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让孩子聪明的大脑思维游戏

发布时间:2021-02-12 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幼儿园思维的活动方案

"聪明"可综合体现于这六大智力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表达力-思维力。聪明的孩子都是玩出来的,而思维游戏即是让孩子聪明的游戏法宝。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会陪孩子玩是我们每一位父母必修的课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亲子游戏力"。

思维游戏=动手+动脑,并且让孩子有目的的在游戏中完成某项任务。这个"目的"即需要父母在游戏中的引导与启发,也就是父母的"游戏力"。

那什么样的游戏可以让孩子越玩越聪明?

游戏1:手指操--手指小兵(WWw.ZuoweN101.CoM 高分作文网)

能力培养:注意力、动手能力、数学思维能力

简单的手指小兵"起立、蹲下、集合、跑步"的动作会让大朋友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最重要的是用儿童化、趣味性、有韵律的语言引导吸引孩子跟着我们一起玩。除了手眼协调、注意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起立""蹲下"的动作中还藏着数学思维:"五个小兄弟呀他们站一起,一个蹲下去呀几个站一起?"回家不妨带孩子试一试。手指可是孩子学习计数最好的工具呢!

游戏2:撕纸拼图

能力培养:观察力、注意力、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

孩子可多玩拼图类游戏。其实拼图根本不必要咱们买昂贵的拼图玩具,随手的一张废旧图画纸即可"先撕后拼",让孩子玩转拼图。"撕纸"的动作中也有手眼协调和注意力的培养哦!

游戏3:舒尔特方格

能力培养:观察力、注意力

玩法一:说几找几;玩法二:计数-找的数比说的多1;玩法三:顺序找数-正数倒数。

"舒尔特方格"是培养注意力最经典的游戏之一,而它仅需一张纸即可让孩子动手自制哦!第一步:对折,分成若干格(3岁多宝宝九宫格即可),5岁左右我们可尝试16格或25格。注意每一次对折多问孩子一个问题"猜猜打开分成几份?有几个长方形?"这里还有折纸中的数学思维。第二步:混乱写上数字。第三步:尽情享受找数字的游戏吧!

游戏4:小玩具捉迷藏

能力培养: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

玩法一:混乱的小玩具放在一堆,你能快速找到糖果在哪吗?

玩法二:宝贝闭上眼睛,妈妈藏起来若干小玩具,你还能找到谁不见了吗?

7年学前教育专业锻造,属科班出身,教育课程设计师,4-6岁数学思维教师,好未来教学课件大赛第一名。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聪明的孩子大脑成熟晚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聪明孩子的大脑要比普通孩子成熟晚。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学院的科学家对307位年龄在5岁~19岁之间的健康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了跟踪研究,按智商将其分成3组,智商在121~145之间的为超级智商,09~120的为高智商,83~108之间的为普通智商。研究人员每两年对他们的大脑进行一次核磁共振成像扫描。

研究发现,超级智商儿童的大脑皮层在6岁时没有普通智商的儿童厚,甚至比后者还要薄。但此后会迅速增厚,在十二三岁时达到顶峰。普通智商的儿童在8岁左右,大脑皮层发育到顶点,此后就开始“走下坡路”。

大脑皮层是覆盖在大脑表层的褶皱灰质外层,在复杂思维中发挥重要作用。皮层越厚,复杂思维能力越好。

这是迄今为止关于大脑的物理特征与智商之间联系的最权威研究。研究领导者菲利普·肖认为,大脑皮层增厚时间越长,高级认知功能就有越充分的时间来发育。

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家帕辛汉姆则认为,天才儿童大脑皮层迅速增厚,可能与环境变化有关。丰富的社交和语言环境,都会让大脑皮层发育加快。

聪明的孩子大脑发育更慢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聪明孩子的大脑要比普通孩子成熟晚。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学院的科学家对307位年龄在5岁~19岁之间的健康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了跟踪研究,按智商将其分成3组,智商在121~145之间的为超级智商,109~120的为高智商,83~108之间的为普通智商。研究人员每两年对他们的大脑进行一次核磁共振成像扫描。

