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次机会,成就天空一片蓝
发布时间:2021-02-03 幼儿园说课稿裸一片落叶 开学第一课 中班幼儿一日活动方案 我们班的孩子活泼好动,其中不乏有调皮捣蛋的幼儿,他们就喜欢给你搞出点小动作来,好像一天不弄出点事情他们就不高兴。俊俊是我班最调皮的一个男孩,他每天惹的事情使最多的,不是这里弄弄,就是那里搞搞,每天对他真是没得办法,弄得头痛不已。今天上完第一个教学活动,孩子们刚吃完餐点,就逐个的排队喝水,非常的安静有序,(我们是1—10号先来在依次来的)可是俊俊呢就是不受约束管制,只见他拿着杯子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一部小心就把水撒在了桌子上了,我刚想去说他,可是只见他已经迅速的用手一擦,这一擦到好,被他发现了一个秘密。他兴奋的大叫:“你们快来看呢?我画了条大鱼.”他这么一喊,班里的孩子就沸腾起来,纷纷跑过来看,嘴里还直说:“真像,真像,俊俊你真棒!”朋友们的赞叹声让俊俊更加的来劲,当众表演起来,还有的幼儿连水都不喝了,也学起来了,用手指沾点水在桌子上画戚画来,可怜的桌子被弄得水迹斑斑。我给刚要发作,却猛然发现孩子们不经意中创造了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画:有的像朵花,有的像棵树,有的画的还是小动物,看着他们创作中忘我的神情,我不忍心说些什么,就让他们画吧,尽情的画吧……在看着他们画的同时我突然想到,这不正是一次很好的美术教学活动吗?孩子们可以不受任何的局限,不受纸张大小,不受老师命题自由大胆的尽情的绘画,真的,我不想破坏这美妙的时刻,于是就大声的说:“孩子们,今天我们第二堂是美术活动,就用水来作画,你们画吧。”
事后,我在想这次活动是孩子们不经意中自然生成的,它体现了孩子们的聪明才能,积极的创新意识,极大的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从某种方面说明,调皮的幼儿并不是消极的,它从某个程度推动了班级的建设。记得一个伟人说过:“一个好教师,不能让幼儿那种成为好人的火焰熄灭。”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的意愿,走入孩子的世界,给孩子多一点的自信,多一点的鼓励,多一点的理解,多一点的机会,孩子一定会成就天空一片蓝。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给每个孩子一次机会
每个班中,孩子能力都是有差异的,能力强一点的,会听老师的,会按老师的要求做事的孩子老师总是很放心地把一些小事交给他们去做。比如说:每天分餐具,整理图书,放气象记录,到别班去帮忙借东西等等,有些事情甚至已经成习惯了,每天都有这几个孩子做。
晨间谈话,播报气象,老师把气象情况记录她并且请小朋友去贴放在气象角里。我很习惯地叫了一个小朋友去贴放,然而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了:“今天赵一诺没来。”“哦,她请假了,那谁愿意去把气象情况贴放好?”还没问完,一只只小手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我去,我去……”我请了平时不爱说话的常思雨去,她很高兴并且很好地完成了任务。下午离园时她看见妈妈第一句话就是:“妈妈,今天老师请贴放天气预报了,我放得很好,有些小朋友是不会放的。”看着孩子满心欢喜、自豪的样子,这时我心里晃起了涟漪。
为什么只把机会给一些能力强的孩子,而忽视了这么多普普通通平常不作声的孩子呢?孩子们都只是在人生最初的起跑线上,作为教师有必要把机会给每个孩子。不是吗?
