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发布时间:2021-03-25 教育随笔 幼儿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今天下午离园时明浩告诉我他的小汽车不见了,我赶紧在教室里找,找了一圈又一圈,怎么也找不到,估计是被哪个小朋友“收藏”了。

于是,我对所有的小朋友说:“小朋友们,明浩的小汽车不见了,这可是一辆会变魔法的小汽车,它跑到谁的口袋里了,谁就赶快按住口袋,否则它会自己跑出来的。”

我的话音刚落,鹏鹏就使劲地按住了自己的口袋,无疑,小汽车就是被他拿去了,我接着说:“现在我们玩捉小鱼的游戏,就把教室当渔网,请小朋友一个个地游过来。”yJs21.COM

我在教室做好渔网等待着,一会儿,鹏鹏来了,我亲切的对他说:“鹏鹏,这个小汽车的魔力可真大,居然跑到你的口袋里游玩了,你看,明浩都着急的快哭了,我们把他快还给他吧,好吗?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能随便拿。”鹏鹏红着脸点了点头,从口袋里拿出小汽车。

游戏结束了,我对小朋友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明浩的小汽车原来躲在教室的墙角睡懒觉呢。”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东西不见了


这一段时间,我一踏进教室就有幼儿向我告状,说东西不见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帮幼儿整理书包的时候,无意中发现柯涵芳的柜子里里有许多东西。仔细一看,正是很多小朋友先前丢失的东西。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我的眼里,柯涵芳是个乖巧、懂事又内向的孩子。这件事发生在柯涵芳的身上,我觉得很惊讶。拿别人的东西属于一种偏差行为,如果不经教育,很可能影响到幼儿日后的发展。该如何处理这件事呢?

跟踪观察

为了更客观地分析柯涵芳的行为,我首先对她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观察发现,柯涵芳“拿”的东西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小朋友带到幼儿园的玩具;另一类是幼儿园里的玩具或者一些食品。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特点——很小,比如玩具上的小零件等,这些东西都可以捏在手心里或放在口袋里。玩具基本上是新的或是比较特别的,没有玩够或者没有机会玩的。柯涵芳拿东西的时间通常是在自由活动以及活动与活动转换的时候,因为这些时候幼儿都分散在教室、卧室、餐厅、盥洗室等各个地方,教师的注意力相对也比较分散。

行为分析

结合对柯涵芳行为的观察及年龄特点的分析,我认为:柯涵芳的行为属于一种偏差行为。所谓偏差行为,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差异行为等。柯涵芳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同伴时常告状。可见,柯涵芳的行为偏离、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即幼儿之间正常交往的规则。其次,三四岁的幼儿常常分不清想象和现实,对于他人和自我的区别也不是非常明确。柯涵芳对那些小东西很感兴趣,所以就拿走了。综合起来,导致柯涵芳偏差行为的原因可能有:柯涵芳对“所有权”概念理解模糊,对集体交往时的规则不太明确,自制力教弱。

应对策略

由于这一行为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应对策略上,我坚持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以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为目的。在操作上,注重从细节出发,不过分关注柯涵芳,尽可能以集体的形式解决个体的问题。

制定分享玩具的集体规则

我和全班幼儿一起商量什么时候是玩自己玩具的时间,大家一致认为每天早餐以后是游戏的最好时间。我们就把这个时间作为玩具固定的分享时间。那在哪时间作为玩具固定的分享时间。那在哪里玩比较好呢?孩子们认为就在活动室的中间区域比较合适。于是,分享玩具有了固定的区域。接着,我又腾出一个玩具柜,专门供幼儿摆放自己的玩具。这样,幼儿所有的东西都有了自己的“家”。我还和幼儿约定,既然玩具带到了幼儿园里,就要愿意与每个人分享,但同时提醒幼儿玩之前要征得玩具主人的同意。

开展整理书包的集体游戏

为了保护柯涵芳的自尊心,尽可能地把不良反应减到最低,每个星期五,我都要幼儿玩“玩具回家了”的游戏,用游戏代替调查帮小朋友找到丢失的东西。幼儿回家前都要整理书包。我用一个废纸箱,让幼儿在整理书包的时候把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出来放进箱子里。等幼儿整理完书包大家再一起整理纸箱,是幼儿园里的东西就送回“家”,是小朋友的东西就还给主人,没有用的废弃物则扔进大纸箱。

