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东西大家一起分享
发布时间:2020-11-27 幼儿园优秀说课稿和你在一起 幼儿玩具分享活动方案 幼儿园说课稿京剧大家唱国栋宸是一个爱说、爱笑、爱动的小朋友,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他。但他有个小缺点——没有分享的意识。
这天,国栋宸带来钙奶饼干,他不愿与小朋友们分享,于是我先帮他把饼干收起来,然后带孩子们去餐厅吃饭。路上,我说:“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小朋友们很高兴,一下子队伍里鸦雀无声。有一只小熊,他从姥姥家带来一块又香又甜的馅饼,他好想吃呀,可是它想到了好朋友小鸡,它想,小鸡肯定肚子饿了,于是它带着馅饼去小鸡家了,可到了小鸡家,小鸡正在睡觉呢,于是小熊把馅饼放到盘子里,自己回家了。小鸡醒来一看,哇,多好吃的馅饼呀!好想咬它一口!可是这时它想到了好朋友小花猫昨晚抓了一夜的老鼠,肯定想吃点甜甜的东西,于是小鸡来到小花猫的家,一看,小花猫睡得正香呢!于是,小鸡把馅饼放到小花猫的盘里,转身走了。小花猫醒来一看,高兴地“喵喵”地叫起来,想:“肯定是好朋友给我送的,对了,小熊去姥姥家今天回来,我把馅饼送给它吃了吧!”当它来到小熊家时,小熊去找吃的还没回来,小花猫就把放馅饼的盘子放在了门口,转身回家了。小熊回来了,咦,馅饼怎么又回来了?肯定是好朋友又送回来了,于是他打电话叫来了小鸡、小花猫,大家一起分享这块香甜的馅饼,可高兴了!YjS21.Com
到了餐厅门口,故事刚好讲完,只听国栋宸大声说:“老师,我有好吃的也要分给小朋友们吃!”我冲他一笑:“你真棒!有东西大家一起分享!”从那以后,国栋宸再也不自私了,有好吃的东西就和大家一起分享!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大家一起来搬山
吃饭是幼儿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老师都知道,每天三顿饭是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每个班上总有几个吃得慢,挑食的孩子。我们班也不例外,有一大批身材矮小的孩子,吃饭特别头疼,为了让他们心情愉快的进餐,我们想了许多方法,可管不了几天又没用了,必须又换新招。
今天中午,孩子们照旧端了一大碗,暖洋洋地坐下,有几个比筷子,有几个在碗里挑来拣去。我则巡视,观察每个孩子的表现,这时,我发现同同的碗里被她扒成了一个大坑,使我突然想起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对了,办法有了!于是我说:“孩子们,你们都听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吧?你们看咱们碗里的米饭像不像一座山,咱们也来学老公公吧?不过是把这座山移到自己的肚子里去!要全部移完,不剩哦!”孩子们听我这么一说,立刻来了劲,“我们要移山”!这时,他们争先恐后地行动了起来,我不停地用语言鼓励他们:“看,文文的山移走了一半”!“哟,明明的山挖了一个大洞”!“老师,我全部移进肚子里去了”!“那还想不想再移一座山呢?”这样孩子们劲头很足,两碗饭吃得干干净净,而且,还比平时快。我不禁为自己的突发奇想暗自感到高兴。其实,孩子们是很天真的,他们很喜欢游戏的形式,我们就可以用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来组织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哥哥环节,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快来买东西
游戏时间到了,甜甜来到了最喜欢的便利店,当起了便利店老板。她刚整理好自己店里的蔬菜、水果、玩具等等物品,便利店里就来了客人,原来是贝贝家里要来客人了,爸爸马旭来卖点东西,他很着急地对甜甜说:“老板老板,我家里要来客人,我要买点蔬菜和水果。”
甜甜一听,赶紧喊道:“别着急,你需要什么告诉我,我来帮你拿。把你买东西的篮子给我,我给你装好。”“我要买丝瓜、韭菜,还要买点草莓……”爸爸马旭一边催促一边说出自己想要买的东西,一阵紧张安排后,老板甜甜递过篮子对爸爸马旭说:“你要的东西我都装好了,快回家烧饭吧。”爸爸马旭拎起篮子就回家了。可不一会他又返回了便利店,“老板,我要的豆腐干怎么没有给我呀?”“我给你了呀!在篮子里呢。你找一找啊!”“没有。”“给了……”两个孩子就这样争执起来。