研究发现,超级智商儿童的大脑皮层在6岁时没有普通智商的儿童厚,甚至比后者还要薄。但此后会迅速增厚,在十二三岁时达到顶峰。普通智商的儿童在8岁左右,大脑皮层发育到顶点,此后就开始“走下坡路”。

大脑皮层是覆盖在大脑表层的褶皱灰质外层,在复杂思维中发挥重要作用。皮层越厚,复杂思维能力越好。

这是迄今为止关于大脑的物理特征与智商之间联系的最权威研究。研究领导者菲利普·肖认为,大脑皮层增厚时间越长,高级认知功能就有越充分的时间来发育。

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家帕辛汉姆则认为,天才儿童大脑皮层迅速增厚,可能与环境变化有关。丰富的社交和语言环境,都会让大脑皮层发育加快。

婴儿期的孩子大脑最聪明


刚出生的婴儿,其大脑具有惊人的吸收能力。以“儿童之家”而闻名于世的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女士,把它称之为“胎生的吸收精神”。越是接近零岁,这种吸收能力就越强。在零岁到两岁之间的孩子的脑子,是任何成人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不论难易,他们能够对给予的教育性刺激理解、接受,并且所记忆的图象之清晰高于高清晰度的计算机。而且,这一时期输入的信息将原原本本的进入到深层意识——潜在意识中。

婴儿学习说话,靠的不仅是单纯的记忆,更多得益于这种“吸收精神”。

每个宝宝都是如此,可以说,婴儿个个是天才。

然而,如果父母对这种情况一无所知,忽略了婴儿期的大脑开始,让孩子安静的渡过婴儿期,将失去很多机会。因为研究表明,在出生直至一岁,是神经细胞突触产生和消失的关键时期,人将失去一半的神经元和神经细胞。

“幸存”的神经元和突触决定了大脑的功能,因此,婴儿的经历和体验,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比如说,婴儿出生1-2天就有“认母”意识,6个月时就受到周围语言的影响。因此,父母、照料者以及经常与孩子相处的其他人员与孩子的成长密切相关。

因此,要尽早的同婴儿接触交流。并且给孩子创造一个丰富多采的环境。如接触大自然,聆听好的音乐等等。千万不要让宝宝寂寞的渡过婴儿期。

婴儿期孩子的大脑最聪明


以“儿童之家”而闻名于世的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女士,把它称之为“胎生的吸收精神”。越是接近零岁,这种吸收能力就越强。在零岁到两岁之间的孩子的脑子,是任何成人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不论难易,他们能够对给予的教育性刺激理解、接受,并且所记忆的图象之清晰高于高清晰度的计算机。而且,这一时期输入的信息将原原本本的进入到深层意识——潜在意识中。

婴儿学习说话,靠的不仅是单纯的记忆,更多得益于这种“吸收精神”。

每个宝宝都是如此,可以说,婴儿个个是天才。

然而,如果父母对这种情况一无所知,忽略了婴儿期的大脑开始,让孩子安静的渡过婴儿期,将失去很多机会。因为研究表明,在出生直至一岁,是神经细胞突触产生和消失的关键时期,人将失去一半的神经元和神经细胞。

“幸存”的神经元和突触决定了大脑的功能,因此,婴儿的经历和体验,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比如说,婴儿出生1-2天就有“认母”意识,6个月时就受到周围语言的影响。因此,父母、照料者以及经常与孩子相处的其他人员与孩子的成长密切相关。

因此,要尽早的同婴儿接触交流。并且给孩子创造一个丰富多采的环境。如接触大自然,聆听好的音乐等等。千万不要让宝宝寂寞的渡过婴儿期。

延伸阅读:抓住宝宝大脑发育敏感期

0~3岁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婴儿大脑发育未成熟,可塑性较大。这时健全、良好、丰富的环境刺激可以充分激活神经细胞,促进大脑结构和整个功能的发育,建立高度复杂、功能强大的网络。此期,宝宝的脑重量和头围都快速发展。大脑重量可从出生时的370g,增至1岁时的900g。头围可从出生时的34公分增至1岁时的46公分。

