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12-07 中班我的幼儿园的教案 爱的教育的读书笔记 幼儿园的跳的游戏现在的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样样事情都由长辈包办代替。所以到幼儿园了,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独立性比较差,意志力薄弱的现象。
父母和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呢?以家园共育,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服务的能力等独立能力,积极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昕昕是我们班令老师比较头疼的一位小女孩,她在学校各方面都表现得不太好,每天也是来得最晚的一个孩子,总要和奶奶依依不舍好一会。在幼儿园一天如果老师不去主动的要求她说,沉默是她真实的写照,可是她也不安分,在椅子上姿势一会一个造型。并且吃饭方面也是最令我们老师头痛的一件事,从第一个开始吃,差不多要最后一个才吃完,而且还是在老师的监督下,她才勉强地吃完饭。现在她已经是中班的孩子了,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了,但从她父母、奶奶的口中了解到昕昕在家里吃饭还是要奶奶喂,穿衣服、脱衣服也是大人一手包办的。
家长希望老师多教育她的孩子,让她养成独立做事的能力,其实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光靠老师那是毫无用处的,顾予昕在学校虽然动作慢,但是她还是能够完成,可到了家里她就有了依赖性,家长应该放手让她自己去做。
《纲要》中指出:“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立、自理的尝试。”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和能力的。家长可以因势利导,把握孩子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孩子完成一项工作后,做父母的要给以适当的肯定和赞赏,当孩子的存在价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们也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增进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自己吃饭,穿衣服等虽是很小的事,但实际上给幼儿创造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无形中培养了幼儿独立生活能力。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帮助孩子学会独立
帮助孩子学会独立
放学了,我们班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向校门口走去。校门口的家长也都急切地向园内张望着,“老师,张怡宁走不动了。”我一回头发现张怡宁此刻正拖拉着鞋向前挪着,我问:“怎么了?”她说:“鞋扣开了”我说:“赶快扣上吧”她看着我不说话,我赶紧跑过去帮她扣上了鞋扣。下午来园后,孩子们展开了区域活动,她又挪到了我面前,什么也不说,把脚直接伸到了我的面前,我一看还是鞋扣开了。这一次我忍住了,先不出手,这正是锻炼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因为这个扣一套就行,并没有什么技术难度。于是我说:“你自己试试,看能不能扣上。”她站着不动说:“我不会。”我耐心的说:“你不试怎么会知道自己会不会呢?你慢慢来试试。”她还是不动
,我决定不理她了。我和其他小朋友玩起了区域活动,就这样过了好一阵子。她发现我并不再关注她了,无可奈何地弯下了腰,试着套上那个扣,经过几个回合的折腾,终于套上了。她大声地告诉我说:“老师我会扣鞋扣了。”我同样大声表扬了她:“你真是个聪明的好孩子!”看着她的笑,我发自内心的高兴。
是的,我们谁也代替不了孩子们的长大,但是作为老师,我们有义务帮助孩子成长,帮助他们学会独立,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尊重!
幼儿独立性的培养之我见
在上课的时候,我总会发现有几个小朋友会说:“老师我不会”、“老师你帮我做”,其实要做的都是很容易的,他却只是站在边上,脸上悲伤的看着其他在做的幼儿。可是,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现在入园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都恨不得捧在手心含在嘴里,为孩子包办一切,而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要听话,好像听话就是好孩子。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有的孩子进中学了,父母还要为他们收拾书包,送他们上车。有的孩子考大学了,考什么专业都是父母原先拟定的,没有一点自我的意愿。的确,一个温驯听话的人步入社会后,不容易与他人发生意见冲突,尤其是对上级百依百顺,容易博得一些上司的欢心。但是,要求孩子听话,实际上是使孩子丧失独立性,而变成一个没有责任感,不用头脑而怯懦的人。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孩子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判断、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温驯的工具是会被社会所淘汰的。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采用一致的教育方法,为幼儿独立性的发展创造环境与条件。首先,在幼儿园系统的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幼儿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随着他们身体的发育,大小肌肉群的逐渐成熟,心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从不会做到逐渐学会做,从做的不象样到做的井井有条,这是必然的规律,也是必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也获得自身的发展。记得一个教育学家的一句话:“我看过了,我忘记了;我听过了,我记不清了;我做过了,我就记住了”这充分说明了动手对幼儿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独立性中一定要重视“做”的过程。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开始,让幼儿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收拾玩具,自己睡觉等等。