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属于每一个幼儿
发布时间:2020-11-30 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 设计一个幼儿园教学活动方案 开学一个月幼儿园工作总结快乐的游戏时间开始了,琦琦小朋友一个人坐在地上,嘴里嘀咕着“我没劲,我没劲,我好没劲。”这仿佛是一个信号,召唤着别人,于是我走过去对她说“今天点心店里推出了儿童套餐,你快去尝尝吧,还有漂亮的小扇子送呢。”她一听,拉着我的手从地上爬了起来。我带着她去点心店,她却把我拉向反方向,我很疑惑的问她“不是要去点心店吃儿童套餐吗?”她告诉我说“老师,我还没取钱呢。”我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起来,赶忙让她去银行取钱了。过了一会,她吃完点心,带着赠送的一把小扇子跑到我面前“看,这是点心店的服务员送给我的花朵形状的小扇子,真漂亮呀。”说完,她便一个人坐回小椅子上摆弄起小扇子来。没过多久,又开始嘀咕:“好没劲好,好没劲。”我再一次走到她身边,看着她落寞的表情,我给她建议说“去美发店理发吧!”她摇摇头说“不要!”那去娃娃家做客吧,把这个礼物送给小宝宝,这么热的天气,你还可以帮小宝宝扇扇子呢,小宝宝一定很开心。”听了我的建议,她觉得很有意思,于是点点头走向娃娃家,叩叩叩、叩叩叩……一会儿娃娃家的姐姐就来为琦琦开门了,他们热情地欢迎琦琦,琦琦也送上了自己的礼物——小扇子,还和小宝宝一起玩起游戏来,娃娃家里传来一阵一阵的笑声,又温馨又甜蜜。
琦琦是一个性很强的幼儿,希望得到老师的特殊关注与照顾。她其实内心很乐意去进行游戏,而且对游戏的规则意识还是很强的,但是她就是不愿意自己举手选择角色。当没有选到她时,她就选择用一个人躺着、坐地上的方式来表示抗议。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耐心引导与鼓励,让她能够从感兴趣的方面来投入游戏,并且尝试参与其他好玩的游戏。
所以在这次游戏中,我热情邀请琦琦一同游戏,与她讲解介绍游戏中新增材料和新的游戏情节,以吸引她的兴趣。不仅如此,在游戏结束后,我还在集体面前表扬了琦琦。
不得不说,游戏属于每一个幼儿,个性强烈的幼儿更需要教师的引导与鼓励,一旦找准她们感兴趣的点就能很好的激发她们游戏,并且能加深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感情,使幼儿对老师产生亲切感,更加愿意跟从老师进行游戏。这次情况琦琦有了较大的进步,对她进行表扬后,接下来的几次游戏她都积极参与了,这样的进步真是令人欣喜。[实习报告网 WwW.SXw9.coM]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时刻关注每一个幼儿
这天下午,放学一段时间后,张茂泽妈妈打电话告诉我孩子发烧了,可能在幼儿园已经发烧了。
虽然张茂泽妈妈说打电话只是想了解一下孩子是从什么时间开始发烧的,没有责怪我的意思,可是我的心里还是很难受。
家长想了解孩子在园里是否发烧,是从何时开始发烧的,作为教师的我,竟然无言以答,对这些情况竟然全然不知。
我的内心充满了自责。
作为教师的我,真是有些失职。
之后,我认真回想并反思了这件事情。
第一,我在脑海中重现了一遍孩子在园里的表现。
孩子在上午的时候,积极主动的参与了教学活动,与平时没有任何的异样。
中午午睡醒来,由于没来的及去尿尿,尿床了。
之后,就一直表现安静,不过在学唱儿歌时,学习比较认真,还进行了单独的表演。
对于孩子的安静表现,我们没有往孩子身体不舒服这一方面想,我们认为孩子可能意识到自己尿床了犯了错误,所以才比较安静。
因为有时她也会犯错后知错了而表现安静,所以在发烧这一方面疏忽了
第二,我认真的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反思。
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应该用心去关心、关注每一个孩子。
当孩子有着与以往不同的表现时,我们首先应检查孩子是否有身体不舒服的情况,其次了解孩子内心的变化,看是否是心理的问题导致了孩子的异样表现。
同时,教师在关注幼儿时,要做到关注每一个、关心每一个,不可心存任何偏见,只去关注个别幼儿。
因为我们的工作性质就是以照顾好孩子为主要目的,所以在照顾孩子时应时常注意。
第三,有时我们的日常工作可能会多、杂、乱,但我们同样要明确自己的首要任务是关心、照顾好每一个孩子,不可以把工作的重点搞错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比一切都重要。
第四,关注并学习与托班孩子相关的健康问题。
孩子年龄小,比较容易生病,作为教师应多学习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照顾。