幼教随笔:钱不是坏东西


老师也可以抓住机会进行想幼儿进行认识人民币的常识教育、简单的兑换练习,培养幼儿的理财意识和计算技能。

自由活动时,一个小朋友跑来告诉我,佳佳正在把自己的橡皮卖给小朋友。我走进一看,佳佳吆喝着“五毛钱一块”,两个小朋友一手拿着零花钱,一手跳着橡皮。而另外几个小朋友正拿着买来的橡皮把玩。原来佳佳的亲戚在橡皮厂工作,给了她好多漂亮的橡皮。开始是给小朋友欣赏的,后来突发奇想,就在同伴之间展开了买卖交易。

传统的旧观念是不提倡的。老觉得钱是坏东西,天真活泼的孩子过早被铜臭熏染,太可怕!我倒觉得没什么可怕的,孩子只是为了好玩不会以挣钱为目的。早点培养孩子的经济头脑,理财意识,没什么不好,为什么要禁止呢?

这个事情如果发生在国外,父母是不会插手的。他们觉得孩子有权支配自己的零用钱,贵也罢贱也罢是孩子自己的事。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如果不能从小掌握理财之道妥善处理投资事务,便会逐渐被淘汰。理财教育对孩子有百利而无一害。

也许佳佳的价格比外面低呢?每个幼儿园门口都有卖店卖摊,常买的东西孩子是知道价钱的。其他的小朋友买了不是也能得到实惠吗?这个和妈妈之间相互买卖一样的呀。许多妈妈,因为孩子在一起上幼儿园才认识,进而在彼此买卖中结下了深深的友情。

作为幼儿父母,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给孩子讲怎样合理用钱?怎样货比三家?怎样管理自己的零用钱。买了橡皮,再看到想要的就没有钱买了,这样孩子会慢慢学会好钢用到刀刃上。看看那些世界级的富翁们,都是从很小就知道如何理财、如何用自己的智慧赚钱了。我们为什么要抹杀孩子们的这些天赋呢?

平时好多家长会找机会锻炼孩子,比如让孩子单独拿钱买东西。实战机会来了却又畏首畏脚的,有点叶公好龙的味道。说起来只不过佳佳这种情况复杂一点,不在完全掌控之中而已。给孩子零用钱,每个月要定额,每周给一次,用不了存进储蓄罐,用完了就不再给了。出不了什么大乱子的。

老师也可以抓住机会进行想幼儿进行认识人民币的常识教育、简单的兑换练习,培养幼儿的理财意识和计算技能。

教育随笔:黑白的东西掉下来


教育随笔:黑白的东西掉下来

在吃完餐点让小朋友喝水小便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哭声,我赶快跑到跟前,只见欣欣手里拿着一半黑一半白的东西,“老师,我的牙掉了。”我笑着对她说:“没有事!”但是她还哭个不停,如同没有翅的小鸟一样那样无助伤心。

我蹲下身来,轻轻地安慰她:“现在正是你们换牙的时候,掉了牙没事的,过些时候就会慢慢长出新牙。”欣欣说:“牙必须扔到一个地方,要不然就不长新牙。”我暗自笑了笑,为了不破坏她纯真的童心,我说你想往哪扔,老师帮你扔,好吗?我们就到了外面。

在和她扔完的时候,我看见了一棵光秃秃的树,紧接着我问她:“欣欣你看这棵树,她的叶子是不是落光了,那么等过完年到了春天是不是又长出新的来?”她点了点头。“那么你的牙和这棵树一样也会长出新的,知道吗?你再看老师的牙,也是掉了重新长的。”顿时,她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和小朋友欢天喜地地玩起来。

幼儿对于一些生理现象不了解,往往会感到害怕和焦虑,作为他们的教师,我们应有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帮助他们解除焦虑,正确地了解生理现象,健康成长!