不一会儿,妈妈晴晴来了说:“我看见豆腐干在篮子底下。”妈妈说完拉起爸爸的手两个人回家了。弄得甜甜愣愣地看着这爸爸和妈妈。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便利店没有顾客来光顾,甜甜便很没精神地在一旁边玩耍起来。
今天的便利店显得有些冷清,除了贝贝家爸爸来买东西以后,老板真得很空,突然甜甜想了好办法,开始朝娃娃家、美食林喊:“喂,季冰宇,你的美食林里要不要买点好吃的给顾客吃?”“朱欢,快带你的宝宝来我店里买玩具呀!我店里有很多新玩具呢。”她这么一喊,娃娃家美食林开始沸腾了,孩子们一个个斗拎着篮子来到了便利店,便利店里一下子挤满了人,娃娃家、美食林却冷清起来……
【分析】
甜甜虽然是这个学期刚转过来的孩子,但她在班里是属于较活跃的一个孩子,能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他人的语言交往也很频繁。在游戏中,她根据自己生活中买东西的经历,模仿老板的样子招呼着顾客,并很热情的为顾客挑选、摆放,游戏的开始两个孩子模仿地很真实。但是游戏中间,两个孩子发生了一点小误会,导致他们争执起来。此时,我并没有立即介入,正好贝贝妈妈的出现,化解了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
在观察中我也发现甜甜能积极参与游戏,创造游戏情节,哪怕是无事可做时还能想到去拉客人,可以说减少了自己的无事可做,这点可以肯定。但是她使用的方法欠妥,她的这一招呼可影响了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们,还有美食林中游戏的孩子,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所以说甜甜的一声喊基本打破了其他游戏区中的宁静和有序,要想再让他们回到正常游戏中来已经相当困难。
【指导策略】
1、游戏评价时,我和孩子一起讨论去便利店买东西的具体流程。还有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为什么去便利店买东西?是怎么买的?买完东西怎么办?娃娃家里谁负责看守?让幼儿回忆自己平时和大人去超市的情景,从而了解一些店主和顾客的工作,也了解爸爸妈妈的分工。
2、当顾客和老板发生误会时,应该怎么解决?争吵还是相互谦让?也可以老师及时介入帮助,示范给幼儿看,让游戏得以顺利进行。
3、当便利店里出现冷清,老板无所事事情况时,教师可以引导老板整理自己店里的一些物品,
还可建议他们看看书,甚至可以进行上门服务,先电话联系,再上门“送货”等等,送完后再返回医院必要时老师可以充当顾客角色,参与幼儿的游戏,还能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4、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离场,脱离游戏时,作为观察者和游戏支持者的教师,可以巧妙救场,及时为孩子提供帮助。比如发现娃娃家空了,无人照看时,师扮演客人,去娃娃家敲敲门,故作大声地喊:“有人在家吗?我来做客了。”那在便利店的幼儿会及时回到家中来招待客人,这样为游戏的继续开展提供了桥梁。
孩子拿幼儿园的东西回家
刚工作不久的同事小蓝最近遇到了一件苦恼事,班中一位家长居然要到园长室告她的状。到底发生了什么严重的事情呢?原来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小蓝老师班中幼儿小奇、双双是邻居。一天放学后双双到小奇家玩,小奇给了双双一块磁铁,说是从幼儿园拿回家的,自己还有好几块呢。第二天来园,双双妈妈归还磁铁时,把事情告诉了小蓝老师,还批评了双双。小蓝老师在孩子离园时和小奇妈妈交流了这件事情,并请她让孩子把磁铁带过来,可小奇妈妈却表现得不以为然,一句“知道了”就回家了。后来,小奇把磁铁带了过来。晨间谈话时,小蓝老师把小奇的事情作为典型来进行集体教育。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陆陆续续地有几个家长都向小蓝老师打听这件事情:“老师,听说你们班有小孩把幼儿园的东西带回家啊?这个习惯可真不好!”