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身教胜于言传

发布时间:2020-11-10 幼儿小班语言活动方案 幼儿园感恩节亲子活动方案 幼儿拍卖活动方案 身教胜于言传昨天下午,接**下棋回来的路上,**一上车就告诉我“妈妈,我今天的棋下的很好,全赢他们几个。”

呵呵,小子不错的,最近下棋很有魄力的,常常能全赢他们。我“奥,是吗?不错,**最近棋下的不错,进步很大。妈妈看**最近很努力了,每天都做题目,你看只要努力了,就会有收获的。”**一脸自豪地样子。**“邱老师也说我下的不错,都夸我了。!”奥,是的吗?**一项都会自夸,有时会把老师的表扬夸大。我“是的吗?邱老师是真的这么说的吗?”**“邱老师这堂课没说我,那还不是等于夸我了。”

我“**同学,我们要搞清楚,没说你说明你这课下的不错,可邱老师并没有说你下的不错这句话啊。做人最可贵的品德是什么?”**“是诚实,我认为老师没说我就是说我下的不错。”

我“**我们想象力丰富是很好。但是想象力要依据现实的,我们每个人都想得到表扬,可是我们不能为了表扬去自己凭空想象出来老师没说过的话,对吧?”**连连点头,并说“妈妈,我知道,其实这样凭空想象就是撒谎了。我错了妈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我“**认识到自己错误了,妈妈很高兴。**现在真的是一个素质搞得男子汉,你看中午也主动和妈妈道歉。妈妈为**的进步感到高兴。可妈妈又想问你一件事,你愿不愿意告诉妈妈。你中午为什么那么大声音对妈妈喊起来?”

**脱口而出“那是因为你以前老是对我大喊大叫的!”真是身教胜于言传啊,以前我的不好行为真的给孩子带来了影响,孩子的话、中午的事也使我看到以前的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就是这样子。

我“**,是这样啊,那妈妈今天很郑重的和你道歉,以前是妈妈错了,请原谅妈妈,妈妈以后绝对不会这样了。以后请**监督妈妈,妈妈争取平和的和**说话。妈妈争取做个有素质的妈妈!”

**“妈妈现在已是智慧妈妈了,我说的那是以前的妈妈。你不是天天在学习吗。现在妈妈你已经改正了。现在也不对我大喊大叫了。我以后也不对人大声说话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现在真正深刻认识到孩子有问题就是自己身上的问题。家长的一言一行一时一刻的在影响着孩子。孩子就是我们家长的镜子。真的是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心得:身教胜于言教


育儿心得:身教胜于言教

孩子的教育是我们家长的头等大事,回顾孩子3年半的成长历程,在教育方面虽然看了很多相关书籍,也尽量用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孩子,但从宝宝的教育成果来看,我感觉最有收效的却是我们夫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正如世代相传的教育格言:三分言教,七分身教。

我和孩子爸爸由于学习工作的需要,每天都要看书、查资料,家中的书籍几乎占了大半个房间,儿子总能看到我们在书桌旁工作,书从小就成了他的“玩具”,这些都成了培养他阅读习惯的最好方式。孩子不到一周岁的时候,就拿着我们的书有模有样地依依呀呀地读,有几本书他竟能准确地帮我们找出来。渐渐的,他喜欢读自己的书了,小手翻起来又快有准,还会查字典找自己的名字。有些书我们都要先“备课”才能给他讲明白,他却十分感兴趣。比如有一套儿童视觉百科全书,其中一本是《人体》,他对此十分着迷,知道人体中有干细胞,神经细胞,骨细胞,脂肪细胞,等等,利用这些知识,我每天早晨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给宝宝喝温开水了,因为儿子很积极主动地给他那些细胞朋友们补充水分,帮助他们打败细菌大王!读书的习惯不是我们刻意教育孩子的,他却从我们的“以身作则”找到了好榜样。想想,如果我们的爱好是整天上网打游戏,那儿子很可能就是网游高手了!