大脑发育所需营养素包括:

A。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

B。脂肪: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DHA、脑黄金。

C。碳水化合物:葡萄糖。

D。铁:贫血时脑细胞数会减少20~30%,智力减低10~15%。宝宝就会出现吸收利用障碍,夜惊睡眠不安、生长激素分泌减少等症状。

E。锌:参与70余种酶的活动,会影响食欲。

F。维生素:维生素A~E、维生素K、叶酸等。

G。其他矿物质微量元素。

0~1岁是宝宝脑飞速发育的时刻,年龄越小智力提升机会就越大。如果适时开发,合理训练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粗细动作训练

粗动作:

抬头、抬胸、两手取物、坐、站立。

抬肩、抬臂、双手握物、手指取物。

先会抓物后放下,先向前、再向后。

精细动作:

3~4个月时,宝宝见东西手足乱动,但抓握能力不强。可以玩发出声音的音乐玩具、色彩鲜艳的悬挂玩具、球类玩具等。

5月见到东西一把抓,可给予柔软、便于抓握的绒毛类玩具。

7~8月时,训练宝宝把玩具放进盒子、从盒子里把玩具拿出来,拇指、食指取物,用手戳洞等。

手、眼、口初步协调。

游戏数学,让孩子的思维“做体操”!


学龄前的孩子学数学是在“玩”的过程中“发明”和“发现”数学的!

逻辑数学智能是孩子早期潜能开发中的八大多元智能之一。从孩子出生开始,您就可以对孩子进行这一方面的培养了。

说法:数学给孩子插上智慧的翅膀

红色翅膀——语言能力

孩子在玩数学的过程中,必须用语言将他的发现、认识、了解、疑问与想法表达出来。如,孩子在描述动作时,必须用到快、慢、轻、重等词语;在描述人体外形时会用到胖、瘦、高、矮等词语;而在描述时间时则会用到白天、黑夜、今天、昨天等概念。因此,在玩数学的过程中,孩子将会沿着语言发展的规律,边玩边说,在理解数概念的同时,语言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促进。

绿色翅膀——感知觉

数与形是数学中两个最基本的对象,孩子学数学离不开形。但因为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孩子往往要借助实物的形来理解抽象的数概念,而对形的观察又扩大了孩子的空间知觉。同时,孩子在玩数学的过程中,必须观察、分析对象,研究、了解对象,感知、认识对象,为最终学习数概念、发展思维能力奠定基础。因此,孩子在建构数概念的同时也促进了他的感知觉的综合发展。

蓝色翅膀——思维能力

孩子在玩数学的过程中,将通过他的主动活动和头脑运算来掌握数知识,这将会促使孩子的思维朝顺向、逆向、横向、纵向等不同维度发展,从而让他能从不同方面对事物进行分析、判断,最终找出多种解决的方法。所以孩子在掌握数概念的同时,他的思维力也必将得到飞速的发展。

做法:数学是可以“玩”出来的

作为父母,您一定希望孩子能拥有一个数学头脑。那么,在孩子进入小学之前,就请把数学的概念融入到孩子每天的生活体验之中去,用游戏和玩耍的方式,帮助孩子培养起对数字的信心吧!相信这将是事半功倍的一件乐事呢!

Point1:0~3岁的孩子——感觉数学

0~3岁的孩子学习数学的能力是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发展起来的——

▲6~12个月的小宝宝已经能够凭着感知觉对事物进行最基本的分类;但更高级的、对现实世界中有关家具、动物、食物的分类则发生在12个月左右。

▲14个月大的宝宝已开始能够把物体的大小变化同它的重量变化联系起来,并能够根据物体的形状大小来推断它的重量。

▲18~24个月的大宝宝已经能够通过心理思考而不是仅仅依据事物的表面现象来解决问题了。

▲2~3岁的孩子就已经非常能干了,他们能通过模仿将物品按不同的颜色、大小分开,并能够区分水果的大小、形状等。

Point2:3~4岁的孩子——动作感知数学

3~4岁的孩子属于对数量的动作感知阶段——

▲这时的孩子对大小、多少有笼统的感知,也就是说他只能分辨出少量物体之间的明显差异。

▲能够说10以下的数,能数5个以下的实物。

▲能够一边数数一边用手指物体,但数完了以后,孩子却很难说出他刚才所数物体的总数。

▲孩子基本不会加减运算,但却能解答一些与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应用题。

▲能够辨别上下,开始学习辨别前后,但他所理解的空间方位的区域只局限于他能够直接感知的范围内。

▲这一阶段的孩子对于轻重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玩法:

NO.1蚂蚁搬豆

游戏意义:帮助3~4岁的孩子认识前后方位,发展孩子的数数能力及空间逻辑思维能力。

游戏准备:泡沫拼板若干、豆子或积木若干。

游戏玩法:

您可以利用家中铺设的地砖、户外场地上铺设的格子或将孩子玩耍的泡沫拼板拼在一起,然后选择几个格子,在上面放一些豆子(也可以用各类积木替代)。孩子扮演小蚂蚁站在空格子上面,由您指挥“小蚂蚁”前进。比如,您喊:“向前一步!”格子中的孩子就要向前走一步;您喊:“向左一步!”格子中的孩子就要向左一步。依次类推,直至“小蚂蚁”最终“吃到食物”为止。

NO.2串木珠

游戏意义:在串木珠的过程中锻炼孩子小手的力量,发展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及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

游戏准备:颜色不同、大小不同的木珠若干;线若干根。

游戏玩法:

A、您可以先拿三颗木珠,给孩子看了以后藏起来,然后请孩子也拿出相同数目、相同形状、相同颜色的木珠(木珠数量可以根据孩子实际水平自定)。

B、您再拿几颗木珠,用线串起来,让孩子看了几秒钟后藏起来。接着让孩子也和您串一样的木珠。(难度可逐步加深,也可以把排序、大小等知识渗透到游戏中,如让孩子把木珠从小到大串起来等。)

Point3:4~5岁的孩子——把数词和数量联系起来

4~5岁的孩子正处于在数词和物体数量之间建立联系的阶段——

▲这时,孩子能在数完物体后说出它们的总数,即有了最初的数群(集)概念。5岁左右的孩子还能进行少量物体的实物加减运算。

▲开始理解数量的“守恒”,即能够理解“3”与“3个小白兔”的数量是一样的。

▲能够按数字取物体约5~15个。

▲能够认识“第几”和前后顺序。

▲可以借助实物进行1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

▲能够开始做简单的实物加减运算。

▲能够辨别前后,并开始学习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玩法:

NO.1我是小菜农

游戏目的:让孩子正确感知数量间的规律性变化,发展孩子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和逻辑性。

游戏准备:正方形泡沫拼板拼成3╳3大小;各种塑料蔬菜(也可以在纸上画了蔬菜以后剪下来代替)。

游戏玩法:

您可以先和孩子讨论准备在“菜地”上种些什么菜。如果您种一棵青菜、一个萝卜,那么孩子就要种两棵青菜、两个萝卜。如果您种两棵青菜、两个萝卜,那么孩子就要种四棵青菜、四个萝卜。依次类推,看谁种得又快又好。

NO.2跳舞毯

游戏目的:帮助孩子巩固对于图形及数字的认识,发展孩子思维的敏捷性及快速判断能力。

游戏准备:用泡沫拼板自制成“跳舞毯”,并在垫板上贴上○、△、□、╳4个图形。

游戏玩法:

这个游戏,要您和孩子一起玩,一个人喊,一个人跳。比如您喊“圆形,3下”,那么孩子就要在“跳舞毯”上找到圆形标记,并跳3下。如果孩子跳错了,那么您就要和孩子交换,游戏继续进行。

看看,您和孩子谁的反应更快呢?

