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中班教育故事:交换玩具

发布时间:2021-02-12 中班幼儿故事 幼儿中班故事 幼儿园玩具游戏 午餐以后,孩子们拿着自己的玩具,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快乐又安静地游戏着,有的在说话,有的在相互交换着玩具玩。迪迪手里拿着一个拼装的鲨鱼玩具坐在一群小女孩的边上。他一会儿摆弄两下自己的玩具,一会儿又看看含含手里的玩具。含含手中是一只玩具相机。过了一会儿,迪迪伸手去拿含含的相机,含含把玩具拿在手里,说:“我不和你换。”迪迪无奈只好把手所回来,有些求援似的看着我。我说:“迪迪,女孩子不喜欢你的玩具,到男孩那里试试。”迪迪搬起椅子,坐到男孩边上。小宇、乐乐、林晨在玩奥特曼玩具。乐乐拿着奥特曼,边比划,边嘴里发出“迪加!加油!”的声音,其他两个孩子边呼应边做着奥特曼的动作,好象他们正在和外形人作战,捍卫地球。迪迪看了一会儿,忍不住也将玩具比划起来,可是,刚动了两下,机器鲨鱼的翅膀掉了,迪迪满地找翅膀,好不容易找到翅膀,孩子们的游戏散了。迪迪只好一个人,拿着玩具摆弄,情绪不太高。整个游戏过程,迪迪没有发出过声音。

迪迪是个交往能力较弱的孩子。从行为中可以看出,他有与人交往的欲望,开始时,他是想和女孩交换玩具,但是遇到了挫折。当他为难的时候,老师及时予以帮助,给孩子继续努力的方向。当迪迪与男孩一起玩时,由于太顾自己的玩具而失去了和同伴交流的机会。面对这样的孩子,我想,我该做的是,在以后的时间里,应给他更多的交往机会,有时可以以孩子的玩伴形式出现,用语言、声音,调动孩子的情绪,使他能更投入加入到交往游戏中,帮助迪迪掌握一些与同伴交往的方法,逐步培养他交往的兴趣,更多的是要让他体验的到交往的快乐,这样,迪迪的交往能力一定会提高。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2020教育随笔:换鞋的故事


践行《指南》的教育教学实践

换鞋的故事

一天早上接园的时候,杨杨奶奶和我说,现在天气热了,想让杨杨换一双薄一点的鞋,可是不管妈妈和奶奶怎么说,杨杨也不肯把脚上的这双冬天的鞋换掉,所以杨杨奶奶找我帮忙,想让我劝一劝他。

杨杨小朋友平时在班里是一个有点内向的孩子,话不多,很温柔的小男生,在家里会有点小脾气,让家人有点没办法。我想如果我直接找到杨杨谈话,以老师的威严说一些话让杨杨换鞋,肯定不是一个好的办法。我应该引导杨杨自己改变想法,自愿去换鞋才是最好的。于是我想通过集体的力量去帮助他。

教学活动时间到了,我组织全班小朋友安静下来,准备和小朋友们聊聊天。

“小朋友们,我问大家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大家一定都知道。”

“什么问题?”小朋友们充满了好奇。

“一年有几个季节呀?”

“四个季节。”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哪四个季节呢?”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不同的季节我们穿的衣服一样吗?”

“不一样。”

冬天我们穿羽绒服。夏天我们穿背心和短裤。夏天我们穿裙子……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小朋友们说的对,不同的季节我们穿的衣服是不一样的。现在是春天,我们穿一件秋衣,一件外套或者是一件衬衫就行了,到了冬天,温度很低,我们就要换上羽绒服了。夏天到了,天气好热呀,我们又换上了短袖、短裤,小女生也穿上了漂亮的裙子。”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我们穿的鞋子一样吗?”

“不一样。”

孩子们又积极地回答起来。凉鞋、皮鞋、靴子、运动鞋、毛毛虫鞋……

“如果你有一双冬天的靴子特别漂亮,你也特别喜欢,到了夏天你还能一直穿这双靴子吗?”

“不能,那么热,脚不就捂坏了嘛!”一个小朋友回答说。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说起来。

“那如果你有一双夏天的凉鞋也很漂亮,到了冬天还能穿这双凉鞋吗?”