小蓝老师抱怨地说道:“哦,就是呀,是小奇把老师黑板上贴图片用的磁铁带回家去了,不过已经还过来了。”一传十,十传百,小奇拿幼儿园东西这件事情很快在家长中传开来了,不久便传到了小奇妈妈的耳朵里。小奇妈妈气呼呼地找到老师说:“老师,我们小奇拿了幼儿园的磁铁不是已经还过来了吗?你何必到处跟人去说呢?你的意思是我们小奇是小偷了?你老师怎么教育孩子的?你叫我们孩子、我们家长以后怎么做人?我不会就这样算了,我要找你们领导去评评理。”小蓝老师认为自己在整件事情中并没有太多的过错,自己说的都是事实,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孩子好。小奇妈妈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漠不关心,对老师的提议一点也不配合,竟然还要告到园长室,小蓝老师感到特别委屈。几个有经验的同事聚在一起,想起自己以前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都急着给小蓝老师传授自己的经验教训。首先,小奇拿磁铁行为,显然不能和传统意义上的“偷”相提并论。大班孩子的自控能力还是比较差的,拿他人或集体物品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好奇,某样物品自己特别喜欢时,忍不住拿来看看,看来看去就不自觉地揣进自己口袋。其次,他们还分不清楚自己的
大家一起来包水饺咯
今天是一学期一次的家长开放日,这次我们一改以往的常规模式,来了一次包水饺的活动。在这之前,我们做了许多的准备工作了,我们买来了饺子皮,面粉,肉,芹菜,将有,老酒,油,味精,盐等。我们把肉和芹菜垛好后放在了一起,又加入了许多调料。我在每桌放了一碗肉,一叠饺子皮,一碗清水……供孩子包饺子用。一切准备就绪,我们便开始了包水饺之旅。首先,由乐老师示范如何包水饺,接着小朋友们便动手包了起来。因为大家在家里最多只是吃过水饺,对于包水饺都很陌生,因此当真正操作起来的时候还是很生疏的,有的就放了一点点的肉馅,有的没有将饺子皮捏紧就包下一个了,还有的根本无从下手。在经过我们以及爸爸妈妈们的共同指导后
,孩子们的进步很大,基本上都能够把饺子包完整了。有的爸爸妈妈们还把饺子收边环节包出了花,看过去甚是惹人喜爱。在众人的期盼中我们将饺子放入了水中,渐渐的闻到了水饺的香味,终于出锅啦!大家都围坐在桌子边,在水饺中倒入了点调料,孩子们都狼吞虎咽吃了起来。大家在吃的时候都觉得格外的香,小朋友都说:“这是我们自己包的水饺!”
在这次活动中,大家都很开心,我们与老师阿姨小朋友们共同体验了一次操作活动,从中,我也发现了我们班的孩子真的能干了不少,懂事了不少。
教育随笔:大家一起玩
近来孩子们都喜欢把玩具带到娃娃家来玩,只有佑佑不舍得带玩具,还经常抢别人的玩具。一天,区角活动时,他跑到我面前告状:“老师,文文不让我玩玩具还打我。”我把文文叫到面前询问缘由,文文委屈地说:“佑佑不带玩具来,总是抢我的玩,上次还把我的小汽车摔坏了。”听到这儿,佑佑赶紧解释:“我不是故意的。”我问:“你很喜欢文文的玩具吗?”他点点头。我又问:“你该怎样向他借哪?”佑佑不高兴的说:“我和他商量了,他就是不给我玩。”“两个人都想玩,怎么办呢?”我再问,这时旁边的琪琪插话说:“两个人一块玩。”我又继续问佑佑:“你这样喜欢玩具,为什么不自己带呢?”“我怕别人给我玩坏了。”我说:“是啊,大家都很爱护自己的玩具,如果我们像爱护自己的玩具一样爱护别人的玩具,就不会玩坏了。”他想了想说:“我明天也带玩具来。”
第二天他果然带来了一辆玩具汽车,并且特意让我看:“老师,这是爸爸新给我买的小汽车。”我高兴的说:“呀,你的小汽车真漂亮,还是遥控车,老师很喜欢。”自由活动时,我请他向小朋友介绍展示小汽车的玩法,他自豪地对孩子们说:“我来教你们玩吧。”孩子们也纷纷拿出自己心爱的玩具跑到他面前,“我们一块玩吧。”孩子们玩得非常高兴。离园时,他说:“老师,我把小汽车带回家,明天再换一个玩具来。”从此,佑佑会把自己的玩具到娃娃家来和小朋友一块玩。在这里他不仅懂得了怎样与小朋友相处,还学会了与同伴共享。
他为何不跟大家一起玩
