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很年轻
发布时间:2020-11-17 我们的城市幼儿园说课稿 我们的幼儿园活动方案 幼儿小班语言活动方案孩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这个大家都知道。
最近,我们班孩子迷上了一个问题,总爱问我“老师,你几岁了?”“老师,你属什么的?”这也许就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年龄这个问题的疑惑吧!
今天我们超超问我会做饭吗?是不是自己做饭吃?我说:“老师的妈妈给老师做饭啊!”他便很是惊讶“老师也有妈妈吗?”我说“对于小朋友来说,我是老师,可是对于我妈妈来说,我也是孩子”超超又说:“你是孩子,你怎么不跟我们一起坐着上课?”我说:“我长大了啊”“那你就是老了……哈哈”他笑着说。
“跟你们比起来,老师就是老了。
”他又问:“你老了怎么不拿拐棍?”是啊,在孩子们看来,老了就得拿拐棍,并且驼背……我知道现在我是越解释越麻烦,于是我说:“那你看老师老吗?”“不老……”他大声说。
“那我就不用拐棍了,我们都很年轻啊!”超超笑着说“老师和我们一样年轻”。
是啊,我们都很年轻.
孩子总有问不完的问题,我觉得对待孩子的任何问题,都不能草草了事,孩子的思维如此活跃,我们应该在开发他们思维的同时,让孩子明白道理,同时发挥孩子无限的想象力。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你们都是我的宝
我是一个妈妈,我懂得十月怀胎的不容易,我是一个妈妈,体会养大孩子的艰难,我是一个妈妈,我理解一个孩子对父母意味着什么。和孩子们相处已经整整两个月了,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长大,一天天的进步,我很开心,孩子们跟我已经熟悉起来,会时不时的抱抱我,会亲亲我的手,会说:“姜老师,你身上好香啊!”还会点点我的后背,然后坏坏的跟我躲猫猫,尽管我有时也会批评他们,但是我会讲给孩子们听为什么我要批评他们,如果我不制止后果会怎样,孩子听了也点头知道自己错了。我爱这些孩子们,就像爱我自己的孩子一样,你们都是我的宝,你们痛了我会心痛,你们伤心我会难过,你们笑了我会很开心;
班上有个孩子很调皮,经常犯错误,有一天在系裤子,突然有个孩子问我:“姜老师,你喜欢XXX吗?”我说:”我喜欢呀!”当时问话的孩子愣了一下
,我对她说:“我喜欢你们每一个小朋友,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包括姜老师也会犯错误,但是我们犯了错误,知道改正就还是好孩子,大家还是喜欢我们的,你觉得呢?”孩子听完点点头说知道了,我知道孩子以为我会说不喜欢这个爱犯错误的孩子,我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我们不能给孩子们贴标签,更不能说他们是坏孩子,我们要理解每一个孩子的行为,有的是自己无法控制的动作,当孩子们做出来之后自己也会意识到这么做是不对的,那我们老师就更不能戴有色眼镜看这些孩子,反之要去挖掘孩子的长处,欣赏他们的优点,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更要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
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爱孩子就要包容孩子;爱孩子就要读懂孩子;爱孩子就要走进孩子;爱孩子就要成为孩子!
我们都是小帮手
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一些乐于助人的孩子,特别是当老师需要帮助的时候,孩子们都会争先恐后的一拥而上。但是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控制能力差,有时就会出现“越帮越忙”的现象。有一次晨间活动是玩桌面玩具,到了要收玩具时,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把放在篮子打翻了,里面的玩具全都倒在了地上,掉得满地都是。其他孩子看见了便一拥而上抢着去帮忙捡玩具,甚至有两个小朋友都钻进了桌子下面了,结果呢,可想而知......整理了半天也没整理好。反而在桌子底下玩耍了起来。我一见情况不对,就立刻把小朋友们都叫了回来只留下两个小朋友整理,他们很快就把玩具整理好了。于是我问:“为什么很多人去帮忙整理的时候,花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整理好,而两个小朋友却能在短时间内整理好呢?”孩子们纷纷争先恐后的回答:“因为人太多了”“小朋友们挤来挤去所以放不好”“地方太小了可小朋友太多”“那么以后如果再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我又接着问,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想出了许多好办法。通过这件事情以后,我们班的孩子们懂得了应该如何有效的帮助别人,避免出现越帮越忙的现象!孩子们年龄虽然小,但我们不能低估他们做事的能力,我们应放手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状况发生,但只要我们及时的发现并解决,让孩子在实际生活和操作中总结经验。
你们学得都很不错,老师向你们道歉
今天中饭前,我请孩子们认真地听英语磁带,同时提出了两个要求:1、耳朵听,嘴巴不说话;2、小手小脚放放好。我开始和保育员一起分菜,今天小朋友吃的是肉饼蒸蛋、土豆丝和番茄豆腐汤。可没等我分一会,就听到了很多声音,是孩子们在说话,而且越说越大声,有的孩子甚至用脚在跺地。我马上提醒了孩子,并且重申了一遍我的要求,孩子们安静下来了。可是,还是没一会,又是响声震天。我的火气一下子上来了:“干什么?你们难道听不懂老师的话吗?我有没有叫你们说话,有没有叫你们跺脚?”
