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行为习惯:6种情况下,孩子最容易感染网瘾

发布时间:2020-12-31 幼儿行为故事 幼儿园种说课稿 幼儿种蒜活动方案

整理了行为习惯:6种情况下,孩子最容易感染网瘾,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如今的科技发展很快,每个家庭都有很多的电子产品,不过,科技的发达虽然带给了人们很多的便利,可是对孩子的成长却有一定的影响。一些孩子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或者是因为自控能力不强,所以染上了网瘾。面对这种情况,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呢?

什么情况下孩子容易染上网瘾

1.孩子学习不好

一些孩子会感染上网瘾,主要是因为孩子的学习能力较差,所以孩子对学习丧失了自信,就开始沉迷于网络。一般情况下,这些孩子都是因为缺少爸爸妈妈的肯定和鼓励,学习成绩不理想外加压力大,就会开始放弃自己。

2.与人交往能力差

一些孩子天生性格内向,或者是因为家里环境的缘故,所以不善于和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因此,他们就会把自己的心情放在网上,跟网友聊天,时间长了就会染上网瘾。YJs21.Com

3.自制力不强

网络上有着很多吸引人的东西,如果孩子没有自控能力,就可能会陷进去,比方说在网上玩游戏、看动画视频等等。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在网上学习,不过,对于其他不利于孩子学习和成长的东西,要限制孩子玩和看,让孩子把重心放在学习上。

4.家庭因素影响

爸爸妈妈老是吵架,家庭关系不和谐的话,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一些孩子为了逃避现实的烦恼,就会沉迷在网络上。

5.爸爸妈妈做了坏榜样

一些爸爸妈妈可能自己也沉迷网络,所以给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样。这样一来,自己的生活习惯就会影响到孩子,孩子也会养成迷恋网络的坏习惯。

6.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照顾不够

爸爸妈妈平时忙于工作,忽视了孩子。孩子缺乏家人的关心和陪伴,就会去网上寻找温暖。

如果孩子沉迷网络的话,爸爸妈妈一定要做好榜样,经常带孩子去外面参加一些活动。另外,爸爸妈妈要限制孩子上网的时间,不让其影响到学习和生活。如果孩子的网瘾实在太严重的话,最好是能够寻求相关机构的帮助。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知识:爸爸的哪些坏习惯容易传染给孩子?


育儿知识:爸爸的哪些坏习惯容易传染给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不光是是妈妈,其实爸爸的许多习惯也会影响到孩子。那么爸爸的哪些坏习惯容易传染给孩子?

1.【做事不耐烦】让爸爸去辅导作业,教了两遍就不耐烦了“我不是刚教过你吗?怎么又忘了!自己去想!”急于求成的态度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会觉得“我怎么这么笨,还学不会”,导致孩子对学习越来越没兴趣,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邋遢不注意形象】早上起床太匆忙送孩子上学校,脸不洗,胡子不刮,头发不整理,乱糟糟的就出门,不注意细节的爸爸,孩子也会跟着爸爸一起学习,迟早会变成邋遢的孩子。

3.【出口成脏】爸爸在打游戏的时候,遇到坑人的队友会爆粗口:“这人是#@!!”“我***”,因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就满口脏话,在孩子面前口无遮拦,不注重言行举止,受到爸爸的影响孩子也会跟着说脏话。

4.【把负面情绪带到家里】在职场遇到压力,回家后把情绪发泄给孩子的爸爸,会破坏整个家庭的氛围,影响孩子的情绪。

5.【不懂得感恩】宝妈辛辛苦苦洗了一上午的衣服,爸爸说“你看看你洗的是啥,衣服都皱成这样,也不知道熨一下,要你何用?”,一个不懂感恩的爸爸,不体谅妻子并且把妻子的缺陷放大,会给孩子的心里埋下白眼狼的种子。

6.【不尊重人】作为父亲当着孩子的面反驳母亲的教育方式,是不尊重妻子的表现,比如:宝妈让孩子吃饭前要洗手不然会生病,宝爸就和妈妈对着干,说不用听她的,他懂什么,不洗手也可以吃东西。一个不尊重妈妈的爸爸,长时间处于这种情况会让孩子不听妈妈的话,导致妈妈的教育没有效果,影响孩子的成长。

7.【喜欢摆谱】当父亲做错事情,孩子指出来时,爸爸会强硬地说“我做事啥时候轮到你来管了,先管好你自己再说!”而不是承认自己的错误和孩子讲道理,摆出一副我是老大我爱咋滴咋滴的样子,这样容易教会孩子固执且倔强,做错事容不得别人说,并且还不会改正。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父母是最好的老师,爸爸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在孩子的世界里,爸爸永远都是他们的崇拜对象,有坏习惯的爸爸一定要及时改正过来,只有不断进步的爸爸,孩子的成长才会越来越健康。