Point4:5~7岁的孩子——开始数运算

5~7岁的孩子正处于进行数运算的初级阶段,开始从表象运算向抽象的数字运算过渡——

▲已经学会了20以内的加减运算。

▲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1、2、3等基数和第一、第二等序数。

▲能够理解10以内的物体的数量“守恒”。

▲能够比较固定地辨认自己的左右方向。

▲能够理解物体在长度、面积、容积等方面的守恒。

玩法:

NO.1我是小厨师

游戏目的:通过在游戏中练习几种菜的搭配方法,发展孩子思维的逻辑严密性。

游戏准备:蔬菜、荤菜卡片若干(可以通过在小纸片上画各种蔬菜和荤菜代替)

游戏玩法:

将蔬菜和荤菜卡片放在桌上,各排一排,然后由您来“点菜”,由孩子来“配菜”。比如,您要求孩子配两盘菜,每盘菜中要有1条黄瓜、2个鸡蛋。那么孩子就必须找出2条黄瓜,4个鸡蛋。

这个游戏还可以反向进行,比如,您告诉孩子两盘菜中有4棵青菜,6个鸡蛋,问问孩子,每一盘菜中有几棵青菜、几个鸡蛋。

这个游戏,还可以锻炼一下孩子的顺向和逆向思维哦!

NO.2东躲西藏

游戏目的:与孩子一起复习数字的组成和加减,发展孩子的记忆力、判断力及网络思维能力,有利于帮助孩子学会心算的技能。

游戏准备:找一个盘子、一块布、一些纽扣(硬币或者小石子也可以)。游戏玩法:

将几粒纽扣(硬币或小石子等)放入盘子里,并和孩子一起数一数。然后,您用一块布把盘子盖住,把手伸到布底下,从盘中拿走一到两粒纽扣,给孩子看您拿出了几粒纽扣,并问他盘子里还剩几粒?

当盘子中的纽扣都拿完了以后,您用同样的办法把手伸进布底下往盘子里加纽扣,然后问孩子盘子里现在有多少。

当孩子把您给他出的“难题”都一一攻克了以后,您就可以在盘子增加纽扣的数量了。

环境:给孩子一个“数字化的家”

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能给孩子创造一个“数字环境”,那么必然会大大加快孩子学习数学的速度。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家里也是一样。只要您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只要稍加“改造”,一个数字化的家就会在您手中“诞生”——

▲在家里挂上有12个阿拉伯数字的时钟;

▲把孩子的玩具按照颜色、类别、功能等分类摆放;

▲把孩子的衣服按照外衣、内衣、裤子分类摆放,而同一类的衣服又可以按照所穿季节、天气的不同集中摆放;

▲做一个“电话号码录”,贴在电话机旁;

▲在家里挂上传统的日历,让孩子每过一天就撕去一张;

▲让孩子和你一起把杯碟从大到小叠起来,或者让他在一只杯子里放一支牙刷,让孩子感受一下一一对应和大小排序。

……

怎么样,是不是有点心动,想大干一番呢?其实,这样的方法还有许多,相信通过您的观察和发现,一定会给孩子创造一个数字环绕的家!

备忘:给父母的“数学备忘录”

For3~7岁

1、把生活中的数字利用起来。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数字。在每日的活动中,您可以向孩子指出碰到的所有数字,比如电话号码、价格、汽车牌号、房屋号、公共汽车号等。

2、对于“0”和“10”的解释。

对于年幼的孩子,常常难以理解“0”和“10”的概念。这儿有两个解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对于0,您可以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也没有”、“无”。

关于10,您可以对孩子说,因为没有新的数字来表示10,所以把1和0放在一起来表示10。

3、扑克牌也是数学工具。

一副普通的扑克牌也可以成为训练孩子数数、认数的工具,比如让孩子把一张张牌按顺序排列、让孩子找出所有花色的10张牌、所有花色的某个数字等等。

小游戏让孩子练就逆向思维


小游戏让孩子练就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的特点: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想让孩子更聪明吗?对他进行一些逆向思维的训练吧!这里,我们专门为您准备了几个小游戏,希望你可以通过它们,让孩子练就逆向思维的好本领。

