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都觉得:我真的长大了
发布时间:2020-11-25 幼儿园说课稿我长大了 幼儿园说课稿我换牙了 幼儿园教材我换牙了说课稿件开学的头几天,有好几个小朋友不愿意到幼儿园来,经过仔细询问,才知道:小朋友的家长都告诉他们要上中班了。孩子们一听,以为自己和中班的小朋友又都不认识,不愿意上中班,都觉得还是上小班好,愿意和小班的小朋友一起玩,还是喜欢小班的老师。
家长硬是拉孩子来上幼儿园,到了幼儿园才知道:原来以前和自己一起上小班的小伙伴也上中班了,原来中班的老师还是小班的那个,原来......。孩子就是孩子,孩子的想法是天真、幼稚的,有时候甚至是荒唐的。但是他们的想法却是非常独特的,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
我带领孩子们参观了我们的活动室,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儿歌,做了做以前学过的游戏,并告诉孩子们:我们一起升班了。所有的小朋友都上中班了,都是哥哥姐姐了,不是幼儿园以前最小的小弟弟小妹妹了。还让孩子回想了自己以前在幼儿园发生的有趣的很多事情,有自己的,也有别人的,也提到了很多老师不曾知道的“秘密”。孩子们都觉得:我真的长大了!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孩子们长大了
“慢点走、慢点走···”“不要跑哦!”呵呵···这些话可不是老师说的哦~这些话都是孩子们说的。怎么回事呢?听我给你讲讲吧!孩子们入园已经快6月了,我们感觉孩子们似乎长大了不少,在每天吃完午餐以后,孩子们都会主动帮助老师拿抹布擦桌子,帮老师拿笤帚和簸箕,争着\抢着都很乐意,也都会自己去卫生间漱口。但这些孩子们毕竟年纪太小···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爱玩的小毛病,去洗手间时候总爱跑着跳着的过去,而老师总担心孩子们这样跑跑跳跳的会撞到人或者自己摔到了,所以老师总是在后面督促着:“孩子们啊!慢点、慢点走···”“孩子们!不要跑啊!”后来我琢磨着,这样督促也不是个好办法啊,灵机一动,就招呼了涵涵过来:“来来···我请你当小老师,给你个任务哦!帮老师看着小朋友们,告诉他们不要跑啊!”涵涵很懂事的明白了老师的话,就点点头说:“好”然后!她就忙开了!“你慢点啊!”“不要跑哦!”“要走着去啊”···嗯!我便默不出声的在旁边观察着“小老师”的工作情况。“小老师”的工作成果相当不错,孩子们真的不跑了,一个一个出去的时候都是慢慢的走,有时候有的孩子快了,涵涵就会拉着他说:“不要跑哦!”原来让孩子自己管孩子是这样的效果显著。第二天午餐的时候。我就向孩子们宣布:“以后吃得快,第一名的小朋友,可以去门口当小老师,去看着小朋友,要他们慢慢走去洗嘴巴、漱口。”在这次新政策宣布之后,都会有孩子们很自觉的去那里当个监督的小老师。今天是XX,明天是XX···孩子们就这样的轮流着,谁吃的比较快,谁就自觉的去那里站着。我看见他们这样的听话,在旁边看着他们,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滋味,一种莫名其妙的开心,一种欣慰,一种感动。我的孩子们长大了!懂事了!
我们都是好孩子!
昨天,我带着孩子们来到了新华爱心中学春游!这个春游由于天气关系已经难产了一次了,所以孩子们都特别地期待和兴奋。尽管昨天春游时没有太阳,但是孩子们欢乐的笑容却为我们的春游活动增添了一抹阳光!
他们快乐地分享着各自带来的零食,自由自在地在宽阔的塑胶跑道上尽情奔跑,银铃般的笑声在空旷的操场上合成了一首动听的旋律。
让我觉得欣慰的是,昨天孩子们表现得非常懂事。虽然孩子们都很开心,但他们并没有因为兴奋而大声嚷嚷。特别是在经过大哥哥大姐姐教室外的林荫路时,孩子们忍住住了自己的兴奋,非常安静又非常迅速地走过去,有几个孩子甚至还捂住了嘴巴,掂起了脚尖,生怕自己发出的声音会打扰到正在学习的哥哥姐姐。看到他们如此的可爱纯真,真的是让我好感动。
我们在花坛前合影时,正好是他们的下课时间,陆陆续续有中学生经过我们的身边,有几个学生还开心地跟我们的小朋友打招呼。这时,我们班的璐璐兴冲冲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他们真的说我们是可爱的好孩子了!”看着她自豪的表情,我忍不住笑出声来,原来她还记着我昨天说的话。因为怕孩子们太开心管不住自己,所以昨天我在讲春游事宜的时候,跟他们说:“如果大哥哥大姐姐看到我们安安静静很有礼貌的样子,一定会说真是一群可爱的好孩子!”没想到他们真的记住并且也用自己的行动体现了。
其实,孩子们,你们昨天的表现真的让老师很感动也很欣慰,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大声而自豪地对别人说:我们都是好孩子!
