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得:3~6岁的宝宝心思不难懂
发布时间:2020-12-28 幼儿故事6岁 幼儿故事3岁 宝宝班教育笔记整理了教育心得:3~6岁的宝宝心思不难懂,希望对爸爸妈妈正确教育孩子,指引宝贝健康发展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3~6岁宝宝的情绪怎么样?心理学研究表明,3~6岁是孩子个性养成的时期,孩子大多数时间跟父母在一起,所以父母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个性和情绪。
3~6岁时的孩子对于情感的认知能力迅速发展,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逐渐增强,他们会知道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一些情绪会引起家长的注意。他们会注意到家长的情绪变化而采取适当的动作来讨家长欢心。例如有些孩子看见喜欢的东西会抱着家长撒娇,看见家长心情不好时会乖乖的不哭不闹。这些都是宝宝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情绪表达规则。作为家长要注意幼儿学习方式和特点,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负面情绪,以免给孩子错误的情绪指导,创 设 温 馨 的 人 际 环 境 让 宝宝 充 分 感 受 到 关 爱,让他们养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
3~6岁宝宝内在的抑制能力比较弱,言语的协调能力也不完善因此当他们受到外界某一个刺激的时候,例如妈妈离去,新朋友出现,得到想要的新玩具,自己喜欢的东西被同龄的小朋友抢走。这时他们的情绪波动比较大,还会用富有表达力的身体动作来体现自己的内在情绪,像是常常大哭或者愤怒的跺脚。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对情绪的控制能力才会有所增强。
家长这时应该有意识的去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不是纵容他们发脾气,而是用温柔耐心的话语教导他们,安抚他们的情绪,最 大 限 度 地 支 持 和 满 足幼 儿 通 过 直 接 感 知 、 亲 身 体 验 的需求 ,支 持 和 引 导 他 们 从原 有 水 平 向 更 高 水 平 发 展。
易冲动易外露是三到六的宝宝普遍存在的情绪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控能力会慢慢加强,以上说的两个特征会逐渐减少,情绪的波动起伏也不再那么明显,家长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好的品质,幼儿身心还未发育成熟,他们不能明辨是非,不知道哪一些是好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在6岁之前,孩子所听到的、看到的、感觉到的,都应该是积极向上,杜绝不良信息伤害他们的心灵。
总结:细节决定成败,家长们应做身边的小事情开始做起,给宝宝们正确耐心的指导,在他们心中树立一个高大的形象,用欣 赏 的 态 度 对 待 幼 儿 。 注 意 发 现 幼 儿 的 优 点 接 纳并帮助他们修正性格上的不足。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和情绪。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宝宝一岁之前的育儿心得
宝宝一岁之前的育儿心得
随着莎莎姐的一天天长大,我也就一天天老去,要知道每个妈妈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所以说呢我也不能抱怨些什么呵!套用我小表弟的话说就是:“你的人生有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现在在我看来也确实是如此,因为这是再多的金钱财富也换不来的。每每看到莎莎姐的一些变化和进步我就觉得很吃惊,很幸福,或许在我的潜意识里我根本就不敢相信一个一岁不到的宝宝能有这么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吧!
现在的我整天呆在家里带宝宝,也没能出去上班,但家里的开支却是与日俱增,所以说现在的我已经从以前那个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变成现在只对我家莎莎姐花钱大手大脚了,虽说我们现在的的家庭经济条件还算不上富裕,但在对于莎莎姐的吃穿用方面我自己觉得我还是毫不吝啬的。莎莎姐马上就要一岁了,从她出生到现在我每天都和她一起的,慢慢的我也就悟出了一些些自己的育儿心得,在此归纳出来和大家一些分享分享呵!
