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增强表达的自信
发布时间:2021-01-20 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 幼儿园孔融让梨说课稿 中班我的幼儿园的教案让幼儿增强表达的自信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快车道,幼儿阶段正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恰当的引导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班里一个孩子叫董兴华,有点口吃。平时害怕孩子们取笑他,所以很少说话,也很少举手。有一次,全班孩子轮流讲故事,他就是不肯说话。旁边的孩子们哈哈大笑起来:“老师,他结巴!”我害怕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阴影,急忙说:“不要紧,你先坐下,好吗?”从此以后,我经常找他到办公室,尽量多和他交流,并且微笑着鼓励他多和别的孩子交往,单独教他故事,让他在交往中产生主动性,使其敢说、想说。
渐渐的,他敢于说话了,性格也开朗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中主动构建的。不需要刻意对幼儿语音、词汇和造句语法的简单训练,因为这是不符合幼儿语言教育的特点,违背了语言交往的本质功能。幼儿的语言学习,主要是在与他人交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要使幼儿对语言的运用具有主动性,教师应为幼儿创造敢说、想说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条件。并且尽量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轻松无压力的语音环境是调动幼儿说的内部动机的必要条件,它体现了师生间心灵上的沟通和关系的平等。体现了对幼儿人格的尊重,它促进可幼儿积极性的发挥。为此,教师在与幼儿相处时应该成为他们的朋友,尊重他们,并为他们创造自主表达与自由发挥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自由的氛围中,有话愿说,有话敢说,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参与者。
在游戏中丰富幼儿语言YJS21.Com
游戏是孩子们的主要活动。在游戏时,可以让幼儿多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自由大胆的讲述出自己的游戏感受。比如:“今天你开心吗?”“你玩了什么玩具?”在游戏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说话的欲望都很强烈,连年龄最小的小朋友也不停地说:“这是羊角球……大皮球……大树……草地……”等。《纲要》中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游戏活动中,我一方面与幼儿进行个别交流,一方面鼓励幼儿间进行个别交流。我注意创造适当的条件,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发展指导。同时,我给有语言障碍的幼儿特别的关注。例如:就本班而言,幼儿语言水平差异很大。有些儿语言成人化、语言连贯、表达清楚、用词丰富。针对这样的幼儿我们对其的要求更高一些。而对于个别语言能力较差的幼儿,我从发音开始慢慢促进他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一步步训练。在长期的游戏活动中,为幼儿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习环境,和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语言教育充满生命和活力。
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幼儿多数喜欢“涂鸦”这种绘画的起始形式,这也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手段。我注重让幼儿在涂鸦式的绘画中动手动脑,去观察、体验和感受,支持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而非强调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
绘画活动中,我特别注意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我发现,如果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许多幼儿常常会在各场合自发地、旁若无人地作画,并会长时间陶醉于这种充满乐趣的想象中,当我让幼儿作意愿画的时候,孩子们的表现很投入,也是最开心的时候,因此,我努力使画画成为幼儿喜欢和感兴趣的活动,并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让幼儿在感受快乐的同时也增强了体质
今天下午,我们带领着我们班的一群宝贝又来到了小浃江边。我们选择了一块草坪作为这次的活动场地。游戏内容也事先经过孩子们讨论商量好了,主要是民间游戏,有“跳皮筋”,“抬花轿”,“打弹珠”,“拉绳子”,“抢四角”等游戏,它们具有简便、易行、经济,对于增强幼儿体质开发幼儿智力,丰富幼儿生活具有良好的作用,种类也多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虽然这些游戏对于这群孩子来说是即陌生又新奇,但丝毫不影响孩子们的游戏兴趣。女孩子都喜欢跳橡皮筋,男孩子更喜欢打弹珠这类竞争行的游戏,赢了弹珠的人都特别有成就感。在回园的路上李维波还很骄傲的跟我说:“我觉得最好玩的就是打弹珠了,我赢了8颗弹珠呢!”邹呈祥也跟着说:“我也赢了3颗呢!”。玩“抢四角”的几个孩子特别的投入,一直能听到他们激动的叫喊声。小宝和沈烨两个人在草坪边上的大石头上玩起了滑滑梯,展展和谭家豪在一旁地草丛中找青蛙。看着孩子们都在玩着自己喜欢的游戏,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也特别的开心。
活动结束后我对于今天的活动也进行了反思,我觉得这次选择的游戏形式是正确的,民间游戏一直流传到现在,都是有着它的独特意义的,留下了几代人的童年回忆,从今天孩子们的表现来看,他们对于这些游戏的兴趣也是浓厚的,只是第一次玩对于一些规则还不是很清楚,玩的技巧还是陌生的,以后的自由活动时间,也可以鼓励他们自己组织玩这些小游戏,让幼儿在感受快乐的同时也增强了体质。
赞美可增强孩子的信任感
小布丁兴高采烈地冲妈妈跑来:“妈妈,我得了一个……”话没说完,被没有系好的鞋带绊了一跤。大脸妈赶紧扶起小布丁,拍拍他的裤子说:“磕着哪里没有?疼不疼?”