自从我们班开始签到,孩子们都不请假了!
不久前,小班开始实施自主签到。一开始,我们在一张A3纸上设计了35个大方格,每个格子的左上角贴了一张孩子的照片。我告诉孩子们,每天早上来园,就选一张自己喜欢的贴画贴在有自己照片的格子里,表示今天“我上幼儿园了”。孩子们很喜欢。为了激发他们对自主签到持久的兴趣,周五离园前,我们会请孩子们点数自己的贴画,说一说自己这一周上了几天幼儿园,最后把贴画带回家。没想到,这样一来,请假的孩子竟然减少了。
但是,我们也发现,每个孩子一个格子贴贴画签到的方式也存在弊端。有的孩子签到时一次贴两张贴画;有的孩子有时又会忘记签到。每天谁多贴了,谁没有贴,谁来了,谁没来,做不到一目了然。为此,我们调整了签到表。孩子们的照片从上到下按顺序排成一列。星期一至星期五以不同圆点数的形式排成一行。行与列交汇的空格就是每天孩子们要签到的位置。我们引导孩子们在自己的照片后面及对应的圆点下面贴上一张贴画,表示“今天我来了”。小班孩子虽然大体知道1—5的序数,但对于行和列的认知还有难度。我们逐步引导孩子们先找到“列”中自己照片的位置,然后找到“行”中星期几的位置,在行与列垂直的交汇点,贴上喜欢的贴画。这看似很难,但一天天照着做了,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也自然而然地签对了。
“老师,早上好!”周三早晨,我刚到班,小浦就来了。问候完毕,小浦就拿着贴画去签到。“今天是星期三,要签在哪里呢?”小浦刚想把贴画贴在两个点(周二)那一列,听到我的提醒,就用小手在自己照片那一行和三个点那一列比画了一下,在正确的格子里贴上“汽车”,然后玩去了。
“老师,你来看,错了,错了!”我闻声来到签到处,看见小浦正撕掉小海贴在两个圆点(周二)下面的贴纸,贴在了后面的格子里。贴好后,他放心地去吃早餐了。小浦用餐过程中,又有几个孩子签了到,他又去观察他们的签到情况,并报告:“老师,芸芸也贴错了。”说着就动手撕芸芸的贴画。是啊,不只是芸芸,还有其他几个孩子也贴错了。“小浦观察得真仔细。小朋友们贴错了贴画,你帮忙重贴,但他们并不知道错在哪里。不如你去告诉他们哪里错了,让他们自己重新签到,好吗?”我对小浦说。“好的,我去叫他们过来。”小浦叫来几个签错位置的孩子,横竖比画着告诉他们错在哪里,应当怎样贴,看到他们贴对了,小浦才放心地玩去了。
周二,幼儿园组织了“亲子春游”活动,因为孩子们都是直接从幼儿园操场上车出发的,所以班级的签到板上周二一列应该空着,今天签到时应该直接签周三。尽管一再提醒,许多孩子还是习惯一格接着一格地贴贴画,那些签对的孩子忙去纠正。
周四早上,小浦和几个孩子又忙开了,因为还有人把贴画贴在周二那一列。浩浩等几个孩子则在周二与周四的位置都贴了贴画,这让小浦等几个孩子很不解,一定要让他们把周二的撕掉。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他们很难理解,但签到表让时间具象化了。看到签到表上的小圆点,孩子们就知道今天是星期几。第一个来园的孩子在圆点下面贴上喜欢的贴画,也会有成就感:我是第一名。早来的孩子也会点数一下今天的贴画,算算自己是第几名。后来的孩子看到今天那一列几乎都贴满了,就知道今天来晚了,明天要早点来。五个格子里都贴上了贴画,说明在幼儿园的五天过去了。“老师,是不是明天就放假了?”有孩子问。“谁告诉你的呀?”我反问。“我的签到板上已经贴满贴画了呀!”孩子满脸自信地回答。
“老师,明明怎么还没有来?”“明明感冒了,他两天没来了。”“那我要去看看他!”以前,班上有人缺勤,孩子们并不太在意。现在,孩子们不但乐于自己签到,还对别人的签到感兴趣。签完到,还趴在签到板那里看,谁的照片后面没有贴画,就知道谁没有来。遇到有孩子生病在家休息的情况,老师就打个电话询问病情,孩子们也会互致问候。
幼儿园里的游戏和生活有着独特的价值。自主签到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在行动中收获了很多经验,教师也从中获得了不少启发。
—END—
当家长把孩子交给了我们
已想不起在何时何处看到的那首小诗,只记得当初读了之后带给我很大的触动,于是便把它摘录在自己的本子上,每每读来均有不一样的感受,每每读后都会对自己的职业作一次新的审视定位。
愿与幼儿教师们一起来体会、回味、思考和感悟,与大家一起共勉。
《幼儿园,当我把孩子交给你》
接孩子的时候,老师总是很忙,让人不好意思多站多问!
