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管教孩子,父母需要注意的事儿!

发布时间:2021-01-04 新生开学需要做哪些调整 幼儿园需要说课稿 使幼儿注意的活动方案

爱孩子绝不是纵容孩子,放任自流,做父母的必须大胆管教儿女,约束他们的不正当行为。要把管教和爱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究竟应该怎样爱孩子呢?要善用“爱的管教”约束孩子。管教孩子是一门艺术,其中有几点要注意。

1培养孩子尊敬父母的意识

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一个孩子首先面临的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是孩子与他人交往时所采取的态度的基础。所以,让孩子尊重父母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有的孩子之所以会凌驾在父母之上,是因为没有尊重父母的意识。父母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当孩子做事情做得很好的时候,就及时表扬;当孩子做得不对的时候,要严厉批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结果都不是一朝一夕导致的,都有深远的原因。如果小时候孩子第一次顶撞父母,父母当作儿戏,以后再有冲突就很难取胜。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若你不能使一个五岁的孩子把玩具从地上拾起来,你就不可能在孩子步入青春期这个一生中反抗最激烈的时期施行任何成都的有效控制。”

纵容孩子无礼,等于埋下犯罪隐患。

2不让无理取闹的孩子得到好处

一次,我去商场买东西,看到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要买一个很贵的玩具,妈妈没有给他买。这孩子大哭大闹,先对妈妈拳打脚踢,后来索性坐在地上撒泼。搞得这位妈妈十分难堪,怎么劝怎么哄也不行。妈妈叹了口气,拿出钱包,准备“屈服”。

我制止了她:“不能惯着他!不能让无理取闹的孩子得到任何好处,不然你一辈子要受苦。”我劝她马上“离开”,不再理这个孩子。孩子哭得更厉害了。

我对这个孩子说:“你就坐在地上哭吧。你看,妈妈已经走了,她才不会给一个这么不懂礼貌的孩子买玩具呢!大家也不会理你的!”后来,我摆摆手,让围观的人全都走开。

孩子把抹眼泪的手指分开一道缝,看了看,大家都走了,妈妈也“走”了。他立刻停住哭声,爬起来去追妈妈。看到妈妈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孩子急了,喊着:“妈妈,等等我!我不闹了!等等我!”

妈妈赢了,无理取闹的孩子输了!

如果妈妈心一软,买了那个玩具,孩子也就“没治了”。从此,妈妈将成为孩子感情讹诈的受害者。要知道,多少“小霸王”就是在纵容中学坏的!

有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是没有道理。有些坏习惯往往是从小养成的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有一个信念:孩子每一次无理取闹,绝不能让他得到好处,尤其是第一次。

3严厉的管教之后是沟通的最佳时机

当父母与孩子的“激战”停止,孩子的胡闹没有得逞时,他会明白自己是“咎由自取”。这时候,孩子常常对父母做出亲昵的举动,这个时候往往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最佳时机。因此,父母不应该害怕冲突,或者在冲突时退却。我们要把冲突看成重要事件,因为它提供了跟孩子交流和沟通的机会,这时候谈话的效果多是其他时候无法达到的。

一番宣泄后,孩子往往想依偎在父母的怀里,父母应该张开温暖的双臂欢迎他。你可以耐心地和他谈谈,因为这个时候,你说的话他容易听进去。

对孩子批评过后,要适当鼓励,施以父母的温情,对孩子要求的合理部分要给予满足。这等于告诉孩子,父母是爱他的,父母否定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不恰当行为。

这样,管教孩子就有了一个充满爱的结尾。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孩子上幼儿园家长需要注意的事项


孩子上幼儿园家长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在孩子没上幼儿园之前就要教会孩子自己吃饭,然后自己可以上厕所。

第二就是要准备上幼儿园的物品,首先要准备两条被子,一个溥的一个厚的,还有准备一个铺的被子,然后再加一个枕头,书包不要选择特别大的,孩子刚上幼儿园要在书包里放一条毛巾和一套衣服,这是孩子防止孩子在幼儿园不小心尿裤时老师可以及时给孩子换。

第三就是孩子上幼儿园之前给孩子吃一些清热去火的食物或小中药,刚上幼儿园孩子多多少少都会上火。

下面就是上了幼儿园怎么办,首先一定要在幼儿园放学的时候第一个接孩子,让他感觉爸爸妈妈没有不要他,然后带一些食物,刚开始在幼儿园怕孩子吃不饱,然后就是刚开始送孩子上幼儿园一定要坚持,无论刮风下雨只要孩子身体没有什么大的毛病就要送,这样孩子就会觉得幼儿园是必须去的,如果不坚持孩子会觉得上不上无所谓,刚开始肯定会哭闹,家长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小孩子的适应能力是相当好的。

从幼儿园接回家后孩子会很爱发脾气,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多抽时间陪孩子,然后多和孩子聊天,了解他在幼儿园怎么样。

做到我上面的这些注意问题孩子上幼儿园就问题不大了,但是如果孩子突然有一些反常的举动家长就要留心,孩子是不是在幼儿园里受了什么委屈,或者是老师做了什么事,一定要及时和孩子沟通。