给孩子一片想象的天空
幼儿的想象基本上是以无意为主,他们的想象是一种联想,是由感知到的联想起有关的形象。
它受一定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而有意想象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培养幼儿的有意想象,首先要从幼儿的无意想象入手。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我和小朋友一起到操场散步,当孩子们抬头看到天空时,广阔的视野给孩子们带来了愉快的情绪。
这时。
孩子们有感而发一些议论,这就是幼儿的无意想象。
我抓住这一想象的意识,进行启发,鼓励孩子去仔细的观察利用视觉的感受去大胆地想象。
小朋友观察后说:“天空象一块蓝色的布,”、“天空上有许多的大绵羊”、“天空上有许多小羊在奔跑”、“天上有一个张大嘴的大狮子”等,孩子们在观察中争论着,在争论中想象着。
老师适时地加入给孩子的想象推到了高潮,并启发小朋友由表及里,从简单到复杂积极地想象着。
这样使孩子想象得到了深化,在活动和观察之中,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给孩子一次探索的机会
由于明天要上《三只蚂蚁》和《蚂蚁搬豆》,所以今天我特地安排孩子了解蚂蚁的一些常识,给活动准备一些感知经验。
在教室里稍做要求后,请孩子带上一次性杯子出发了!赵老师提醒我说:“现在可能捉不到蚂蚁的,你应该在明天晨间活动时放些饼干屑,然后做完早操就可以捉到了!”当时,我马上为自己的莽撞感到惭愧,其实我自己也没有捉过蚂蚁,甚至由于小时侯的因素对蚂蚁有种恐惧的感觉,虽然我看过一些关于蚂蚁的常识,但是捉蚂蚁心里还真没有底。
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也为了给孩子一次探索的机会,就带着孩子们出发了!
来到操场上,孩子们十分兴奋的带着杯子四处寻找,看着,跑着。
赵老师在几个垃圾筒旁边放了一些饼干屑。
因为没有蚂蚁,孩子们似乎有点遗忘了要干的事情,有的男孩子甚至开始追跑起来。
当一位新来的小朋友在干的水池边缝里捉到一只蚂蚁时,孩子们的兴致重新被点燃。
他们开始在边缝中找了起来,他们仔细的搜寻着。
看着他们认真细致搜寻而又充满好奇的模样,我忍俊不禁的笑了!
不一会儿有一两个孩子大声的叫起来:“这边有蚂蚁!”原来,赵老师放的饼干屑起作用了,虽然没几只蚂蚁,但孩子们的兴致如热浪翻滚。
接着又发现其他两只垃圾筒那里也出现了蚂蚁!孩子们争抢去捉蚂蚁。
虽然到最后5个杯子中一共捉到十几只蚂蚁,但是在捉的过程中我已经感受到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快乐!
周围的世界对孩子来说都是无比的神奇,他们有着及高的探索欲望,这就需要我们给孩子一定的探索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进行快乐有效的学习。
而作为新教师的我,应该时刻带着一颗虚心好问的心,要经常与比我年长的老师交流、询问,减短自己冗长的摸索,从而实现有效的教学!
给孩子留一片想象的天空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给孩子留一片想象的天空”!
“孩子们都是艺术家。
”这是一位美术教育家对儿童画之美发出的由衷感叹!是对无规无距的儿童画的质朴原始之美这一真谛的真实表达。
孩子的想法是最原始的,他们没有太多格式的限制,也没有技法的约束,他们就是画自己所想,画自己所见,对他们而言,画画没有目的,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语言的延伸。
当他们对世界有了认识的那一刻,他们就开始了绘画:一些线条、一些不规则的形状、一些莫名的符号等等。
那是他们自己的语言——一种被称作涂鸦的语言。
对小小孩们的涂鸦,我们往往可以接受和认可,即使他们根本看不懂那些作品,也会认可那时在画画,并欣慰与孩子们那些天真的表达。
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人们的这种认可往往发生改变:人们往往开始用对待成人绘画的眼光去衡量孩子们的“作品”,往往只看画面是不是漂亮,形象是不是准确,而对于画画中表达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往往会忽视。