宝宝从爸爸身上学到的另一大优点就是讲卫生、爱干净。爸爸经常打扫卫生。我们也不知他什么时候开始观察学会的,这半年儿子经常拿着一块小抹布擦桌子,还知道把桌上的物品一样一样拿到旁边,擦好了再放回来。拿着小手绢擦玻璃拉门、擦书架玻璃及木框,由上到下、由里到外,还真是有条不紊,瞧瞧宝宝那一招一式和可爱的劳动表情,真是像极了爸爸。昨天,他看到我们擦地,竟然兴高采烈地冒出一句:“让我也来加入你们的擦地派对吧!”每到这时,我内心会非常感慨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同样,我们的缺点对孩子的影响更让我深刻领悟身教胜于言教。我们夫妻虽然算是“饱读诗书”,但出于东北人的倔强豪爽,加上生活的辛苦操劳,有时也会“出口成脏”,孩子爸爸觉得他们都是男子汉,甚至告诉儿子说“在你十分生气的时候可以说脏话”。记得半年前的一个晚上,我说“儿呀,明天还要早起去幼儿园,该睡觉了”,结果劝了好长时间他依然无动于衷,我又累又气,把书抢过来准备拿走,突然,孩子十分愤怒,冲着我骂了一句脏话,哇噻!我简直惊呆了,仿佛空气都凝滞了,眼泪刷的一下流出来,“儿啊,妈妈这3年多对你有多好,为你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你竟然骂妈妈!”说着我放声大哭。孩子也吓傻了,不知道妈妈为什么这样伤心。我估计他当时肯定很疑惑:我这话不是从你们那学来的么,我十分生气应该可以说的呀?我们大人出口成脏时不觉得怎样,但当一个3岁的孩子对着妈妈说时,自食恶果的痛苦心情真是难以言表。上百次教育孩子不说脏话也不如做个表率有效果,从那天起,我和他爸爸再也不说脏话了。

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孩子的行为都是与我们在一起耳濡目染的结果。比如爸爸不吸烟,儿子看到别人吸烟会说吸烟有害健康,可是爸爸和姥爷喝酒,儿子也会用小酒盅要上一点啤酒,端起杯说,“祝爸爸成长快乐,祝姥爷健康成长”。我比较热情坦诚,孩子性格中也表现出友好善良。在幼儿园虽然还记不大清楚老师讲的儿歌等本领,但老师让带餐巾纸他是绝对不会忘的!我多愁善感,面对辛苦的生活会发牢骚,结果孩子现在也动不动发出感慨:“人生哇!!!”

我们家长抚养教育孩子含辛茹苦,作为回报,孩子的成长也让我们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使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觉悟,改掉“恶习”。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我觉得更值得深思的是爸爸妈妈的优秀品质(比如诚信、善良、坚强与耐心、对知识的渴求,常怀感恩的心等等)对孩子会起到更大的作用,这些优秀品质能让孩子享用一生,使他们赢在人生旅途中的每一个终点线上!

教育孩子 言传身教胜过一切


据美国报道,湖南卫视年度大作《爸爸去哪儿》的热播掀起了一股“亲子旋风”,明星在镜头前与自己孩子的互动展现出不为人知的一面,让观众们眼前一亮。据说该剧的播出为年轻夫妻抚育下一代增加了信心,一些本来不想要小孩的夫妇们因为看见剧中的宝贝们太过可爱也因此改变了主意。

教育孩子言传身教胜过一切

对于如今的80后夫妻来说,传统的育儿经已经不能再满足于他们的需求,养孩子不只是管他们吃喝拉撒睡那么简单。如何培养孩子的智慧和艺术修养等事宜已经早早地提上了日程。排除那些浮夸的课程,育儿专家对于当今培育孩子给出了5点比较“实在”的建议:

第一,当自己孩子的“倾听者”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习惯于把自己的位置摆在“高高在上”的地位,习惯于告诉孩子“你应该去做什么”或者“我觉得什么对你更好”。育儿专家建议家长们在做出自己的决定之前,应该先听听孩子们在想什么,孩子们在这个事情上是什么态度,和孩子进行平等的交谈。做父母的往往觉得自己做的事都是为孩子好,但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切身体验,那就是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对我们所做的一些“为我们好的事”,却其实对我们造成了伤害。所以新一代的父母们一定要经常反思自己与孩子的互动方式。

第二,不要粗口,不要威胁

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即使做出一些“惹毛”你的举动也是无心之过。育儿专家建议千万别对孩子发火,如果实在克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应在心中默念数字,从1到10,让自己冷静下来。做到“5不要”:不要冲动、不要粗口、不要威胁、不要妄下结论以及不要自以为是。