在我的一声大吼下,孩子们迅速安静了下来,全都呆呆地看着我。“你们在说什么呀?要不要到上面来说?”没有孩子回答我,可能是被我的气势吓到了吧!我叫了一个比较外向的孩子来回答:“我家里面都跟录音机一起唱的。”在他的带动下,很多孩子都说了起来:“我家里面也跟着录音机唱的。”原来是孩子们对英语歌曲比较喜欢,而且已经有所接触,有跟唱的能力了。“那你们干吗跺脚啊?你觉得这样好听吗?”“何老师教我们的。”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小何怎么可能会教他们跺脚呢!一转念,刚才放的是英语磁带,里面有一单元的内容是:lineup,要求孩子们排好队一起走,里面的确有跺脚的动作。
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喜欢唱、喜欢动,会很自然地跟着熟悉的音乐做动作。英语磁带中所播放的内容是孩子们学过的,而且,他们对于这些活动都比较感兴趣,教师一味地让他们坐着听,不动也不说,对他们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其实,让他们跟着唱一唱、做一下动作,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为什么一定要追求一味的安静呢!为什么我没能早点洞悉孩子们的想法,站在孩子们的立场考虑呢!
我马上对孩子们说:“你们能够跟着它一起唱、一起做动作,老师觉得很好。说明你们学得都很不错,老师向你们道歉。但是,马上要吃饭了,我们应该先让自己安静下来,这样,才有利于消化,让我们吸收更多的营养,不是吗?我们可以听得更仔细一点,看看你会唱的和录音机里面唱的一样吗?”
我又一次让孩子们听磁带,这一次,孩子们果然安静了下来!
我们都是好孩子!
昨天,我带着孩子们来到了新华爱心中学春游!这个春游由于天气关系已经难产了一次了,所以孩子们都特别地期待和兴奋。尽管昨天春游时没有太阳,但是孩子们欢乐的笑容却为我们的春游活动增添了一抹阳光!
他们快乐地分享着各自带来的零食,自由自在地在宽阔的塑胶跑道上尽情奔跑,银铃般的笑声在空旷的操场上合成了一首动听的旋律。
让我觉得欣慰的是,昨天孩子们表现得非常懂事。虽然孩子们都很开心,但他们并没有因为兴奋而大声嚷嚷。特别是在经过大哥哥大姐姐教室外的林荫路时,孩子们忍住住了自己的兴奋,非常安静又非常迅速地走过去,有几个孩子甚至还捂住了嘴巴,掂起了脚尖,生怕自己发出的声音会打扰到正在学习的哥哥姐姐。看到他们如此的可爱纯真,真的是让我好感动。
我们在花坛前合影时,正好是他们的下课时间,陆陆续续有中学生经过我们的身边,有几个学生还开心地跟我们的小朋友打招呼。这时,我们班的璐璐兴冲冲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他们真的说我们是可爱的好孩子了!”看着她自豪的表情,我忍不住笑出声来,原来她还记着我昨天说的话。因为怕孩子们太开心管不住自己,所以昨天我在讲春游事宜的时候,跟他们说:“如果大哥哥大姐姐看到我们安安静静很有礼貌的样子,一定会说真是一群可爱的好孩子!”没想到他们真的记住并且也用自己的行动体现了。
其实,孩子们,你们昨天的表现真的让老师很感动也很欣慰,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大声而自豪地对别人说:我们都是好孩子!
我们都相信你能行!
案例内容:
最近,班里来了两位新老师,对班级的工作还不是很熟悉。中午午休值班时,有小朋友总是不断地给两位新老师制造各种各样的“麻烦”,比如翼儿,中午“故意”不睡觉,在自己的小床上翻过来复过去。有时候在床上躺烦了,还会故意出“怪音”以引起老师的注意,或者频繁的去厕所,来回的路上故意“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不但影响小朋友们休息,也给老师们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原因分析:
针对翼儿的种种表现,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原因分析。其实翼儿不是睡不着,只是因为自己缺乏安全感,又对周围环境非常的敏感,每次一有变化就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特别是人员的变动上,从小就非常排斥不熟悉的人,每次班里来新老师、新朋友,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从开始的哭闹到后来的故意捣乱甚至是出现攻击行为,各种排斥的方法不断升级,既影响了自己的活动,又影响了小朋友们的交往甚至给新老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
问题解决策略:
一、耐心交流
老师针对翼儿身上出现的情况,跟她进行了详细的交流,谈话的内容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进行:
一、班里的新老师你喜欢吗?喜欢她的哪一方面?不喜欢她的哪一方面?为什么?