其实,画画只是一种形式,其目的是训练孩子们去想象、去表现、去获得创作的能力,而非锤炼他们纯熟的绘画技法。
记得有一次发生的事永记我心:“看你画的什么呀,又是你瞎画的吧?你怎么不把老师教的画给妈妈看呢?”(因为她看见旁边的图画画的比较好)上次上课时,鹏鹏小朋友的妈妈到教室里来接她,他兴奋的指着自己的画给妈妈看,妈妈却说:“你画的什么呀?一点儿也不象。
”妈妈板着面孔指责他,我看见鹏鹏本来兴奋的小脸一下子冷了下来,妈妈的话像一盆冷水泼向了她,他噘起了小嘴。
我立刻走过去问清原因。
原来,妈妈看到孩子的画上除了太阳、房子、大树和小草外,还画了许多乱糟糟的图案。
妈妈看了就不高兴地指责了她。
我看看鹏鹏紧张的小脸,我连忙拉着鹏鹏的手说:“鹏鹏还真聪明,刚才画画时告诉我说画了好多奥特曼和怪兽,老师还请鹏鹏把自己画的奥特曼是怎样打败怪兽的讲给其他小朋友听了呢!鹏鹏讲得可好了,是不是?”“对!”鹏鹏得意地说。
接着,我和鹏鹏妈妈谈了一会儿,告诉她按老师的意愿画画固然好,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但若孩子能画出自己的所想所见则更有意义,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得以发挥。
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还要抓住孩子们创造契机,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我国传统教育的主要弊端就在于忽视孩子创造性的培养。
不少教师在教育中重视了孩子依样画葫芦,循规蹈矩,一板一眼地记忆现成的知识而不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去创造,甚至有的教师和家长在孩子尝试创造时,总不停的纠正他们:“噢,这看起来不象汽车,我教你画吧。
”或者是“蝴蝶怎么会说话呀,又在胡思乱想了”等等,这些批评只会带来相反效果,令孩子们觉得他不能把一件事做好,自己想的都是错的,慢慢地便会怀疑自己能力不足,便不愿创造什么了。
这种缺乏自信的感觉,会造成一种错误的观念,以为只有成人具有积极的创造性的自信,而孩子是没有创造精神的,这样,孩子们的创造精神在童年时代便被一些没有鼓励的批评抹杀了。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支持儿童富有个性、创造性的表达。
在评价儿童的艺术表现和作品时,应接纳和肯定儿童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激发和保护儿童的表现欲与自信心,避免对儿童的艺术作品予以否定,限制或干涉。
孩子的画稚拙、纯真而富有情趣,在他们的画里蕴藏着鲜活的艺术生命。
我们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究行为,创造条件让孩子动手动脑,丰富孩子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提供给孩子创造的空间,让他们创造中得到创造的快乐成果。
关于“给孩子留一片想象的天空”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给孩子一次犯错的机会 大四班
女儿一向有丢三落四的毛病。
为此,我伤透了脑筋,不得不随时提醒她。
老公见我整天在她耳朵边叮嘱这叮嘱那,不解地问:“你有必要成天这样喋喋不休么?难道没有你的提醒,她就真的什么事情都干不好?”
我马上给他搬出一大堆例子:“上次学校开运动会,她把一件刚买的小背心给弄丢了;前天美术老师交代他们买一张卡纸,她给忘得一干二净。
我还不止一次告诉她,在奶奶那边吃完饭回家时,记得不要把书、红领巾之类的东西给落下了,结果她不是忘了这,就是忘了那,还不如我自己帮她整理。
”
老公说:“可是你不试着让她犯一次错,她怎么能长记性呢?”我瞪大眼睛:“给机会让她犯错?如果她因此受罚怎么办?”老公说:“受罚也是她自找的啊!罚过一次之后,也许她就记得了。
”想了想,觉得老公说的也颇有道理,便决定实践一次。
这天女儿跟往常一样,做完家庭作业后,就把作业本和教科书扔在了一边,说先出去玩一会儿。
我说:“好啊,这次妈妈可不会再提醒你了,你要记得回来后把书包整理好。
”女儿蛮有信心地点了点头。
玩得一时兴起的女儿,直到上床睡觉时,也没记起整理书包这事。