第三,不要恐吓,要言而有信

一些父母很习惯在处理孩子不听话问题的时候,说出“你要再这样我就不带你去游乐园玩了。”或者“你如果听话的话,我马上给你一个特大礼物。”等诸如此类的“保证”或者“威胁”。要记住,在孩子的世界里,这些话都不是“随便说说”的话,你不当真孩子却当真,不要为逞一时之快或是为了纠正孩子的行为而“口不择言”。如果不能履行诺言,你在孩子心中就没法树立言而有信的形象,以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也无法在孩子心中扎根。

第四,说什么其实没多大用,做什么才真管用

父母对于孩子的溺爱可能会时常让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规矩又化作泡沫,育儿专家建议要坚守原则,应该说“不”的时候不能轻易妥协。不过如果你自己的言行不能端正,那么再严厉的规矩对孩子来说也都是虚弱无力的。家长说什么其实没多大用,做什么才真管用。言传身教才是给小孩子树立真正人生观、价值观的方式。

第五,别为孩子丧失自己

善待自己,即使是有了小孩也不能够放弃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这才是给小孩子最好的榜样。要记住,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性格决定命运,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最重要的是家长自身的善良与进取。

身教大于言传!


身教大于言传!儿子下周才正式放暑假,这周仍然坚持上学,反正也没啥大事跟同学一起乐呵,挺好。昨天跟儿子同学的几个妈妈聊天,才知道儿子考试成绩真是不错,与前几名相差不过二、三分,看来差距很小呢!今天早上几个孩子在校车点讨论成绩,儿子已经很淡然了,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对他来说,这一页已经翻篇了!

昨天操操妈把老师的校讯通发过来,具体内容是假期学校要组织“我对经典有话说演讲比赛和背诵《弟子规》活动,希望孩子们报名,同时还有家长要参与的征文活动,我问儿子是否参加?他摆手,表示这不是他的最爱!但是他却动员我参加征文活动,我不肯,结果这父子俩就你一言我一语地动员我参与,说什么我平时就爱写一写,这样不是很好吗?把心里话说出来,又加深交流云云,最后最被父子俩力荐,我报了名。他们老师也很开心,说我参加的话拿大奖有希望了!我笑,逼鸭子上架,也很荣耀啊!

之所以把这件事写出来没有炫耀之意,是想说,父母对学校活动参与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孩子为什么希望父母的参与?

我是个热心人,只要儿子学校班级有活动,只要时间允许,又有能力,基本上都会参加,而且也会尽自己能力去支持,当然好多时侯是儿子力推的哟!他觉得我妈妈在这方面很厉害,可以一试,为他们班级争光,他觉得心里也很开心啊!不光如此,他看到父母都这样主动去参加活动,他也愿意去尝试,所以我儿子特别活跃,只要有活动都会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其中,像跳十五米的长绳,据说当跳绳摇起打过来时,如果跑位不对,被绳子打到身上会非常得疼的,为此有许多孩子不愿意加入其中,可儿子不这样认为,他认为打几下又打不坏,积极主动跳进去参与进行,不光是勇气的问题,而且也是其乐无穷的。所以他对任何活动,都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头,乐于参与进去。

他们老师对他的评价是:“你是个很有思想很有主见的孩子,特别开朗,特别阳光,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头,特别愿意参加活动,这一点非常棒!老师非常喜欢你,希望你保持下去!”

现在想想,儿子之所以这样愿意去尝试参与一些活动,跟我们家长有关系,一方面我们鼓励他积极主动的参加活动,在他犹豫不决时给他鼓励和建议,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在需要的时侯主动参加他们学校和班级的活动,这给他做了榜样!否则你一方面要求孩子去做,而你自己反倒不积极去参与他们的活动,一拉就缩回,这无形中也会让孩子觉得你没有从行动上给予支持呢。

孩子是父母的缩影,他身上的某些潜质恰恰是家长问题的折射。做为父母,身教大于言传,以身作则,以行动去给孩子做榜样,往往更有力度更有作用呢。所以很多时侯,我们要少说多做,以实际行动,以耳濡目染的方式让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他也会采取行动哟!

育儿路上身教重于言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如果爸爸妈妈希望明明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就应该以身作则,给明明一个示范的榜样。不希望明明做的事情,那么爸爸妈妈自己就先不要去做;希望明明怎么样,那么爸爸妈妈就要先从自身做起。身教重于言传,并不是要摒弃言传,与其苦心婆心地唠叨,不如做出个榜样给明明看吧!

