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家长如何鼓励孩子的好奇心

发布时间:2020-11-02 教育笔记鼓励孩子 幼儿感恩的心活动方案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一、从毁坏中训练好奇心

如果孩子对一些玩具或者其他事物产生好奇心,想进一步了解时,与其担心孩子毁坏东西,不如教给孩子这些东西的使用方法。

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来玩玩具,并且在玩的过程中,告诉孩子这些东西为什么会自己动起来,必要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拆开玩具来研究一下它的内部构造。

1、训练好时机

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饭,让孩子一个人在客厅里玩耍。yjS21.cOM

一个人玩着没意思,看着漂亮的玩具汽车,孩子突然有了想把它拆开来的想法,看看汽车的轮子为什么会转呢?一会儿,地上就多了一堆零件,可是当孩子想把它装起来的时候,却发现怎么也装不上去了。

孩子把玩具拆开来,只是想了解它为什么会自己动起来。

孩子因为对玩具产生了好奇心,想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这是孩子迈开了探索未知世界的脚步。

如果大人在这个时候对孩子批评,甚至打骂,都会让孩子刚刚萌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受到打击,阻止了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进取心,对孩子将来的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

2、妈妈不要这样说

当妈妈从厨房出来,看到被孩子拆成一堆零件的玩具汽车时,怒火一下子爆发了。

妈妈非常生气地对着孩子说:“爸爸给你买的玩具汽车,你怎么刚玩几天就把它拆了,下回再也不给你买玩具了。

二、从模仿中训练好奇心

如果孩子对妈妈在厨房忙碌的动作产生兴趣时,妈妈可以安排孩子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让他洗黄瓜、西红柿等,帮着妈妈拿调料等。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就可以了解一些蔬菜的特性,观察食物生熟前后的变化等,使好奇心得到了进一步的满足。

而且,还有可能更好地激发孩子更深层次的好奇心,培养探索事物的能力。

1、训练好时机

看着妈妈进了厨房准备做饭,孩子也跟进去在妈妈的周围打转,不是摸摸这里,就是看看那里。

看着妈妈在择菜,孩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一根大葱来。

孩子学习和模仿的能力很强,当看到妈妈在厨房忙碌时,孩子也想帮妈妈来做一些事情。

这时如果妈妈认为孩子这是在捣乱,不让孩子参与这些家务活,会打击孩子参加劳动的积极性。

孩子在探索周围环境时受阻拦或受挫,那么他做事就很容易放弃,这种性格甚至会贯穿其一生,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很听话、很顺从,遇事听天由命,但是,他们会没有主见,遇到很复杂的事情时,往往不知所措。

2、妈妈不要这样说

妈妈看到孩子拿起了大葱,一把抢下来,说:“你别在这给我捣乱了,去外面客厅自己玩去!”然后拉着孩子的手,把他带到客厅的沙发上,自己回到厨房继续忙碌,并随手关上了厨房门。

三、从实践中训练好奇心

如果孩子想要弄明白“花生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时,妈妈可以找两个花盆,让孩子在两个花盆里分别种下炒熟的花生和生花生。

等过一段时间,一盆花生长出幼苗,一盆没有长出来时,再告诉孩子事情的真相。

1、训练好时机

孩子吃着妈妈买来的花生,问妈妈:“花生是怎么来的?”妈妈说:“花生是花生豆在地里长出来。

”隔几天,孩子拿着铲子在地上挖了一个坑,把剥好的花生豆一粒一粒地种在土里。

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在我们成人看来可能很可笑,这时候千万不要嘲笑孩子。

面对孩子的这种探索和实践的方法,妈妈一定要认真对待,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来告诉孩子这样做是错误的,这样就会束缚孩子的想象力。

2、妈妈不要这样说

看见孩子把花生豆种在土里,妈妈又是生气又是好笑,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啊!炒熟的花生怎么能种呢?”