2020拿别人东西还撒谎没人喜欢你了


欣是个调皮的小女孩,如果有什么东西入了她的眼,她就会偷偷地把它藏起来带回家。从上幼儿园以来,我们已经多次发现她把班级的书籍偷偷藏在身后想带回家,幸亏及时发现制止了她的这种行为。

今天,我又从她的书袋里找到了一本班级图书角的书,我问她:“这本书怎么在你这里呀?”“我不知道。”她不承认。我继续说:“你是不是想看这本书?”她点点头。“如果你想看,可以玩区域的时候到图书区看。但这本书不是属于你的,你不能把它藏到自己的书袋里,不然别的小朋友就没得看了。”“老师,我知道了,我下次不会了。”她低下了头。“还有也不能把其它东西带回家,这样小朋友想玩想看,还有你想玩时就没的玩了。”“我下次不带回家了。”“那你把书送回家吧。”她拿上这本书,把它送到了图书区。

一次快要放学时,妮妮着急的喊起来:“老师,我的发夹不见了。”我好奇的问:“起床时,老师不是把它戴在你头上的吗?”这时,小朋友都喊起来:“老师,老师,我看到欣拿了妮妮的发夹。”这时,我走过去看着欣,欣噘着嘴说:“没有,我没有。”“就在他的口袋里。”思恒说。看欣不承认我就伸进她的口袋,从她的口袋里摸出一个发夹来。我问:“这是谁的?”子顺说:“这个就是妮妮的。”“妮妮,这个是你的吗?”“是的,这个就是我的。”妮妮说。欣低下了头,我说:“欣,别人的东西能拿吗?”“不能,我下次不拿了。”我非常气愤的瞪着她说:“如果你想要可以叫你妈妈去买,再拿别人东西还撒谎没人喜欢你了。”她点点头。

欣她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归自己所有,但拿到家后就扔在一边不要了。因此我对她的家长也进行过多次沟通,希望能引起家长的重视,不要因为工作忙找借口而把责任归给奶奶,推脱对孩子的教育和沟通。在儿童期她的这种行为只要我们通过家园合作多关注多引导别人的东西我不拿,帮她改掉这种不良的行为。

2020教育随笔: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情之可贵, 唯在于真。

不忘真情,生活才有意义,生命才有价值;

不忘初心,前行才能无畏,步伐才能坚定。

2014年8月,当我市刚刚起步的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需要优秀专业的幼教人时,我勇敢的、坚定的选择下乡支教。

8月28日,我到达支教幼儿园。这天正好是幼儿报名,是我和孩子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我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到,支教的中班一共27名幼儿,其中一个叫魏梦茜的小姑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是第一个来报名的,紧紧拽着奶奶的手,躲在身后不言不语。奶奶倒很健谈,坐定后就和我们拉起家常:“你是新来的老师啊,我们的茜茜是个很乖的孩子,就是太老实,总是受别人的欺负。老师啊你可要多关心我们的茜茜啊。你是不知道我们的茜茜有多命苦,刚刚满月,她妈就扔下她跟别的男人跑了,她爸爸也不管她,一岁多就出门打工去了,就我这么一个老婆子带着她……”

在奶奶的言语中,茜茜低下了不能再低的头,怯怯地躲在大人的身后,让我看着心疼。“奶奶,我们会好好照顾茜茜的”,我不得不打断了奶奶的话,不忍心让孩子在我们面前展露她的伤疤。

事实上,我观察到茜茜在集体生活中的确很少和其他幼儿交往,大多数时间是一个人很乖很乖的坐在小椅子上。游戏时间时,她手中的玩具总是会在我转身后就不见了,问她玩具怎么不见了,她也总是一言不发,再问就开始哭。

这是个乖巧得让人心疼,软弱得让人生气的孩子。

父母离异后,母亲远走他乡,父亲长年在外务工,茜茜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爷爷奶奶又是极其憨厚老实的农民,由于这些家庭的因素造成茜茜胆小内向的性格。奶奶是一番疼爱孙女的好心,在她的生活中殊不知这样的一次次讲述,对于茜茜来说就是一次次的提醒她:“你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从而在心理上反复的强化着茜茜是一个弱者,让茜茜连自己的想法都不敢表露。

所以每天见到茜茜,我都会抱会儿她,再一遍一遍的跟她说:有什么事情要说出来,这样我才能帮助你。活动时,我也总是会叫上茜茜和我一起游戏,虽然茜茜还不敢大胆的做什么,但是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茜茜不再抗拒我的拥抱。

一天晨间活动,魏梦茜哭哭啼啼跑到我面前说梅艺馨拿了她玩具。

我望着她说:“你不哭了,我就听你说。”如此,说第三遍总算不哭了。

接着我把她拉到走廊说:“你自己去要回玩具!跟她说你告诉老师了,老师让你还给我。”

魏梦茜躇着不动,都不相信告诉老师后,老师居然还要让她自己去解决!