总之,只有多留心、多注意,才能做好工作,才能做到问心无愧。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幼儿
班里有个孩子是从四川省搬来的,他的父母都是建筑工地打工的。孩子刚来时,衣服经常很脏,鞋子上经常是沾满了厚厚的泥土他坐的小椅子周围都是泥土,经常在外,风吹日晒,皮肤干裂,有些孩子露出厌恶之情。
可能是怕孩子们笑话,那孩子刚开始很少说话,因为他的普通话不是太好,尤其是他的父母,连我都听着费劲,只能慢慢理解.为了消除孩子的顾虑,那段时间,每到闲暇时,我就和那孩子聊天,问他的家乡,问他的父母爷爷奶奶。其实那孩子平时说话还可以,就是在课上回答问题时声音特别的小,可能是怕别的孩子笑话吧。
有一次,我和孩子们一起聊天,聊家庭,生活,父母,爷爷奶奶……孩子们聊的正开心呢,我话题一转,“小朋友们,你们家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呢?”孩子们一起回答“楼房”,“你们住的楼房漂亮吗?”“非常漂亮!”孩子们肯定的回答,我说:“我们班巫程焱的父母就是做这个工作的,是他们把我们住的楼房盖的这么漂亮的,没有他们我们就没有楼房住了,你们说,他们的工作重要吗?”“重要!”“不管是做什么工作的,我们都要尊敬他们,对吗?”“对”。
到了7月了,天气已经比较热了,孩子们都穿上短袖衣服和裤衩了,可是,巫程焱还是穿的长裤长褂,我就给他找来了短衣短裤给他换上。每次他的父母来接他时,我都会和他们说上几句话,虽然有时他们的话我听不明白,有时我忙时就会向他们点个头,或是一个微笑,老师是孩子的榜样,渐渐的巫程焱的玩伴多了,户外活动时,不在靠边站了,通过观察,我发现他和小朋友玩时挺爱说话的,只是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声音小,也许是缺乏自信,也许是怕别人笑话他.不管怎样,他现在已经能够溶入我们这个集体,那就是一个进步。
对班里的每个孩子我都一视同仁,我不会因为某个孩子的父母工作好,有钱而优待他,也不会因为某个孩子父母没能耐,没钱没势而慢待他,不管他们是做啥的,只要把孩子送到我手里,在我的眼里,都是可爱的孩子,都是未来的栋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的职责。
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幼儿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幼儿,重视每一个幼儿,要正确应对每一个孩子的回答,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心灵得到健康的发展,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我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与幼儿之间的对话常常会不太自如,当幼儿回答不出我提出的问题,或者回答错误时,我的回应常常是“请坐”、“不对”,然后请其他幼儿回答。后来,我发现这对幼儿而言,他已经感受到了教师对自己的冷淡,至少觉得自己没有得到重视。如果我当时的做法是,“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么?”或者“请坐
,请你再想想,看看有没有更好的答案。”然后给予期待,给予时间,给予点拨,给予改正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幼儿通过解决问题感受学习的快乐,感受被尊重的快乐。
我认为对幼儿的尊重就是对他们最真诚的关爱,尊重重视每一个孩子,而不只是偏向那些平日里非常聪明能干的孩子,对于那些相对能力较弱的孩子,作为老师更要给予他们最起码的重视,能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得到健康的成长。
读了这本书后,让我明白其中一个道理:不管幼儿有怎样的理解或者回答,只要他是思考的,总有他自己的理由,身为老师不要给予去否定他们,导致幼儿认为教师对他们冷淡,带来不好的影响。我们应该学会倾听,让幼儿表达自己的理解,老师也可以从中找出错误的原因,给予引导,给予期待,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重视,尊重到每一个孩子,也能让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