【物归原处的习惯】用完的东西、玩完的玩具,什么地方拿的,都要送回到什么地方去,想必这是每位爸爸妈妈都希望小朋友有的好习惯。对于明明来说,自从开始玩玩具、看书的第一天起(6周大吧),每天晚上爸爸都会带着小朋友一起收玩具、整理图书,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而平时的生活呢,不管妈妈带着小朋友做什么,做完后,所使用的工具,一定还会带着明明物归原处。

【放弃电视来看书】爸爸自小是伴着电视长大的,没有电视感觉生活就无法继续,直接影响到学习和休息,因此非常不希望明明也有这个坏习惯。于是这也是爸爸和妈妈在小朋友出生之前的决定,放弃电视来看书,至少在小朋友三岁前都这样。也是鉴于此,家中的电视成了摆设品,自从明明出生以来,近三年的时间里,只打开了屈指可数的几次,家庭时光都用来读书了,哪怕明明不愿意看书、想玩玩具,爸爸妈妈也还是会坐在沙发上自己看书,相信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力量,明明自小就是个非常喜欢看书和听故事的小朋友。

【树立不挑食榜样】每每吃饭之时,爸爸妈妈都要苦口婆心地说,“明明不能挑食,挑食不是好孩子,不挑食的小朋友身体才棒棒;与其这么辛苦地唠叨,不如爸爸妈妈(尤其是爸爸)先做出榜样吧!摆上餐桌的饭菜都要吃,不喜欢吃可以少吃;而且对于每种食物、每样菜品,不可以挑三拣四、只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挑出或剩下不喜欢的食物。

【从尊重孩子做起】如果想要明明是个尊重他人的小朋友,那么爸爸妈妈先从尊重明明做起吧!只有明明受到尊重了,那么小朋友才会有样学样地去尊重他人,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给明明自己选择的权利、不将妈妈的观点强加于明明、尊重明明的隐私、在外人面前给足明明面子等等。妈妈在“请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小朋友”一文中有详细写道,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借鉴。

【说到做到不撒谎】相信普天下的爸爸妈妈都不喜欢说话不算话或撒谎的小朋友,其实很简单,从自我做起,给小朋友树立个好榜样吧!也是自从明明出生的第一天起,爸爸妈妈就非常注意这个问题,不认为明明不懂事就可以欺骗其,或以一些善意的谎言让小朋友束手就擒。爸爸妈妈对明明的原则便是:1.说到就一定要做到,如果明知做不到,就不要说;2.许下的诺言一定要实现;3.如果忘记或确实无法按时实现的事情,一定要向明明说清原因,并且道歉;4.自己先做到不撒谎(尤其是明明在场之时),善意的谎言也不行。

【礼貌待人及用语】与其教明明要使用礼貌用语,不如爸爸妈妈先做出样子给明明看。路遇友人,与其说“明明叫阿姨”,不如妈妈与阿姨先打招呼;受到他人的帮助,与其让明明说“谢谢”,不如妈妈主动先说“谢谢”......小朋友就是在一点一滴中学习的,而且当爸爸或妈妈做不到之时,也将会受到小朋友的“惩罚”,如截屏中妈妈的记录:

【为自己错误道歉】人无完人,谁都会犯错误的,爸爸妈妈在小朋友面前也不例外。如果想让小朋友对自己的所做所为负责,对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及时道歉,那么爸爸妈妈就应该先以身作则。爸爸冤枉了明明,要先说“对不起”;妈妈因为耐心耗尽而对明明发脾气了,也要向小朋友道歉,并且解释事情的原委。这样一来,妈妈对于明明的批评,小朋友才会认真接受、虚心认错。

【耐心听孩子说话】妈妈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抱怨小朋友越大越不懂事了,大人说话他们都是充耳不闻,或者中途打断不再愿意听下去,对于这样的抱怨,妈妈一般都会反问朋友一句,“那您每次耐心听完孩子说话了吗”?也许小朋友们所讲述的很多事情,对于妈妈们来说并没有什么意思,因此妈妈们根本没有耐心继续听完;孰不知,久而久之,在小朋友们心目中,就会产生这样一种概念,“你都不愿意听我说话,我为什么要听你的”?妈妈对于明明的做法则是,不管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管自己多忙,一旦小朋友想告诉妈妈什么,妈妈都会停下手中的事情,蹲下或坐下,耐心地听明明说完,并且给明明一个答复或认可。