我有些不忍,就在伸手打算替她代劳时,老公用眼神制止了我。
第二天清早起来时,女儿开始手忙脚乱地往她的书包里塞作业本和课本,然后急冲冲地坐上了我的车。
就在快把她送到学校门口时,她才猛然记起:“妈妈,那本语文书,我好像把它放在电视机旁边了。
今天早上第二节就是语文课呢,语文老师可严厉了。
”
女儿的用意我是再清楚不过了——让我返回去给她拿语文书。
我看看时间,这么往返一次,再赶到单位,我肯定是要迟到的。
想到这,我狠下心对女儿说:“妈妈已经没时间替你回家拿书了,你就凑合着跟同桌共用一本吧。
”女儿马上哇哇大哭起来:“老师不让的,还要用棍子打手的。
”我说:“妈妈上班迟到了,也是要受罚的。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过错付出代价,打就打吧。
”
等女儿放学回家,我问她:“老师打你了吗?”女儿难过地低下头:“没打,但被拉到教室角落里站了一堂课,腿都站酸了。
”我顺势告诉她:“以后,你要自己记得整理自己的书包,妈妈再也不会帮你做这些事了。
因为妈妈也有妈妈的事,不可能经常守在你的身边提醒你。
”
自那以后,女儿就改掉了不记事的毛病,并且比我想像中的还要能干。
有时候,她还会主动要求我帮她把已经做好的事再审查一次,看有没有什么给忘记了,看有没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
这样的要求,一般我是很乐意帮忙的,毕竟女儿还小,在许多事情上都需要做家长的协助和引导。
给孩子一片真实、快乐的成长空间
小威是个很可爱的孩子,虽然平时有点调皮,但他仍旧是个让老师放心的孩子。可是,昨天放学的时候,突然发现他的左脸上青了一大块。本以为他是和同学打架了,才弄成这样的。所以,问他究竟怎么了。可是,让我感到疑惑的却是小威的回答。起先他吞吞吐吐的没有说话。于是我想,还是先和他妈妈说明下情况吧。可是当我一提到他妈妈,小威就急了,他马上说这是不小心撞到了墙壁弄出来的,妈妈已经知道了。我带着疑惑又看了眼伤口。怎么也不像是撞的呀,倒像是被打了。当时想着,既然他说是撞的,那就明天晨会课上利用这个例子好好地教育下班级中的小朋友们,以后走路要专心。
于是,在今天的晨会课上,我提出了这个例子,并且请小威说说当时的情况,这时候,小威显得很着急,都说不出话来了。于是我肯定了这中间一定有一些问题。等晨会课结束,我将他请到了办公室。我明确的告诉他,这个伤口肯定不是撞出来的,欺骗老师是不对的。于是他小声的说,妈妈不让他把事情告诉老师。再三询问才知道,这是他爸爸打的。因为他在做口算题的时候有点粗心,做错了几道题目,爸爸在一气之下动手打了他。
在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我教育他以后千万不可以欺骗老师,当然也不能欺骗其他人。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对于他家长的做事态度,我决定和他们好好沟通。作为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怎么可以教孩子说谎呢?孩子在做题时避免不了会犯错,家长应该有耐心,教育孩子相信家长比我们老师更有体会。不可能一教就会,就说孩子小的时候学说话,也不是家长教了一遍就会说了呀,必须一遍遍强调,才能在孩子的口中渐渐地听到清晰的字眼。
给孩子一个机会
我所在的班级是小班,小班的孩子各项自理能力普遍都很差,尤其是中间插班的孩子,一是不熟悉环境,而且需要自己去熟悉其他的孩子和老师;再有他们很孤立,别的孩子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小伙伴,基本上都是和自己熟悉的孩子在一块玩,即使一些孩子主动去找他们玩,因为刚入园心情不好,他们也会不耐烦的拒绝。还有一部分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吃饭,不耐烦的拒绝老师递来的饭菜。其实说句实在话,这是在让老师很头疼!我们班里就有一个叫萱萱的孩子,是中间插进来的。早晨从来不在幼儿园吃饭,一开始有几次在家里吃了,她妈妈主动告诉老师说:“萱萱在家吃饭了,她要想吃就吃不想吃就算了”。萱萱这孩子很聪明是个明白人,一听妈妈说这话,她就知道老师不会强求她吃饭了。后来,连着几天萱萱进教室后就告诉老师说在家里吃饭了。我们也有点大意了,因为萱萱经常会在家里吃饭,所以我们都相信了。