关注每个幼儿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爱是幼儿感到安全和满足。实践证明,一个充分享受到成人的正确而又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被成人厌弃的幼儿,则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比如,有些幼儿喜欢捣乱,活动时常打打闹闹,这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他付出的爱及关注不够,他想通过捣乱、打架来引起老师的关注,获得老师的爱。
我在一项有关“幼儿爱什么样的老师”的调查中发现,一些我们平时不经意的行为,在孩子心目中却是爱的表示。他们喜欢这样的老师:“上课时老师常提问我。”“老师经常表扬我。”“她帮我剪指甲梳头。”“在我爸爸面前夸我。”“她带我去她家玩。”“他上课看着我笑。”“她去过我家。”“有一次她送我回家。”“她叫我分玩具。”“她说我的眼睛漂亮。”“有一次她打电话给我。”“她常模我的头。”“她见到我爸爸妈妈时总跟他们说话。”“我住院时,她来看我。”
这些行为看似平常,但它确确实实地代表着教师对幼儿的爱和关注,他对幼儿心理的爱和关注,它对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要通过各种形式,向每个幼儿表示我们的爱。哪怕只是微笑着看幼儿一眼,关切地说上一句话或轻轻地摸摸孩子的头。这种爱的表示,可以让孩子快乐一天,甚至几天。
幼儿园游戏
一、满足幼儿身体活动的需要。孩子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发育不完善,他的神经系统兴奋强于抑制,让他老老实实呆着不动,这对他有很大的难度。有人曾经让体育健将模仿新生儿的动作,结果运动员都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但是婴儿不觉得累,婴儿是在活动当中身体得到发展的。所以让小孩子老老实实的坐在那里对他来说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这是很困难的。现在孩子的游戏变得认知性比较强,其实要使孩子身体健康,一定要给他有活动的机会。二、满足好奇心的需要。孩子在游戏中探索和发现。这种探索和发现不仅体现在很安静的游戏和认知性活动比较多的游戏中,而且体现在户外活动游戏中。比如,幼儿滑滑梯。刚开始,他也害怕,他爬到上面战战兢兢、规规矩矩地滑下去,这是一种动作性的学习,熟练了以后,他会改变这种游戏方法,采取一些新的游戏方式,可能会变换各种动作玩滑梯。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多样性探究。三、满足幼儿社会性交往的需要。小孩子喜欢与小伙伴一起玩,2岁以前孩子一般与成人交往,2岁以后逐渐对小伙伴发生兴趣,成人代替不了小伙伴的位置,伙伴交往越来越重要。四、满足幼儿自我肯定的需要。在游戏中,孩子玩什么?怎么玩?都由孩子自己决定。孩子在游戏中不会有挫败感,每一次玩,他都可以体验到自己的成功。比如,2-3岁的孩子搭积木,他虽然没有掌握大小积木的平衡关系,只是乱搭,小积木在下面,大积木在上面,没搭几块就塌了,但是他还是很高兴,积木倒下去的过程他觉得很快乐。
善待每一位幼儿
一个班的小朋友虽然年龄相当,但性格行为习惯却各不相同,我们都喜欢那些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听话懂事的孩子,但我们也并不排斥那些任性、好动、脾气暴躁的孩子,反而应该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让其改掉自身的不足,正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峰峰是个聪明伶俐的小男孩。因长期住在外公外婆家,娇惯出许多不良习惯:任性、脾气暴躁、做事总以自我为中心。所以,经常和小朋友发生矛盾。不依着他就动手打人,天天都有小朋友告他的状。我知道这正是他真实的展现。我们并不该因此而大动干戈的训斥他,而是要通过不断的观察,寻找机会帮助他改过自新。《赏识教育》一书中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他就会成为好孩子。”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尝试一下当我发现他在和小朋友争吵时没有动手打人,只是生气的踢了一下小椅子时,我立刻以赞赏的眼光望着他,夸他进步了,学会了不打小朋友,踢小椅子来解气。当他又一次遇到矛盾,生气的坐在小椅子上时,我又不失时机的表扬他爱护小椅子了,还能静心消气。当他把玩具送给自己最好的朋友玩时,我集合全体幼儿,赞扬他有好玩的玩具能和好朋友共享,真了不起。渐渐的,快乐开始进入他的内心,微笑挂满了他的脸庞。
有句话说得好:“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教师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拥抱、赞美他。”教师应同阳光的使者一样,用坦荡的胸怀去认同、信任、激励每一位学生,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让他们无一例外的共同享受阳光的温暖。