小布丁还是兴奋地说:“妈妈,我今天得了一个……”
“得了一个红花有什么了不起的?人家小豆苗天天得红花!”大脸妈的心思都在小布丁的膝盖上,新买的裤子又破了。
小布丁说:“妈妈,我真得了红花,今天我用十个小红花换了一个大红花!”
大脸妈说:“知道了!快走,今天要去和几个阿姨吃饭。”
大脸妈单位的阿姨们都见过小布丁好几次了,对小布丁也很了解,因为大脸妈在单位里总是在念叨着自己的宝贝儿子。
从公共汽车下来,小布丁指着地上一个可乐瓶说:“妈妈,等等我,去拣一个垃圾。”大脸妈拉着他的手走得飞快,说:“拣什么拣?快走!”小布丁说:“我要做环保小卫士!”
“快走!”大脸妈不住地看表,今天接小布丁就耽误了时间,可不能让同事们久等。小布丁的眼睛里充满了失望和挫败感。
絮絮叨叨:
大脸妈对待儿子的吃穿很大方,但是在对孩子的肯定和表扬上,却很吝啬。
父母常常对孩子期望过高,又很吝啬夸奖、赞美自己的孩子。他们常常喜欢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责备孩子,以为这样才是教育,却不知孩子希望得到夸奖、赞美,忽视了夸奖、赞美所带来的奇妙的教育效果。
适当夸奖、赞美有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儿童道德品质形成的最初阶段,是非观念模糊,自制能力差。因此,成人的引导、奖励与夸奖、赞美至关重要。夸奖、赞美儿童,能激发他正确的外在动机,产生好的行为,并能强化儿童所完成的这一行为;得到夸奖、赞美,这种良好的动机会进一步强化,以后当他碰到类似事情时,便知道该怎样去做,发生“行为迁移”,并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定势,增强自我约束的能力。
夸奖、赞美能给孩子所需要的价值感、胜任感和自信心。成人对儿童小小的成功表示夸奖、赞美,可以强化儿童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欲,并能使孩子自我感觉良好,激发继续尝试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情,以求获得更大的成就,维持这种夸奖、赞美或再度获得这种“殊荣”。
夸奖、赞美可以增强孩子的信任感。经常奚落或责备孩子的父母很难赢得孩子的信任。父母对孩子的言行做出正确的评价,并经常予以夸奖、赞美,家庭就会产生一种新的气氛,有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积极的关系,使彼此之间更接近,并产生信任感。孩子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夸奖、赞美说明了孩子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对他的尊重和爱护。
对人的夸奖、赞美有不可忽视的力量,它有可能改变人的一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只是善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却吝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予别人。”
赞美可增强孩子的信任感,不做个让孩子失望的妈妈。
让幼儿自主操作,增加想象素材
让幼儿自主操作,增加想象素材一天,孩子们在吃虾,托班的老师显得特别的忙碌,分完饭后再次动手帮助孩子们剥虾,剥出来孩子们张口就吃,几个嘴馋的小家伙忍不住了,就那样吃起来,被老师发现了:“小心,老师还没有剥掉硬硬的虾壳,会刺到你的嘴和手,等老师剥完了你们在吃!”小家伙们哪能等啊,自己一通乱剥,竟然剥下来了,以最快的速度吃到嘴里,那种满足无限幸福,大喊:“老师,老师,我把大虾的铁衣服脱下来了,没有刺到手和嘴。”其他小朋友见状也自己动起手来:“老师,老师,大虾出血了,快给它包扎一下吧”试想,如果老师包办了孩子的这个权利,还会有脱下’铁衣服”“大虾出血了”这些丰富的词汇吗?还能知道虾壳像铁一样吗?