“不能。”

“是的,不能。冬天如果穿凉鞋脚肯定会冻坏的。”

“小朋友们,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温度不同,穿的衣服、鞋子也是不同的。小朋友们要知道按天气变化来选择自己的装扮。而不是喜欢哪件衣服哪双鞋子就要一直穿着。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这次集体谈话就在说说笑笑中愉快的结束了。

活动结束后,我来到杨杨小朋友的身边,蹲下来轻轻的和他说,现在天气热了,我们应该穿薄一点的鞋子了,可以吗?杨杨点点头,接着轻轻靠在了我的肩膀上,我也轻轻地吻了他的脸颊。

第二天,杨杨来幼儿园的时候换上了一双薄一点的鞋,我感觉到了莫大的安慰和自豪,还有强烈的成就感。

这就是我的工作,我的生活,解决孩子们大大小小的问题。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喜欢和孩子们做朋友,我喜欢和孩子们一起聊天,我喜欢和孩子们无话不说,我喜欢帮助孩子们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我喜欢孩子们围着我吵吵闹闹,我喜欢孩子们安静的听我讲故事。作一位快乐的幼师,我无比骄傲!

小班玩具区教育随笔


孩子们这学期区域活动中,最喜欢的莫过于玩具区了。玩具区中的玩具都是孩子们从自己家中带来的最喜欢的玩具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从这点来说孩子们还是很不错,都能够有分享的意识。开开心心的把他们心爱的玩具带来幼儿园。

每当开始自主区域的时候,孩子们都抢着要去玩具区玩,孩子们有一点还是挺好的,在玩具区,孩子们都不会应该抢玩具而打架,都能够互相谦让的一起玩。并且,在玩完玩具的同时能够快速的将玩具整理好。不过,在保护玩具这方面孩子们也有所欠缺。学期结束了,有些玩具还是破损的严重了些。毕竟玩具是全班小朋友一起玩,又是孩子,难免会。不过还是以后还是希望孩子们在玩玩具的同时能够好好的保护它们。

这次我重点观察的是玩具区,通过我们幼儿园已经开展的区域活动来看,在玩具区的变化还是很明显的,起初,孩子们虽然能积极的参与到区域活动中来,可在玩具区孩子们很少愿意把自己心爱的玩具跟其它小朋友分享,可随着活动的开展和我跟幼儿们的沟通交流,他们慢慢的开始愿意把自己的玩具给其它小朋友玩,到后面大多数小朋友都愿意和好朋友们一起分享他们自己觉得好玩的玩具。从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一开始,幼儿们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也延续了上学期我教给他们的很多好的习惯,还是挺不错,也挺值得我开心的,孩子们也随着长了一岁各方面的能力也随之增强了不少。希望在下面的区域活动的开展中,孩子们会越来越好,也能玩得开心。

教育随笔:玩具怎么玩


区角活动时,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去建构区和益智区玩玩具,刚开始时孩子们是很安静的,可是一会之后就会由静到动,从不说话到大声地争论,在每次玩玩具,孩子们都会把玩具撒落一地,把这个玩具扔到别的玩具盒子里,有的小朋友不想玩自己的玩具,就会把玩具扔在地上等等,弄得乱七八糟的。

一天,班里一个男孩子把玩具扔到地上,我就拿了一盒玩具坐在凳子上,对小朋友说“XXX,你们喜欢玩玩具吗?”“喜欢”“老师呢,也喜欢玩玩具,但是我发现,我们班呢有好多玩具,但是有的小朋友好像不喜欢呢,我不喜欢玩这个玩具。”我扔了一个玩具在地上,我用眼睛看了看小朋友,“不知道玩具疼不疼,怕不怕脏。我想玩这盒玩具也想玩另一盒玩具,那我就把它两盒混在一起,就可以同时玩了。”我们班有小朋友说“老师,你这样是不对的,不能把玩具扔在地上,玩具会疼的,玩具也怕脏的。而且不能把玩具混在一起,那样不好分开。”“对,不能那样做,那样是不对的”小朋友们异口同声。我说“那老师做的不对,我向小朋友保证,不会再这样做了,那小朋友呢”“小朋友也不能这样做。”扔玩具的,混在一起的小朋友偷偷看了我一眼,把玩具捡了起来。

从那之后,班里扔玩具的现象少多了,小朋友们之间还出现了相互提醒的行为,我想孩子们在家庭教育中,他们的父母是不是也会用同样教育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

