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的小纸片
发布时间:2020-12-10 简短的幼儿小故事 幼儿园的小朋友小游戏 幼儿园的小故事又到了上美术课的时间了,我像往常一样给孩子们讲解示范后就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绘画了。孩子们一个个聚精会神的,我四处巡视,关注那些特别需要指导的孩子。当我走到子睿的跟前,满地纸屑映入我的眼帘,他的小椅子边、地上全是这些“碍眼”的纸屑。“是谁扔的?”我生气地问。坐在旁边的的毕姝彤从牙缝里小声地挤出几个字:“子睿扔的。”子睿这时正探头探脑地偷看我的表情。看到他这副淘气的样子,我的气消了许多,也就没多批评他。
可是,接下来的几天,子睿“变本加厉”,每天课后他的座位边还是满地纸屑。为此,我特地与他的家长沟通,甚至没收了他所有纸屑的可能“来源”,但是收效甚微,我渐渐地无计可施了。
有一天,我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时,因为记错号码,竟然在打错了好几个电话后才找到朋友。朋友知道后笑着对我说:“你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朋友的一句俏皮话给了我启示,既然成人的错误可以是“美丽”的,为什么不能让孩子的错误也变得“美丽”起来?
第二天中午,我把从子睿那儿没收来的那些纸一一整理好,根据纸的颜色和纸上的图案,制作了一幅贴画作品。然后,我把子睿叫到跟前,和他聊了起来“你喜欢那些被老师没收掉的纸吗?”“喜欢。”“为什么?”“纸上有许多好看的图案。”“既然喜欢又为什么把它们扔了呢?”“这些图案已经看过了,我还想看新的。”“可是,这些纸你喜欢,其他小朋友也喜欢,而且这些纸还能制作出许多更好看的图画呢!如果你能把这些纸做成美丽的图画送给其他小朋友,那有多好”
我发现,在我们谈话时,子睿的眼睛一直紧紧地注视着我,我从他那双会说话的小眼睛里看得出,他已经开始知道自己错在哪了。于是,我像变魔术似的把预先准备好的贴画作品拿了出来,当我告诉他这些都是用他准备撕掉的纸做成的时候,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了一会儿,他用试探的口气问我:“老师,这个能给我吗7”“当然能,但你要告诉我,你还舍得撕这些纸吗?”“我再也不撕了!”我跟他拉钩后,把这幅贴画送给了他。
之后,子睿常常从家里带来好看的彩纸,在美工区用这些彩纸制作美丽的图画作品,他的小椅子边再也没有出现过恼人的小纸片。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2020教育笔记 小纸片的魅力
一张小小的纸片很不起眼,也许在不经意间会扔在地上或纸篓里。但是,当你把这张小纸片给孩子,那么,你会收获许多的惊喜,看到他们创造的火花。一、在小纸片上留下孩子瞬间的创作火花。
在《太阳您好》语言活动中,我让孩子将绘画与创编诗歌相结合。孩子们在小纸片上画出许多太阳留下的“光环”。如,太阳将病菌杀杀杀、青蛙、乌龟在太阳照耀下从冬眠中醒来、花儿绽放美丽的花朵、果树结满果子、小鸟在阳光下唱歌等等。孩子们不仅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而且能借助直观形象的画面用拟人和比喻的语句创编诗歌。
歌唱活动《小雨滴跳舞》中,教师让幼儿大胆想象小雨点在哪里跳舞的场景。如,小雨点在森林里跳舞、在荷叶上跳舞、在房顶上跳舞、在小河里跳舞、在花瓣上跳舞、在树叶上跳舞、在小山上跳舞。每张作品上的小雨滴都是那么可爱,那么千姿百态。老师在画面上看到他们创作的快乐,分享他们想象的快感。
二、在小纸片上写下孩子埋在心底的疑问。
数学操作游戏时,老师会发现孩子之间能力差异表现非常明显。能力强的孩子能很快理解操作要求,独立地操作。而能力较弱的孩子往往老师说了几遍仍然不得其解,这样的孩子一般胆子小,缺乏自信,不敢说出心里的疑问,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对数学活动失去兴趣,操作能力和理解能力降低,很不利于幼儿的发展。老师只要提供一些小纸片放在《幼儿园》游戏区角,能力弱的孩子在“小老师”的帮助下,会在小纸片上写上自己的理解,“小老师”还会给他们批改,慢慢地,他们不仅敢在小纸片上写,而且敢向老师发问,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
神奇的小纸片,你是老师捕捉孩子思维火花的镜头;是老师的教学策略与幼儿的学习能力的互动纽带;是孩子表达自我想法的小舞台;是孩子快乐涂鸦的宝贝。
"一张纸片"的深思
这学期,我又接任了一个新班的班主任。
这一天,我像往常一样,走向教室。突然教室内传来两位女生的争吵声,我急忙走进教室,只见两个女生争吵声由小到大,越来越激烈,两人争得面红耳赤:“这片纸是你丢的,你要捡起来。”文欣说。“明明是在你的课桌下,你为什么不捡?”露露说。“你要执行班级的卫生规定”……原来两位同学为谁应该捡起纸片争执起来。“婆说婆有理,媳说媳有理”。互不相让。见我走进教室,开始有短暂的沉默。一会儿,又重新争持起来。