我把她推进教室,她像蜗牛似的,还一步三回头,那个可怜像让人又怜又好笑。

我看到她到了梅艺馨那儿,一张口就哭了!

我只好对着魏梦茜招招手,把她又叫回来,对她说:“你一哭别人就更不会把玩具还给你,她会觉得你胆子小,都不会理睬你,以后还会有人欺负你(原谅我在这用了这个词,我相信孩子之间不会互相欺负。但人的成长中,懦弱会让人欺负。这个孩子本身性格的胆怯容易在成长中变得懦弱,这样的人生不是我们要的)不哭,再去说!”

抽抽嗒嗒好一会,总算忍住了,挪到梅艺罄那没哭。

自顾自的嘟啷了两句,声音小得像蚊子嗡,梅艺馨头都没抬一下!

茜茜一脸无辜的望着我,我只好又把她叫转来,说:“很棒!这次没哭!她拿你玩具你生气不?生气!那你还记不记得上次梅老师生气是怎么说话的?声音就会变大,样子就会很凶!你要让她知道你生气了,你就要大声对她说!”

受了点肯定,又有了点经验,茜茜这次过去找梅艺罄明显底气更足,胆子更大,说话声音中气十足。

不过还不足以让别人马上还给她玩具,她这次已经够努力了,为了这个"努力"必须给她一个好的结果,我走到她俩的中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社会性的养成中有一条目标要求:

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这才是最完整性格的养成的正确途径,而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是强调前者而忽略后者。

茜茜本身就是一个缺乏安全感,极度胆小自卑的孩子,要改变除了足够的爱更是要有一个助推——直面问题的勇气。正是基于对这个孩子的认识和爱,我没选择找梅艺馨,而是一次次帮助魏梦茜自己去面对。

成长是孤独的,我们必须学会面对,学会坚强!

2005年,我从一个乡镇的小幼儿园来到城市的大幼儿园时,也同样的自卑胆小。在单位上谨小慎微,很多活动不敢参加,哪怕在教育教学上有好的思路,也不敢表现。有一次,何园长派我去武汉学习。这怎么可能,我一个从没出过县城的人要独自去省城!怎么坐车,怎么到学习点,怎么住宿……我都没有经历过,一个人去简直是天方夜谭!我一遍遍的找何园长“磨”,说我一个人去不了。她最后坚定的说:你必须去!就这样我不得不打起行李一个人上路。

这次经历给了我太多的第一次体验,也让我认识到自己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学习回来后,何园长就要我去参加宜昌市的优质课比赛。全市那么多优秀的老师,我一个小县城的老师怎么可能比得赢!我再次退缩,而何园长还是那句话:你必须去!让我再次不得不面对。没想到居然在全市的优质课比赛中拿了个一等奖。

渐渐地在教育教学中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多,我也最终从那个胆小自卑的我成长为勇敢自信的我。而这一切若没有何园长日常工作中对我的关注、了解,一次一次的推着我自己去面对问题,是不会有现在的我!

今天我给大家讲述了一个叫茜茜的孩子的成长故事,同时也是在讲述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在我的成长之路上我除了收获一个个荣誉之外,更是让我感受到成长路上何园长对我的一种真情:推动我直面问题。

现在,当我看着班上某个孩子有着我初来幼儿园的自卑胆小的影子时,我除了爱也都会助推他一把——自己面对问题!

