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思雨笑了
发布时间:2020-11-19 幼儿园雨说课稿 雨教案幼儿园 幼儿园秋天的雨说课稿思雨是我园大一班的孩子。
以前的她,天真、活泼,常常未语先笑,对人也很有礼貌,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见到老师或长辈,总是很大方地打招呼。
因为我跟她奶奶沾了点亲戚关系,所以平常跟我就更是亲热了!奇怪的是,前几天,我发现小家伙有点不对劲,常常闷闷不乐的,总是皱着眉头,就是遇到我,也爱理不理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几经了解,知情人告诉我,小家伙的妈妈与奶奶前些日子因为家庭琐事,正在闹矛盾呢。
本来这家务事,就难以判断对错,加上矛盾双方个性都比较倔强,谁也不肯服输,至今还别扭着。
这大人闹矛盾不打紧,可苦了小思雨了!一边是她最亲爱的妈妈,另一边是从小就带她疼她的奶奶,她对谁好都不对,站在哪一边都不合适,小家伙犯难了,纠结着呢!
看着她那双茫然无助的眼睛,我心疼了,决定帮帮她。
前天下午,我抽时间与小思雨的奶奶聊了一次。
在了解事情的同时,我把思雨近来的表现告诉了她,希望她能站在对孩子成长有利的角度来缓解与思雨妈妈的矛盾,当我说到思雨因为她们而左右为难不开心的时候,我注意到:奶奶是心疼孙女的,因为我看到了老人眼里噙着的泪花。
我想:她一定知道怎么做了……
紧接着,我与在远方打工的思雨妈妈通了电话,在聊了会家常后,我婉转地谈起了小思雨,告诉她思雨目前的境况,当我说到从前那个快乐的小天使——思雨现在愁眉不展,心思重重,就连上课也心不在焉时,我注意到电话那边一阵沉默后,断断续续地传来哭泣声,在我提出希望后,电话那边回答:“王老师,谢谢您!您的话我会好好考虑的……”
今天早上,我又遇到了小思雨。
远远地,我又听到了她脆脆地嗓门跟我问候:王老师,早上好!一转脸,我又看到了小思雨灿烂如花的笑容。
小思雨笑了,我——也笑了!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教育随笔:小怡笑了
教育随笔:小怡笑了
小怡是我们班一个性格有点孤僻的孩子。从见到她的第一天,我就知道了“她不爱说话”。这是班上其他两个小女孩(亲戚)告诉我的。每次点名点到时,她睁着一双大眼睛默默的注视着我,嘴巴里却连一个字都不愿意发出。小朋友们说:“她就是这样,不说话的。”我制止了小朋友们,再三引导她说话,哪怕就一个字“到”,可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发出一个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他不是不爱说话。游戏中或生活中,他可爱和同伴和老师说话了。他只是不愿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你用什么办法,软硬皆不吃。
可是有一天,在唱歌活动中,我突然听到她好听的声音,我像发现了奇迹一样欣喜,并且及时在同伴面前表扬她,夸她声音好听,唱得真好!似乎,她也一下子有了劲头,越唱声音越响亮,越唱越好听!活动结束后,我还及时奖励了一个最美的贴画给她,并让同伴把热烈的掌声送给她。这时,我突然看到她脸上露出了开心而又有些羞涩的笑容。看到我在看她,更加不好意思了,笑着地下了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变有时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有耐心,还要等待,因为这个过程或许很长,或许很短。希望她在这个过程中一点一点在改变,变得更加开朗、活泼。
小班艺术教学反思:大雨和小雨
这是一节打击乐教学活动。打击乐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打击乐就和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在活动中,幼儿手、眼、脑、心并用,使大脑建立起复杂的神经联系,让头脑变得灵活聪慧。我觉得小班打击乐活动的重点是培养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和良好的听节奏的习惯。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乐器的种类较少、破损较多)主观的自身原因(自身的惰性,对打击乐教学理论的缺乏、幼儿没有基础,教学活动中幼儿比较浮躁)导致老师不太愿意上打击乐教学活动,因此,长此以往也就成为了约定的“习惯”------基本不安排相关的教学活动。
最近,随着“奥尔夫”音乐的兴起,通过对老师的培训和传达学习似乎又唤起了老师对打击乐的热情,使老师又有了一种使命感。我想,只要从小班就开始逐步渗透打击乐的内容,我相信对培养幼儿的音乐和非音乐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下面,就本节活动“大雨和小雨”做一下初浅的反思。