还可以在家里幼儿的房间中,给他设置一个单独的区域,在区域中东西的摆放,活动进行都由幼儿自己做主,成人可参与但少加干预,给幼儿一种小主人的感觉,让他在活动过程感受独立做事的乐趣,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的小事,对幼儿进行独立性的培养,如买衣服、玩具等时,成人应尽可能把自主权叫给幼儿,让幼儿选择,并能尊重幼儿的选择。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让幼儿为家庭做一些小事等,提供锻炼他们独立性的机会。(二)在教育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教育家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幼儿的独立性的培养,她说:“教育者先要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她认为,儿童自身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放手让他们在活动中发展。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幼儿进行能力的培养,如听故事等等。还可以通过游戏,尊重幼儿对游戏的设计,角色的选择,在游戏中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当他们在游戏中发生了矛盾和争吵,教师可以放手让幼儿自己独立解决,从而形成独立解决的能力。其次,家园的联系与合作培养幼儿独立性。幼儿的独立能力并不是只在幼儿园中靠教师教育锻炼就行的,他们生活中更多的时间是呆在家里的,如果家长不重视,总是护着帮着,包办代替,我们的教育工作就很难进行。因此,我极为重视家长工作一头,多给家长看一些包办代替对孩子成长的危害的文章,让家长了解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重要性,争取家长们的理解与合作,并给予他们一些家庭教育培养的方法。(一)对孩子要放手,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管理自己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成功,也有失败和失误。而且通常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能获得较大的成功。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失败为成功之母”。那么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大人应放手让孩子在他生活的小范围内自理,让他失败,碰钉子,这样孩子就会从失败中记取教训而成长起来。如果从小,一切都由父母包办,孩子感到一切都可以依赖父母,形成一种“安全感”,那样反而容易出大事。(二)让孩子做点家务事有好处小时候让孩子做些家务或者学会做些家务,对孩子来说,不但不是虐待,反而有莫大的教益。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为父母洗个苹果,拿杯水;吃饭时,发发碗筷;父母在扫地、洗衣时,可以帮忙拿拿簸箕、肥皂之类的东西。这些看上去虽是很小的事,但实际上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教育,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勤劳习惯,为孩子日后的独立生活打下了基础。当孩子完成一项工作后,作父母的能够给以适当的肯定和赞赏:“做得好!”孩子的存在价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们也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孩子与父母的感情。最后,教育者应注意陶冶良好性情。在家庭中父母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行为楷模,多抽一些时间陪孩子玩,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接触模仿机会;在学校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和孩子交往中,都应注意自己的形象,对幼儿独立品质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教育者应循序渐进、耐心引导幼儿逐渐养成独立习惯,特别是多给幼儿自己去尝试体验的机会。在培养过程中积极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孩子在独立中成长吧!(徐霞婷)
从小事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前些日子,班里有很多孩子都感冒了,一个个鼻涕、咳嗽不停。有一句话在我的耳边也渐渐多了起来:“老师,我有鼻涕。”无论在做操、游戏还是吃饭的时候,打了喷嚏的孩子总会跑到我的面前来对我说这句话。每一次我的回答都是一样的:“纸巾在前面,擦完了扔到垃圾筒里去。”刚开始,甚至有的小朋友在擦完自己的脸后还会跑来问我垃圾筒在哪里。我会告诉他垃圾筒一直都放在教室橱柜的旁边。渐渐的,跑来告诉我这句话的孩子少了,有了鼻涕自己解决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且多数的孩子都能在擦完鼻涕后把纸巾扔到垃圾筒。
孩子一开始之所以会跑到我的面前来告诉我他有鼻涕,使因为在家里,他们习惯了这样的行为,知道在说完这句话后,家长会帮他们拿来纸巾,帮他们擦干净,帮他们扔到垃圾筒里。孩子的独立做事的机会就在这一次次“我有鼻涕”之后被忽视了。
前几天突然几个孩子都跑来告诉我:“老师,他擦完鼻涕把纸头扔在地上了。”告这样的状证明在这件事上他们已经明白了什么样的行为是对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错的,他们已经能独立辨别是非。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有必要为孩子提供让他们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机会,在寻找纸巾盒、寻找垃圾筒的过程中,幼儿的独立能力得到了发展,同时他们在关注环境、关心他人的同时,学会分辨行为的对错。
比起空洞的说教,枯燥的学习,一件孩子亲身经历的小事,会给他带来更为深刻的印象,孩子的独立性,正是在这一件件小事中积累起来的。
培养孩子独立性的五个方法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父母从小对孩子的培养影响会影响他的一生。
孩子的独立性也是从小培养的,不要等到孩子长大成人,再去责怪他们缺乏独立性。
下面教给家长们,培养孩子独立性的五个方法。
第一式:从失败中站起来
如果孩子很有信心地参加非常感兴趣的球队选拔赛,却被淘汰而没有录取,当他伤心地对你说:我以后发誓再也不会参加这项活动时,你会如何帮助他呢?