家庭教育中父母需注意的10个不要


1.不要恐吓孩子

采用恐吓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也会减弱他的自我观念。如果父母说:“你下次再这样,就要你好看!”或者说“你再打弟弟,妈妈就要狠狠揍你一顿。”每当孩子听了这些话,他们会惶恐难过,从而对父母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2.不要瞧不起孩子

有时节们了许会对孩子说:“我怎么这样笨啊!”或者“你是木头人吗?”每当这类瞧不起孩子的话脱口而出时,都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观念。

3.不要贿赂孩子

有些父母许诺孩子,如果读书成绩好,就给买什么东西,以此将刺激作为动力,这不是个好办法。这样的贿赂会引发孩子做事的动力由内转向外。他不是为学习建立起来的良好自我观念而学习,而是为了物质奖励。这样不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目的性。

4.不要逼孩子答应“下次不敢了”

孩子犯了错误,妈妈气极地说:“好,现在你要答应我,你再也不敢这样了。”可不一会儿,老毛病又犯了,妈妈觉得自己受了骗,大怒地骂道:“你答应妈妈的,怎么又不乖啦?”妈妈该知道,要小孩许诺是没有意义的。许诺和恐吓是一对难兄难弟,对孩子不会起积极的作用。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逼他许诺反而会使他再度犯错而感到难过。即使孩子不太敏感,也会使孩子口是心非。

5.不要过度保护监督孩子

过度保护监督孩子会挫伤孩子的自我观念,削弱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因为当父母过分监督孩子的行为时,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照料自己的能力不很自信。我们应该把“只要孩子自己能做,决不包办代替”当作座右铭。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孩子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

6.不要对孩子唠叨不休

过分唠叨不休,会使孩子觉得父母认为他没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厌恶不快的感觉。其实,有条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7.不要强迫孩子立即盲目地服从他人

如果你硬要孩子丢开他正做着的事,听你的话做别的事,他的反应会很不乐意。父母应事先提醒孩子,等一会儿要他做什么,比如说:“小军,差不多再过十分钟,你该进来吃饭了!”同时,他们也可以允许孩子在服从命令之前有稍作抱怨的自由,比方说:“喔,妈妈,我非要现在进来吗?”要求孩子立即而又盲目地服从,对抚育出独立而自我调节的人,这种主法是无效的。

8.不要纵容孩子

过分纵容孩子并不利于孩子本身。因为孩子迟早要长大成人,要走上社会,有些在家里行得通的事,到外面就很难说了。因此,纵容孩子只会剥夺孩子的潜在能力的发展机会,阻碍他成为能干、独立、能自我调节的人。

9.不要订不适合孩子年龄的规矩

假如你希望一个两岁的孩子同五岁的孩子一样循规蹈矩,只会使他自觉无能。因为你期望于他的,是他的年龄不可能达到的行为水平。这时他的自我观念有极坏的影响。

10.不要用不一致的规矩管教孩子

有些父母凭自己的喜怒随意设立规矩,同样的行为有时遭罚,有时由他去。这样会使孩子感到迷惑。孩子需要你用一套一致、可信、可靠的规矩来教你用一套一致、可信、可靠的规矩来教育他。

父母需加强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


父母需加强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

“专心,专注”,这两个要求可是从我们记事起就耳闻详读的。一个人学生时代的成绩好坏,甚至于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如何,都和孩子的注意力息息相关。因此,从小就要加强对孩子的注意力的培养。以下这些对注意力方面培养的方法,妈妈们不妨参考一番,也来实践一下。

一、培养孩子善于集中注意力。

注意力集中的孩子,不但完成作业比较快,而且质量好,效率高。善于集中注意力的孩子学习起来比较省劲,效果比较好,也因此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和进行娱乐活动。在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主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稳定持久的注意力是学习习惯中最重要的一方面。

二、给孩子营造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

孩子的书桌上除了文具和书籍外,不应摆放其它物品,以免分散他的注意力;抽屉和柜子最好上锁,以免孩子随时翻动;书桌前方除了张贴与学习有关的地图、公式、拼音表格外,不要贴与学习不相关的其他一些东西。让孩子在一个安静整洁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三、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有些父母因为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就在孩子身边“站岗”,这不是有效的办法,长期下去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应给孩子设置一个合理的时间范围,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同时,父母应该了解,注意力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孩子年龄有关:5~10岁孩子是20分钟,10~12岁孩子是25分钟,12岁以上孩子是30分钟。因此,如果想让8岁的孩子持续60分钟做作业是不科学的。

四、对孩子讲话不要过多重复。

有的父母对孩子不放心,一件事要反复讲几遍,这样孩子就习惯于一件事要反复听好几遍才能弄清。当老师只讲一遍时,他似乎没听见或没听清,这样听课常使得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也就谈不上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一个习惯,家长,老师说过一遍的东西,孩子就能很好的吸收这个信息,不要让孩子养成惰性,凡是重复个三五遍才能记住。