一、宝宝的衣服鞋子不能买小,尽可能的买大一号就可以了,买小了当时就不能穿,买大一号可以稍微卷一卷穿起来也挺合身的。(像我去年冬天跟她买的那两件灯芯绒的罩衣就特别好,颜色靓丽,布料好,虽说已经穿了一个冬天的,但今天冬天依然可以继续穿的。)
二、一岁以前的宝宝最好是不要买布凉鞋,因为那时候的宝宝差不多都能自己站稳哈子了,如果没有把到尿尿,很容易就将鞋子尿湿了,布凉鞋不洗洗就没法,但如果是皮凉鞋用湿抹布一擦就可以接着穿了呀!(第一次跟莎莎姐买凉鞋的时候我就买的是一双布的,我刚一回到家我老妈就说我这鞋子没有买好的呢,可是买都买了我也就懒得去换的呢,才半个月我又直接跟她买了一双皮凉鞋的,如果说是我有经验,我第一次就不会跟她买布凉鞋啦!)
三、不管是多大的宝宝,只要还没有去上幼儿园的,在夏天一定要剃成光头。这可是我的经验之谈哦,前段时间天气比较热的时候,我一天跟莎莎姐洗三个澡都不管用,汗水还是顺着她的头发往下直滴的呀!滴下来的汗用手一擦还是黑色的呢,仅这一点就可以想像得到宝宝是有多热的呢!如果头发一剃光就好了,虽说还是会热,但至少要比留头发的时候好多了呀!好看虽说重要,但总没有比宝宝热的难受重要啦!从照片上不难看出我家莎莎姐其实还蛮适合剃光头的呢!
四、女宝宝在会走路之前还是尽可能的不要穿裙子。因为在她爬来爬去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踩在那个下摆而爬不起来的,有时候力气用大了还会自己习惯性的往后扬呢!
五、天气热了不要用纸尿裤的,虽说大半夜的要起来跟宝宝把尿很麻烦,但对宝宝好呀!我们家莎莎姐就是用那个纸尿裤用多了连屁股都红了呢,所以说我现在每天都是她一翻身,一醒来就跟她端尿尿的。像现在的家庭都是几代人才养育一个宝宝,所以说即使是嫌麻烦也会为了宝宝着想而照做的。
谨以此文献给我家莎莎姐一周岁生日快乐!亲爱的莎莎姐,你要好好的哦!爸爸妈妈永远爱你!加油……你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宝宝的“不安”你懂得了吗?
宝宝学会说话以前,有很多行为和表达都会让父母困惑不已。譬如宝宝们总喜欢要妈妈抱着,即使会走路了,也常常赖在妈妈怀里,一放下就会嚎啕大哭。有的人觉得这是孩子撒娇,可有的人却说是宝宝缺乏安全感。到底孰是孰非?怎样分辨和应对宝宝的“不安”?让我们听听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主任、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的经验之谈。
安全依恋感建立于一岁半前
饿了有得吃,渴了有得喝……从孩子一出生,养育者就会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这种“有求必应”的状态一直持续,就会使孩子对养育者形成基本的信任感。据弗洛伊德的弟子、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研究,建立基本信任感是一岁半前的婴幼儿必须完成的任务,在此基础上安全依恋感(即寻求与保持和养育者之间身体亲密联系的倾向)才会随之而来。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养育者都能满足宝宝的需要,在某些时候可能产生误读,譬如宝宝因为饿而哭闹,养育者却以为他要拉尿,这就会使宝宝产生一些不信任感。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主任、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说,“需求”和“满足”之间存在小小分歧其实是恰当的,过于周到的照顾对宝宝反倒没有好处。但若分歧较大,譬如少女妈妈不懂得照顾宝宝,或者因为身心疲惫、压力大而无心顾及,又或者对宝宝的态度一会亲热一会冷淡,都会导致宝宝产生不安全感,具体表现为喜欢啼哭、不敢探索、语言及行动进步缓慢、看到陌生人紧张等。
抚养困难的宝宝更易不安
邹小兵主任说,从目前来看,大部分的养育者都很疼爱孩子,能够很早就和宝宝建立起基本信任和安全依恋的良好关系,但这并不表示二者之间可以完全画上等号。“有些父母跟我说,明明对宝宝照顾得无微不至,宝宝还是很难带,动不动就哭,不知道为什么。其实,每个宝宝的个性特征、气质都不相同,他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能否吻合,对宝宝安全感的建立有很大的影响。”
分辨宝宝的气质要从饮食、动作、睡眠、排泄以及宝宝与父母的互动几个方面来看,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容易抚养型,宝宝生活规律,适应和学习能力较强;二是抚养困难型,宝宝生活规律差,反应较迟钝,愁眉苦脸的时候多;三是发动缓慢型,宝宝性子不急不躁,做什么事情都比别人慢半拍。邹小兵说,无论是什么样的个性气质,对宝宝而言都是正常的,父母如果不能认识它,而单纯看作宝宝撒娇任性,不给予适当的配合,就很容易导致宝宝的不安甚至母婴关系的紊乱,给孩子今后的成长发育埋下隐患。“所以,在建立一个基本规范的基础上,父母应该多调整自己的行为去适应宝宝,而不是想当然地让宝宝遵照自己期望的方式去成长。”