四、从声音中训练好奇心

如果孩子对敲打东西产生的响声感兴趣时,妈妈可以专门找一些不同质地的物品,比如说,塑料盆子、不锈钢锅、玻璃杯子、瓷碗等等,让孩子用筷子来敲,看看筷子敲打到这些不同质地的物品上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这样反复敲打一段时间以后,可以用布蒙上孩子的眼睛,妈妈用筷子来敲打这些不同质地的物品,让孩子根据这些不同的声音来判断妈妈敲打的是什么物品。

这样不但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还能让孩子在玩中知道一些简单的物理学知识。

1、训练好时机

到吃饭的时间了,大家都坐在餐桌旁准备吃饭,孩子也坐到了他的小椅子上了。

看着桌子上摆放的筷子和碗,孩子拿起筷子敲了一下玩,听到筷子敲碗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孩子很高兴,拿着筷子不停的敲碗,妈妈说了让孩子别敲了,孩子就是不听,“叮叮当当”地响声吵得大家都没法安静吃饭了。

孩子敲碗时,会对发出的响声感觉很好奇,而且敲不同的碗或者盘子都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这让孩子有了探索的欲望,他想知道敲这些东西为什么会发出这些不同的声音。

这时妈妈的呵斥或者阻止,都会限制孩子的求知欲望,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知识的好机会。

2、妈妈不要这样说

妈妈抢过孩子手里的筷子和碗,说:“让你别敲了,你怎么不听呢?你这么不听话,我以后不喜欢你了!”

五、从游戏中训练好奇心

孩子在玩搭积木的游戏时,突然推倒刚搭起来的“小房子”时,妈妈可以问孩子为什么要推倒这些刚搭起来的房子呢?然后可以让孩子把搭好的房子按照顺序一块一块地拆下来,告诉孩子在拆的时候房子不会塌就说明孩子搭的房子很结实。

通过这种非常规的玩法,才能让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正常地发挥。

1、训练好时机

妈妈和孩子在地毯上玩搭积木的游戏,在妈妈的指导下,孩子好不容易才搭起了房子,妈妈还没来得及表扬孩子,孩子却一把推到了刚刚搭起来的房子。

孩子将搭好的房子推倒可能是想知道房子推倒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房子被推倒时积木会朝着哪些方向散落?孩子这种不按常规方式玩游戏的态度,正是说明了孩子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如果爸爸妈妈引导好的话,孩子的这种探索欲望会转变成创新思维,这会为孩子将来学习知识、学会独立思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妈妈不要这样说

妈妈看着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帮孩子搭起来的积木房子在顷刻间“土崩瓦解”,非常生气地对孩子说:“看看你,好不容易把房子搭好,就这么推倒了,下回再不陪你搭了。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错


区域活动时,宇宇把凯凯的脸给抓伤了,对于孩子犯错,作为老师应该给予批正。我批评了他,并且让他向小朋友道歉。临放学时,我怕他带着情绪,让家长误解,我说把今天你抓伤凯凯脸的事跟妈妈说说。

在第二天入园时,宇宇的妈妈找到老师,非常生气地跟质问我:别天孩子打架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我家孩子老实就把坏事都推到他身上。看到她的样子,我心平气和地跟她解释:我已经问过了,他去抢小朋友的彩图,人家不给,他就动手了。她听我这么说,扭头就走,还边走边说:我家孩子的脸上就从来没干净过。听那意思,是他的孩子经常吃亏。

家长是孩子的标杆,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以什么态度对待孩子的错误,直接影响着孩子,宇宇妈妈对孩子犯了错误,帮着孩子一起找理由,就会让孩子学会这一招,一旦他犯了错,老师批评到,他就会迅速将矛头指向别人,某某也怎么样了。

对家长的护短,我想告诉她:孩子犯错是可以纠正的,但家长帮着孩子犯错,这个错可能一辈子都难以纠正。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做事有耐心


生活中,很多孩子做事都缺乏耐心,漫不经心或有头无尾,令父母发愁。科学家的实验表明,在良好的环境下,3岁儿童能够连续集中注意力3-5分钟,4岁儿童连续集中注意力10分钟,5、6分岁儿童连续集中注意力15分钟左右。所以一般情况下孩子缺乏耐心是属于正常范围的,不必过于担心。不过,儿童的耐心也需要某些方法来培养,这些方法都很简单,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以采用。

 例如,孩子对画画挺感兴趣,可总是没耐心画完一幅完整的画。有一天,他只在纸上画了几棵小树,就跑去让爸爸跟他做游戏。爸爸看了看孩子的画,提议和孩子来个“画森林”比赛,看谁先在纸上画满小树,画成一片美丽的森林。孩子立刻高兴地拿起了画笔,专心致志地埋头画起来。