让孩子专注成为一种习惯


在家庭教育中要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该把孩子的专注力激发出来。具体来说年轻的父母可以这样对幼儿进行专注力的训练。

视觉注意力训练

让孩子看一些照片或动物图片,并提出一些问题,比如给孩子看一张照片,让他说说照片里都有什么人,几个男的、几个女的、几个大人几个小孩,他们每个人都在干什么。不过让孩子观察的东西要不断地变换,不然孩子就会感到没有兴趣了。

听觉注意力训练

给孩子讲故事,事先说好,故事讲完之后要提出问题让他回答,如果能够在讲故事之前就把要问他的问题提前告诉他,相信效果会更好,这就好比我们听老师讲课一样,如果先做好预习,找出了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在听讲时就会特别留心。

动作注意力训练

即通过让孩子完成特定的动作来达到训练注意力的目的。比如教他做一些体操动作舞蹈动作或一些游戏动作,都能达到这种效果。

混合型注意力训练

实际上就是把眼睛看、耳朵听和动作结合起来,既训练了视觉和听觉,又训练了动作。这种训练难度大,可以边说边示范给孩子看,让孩子跟着做,比如说出一种行动,让孩子表演出来等。

孩子的注意力增强了,专注渐渐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他的专注力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父母5个行为惯出孩子坏习惯


年幼孩子难免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对于孩子的不足,很多父母都是给予严厉的责备,殊不知,孩子身上的不少缺点都是源于父母的过失。

为了孩子的身心发展,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应该时时反省一下自己的言行,系统的学习一些家教方面的知识,科学地帮助孩子克服自身的缺点。

1、孩子过分依赖别人的评价,源于父母的过度表扬或批评。

适当的表扬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受愉快教育理论的影响,平时喜欢无原则的表扬孩子,结果导致了孩子缺乏自我意识,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每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拒绝去做。同样,过度的批评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看不到自我。因此,孩子出错时,家长需要有分寸地指出其错误在哪里,从而帮助其吸收教训,改正缺点。

2、孩子固执、任性,源于父母过于民主。

有很多家长,尤其是学历层次较高的,把家庭教育中的“民主”管理看得很重,不管大事小事都寄希望于“晓之以理”,结果是理没谈成,孩子却被惯坏了。原因是孩子(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孩子)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判断力,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依赖父母的指导,如果对其过于民主,很容易把孩子宠坏,使其变得固执、任性、为所欲为。因此,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以理服人,而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带有强制性的教育管理仍是必不可少的。

3、孩子犯错屡教不改,源于父母滥用奖励、缺少惩罚。

孩子缺乏是非判断能力,为了帮助其明辨是非,父母应该在平时养成奖惩分明的习惯。有些父母信奉“棒打出秀才”的观念,而另一些父母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只习惯于使用奖励,从来不惩罚孩子,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孩子如果犯了错误,适度的惩罚是应该的。

当然,惩罚并不专指打骂、责惩孩子,其方法和形式可多种多样,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了。相反,如果在不适当的场所或时间滥用奖励,也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孩子在墙上乱画画,本来父母只要及时制止和教育就可以了,可有的父母偏要使用奖励的方法,“如果你不往墙上画,明天给你买个新玩具。”显然,这种方法会纵容孩子今后为了得到玩具而明知故犯。

4、孩子不服从管教,源于父母间的教育意见不统一。

由于各种原因,绝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分歧。聪明的父母会避开孩子单独商讨,以求在达到意见的统一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然而,也有不少父母缺乏沟通而对教育子女的问题固执己见,甚至在孩子面前公开吵架,这种现象的直接危害是让孩子感到缺乏安全感、不知所措。

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应注意保持意见的一致,切勿互不相让。因为如果孩子认同了父母某一方说了算,日后当这一方不在场时,另一方将很可能无法说服、管教孩子,从而给正常的家庭教育带来人为的障碍。

5、孩子缺乏自信,源于父母的盲目扼杀和过分保护。

有些父母对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揽,像老母鸡护小鸡似的整日将子女庇护在自己的羽翼下,连子女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舍不得让他们做,甚至将子女的活动范围也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视线内。这种过分的保护,严重干扰了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社交困难、缺少自信、优柔寡断,甚至缺少道德情感和责任心。

与此相反,有些父母则总是主观地否定孩子的言与行,喜欢拿别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做比较,甚至用过高的成人化标准要求孩子。长此以往,就会将孩子的积极性、上进心盲目扼杀,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无能,自尊心和自信心被无情的摧毁。