给幼儿自主的空间,让思绪飞扬
在一个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日子,我们中班全体幼儿到种植园去玩,种植园里的小菠菜,小葱,小油菜已经发芽,一片新绿,幼儿看到非常的开心,有的用小手轻轻的抚摸着小绿苗,有的则兴奋地到处跑,老师见状:“宝宝们,你们瞧瞧小苗苗在干什么呢?”立刻拉回了几个调皮孩子的思绪,这时,丽媛站起来打了个小点声的手势,小声说:“别吵到小苗苗们,它们正在暖暖的太阳底下睡觉呢!蜷着身子,像小花猫一样。”这时凌菲又站起来了说:“像小狗一样,我家的小狗也在太阳底下睡觉。一时间宝宝们的思绪全在这里了,老师又鼓励他们“小朋友们说的都对,小苗苗软软的,有的还蜷着身子,像小花猫,小狗,你们的观察可真认真啊,想象可真丰富啊。”今天我想让小朋友想一想怎样让我们的小苗苗长得更好呢”话音刚落,有的小朋友说了:“老师,勤浇水可以很好的生长”“对,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小苗苗生长得更好呢?“老师,多用大便肥”“老师,喝牛奶,可以长得更高,像这颗大杨树”“老师,吃面包,吃肉可以长的更好”。“小朋友们想了好多办法帮助小苗苗成长,现在我们能做什么呢”?“老师,这里有好多草,我们可以拨草,大草小草一起拔,拔得精光光。“小心不要踩到小苗苗,它会疼的!”
多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今天晨间活动金俊弛穿着新鞋开心地和我问早,看起来心情很不错。“余老师,我能玩梅花桩吗?”“当然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活动吧。”金俊弛高兴地拿着梅花桩开始玩儿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金俊弛哭丧着脸,过来告状:“余老师,他们不给我玩梅花桩!”“为什么呢?”“我要把小梅花桩叠起来,他们不让我叠。”金俊弛生气地说。随后杨悠涵邀请金骏弛一起玩游戏,金骏弛拒绝了,只见金俊弛和同伴们离的很远,一个人蹲在一个角落里。于是我走过去蹲下问:“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啊?没商量好吗?”“我不想玩了!我就是要小的那个梅花桩叠在一起玩!”“你有试过他们的玩法吗?”“没有,我不想玩了!”金俊弛生气地说。“那我们一起走,去试试他们的玩法好不好?”金俊弛似乎有点不情愿,我便牵着他的小手走到梅花桩的区域。“我感觉这个也挺有趣的,你跟在余老师的后面,来,我先走!”我踩上梅花桩,让金俊弛跟在我的后面。“跟紧我哟!快!”金俊弛迟疑了一会,见我挥收等着,慢慢地踏上了第一个梅花桩。“哎呀,这个梅花桩有点高了,余老师有点怕,你呢?”“我不怕!”于是金俊弛一个,两个,三个,一个踩着一个跳向终点。“你看,这个玩法也蛮有趣的对不对?你跳的棒极了!再去挑战一次,好不好?”听到鼓励和表扬后,显然金俊驰很高兴,蹦蹦跳跳地回到梅花桩的起点,再次开展游戏!
对策与建议:
金俊弛是一个比较情绪化的孩子,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在这次的活动中,他没有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一味地赌气,和同伴保持距离,通过拒绝游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我在这次的活动中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带领他从拒绝游戏到参与游戏,从他面部的表情和情绪上可以看出,他通过尝试认同了同伴的玩法,并获得了游戏的快乐。
金骏弛要学会和同伴沟通跟表达,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不能一味地生闷气!用自己的情绪来发泄不满。多鼓励金骏弛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疑惑和不满时除了找老师,也能和同伴交流,加强孩子解决问题和沟通的能力。
表扬让孩子更加自信
逸阳是春天入园的小班的孩子,刚来园时还不足三周岁,看着孩子胖嘟嘟的可爱样子,老师们都非常的喜欢他,宝贝他,可是孩子入园不几天班里告他状的声音就绵绵不断,搞的老师们头疼不已,通过对孩子细致的观察我发现:逸阳出现了与小朋友交往上的困惑,他有事没事总是戳戳这个,捅捅那个,在他的意识里,他是想和小朋友玩,可是他的行为让孩子们很是反感,于是就出现了绵绵不断的告状声。
针对此事,我们苦口婆心的和孩子交流,告诉他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是不受小朋友喜欢的;有那么几天,逸阳好像产生了逆反心理,告状声竟然越来越多了,这令老师们非常头疼。该有的耐性也到了极限,有时也会直面批评他,可是这样教育的后果就是孩子越来越“惹事”了。
有一次,孩子们吃过早点,逸阳小朋友抢着帮老师收拾碗筷。我随口表扬了他一句:“逸阳真是个爱帮助人的好孩子,老师非常喜欢”,从那以后,奇迹出现了,孩子总是抢着帮老师做这做那的,也不和小朋友打架了,从孩子的眼里,我看到了自信的表情,看来,表扬的力量真大啊。
优化户外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的途径
户外体育活动是提高幼儿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只有科学安排幼儿在园的户外体育活动,合理安排相应的教育形式,有机地将环境及各种材料运用于活动的组织中,才能有效地增强有幼儿体质.