一、从“听”入手,培养“听节奏”的习惯。
我觉得培养幼儿“听”的节奏感不单单指靠一个一个教学活动的积累,也可以通过平时的日常环节中来有意培养。如,在开展此活动的前几天我利用上午“欢乐一刻钟”的时间跟他们玩一些有关节奏的游戏。用积木敲敲打打、用身体动作来进行节奏的感受。
二、感受与表现音乐节奏感的强弱。
幼儿对声音大小的感觉有许多生活经历,其中下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雨声有大有小,不同的变化形成了强弱的节奏。我在电脑上下载了大雨“哗啦哗啦”的声音和小雨“滴滴答答”的声音,让幼儿的听觉有一个明显的分辨。再通过“响香的拍手”和“轻轻的拍手”让幼儿探索匹配雨声。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出示图谱,幼儿就能较快的领悟图谱的意思了。然后,再在幼儿理解图谱的基础上我出示两种乐器:串铃和沙球亲子班的漂亮鲜艳的乐器使幼儿产生了强烈的演奏欲望。串铃大大的响声和大雨哗啦哗啦的响声、沙球轻轻的的响声和小雨滴滴答答响声浑为一体这样层层推进,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幼儿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很快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演奏方法和演奏角色。
三、规则培养,抓住首次行为。
打击乐活动中除了培养他们的兴趣之外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尤其重要,也使我想起了邹红传达的有关“秩序感”的理念。这节活动中有两个规则意识:
1、取放乐器的规则。我运用了简短的儿歌来帮助幼儿掌握。“小乐器,轻轻拿,敲敲打打真有趣;唱完歌,轻轻把他送回家。
2、初步学习看指挥演奏,而不是随意打击。在这一环节中重点让幼儿学习看指挥演奏,我运用夸张的的动作来演示,两组乐器由两位老师分角色指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鲜艳漂亮的乐器+老师经验的准备+过程环节的由浅入深的层层推进使活动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建议幼儿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继续增添一些新的乐器,让他作为绿叶来衬托红花的鲜艳。
雨雨终于问老师好了
班级里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性格脾气个不一样,有的活泼,有的沉稳,但是大部分孩子在家里和在幼儿园里表现的都不太一样;有时候往往就把家里任性、执拗的一面表现出了。雨雨是新来的一名小姑娘,比较内向害羞,虽然刚入园的时候不太和老师主动交流,特别是早晨入园时候,对于向老师问好总是说不出口;但是她知道去主动找小朋友交往:你叫什么名字?我叫闫芝铭(雨雨),咱俩一起玩好吗?我在旁边看着,心想:她不是个内向的孩子。中午起床后小女孩子要梳头,我看到雨雨也排队等待梳头,我计上心来让所有梳头的小朋友都要说:老师好,请你帮我梳梳头好吗?不说老师可不帮忙梳头的,一会轮到雨雨了,她说:老师好,请你帮我梳梳头好吗?我说:好的,老师很高兴,如果明天早晨你来幼儿园能问老师好,老师会更高兴的。雨雨没说话但是点点头答应了。第二天早晨,雨雨在老师的耳朵边上小声的问道:“老师早上好”,虽然只是老师一个人能够听到,但是雨雨终于开口问好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啊!我们会一起继续努力的。
爱哭脸笑了
入园的第一天,同彤来了。当妈妈抱着她跨入我们班时,撕心裂肺的哭声使我们不约而同的围了上去。“彤彤,让老师抱抱!彤彤真乖。”可无论怎样说都无济于事,只见她双手紧紧勾住妈妈的脖子,哭的大汉淋漓,全身颤抖,嘴里还不停的说着:“我要回家,我要妈妈,我不上幼儿园、、、、、、”直哭的她妈妈的泪水夺眶而出。她妈妈哽咽着道歉:“老师,我们明天再来!”一连几天都是如此。这样以来,日常活动不能正常进行,而且也影响着其他小朋友的教育。面对这特殊的孩子,在家访中找到了症结:孩子入园前一直就由妈妈或姥姥一个人带,很少接触到其他小朋友,孩子见了生人就害怕。所以孩子对带她的人依恋程度非常高。一旦要脱离她的周围,反应会特别激烈。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认真分析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耐心对待幼儿的哭泣,这样才能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幼儿园的生活中去。老师积极引导幼儿,关心幼儿成为幼儿的依恋对象,并组织有趣的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忘却孤独和焦虑,投入新的环境中去,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渐渐地可消除她的不安全感。比如:和幼儿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一会儿做妈妈:“喂,是XXX吗?妈妈正在上班,下班后我会去接你。”一会儿扮老师:“喂,是XXX小朋友妈妈吗?我是幼儿园的李老师,XXX小朋友是个好孩子,正在听老师讲故事呢,你安心上班吧。”XXX小朋友听后就真的不哭了。
