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活动:小象飞来了
发布时间:2021-01-11 幼儿创意手工活动方案 幼儿手工活动方案 幼儿园夏天来了说课稿瞧,干恬一坐到位置上立马就动起来,将图案撕下来对于她而言再熟练不过了,只见其小手一下子就将其撕了下来,于是她就坐在位置上专心地折着她的小象,她黏上了小象的一边,但在小象的另一边上却费时了很久,就在这时顾梦媛过来了,她很热情得去帮助干恬,一手拿固体胶,一手拿着小象,认真地黏了起来,还真的别说,不一会儿就被她的巧手黏好了。
接下来干恬开始粘小象的耳朵啦,“老师,我的小象做好了,你快来看看。”只听见干恬不断地叫着王老师。我转身一看,发现了一个问题,我让干恬检查一下小象真的做好了吗?干恬好好地看了一眼,发现了问题所在,立马把小象的另一只耳朵改了过来。最后她开心得把小象送到了美工区的纸工展示处,告诉我这样小朋友就可以看见她的作品啦!
干恬的撕纸能力在我们班还是蛮脱引而出的,撕下来的纸工都能完好无损,是个内心细腻的小女生,她在黏大象另外一边时,虽然费时了很久,但她并没有急躁,而是坚持不懈地再次尝试,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顾梦媛的热情相助,让干恬更快地完成了,最后我利用自我检查的方式让她学会自己找到问题并解决这个问题,培养其独立性。【gsi8.CoM 工作汇报网】
对于能力较高的幼儿可以推荐此幼儿尝试略有难度的手工,可利用点数进行难度分类,供幼儿更直观地去选择。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让幼儿想象的翅膀飞起来!
“假如没有想象,人类将会怎样?”数年前的一句广告词我一直记忆犹新。让我们大胆的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想象,我们人类今天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我想,在夜晚,我们一定没有灯光、烛光、甚至火光;我们也吃不到各种美味的食物;没有四大发明……更别说现在我们生活中作用几乎无法替代的电脑、电话、卫星这些高科技的产物。“到月亮上去;坐地日行三万里……”这些先辈们的异想天开如今都一一实现了,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想象,才有了创造,才有了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在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的时候,除了知识技能外,还有什么是更为重要的呢?就是想象。如何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是我们在进行教育活动时的首要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们首先要给幼儿营造一个适合其发展的教育环境。《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可见适宜的环境是幼儿发展的前提,特别是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平等的精神环境是幼儿获得各方面发展的先决条件。宽松使幼儿有自由想象的时间与空间,而平等能使幼儿充满自信,敢于大胆的想象与创造。在一次小班的美术活动中,一名幼儿在已经画好的太阳上不停地画乱线,把整张纸都涂黑了,其他的小朋友纷纷向我告状,我没有制止和责备他的行为,而是先询问他为什么把画好的太阳上面涂上别的颜色。原来他画的是晚上,用黑色把太阳挡住,天一黑,就到晚上了,妈妈很快就来接他了。听完后我马上肯定了他的想法,并请他把这个故事讲给别的小朋友听……教师的态度影响着幼儿发展,在活动中要鼓励幼儿有不同于其他人的想法和表现。教师的理解与肯定,不仅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其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同时也可以激发其他幼儿大胆想象与创造的潜能。此外,还有积极发现幼儿想象的火花,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幼儿的创造力表现。每个幼儿经常会有一些新奇的想法,但不一定都能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教师积极的发现、挖掘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各不相同,有些是显而易见的,而有些则需要教师的观察与发现,有些更是通过幼儿的讲述才能挖掘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些奇思妙想隐藏在他们看似简单的作品或是日常活动中,这就需要我们多关注他们,听听作品中的故事,发现他们想象的翅膀。如果没有想象,人类将会怎样?如果展开想象,孩子将会怎样?作为一名启蒙者,我们要善于发现、寻找到幼儿想象的翅膀,为他们创造一片天空,让幼儿想象的翅膀飞起来!