关爱每一位幼儿
有一次方便后,我经过男生厕所,里面传来的说话声把我吸引住了,于是我停住了脚步,静静地听着里面的谈话。
:“老师,他很偏心,梦雪每天来幼儿园时,老师会抱她进来,还给她拿玩具玩。
”听了这些话,入园时的一些情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张梦雪小朋友在每天入园时,总是对妈妈恋恋不舍,有时会哭个不停。
为了减轻她对入园的恐惧感,我便在她入园时,从她妈妈手中接过来,把她抱进屋,给她拿下很多玩具玩。
时间长了,她便形成了这种习惯。
我想只要她不哭就行了,并没有在意周围其他小朋友对玩具那种渴望的眼神。
这时,张皓程与张凯涵两个小朋友从厕所里出来,打断了我的思考,同时也惊醒了我这种特殊的教育方式。
我应该关注每一个孩子,不能因为个别幼儿的特殊情况,就忽略其他幼儿的感受,因为他们也是孩子,需要老师的关爱,渴望老师能抱抱他。
而我却忽略了这一点,也恰恰是我的这种不经意,才养成了梦雪的这种坏习惯。
我的这种做法,不但没改变梦雪这种爱哭的毛病,还助长了她对这种做法的优越感。
因为,她认为只要我一哭,老师就会抱我,给我玩具玩,不给其他小朋友。
其他小朋友看见了,也许会去效仿她这种做法,也许会对老师有意见,就像今天这两位小朋友一样认为老师很偏心。
从这件事上使我明白对梦雪,我应该从根本上去帮助她,教育她,使她从心里热爱幼儿园,而不是利用哭来达到目的。
对其他幼儿也要认真的去关注他们,关爱每一位幼儿。
关于幼儿教育笔记《用爱包围每一个孩子》摘抄
当我们成为一名幼儿老师时,我们应该常常对幼儿行为进行观察分析,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完善教育方法和措施,可以从哪些方面写幼儿园教育笔记呢?急您所急,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关于幼儿教育笔记《用爱包围每一个孩子》摘抄”,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关于幼儿教育笔记《用爱包围每一个孩子》摘抄【篇一】
孩子要多鼓励和表扬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声暑天寒。"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钟爱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鼓励孩子会使他们更加康健成长,而批评打击的一句话,会让幼儿变得畏缩犹疑。
作为教师,起首要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也看到自身不断增长的智慧和气力。
只要咱们从孩子的实际起航,把孩子的今日和昨日比拟,你就会发明孩子是在不断成上进步的,从而对他们加以表扬。"你方才学画时,连笔都拿不住的,此刻已会画手绢了。""你这次做得比前次好多了。"孩子受到鼓励后,领悟热忱和思考探索的用心性会很高。有意识的表扬,对与幼儿良勤领悟行为的养成没有疑难有着用心好处。
在活动课上,还有在幼儿园里的一些简单劳动、游戏或其他活动,教师要鼓励孩子有必须目的的多观察、多思考,如外出参观、游玩,目的是让幼儿与外界多接触,从而放松身心,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知识,这样教师就要对当真、能用心思考的幼儿多表扬,这既激发了这样的幼儿的领悟用心性,对其他幼儿也起了一个正向指导的作用。在劳动中,有的幼儿不怕脏、不怕累,而有的幼儿则拈轻怕重,有躲避劳动的倾向。教师就要批注劳动的好处,鼎力大举表扬前者,对后者既不批评又不放纵,而是诸云云说:"_泛泛十分钟爱劳动,今日的劳动热忱还没全阐扬出来,但愿_成为小兄弟姐妹中最能干一位。"恁地一说,大家肯定都干得热火朝天,结果是既美化了环境,又造就了幼儿自小钟爱劳动的好习气。
对孩子的鼓励,不必须务必用语言表现出来。老师满意信托的目光,亲切欣忭的笑貌,都会给孩子带来气力。他们从老师的表情中知道本身做对了,"啊,我进步了老师多开心呀。"于是孩子在盘算着,怎样让老师更开心,不消你刺刺不休的数落孩子,他们本身会给本身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这样孩子会在鼓励声中一步步向更高的水平攀登。
让咱们用真诚的鼓励来帮忙孩子,咱们也但愿他们成功、进步,但是咱们也就应允许他们失败。同时,不好忘记留给他们时刻和空间,这样孩子才会在咱们的掌声中走向成功。
关于幼儿教育笔记《用爱包围每一个孩子》摘抄【篇二】