【得到帮助要感谢】爸爸妈妈希望明明成为懂得感恩的小朋友,从小做起的一个表现则是,凡事得到了帮助,一定要说“谢谢”。光凭言传,明明是学不会的,于是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之间受到了相互的帮助,要对彼此说“谢谢”;而明明帮了爸爸或妈妈,拿东西或扔垃圾之类的简单之事,爸爸和妈妈也是要向明明说“谢谢”的。真可谓是全家人“谢谢”和“请”不离口,在小朋友的概念中就形成了一种惯性,这就是应该的,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妈妈最后语:爸爸妈妈是明明的首位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在同明明谈话、教导明明、或吩咐明明之时,是一种教育;但小朋友对于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也是很在意的,因此爸爸妈妈自身的行为在教育明明方面,才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爸爸妈妈怎么穿衣、怎么与他人谈话、怎么谈论别人、怎么表示开心与不快…这些对于明明来说,都是具有很深远意义的。

孝道家风 言传身教


每个家庭都有其独特而淳朴的家风,每个家风、家规、家训的背后都是祖辈们体悟出来的处世之道,并用以教育和规范自己的下一代乃至下下代。家是圃,孩子是苗,每个孩子身上都会烙有家风的印记。家风就如牛毛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家风是文化和道德的言传身教,是处世之道和智慧的潜移默化。

我出生在海滨小镇莱州----金城。这里的民风热情、淳朴。从小姥姥、姥爷就告诉我要做个善良的人,“百善孝为先”一定要孝敬父母、长辈。而他们也用行动身体力行的告诉我什么是“百善孝为先”。我也是在这种家风、家训、家规的熏陶下一天天长大的。

姥爷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太姥姥是出生在1914年的一位小脚女人。姥爷是她的独子,在那个年代是不多见的。听妈妈说小时候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每次吃饭要先给太姥姥盛饭,长辈不动筷子吃饭,小辈是不可以先开动吃饭的。这个规矩直至现在,家人们都在遵循着,这俨然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每次姥姥、姥爷去吃婚宴酒席(沿海地区的酒席讲究“四大件”----海参、鲍鱼、海虾、螃蟹。)自己舍不得吃着四大件,都带回家留给太姥姥。这一切看在做小辈的眼里,也融入到孩子们的行动中。那年只有2岁的我会叫手里的最爱的红苹果送给太姥姥吃。我想这就是言传身教吧。就在太姥姥86岁那年由于意外摔伤了腿,自此行动自如的太姥姥生活只能靠姥姥、姥爷照顾了。在那个生活条件还不是太富足的年代,姥爷为太姥姥安装了空调。当时村里有空调的家庭屈指可数。姥爷考虑太姥姥行动不便就将电视、风扇、电灯等家用电器全部安装上遥控器,方便太姥姥使用。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姥姥、姥爷却每日细致入微的照顾太姥姥的饮食起居,每天端屎端尿。太姥姥卧床期间身上却从未生过褥疮。这一照顾就是十三年。我们家孝道的家风也传遍了十里八乡。2009年我的姥爷被评为“莱州市现代二十四孝贤”。姥爷说这份荣誉不只属于他一个人,是属于我们全家的。这份荣誉是传承,激励我们将孝道的家规代代相传。这份荣誉是传递,将孝道的家风传递给更多家庭。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影响每一个人。好的家风不仅对自己有益,对子女、家人有益,乃至对整个社会都是有益的。每个人都生活在家庭中,一个家庭的家风好,孩子的成长就会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前进,并将这份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代代传承下去。

言传身教的家庭教育


一哲从刚入园起就显得比一般的孩子成熟,其他的孩子还在大哭的时候她就在一旁静静地坐着,进入中班她的自律显得更明显,当其他孩子在教室里兴奋地打闹时,她会在图书区中拿着书读给其他的小朋友听,大班后她的知识面远比其他的孩子要丰富,每次活动中总是用很完整流利地话把她的所见所闻介绍给其他的小朋友,甚至有时碰到什么问题,她都会主动地给大家来解释。

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培养出这么懂事、乖巧的孩子呢?带着这种好奇我走进了一哲的家中。

一哲的爸妈都是高学历的人士,在单位里担任着领导者的角色,但在与她父母的交流中却没有流露出一丝的优越感,有的则是一种谦逊,谈到孩子的教育时,一哲的妈妈用了简单的几句话来说:和孩子讲道理,言传身教优于一切。