教育故事分享:玩纸牌


最近,我们在益智区里投放了一些纸牌,游戏玩法是任意取两张纸牌,然后根据上面的数字进行加减运算,以提高孩子们的运算能力。那天,浩浩走进益智区,不料玩了四五分钟之后,他的兴趣就转移了,开始对新材料纸牌产生了兴趣。他尝试着把两张纸牌斜着相互支撑,搭成一个“人”字形,但纸牌还是很容易滑倒,于是,他再搭可又滑倒了。在他试了几次后,他若有所思地折起纸牌来,看到新提供的纸牌材料被他转变了游戏玩法,我很想上前去制止,但直觉告诉我他绝对是有自己想法的,所以我就站在一边静静地观望。果然,他在接连“破坏”了好几张纸牌后终于搭建成功了,他高兴地让我去欣赏他的智慧成果。“太棒了,你是个伟大的建筑师!不过,老师有个问题,你把崭新的纸牌折起来搞坏掉是不是有点可惜呢?”浩浩马上说:“老师,我们可以用废旧的硬纸片代替这些新纸牌吗?”我点点头向他竖起了大拇指。接着,浩浩就在建构区里找来了一些废旧纸片继续玩起他的新游戏。

接下来的几天里,浩浩都热衷于做他的建筑师,后来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孩子也加入进来,有的把纸片竖着对折,有的把纸片横着对折,有的把纸片折成几等分……有的搭楼房,有的搭机器人,有的搭动物园……有的一个人在搭,有的两个人一起商量搭,有的几个人合作搭……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还在讨论怎样搭纸片更有趣。

一个意外的活动,让纸片建构游戏产生既发挥了孩子的创造力,又培养了他们做事细心的品质,而这个游戏也正是由我支持浩浩的“不务正业”演变出来的。如果在浩浩产生游戏倦怠的第一时间里,我便介入其中,引导他继续运算,也许纸片建构游戏就不可能产生,也打击了孩子的探索积极性。所以,孩子作为游戏的主人,我们教师要给孩子提供机会、给孩子创造条件,支持他们发明游戏、创造游戏的动机,因为,孩子自己创造的游戏才是他们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也才能让他们玩得更深入、更持久。

教育随笔:收拾玩具的那些事儿


我们班的孩子非常热衷于建构区的材料,每每区域活动时间那里总是客流不断,平日里短短的过渡时间,孩子们也总要去摆弄、欣赏一番。男孩子喜欢搭建不同款型的军事武器、建构各种堪比著名建筑的建筑物,女孩子则偏爱搭建无所不能的魔法棒以及能够捕捉美丽瞬间的照相机。

在开始玩之前,他们会为自己的创作“储备”足够多的材料;在玩的过程中,专注于两手之间的作品,完全不在意自己是蹲着还是席地而坐。我常常会被孩子强大的兴趣和专注度所折服,但是问题也由此产生:孩子们过于的专注常常忽略自己在搭建时碰掉的玩具、急于把作品移至展示台却忽略脚下被踢开的积木。在结束活动的时间,孩子们为了保护自己的作品都不舍得离开展示台附近,根本就忘记了还有积木被遗留在建构基地上。“不是我玩的”积木便由此产生。

当面对如野花般零星在地的积木,我们很难再辨识出这是谁拿到这里来的,如果问“是谁玩的”,得到的答案无疑是“不是我玩的”,所以这样的查案似的问题基本是过场话!前期,我们的策略是要求“但凡进入建构区游戏的幼儿都要一起收拾”,但时间长了,便发现每次在那里收拾的总是几张同样的脸孔,有时甚至他们没有去玩过,也会因着“喜欢收拾”而积极的加入其中,而一些真的玩了却不想收拾的孩子便理所当然的不收拾了。对于此可以看出随着孩子的成长,收拾问题是有着不同原因的。那些“喜欢收拾”的孩子多半是基于小班时良好整理习惯的养成以及满足当下被老师认可而获得成长满足感的心理需求,而那些不收拾并推脱说“不是我玩的”孩子,一是因为他们收拾物品的习惯没有养成,

二是因为他们在对物品的归属意识上很明确,如“这不是我带来的玩具!”,

三则有可能是他们责任感的萌芽相对晚些。由此,我所想到并实施的策略基于“行为后果法”产生的——把没有被收拾的玩具送走!目的是让幼儿感受不收拾玩具,玩具会越来越少,以至于不能玩充分玩的后果。一些敏感的孩子很快就了解了教师行为的目的,表现出不舍之情,但一些男孩子更关注教室里还有几箱玩具,这一点也体现出了幼儿思维方式的差异。所以,我意识到这一行动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来进行!接下来,我期待着孩子们良好行为的出现,能够有多一点对集体物品的责任感!

