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比拿高分更重要的事儿
发布时间:2021-01-29 幼儿园的游戏的重要性 幼儿园工作计划的重要 幼儿园游戏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学校是一个孩子学习知识的地方,而知识的多与少、好与坏,往往也被理所当然地作为衡量孩子未来的唯一标准。但这样做的真的对吗,孩子到了学校,最重要的就是拿到比别人高的分数吗?
看看我们生活中的例子吧,高考在即不知道自己填报什么志愿的考生大有人在;毕了业出来工作一两年才发现自己的工作并不是自己喜欢的,对未来感到迷茫的也不在少数。这些人之中不乏成绩优秀者,他们却常常难以找到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定位。
梁植是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校博士生,也是清华风云人物,在各种电视节目和清华校园里都有出色表现。但在参加高晓松、蔡康永、马东做评委的一档电视节目时,他表达了他的迷茫: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梁同学很困惑,他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所以在节目现场向评委请教,当场遭到清华学长高晓松的驳斥,批评他对不起清华十年的培育。
毋庸置疑,在大多数父母眼里,这算得上是一个学识渊博、卓越优秀的人才了,有这么多头衔,到哪也不用愁工作啊!但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干什么,就更别提对人生的规划、构想什么的了。
这不禁让人们反思,我们的孩子来到学校后,知识是上去了,可对自己内心的追求却是没有了。孩子在学校认真学习,拿到好成绩,就是学校里的天之骄子,但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会,却突然惊觉学了这么多年,对于未来的人生,自己却没有一点想法,生活,只剩下迷茫和悲哀!
孩子的规划从何而来?
一般来说,孩子上大学后会被要求去做一些职业规划,但事实上,这种规划的意识并不是一时就出来的,它是需要在孩子刚进入学校时父母就帮助他,给他灌输这么一种意识,让孩子今后在学校不断地学习、充实自我的点滴中积累而成。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却很容易忽略了这一点,总觉得孩子上了学,成绩就是最重要的。更多时候,我们是在拿孩子的成绩跟别家孩子的来做比较,以此挣得面子,无形之中充当了孩子只管学习而不去思考其他的鼓动者。
在歪歪兔独立成长童话系列《男孩阿新的翅膀》的故事中,阿新的妈妈也跟大多数家长一样,为了让阿新获得比周围小伙伴更好、更独一无二的翅膀,她总是很着急地叮嘱阿新要认真做好擦星星的工作。对于妈妈的要求,阿新起初并没放在心上,直至看到妈妈伤心地哭了,阿新才勉强地答应了。
一次他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比小伙伴们都高级的翅膀,但后来的一个意外,他的翅膀又被收回了。在翅膀被收回的日子里,阿新总是闷闷不乐,他找不到可以让自己开心起来的方法,内心空洞的感觉侵袭、困扰着他。
也是在这个时候,阿新的妈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她跟阿新的爸爸也舍弃了翅膀,重新站在阿新身边理解他、支持他,快乐、自信的阿新终于又回来了。
那些比拿高分更重要的事儿
阿新是幸运的,当然,我们也可以做到。首先,在将孩子送入学校前,我们要先端正对于学校的态度,学校不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也是孩子梦想的摇篮,而后者在某种程度上远比前者重要得多。其次,还要多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知道他对哪些知识比较感兴趣,再进一步拓展孩子在这方面的见识。最后,按照孩子的兴趣来看待成绩,告诉孩子一般的科目虽没严格要求要多好,但现阶段还是要抓紧,以后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当然,除了父母对自己教育方法的审查、自省,更重要的是孩子自身的配合与成长,这里面涉及到一个独立的问题。而这,也是贯穿整套《歪歪兔独立成长童话》的核心主题。
学会勤快,不拖延
世界上真的有拖拖拉拉国吗?故事里的苏小懒就来到了这么一个地方,还改掉了拖拉的毛病,这是怎么回事呢?《拖拖拉拉国》