周四,我们班级有个小朋友在快要吃午饭时,跑过来跟我说:“老师,张倩肚子痛。”于是我过去问她:“张倩,肚子哪里痛?痛的厉害吗?”在确认不是很严重的状况下,我决定让她先吃饭吧,吃好后还是不舒服再联系家长。
饭都没吃多少,她就不吃了,头趴在桌子上,饭菜也还都在桌子上。其他小朋友吃好的已经在玩了。当时我还在吃饭,我想等我吃好去收拾一下吧。但是就在我这么想的时候,我发现她的前面的小朋友放好自我的饭盒后,跑进来问了她几句,然后把她的桌子上的饭盒拿去放好,还用抹布帮忙擦桌子。当时我就感到一股浓浓的暖意。
我一向以为孩子还小,不懂得照顾别人。老师不提醒的事情很少会自我去做的。看来是我太低估了孩子。他们让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感受着班级里一股股暖意……
关于幼儿教育笔记《用爱包围每一个孩子》摘抄【篇三】
下午户外活动时,我和小朋友进行了谈话,请小朋友们说说自我中午吃了什么。很多小朋友都用心踊跃的发言,告诉同伴自己这天吃了肉还吃了青菜。小可却躲在后面不吱声,一副欲言又止的样貌。我装作看不见,对发言的小朋友大加赞扬,并告诉他们怪不得他们这么聪明,原先是什么食物都吃的原因。之后告诉他们说:“吃鱼会让小朋友更聪明,天天喝牛奶小朋友的个子会更高。”小可听到这儿,挤过来说:“老师,我这天喝了牛奶。”我摸着她的头说:“怪不得你长这么高呢?真棒!那你这天还吃了什么?是鱼、是肉还是青菜呢?”小可立刻又不吱声了。我明白她这天有没有好好吃饭。我转过身对其他小朋友们说:“小可明天再来告诉大家除了喝了牛奶还吃了什么,好吗?”小可使劲儿的点点头。当天晚上,小可的妈妈给我打来了电话,说小可晚上回来要吃鱼了,老师说洋洋吃了鱼变得更聪明了,她也要吃,还要打电话告诉老师。我能够感觉到电话另一头的人有多么得高兴。
有了初步尝试的成功我更有信心了。我常用谈话、游戏、奖励的方法鼓励孩子不挑食。平时和家长们进行金点子分享,孩子们吃饭挑食的现象还真得到了改善,我也进行了经验总结:孩子的饮食要定时定量,尽量不让他们吃过多的零食。增加孩子的运动量,促进孩子的食欲,对幼儿多诱导多鼓励,使孩子增强进食的信心。家长烹调食物时要注重色、香、味、形,以刺激孩子的食欲,逐步纠正孩子的挑食现象,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关于幼儿教育笔记《用爱包围每一个孩子》摘抄【篇四】
午睡
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的午睡总让我感到头痛,这群调皮的孩子们嘻嘻哈哈、说说笑笑,一进午睡室从东跑到西,在床上打滚等。不一会儿告状声连绵不断,谁在推人,谁还没脱衣服谁又在讲话了。老师大声喊也不起效果,帮这个盖被,又帮那个,边劝说着,想让大家安静下来开始睡觉。可那几个调皮的孩子还磨磨蹭曾的。但是根据幼儿的生理、年龄特点午睡有益幼儿的身心健康。从医学保健角度分析:幼儿睡眠时,身体各部位和脑及神经系统都在进行调节,氧和能量的消耗最少,利于恢复疲劳,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增加3倍。所以,睡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学习状况。
在幼儿园午睡是孩子们统一的活动,可在孩子们看来,一旦睡下了,就束缚了讲话、活动的自由。因此,他们想方设法要在睡前说完想说的话,趁老师没看见做完自己想做的事真的,当我们感觉到孩子们太烦、太闹、太吵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理解孩子们、满足孩子们的需要。设身处地为孩子们着想一下,多释放一些时间与空间给孩子们,孩子们也会配合老师的工作。只要你用心去做了,就必须有好的收获。
而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在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中,教会他们学会知识,照顾好他们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善于观察他们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要及时鼓励他们,明白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和他们做真正的好朋友,他们才会信任你,愿意把心里的话告诉你,愿意和你做各种游戏。
关于幼儿教育笔记《用爱包围每一个孩子》摘抄【篇五】
老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老师要时常观察幼儿,在这面镜子前照一照,找一找自己的影子,发现污点,不要怕孩子笑话,主动承认不足之处,及时擦掉污点,擦亮镜子,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影响下,个个成为老师的小影子,成为有礼貌、有潜力的好孩子。