故事中的教育


大大的脑袋,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说起话来有点吞吞吐吐的,这就是我们班的小朱——朱祥梁。今天早上是他姥姥送他来上学的,可是,我在对他进行晨检的时候,他故意往外擤鼻子,我以为是他感冒了,便劝其回家了。第二天,他又是这样,可是他姥姥说在家里很好,一点都没事,给他量了体温后,一切都很正常呀!我就把他留下了,可是,小朱见我收下了他,一下就哭了起来,可能是我的决定出乎他的意料吧!不管怎样,总是不上学也不是办法,尽管看他哭得很伤心,我还是硬把他留了下了。

回到教室以后,他就一切正常了,我知道这是他不愿上学,自己找理由呢!在幼儿园里终究不比在家好,在家可以自由自在的,想做什么做什么,在幼儿园就不行了,有纪律约束着,所以,他在家中没有玩够。今天虽然来了,明天肯定还会哭,总是这样也不是个办法,我便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像小朱一样不愿上幼儿园的孩子,我把故事的结尾讲的很惨,还故意看了小朱一眼,他正聚精会神的听着呢!我又提出了问题让小朱来回答,他竟然说这样做不对,不应该向主人公学习。然后我又问他,上学的时候应该怎样?是不是要高高兴兴的?他使劲的点了点头,也许他明白了,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他自己。

通过从小朱身上发生的这件事,我认为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最适合你的就是最有效的。有的时候编一个故事来教育孩子,也许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我想:教育孩子就是选择教育方法。

教育随笔:“我的”玩具


事件实录:在午餐后的自由活动时间,先吃完饭的小朋友们可以先搬小椅子到黄线上,然后玩自己从家中带来的小玩具。A最喜欢玩玩具了,任何空隙的时间,他都会围在玩具筐周围,尝试着伸进箱子摆弄一会玩具。今天我在给小朋友们盛汤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哭声,我一看,只见A的两只手把汽车紧紧地攥着,正张开嘴巴准备用咬来反抗,而一边的B则心急的大叫:“给我,你给我!”我连忙跑过去把他们拉开,但是他们还是在争抢玩具。我连忙把玩具从A手中拿走,问:“要是抢玩具,玩具宝宝就归我了哦。”我先安抚在哭的B,再询问他们事情的经过。A:“是我先拿到的玩具,他要来抢。”我问B:“那你记得陈老师说过,能不能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B说:“不可以。”“那你想玩其他小朋友手里的玩具应该怎么办?”A说:“要问他能不能借我玩。”我说:“你很棒的,知道要用嘴巴问,那嘴巴可以用来咬人吗?那你也可以用小嘴巴告诉他不要来抢玩具。”“B,那你再用小嘴巴问一下王熠名能不能把玩具借你玩?”A马上同意说:“可以。”

分析、思考:

虽然上幼儿园已经快一个月了,但是A他在常规这方面的意识还是很薄弱,如有时间就去玩区域里的玩具、集体在活动中随意走动等自由散漫的行为。再加上小班孩子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常常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成是自己的。因此,在分散玩时看到自己想玩的玩具就会去别人手里抢。

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让A带一个他喜欢的玩具到幼儿园,满足他想玩玩具的愿望。和他说道理的时候他都懂的,但是性子急,有的时候会动手、咬人。因此要告诉他正确的解决争抢玩具的方法,让他慢慢地学会用语言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动手。还有,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想办法让A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如表扬、冷处理等,帮助他慢慢地学会与同伴交往的技能。

教育叙事:谈中班幼儿的交往


教育叙事:谈中班幼儿的交往

早晨,妍妍的奶奶带着孩子一起来到教室,一见我就笑着对孩子说:“叫老师啊。”“孙老师早!”“早上好!”我微笑着与她打招呼。她奶奶随即向我询问:“老师,昨天回家孩子说硕硕打她了”我俯下身子轻轻摸摸孩子的头,问孩子:“这是怎么回事啊?”她没有言语,只是用很锐利的眼神盯着那个孩子。家长也期待着我给她一个交代,我只能请硕硕来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硕硕也闷不作声,我也不想勉强孩子,因为毕竟我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也没有亲眼看到事情发生的过程,只好冲着孩子的奶奶笑笑,对她说:“孩子嘛,打打闹闹很正常的,平时我看见她们两个可要好了呢!”。奶奶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