坚持自我,不盲从
这是一只兔子的故事,还是一只非要住在箱子里的兔子,他的名字叫十六。他为什么要住在箱子里呢?让我们一起去普普村看一看吧......《住在箱子里的兔子》
发现优点,不自卑
一丁点儿小妖怪是一个胆子非常小的妖怪。女孩娜娜想要帮他变得勇敢一些,试了好几次却总是不成功,最后娜娜放弃改变,却也发现了小妖怪身上的闪光点。《一丁点儿小妖怪》
学会认真,不马虎
马里虎先生是个小有名气的魔术师,但却很粗心。一天,他把一只兔子变得无影无踪,却怎么也变不回来,兔子妈妈伤心地哭了,马里虎先生该怎么办呢?《魔术师马里虎先生》
学会承担,不搪塞
借口女巫店的出现,让喜多多城从此谎言满天飞,满嘴借口的人们一个个都变成了乌鸦。正义的小学生艾猫猫决定改变现状,拯救喜多多城......《借口女巫店》
学会坚持,不放弃
小暖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花精灵,却受到了同伴的嘲笑,但“笨手笨脚”的她最终还是战胜了种种困难,她又是怎么做的呢?《小暖想当花精灵》
学会沟通,不猜忌
一向严谨细致的大狗先生,今天竟然没有打领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小羊卷发现这个情况后,成天东想西想,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大狗先生是巫婆变的。《大狗先生没有打领结》
学会友爱,不孤单
月亮精灵一个人住在月亮上,天空之神答应他,只要他钓上来流星,就把他变成一阵自由的风。一天,他没有钓到流星,却钓上来一个孩子的梦......《月亮精灵》
学会表达,不莽撞
小女巫青豆特别想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小猫。同伴阿呜给了她一本学习如何闯进人类家里偷猫的书,但却都比不上一句“请问,你能给我一只猫吗?”的力量。《小女巫青豆想要一只猫》
因此,如果真的关心孩子未来的人生,还是多花点心思去鼓励孩子一步步地践行自己内心的想法,规划自己的未来,因为这将会是孩子在学校最大的事儿。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做客金沙讲坛:
你的孩子幸福吗?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昨日,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做客金沙讲坛,和会场400余位家长分享“育儿经”。
三易标题校长谈幸福
在讲坛现场记者发现,李镇西昨日的演讲题目是“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这和之前通知的“和孩子一起成长”有出入。一问才知道,李镇西的演讲题目前后改了三次。
“一开始名字叫和孩子一起成长,因为我觉得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也在学习着做更好的爸妈。后来一想既然是给家长们讲,于是我又改成了做最好的家长。但是开讲前20分钟,我突然来了灵感。我觉得无论家长也好,孩子也好,幸福是比优秀更重要的事情。”
家庭教育切忌剑走偏锋
2006年的一天,李镇西刚担任武侯实验中学校长不久,一个女孩找到他的办公室,请他转交一封写给家长的信。了解之后李镇西才知道,女孩的父母对她要求极端苛刻,言语粗暴,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另一方面,很多家长对孩子又过分溺爱,孩子上课家长就站在校园外顶着烈日守着,大学新生报到全家十几口人全程陪同。李镇西说,现在不少家庭和学校在教育问题上容易剑走偏锋,对孩子的培养不应仅停留在学习成绩和物质生活层面,更应关注的是孩子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李镇西倡导“一段路、一席话、一盏灯”的亲子方法,即一起散步,一起聊天,一起读书。“什么时候孩子愿意跟你说悄悄话了,你的教育就开始走向成功了。”
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
李镇西举例说,自己以前班里有个男孩不太尊重别人,说话经常脏话连篇。有一次男孩的家长来学校找老师交流,一开口才发现原来这位家长更是“出口成脏”。李镇西在班里做了一个小调查,发现很多时候,孩子的不良习惯都是受到父母影响造成的。因此,希望孩子举止文明,家长自己应该带头做到举止文明。
“幸福和优秀并不是水火不容的两码事。有时候会遇到两者冲突的时候,这时候我希望家长可以首先选择孩子的幸福。然而幸福也不是一味的迁就,战胜自己的缺点就是一种很大的幸福。”李镇西说。
亲子关系重要还是亲子教育更重要?