这是一件发生在午睡室里的一件事情,当我说:“小朋友们,下午好!起床了。”孩子们一个个都起来了,大家都挤在小床的走廊里,有的在穿衣服,有的在聊天。我急着去帮一些动作稍微慢的小朋友穿衣服,就匆忙的从果果的身边走了过去,身体没把握好平衡,差点摔跤,就听惜筠宝贝说了一句:“卢老师,你要留意呀,下次走路的时候要看好,别摔跤!那样会很疼的。”
看着孩子半是责备,半是担心的样貌,心里头温暖极了。这些幼儿在班级虽然才一个多学期,有时还会不肯来上学,有时还会哭哭闹闹,但他们已经与我们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他们关心老师,就像老师关爱他们一样。孩子说的这句话,不就跟我们平时教育、嘱咐孩子差不多嘛。
模仿是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但是他们更愿意模仿与自己亲近和喜欢的人。有些孩子对于班级老师说话的语气语调,还有穿着打扮,都很留意。这些孩子们对我们的关心比我们还细心。他们会注意我们的每一个变化,有时还会很天真地请爸爸妈妈都来学一学。在孩子的眼里,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对的、好的。
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在幼儿面前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言行举止。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幼儿成为模仿的对象,并在他们的行为中反射出来。所以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在镜子里怎样表现,孩子就用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我们。
老师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老师的一面镜子,在孩子面前老师要三思而后行!
关于幼儿教育笔记《用爱包围每一个孩子》摘抄【篇六】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中班迎来了6名新生。为了让他们更快的适应新环境,同时让新生和老生更快的融入到一齐,第一周我们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教学活动,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一日常规训练和自由活动。
一日常规训练是幼儿每学期入园务必要进行的,更何况我们班又来了这么多的新生,他们需要更多的了解与适应。透过一周的适应,我们班的十个孩子真的让我很欣慰。他们的表现很棒,出乎意料。很开心在他们入园的第一时间展示出自我的闪光点,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着手于他们的闪光点,放大他们的闪光点。
一向以来我都坚持让孩子欢乐、自由的发展。我期望他们长大后回想起幼儿时光,有很多完美、开心的回忆。
关于幼儿教育笔记《用爱包围每一个孩子》摘抄【篇七】
新学期刚开始,秋姑娘就踏着轻盈地脚步走来了,我告诉孩子们:“美丽的秋天来了,我们把活动室打扮得漂亮些好吗?”孩子们说:“好!”于是孩子们情绪高昂地围在一起,用自己亲手制作的果子和绿叶布置我们班级。这时,家俊急切地喊道:“老师,我们没有胶水了。”我只好请别的老师去领胶水。等候的时候,家俊又喊了起来“老师,你快看,海滨在干吗?”大家都围过去,只见海滨一手拿着绿叶,一手沾着自己的鼻涕在往绿叶上的背面涂抹,再粘到地上。他抬起头,得意地说:“我的办法不错吗?”小朋友都喊了起来,“好什么?真脏”看着这一系列动作,虽然我也觉得有点恶心,却没有批评他,而是说:“你们说,胶水没有时,还可以用什么代替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站起来说:“可以用面粉加水,在火上煮成糨糊,还可以用面条……”我夸奖了每个发言的孩子。
我在想,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不恰当的方法,我们应怎样正确引导他们呢?批评和训斥都是不正确的做法,及时引导孩子去观察、去辨别、教孩子辨别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不可用的东西。在教学中,应注意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手段,让孩子懂得更多,知识面更广,使他们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