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空间中分享快乐
发布时间:2020-12-08 幼儿玩具分享活动方案 快乐的幼儿园教案 教育笔记分享由于快到“六一”儿童节了,所以到了下午吃完下午点后,每间活动室里几乎都放着音乐排着自己的节目。
今天下午点后,我打开电脑放着孩子们将要排的节目。这时,小楠过来跟我说:“老师,你给放‘靠在肩膀上的感觉’这首歌听好吗?我特别喜欢听这首歌了,我还喜欢听‘愚爱’‘感动天感动地’这几首歌,还有好多好多呢,你给放个听好吗?”这些都是最近比较流行的歌曲,看来孩子们也挺跟随时代潮流的。我听了她的话,感觉她能说出这些话,就给她放了个‘靠在肩膀上的感觉’听,她高兴地又跳又跳,我看到她这样,我觉得心里也乐滋滋的。觉得小楠能够跟我这样说,我作为老师,跟她之间的关系仿佛亲近了一点。因为有的小朋友总是对我感到很害怕,这就是作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隔阂吧。其他的小朋友听到我给小楠放‘靠在肩膀上的感觉’后,他们也纷纷到我面前来跟我说:“老师,你给我放那个‘今天你要嫁给我听’好吗?”
看到孩子们个个都对音乐这么感兴趣,我特别回家多下了一些歌曲,到园里后放给他们听,将我跟他们这间的距离缩短,让他们不再对我感到有一丁点儿害怕,增进我们师生之间的感情。
于是,在以后的下午点后,我就给他们放一些他们喜欢的歌曲给他们听,让他们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在快乐中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自己喜欢的歌曲。歌曲是可以一起来听的,也给了孩子们自由交流、分享的空间,也给了孩子主动跟老师提小要求的机会,在他们的音乐空间里享受快乐。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快乐的图书分享
小悦来到图书区很兴奋地拿起《恐龙大灾难》从第一页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看了四页后,他开始皱眉头,然后拿着书去找洋洋,说:“洋洋这本书是你带来的,能给我讲一讲吗?我看了一半后面看不懂了。”洋洋把自己的玩具收了,来到图书区给小悦一页一页的讲起来,两个人边讲边交谈:“对,我在常州恐龙园见过这种化石,”“没错,这是食草性恐龙。”整个活动区时间他俩都在看这本书。不时有幼儿加入他们的队伍,一起翻看自己带的图书。
我班根据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进行了“家园阅读合作行动”。图书区经常有投放幼儿自带的有趣的图书。从家里带来的图书幼儿更加熟悉故事内容,爸爸妈妈已经给他们讲了很多遍,带到幼儿园幼儿自己就成为了伙伴们的小老师,为大家讲述,帮助大家阅读,这对于带书幼儿及全体儿童都会有很大收益。在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水平都会有相应提高,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熟悉的故事情节仍然是他们主动阅读的前提与契机。
在关爱中得到快乐
我一直努力使自己去爱每个孩子,同时我也希望自己的爱能引导孩子知道如何去爱自己的同伴、亲人和老师。胖胖是一个可爱,漂亮的小女孩儿。可是,由于语言方面的障碍,她不能说话。很多时候,小朋友们都看不懂她的手势,很少去和胖胖玩。胖胖只能孤零零地坐在座位上,用羡慕的眼神望着同伴们游戏。我们老师也只能凭着经验去猜她手势中的含义。
一次,胖胖生病请假,好些天没来幼儿园了。于是我开展了一次“爱别人,也就是爱自己”的特别活动,通过故事《小篱笆与牵牛花》引导孩子发现:“班上谁最需要大家的爱?”帮助孩子们理解为什么胖胖需要大家的关心和爱护,孩子们也想了许多办法来表现对胖胖的关爱。当胖胖病愈来园时,看到迎接她的小朋友,脸上露出激动、开心的笑容。
有人说:“爱不求回报,爱是无价宝。”但我认为,爱是互惠互利的,你用爱心温暖别人,别人也会用爱心来回报你,大家都会在关爱中得到快乐。
孩子在成功中享受活动的快乐
经过一学期的剪纸练习,孩子们对剪纸技能有了一定的掌握,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忙着选择了自己的游戏,巧手坊里的小朋友拿着小剪刀喀嚓喀嚓的剪起来了,他们正在认真地制作“奶牛”,正在这时,突然听到有小朋友用剪刀敲打着桌子的声音,循声找去,原来是乐乐拿着纸和剪刀在敲,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我不会,我不会剪。”我在一旁说:“你试着剪,剪错了又没关系的。”劝说了好一会,乐乐才又拿起剪刀剪起来,剪到奶牛的嘴巴——镂空部分时,又停了下来:“老师,我不会挖奶牛的嘴巴呀!怎么办?”我说:“你试着做做,肯定行的”。在我的鼓励下,他尝试了几次