对策:不妨告诉他,你非常理解他现在的感受,但是没有必要落选就放弃这项运动,没有人是完美的,有时总会出错,可以找找哪些地方没有做得更好,才导致这次失败,只要想办法做好,还是有机会的。
第二式:解围不如学自救
孩子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他向你求助,为了不让孩子受到老师责怪,你是否会帮他编个理由来应付呢?
对策:你不妨对孩子说:我们应立个规矩,不许找借口,你要对自己行为负责。
接下来,你不妨找找孩子无法完成作业的根源所在,是缺乏组织、安排能力,还是其他。
从根本上停止为他“擦屁股”。
第三式:启发他自解困难
临出门时,孩子突然想起老师要他带红色的东西去幼儿园,而红色的东西虽然家中有,却需要花时间寻找,而时间对孩子和父母又都非常紧迫,你是否会立即帮孩子寻找?
对策:如果此时你能启发孩子,譬如“你的红帽子也是红色的,是否可以呢?或者你再想想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红色的?”
例如在1分钟内列举出所有整理玩具的方法等等,这些有趣的练习可以让孩子在遇到问题时不会惊恐不安、不知所措,而是迅速集中精力、寻找办法。
第四式:教孩子权衡利弊
为了周日的家庭出游计划,你们已有较长时间的安排,却不料孩子又接到同学盛情的邀请,让他前去参加他的生日派对。
对此,孩子不免有些为难,希望父母为他拿个主意,你是否会当机立断呢?
对策:你应该帮助他思考:“如果你去参加同学的生日会是怎么样?而你不去参加别人的生日聚会,同学又会怎么想?告诉他,每个决定都会有有利和不利的两面。
第五式:与同伴协商问题
当孩子为看电视的某个频道,与同伴争论起来时,你是否会急于参与其中,为不愉快的他们裁决问题呢?
对策:你可以提醒他们,生气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只有让自己安静下来,各自去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或是提示他们可以采用扔硬币等老套但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决定结果
师说心语:儿子独立睡觉了
一天晚上,5岁的儿子跟我说:“妈妈,今天晚上不用你陪我睡觉了,我自己在房间睡就可以了!”我感到很纳闷,儿子怎么突然间长大了。“怎么突然想起要一个人睡觉”我问。“我老师说了,跟爸爸妈妈一起睡觉不卫生,会传染病的”儿子回答。原来是课堂上老师说得。曾经多次劝说儿子自己睡觉,可他就是不答应,还找出很多理由。听了儿子的回答,我抑制不住的喜悦。
那晚,我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直以来儿子都睡在我身边,没有儿子的陪伴,原来这么寂寞。整个一晚上我去过儿子房间多次,看着儿子熟睡的笑脸,我有点心酸,有点舍不得。可是作为母亲我明白,这是孩子成长的表现,应该高兴才对,我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
儿子独自睡觉了,说明儿子长大了,是他成长的标志。我逢人就发布这条重大“新闻”,尤其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儿子在身边时,我就夸赞儿子是勇敢的男子汉。
一天,我到儿子的班级,跟他老师说起这件事,老师很高兴地说:自从学了儿歌《独自睡觉最干净》后,有好多家长反映孩子回家独自睡觉了。为了孩子能够坚持独自睡觉,老师还在班上表扬了儿子。我的无心,老师的有意,更坚定了儿子独自睡觉的信心。
常常听说这样一句话:父母要避免在别人面前讨论孩子的缺点,以免他尴尬。我觉得这句话千真万确,但是,在别人面前亮出自己孩子的优点,以此激励孩子再接再厉,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子方法。
大胆放开手,让孩子学会独立
让孩子学会独立
李一鸣是前些日子我班转来的一名年龄较小的孩子,他是家里的“小皇帝”,什么事情都不会做,也不愿意做。每天爷爷来送他,总是送到活动室,帮他脱下衣服叠好,然后再询问一番:还有没有事要爷爷做,或者小便吗…….等等,然后再走。在幼儿园,他要小便了站在便池前叫:“老师,裤子拉不下。”小便完就说:“好了。”等着老师去帮他拉裤子、塞裤子。吃饭的时候,坐在桌子边看着老师,就是不动手。老师提醒他快吃,他却说:“老师喂!”。开始我包办了一个多星期,可他丝毫没有自己去做这些事的意识,我意识到如果再这样包办下去也不是办法
,对他来说有害无益,渐渐也会养成依赖习惯,这也阻碍了他的自理能力的发展。
后来我决定实行放手的办法,当他站在便池前的时候,我就教他脱裤子的方法,让他自己尝试脱、穿,成功了就表扬他。有时他来求助,故意装着没听见,开始他缠着不放,我就说“你一定会自己干的,老师可忙了,现在没工夫来帮你。”吃饭的时候,老师喂两口,然后让他自己试着吃,并不断的对他鼓励,慢慢的,李一鸣自己会吃饭了,而且还很卫生。现在李一鸣只要有一件事学着自己干,我们就对他鼓励,他也越来越独立,自己学会了洗手、叠被子等,自理能力越来越棒。
通过这件事情我想告诉大家:大胆放开手,让孩子学会独立!他会更棒!