POINT 1:3~4岁——起步阶段

3~4岁的孩子属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孩子的动作协调起来,为今后的思维发展打下基础。在思维的范围方面,这一阶段,孩子的思维没有深度和广度。基本不能对孩子进行深层次的逆向思维训练。

这一阶段,对孩子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主要是通过给孩子创设一个轻松、有趣、愉快的游戏环境,让他萌发思考的兴趣,并自己动手操作,让孩子经常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 小小游戏认识奇妙身体

NO.1 哭笑娃娃

游戏目的:在迅速反应中发展思维的逆向性和流畅性。

游戏玩法:和孩子玩一起玩经典的老游戏——“石头、剪刀、布”吧!不过,这次要做点小小的改动。每一次,胜利者都要做“哭”的动作,输的一方则要做“笑”的动作,谁先做错就要淘汰认输哦!

NO.2 反口令

游戏目的:能根据“口令”做相反的动作,训练孩子思维的逆向性及思维的敏捷性。

游戏玩法:您说“起立”,孩子就要坐着不动;您说“举左手”,孩子就要举右手;您说“向前走”,孩子就往后退……总而言之,孩子要和您“反着来”才行。如果他做错了就算输了。这可是一个非常好的家庭游戏哦!

NO.3 高个和矮个

游戏目的: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孩子的逆向思维能力及空间感知能力。

游戏准备: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积木、高矮不同的小人3个。

游戏玩法:这是一个非常适合您和孩子两个人进行的游戏。您可以在3个高矮不同的小人下面垫上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积木,使它们显得一样高。然后,让孩子根据所垫木块的多少,判断出这3个小人中,哪个最高,哪个最矮。

POINT 2:4~5岁——关键阶段

4~5岁是孩子思维活动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孩子逆向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孩子的思维已经进入具体形象阶段。

孩子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他对事物表象的联想来进行思维。这时的孩子开始能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对它进行概括。对于熟悉的事物,孩子开始能进行简单的抽象逻辑思维。孩子会运用分析、比较等思维形式,对事物作出判断和推理。 美专家解读“游戏力量”

对4~5岁的孩子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主要是不断丰富孩子的知识,发展他的语言,帮助孩子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并作出判断。

NO.1 反义词

游戏目的:在游戏过程中积累孩子的词汇量,发展逆向思维记忆力及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

游戏玩法:这是一个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的游戏。您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说一些词语,要求孩子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说出与这个词语的反义词。比如您说“白天”,孩子就要说“黑夜”;您说“大树”,孩子说“小树”等等。

NO.2 找图形

游戏目的:孩子能根据形状、颜色标记对图形进行双维排列,体验给图形定位的方法,发展逆向思维及立体思维。

游戏准备:双维排列底板一块,一些与图上的标记相对应的图形,如红色的方形、蓝色的三角形等等。

游戏玩法:这可是一个孩子与您轮流进行的游戏哦!您可以先和孩子一起猜拳,决定谁先玩。赢的一方可以随意说出一个空格(如横三竖三),让对方找出相应的符合条件的图形放上去。如果找错了图形,就不能放上去。

看一看,是谁找到的图形多呢?您和孩子,谁比较厉害一点呢!

NO.3 我是小法官

游戏目的:训练孩子的空间想像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游戏准备:粗细不同的3根小棒,绳子3根

游戏玩法:这个游戏您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玩哦!您先将3根绳子分别在3根小棒绕3圈,但剩下的绳子的长短要相同。然后,您要请孩子来判断一下,哪根绳子最长。孩子猜出来以后,不管是对是错,您都可以让他自己亲手操作一下。

POINT 3:5~6岁——发展阶段

从5~6岁起,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比较迅速的发展起来了,这为他入学奠定了智力基础。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能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思维活动了。

孩子的理解能力快速地发展起来了。这时的孩子不但能广泛了解事物的现象,而且开始要求了解事物的原因、结果、本质、相互关系等等。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逆向思维处于高度发展阶段。孩子开始根据不同事物内部的共同特点来进行概括、分类,推理也开始由表面、直接转向内在、间接。