问孩子的情况时,老师总是说:“今天表现很好啊……”
孩子,你在幼儿园真的快乐吗?
接你的时候,我真怕看到你欣喜若狂的表情,
还有你带着哭腔的“妈妈来接我了”!
难道,等待接你回家,
是你一天中最大的期盼和快乐?
我的孩子,
妈妈像选择爱人一样地选择幼儿园。
不奢望她像我一样地爱你,
但希望你像恋我一般的恋她。
幼儿园,
当我把孩子交给你,
你能让他把这里当作另一个天地,另一个家吗?
因为,
爱或不爱,
孩子的感受最真实,
孩子的回报绝不会虚假。
这首小诗说出了一位刚入幼儿园的孩子母亲的心声!字里行间都体现了一位母亲对孩子无限的牵挂,对幼儿园教师真情的期盼!作为同样经历过幼儿园生活的孩子母亲,我能深切地感受到诗中这位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体会一位母亲对孩子魂牵梦绕的牵挂,理解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担忧和期盼。
是啊,每年的开学季,当我们张开双臂迎接拥抱每一位孩子的时候,总能看到幼儿园里进进出出的家长们,带着犹豫不决的神情,迈着迟迟不肯离去的脚步,她们是多么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得到老师的疼爱,得到老师的呵护,让孩子在幼儿园里过得快快乐乐呀!其实这样的要求、这样的想法并不苛刻,实在是人之常情,很正常啊!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从这首小诗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会牵动每一位母亲的心,我就会时时提醒自己和老师们,当我们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时,我们就接过了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承载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就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人物了。
尽管孩子会让我们或惊喜万分,或哭笑不得,或麻烦不断;会让我们手脚忙碌口舌干,让我们疲惫得迈不开脚步,让我们困扰得心烦意乱。
但我相信:当孩子的生命与我们的生命相遇时,我们就能分享着孩子的成长,快乐着孩子的快乐。
老师们,大家一起努力吧!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我们的宝贝,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一个平等、和睦、温馨的成长环境中获得自在感、安全感和归属感,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让我们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用我们的爱心去宽慰急切的家长。
孩子们改变了我
上学时,我的成绩一向是最好的,所以志向挺远大的,没想到,毕业后自己成了一名幼儿教师。我喜欢静,但与孩子们在一起,每天都是吵吵闹闹的。因而对工作没有兴趣,对孩子从没有爱意、没有好感,总觉得五、六岁的孩子知道什么呀?可是自从那一件事后,使我改变了对孩子的态度,提高了对工作的积极性。
那是在一节活动课上,让幼儿玩绳。我先给他们示范跳绳,可是我刚跳了几下,绳子就勾住了我的鞋跟,我毫无准备的就被放到了地上。当时,摔的我半晌才起来。我眼里含着泪,守着孩子没好意思让它掉下来。此时孩子们都围上来了。“老师,摔着胳膊了吗?”“老师,疼吗?”“老师,我扶起你来吧!”还有几个细心的孩子,过来给我擦眼泪。那时我的我的心痛的比摔的还疼,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孩子们,老师对不起你们!”我的心好内疚啊!