每天面对这么一大群可爱、纯洁的孩子们,在孩子们中间,幼儿的心是最纯洁的,我们像女王一样拥有着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你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我们不应当吝啬赞美、吝啬肯定、吝啬鼓励,同时,讲究了教育的时机、方法、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彻底摆脱阴影,让孩子开心的过好了园中的每一天。
她露出了笑脸
我班新来了一个小朋友,第一次见到她,我竟吓了一跳,只见她瘦瘦小小、眼睛鼓鼓的、嘴巴大大的、颧骨特别高。说实在的,做教师这么多年,我从未见过这么丑的孩子,开始几天,我甚至不敢正眼看她。几天后,我发现她从不跟其他小朋友说话、玩耍,无论在活动室还是在户外,她总是一个人默默地站着,我感觉到了她的孤独和自卑。瞬间,教师的责任感充斥了我的大脑,教师要热爱幼儿,不仅要爱那些漂亮、聪明的孩子,对那些残疾儿童、长相一般甚至丑陋的孩子,更要加倍关心爱护。于是
,我开始接近她,先向全班幼儿介绍她,教育幼儿要和她团结友爱,一起玩耍。上课时,我试着请她起来回答问题、让她表演。起初,她怎么也不开口,我就鼓励她,让小朋友欢迎鼓励她,一段时间下来,她终于开始大胆讲话和表演了,也开始接纳小朋友和他们一起玩了。
我看到昔日胆小、自卑的她变得活泼开朗了,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尽管那张脸并不漂亮,但我心里充满了快慰。我也衷心的祝愿这只“丑小鸭”在人间真情的簇拥下,永远在微笑中生活。
今天你笑了吗?
最近我们开展了一个活动“今天你笑了吗?”这是为了让孩子们每天入园高高兴兴,在园时快快乐乐,离园时满脸喜色。效果还是不错的呢。在活动的同时我发现原来笑还真是学问很大呢。一起看看吧:笑是一种感情沟通,是感情的一种传递方式。在生活中,最令人愉快、最善待客人的表情就是面部的笑。恐怕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笑的人是不存在的。笑,表达我们的感情,沟通我们的思想,展示我们内心的世界;笑,说明我们人类的美好。它对每一个人都将起着引力作用、催化作用、宽慰作用、鞭策作用、鼓励作用和愉悦作用。人生来就会笑,但很少有人知道,笑也是一种很好的健身运动。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约有80块肌肉参与运动。笑100次,对心脏的血液循环和肺功能的锻炼,相当于划10分钟船的运动效果。可惜,人到成年,每人每天平均只笑15次,比孩童时代每天笑400次左右少多了。对健康来说,这至少是令人遗憾的损失。只要发笑,嘴角和颧骨部位的肌肉便跟着运动,将嘴和两眼向上提拉,这可以阻止面部线条下坠。笑,不正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吗?笑得好处是大大的!——有助美容、有助调养身心(长寿、降血压、促进消化等)、放松压力、能治肌肉劳损、有助呼吸等等。俗话说的好,“笑一笑,十年少!”大家要多笑笑哦~~
幼教随笔:下雨了
当孩子们出现问题时,当老师的要设身处地地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弄清问题出在何处,引导孩子从积极的方面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到户外活动时间了,我刚要组织孩子们出去,同班老师说:“外面下雨了。”我走近窗前一看,果然地面都湿了,雨还在悄悄下着。
“哎,真没劲,怎么会下雨呢?”“就是啊,为什么呀?”孩子们议论着,眼巴巴看着窗外。
我知道,此时孩子们并不是真想知道下雨的原因,而是觉得玩不成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我理解孩子们的想法,也接受孩子们沮丧的情绪,更重要的是我要设法引导孩子们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于是,我也跟着说:“就是的,怎么会下雨呢?”我的话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的目光一起转向了我。抓住机会,我的话锋一转:“不过,春天下雨有没有好处呢?”