当父母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的时候,当父母强迫孩子遵照父母规划的道路前行时,亲子关系往往会出现问题,而家庭的和谐也会遭到破坏。
你说的话远没有亲子关系更重要
很多父母有一个误区就是太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却忘记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其实,在保持良好关系基础上的教育才有意义,才容易收到效果。心理学中一直主张“关系大于教育,关系先于教育”,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必先改善亲子关系。
想要改善亲子关系不是去讨好孩子、一味地认同他,而是要把孩子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分开,比如学习和亲密关系是两回事,永远不要说“你不好好学习就不是我的儿子”。要知道,孩子身上的很多问题表达的都是对父母的愤怒。
孩子对父母和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满意就会逆反,比如父母要他好好读书,越说他越不读。只有和孩子结成彼此非常信赖的共情关系,父母的引导才会顺利地实现。
尽量不要强烈地在乎细节上的对错
很多父母强烈希望自己的孩子像某些文化标签下的“好孩子”,但事实上,一味盲从榜样的方法会带来很大的麻烦。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别人孩子适合的道路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
很多生活细节上的观念没有绝对化的对错之分,不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灌输给他这样的观念:世界上只有一种东西是对的,其他的都是错的,否则孩子长大之后会非常痛苦。
有些孩子会给自己找麻烦,甚至在心理上跟社会过不去,因为他在大脑里面僵硬地认为只有一种东西是正确的。他不会尊重少数人以及处于弱势的文化,一旦自己成为少数人就会非常恐慌。
父母应该引导孩子不要非常强烈地在乎细节上的对和错,因为对错往往是相对的。对于孩子做的事情,父母也不要总用对错来分析。
抽象的道理对于孩子是强大的压力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在于内容的对错,而在于教育方式是否正确,在于教育行为对孩子是否有效。有些父母教育起孩子可谓天衣无缝、头头是道,可孩子就是不买账;有些父母对孩子没有讲什么道理,甚至根本就不讲道理,可孩子愿意相信他们。
这中间问题的关键就是做父母的是将“有效”放在第一位,还是将“正确”放在第一位;是将“情”放在第一位,还是将“理”放在第一位。家庭是应该讲“情”而不是讲“理”的地方,特别是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
错误往往是孩子成长的资源
那些看起来很傻的错误恰恰是孩子成长的资源,而不是障碍。只有父母认为是障碍,它才会成为障碍,因为你的沟通方式、言语会把它真正地演变为一个大障碍。家长担心、害怕孩子犯错误,其实是被自己无限度的想象吓到了。
有些痛苦对于生活是重要的,孩子没有经历过痛苦,就肯定会被痛苦打倒,经历了才能学会管理和释放情绪。父母过度的保护以及犯错之后代替承担,非但没有效果,反而会把问题搞得更复杂。
孩子不可能一出生就是听话、懂事的孩子。如果他长大以后很多体验都没有尝试到,有一些该犯的错误没有犯过,也没有经历过挫败,这样的孩子实际上是没有能力的。
孩子知道父母说得对,但无意识中还要做一些看起来有点儿不对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对他就像养分一样。比如说因为做了某件事情被老师罚站,孩子就会印象深刻,知道这事后面有一个秩序,要遵守游戏规则,不遵守就要受到惩罚,这样的经验对于生活很重要。
孩子的沉默不是对抗
很多时候父母更多的是表达态度,这个态度如果很鲜明、简洁,比如“我认为你不应该这样做”,就会产生矛盾。在这个情况下父母一定不要强迫孩子。如果总是需要孩子说“是”,就有点儿过于依赖孩子,说明父母内心的安全感、稳定感、和谐很大一部分都希望从孩子的态度里获得,应该说这样的父母缺乏一些心理能力。
现实生活中,家庭里面的争吵总是因为双方都不认输才会发生,只要有一个认输,争吵就不会继续。比如打架,两个人都要打才行。下棋,两个人下得越精彩越投入,双方厮杀就越激烈。如果一方不玩了,另一方怎么想厮杀都无法进行。家庭里也是这样,必须要有一方沉默才能结束矛盾冲突。孩子并不处于权威的位置。如果建议爸爸妈妈沉默,孩子的位置就显得太高了,所以建议孩子要沉默。
良好的关系是一种相对自由、和谐、彼此尊重的关系。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多的要靠引导,引导的关键在于给孩子选择的空间,但同时要让孩子明白:他必须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
家长育儿心得:尊重比爱更重要
家长育儿心得:尊重比爱更重要
说到孩子的教育,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作为父母,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教育孩子?我家然宝贝转眼就到上小学的年纪了,作为一位有了六年教龄的妈妈,教育孩子,我认为尊重比爱更重要,不要给孩子定太高的要求,给他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其中观察孩子的长处和不足,再施加引导。
身教胜于言传。我想我们都是做过孩子的,应该知道孩子喜欢什么,过多的说教,都不如用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孩子的效果来的好。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我女儿看电视的时候,一看到精彩的部分就不自觉看的没完没了,我就纠正她,她马上就反驳我说:“你不也是天天看手机上网,一玩就老长时间,眼睛也要看坏的。”面对孩子的质问,我只有自己先改正,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孩子,我告诉孩子:“你看妈妈改正了,只上一会儿网了,你也应该改正吧!”这时,孩子会欣然的接受你的建议。
相信孩子,你能行。我家然宝从两岁多时就喜欢动手手工制作,我就给她提供材料,给她尽可能多的帮助,不限制她撕啊贴啊剪啊,只是正确引导她要安全使用剪刀。有时候,看她煞有介事地做成一个虽然不很精彩的“作品”,沾沾自喜地给我们看,神情中充满了自豪。而且她还喜欢帮大人摘菜,自己洗内衣洗袜子,洗水果干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情等,我们都鼓励她自己去做,而且对她的工作成果都大加赞赏,表示感谢,虽然做的效率不高但是很是锻炼孩子的条理性,看到孩子敢于动手去做并从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得到了快乐、得到了尊重,我从心底里感到欣慰。
