都是不小心犯错误,而当成年人严厉的批评时,他们会因为害怕被批评而撒谎。

好孩子也会撒谎


昨天早上,不知道是哪一个幼儿在晨检处拿了一张绿卡,这是我们老师特别烦恼的事情,我们基本上在每个星期都会出一个通知让家长给幼儿剪指甲,可是总还是偶尔有一两个幼儿忘记剪了。

当我向全班幼儿询问的时候,他们都异口同声的说没拿绿卡,真是奇怪了,我突然想出一个办法,我让全班的幼儿把双手都伸出来摊在桌子上,我希望这样能查出来是谁。当我一五看过摊在桌子上的每一双小手后,我仍然没有查出始作俑者,只是缩小了范围,有三个幼儿的手指甲比较长。我希望他们其中有一个能主动承认是自己,可是我很失望,他们都一口咬定自己是拿的红卡。最后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去做晨检的郑老师找答案,其实那是我不愿意的,但是我无奈还是去找了郑老师。可当我得到答案后,我心里更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因为拿绿卡却又不自己承认的人居然是平时我们比较信任的项正楠。他是我们两位老师都认为很优秀的男孩,活泼,开朗、积极,平时也帮我们做一些事情,比如分发学习用品、餐具等,做得也不错,上一个月还被评上了“月明星”。他怎么会理直气壮地说他没拿绿卡呢?

我回到活动室后,大声的说:“我已经从郑老师那里了解到是谁拿的绿卡了,我希望他自己到我面前来说。”这时我发现项正楠的眼睛不敢看我,但是他的脸已经红了。这时我又走过去问他:“正楠,你拿的是红卡还是绿卡?”“我拿的是红卡。”他已经把头低了下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是不是有点太逼迫这个孩子了,我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老师相信你是一个好孩子。”我离开了正楠的座位,心里有些许沉重。我想还是等明天和他单独聊聊吧。

“好孩子也会撒谎”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一个晚上,同时我也反思我在处理这件事情时是不是有不够妥当的地方。我想还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和正楠做交流吧。

今天早上,我一大早就来到了幼儿园,因为我知道每天项正楠也是来得比较早的。到了七点半,正楠如往天一样准时来到了幼儿园,可是当我看他时,他仍然像昨天一样低着头。我想现在这个时间是最好的,因为其他幼儿都被另一个老师带到院子里做晨间活动去了。我小声说:“正楠,现在没有别的小朋友,请你和和坐在一起,我们聊一聊,好吗?”他走到我身边挨着我坐下来。“对不起,正楠,昨天老师不应该当着那么多人问你是不是你拿的绿卡,这样显得老师不相信你,其实,老师很喜欢你,也相信你会是一个诚实的孩子。”“老师,昨天的绿卡是我拿的,我向你撒谎了,对不起。”正楠小声的说着。:“好宝贝,老师原谅你了,老师相信你以后都不会再撒谎了,到院子里去和小朋友们玩吧。”“嗯,那我去了。”话还没说完,他已经像一只小麻雀一样飞出去了。我想,他也和我一样压抑了一晚上,现在终于如释重负了,其实我也是。

如何对待孩子说谎行为


*4岁的妮妮不小心打碎了茶几上的花瓶,妈妈问起时,她说是家里的小花猫干的。

*威儿和爸爸妈妈吃了晚饭出门散步,路过蛋糕店,看见橱窗里诱人的水果蛋糕,威儿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缠着妈妈要买一个蛋糕,并说“我真的饿了”。

*壮壮对班上的小朋友说:“我看到过一个这么大的蜗牛!”壮壮用自己的小拳头比划着,那还真是个超级蜗牛,足有他的拳头那么大。

儿童说谎行为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我们应该记住一点:儿童时期的最大特征就是心理发展的水平与年龄有密切联系。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由于他们还分不清现实与幻想的区别,因此他们的“说谎”,实际上是自我想象的产物,这种现象与诚实不诚实没有多大关系;再加上孩子个子小,他所观察体会到的事情,和成人自然不一样;因此,孩子说的话有时就会显得很夸张。一位朋友疑惑地告诉我:小时候他总觉得家乡小学旁边是一座山,而现在看看不过是个小土堆罢了!如果这时家长对他们加以批评和责备,反而会向孩子暗示怎样可以有意识地说谎。因此,对待说谎是幼儿,家长可以不必在意,只要稍加引导就可以了。当儿童到了学龄期后,说谎往往都是有意识的,对这时孩子信口说谎的行为,我们就必须加以高度的注意了。