1、合理安排,保证活动时间
为了让幼儿在幼儿园有限的时间里得到尽可能多的锻炼机会,幼儿园根据不同年龄班的不同特点,重新修改制定了分年龄班的幼儿作息时间,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幼儿两餐间距3.5小时,保证户外活动时间,增强幼儿体质。
2、促进幼儿活动,保证活动质量
为保证幼儿体育活动的质量,达到幼儿身体素质的目的,我园首先树立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两全”思想,以促进幼儿发展的目标,准确把握幼儿实际,注重个体差异,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关注幼儿的经验,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入手,引发幼儿学习动机,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保证活动质量,从而在活动中提高了幼儿的体质。
3、认真做好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保健工作
做好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保健护理工作,是优化户外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为此,在组织幼儿参加户外体育活动前,我们要了解每个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锻炼。此外,还在幼儿参加户外体育活动前仔细检查运动设施,避免事故发生,保证幼儿安全,做到万无一失,确保幼儿体质的增强。
老师的积极鼓励让幼儿更自信
区域活动开始后,佳佳来到益智区。
“《找邻居》我没做,我也要做。
”佳佳边说边找出了自己的数学操作本。
一拿到本子佳佳就叫到:“老师,这个怎么做?”“老师刚才讲过了。
”楠楠对他说道。
“我不知道怎么做。
”“先数数左边有几朵花,然后在后面画出比它多1的点子。
”楠楠继续说道。
听到他们的声音我走过去,佳佳难为情地说不会做。
于是我又把操作要求对他说了一遍,他点点头开始做了起来。
游戏开始后佳佳首先选择的是益智区中的《找邻居》,说明他有对数学操作活动的兴趣,但是老师在讲解操作方法时,他没能仔细听清,所以一开始操作就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操作。
于是在对他进行讲解,帮助给他了解操作方法。
佳佳在操作过程中总是问个不停:“老师,比5多1个的是不是6?”“这里是不是8,它比9少1。
”“这里是不是贴上5?”我发现佳佳每次说出的答案都是正确的,但是他就是没信心,非要得到我的肯定才肯放心贴上答案。
于是我对他说道:“佳佳这些你说的很棒,但是我有个小小要求,如果你能都做好了讲给老师听,一定会更棒,老师相信你只要仔细数一数,一定能够正确地找出它们的邻居。
听了我的话,佳佳又投入到操作活动中,他时不时的会看看我,我会给他一个鼓励的眼光,并提醒他耐心地进行操作活动。
最后评价活动时,佳佳大方地讲述了自己的操作过程,听到同伴们的掌声,佳佳腼腆地笑了。
佳佳从不会操作,到耐心地完成操作活动,离不开老师的耐心指导;佳佳从总是问个不停,到充满自信地完成操作活动,离不开老师的积极鼓励。
发现幼儿欠缺表达能力
早上,大智最先选择了建构区,他用原木拼搭起火箭,后来俊臣也选择建构区,两个人都选择原木积木。看到他俩你放一块,他放一块,没有语言交流。
十分钟后,突然看到俊臣坐在地板上,一脚踢着大智。大智半蹲着,留着眼泪。我马上走过去,“你们怎么回事?”俊臣不说,大智拿着一块硬纸板说:“他不让我放这里。”
我了解到,对大智说:“就因为一块硬纸板,你就哭了?”大智低下头了!转过来对俊臣说:“硬纸板不让放这里,你就踢他?”“可以这样吗,你是不是要道歉?”
我请他俩停止游戏,然后商量下如何好好搭火箭,两人商量好后再玩。当我说完,我就离开了他们,但是也不时在他们的表现。
过一会,他俩又继续开始玩起来,偶尔有些互动,互相有交流,放积木时有等待对方。
区域小结时间,我请他俩讲讲,首先问他们:“你们今天玩得开心吗?”两人都笑着告诉我:“开心!”接下来,我通过提问,让浚臣自然的向大智道歉,也告诉大智,遇到事情先要说话,不是哭。
今天的幼儿闹矛盾事件,让我发现幼儿欠缺表达能力。如在两人游戏时,缺少交流,没有表达出自己想要如何搭建。在发生矛盾时,又没有向对方或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这一件事情,我也意识到,幼儿游戏时,教师要根据不同能力和不同性格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