二、中午你能睡着觉吗?为什么?如果你睡不着,你想干什么?
三、午休时怎么做才不会影响别人休息?
经过交流,老师发现翼儿对新老师排斥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午休时的小便问题,因为她有每天中午12:30去小便的习惯,刚开始老师摸不准规律,所以不是早了就是晚了,所以导致翼儿对这件事情很不满意,从而对新老师有了排斥,再加上自己本身就缺乏安全感,不喜欢陌生老师。后面的行为则是由于逆反心理造成的:因为午休睡不着,在床上躺不住,所以总想活动一下,而新老师又经常提醒她,所以一下子激起了翼儿的逆反心理,老师越说不能做,我越做!
二、签订协议
听了翼儿的心里话,老师并没有批评她,而是换了一种方式,以朋友的语气安慰了她,同时告诉她其实老师就是想提醒你,只是刚开始老师还不了解你,所以才造成了这些误会。希望翼儿能够多给新老师几次机会,让新老师来了解自己。但是翼儿必须保证一定不能影响其他小朋友休息,如果觉得老师说的太多了,就悄悄给老师指出来。
为此,老师跟翼儿签订了一份为期一个月的午休协议,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针对翼儿提出的要求:
1、午休睡不着时,不能出声音,不可以影响别人休息;
2、对老师的适当提醒要听;
二是对老师提出的要求:
1、12:30要准时提醒翼儿去小便;
2、提醒翼儿的次数要适量,不可过于频繁。
协议签好以后,老师和翼儿一起把它贴到了翼儿午休时的小床的旁边,这样翼儿每天午休的时候都能够看到,以此提醒翼儿要记住我们的约定,并努力做到不影响别人休息。
三、大家的鼓励
翼儿听到内容后,很认真地就签了字,但出乎老师预料的是:翼儿签完字之后就后悔了,因为她担心自己会做不到,担心老师没法按时提醒她,担心会影响到别人的休息……..,这些担心让翼儿一下子沉浸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当中,平时跟老师说的最多的就是:“我觉得自己做不到啊!我肯定做不到!”
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和小朋友又开始对她的情绪进行安抚。首先是肯定了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特别是当上课或游戏中,翼儿认真遵守规则时,老师说的最多的就是:“表扬翼儿能够认真地遵守咱们的活动规则!”在活动中,让孩子相信自己能行,提高其自信心!其次是肯定翼儿的进步,班级组织相关的谈话活动:《说说我们的午休》,在说到谁最近午休表现最好的时候,有小朋友提出最近的每天中午翼儿都很安静的午休,大家没有听到你的声音呢!甚至有小朋友提议:为翼儿的进步鼓掌吧!在大家热烈掌声中,翼儿羞答答地接受了大家的肯定。
四、积极的强化
在以后的日子里,老师一直关注着翼儿的午休问题,只要翼儿做到安静午休,不影响别人的休息,大家就会予以积极地肯定,同时还会进行相关的奖励,比如奖励小粘贴一类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强化,翼儿每天中午都能够安静午休,班级整体的午休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午休是幼儿在园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安静的午休环境则是幼儿午休质量的重要保证,关注每位幼儿的午休质量更是老师应尽的责任。而作为班级中的一份子,不论是老师还是小朋友,都应该为提高午休质量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能因为个别幼儿的特殊行为而使所有人的午休都受到影响时,只有共同维护班级秩序,大家才能共同受益。
我们都是玩具“保护者”
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又开始玩具了,孩子们纷纷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开始玩耍,刚一会儿,就听见小雨大声说道:“老师,一凡把小熊耳朵撕下来了!”我急忙走过去一看,果然若此,小熊的耳朵还攥在一凡的手中。
见我过来,一凡带着哭腔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是小雨不给我玩玩具。
”小雨也不甘示弱:“老师是我先拿的,他抢我的!”