听到孩子说的这些话,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说谎的孩子!”随后就有一场关于道德品质的教育,也许,还会给孩子讲讲皮诺曹的故事,那个说了谎鼻子就会长长的孩子的故事。以前,老人们常常用《狼来了》的故事来教育小孩子不能说谎,这说明人们对儿童说谎这个问题一直都很重视。如果自己的孩子爱说谎,父母就会十分敏感;特别是对那些经常说谎不脸红的儿童,大家更是感到不安和担忧。

日常生活中,儿童说谎的情况十分常见,他们说谎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为了达到某种愿望而说谎。

有时孩子会把希望得到的东西当成已经得到的,这是由于孩子的心理活动和思维发展尚不完善,因而产生了“幻想”,并非真在说谎。例如,孩子说他看到一只和图画书上一模一样的蝴蝶从眼前飞过。

2.为了引起注意而说谎。

孩子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从而来肯定自己的存在(或许孩子的这个特性与成人常常忽略孩子的存在有关吧),如果在孩子的经历中,说谎比较能引起成人的关切,孩子就可能用这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例如,孩子说“我的腿上都是小红疙瘩”,而实际上可能只是蚊子咬的一、两个包,他这么说就是要引起家长对他的关切和爱抚。

3.受成人的暗示而说谎。

家长不要用暗示性的口气问孩子,例如“你是不是把黄豆塞到鼻子里去了?”对于这种方式的提问,很多孩子会回答“是的”。这时孩子感受到成人语气中的焦虑和紧张,而他们又不能理解原因,因此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成人问话中的“是”和“不是”上,而根本没有注意问题的内容。如果你耐心些问孩子“黄豆哪里去了?”孩子会指着桌子底下告诉你“黄豆滚到桌底下去了”。

4.父母的“榜样”作用。

幼儿模仿性很强,父母的不诚实行为,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家长经常说谎,孩子多半也不会诚实。有些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就经常不说实话,例如来了电话,爸爸对妈妈说:“如果有人找我,就说我不在”,孩子对大人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父母的这些表现悄悄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另外,如果大人喜欢夸大其词,把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吹得天花乱坠,孩子也会不知不觉地进行模仿,效仿大人吹牛说谎。

有一种说法:儿童说谎,很大程度上是成年人造成的或促成的。分析上述儿童说谎的5个常见原因,其中,后4个都是和成人有关的。因此,父母分析自己的行为方式对孩子说谎行为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儿童“说谎”与成年人的教育方式与态度有很大关系。

父母对孩子的“说谎”要宽容一些,我们应该关注如何解决问题,而不要一开始就责备孩子:不要说“你收拾好你的积木没有?”而要说:“我们该怎样来收拾房间?”父母对孩子更多一点理解,更多一些爱心和耐心,不要轻易认定孩子说谎,不要把孩子一时的表现认定为一辈子的特点,对儿童的积极行为给予重视,那么孩子的谎言便会逐渐消失。

5.为了逃避某些事情而说谎。

有时孩子说谎是为了逃避某些事情,比如:孩子不愿去幼儿园,就会说“我肚子疼”。有时孩子是为了逃避批评和谴责而说谎。孩子害怕父母的责骂,便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逃避这种痛苦。这种掩饰得到父母的宽恕,于是下一次做错事时,便再以说谎来求得宽恕。

如何对待孩子说谎的问题


今天中午吃完饭的时候,梓涵突然过来对我说:“老师,昨天我妈妈带我去北京了。

”我们这里距离北京那么远我很好奇问:“你妈妈是怎么带你去的呀,怎么那么快回来了啊。

”“我妈妈带我做飞机去的”我明白了梓涵是在说谎,我没有马上拆穿梓涵的谎言,而是帮她分析了她刚才说的慌,让她明白了这是她自己想象的,并不是真的事情。

幼儿在两三岁的时候,见闻逐渐丰富了,感情也比较丰富了,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增强,常常把自己想象和向往的东西说出来。

因此,当孩子无意识说谎时,我们不要去责骂、怪罪孩子去说谎,而是帮助孩子正确去分析这些谎言的原因,帮助孩子去纠正,如果有条件可以帮助孩子去实现孩子的愿望。

但是还有很多孩子是故意说谎的,有些孩子为了博得老师和家长喜爱,或是犯了错误逃避责骂而故意说谎,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和老师千万不要一味去盘问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因为害怕而继续说谎,我们应该为了孩子创造一个良好、温和的环境,让孩子勇于说出真话。