 又例如,孩子正在用积木搭一个大轮船,刚搭了一半,又在玩桌上一只小塑料瓶。妈妈看见了,知道他又没耐心搭积木了,于是走来对孩子说:“你看这只小瓶子像不像一只烟囱?我们把轮船搭好,然后把它放在轮船上做烟囱吧。”于是孩子回到积木游戏上来,直到一艘漂亮的大轮船被他“建造”起来,才跑出去跟小朋友玩了。

 这两个例子表明,当孩子没有耐心做完一件事时,而应该巧妙地设法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回原来的活动上,并且帮助孩子把活动变得更有趣,更富有吸引力。

教育随笔:如何更好的奖励孩子


教育随笔:如何更好的奖励孩子

在幼儿园里,由老师做主给表现好的孩子奖励一颗小星星或者一朵小红花,已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偶然的一次“意外”,却让我对这种奖励方式有了新的认识。

在班级上面每个班都会有一两个调皮的小朋友,虽然平时有点喜欢爱捣蛋,但一看到小红花、小奖品也会认真的坐下来听老师上课,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就在一个周四的下午,我答应孩子们,如果都表现好就每人奖一面彩旗,好让他们高兴。可后来一看彩旗没几面了,这可怎么办呢?情急之下,一个想法冒了出来:今天孩子们制作了许多彩色风车,大家也很喜欢的,我何不把彩色风车、彩旗,还有上次活动后剩下的一些糖果一起作为奖品,让孩子们自己评价该如何奖励呢?结果,孩子们对这次别具一格的奖励活动表现得异常活跃、兴奋,我每举起一样奖品,他们就争着说出这个奖品应该奖给谁,为什么要奖给他,等全班都通过后我就将该奖品奖给那个孩子,然后其他孩子再说一些勉励的话,并指出不足,希望被奖的孩子下周再争取进步。

尝到了一次甜头,以后的奖励活动我都把权力交给孩子,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的思维有了明显的发展,对好多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敢于大胆地表述出来,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最主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欣赏别人的长处,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想想以前奖励孩子时,都是把决定权独揽在自己身上,很容易使孩子产生一种惯性思维,即老师的标准就是对的,老师说谁乖谁就是好孩子,就可以奖小星星、小红花,这其实是把孩子领进了一个误区。所以,现在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游戏活动中,我都把奖励的权利交给孩子,让他们自己评一评,议一议,自主决定获什么奖、奖给谁。

其实奖励的方法有很多,因人而异,像我们有些小朋友喜欢老师奖励的小红花,有一些喜欢老师当着爸爸妈妈的面夸奖自己,有一些小朋友喜欢老师贴纸的奖励等等。所以说奖励的方法是无限的,要经常去鼓励和夸奖孩子,也不单单只是奖励这一项,可以语言或者是肢体上的任意一种。

把奖励的权利交给孩子,从而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他们也学会了互相督促,都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悄悄进步了。

让家长放心、孩子要多表扬多鼓励


让家长放心贝贝是这三月份新入园的孩子,贝贝的妈妈对我说,孩子在各方面比较弱,不太爱表达自己,让我帮助贝贝多锻练。当贝贝第一天来到幼儿园时对所有的装饰和玩具都非常的好奇,可过了几天贝贝就什么都不愿参加,就一个人静静坐着看。我走到贝贝面前,和他面对面地谈话并问他:“贝贝,!我们能一起玩吗?”他好像没听到一样,对我不理不睬。我又接着说:“我喜欢你贝贝。”他这次听了我说的话,点了点头。贝贝的性格特点比他妈妈说的还要内向,他不仅是社交方面较弱,而且不愿融入集体,比如:一天当中不喝水、不说话等做任何事情都不参与,就一直静静地坐着。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掌握孩子的年龄特点,更要有足够的方法去引导孩子。带孩子做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情,主动和孩子拥抱、拉手、奖励大拇哥等一些肢体上的语言。我每次和贝贝聊天的时候我都做到平视孩子,帮他找好朋友,就这样过了一个月,贝贝妈妈又来到幼儿园,看见了贝贝在幼儿园的表现跟以前完全不一样,贝贝的妈妈很感动,看到贝贝的进步心里很高兴,一直不停地感谢。其实看到孩子一点点的进步对于老师来说那都是很珍贵的礼物。