之后我们也觉得不大对,就悄悄地把这件事情反映给了萱萱妈妈,她妈妈说她在家里根本没吃呀。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萱萱为了不在幼儿园吃饭,而对老师说谎了。我们几个老师就想办法先让孩子在这吃饭,说谎的事情以后再处理。后来我们对孩子说:“以后孩子们在家吃饭的话,早晨就让妈妈亲口告诉老师,你自己说的可不算的啊”。这句话对萱萱这种很明白事理的孩子一点就通,第二天,萱萱就主动到桌子旁边等待就餐了。早晨饭萱萱吃得不多也不快,也不和小朋友们比赛,自己慢悠悠的吃。一次偶然的机会,萱萱竟然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这是小朋友们如厕时间,孩子们和往常一样进了卫生间,为了让孩子的速度快一点,而且能喝到足量的水,我就想了个办法。我对孩子们说:“谁要是尿完尿,喝完一大杯水第一名的话,谁就可以当小老师给小朋友们接水,并且管着别的小朋友喝水奥”。正好这个时候是萱萱第一个尿完尿的,我就趁机大声的说:“我看是萱萱第一个尿完尿的,咱看看是不是第一个喝完水的呀”。其他孩子听见后速度也快起来了,萱萱一听完我的话,看到别的孩子也积极起来了,就急急忙忙的接上满满一杯水,还举到我面前让我检查之后,就咕咚咕咚的喝完了并且大声说:“老师我喝完了”。我顺势就说:“好,现在萱萱当小老师给小朋友们接水”。从此,萱萱做什么事情都很积极。而且吃饭我们也采取了同样的办法,吃饭快的孩子可以当小老师为那些吃得慢的孩子。萱萱经常吃得又快又多又干净,积极帮着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我们班里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当小老师,孩子们都很积极。可见我们的一句话就可以让孩子更大胆更自信,那就得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多观察,也许你的一句话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萱萱妈妈见了我们都说:萱萱变化可大了,每天都迫不及待的来上学,而且还把这一套带到家里,还给家里人分配任务呢!我们听了也很高兴。当然萱萱说谎的事情也没有人再提。
教育随笔:给孩子一次骄傲的机会
教育随笔:给孩子一次骄傲的机会
我们班有好几个各方面发育都比较迟缓的孩子,高梓宸是这些孩子中比较特别的一个。我是在一次无意的问话中,发现高梓宸的问题的。课后,我问徐老师:“高梓宸怎么回事?和他说话怎么没反应?他是内向还是怎样?”这才得知,高梓宸的语言方面有些障碍,和同龄孩子相比,他是属于比较特别的。
他经常不说话,上课的时候注意力很难集中,总是要老师多次的提醒。此外,他总是喜欢去“攻击”别人,我总能听到坐在他周围的小朋友说:“老师,高梓宸打我的手”、“老师,高梓宸捏我的脸”、“老师,高梓宸要拉我的头发”……起初,我以为是孩子们间的嬉笑打闹,可是经过好几天的观察,发现他确实有这种坏毛病。我开始尝试用说教、批评、示范等方法,希望可以纠正他这些坏习惯。可是效果都不明显。我在想,就没有什么其他更好的方法吗?我一直都没有想到什么好方法,直到一次手工课后。
那次手工课是要把纸板上的图画都剪下来。我在教了几遍以后让孩子们自己尝试着剪。当时很多小朋友都在说:“老师,我不会,老师,我不会”我边观察边教,不经意看到高梓宸剪的却是最好的。我感到很高兴,我当即表扬了他,并给他贴了小红花。等到第二天来,我看见他把小花贴到红花角里自己的照片边上,原来他这么在意老师的表扬。我明白了那种肯定给了他自信。在以后的的手工课上,他不仅会自己做,还对需要他帮助的小朋友施以援手。现在的他,还在努力不断完善自己。我相信他可以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而作为老师的我们所要做的不是一味的批评他们,更应该善于去发现他们的特别之处,给予帮助鼓励和赞扬,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如果你家的孩子正在小学初中或者高中,也面临着不爱学习、偏科、上课听不懂、问题越来越多,学习没办法,学的苦、学的累,成绩还提不高的苦恼……孩子四轮学习法,每天花5毛钱,就能够让孩子学习取得进步,改变孩子的一生,这是一笔终生的投资,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