行为习惯:孩子的好习惯要从小培养


整理了行为习惯:孩子的好习惯要从小培养,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习惯的好与坏和孩子以后的人生宽度是有关系的,有一个好习惯的孩子到哪都会受到别人的欢迎,因此,爸爸妈妈不仅要在孩子面前做个好榜样,还要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及时纠正他。尤其是下面的五个好习惯的培养,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1.慷概给予,懂得分享

如果孩子性格非常霸道,不主动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的话,会少很多的朋友。孩子拓宽自己人际圈,拥有一些好朋友的秘诀是学会分享。学会分享一来能够让孩子交到朋友,二来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学会互帮互助的能力与精神。

2.建立自尊自信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与陌生人的交际能力。在孩子有了自信心之后,孩子在大家面前就不会羞涩胆怯,可以和大人们进行交谈,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孩子会因为自信而变得更加勇敢。

当孩子在陌生人面前勇于表现自己的才艺与特长时,家长要及时鼓励与赞美孩子,给孩子增长自信心。

3.谦逊有礼

我们可以这样说,通过一个孩子是不是礼貌能够判断出孩子家庭素质教育的高低。孩子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是否会主动并善于运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请”等礼貌口语用语。平时经常使用一些礼貌用语的话一来能够缓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来可以让大家的心靠的更近。

4.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孩子小的时候,爸爸妈妈要让孩子自己整理衣物与房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果去朋友家做客了,可以让孩子主动帮忙做一点事情。这样可以让孩子养成一种乐于劳动与良好的卫生习惯,也能够帮助孩子身体的发育与成长。

在孩子小的时候,爸爸妈妈还要重视起孩子的性格教育,要通过循循善诱,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这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相关推荐

  • 育儿知识:爸爸的哪些坏习惯容易传染给孩子? 育儿知识:爸爸的哪些坏习惯容易传染给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不光是是妈妈,其实爸爸的许多习惯也会影响到孩子。那么爸爸的哪些坏习惯容易传染给孩子? 1.【做事不耐烦】让爸爸去...
    2020-05-22 阅读全文
  • 让孩子专注成为一种习惯 在家庭教育中要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该把孩子的专注力激发出来。具体来说年轻的父母可以这样对幼儿进行专注力的训练。 视觉注意力训练 让孩子看一些照片或动物图片,并提出一些问题,比...
    2021-12-25 阅读全文
  • 父母5个行为惯出孩子坏习惯 年幼孩子难免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对于孩子的不足,很多父母都是给予严厉的责备,殊不知,孩子身上的不少缺点都是源于父母的过失。 为了孩子的身心发展,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应该时时反省一下自己的言行,系统...
    2021-02-24 阅读全文
  • 行为习惯:孩子的好习惯要从小培养 整理了行为习惯:孩子的好习惯要从小培养,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习惯的好与坏和孩子以后的人生宽度是有关系的,有一个好习惯的孩子到哪都会受到别人的欢迎,因此,爸爸妈妈不...
    2020-12-26 阅读全文
  • 行为习惯:孩子需要养成这些好习惯 整理了行为习惯:孩子需要养成这些好习惯,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有个好习惯的孩子,不管去哪里,都会受到大家的喜爱。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好习惯,这会让我们以后更容易成功。...
    2020-12-26 阅读全文

育儿知识:爸爸的哪些坏习惯容易传染给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不光是是妈妈,其实爸爸的许多习惯也会影响到孩子。那么爸爸的哪些坏习惯容易传染给孩子? 1.【做事不耐烦】让爸爸去...

2020-05-22 阅读全文

在家庭教育中要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该把孩子的专注力激发出来。具体来说年轻的父母可以这样对幼儿进行专注力的训练。 视觉注意力训练 让孩子看一些照片或动物图片,并提出一些问题,比...

2021-12-25 阅读全文

年幼孩子难免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对于孩子的不足,很多父母都是给予严厉的责备,殊不知,孩子身上的不少缺点都是源于父母的过失。 为了孩子的身心发展,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应该时时反省一下自己的言行,系统...

2021-02-24 阅读全文

整理了行为习惯:孩子的好习惯要从小培养,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习惯的好与坏和孩子以后的人生宽度是有关系的,有一个好习惯的孩子到哪都会受到别人的欢迎,因此,爸爸妈妈不...

2020-12-26 阅读全文

整理了行为习惯:孩子需要养成这些好习惯,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有个好习惯的孩子,不管去哪里,都会受到大家的喜爱。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好习惯,这会让我们以后更容易成功。...

2020-12-26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