孩子要多表扬多鼓励

我们班来了刘思涵小朋友,上课的时候注意力老是不集中,屁股总是很难在小椅子上坐着听完一节课,还影响到其他的小朋友,通过家访从她爸爸妈妈那里得知思涵在家里的时候也很调皮,会穿着

鞋子上沙发、上床,父母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来到幼儿园里她的话也不多,面对这样的小朋友,我会给她更多的正面鼓励,只要她有一点点的进步,我就会使劲的表扬她,比如:上课坐在椅子上的时候我就先拿她做个典型,我会说:“思涵是最安静、认真听讲的小朋友”。

就这样,孩子进步了很多,我对她很有信心,相信她也会越来越好。我们会一起努力,让孩子在赏识和鼓励中快乐成长!

如何写好孩子的评语


作为幼儿教师,和家长们的沟通是每星期、每个月的必修课。一条合适的评语是密切家长、孩子和老师三者关系的融合剂,因为孩子会从老师的评语中看到一种信任、一种肯定、一种鼓励,从而激发他们蓬勃向上的热情。反之,一条不成功的评语可能扼杀孩子进步的欲望,挫伤他们的求知积极性。一条好的评语是孩子成长史上的航标灯。孩子从老师的评语中知道自己哪些地方需要发扬,哪些地方需要改正,此时老师的评语就象一个航标灯及时为他们指明前进的方向。一条好的评语是孩子成长足迹的记录。它具有很高的存史价值,极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写评语一定要慎之又慎,切忌盖棺定论,主观武断,要以严肃认真、客观公正的态度写好每一位孩子的评语。

评语一开始的几句话,无疑会一下子拉短家长与老师的感情距离。他们了解到老师在自己孩子身上所付出心血和艰辛后,一定会心存感激,这样他们一定会更加理解老师,信任老师,配合老师,更加支持老师的工作。

一条好的评语可以使他们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引导孩子,从中学到家教的方法。

那么,如何写好幼儿评语呢?我觉得——

第一,要个性化。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何况人乎?所以我们写孩子的评语也要因人而异,要符合人的性格特征,做到一人一评。切忌事先用模子套,程式化,格式化,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要个性化到什么程度呢?你把评语写好后让别人读,你一口猜中写的是那个孩子,这样的评语才有意义,才有价值。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老师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第二,要具体化。不能用笼统的语言,概括性的语言。孩子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取得哪些成绩,存在哪些问题,提出什么样的奋斗方向,一定要有的放矢,一目了然,这样的评语才实在,才具有可操作性。切不能让人产生模棱两可,不知所云,不知所措的感觉。

第三,要人性化。要对孩子体现出人文关怀。

其实写好一条评语并不难,关键要靠我们平时的观察和积累,心中要始终装着孩子!

家长应鼓励孩子自己吃饭


导读:孩子的健康,与家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幼小的包办,到现在的依恋,才使孩子丢失自理的能力,因此家长应放弃对孩子的生活包办,使孩子自由健康的成长。

陈宇骞是我们班上的一位小男生,长得很可爱,平时也不太爱讲话。我刚到他们班时,也不觉得他和别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但时间一长,我发现他吃饭不是很好,每到吃饭时,小朋友都能大口大口地把饭和菜都吃下去,只有陈宇骞小朋友总是挑一点点菜,吃半小勺饭,还时不时地看看别人,舔舔勺子,要不然就是看着一个地方发呆。当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吃饭时,他也不理老师。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总是耐心地跟他讲道理,告诉他菜里面有很多很多营养,只有吃下去,身体才会健康,否则会生病的。但是,这些话用的次数多了,时间长了,也就不管用了。

我和主班老师决定用鼓励的方式激励他多吃饭。我和他说只要你每天吃饭的时候,都能大口大口的吃,而且在吃饭时不东张西望,不挑食,把碗里的饭和菜都能吃干净,桌子和地上不掉饭菜。我就会奖励你一颗小星星,如果凑够了十颗小星星,就可以到老师这里换一个礼物。刚开始这种方法对他很有效,几乎每天他都能按时按量的吃完,而且桌子和地上也都很干净。但是这个方法只坚持了一个星期,到了第二个星期又和以前一样了。这让我很苦恼,真的不知道要用什么方法帮他了。

后来我和班长研究了一下,决定和他的妈妈说一下他在幼儿园吃饭的情况。他妈妈告诉我们,陈宇骞在家也是这样的情况,不爱吃菜,还要用家里人喂他,从来都不会自己动手吃。我们就和他妈妈进行了沟通,告诉他平时在家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而且还要让他把饭和菜都吃下去,不要太依着他,否则就会害了他。经过我和他妈妈的努力,陈宇骞爱发呆和挑食的坏习惯已经慢慢的改正了。这让我们很高兴。这样使陈宇骞的健康有了保证。妈妈和我们都放心了!