与人交往,这是人生来就具备的一种本能,也是人生存的需要。从孩子来看,孩子有交往的需要。从出生开始,孩子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就有了与他人交往的需要。最初的是与父母或主要抚养者的交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发育的不断完善,孩子渴望更广阔的天空,他开始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出现小冲突,我认为是正常的,也是可喜的。冲突只有在交往中才会发生。但孩子的交往经验远远不够,虽然小女孩喜欢跟人交往了,有交往的兴趣,但是她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和经验,毕竟孩子年龄小。在与人交往时,她无法正确地体验自己的真实情感,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能正确地观察与了解自己,更无法准确地把握别人的心情和意图。于是才出现了当其他小朋友与她发生冲突时,就向一贯能依赖、保护自己的奶奶告状。从家长来看,这位家长已经有了初步的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意识。每次来园时,她带着孩子来都要求孩子主动与老师打招呼问好,从教师来看,孩子间发生矛盾,而教师不了解情况,因而没有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妄下论断斥责孩子,这是尊重孩子的体现。我们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帮助孩子获得交往的技巧。这个“引导”可以是成人在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进行,如坚持正面教育。也可以是在某个具体的事例后,给孩子一定的方法。更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用合适的方式与孩子一同商量怎么解决同伴间的矛盾,可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使每一次交往都成为孩子成长的经验。

相关推荐

  • 交换光明故事 1、交换光明的故事 一个盲人因看不到世界的美丽而苦恼,失去了光明,他看不见色彩,看不见形状,看不见这个世界的一切,盲人多希望能拥有光明,哪怕是一天。 拥有双眼的正常人,却希望自己失去光明,他的父母离开...
    2021-02-24 阅读全文
  • 交换食物的故事 1、交换食物的故事 今天,老山羊伯伯过生日,分别邀请了小鸭、小象、小兔、小猫,小猴子来家里做客。它们都很开心,心想:今天终于可以大餐一顿了。 它们到了老山羊伯伯的家门口,一进家门就说:“祝您生日快乐,...
    2020-09-19 阅读全文
  • 玩具箱笑了故事 1、玩具箱笑了的故事 丁丁总爱随手乱扔垃圾,玩过的玩具也不及时整理,每次爸爸苦口婆心地说:“丁丁,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丁丁,把玩具放回玩具箱!”可是他似乎是习惯动作,总也记不住,弄得我总像他的随从...
    2021-03-22 阅读全文
  • 玩具精灵的故事 1、玩具精灵的故事 大家知道玩具精灵吗?想知道玩具精灵是怎样的吗?赶紧来看看吧! 早上起床后,滔滔象以前一样,一边揉着眼睛,一边到玩具屋去拿玩具。 “啊?我的玩具呢?玩具哪里去了?” 滔滔惊慌失措地跑...
    2020-08-05 阅读全文
  • 教育叙事:玩具“争夺战” 观察对象:沈**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搭建区 注意:今天你在搭建区和小朋友合作搭了“高架桥”,旁边还有一条大“马路”。还别说真有点像模像样的!薛**说:“路上还没有汽车呢。”你立即附合着:“对呀...
    2021-06-22 阅读全文

1、交换光明的故事 一个盲人因看不到世界的美丽而苦恼,失去了光明,他看不见色彩,看不见形状,看不见这个世界的一切,盲人多希望能拥有光明,哪怕是一天。 拥有双眼的正常人,却希望自己失去光明,他的父母离开...

2021-02-24 阅读全文

1、交换食物的故事 今天,老山羊伯伯过生日,分别邀请了小鸭、小象、小兔、小猫,小猴子来家里做客。它们都很开心,心想:今天终于可以大餐一顿了。 它们到了老山羊伯伯的家门口,一进家门就说:“祝您生日快乐,...

2020-09-19 阅读全文

1、玩具箱笑了的故事 丁丁总爱随手乱扔垃圾,玩过的玩具也不及时整理,每次爸爸苦口婆心地说:“丁丁,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丁丁,把玩具放回玩具箱!”可是他似乎是习惯动作,总也记不住,弄得我总像他的随从...

2021-03-22 阅读全文

1、玩具精灵的故事 大家知道玩具精灵吗?想知道玩具精灵是怎样的吗?赶紧来看看吧! 早上起床后,滔滔象以前一样,一边揉着眼睛,一边到玩具屋去拿玩具。 “啊?我的玩具呢?玩具哪里去了?” 滔滔惊慌失措地跑...

2020-08-05 阅读全文

观察对象:沈**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搭建区 注意:今天你在搭建区和小朋友合作搭了“高架桥”,旁边还有一条大“马路”。还别说真有点像模像样的!薛**说:“路上还没有汽车呢。”你立即附合着:“对呀...

2021-06-2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