对5~6岁孩子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主要是帮助孩子从相反的视角去看固有的观点、惯常的看法,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并通过各种创造活动发展他的逆向思维。

NO.1 奇怪的时钟

游戏目的:在认识时钟的基础上,发展孩子的逆向思维和判断力。

游戏准备:自制一个可以拨动时针和分针的时钟,并准备一面镜子。

游戏玩法:让孩子看着镜子,您拿着这个自制的时钟站在他的身后,并拨动时针和分针,让孩子看着镜子里时钟的影像,说出是几点钟。

通过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知道,镜子中的景象与实景是相反的,如果他伸过左手,镜中的他则是伸出右手……

NO.2 藏宝图

游戏目的:训练孩子的空间知觉能力及逆向思维能力。

游戏准备:用比较透明的纸做几张“藏宝图”。并准备几张相同的空白图纸。

游戏玩法:您先给孩子看一张“藏宝图”,然后告诉他“这是一张透明的藏宝图,如果将它翻过来,你会出现什么样的图案呢?也可以让他在空白图纸中画出来。

NO.3 扑克猜数

游戏目的:用不同的方法将隐藏的数字猜出来,发展孩子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游戏准备:1~9的牌两套(共18张)

游戏玩法:您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玩哦!先请孩子把牌洗好,然后您任意抽去一张,藏起来,并将余下的牌摊开,让孩子猜一猜,您藏起来的是哪张牌?

相关推荐

  • 让孩子变聪明的小游戏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事实上,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是孩子获取经验、发展智能的妙方,也是孩子自发性、创造力、好奇心、想像力、探索、冒险及对未来处事的象征。启发孩子智慧的游戏有很多种,以下仅介绍几种家庭...
    2019-12-16 阅读全文
  • 在游戏中让孩子聪明成长 自然智能的定义是“在环境中,对多种植物和动物的一种认识和分类的能力”。不像其他的一些智能,自然智能更关注在大自然、户外这样特定环境中的各种生命形式。 游戏1草木大体验 让孩子用手去摸,感觉大自然,不要...
    2022-02-03 阅读全文
  • 聪明的孩子大脑成熟晚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聪明孩子的大脑要比普通孩子成熟晚。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学院的科学家对307位年龄在5岁~19岁之间的健康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了跟踪研究,按智商将其分...
    2021-04-14 阅读全文
  • 聪明的孩子大脑发育更慢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聪明孩子的大脑要比普通孩子成熟晚。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学院的科学家对307位年龄在5岁~19岁之间的健康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了跟踪研究,按智商将其分...
    2022-02-12 阅读全文
  • 婴儿期孩子的大脑最聪明 以“儿童之家”而闻名于世的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女士,把它称之为“胎生的吸收精神”。越是接近零岁,这种吸收能力就越强。在零岁到两岁之间的孩子的脑子,是任何成人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不论难易,他们能够对...
    2022-02-14 阅读全文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事实上,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是孩子获取经验、发展智能的妙方,也是孩子自发性、创造力、好奇心、想像力、探索、冒险及对未来处事的象征。启发孩子智慧的游戏有很多种,以下仅介绍几种家庭...

2019-12-16 阅读全文

自然智能的定义是“在环境中,对多种植物和动物的一种认识和分类的能力”。不像其他的一些智能,自然智能更关注在大自然、户外这样特定环境中的各种生命形式。 游戏1草木大体验 让孩子用手去摸,感觉大自然,不要...

2022-02-03 阅读全文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聪明孩子的大脑要比普通孩子成熟晚。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学院的科学家对307位年龄在5岁~19岁之间的健康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了跟踪研究,按智商将其分...

2021-04-14 阅读全文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聪明孩子的大脑要比普通孩子成熟晚。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学院的科学家对307位年龄在5岁~19岁之间的健康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了跟踪研究,按智商将其分...

2022-02-12 阅读全文

以“儿童之家”而闻名于世的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女士,把它称之为“胎生的吸收精神”。越是接近零岁,这种吸收能力就越强。在零岁到两岁之间的孩子的脑子,是任何成人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不论难易,他们能够对...

2022-02-14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