尊重孩子的好奇心


小时候,我家刚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我看着看着,就想人是怎么进去的,我就跑过去找能进去的入口,可是怎么也找不到,于是我好奇。现在我当老师,发现孩子常常围着老师和家长刨根问底,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怎么了,为什么,问个没完没了。我理解孩子,这很正常。

有一天,我们小班的一个小朋友问我,说;\'‘‘老师,为什么我的球可以滚,他的不可以\'’。一直在追问我为什么。

游戏时,我用圆形呼啦圈和一正方体积木,让小朋友玩滚动游戏。孩子们奇怪了,问;\'\'这是怎么回事?”做完游戏后小朋友知道只有圆形的物体可以滚动。

这就是孩子的好奇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

,创造发明起源于好奇。而孩子的好奇心往往会在不太招人喜欢的恶作剧中,有时会事与愿违i,搞糟了创作,这时老师和家长绝不可简单,粗暴的或指责孩子。因为孩子创造力的种子正在萌发,是柔弱的,稚嫩的,是需要我们共同浇灌的。老师和家长要善于营造有利于激发幼儿好奇心的氛围,鼓励孩子没一点进步,分享孩子们的快乐。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好奇是让一个国家发扬壮大的基础,是神圣的,不可亵渎的。珍重孩子的好奇心,是我们大人应尽的天职,让我们共同为孩子的好奇心保驾护航。

神奇的家访

阳阳请了一星期的病假,我和王老师决定抽空去看看他。平时阳阳很顽皮还经常打小朋友,总之一天到晚总有闯不完的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所以,我想他肯定不会对我们的家方表现出太大的热情。没想到我猜错了。顽皮的阳阳出奇的乖。阳阳妈妈告诉我,当阳阳得知我们要来家访时,阳阳急得不得了,说:“杨老师从来都没来过,她不认路迷路咋办?”我听了十分感动,叮嘱阳阳好好休息,听爸妈的话,争取早点上幼儿园,我和小朋友都想他了,我们在幼儿园等他。阳阳非常认真地点了点头,乖巧的神情实在难得。孩子其实都是天真可爱的,只是有些孩子的天真可爱被一些琐碎的小事掩盖了。老师的责任就是努力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这样,才会真正做到爱每个孩子。

假病过后的阳阳进步很大,犯错的孩子中也好几次都没有他的身影了。无形中,他似乎也越来越乖了。渐渐地,他的朋友越来越多,自由活动时再也不会因为一个人无趣而去打扰别人,抢小朋友的玩具了,还会和小朋友一同分享他作品的成功与快乐。看了这些我好高兴啊。有一次,我把他拉到我身边,告诉他,他进步很大,老师越来越喜欢他了。谁知道他却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老师你啥时还去我家玩啊”.仔细一想,的却阳阳自家访后突飞猛进的。

可见神奇的家访,对一个孩子,对一名教师,是多麽重要啊!

多饮水果汁有害

有些家长唯恐孩子营养不够,常常给孩子买果汁和或者用水果汁代替水,补充维生素。水果汁口感好,营养也不错,适当给孩子喝一些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但物极必反,过多饮用反而有害。

国外研究表明,不满两周岁的婴儿,如果经常大量饮用水果汁,会影响食欲,导致营养不良,影响正常发育。美国菲纳`利夫兹博士及同事对8名11~14个月的婴儿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看他们的饮食记录,发现他们每天大约要喝掉1、5~3瓶(标准瓶)鲜果汁。后来,经降低果汁的饮用量并增加牛奶的饮用量后,婴儿的体重有了明显增加。

有水果制造出来的果汁中含有丰富的果糖,人体可以吸收利用,但是过量的果糖会影响生体对铜的吸收。铜时人体中参与制造心血管组织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婴幼儿缺铜将给日后患冠心病留下隐患。铜还是机体许多酶类的组成部分它参与体内铁的代谢