孩子们马上兴奋起来:“有好处,刚发芽的小树喜欢下雨。”
“小花也喜欢下雨,下雨小花才开得多呢。”
“对呀,小动物也得喝水。雨下在地上,小蚂蚁、小蜗牛就有水喝了。”
“下雨还能让空气变干净呢!雨停了咱们再去玩,对身体还有好处呢!”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说起下雨的好处,刚才沮丧的情绪早已烟消云散。
当孩子们出现问题时,当老师的要设身处地地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弄清问题出在何处,引导孩子从积极的方面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图书宝宝笑了
最近,我发现孩子们特别能撕纸,好好的一片纸在他们手里很快变成了碎纸片,有的小朋友甚至到了撕书的地步。
终于,有一天张新宇的妈妈来到幼儿园,拿出她的书本给我看说:“老师,你看看这孩子把书都撕成这样了。
”我接过书一看,可不是刚发的书就被她撕的面目全非,怪不得她妈妈那么生气,我看了也很生气。
于是我说:“您先不要着急,等会我一定好好问问是怎么回事?”
我来到活动室,看孩子们都来了,就让他们虽音乐做一下手指律动,我趁机把张新宇撕烂的书给它画上两只大大地眼睛,在眼睛下面画上了几颗大大的泪珠,这样幼儿容易看到。
我把这本书挂到黑板上,这时孩子们的手指律动也做完了。
于是,我拍了拍手说:“小朋友现在把你们的小手放在膝盖上,请抬起头来看看黑板上挂上了什么?”孩子们大声地说:“一本书,”我又接着说:“你们再仔细看看,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孩子们认真地看了看都没有说话,我继续引导他们说:“你们看看这本书上画有什么?”这时文涵说:“老师,书上画着两只眼睛,”“眼睛下面有什么?”我接着问,“是泪珠吧!”志轩试探地说。
我说:“对了,这是一本哭了的书,”听了我的话,孩子们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
于是,我说:“小朋友有谁能告诉老师,这本书为什么哭了?”“它想家了,它没有朋友玩了,它想妈妈了……,”孩子们说什么的都有,我说:“你们说的都不对,现在大家来看看这本书是因为被一个小朋友撕烂了,它才哭了,因为书也是有生命的,它也知道疼,就像有的小朋友的手不小心被草划破了会疼的哭,书也是一样的,更何况书是让小朋友看的,我们从书上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书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们应该爱护它。
”我说完这些话看了看张新宇,只见她不好意思的看着我,从她的表情,我知道她认识到自己错了。
我趁机说:“这本书是张新宇小朋友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帮她把书补好,”于是我和小朋友一起把她的书补好,我又重新给她画两只笑眯眯的眼睛。
孩子们看了都高兴地说:“图书又笑了,图书又笑了。
”
从那以后,孩子们再也没有撕书的了,张新宇的妈妈还告诉我,张新宇把那本书像宝贝一样,每天都拿出来看看。
这本书也许会成为她永久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