听到这里我马上明白了,于是我决定抓住这个教育契机,组织幼儿讨论:小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分享玩具,应怎样爱护好班里的玩具,当好玩具“保护者”。
孩子们纷纷发言,有的说:两个人同时喜欢一个玩具时,可以轮流玩;有的说可以石头、剪子、布;有的说谁抢玩,以后就不让他玩玩具了……孩子们畅所欲言,最后经过全班幼儿的讨论,大家共同制定了玩玩具规则:第一,不抢玩具,要轻拿轻放;第二,俩人同时喜欢一个玩具时,用石头、剪子、布来解决争抢问题。
最后听见小雨悄悄对一凡说:“下次咱玩的时候,你先玩,我不和你抢,我们都是玩具保护者啊。
”听到这里我开心的笑了。
孩子们年龄小自控力较差,自觉性和规则意识也较弱,他们之间经常会发生冲突,而我们教师要及时的引导孩子自己协商解决问题,而不能对孩子进行武断的批评。
轻描淡写、我们要自己玩
轻描淡写振豪小朋友气喘呼呼地跑来告状,神秘地凑近我耳边说:“刘老师,春涵和映萱亲嘴。”说完站在一边,像做了件大事情一样自豪。幼儿园里类似的事情以前也发生过,老师通常跟小朋友单独谈谈,或训斥一番,或追根问底,像处理什么大案件一样,使得小朋友们好奇心增强,越发特别注意这方面的事了。
我和振豪一起走进教室,春涵呆呆的站在一边,映萱在抹眼泪呢,其他小朋友围着他俩七嘴八舌。我走过去蹲在映萱跟前,握着她的手说:“映萱,春涵是喜欢跟你做好朋友才亲你的,你告诉他,亲小嘴巴不卫生,会传染病的,还是像老师一样握握你的手,或亲亲你的腮,好不好?”映萱委委屈屈地抬头看了看我,,然后点了点头
,笑了。孩子们也笑了。
拉着映宣和春涵的手,我们一起跑进了小朋友们的游戏圈里,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
孩子们是纯洁、可爱、天真无邪的,他们判断力差,模仿性强。对于发生在他们中间类似的事,我们教师不必大惊小怪,可用孩子们容易接受的、轻描淡写的方法来处理,效果反而好些。
我们要自己玩
我班有几个孩子特别爱打打闹闹,每天晨间活动,总爱争夺和乱丢玩具,还欺负较老师的小朋友,干扰同班活动。我花了许多心思,却始终没能改变这一现象。
一天活动时,我走到正在打闹的建伟和浩伟,面前问:“你们为什么不好好玩呢?”他们抢着说:“我们不要这样玩。”“天天玩这些玩具,一点没意思。”我问:那你们想怎么玩?”“我们要自己玩!”“我们要玩警察捉小偷!”“我们要玩解放军打仗!”他们争先恐后抢着回答。我同意了他们的要求,让他们自由结伴游戏。只见建伟、浩伟等四个小朋友腰里插上木棍,在泥坑里“挖地道”“埋地雷”“建工事”。建伟、浩伟等几个小朋友在玩“警察捉小偷”。他们平日玩时总发生争吵,可今天却配合默契,玩得有滋有味。这是我才领悟到:他们要做小主人,玩真正自己的游戏。我们幼儿教师不能忽视孩子的想法,在和幼儿的关系上,应坚持、平等,要理解、信任、尊重幼儿,赋予幼儿主人翁思想。我们要自己玩。
运动——我们都爱混班运动
又要开始混班运动了,孩子们情绪高昂。
在平衡区,孩子们有的玩自行车,有的玩滑板,有的则和好朋友一起把各种平衡器械组合起来:将半月摇正反交叉、横竖叠高地摆放;将竹梯、木板、轮胎架成独木桥,然后兴致勃勃、小心翼翼地走、爬过去。“当心一点,站稳了!”孩子们互相鼓励着。
在球类区,有篮球、足球、跳跳球、羊角球、响铃球等,孩子们有的用各种各样办法拍球,有的将球投向篮球架,有的坐在羊角球上边跳边互相追逐,玩得不亦乐乎。
推滚类器械也非常吸引孩子——钻进滚筒里往前爬,成了快乐的“小蜗牛”;多人合作的,则有的在外面“指挥”着,有的在里面滚爬,拿架势仿佛开着“巨型名贵车”;有的变速变向地推滚着轮胎,一会儿加速,一会儿打弯,象个“F1赛车手”……
每周五的区域性体育活动是孩子们期盼已久的。在活动中,幼儿自由选择器械和玩法、玩伴,充分体现“三个自由”,即选择自由、玩法自由、结伴自由,活动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在今天的运动中孩子们情绪积极,不断体验与同伴共同玩的乐趣,不断地突发奇想,大胆尝试各种平衡、滑行、跳跃等身体运动,从而提高运动能力。同时我们也发现幼儿在活动中尽管自由自在,但在一段时间后,幼儿的活动兴趣逐渐递减,他们不满足于单纯的利用器械进行活动,更渴望在一定情境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