一张小小的纸片,竟然引起两位学生的激烈争持。我觉得应该借用这件小事,给学生一个明确答案。我简单地了解了一下这件事原因。便问:“同学们觉得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才能化解她们之间的矛盾?”同学们没有想到我会提出这样问题,谁也不敢开口说话了,只是互相望着。你看看我,我望望你,教室里出现了难得的寂静。几分钟后,学生的目光转向我,期待从我看口中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我知道这是学生一贯思维方式,有了难题,就希望老师一锤定音。因为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老师是至高神圣的,也是最有权威的,老师的话永远是对的。
我环视了一下班级,平静地对学生说:“同学们,他们俩对处理纸片问题都有自己的理由,谁也没有错,只是没有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说完,我来到两位学生的桌前,蹲下身捡起纸片,并说道:“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在自己的教室里,每个同学都是班级的主人,包括老师在内,纸片有我看见的,应该有我捡起来,只要解决了问题,就是执行了班级制度”。说完,我径直地走向垃圾桶,把纸片放进去。
这时,我身后传来一阵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
我真没想到,一次恰当好处的举措,竟赢得了学生发自内心的掌声。同时,一张纸片也让我真正领悟了我们常挂在口上的一句话,“身教重于言传”。“一张纸片”让我产生了深思。
我看到了,批评教育不是万能的。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的不同,所以学生之间存在差距是必然的,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这这样或那样,或多或少的缺点,对学生“穷追猛打式的批评”学生会认为是“揭伤疤算总帐”学生情绪上会有反感和对立,而当你抓住那瞬间即逝的闪光一刻时,及时激励学生,你就一定会发现,他们的潜力是如此的巨大,虽然是那瞬间即逝的闪光,教师若是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处理,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课堂上也是如此,老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它们发光发热,从而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收获,逐渐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
比如:班上有做小动作的同学,如果你批评了他,其他同学会不以为然,甚至很多的同学也分散了注意力,而如果是表扬某个同学时,其他的同学会做得更好,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让他们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因此,在课堂上我在提问学生的时候是因人而异的,对待成绩较差的学生我的问题比较容易,尽量能让他们回答出来,当他们回答出来的时候,我会及时地加以表扬,肯定他的(jy135幼儿教育)成绩,当他们因为回答出老师的提问而得到表扬的时候,脸上便露出笑容,整节课都能认真听讲。
当然学生的闪光点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课外活动、作业等也能发掘他们的长处,适时地加以表扬。对于学生的细微变化,老师都要用心地捕捉并及时地对他们进行鼓励,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即使学生生活中出现一些小偏差,只要采取适当处理措施,都会有良好的教育收获效果。可见只有把灯背在背上的人,才会把他们的影子投到了自己前面。
图书架旁的碎纸片
开学了,我在图书架上摆了很多新图书。
可没过多久,图书架旁边就有了不少从图书上掉下来的纸片。为了找原因,我仔细观察,发现有的书特别受孩子们欢迎,看的人多了。图书就容易破损。于是,我利用晨间谈话,对他们进行了爱护图书的教育。’。
没想到,以后的几天里,图书架旁还是每天都会有碎纸片,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过和孩子们交流,我找到了真正的原因,原来孩子们为了折纸飞机玩,就从图书上撕纸。于是,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只篮子,里面装着平日里孩子们用过的作业纸,放在他们随手就能拿到的玩具架上。
可过了几天,我发现图书架旁的纸片是少了,但图书封面还是被撕坏了不少。怎么会这样?我不是已经提供了纸张,满足了孩子们折纸的需要了吗?为什么他们还要把图书撕坏呢?看来,我该找出撕坏图书的孩子狠狠地批评一下。
这天,我正好看到泽泽在撕图书封面,我忍住心中的怒火问他:“你为什么要把图书撕坏呢?…‘我想要折纸飞机。”泽泽轻声回答。“我不是已经给你们准备纸了吗?你为什么还要撕图书上的纸呢?”我不由得提高了声音。他好像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低下头说:“因为图书封面纸厚,折的飞机飞得远……”原来是这样!泽泽的话引起了我的思考:在我了解孩子们有折纸飞机的需要后,我就为他们提供了纸。看上去我已经给予支持了,其实这种支持还是非常表面和初步的。在孩子们初步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会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愿望。而且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需要。只有作更深入的了解和更细致的思考。发现幼儿感兴趣的“折飞机”活动中隐含的教育价值,及时提供不同质地、不同大小的纸,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理解和支持。