,结果他发现了一个好方法,慢慢的把纸对折一下,然后剪出镂空的嘴巴。其实他剪得很不好,几乎要将奶牛的嘴巴边上剪断了,但为了激发他的积极性,我还是表扬了他:“看,你不是自己会剪的嘛,奶牛的嘴巴剪的很好看啊!”剪奶牛时有一个难点,就是镂空小小的的嘴巴。乐乐看做自己剪的奶牛,笑了。
乐乐小朋友在剪纸方面有些弱,而且碰到困难就不肯剪。于是,在活动中我们经常去引导、鼓励,慢慢地激发他尝试、学习,获得成功的快乐。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下,孩子的剪纸技能会越来越棒的。
教育笔记:《快乐分享》
教育笔记:《快乐分享》
分享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现幼儿的各种行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与别人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总想占为己有,幼儿们总会因为各种争抢而冲突不断。然而,这些行为都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次,晨间活动中,我发现个别小朋友在玩桌面玩具时,总是吵吵闹闹、争抢不断,甚至小朋友会因此而打起来。总是会听到小朋友不停地说:“老师,他抢我玩具。老师,他拿我玩具。”我会耐心地告诉小朋友:“玩具是大家的,小朋友要一起分享玩具。”可是无论我怎么开导,他们都憋着小嘴,很不开心。就好像自己心爱的东西被别人抢了一样。老师怎么调节都不高兴。甚至,有小朋友拿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就去抢,抢不到就打。有些小朋友拿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就把玩具全部撒到地上,好像再说:“我没有玩具,大家也都不要玩”。这让老师很是头疼,经常为此而发火。但总这样也不是办法。有一次,我去隔壁班老师那借东西,就看到这位老师在给小朋友讲《小猪的野餐》,这是一个关于分享的故事。我仔细听了下去,发觉故事很有趣,便给小朋友们分享了这个故事。并请小朋友将自己喜欢的东西分享给自己的好朋友,幼儿们在游戏和故事中了解到了分享的快乐。在之后的看书、桌面玩具等活动中,在老师的提醒下,争抢的行为很少再出现,甚至发现有的小朋友们已经会主动的将自己的玩具、书本分享给同伴了。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鼓励幼儿主动去和他人交往,主动与幼儿进行交流,让他们主动地与同伴交换玩具、书本等东西,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在适当的时候,老师要及时鼓励、赞许、奖励幼儿的分享行为,让幼儿充分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
教育随笔:分享快乐
和孩子们在一起相处已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在朝夕相处的这段时间里,我经常会发现一些幼儿会流露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他们“霸道”地认为:“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这种想法显然是不好的,也不会受集体欢迎的,更不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
今天下午,小朋友们都在玩创造性游戏时,我发现然然小朋友又和大家闹得不愉快了,开始哭起来了,不管我怎么调节他都不满意,我问了和他一起玩游戏的小朋友,他们对我说:“然然强玩具,他不愿意给我们玩,玩具都抱在自己身上,我们都不玩不到了。”还有一个小朋友告诉我,我都说谢谢他了,他都不愿意给我玩。听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原来是他把玩具都揽到自己的手里,不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小朋友都不敢接近他。
我看了看坐在旁边继续嚎啕大哭的然然,我轻轻地走到他的面前,蹲下来问:“然然你看一看,别的小朋友玩得开不开心?”(开心)那你开心吗?(我不开心,他们都愿意和我一起玩,还要我手里的玩具),然然那你看一看,你的几个小伙帮伴在干什么呢?他告诉我说:“在那里说话呀!”他们有东西玩吗?没有(这时他地下头),看着自己手里的玩具很不高兴,我想请你把你手上的玩具和大家一起玩,好吗?他说得时候自己还是低着头。这时我对着其他的小朋友说:“瞧,然然现在要和大家一起玩了,你们高兴吗?”高兴!其他几个小朋友一起回答我,这时的然然愿意把自己手里拿的玩具,分给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了。