应对不安:陪伴,但不骄纵
那么,是不是当宝宝啼哭、不愿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时,父母就应该表现顺从的态度呢?邹小兵主任认为,对婴幼儿不安全感的表达和单纯的撒娇耍赖还是要区分对待。
“首先要强调的是,从出生到一岁半内,宝宝是需要父母或养育者陪伴的,这种陪伴应该是让宝宝一直处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而这个时期的孩子即使会和父母耍赖,一般也不要求作严格的纠正。”但是,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宝宝在正常时期独立性的培养。“除非是宝宝生病了,打针吃药让他们产生强烈的不安,需要父母的呵护抚慰,此时多抱一抱很有必要。否则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如果父母还成天抱着哄着,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
邹小兵说,父母应该在陪伴的前提下鼓励宝宝多探索新事物,尤其对于依赖性强的宝宝,更应该通过玩具、游戏以及与其他宝宝的互动制造感官刺激。或许有的宝宝适应力比较差,可以慢慢引导,不用心急。但如果宝宝只是一味耍赖,切记不能骄纵,应采取“在场不关注”的方式,虽然陪伴但不理睬,甚至可以表现出不高兴的模样,让宝宝“知难而退”。
育儿心得-怎样教育宝宝
育儿心得-怎样教育宝宝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进,一边汲取前辈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开展教育。儿子来小白杨后,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正在茁壮成长,再次评为明星宝宝,父母深感骄傲和自豪,我想说,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心得。
欣赏教育。欣赏孩子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手段。一个孩子其最可人之处不在于他的聪明活泼,而在于他的自信。自信有助于他现在和将来勇敢面对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声赞美,都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鼓舞孩子的斗志,增强孩子的信心,激发孩子的勇气,朱小漠同学在中班的学习,还算是比较轻松,回家没什么作业写,所以双休日为他报了特长班,想让他更好的和同龄孩子去交流去玩,孩子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爱孩子就必须懂得孩子欣赏孩子,激励和表杨的效果远胜斥责和打骂。
互相尊重。让孩子懂得尊重老师,尊重父母,有助于孩子自觉矫正自己的日常行为。凡是老师要求家长支持和配合的事情,父母都要全力支持和配合,目的就是树立老师在孩子心目中崇高的威望。教育孩子尊重父母,最好的办法就是守信。让孩子从小遵守诺言,懂得什么是“一诺千金”,一方面有利于树立家长的威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孩子,孩子需要平等的教育,有一句名言就叫“蹲下来看孩子”,我们要蹲下了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的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引导教育。让孩子自由发展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始终如一坚持的原则。但自由发展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老师和父母是他的领航员,在他不自觉的时候,我们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检查和督促,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及时进行指导。同时,我们注重发现他的不足,特长和兴趣,有针对性开展引导。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他成名成家,我们只希望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因为有能力而自信,更多地体味生活的乐趣!
以上是我的三点粗浅心得,真诚感谢帮助我儿子获得知识,快乐成长的老师们!