孩子总有任性的时候,碰到这种情况,一哲的妈妈总是先请孩子过来坐好,然后自己也和她面对面地坐着,放下情绪和孩子来针对事情的本身讲道理,慢慢地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和大人一样的被尊重的,时间久了会学着遇到事情会和大人商量来解决,而不是一味地发脾气。

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先做到。一哲的妈妈在为了培养孩子爱看书的好习惯,每天睡觉前都会坚持陪孩子看书,一边读一边给孩子解释,为了巩固这种好习惯,他们两个大人也在不断地看书、学习,再充电。有时在幼儿园一哲也会说起妈妈在看书要考试了,爸爸在学习英语继续培训。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家庭中读书的氛围的熏陶,才会养成孩子的这种爱看书的好习惯。

走近一哲的家中不仅让我了解了孩子在家的情况,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学习,教育是相通的,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的教育,只要我们都能言传身教,都能让我们身边的孩子有更大的收获!

相关推荐

  • 身教胜过言教 一天上午,我带领孩子们去小便,别的小朋友都在很快的提好了裤子,唯独瑶瑶还在磨磨蹭蹭,我叫了几声,她才慢慢地走到我面前,嘴里还“嘟嘟”的说:“我还没提好吗”?于是,我弯下腰帮她把裤子提上,却摸到她的裤子...
    2020-12-23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身教胜于言教 育儿心得:身教胜于言教 孩子的教育是我们家长的头等大事,回顾孩子3年半的成长历程,在教育方面虽然看了很多相关书籍,也尽量用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孩子,但从宝宝的教育成果来看,我感觉最有收效的却是我们夫妻的一...
    2020-09-27 阅读全文
  • 教育孩子 言传身教胜过一切 据美国报道,湖南卫视年度大作《爸爸去哪儿》的热播掀起了一股“亲子旋风”,明星在镜头前与自己孩子的互动展现出不为人知的一面,让观众们眼前一亮。据说该剧的播出为年轻夫妻抚育下一代增加了信心,一些本来不想要...
    2021-09-02 阅读全文
  • 身教大于言传! 身教大于言传!儿子下周才正式放暑假,这周仍然坚持上学,反正也没啥大事跟同学一起乐呵,挺好。昨天跟儿子同学的几个妈妈聊天,才知道儿子考试成绩真是不错,与前几名相差不过二、三分,看来差距很小呢!今天早上几...
    2020-11-04 阅读全文
  • 身教重于言传 一天,我去一所区一级幼儿园参加教研活动,刚走到大班活动室.就看到地面上散落着垃圾,一些碎纸片随风飞扬。难道教师没看见?我忍不住问园长。园长告诉我:“活动室卫生由教师负责搞,没办法——教师太忙了!”美国...
    2020-10-15 阅读全文

一天上午,我带领孩子们去小便,别的小朋友都在很快的提好了裤子,唯独瑶瑶还在磨磨蹭蹭,我叫了几声,她才慢慢地走到我面前,嘴里还“嘟嘟”的说:“我还没提好吗”?于是,我弯下腰帮她把裤子提上,却摸到她的裤子...

2020-12-23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身教胜于言教 孩子的教育是我们家长的头等大事,回顾孩子3年半的成长历程,在教育方面虽然看了很多相关书籍,也尽量用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孩子,但从宝宝的教育成果来看,我感觉最有收效的却是我们夫妻的一...

2020-09-27 阅读全文

据美国报道,湖南卫视年度大作《爸爸去哪儿》的热播掀起了一股“亲子旋风”,明星在镜头前与自己孩子的互动展现出不为人知的一面,让观众们眼前一亮。据说该剧的播出为年轻夫妻抚育下一代增加了信心,一些本来不想要...

2021-09-02 阅读全文

身教大于言传!儿子下周才正式放暑假,这周仍然坚持上学,反正也没啥大事跟同学一起乐呵,挺好。昨天跟儿子同学的几个妈妈聊天,才知道儿子考试成绩真是不错,与前几名相差不过二、三分,看来差距很小呢!今天早上几...

2020-11-04 阅读全文

一天,我去一所区一级幼儿园参加教研活动,刚走到大班活动室.就看到地面上散落着垃圾,一些碎纸片随风飞扬。难道教师没看见?我忍不住问园长。园长告诉我:“活动室卫生由教师负责搞,没办法——教师太忙了!”美国...

2020-10-15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