善待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们总是有许多希奇古怪的想法和做法,用开水去浇花,说用冷水花会感冒的,把电动车拆开说是看看为什么它会自己开,是不是有司机在里面……作为一位幼儿园老师,怎样去教育幼儿,对于他们的好奇心给予正确的引导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当然一味的指责他们是不对的,很巧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建议我们幼儿园教师应该用一颗童心去理解孩子,做他们的伙伴,从中把孩子引向正确的人生之路。

我们班的潘乐岩就是这样的孩子,看,小朋友又来告状了。

“老师,毛毛把毛巾扯坏了!”孩子们拉着我来到厕所里,可不是嘛,原来很平整的新毛巾已经皱来一起了,毛巾上还拖着几条长长的线,地上也有几根。

毛毛低着头看着毛巾,很难过的样子。

“老师,您看,这毛巾都不好用了。

”孩子们嚷着。

“我想,毛毛一定有他这样做的原因,让我们听他讲一讲他为什么把毛巾弄成这样,好么?”孩子们都静下来了,“我看见毛巾上有个线头不好看,我就想把它揪下来,可是越揪越多,怎么也揪不完,毛巾就成这样了。

”“原来是这样,毛毛并不是故意的,他不知道毛巾用许多线横竖织成的。

”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孩子就是天真可爱的,“闯祸”并不是他们的初衷,他们只是想用自己的双手去尝试着解决一点问题,作为教师要用童心去理解孩子,给孩子留一份想象与创造。

相关推荐

  • 家长如何鼓励孩子的理解 家长如何鼓励孩子的理解这星期学习《家长如何鼓励孩子》一课,鼓励是促使孩子积极向上的有效手段之一。孩子受到鼓励之后,会积极努力的把事情做好,在学习上也会更加努力。但是鼓励也是需要方法的,方法不得当,反而...
    2020-11-10 阅读全文
  • 家长如何正确鼓励孩子 鼓励是家庭成员之间建立积极关系的重要方式,通过互相鼓励,家庭中的成员可以建立紧密的联系和信任,并共同努力实现每个人的目标。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家长如何正确鼓励孩子”,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2023-10-10 阅读全文
  • 如何鼓励孩子向家长倾诉? 有主见,有思想是一个好习惯,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倾诉,如今的孩子的思想非常的独立,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愿与朋友,家人倾诉,这样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做家长的就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倾诉能力。 那么该如...
    2021-08-30 阅读全文
  • 如何鼓励孩子的自信心 当孩子在面对未知或困难时,鼓励可以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和焦虑,并尝试新的事物,通过适当的鼓励,孩子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并取得更好的成就。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如何鼓励孩子的自信心”,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2023-10-10 阅读全文
  • 如何引导孩子的好奇心 科学的启蒙应该怎么进行?如何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本能,让他们对科学产生兴趣?关于科学启蒙的书籍有哪些?作为蒙氏教育及奥尔夫音乐教育专业教师,耶鲁大学人类学博士,当当妈为大家解惑。 1、您好!我儿子今...
    2021-12-21 阅读全文

家长如何鼓励孩子的理解这星期学习《家长如何鼓励孩子》一课,鼓励是促使孩子积极向上的有效手段之一。孩子受到鼓励之后,会积极努力的把事情做好,在学习上也会更加努力。但是鼓励也是需要方法的,方法不得当,反而...

2020-11-10 阅读全文

鼓励是家庭成员之间建立积极关系的重要方式,通过互相鼓励,家庭中的成员可以建立紧密的联系和信任,并共同努力实现每个人的目标。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家长如何正确鼓励孩子”,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2023-10-10 阅读全文

有主见,有思想是一个好习惯,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倾诉,如今的孩子的思想非常的独立,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愿与朋友,家人倾诉,这样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做家长的就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倾诉能力。 那么该如...

2021-08-30 阅读全文

当孩子在面对未知或困难时,鼓励可以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和焦虑,并尝试新的事物,通过适当的鼓励,孩子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并取得更好的成就。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如何鼓励孩子的自信心”,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2023-10-10 阅读全文

科学的启蒙应该怎么进行?如何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本能,让他们对科学产生兴趣?关于科学启蒙的书籍有哪些?作为蒙氏教育及奥尔夫音乐教育专业教师,耶鲁大学人类学博士,当当妈为大家解惑。 1、您好!我儿子今...

2021-12-21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