宝宝0岁教育 时不再来
有的家长缺乏正确的育儿知识,或者由于家庭不和,离异等原因而疏忽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结果错过了孩子智力培养的最佳年龄段。
有的家长虽认识到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不是根据婴幼儿的智力发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使孩子的智力潜能不能很好地开发出来。
为了有个聪明的宝宝,父母要留意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
早期儿童智力开发决不是一谈到智力开发就是教孩子识字,背诗,或数数。而是一项综合幼儿教育,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可以从语言、感官认知、音乐、身体运动、社会交往及动手操作等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开发智力,使其身心在游戏中得到和谐发展。
婴儿出生时有因窒息或早产引起的脑损伤,父母要与专家医生紧密配合,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教育,不可贻误良机。有的婴儿虽为正常出生,还有很多因素会造成孩子大脑受损,最好做幼儿智力测试,看智力是否有问题。
身体健康和智力正常的婴儿也应按科学方法进行早期智力培养,孩子的智力充分开发出来,从而使孩子更聪明。
父母在家里进行早期教育时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既可以阅读这方面的资料,也可以请教有关的专家,盲目开发会导致走极端。
育儿心得-一岁四个月的宝宝会什么
育儿心得-一岁四个月的宝宝会什么
一直想把宝宝成长的过程写下来,但是却一直没有时间,因为宝宝是个电脑控,一看电脑就兴奋的不得了,每次都轮不上我摸电脑,晚上把宝宝哄睡了才有时间,但是我又懒得爬起来,所以也是不知不觉的孩子就长大了,具体什么时候学会了什么,我现在也记不清楚了,所以我只能把宝宝现在会的东西写下来,之后每过一段时间就写一次,这样就能看到宝宝的进步了。
16个月的宝宝会做的事情:
1、宝宝能够自己吃饭,虽然会吃得到处脏兮兮的,并且很浪费,不过只要给他足够多,宝贝还是能吃饱的。饿的话会自己跑去餐厅找吃的,渴了的话自己会拿杯子喝水(凉开水)。
2、会脱掉鞋和袜子,裤子有的能脱,有的脱不下,上衣还不会脱(因为是钻头的),这个还有待加油哦。
3、想尿尿的时候会自己蹲到他的小马桶上尿尿,尿完会自己把马桶抽屉拉出来倒入厕所。在外面的话尿尿会跟妈妈说。
4、喝水多的时候还是会尿裤子或者尿到地上的,尿到地上之后会自己拿拖把把地板拖了,然后把拖把放回原来的地方。
5、想吃水果的时候会把水果和垃圾桶一起拿到我跟前,让我把剥掉的水果皮扔到垃圾桶里。剥完皮又把垃圾桶放回原来的地方。
6、会拿纸巾擦嘴,用完后自己放入垃圾桶,看到地上有垃圾会自己捡起来放入垃圾桶。
7、踮着脚拿东西还够不着的时候会搬凳子,站到凳子上拿,并且一个凳子不够会拿两个,把小的凳子放到大的凳子上面。
8、家里所有的电器、开关等全会开和关,确切说他是按钮控,电视、电脑、空调等全会打开和关上。
9、会骗人,还会像大人一样故意逗人,拿个东西给你,当你伸手接的时候突然拿走,喂你吃的等你张嘴的时候又突然放他自己嘴里。
10、会学爸爸睡觉(学爸爸打呼噜,哈哈),还会翻白眼,瞪人。
11、会假装咳嗽、假装哭。会漱口然后往外喷水,会自己擤鼻涕。
12、能记得四个月前的事情(这个是验证过的哦!)拿四个月前用过得东西出来,结果他还知道怎么用。
13、对于一些简单的玩具,能自己拆卸和安装。照相会对镜头,摆POSE。
14、能小跑、倒退,骑自行车。肯德基的滑梯能自己玩。
15、语言系统发育不太好,现在最多能说两个字,基本都是一个字。会说:下去,阿姨,不吃。别的都是一个字,家里称呼都会叫。
16、认识我家的门牌号,在楼下能呼叫自家的门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