事后,我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利用然然的这件事,把然然说到我的故事中去,这样让然然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最后,小朋友知道然然愿意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玩具,我问其他小朋友,你们愿意和然然一起做游戏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愿意!”然然的小脸上也有了微笑,这时,我们一起唱了才会学会不久的《找朋友》这首歌,有很多孩子都愿意主动地去找然然做好朋友。第二天,然然还从家里带来好吃的糖果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利用故事把这件事说给大家听,让孩子们知道,只有懂得和别人分享的孩子才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如果不愿意和伙伴们分享,小朋友们是不会欢迎的。还运用了《找朋友》这首歌,让然然知道周围的小伙伴都有同情心和爱心。当你孤独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在玩玩具的时候去鼓励孩子,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让他们主动地交换玩具,这样对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时,有很大的帮助。
给孩子一片真实、快乐的成长空间
小威是个很可爱的孩子,虽然平时有点调皮,但他仍旧是个让老师放心的孩子。可是,昨天放学的时候,突然发现他的左脸上青了一大块。本以为他是和同学打架了,才弄成这样的。所以,问他究竟怎么了。可是,让我感到疑惑的却是小威的回答。起先他吞吞吐吐的没有说话。于是我想,还是先和他妈妈说明下情况吧。可是当我一提到他妈妈,小威就急了,他马上说这是不小心撞到了墙壁弄出来的,妈妈已经知道了。我带着疑惑又看了眼伤口。怎么也不像是撞的呀,倒像是被打了。当时想着,既然他说是撞的,那就明天晨会课上利用这个例子好好地教育下班级中的小朋友们,以后走路要专心。
于是,在今天的晨会课上,我提出了这个例子,并且请小威说说当时的情况,这时候,小威显得很着急,都说不出话来了。于是我肯定了这中间一定有一些问题。等晨会课结束,我将他请到了办公室。我明确的告诉他,这个伤口肯定不是撞出来的,欺骗老师是不对的。于是他小声的说,妈妈不让他把事情告诉老师。再三询问才知道,这是他爸爸打的。因为他在做口算题的时候有点粗心,做错了几道题目,爸爸在一气之下动手打了他。
在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我教育他以后千万不可以欺骗老师,当然也不能欺骗其他人。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对于他家长的做事态度,我决定和他们好好沟通。作为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怎么可以教孩子说谎呢?孩子在做题时避免不了会犯错,家长应该有耐心,教育孩子相信家长比我们老师更有体会。不可能一教就会,就说孩子小的时候学说话,也不是家长教了一遍就会说了呀,必须一遍遍强调,才能在孩子的口中渐渐地听到清晰的字眼。
教育随笔:分享的快乐
教育随笔:分享的快乐
早晨,左左带来了一本走迷宫书,色彩丰富,内容生动有趣。小朋友都围过来看,我不禁说了一句:“左左,你这本书真好看!”左左笑咪咪地告诉我:“这本书是我妈妈给我买的。”说完就得意的将书揣在了怀里,生怕被周围的小朋友碰坏了。这时,有几个小朋友唧唧喳喳地说:“哇,走迷宫书啊,我也有一本,你的和我的一样吗?”“左左,给我看一下好不好?”“给我看,给我看!”“不行不行,都不给你们看。”左左毫不犹豫的回答。东东又问道:“那我们一起看,好不好?”“也不行,这是我的书呀,我不给你看。”这时,东东向我投来了求助的目光。于是,我走了过去问:“左左,你和东东坐到一起,你来翻书,让东东在旁边看,这样可以吗?”“不行,他要看可以让他妈妈买”见左左非常的固执,小朋友便扫兴的离开了。看着左左那小气的样子,我暗暗在想引导他的办法。
午餐过后,刚吃完饭的左左拿着小椅子朝我兴冲冲的走来。突然,我灵机一动“有了”。我知道左左最喜欢玩橡皮泥了,就连忙把橡皮泥抱在了怀里。果然,左左一走过来就向我来要橡皮泥。于是,我说:“今天我要给大方的孩子玩橡皮泥”。左左一下子愣住了,不响。这时,刚好东东也来要橡皮泥,于是我故意说:“东东每次拿玩具来都愿意和大家一起玩,有好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所以老师也和你分享,给你一盒橡皮泥玩”。接着,我给了他一个。站在一边的左左看见后,连忙说:“老师,我给你和小朋友看我的书,你也给我橡皮泥好不好?”“好的”听到他的话我高兴的回答道。
下午放学,离爸爸妈妈来接还有五六分钟的时候,我看见左左一边看书一边在等妈妈来接。还主动的请同桌的小朋友一起看。我表扬他:“左左,真是乖孩子,愿意把自己的书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大家都喜欢你!”我看见,左左的小脸笑得更甜了,说:“老师,我下次还要带书来给小朋友看,还要带玩具,也给小朋友玩”我看着左左,不由自主的笑了。