李恩来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小男孩。在一次区角活动中,我偶然听到李恩来在玩“智力迷宫”时说:“玩这个东西真没劲,我不想玩了。”说完他便放下手里的智力迷宫书跑到一边玩别的去了。“智力迷宫”是近来小朋友最感兴趣的书,每次大家都是抢着看的,李恩来为何不喜欢玩呢?连续几天,我都十分留意他的活动情况。其实李恩来并不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不喜欢玩”,在没有人注意时,他玩得很认真,尽管并不很熟练,成功率也不高。但他发现老师在注意自己时,就会立刻停下来。这是为什么呢?我分析,李恩来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得到的表扬较多。可是在玩“智力迷宫”时,他屡遭挫折,与同伴玩时明显有差距。看到自己的失败,他选择了逃避。于是,我主动找到李恩来,和他一起玩“智力迷宫”,在玩的过程中,我教给他一些方法和窍门,并且鼓励他大胆尝试新的方法。一段时间后,李恩来终于能玩得得心应手了,对自己也信心倍增。更值得欣慰的是,以后每当碰到困难时,李恩来选择的不是逃避,而是积极探究,大胆尝试。这件事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幼儿发展中的某些问题,掌握幼儿发展的特点和状况,必要时还要及时介入幼儿的活动,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
班里丢东西之后
近几天,班内老是丢东西,弄得家长来找老师,老师询问孩子。通过对班内的小朋友进行询问,我已经知道是辛赵和小朋友拿的,但是我想不出既不让他下不来台而且又能主动交出的好方法。正在大伤脑筋的时候,女儿正在看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小头爸爸教育儿子的方法给了我很好的启发。
到了第二天,晨检完,我神秘的告诉小朋友听到了哭的声音:“这儿不是我的家,我想回家。呜……呜……”请小朋友看看是谁的东西迷路了,找不到家了。大家认真的查看着,忽然辛赵和站起来说:“老师,你看这是欣悦的彩笔,它迷路了,我把它送回家好吗?”“当然好啊!”我高兴地鼓励他道。我又对欣悦说:“快谢谢赵和帮你找回彩笔。”我边说边拍打了一下那盒彩笔:“小调皮,以后你可要记住回家的路啊!”看到我这一举动,孩子们都笑了。接着我请小朋友们观看了动画片《喜欢的玩具》,引导孩子们分清什么是自己的东西、什么是别人的东西,如果你碰到喜欢的玩具时应该怎么做等问题。孩子们看得很认真,我瞥了一眼赵和,看见他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我想虽然我没指出是他的错误,他也应该意识到了,我的目的也达到了。
我们不能随便给孩子冠上小偷的罪名,那样做的后果往往是适得其反,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到那时,教育起来就没有这么简单了。所以老师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教育孩子,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因为一时“痛快”,而不顾后果的直接揪出孩子的错误所在,我相信经过这一次赵和会改正他的不好的习惯的,我也会承担起监督的责任。现在我才体会到教育的魅力所在!
孩子心爱的‘好东西’
最近我发现,有几个孩子早上来园时手里总是拿着小粘贴,喜洋洋的,奥特曼的等等一些小玩意,一来到幼儿园孩子们就凑到一起‘欣赏’。可是孩子们把这种高兴,带到活动课上,就连睡午觉也得藏到安全的地方,生怕被老师发现。一节活动课上,硕硕和一阁正交流的很激烈,并没有听老师讲话,我心里想:平时这俩孩子上课挺积极地,怎么回事?我走近一看,原来手里攥着几个气球。还有一次活动课,我正投入到故事里,“张妈妈,张滢舒分给小朋友粘贴了”,果不然,她周围的孩子每人发一个粘贴。我就当机立断把这些小东西收起来,“下午放学的时候再带回家吧。”可是下午放学的时候,小贴画不知道放哪儿了。一次午睡时,晗晗把被子蒙在头上,被子不停地动,原来蒙着被子玩小粘贴,我正准备收她的小贴画,可是她攥的很紧,“张妈妈,我不玩了,我放到我的口袋里行吗?”“不行,晗晗,下午放学的时候给你,这样会影响你睡觉的,把被子蒙到头上很危险,把头露出来,睡吧!”晗晗有些不情愿的,闭上眼睛,准备睡觉了。孩子们喜欢玩一些在我们大人看来没有什么意思的小东西,因为怕影响活动,我们常常把这些‘小东西’随手收掉,等孩子再要时,我们或许忘了,或许找不着了。我觉着,对于孩子这些心爱的小东西应该正确的对待,这也是尊重孩子。当老师的可以换位思考,应该走到孩子们的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