让小鸟飞起来
今天正忙着组织大班小朋友的区域活动,活动室里一下乱起来,怎么回事?奥:原来是一只小鸟闯进了活动室,然后又想快快逃离,于是在活动室里乱飞一起,随后撞在窗口玻璃上,栽倒了地下,一动也不动了,小鸟撞晕了。
我走进捡起了小鸟,小朋友的注意力早已转移到这里。
看我捡起了小鸟,都争着说:“老师,我要…”“我让妈妈给我炒炒吃”“我拿回家喂我的小猫”……
“嘘……”
孩子们停止了争吵声。
幼儿园生活的特殊性,决定了一日活动皆课程,进行一次关于鸟的课程,这正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我把小鸟轻轻地放在手心里,这是一只涉世不深的小鸟,嘴角的黄边还没完全退去,身上的羽毛还显的稚嫩。
“小鸟、小鸟,我是一只漂亮的小鸟。
”我顿了顿说,“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朋友吧。
”
小朋友一起围过来,从鸟嘴、羽毛、爪子看起,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开了“小鸟的嘴尖尖的,”亮亮还没说完呢,明明接上话语“它专吃虫子呢,”“小鸟的羽毛滑滑的,真舒服”红玉的小手触摸到了小鸟的羽毛,“小鸟的爪子细细的…”看来,孩子们都能抓住小鸟的外部特点,观察的还细致。
接下来我想往更深层引入“小鸟、小鸟,我们的朋友。
”我打量着所有的孩子们说:“老师为什么说它是朋友呢,谁能告诉老师呢?”“它吃地里虫子”明明说;“它吃树上的虫子”新会说;依然接着说“它吃菜上的虫子”;“小鸟都吃害虫的”孩子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连“害虫”都出来了。
“可是,浩然刚才说要拿回家给他的小猫吃,小朋友们说这样行吗?”我有意的说。
“不行、不行我们要爱护它”怎么保护它?“我把它装在鸟笼里”、“晚上我搂着它”…又是一些奇特的想法。
这时撞晕的小鸟已完全恢复了意识,惊讶的叫着。
“小朋友的想法小鸟不喜欢,它的家是大树,它的家是蓝天,小鸟只有在天空中才能飞起来。
你们说怎么办?”“我们让小鸟飞走吧。
”“好!”我把小鸟交给了刚才吵着要妈妈炒炒吃的宏伟,说:“就由你来放飞小鸟。
”孩子们一起来到了院子里,宏伟张开了小手,孩子们一起喊着“小鸟、小鸟、快飞吧!”
小鸟在孩子们的期待中,展开翅膀飞走了。
所有的孩子都屏住了呼吸,目送着远去的小鸟。
此时此刻,我相信所有的孩子身心都愉悦。
一次教育很简单,一次教育很可行,他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把只要把随意变成有意,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学业上的,更有心灵上的。
小手举起来
在教学活动中,大多数的孩子们都会很认真听我讲着,但却发现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能够积极举手发言并且思维活跃的总是那么几个孩子,如张潇文、巩俊毅、李姿鸣、彭玉涵等。然而,另外有一些孩子却很少发言,常常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为什么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呢?是因为对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还是本身上课不够专注,从而使得思绪游离与活动之外;或者是即使知道答案,却因为生性胆小而不敢回答。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逐渐发现了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的有几种不用的原因所在,并随后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措施。有的孩子是因为胆小而不敢回答问题,我就鼓励他们大胆举手,并及时对孩子的回答予以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能够逐步养成大胆发言的好习惯。对于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孩子,我就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提醒、引导,帮助他们将注意力及时引回来。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我提问题时尽可能提得简单些,从而帮助他们获得更多自信。与此同时,我还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孩子给以物质性的奖品来刺激他们,如小粘贴、糖、小馒头等,激发孩子们通过举手回答问题来获得礼物的愿望。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培养,孩子们在大胆回答问题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班级里积极举手发言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回答问题时的声音也响亮了许多。看到那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我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感动。