左左的性格很内向,在班里也不算活跃,和小朋友交往的不多,这次的分享行为一下子拉近了他和小朋友之间的距离,原来和小朋友竟有那么多的话题,可以一起走迷宫,一起玩。现在的教室里总是能看到左左和小朋友快乐的身影。从左左的身上我看到,孩子在和同伴分享的时候,自己也获得了快乐的情绪,感受到和大家一起玩是那么有趣、快乐。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家中独苗,在家里被几个人围着转,想要什么有什么,而且在家人际关系少,交往的人少,所以孩子都是以“自我中心”的。家里的玩具、书、零食都是自己一个人的,孩子可独霸一方。而到了幼儿园里,大家谁都不让谁,自己带来的东西自己玩,没有分享的意识。像左左这样的孩子很多,作为老师,我们应尽量多给幼儿创造机会,鼓励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启发他们互相交流、磋商、协调,引导他们把自己的书和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在看看、玩玩的过程中,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分享的乐趣。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首先要求他们应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想想,使他们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形成换位意识,从而克服以我为中心,养成与人共享的品质。循序渐进,正确的引导孩子,让孩子在社会交往实践中逐步感受到与人分享的快乐,慢慢建立自觉的分享意识。
当左左不愿意和小朋友分享的时候,我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用另一个方法,让他体验到了“不分享”与“分享”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他:“大家愿意和你分享,你愿意与小朋友分享吗?”“如果你能够和小朋友一起看,那老师就更喜欢你了!”最终,“分享”的快乐战胜了“不分享”的不良后果。通过具体事实来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当左左愿意和小朋友分享的时候,我及时表扬了左左,后来的几天,左左只要有玩具、图片带来,都会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左左的妈妈告诉我,“左左最近老是挂念着班里的小朋友,家里一有好东西就想带到幼儿园来,给小朋友看,而且回来还会把幼儿园里高兴的事情讲给我听,说要和我分享幼儿园里的事。懂事了,也更开朗了。我真是很高兴!”当孩子从一个分享行为里感受到自己带给他人的快乐,以及因他人快乐而带给自己的快乐,体验良好情绪,孩子才真正建立起健康的分享意识。
快乐随处都在
天气异常的闷热,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那种压抑,让人心里十分难受.上午做了一些教具准备,中午又没休息好,我换了条夏裙,疲惫地走进教室.“老师下午好!”孩子们象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飞进来,天舒小朋友背着手,很神秘的走到我面前:“我想送你一样东西。”她小心地从后面拿出一朵洁白的栀子花:“好看吗?”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小男孩拉拉我的裙角,左看右看:“老师,你的裙子好漂亮,我好爱好爱你,好喜欢好喜欢你!”小马屁精!我笑颜如花,疲惫一扫而光,原来每人都喜欢听别人的赞美!我蛮有兴趣地问:“为什么好爱我?”他奶声奶气地说:“你好可爱。”晕!搞颠倒啦?居然说我可爱!“还有呢?”"你的画好漂亮,唱歌好好听,你爱我,牵我的手,摸我的头,说我好乖、好棒,还对我笑....."小男孩陶醉了。我静静地听着,心里觉得暖暖的,我不知道自己一个随意的动作,一个关切的眼神竟会让孩子如此满足。整个下午,虽然很累,但我心情很好。给孩子的笑容更加灿烂,说话的声音更温柔,我要把我的爱和快乐加倍的带给可爱的小天使!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甜甜的微笑,一朵美丽的小花......把它放大吧,你会发现:快乐就这样简单,就这样无处不在!我们虽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心情。感谢我的小天使,让我明白了这个简单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