在孩子的教育中怎么做才是对的,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我也说不好,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方面是共性的,有的东西又要应孩子的个性、特点而不同,在教育中既要顺其自然,又要循循善诱,在管与不管中寻找平衡点。为人父母者往往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孩子越大,就越不了解他。是呀,孩子小的时候,你处处以一个长者的身份指挥着孩子的一言一行,并不曾真正体会孩子的感受。当孩子渐渐长大,你将会和孩子越走越远,代沟也随之产生,从而难以把正确的思想和经验传递给孩子,导致教育的失败。但如果父母从一开始就能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长,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时刻保持一颗童心,那么,随着孩子的成长,你会发现,在孩子慢慢读懂这个世界的同时,你也慢慢地读懂了孩子这本书,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这时,你距离成功的父母也就越来越近了。
育儿心得: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育儿心得: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渐变的过程,随着孩子生理、心理的一天天成熟,父母和孩子一方面享受着陪伴与成长的喜悦。另一方面,成长过程中来自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等各种压力、烦恼、冲突,都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应对,用心处理。
一、正确认识自己
1.引导孩子进行自我评价。当孩子在学习中或者活动中取得好的成绩时,引导孩子把现在的自己和以前的自己作比较,从而让孩子发现以前不会做的事情现在靠自己的努力都会了,使孩子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增强自信心。
2.引导孩子学会欣赏他人。在集体活动中寻找别的孩子的优点,引导她学会赞美身边的同学,同时鼓励孩子从别人身上学到自己不具有的优点,通过自我控制和父母的提醒,做出调整和改进,不断进步。
二、经营个人长处
1.了解孩子兴趣。孩子的兴趣往往是其天赋的“闪光点”。平时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仔细观察,发现孩子的运动能力特别强,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特别好,从而也有意识地培养她的运动意识,只要条件允许会带她体验各种运动。还有,平时孩子喜欢用各种颜色在白纸上涂涂画画,虽然画出来的东西我们看着什么都不像,但是她却能说的头头是道,这份热情致使我愿意帮助她准备好材料,协助她完成每一幅创作。
2.了解孩子性格。孩子平时比较要强,做事很认真,也愿意把事情做完整做好。但是在竞技游戏方面就比较敏感脆弱,一输就可能眼泪水要出来了,因此,平时也很注意培养孩子正面的竞争心态,让她知道参与的过程是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输赢并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体会游戏带来的乐趣。
三、尊重孩子叛逆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要了解出现叛逆现象是孩子自我意识增强的一种表现。
1.理解孩子。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要妄加干涉,如果需要孩子必须遵守的规则,也不要用命令的口气,尽可能以平等的态度征询孩子的意见,给孩子留出选择的余地。
2.尊重孩子。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语气是否容易接受,尤其是一些玩笑话,小孩子其实根本没有能力理解大人说的话是开玩笑的还是在取消她,所以父母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
3.鼓励孩子。经常口头表扬孩子、满意的表情、深情的拥抱,及时肯定孩子的正确行为,使孩子知道什么事情是应该坚持的,什么事情是不应该坚持的,从而也慢慢的培养孩子的分辨是非的能力。
四、勇于承担过错
特里法则告诉我们:当问题发生时,最好的办法是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费尽心思地去寻找替罪羔羊。
1.引导孩子保持一颗谦虚的心。让孩子知道面对问题时,如果说“我不是故意的”、“这不是我的错”、“本来不会是这样的”、“都怪……”这些话,是在推卸责任。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这不要紧,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学会自己先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做的不对的地方,找出错误,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最厉害的。当然,作为父母也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尽量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先考虑一下是否合理,经常能在父母的引导下自我反省。
2.父母不要永远认为自己是对的。父母总是担心孩子由于判断力不足而做出错误的选择,其实不必过于担心,即使孩子错处了错误的选择,那也是她在体验人生,她会从中悟出很多道理,而且切身体会得到的经验往往比父母直接告诉孩子要来得印象深刻。因此,父母请放慢你的脚步,先试图从孩子的角度去重新考虑一次问题,也许就会理解孩子的行为。父母如果发现自己做错了,也应该主动向孩子说声“对不起”。
五、创造良好氛围
古有“孟母三迁”,可见环境的重要性。父母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孩子的感受,不要开心的时候对孩子嘻嘻哈哈,不高兴了就拿孩子撒气;父母在家的时候,要多制造一点欢声笑语,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父母积极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如一起打扫卫生、一起锻炼身体、一起游戏等等。
拥有一个幸福的未来,是每个孩子的梦想,也是所有父母的心愿。那么,从现在起,做父母的应多学习、多掌握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孩子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