善待孩子的谎言


在“秋天的水果”这个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带来了各种秋天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橘子······各种各样的水果,堆了满满一篮子。其中我们班王瑞雪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山楂,我们把它视为了“珍宝”,并特意把它摆在了水果中间。

中午,我打扫卫生时,发现篮子里的山楂不见了,不知道是哪个小馋猫“消灭”了它。为了查明事情的真相,我把中午的游戏课,临时改为谈话活动,我以考考孩子们为突破口,先问他们各种水果的颜色、形状和味道,当我问山楂的颜色和味道时,孩子们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孩子们的回答都支支吾吾的,不是很肯定,唯独马建一小朋友说的有板有眼,说出了山楂是远远的、红红的,吃起来酸酸的。这时我心里全明白了,但怎么能让他认错呢?我想了又想,便以一种难过的口吻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非常难过,因为篮子里的山楂被我们班的一个小朋友吃掉了,你们看见谁吃了吗?”这时,鬼灵精怪的马建一小朋友说他看见李繁国小朋友吃的,而李繁国满脸委屈的为自己辩解,我灵机一动说:“吃了山楂并不是什么大事,老师也不会批评他,只是老师希望他做个诚实的孩子。”可孩子们还是无动于衷,“要是谁说实话,老师就再奖励他一个苹果娃娃。”话音刚落,马建一小朋友站起来对我说山楂是他吃的,我接着说:“本来这个山楂是让大家观察的现在被你吃了,那么大家就观察不到了,怎么办呢?”他立即爽快的说:“老师,我明天再带个来。”“那么这个苹果娃娃老师先帮你保管好,等你明天带来后老师再给你好不好?”下午放学后,我与他家人就此事进行了交流,请家长配合做好买水果和有关教育工作。

作为一名幼儿老师,早幼儿说谎言的时候,千万不要冷嘲热讽地挖苦孩子。我相信没有天生就会说谎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只要我们正确对待他们的说谎行为,适时教育,相信孩子们在我们的关爱下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怎样面对小孩的谎言 分园中班


任何人都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说谎,更不会鼓励孩子的谎言。但是,怎么做才能既不伤害孩子的自尊与自信,又不纵容孩子说谎呢?首先,爸妈必须认识到,幼儿夸张的幻想通常是无害的,是宝宝心理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美国著名小儿科医生贝里.布拉泽顿在他的《触角》一书中指出,幼儿有时候爱假装是一种正常现象,是孩子想象力发育良好的重要标志。因此,从情感的角度而言,充分的想象力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明白他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因此,当听到自家的幼儿在吹牛的时候,爸妈与其担忧,倒不如放松一点,好好地享受孩子的“童话免费大放送”。

对于3岁以下的幼儿,当爸妈觉得孩子在“抵赖”或“说谎”的时候,切忌因此而惩罚孩子。用这个年龄的孩子所能够明白的方式,温柔地引导孩子说真话,才是明智之举。爸妈不妨借鉴以下几个办法:

鼓励孩子说真话。

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许多家长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责骂孩子。在此奉劝各位年轻的爸爸妈妈,当孩子告诉你他把饭打翻了的时候,你如果责怪他“不乖”、“不听话”,对他大喊大叫,他就会认为说实话不好,会被爸妈骂的。因此,这时爸妈倒不如夸他“宝宝告诉妈妈了,真乖。”这样,也就等于在告诉宝宝,说实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切忌责难。

我们在与朋友相处的时候,都会很留意自己的表达方式,如语调和用词等。因为我们知道,不同的表达方式会传递不同的信息,从而也会导致不同的反馈。然而在对待孩子的时候,许多人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如果我们要引导孩子说真话,而不是对自己所做的错事矢口否认,那么就必须注意我们说话的方式。例如,“这饭怎么会弄得满桌子都是呢,要是有人帮我把它们拣起来就好了”就比说“你怎么把饭弄得到处都是?下次再这样就不给你吃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慎待孩子的谎言


原来,孩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运用了极度夸张的语言,他试图用这种方法说服妈妈。