先放开我们的手吧,让孩子们慢慢独立
过了一个漫长的暑假,迎来了孩子们的入学。记得放假前我告诉小朋友们:小朋友,过完这个暑假你们就是中班的孩子了,是小班小朋友的哥哥,姐姐了,所以你们也要更有礼貌更懂事了喔!而现在,我们终于步入了中班的教室,一起走进了中班的学习生活了。新学期的第一个主题是《我长大了》。为了让那个孩子真正体验长大的感觉,我开始慢慢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首先,每天我会安排2个小朋友做值日生,带上我们自己设计的值日生标记,帮助老师搞卫生,还有接受全班小朋友的监督和检查。刚开始的时候,我是一点也不放心,怕她们会趁劳动的时候玩水,怕她们会弄脏衣服,怕她们会累等,但是孩子们都一一用实际行动让我的担心和顾虑烟消云散。我看到谭笑晨熟练麻利的用抹布擦桌子;我看到戚家杰把桌子排得整整齐齐;我看到陆言细心的为小朋友发着筷子;我看到小朋友在劳动中快乐的心情;我看到她们体验着劳动带来的不一样的激情……是啊,在家,她们都是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她们做,可是,我觉得孩子慢慢长大了,可以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一些事情了,这样对他们有害无益,并且还会让孩子们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
其次,在劳动结束后,我会带孩子们一起检查值日生做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知道做事情要有始有终,要有责任心。每当这个时候也是值日生最快乐的时候,因为我们会一起为他们鼓掌,表扬他们的做事能力,肯定他们的为班级服务的小主人翁精神!是啊,不同的活动都可以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不要小瞧现在的孩子,其实他们真的很棒!
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掌握未来世界命运的是我们身边的孩子们,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让我们信服。不过,请我们首先先放开我们的手吧,让孩子们慢慢独立吧!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里自由翱翔吧!
玩沙的思考
每到自由活动时间,我发现幼儿园的沙池里总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去处,他们极有兴致地玩弄着沙子,看上去是那么的专注。
不起眼的小小沙粒,在成人眼里不过是建筑用的材料而已,却能给孩子们带来这么大的乐趣。你瞧,他们用沙子做馒头、烙油饼;在沙地里挖地洞、堆高山、筑铁路;如果再加上积木和多彩的插塑,沙池里就会出现一坐美丽的公园,公园里有花草树木,有拱门,有凉亭,还有攀登架、转椅和滑梯……
沙子可以让孩子们聪明起来。沙子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而这一点正是其他任何一种成型玩具所不具备的。并且在玩沙的同时,孩子们培养了合作、探索的精神,又不知不觉地锻炼了身体,开发了智力。
“只有在创造中才能得到真正的乐趣”孩子们喜欢玩沙,沙子可塑性很强,没有固定的形态,想让它是什么就会变成什么,不受任何的约束和限制,在这里他们可以尽情的进行创造活动,对孩子而言,这也许是沙子具有经久不衰的永久魅力的缘故吧!
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书,丰富多彩的自然物,千变万化的科学现象是孩子们学习的最好内容。让孩子们从小就用一颗敏感的心去感受世界的美丽和快乐,会令他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