轩轩来到了巧手坊里,做起了鳄鱼
区域活动开始了,巧手坊里没有孩子去参与,过了一会儿,轩轩拿着椅子来到了巧手坊里,做起了鳄鱼,做了一半的时候,旁边的宇宇看见了,对轩轩说:“这条鳄鱼做得真像呀,我也想来做”。这时的他也参与了其中,没过多久,宇宇拿起了一张手工纸……“我做不起来……”宇宇显得不耐烦了,一边嚷,一边把手里的手工纸往桌上一扔。我走过去对他说:“是不是哪儿做错了呢,你再仔细看看它的线条,应该怎么剪呀?”宇宇又开始再次尝试,开始了第一步“沿着轮廓线剪下各个图案,”第二步“沿黑实线折叠,”第三步“进行粘贴”,到了第三步只见纸张在他手里不停地翻转,无从下手,终于,它把鳄鱼的脚粘贴上去。
表面看来已经接近成功
,他露出了惊喜的笑容。我对他说:“真棒!如果身体粘贴上去,这条鳄鱼就成功了,”“好的”他非常肯定地回答。这一次他的动作特别的迅速,很快粘贴好。他拿着作品跑到我身边说:“我的鳄鱼完成了,你看。”看着他的高兴劲儿,我说:“下次,可不能这样哦!老师相信你会有进步的。”他听了点了点头,笑着离开了。其实,这样的孩子缺乏一定的自信心,总认为自己不能独自完成任务,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喜欢身边有教师的陪伴,活动中他们做做停停,操作中带有许多的不确定性,需要教师在一旁不断地给予肯定或鼓励,才能完成操作内容,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相信在以后的活动中,通过慢慢地引导与鼓励,孩子会有所改变吧!
抢手现象
每次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时我们班的孩子总喜欢抢占排头,喜欢插队。目的是想跟老师牵手当小班长,以“老师”的身份在前面带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站队抢排头的孩子们越来越多。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满足孩子们的心愿,我想出了一个办法。站队前,我对孩子们说:“请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孩子们高兴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们身边,一一握一下他们的手,亲切地在他们的耳边说一句:“你的小手真干净”。或者说:“你的小手热乎乎的……”孩子们笑了,高兴的也在我耳边说一声:“你的手也热乎乎的。”或者说:“你的手和我妈妈的手一样大。”“我爸爸的手比你的大…….”随后脸上露出得意和满足的表情。我说:“站队吧!”话声刚落,孩子们个个忙着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对,没有抢排头的了。先抢一阵,再站队的现象彻底地消失了。“一个好的教育家,应该是半个心理学家。”此时,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孩子们抢排头,主要是想站在老师身边和老师亲近,引起老师的注意,通过皮肤接触,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老师主动给孩子们一些抚慰性言语和动作,是迅速缩短教师与孩子们的距离,亲近孩子们,满足他们愿望的好方法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放飞孩子的想象力
上周吃完午餐后,我和孩子们到外面散步。今天阳光灿烂,天上白云朵朵。孩子们也特别高兴,边走边说。突然有个小朋友说:“丁老师,你看天上的云彩还在走呢!”我一听,孩子观察真仔细。何不让孩子看一看天上的白云呢。“小朋友们,你们看看天上的云彩还有什么变化?”一石激起千尺浪。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丁老师,你看那云彩像雪娃娃!”,“那是个小白兔!”,“是个恐龙!”,“那是个鲨鱼!”……
孩子们闪烁着明亮的眼睛盯着天空,叽叽喳喳地嚷着,天上的白云不时变幻着姿态,孩子们不时着惊奇地说着自己所看到的景象,其中有块白云慢慢变淡,散开去。浩浩小朋友说:“丁老师,你看那云彩消失了。”我听了
,打心底里高兴。孩子们被天上的白云深深地吸引住了。一块淡黑色的云彩飘过来了,太阳躲在它后面。凌凌小朋友说:“丁老师,你看太阳到那边去了,那边一定很暖和。”看,孩子多有想象力啊!