五、训练孩子良好的听力。

“听”是人们获得信息、丰富知识的重要来源,会听讲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父母可以让孩子听音乐、听小说,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描述所听到的内容,从而培养孩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总而言之,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有些小窍门可以掌握,可以让孩子在家长简略的讲述后,复述家长所说的话语。让孩子从小谨记,教过的东西,说过的话语,就要在心头留下印记,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上课要聚精会神地听讲,作业要按时按质地完成。孩子学习中的每个习惯,我们都从一开始就往正确的方向培养。只要养成了专心专注的良好习惯,好成绩就会接踵而来了。

和孩子分房独睡需要注意事项


和孩子分房独睡需要注意事项有的孩子不愿意和父母分床分房睡的现象很普遍。有些父母在孩子刚入托时就要求孩子分房独睡;也有的父母心太软,一直到孩子上小学还没有成功的和孩子分房。这里有很大一部分是家长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其次是条件和环境限制。(有些家庭没有多余的房间)

在和孩子分房独睡的过程中,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当孩子第一次单独睡觉后,父母应该鼓励孩子的这种行为。可以关切地询问一下孩子他睡觉时候的感觉,解除他(她)的一些后顾之忧。对孩子及时给予敏感的关注,能让他们体会到父母永远是自己的安全基地,这样可以减少和避免一些“虎头蛇尾”的现象。

2、在分房初期,允许孩子对父母的情感依恋,切不可一刀斩断。妈妈可以陪伴孩子到入睡,睡前和他说说话,借机鼓励孩子自己睡觉,可以用故事的形式为他(她)树立一个榜样;也可以考虑和孩子约定在单号日子里妈妈陪他(她)讲故事入睡,双号日子里要自己睡觉,逐步培养孩子自己入睡的习惯。

3、当孩子不肯妥协时,家长应该及时了解他们的内心,可以借助老师一起来教育,并纠正孩子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如怕鬼、怕大灰狼等等。告诉他(她)不管发生什么事情,父母就在他们身边,但是自己也要学会独立。

相关推荐

  • 初为父母,需要注意的八方面 一、相信自己的直觉 对于没有育儿经验的父母来说,可能最需要的是“过来人”对自己的点拨,可在一些问题上,就是“过来人”对同一问题的观点也会有出现矛盾的时候,比如长辈告诉你,晚上该和孩子一起睡,但另一些朋...
    2021-11-23 阅读全文
  • 孩子上幼儿园家长需要注意的事项 孩子上幼儿园家长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在孩子没上幼儿园之前就要教会孩子自己吃饭,然后自己可以上厕所。 第二就是要准备上幼儿园的物品,首先要准备两条被子,一个溥的一个厚的,还有准备一个铺的被子,然后再加一...
    2020-11-27 阅读全文
  • 家庭教育中父母需注意的10个不要 1.不要恐吓孩子 采用恐吓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也会减弱他的自我观念。如果父母说:“你下次再这样,就要你好看!”或者说“你再打弟弟,妈妈就要狠狠揍你一顿。”每当孩子听了这些话,他们会惶恐难过,从而对父母产...
    2021-10-28 阅读全文
  • 父母需加强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 父母需加强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 “专心,专注”,这两个要求可是从我们记事起就耳闻详读的。一个人学生时代的成绩好坏,甚至于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如何,都和孩子的注意力息息相关。因此,从小就要加强对孩子的注意力的...
    2022-01-16 阅读全文
  • 和孩子分房独睡需要注意事项 和孩子分房独睡需要注意事项有的孩子不愿意和父母分床分房睡的现象很普遍。有些父母在孩子刚入托时就要求孩子分房独睡;也有的父母心太软,一直到孩子上小学还没有成功的和孩子分房。这里有很大一部分是家长自身的原...
    2020-11-18 阅读全文

一、相信自己的直觉 对于没有育儿经验的父母来说,可能最需要的是“过来人”对自己的点拨,可在一些问题上,就是“过来人”对同一问题的观点也会有出现矛盾的时候,比如长辈告诉你,晚上该和孩子一起睡,但另一些朋...

2021-11-23 阅读全文

孩子上幼儿园家长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在孩子没上幼儿园之前就要教会孩子自己吃饭,然后自己可以上厕所。 第二就是要准备上幼儿园的物品,首先要准备两条被子,一个溥的一个厚的,还有准备一个铺的被子,然后再加一...

2020-11-27 阅读全文

1.不要恐吓孩子 采用恐吓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也会减弱他的自我观念。如果父母说:“你下次再这样,就要你好看!”或者说“你再打弟弟,妈妈就要狠狠揍你一顿。”每当孩子听了这些话,他们会惶恐难过,从而对父母产...

2021-10-28 阅读全文

父母需加强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 “专心,专注”,这两个要求可是从我们记事起就耳闻详读的。一个人学生时代的成绩好坏,甚至于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如何,都和孩子的注意力息息相关。因此,从小就要加强对孩子的注意力的...

2022-01-16 阅读全文

和孩子分房独睡需要注意事项有的孩子不愿意和父母分床分房睡的现象很普遍。有些父母在孩子刚入托时就要求孩子分房独睡;也有的父母心太软,一直到孩子上小学还没有成功的和孩子分房。这里有很大一部分是家长自身的原...

2020-11-18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