别小瞧了它——“破纸片”真有用
这几天班里的宝宝们都能按时吃完午饭,拖拉的情况明显减少了很多,并不是动画片吸引他们,而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玩意儿起了大作用。这个玩具让孩子们爱不释手,越玩越来劲,越玩越喜欢,它就是看起来好象花纸片上有个大洞的纸制翻图玩具。
现在看来我当初从垃圾堆中将这一包没人要的宝贝给捡回来真是做的太对了。为了证明这个宝贝的价值我曾经尝试将这个玩具给不同年龄的孩子,连成人都非常感兴趣,玩得不意乐乎,这个小玩意儿可谓是老少皆宜。
为了调整一些孩子们已经玩腻的游戏内容,提高他们的游戏能力,丰富孩子们在午餐后自由活动内容,我给他们提供了有趣味性、挑性又操作简单、安全、可防止孩子激烈运动、避免危险发生、稳定情绪、锻炼动手、动脑能力、能自娱自乐学到新本领,体验成功喜悦的这种“翻图玩具”。要使幼儿能熟练的玩好这一玩具是需要一定时间去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所以给幼儿们安排午餐后的这个时间段活动是很合适的。
在这活动中班里不同能力的幼儿都可以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和情感上的满足,真是益处多多。当他们通过各自努力翻出可爱的动物、美丽的花朵、熟悉的交通工具时会高兴地欢呼起来,同伴间自然地进行分享、交流,你帮我,我教你,这个情景让我感到特别感动和高兴。
“破纸片”真是有大用处,班里的孩子们在玩这个翻图玩具的过程中渐渐开始有了独立探索的意识;学着同伴间开展分享交流。我希望在不久之后孩子们能有自己动手设计制作这款玩具的愿望,我会把这个玩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更希望孩子们能够设计制作出一款款独一无二,别具特色的“翻图玩具”成为小小“玩具设计师”。
教育随笔:书架旁的碎纸片
教育随笔:书架旁的碎纸片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图书架上摆了很多新图书。可没过多久,图书架旁边就有了不少从图书上掉下来的纸片,还有一些七零八落的书,班级的孩子经常告诉我他们的书坏了等等。为了找原因,我仔细观察,发现有的书特别受孩子们欢迎,看的人多了。图书就容易破损。于是,我利用午餐前的时间,对他们进行了爱护图书的教育。
没想到,以后的几天里,图书架旁还是每天都会有碎纸片,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过和孩子们交流,我找到了真正的原因,原来孩子们是为了争抢一本书,有的孩子是为了折纸飞机玩等等。于是,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个小框子,里面装着平日里班级的一些废旧纸、做环境的边角料等,放在他们随手就能拿到的玩具架上。
可过了几天,我发现图书架旁的纸片是少了,但图书封面还是被撕坏了不少。怎么会这样?我不是已经提供了纸张,满足了孩子们折纸的需要了吗?为什么他们还要把图书撕坏呢?看来,我该找出撕坏图书的孩子狠狠地批评一下。
这天,我正好看到耀耀在撕图书封面,我忍住心中的怒火问他:“你为什么要撕书?”“我想要折东西,老师。”耀耀轻声回答。“我不是已经给你们准备纸了吗?你为什么还要撕图书上的纸呢?”我不由得提高了声音。他好像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低下头说:“因为图书封面纸很好看。”原来是这样!耀耀的话引起了我的思考:在我了解孩子们有折纸飞机的需要后,我就为他们提供了挂历纸。看上去我已经给予支持了,其实这种支持还是非常表面和初步的。
在孩子们初步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会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愿望。而且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需要。只有作更深入的了解和更细致的思考。发现幼儿感兴趣的“折飞机”活动中隐含的教育价值,及时提供不同质地、不同大小的纸,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理解和支持。
让气球带着小纸人飞
“我是一个小纸人。我想飞上天空,看看太阳,月亮和星星。”“看啊,我有翅膀了!我快活得想哭,想笑,想大声地唱歌。玩具架是个快乐的家,可我更爱蓝天,白云,太阳,月亮和星星。”故事《小纸人》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他们为小纸人失败而着急,也为小纸人实现愿望而欢呼。“除了给小纸人折一对翅膀,你们还有什么办法帮助小纸人飞上天呢?”问题一抛出,孩子们踊跃发言。“可以让小纸人乘火箭上天。”“小纸人可以坐热气球上天。”“可以像放风筝一样让小纸人上天。”