给孩子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给孩子一个创造的空间,给孩子一个自由表达的机会——我想这是我们能做到的。
放手才能飞翔
今天是周五,终于到周五了,明天就可以休班了!今天孩子的午餐是山药炖排骨,看着他们吃完饭后桌子上还有地上一片狼藉,我发愁了,真难收拾啊!然脑子里闪过一个想法,让孩子们和我帮忙。
于是,我喊来几个能力强点的孩子,问他们愿意不愿意帮我打扫卫生,他们一口同声的说:“愿意!”于是,我便在一边指挥着,让两个小女孩擦桌子,让两个小男孩摞小椅子,还有一个负责帮小朋友的书包放到橱子上。
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是一个旁观者,不到十五分钟,他们通过相互合作,把小书包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小椅子也摞成了四摞,每一摞的小椅子都一样多,桌子也擦得干干净净的。
在这短短的十五分钟之内,我们班里的活动时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可是这微妙的变化却能折射出孩子们身上巨大的变化,相比于他们在小班的时候,他们更懂事了,更乐意帮助老师了,自理能力也更强了。
这次的事情像是一个放大镜,把他们身上的变化在我的面前无限制的放大。
我从来没有这么认真的去观察他们身上的这些变化。
这次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他们才能更好地成长,不怕他们不会去做,就怕不让他们做。
这些孩子就像海鸥一样,面对广阔无边的大海的时候,我们不要怕他们会飞不过去,不试试怎么会知道呢?如果我们一味的把他们困在笼子里,那他们永远都不可能飞过大海,只有放开我们的手,让他们飞出去,才有可能飞过大海,飞向美好的未来。
大班活动反思:地震来了我不怕
本次健康活动是结合幼儿园开展防震逃生演练而提前组织的一个安全教育活动。活动目标主要是让幼儿人初步了解地震产生的原因和地震前的征兆,学习防震避震的经验和方法,懂得基本的防震避震知识,通过演练增强幼儿的自我防护意识。
活动前准备:
幼儿自救安全知识小画册、防震安全拍手歌、四川汶川地震图片2张(房屋、道路)、一台视频演示仪。
一、初步了解地震产生的原因和震前预兆
通过图片展现让幼儿了解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有一定破坏性,造成房屋的倒塌和道路的损坏。那地震是怎么来的?这也是小朋友十分想知道的一个问题,为此我通过一些资料的学习与认识,简单向幼儿介绍,让他们知道地球最坚硬的部分,地壳里岩石发生破裂就形成了地震,也可以说地壳的厄运东形成了地震。在这里,我还告诉幼儿关于地震的原因世界上也有一些不同的解释,也是科学家在继续研究的问题,让幼儿对地震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
在幼儿自救安全知识小画册上,有一部分关于震前预兆的图片与解说,让幼儿然通过观察图片内容,简单了解水、云、家禽家畜的变化而提高对地震的警惕,做好抗震的准备。
二、地震来了怎么办?
1、了解避震知识
通过画册图片展示、讲解,让幼儿了解地震来了的一些自我保护方法:跑的正确方法、躲避的安全角落、及时撤离的时机、被压在废墟里的求救方法、重点讨论班级避震的安全角落。
2、学习抗震安全拍手歌
安全儿歌的学习,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紧急避险、狭小空间、沉着冷静、不乘电梯、求救电话等知识让幼儿多方位的了解防震知识。
3、现场模拟演练
“地震来了,赶快躲避!”在我的口令下,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演练躲避的方法,我针对幼儿躲避的方法进行总结,表扬反应迅速、正确躲避的防护方法,如个别孩子躲到图书吧的角落后,我提醒他们还可以把软靠垫包住头部来保护自己,对幼儿躲避拥挤的地方给予指导,疏导他们躲到不同的角落,如靠近水源的墙角,楼梯承重墙角落等。现场模拟演练有效增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和自救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