东净瑜是我班的小才子,他能认读很多字且词汇量特别丰富,说起话来文质彬彬。开学初,他看到别的小朋友去学画画,非常羡慕,可是妈妈没给他报名。晚上,他突然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班的小朋友全都去画画了,我们班只剩下我一个,老师都不管我了”。第二天,净瑜妈妈就这句话来询问老师:“为什么只把净瑜一人留在活动室里?”我觉得很奇怪,这是不可能的!这时净瑜说话了:“老师,我想让妈妈给我报名学画画”。原来,孩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运用了极度夸张的语言,他试图用这种方法说服妈妈。

此事告诉我们:孩子对事物的观察和辨析能力差,还想象不到一些话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很多时候孩子的谎言不是恶意的,只是一种自我保护、自我满足的本能使然。因此我们不能认为孩子只要说谎就是品质有问题,就是坏孩子,决不能发现孩子说谎就劈头盖脸地训斥,而是应该仔细观察、判断,认真揣摩孩子说谎的心理,尽量用委婉的方式让孩子知道说谎会对别人造成伤害,说话应该实事求是。作为老师我们要慎重对待孩子的谎言。

相关推荐

  • 怎样教育爱撒谎的孩子 你家的宝贝撒谎吗你是否也为此大伤脑筋妈妈们别着急,小宝贝撒谎,也有他的小道理。请你不要轻易将谎言与孩子的品质划等号,因为谎言有时只不过是幻想,或者孩子小小的如意算盘。 事实上,说谎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
    2021-09-08 阅读全文
  • 孩子,怎会撒谎? “分糖了!”司仪喊了一声。新娘李某端着糖果盘抓起一把把喜糖向围观的人群抛撒,大人小孩一阵骚动,纷纷弯腰低头争抢喜糖,沾点喜气。突然,一枚金灿灿的戒指随着糖果落到了我班幼儿——小刘晴的脚下,她蹲下去捡糖...
    2021-01-12 阅读全文
  • 如何面对孩子的撒谎 如何面对孩子的撒谎 生活中常常会碰到孩子撒谎的现象,尽管经常说,不能撒谎,不要撒谎,可不是就这样简单的几句话,孩子就真的养成了不撒谎的好习惯了。当然,孩子的性格是各异的,就象有的孩子不会撒谎,有的孩子...
    2020-11-02 阅读全文
  • 孩子学会了撒谎,父母应如何对待? 孩子一天天长大,经常会弄出一些趣事,有时甚至学会了撒谎。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避免孩子撒谎,以及孩子撒谎时,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呢? 1.要帮助孩子区分现实和想像。 孩子说谎并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龄...
    2021-07-31 阅读全文
  • 怎样对待爱猜疑的孩子? 这种儿童不但怕生,而且疑神疑鬼,常使父母伤透脑筋。这种儿童过分猜疑,很容易被周围的同伴讥为胆小鬼,你愈骂他,他的猜疑心愈严重。 猜疑的小孩,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第一,是精神外伤型,曾经遭遇可怕的...
    2021-12-14 阅读全文

你家的宝贝撒谎吗你是否也为此大伤脑筋妈妈们别着急,小宝贝撒谎,也有他的小道理。请你不要轻易将谎言与孩子的品质划等号,因为谎言有时只不过是幻想,或者孩子小小的如意算盘。 事实上,说谎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

2021-09-08 阅读全文

“分糖了!”司仪喊了一声。新娘李某端着糖果盘抓起一把把喜糖向围观的人群抛撒,大人小孩一阵骚动,纷纷弯腰低头争抢喜糖,沾点喜气。突然,一枚金灿灿的戒指随着糖果落到了我班幼儿——小刘晴的脚下,她蹲下去捡糖...

2021-01-12 阅读全文

如何面对孩子的撒谎 生活中常常会碰到孩子撒谎的现象,尽管经常说,不能撒谎,不要撒谎,可不是就这样简单的几句话,孩子就真的养成了不撒谎的好习惯了。当然,孩子的性格是各异的,就象有的孩子不会撒谎,有的孩子...

2020-11-02 阅读全文

孩子一天天长大,经常会弄出一些趣事,有时甚至学会了撒谎。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避免孩子撒谎,以及孩子撒谎时,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呢? 1.要帮助孩子区分现实和想像。 孩子说谎并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龄...

2021-07-31 阅读全文

这种儿童不但怕生,而且疑神疑鬼,常使父母伤透脑筋。这种儿童过分猜疑,很容易被周围的同伴讥为胆小鬼,你愈骂他,他的猜疑心愈严重。 猜疑的小孩,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第一,是精神外伤型,曾经遭遇可怕的...

2021-12-14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