“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小纸人,想办法让它飞?”“想——”孩子们的回答是响亮的。大家纷纷动手做起了小纸人。男孩子比较性急,做好了纸人就忙着折飞机,让小纸人坐上飞机。“老师,老师,可不可以给我一个气球。”冰冰指着教室内的一个气球急着问。是啊,前段时间布置环境,刚好有不少气球。“可以啊,”这下可好,“我要”“我也要的”声音此起彼伏。“老师,我要让气球带着小纸人飞。”于是,孩子们收获了一场意外的快乐。
小纸飞机
一直以来,我喜欢带孩子们做游戏,一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就是角色游戏。一听到我说:“我们现在玩角色游戏”一个个兴奋的大喊“哇塞”,非常高兴;二是:我发现角色游戏的“力量”真是大,他可以不费多大的力气把平时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喜欢独自玩耍的小朋友吸引到大家中间来,他可以把性格十分内向,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变成一个“小喇叭”。
我用四十张白纸,叠成了四十架纸飞机,发给我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带着他们排着长长的队伍,“飞机要起飞了”,孩子们欢呼着,“飞机如何飞起来呢?我来给大家讲一讲,飞机是迎风起飞和降落的,飞机起飞时,它所获得的升力和气流速度有关系。如果是迎风起飞,气流速度就是滑跑速度和风速的总和,此时,所产生的升力就比较大,于是借助风的阻力来减少飞机的速度。,所以同样滑跑较短的距离,飞机就可以着陆了,而且迎风起落时,飞时不容易受侧风的影响,会更加安全”。孩子们露出好奇的眼神望着我,我告诉他们,飞机带着人类飞上了的天空,是美国一个伟大的发明家莱特兄弟,1930年他们设计的“飞行者号”试飞获得了成功,就是人类的第一架实用飞机。它的结构是由方向舵控制踏板、控制杆、副翼、滑轮、驾驶舱、机身,升降舵、尾翼,还有起稳定作用的安定翼等组成。看着孩子们对飞机这么有兴趣,这么快乐,我也不由自主的叫起来“飞机起飞了!”孩子们高兴地举起自己的纸飞机在操场上跑着、跳着、叫着、欢呼着!飞机飞起来了,飞机飞起来了……看着孩子们欢呼、快乐的样子我欣慰地笑了。一个小纸飞机引发了孩子们的游戏兴趣和简单的游戏行为,我们一定要为孩子提供合适的玩具,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创造能安静的独自游戏,互不干扰、干扰较少的环境,便于孩子们大胆地操作,摆弄和模仿。
通过“小纸飞机”的游戏,我认为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游戏是幼儿园的自然“活动”,有兴趣的、活泼的运动,儿童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会将他的全部精神拿出来,可以锻炼孩子们的筋骨,帮助消化,促进循环,最重要的是满足了孩子好动的特点,把游戏看作符合幼儿天性的自然活动,教育追逐自然,适应自然,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快乐的情绪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和幸福,忧愁的情绪还会给孩子带去苦闷和痛苦。因此,我们应当让幼儿游戏,让幼儿感受到游戏中的欢乐,同时感受到游戏中与同伴交流的快乐,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经验、常识、思想和健康。
从一个小纸飞机的游戏做起,我每次带着孩子们玩一次游戏,就累积了更多的经验,让孩子们在幼儿园中度过快乐的童年!
小小小的剪纸区大智慧
本周,结合中国娃的主题,我们进行了剪贴龙鳞的区域游戏。游戏刚开始,本学期转学来的宝贝楚楚就急了:“老师!老师!你快过来!我不会!”我赶紧跑过去,帮助她,教她怎样正确地使用小剪刀。我转身刚想离开,楚楚又急了。我引导说:“谁愿意来做楚楚的小老师呢?”。这时,小玥说:“我来试一试”,只见她教一步,等楚楚剪完了,她再开始剪第二步……
通过这一次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学到了许多东西,又为老师解决了一人忙不过来的难题。小玥原本不会教小朋友,现在会了。她也更牢固地掌握了这一技能技巧。还有,小玥在给小朋友讲解如何剪的过程中本身的语言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增进了她与楚楚之间的友谊。
看来,小小的剪纸区,不仅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剪纸兴趣,提高了孩子们剪纸的技能,更加提高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此外,我觉得区域游戏的讲评更是对活动的总结和评价,是促进幼儿发展,提高活动质量的保证。让幼儿通过集体讲评的环节,把自己的新作品介绍给大家。同时,让那些从前不敢站在前面说话的小朋友,通过多次锻炼,能清楚连贯的讲述自己的构思和创作,变成了自信大方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