从那以后,我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投入到了工作中,因为孩子们的关心给了我工作的动力,也坚定了我一定要把工作干好的信心。
我知道当幼儿教师比较平凡,也比较清贫,但是这项工作不仅是我自己的,它还属于一个个孩子的。我时常被孩子们的爱感动着,也用同样的爱回报他们。
孩子们,我爱你们。
教育随笔:我们长大了
经过两个月的暑假,孩子们终于迎来了新学期。面对中班的新环境,孩子们似乎并不陌生,我们中班三位老师和孩子基本没变,只是多了一位帮忙的老师和两位插班生。开学初再也不像原来有那么多哭闹的幼儿,孩子们都能乖乖地跟着老师进入中班的学习中。
中班了,我们引导孩子们增强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及教育,如用餐后自己收碗筷、午睡后自己叠被子等,孩子们都很乐意做那些事情,看到孩子们生活自理能力之提高,我们又创造机会与条件请孩子们为他人服务,逐步培养其责任感。比如,设立值日生,还负责发学习、生活用具。诺一小朋友上学期上幼儿园总是会闹情绪,上了中班的她,有了很大的变化,每天都能开开心心的来园,还主动的帮老师做事情,为小朋友们发东西,他们似乎真的感受到自己长大了、会做许多事情、更能干了,看到孩子们的变化,老师们心里很有说不出的高兴。
通过这四周的幼儿在园生活,我们欣喜地看到,面对新学期的新生活常规并不忙乱。他们对插班的新同伴关心备至,在付出爱心的行动中体会着升班的快乐。他们不仅自己生活自理能力提升不少,还能为他人服务,并能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到满足和骄傲。看着孩子们自信、快乐地度过了升班适应期,作为老师的我也特别欣慰。
孩子们都时刻的观察着我的行为
有一次由于搭班的老师去培训了,所以我那一天的的午饭是在教室里吃的。为了看顾孩子们我很快的就吃完了饭,把餐盘放好后我开始管理起孩子们的就餐情况。过了一会儿后,就陆续有小朋友把午饭吃完了。吃完饭后有一个孩子端着餐盘来到汤桶旁边打算把餐余垃圾倒到汤桶当中。来到汤桶旁边后他可能是懒得蹲下去,于是就这样站着将餐余垃圾倒到了桶里,结果有一部分倒到了汤桶的外面。因为这件事情班级里炸开了锅,有的说:“你看,你把垃圾到外面了吧,谁让你不蹲下来倒啊”,有的说:“老师蹲下来倒得垃圾就没有倒到外面啊。”还有的说:“如果你想老师一样蹲下来到的话就不会带到外面了,阿姨拖地可行辛苦了。”听到了孩子们的议论后我一愣,心里想到:原来孩子们都时刻的观察着我的行为呢。
从这一个个的案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就像一面面的镜子映射着我们老师的言行,它既可以照出我们好的一面也能够照出我们不好的一面。我们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们是我们的镜子。幼儿喜欢模仿,而他们模仿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玩一玩,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而他们的模仿通常是从兴趣出发,所以我们作为老师可以从他们的兴趣入手,让他们有意识的进行模仿,明确他们模仿的目的,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为幼儿今后良好性格的形成打好基础。
你们都是坚强的孩子
打针,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最害怕的一件事了,因为一个字——“疼”。去年小小班体检的时候——“哭声一片”。因此这次体检,我们早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决定在打针之前上一堂很好的“鼓励”课。于是我和孩子们展开了讨论,为什麽要体检、抽血?一直谈到抽血时的感觉。谈到这,我说:“老师小的时候也扎过指头,抽过血,感觉就像小蚂蚁咬了一口似的,一点都不疼,老师打针从来没哭过”。这时候孩子们纷纷说:“老师我打针不哭”“我也不会哭的”“那天妈妈和我打吊瓶我都没哭”-----“好,这才是勇敢、坚强的好孩子。抽血的时候小朋友好好感觉一下,是不是跟小蚂蚁咬一口一样,老师是不是在撒谎好不好?老师相信你们比老师更勇敢,是更坚强的好孩子!”经过讨论后,孩子们在精神上马上放松了许多,孩子的面部表情透露出一种想试一试的冲动。效果果然显著,下午孩子们进行体检,一个个笑嘻嘻地、自己摁着棉棒,边嘟囔着:“一点也不疼”,几个孩子凑一起交流“(*^__^*)嘻嘻……”“你看,我的指头不淌血了”“真的像小蚂蚁咬了一口”“那个阿姨都跨我了,跨我勇敢,嘻嘻”“张老师,我没哭”------看着孩子们这样勇敢的表现,我高兴的对孩子们伸出大拇指“你们真是坚强的好孩子”。由此可见,体检时,也要进行先前教育。特别是在困难面前要多进行教育,因为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受表扬,禁不住鼓励,喜欢戴高帽。鼓励教育,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