教育随笔:我不要吃


在给孩子分点心、水果时,总会听到孩子们会为了一块面包、水果而发生争执。一天,这样的事情又一次上演,我看到两个孩子紧紧的拉着半块苹果,说个不停。我轻轻地走到两个孩子的中间,摸摸他们的头说,“不是还有一块多吗,为什么你们两个都喜欢拿这块苹果。”两个人异口同声的说,因为这块苹果看上去光滑,可是哪一块苹果皮上一点一点,我不喜欢。听了孩子们的说法,我也开始仔细打量了这两块苹果。确实是和孩子们说的那样。

还有一次,老师的话音刚落,其他小朋友都拿着自己的点心津津有味地吃着——豆沙包,唯独轩轩一个人认真地看着这个豆沙包,不敢张嘴。我走了过去,“轩轩,今天下午的豆沙包很好吃,你怎么不吃啊?”“因为那只包子不好看。”我看着这个包子,有点纳闷。“那它哪里不好看,你能告诉我吗?”“它的上面有痕迹。”有了轩轩的提醒,确实豆沙包的表面上留下了深深的点心夹的痕迹。

从这两个孩子的事例中,我们完全可以明白孩子对任何物体都有审美的标准,他们会用特殊的方式去看待。每个孩子都有追求自主选择的权利。于是,我们也把这几个事例在班级交流日中和其他的老师共同协商这件事情。班级的老师通过共同沟通后决定让每个孩子自由挑选水果和点心。在一次次的实施中也发现他们并不会应为可以自由选择而将有苹果皮、包子等外观而影响食欲。其实在孩子的眼中的世界跟成人截然不同,他们看待事情的眼光和角度不一样。就像有的孩子觉得有痕迹的包子不好看,有些觉得这是包子衣服上的花纹。小小的事例,让我们可以感受到只有随孩子的意愿选择时,他们会更投入更用心。

教育随笔:请你别弄疼我


每次看书之前,我们都要求所有小朋友把书放在桌子上阅读,但我发现个别调皮的宝宝总是把书竖起来阅读,并且大力的翻来翻去,有时候交换时还会发生争抢,如果这样下去,我们书的寿命会越来越短。为了以后尽量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我立马要求孩子们放下书,和气的说:“宝贝们,都过来围坐在老师身旁,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

其实,孩子们都会认为周围所有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我抓住宝宝的这个心理特点,用小书的口吻对孩子们说:“宝宝们,刚才书宝宝生气了,伤心地哭了起来,小朋友们知道原因吗?”我的话音刚落,几个小朋友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请你们以后不要再拉我了,你们拉的我真的好难受,你们可以轻轻的把我拿起来,你们有时候用力拉我的时候,都把我的身体拉伤了了。”书宝宝哭得很伤心,孩子们知道自己错了,低下头小声地说:“以后我们再也不拉书宝宝了。”

第二天早上看书时,我惊奇的发现,以前拉书的那些宝宝都轻轻地拿起书看书,并且交换时不争不抢。

我感悟到:孩子对于好多事物都喜欢拟人化,这也很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认为一切事情都会言语,因此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只要根据孩子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加以引导,这样的教育效果才会更好。

教育随笔:我不是最慢


午饭时间快到了,大家正忙着搬自己的小椅子回座位再去洗手,而焦传志已经搬好了小椅子,却没有马上去洗手,而是到边上的玩具筐里拿玩具玩,我看见了喊他:“焦传志,快去洗手,要吃饭了。”他回过头来看着我,向我点点头就把玩具放下去洗手了。过了一会等小朋友都洗完了,他也还没洗好,我很着急,催促他快点,可是他一点也不着急,不慌不乱的关上水龙头出来了,接着自己又是最后一个去端饭,吃饭也慢吞吞的,等小朋友都吃完了,他才吃完。

经过平时的观察我发现焦传志是个内向慢性子的孩子,在上课时注意力也不够集中,容易分心,一件事没做完,又去干做另一件事了。面对这样不着急的孩子有什么好办法呢?

我觉得还是要从平时的生活入手,从一点一滴开始,帮助他变快,从早上入园吃饭、如厕到教学活动等,我都提醒他,让他有时间意识。在玩游戏时给他规定时间,说好玩多长时间,等到时间到了,就要收拾玩具不玩了。

在跟家长的沟通中,让家长配合教师在家里也要让孩子遵守作息时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养成什么都依赖大人的毛病,鼓励幼儿在完成后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孩子就会有更好的积极性,越来越好。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锻炼,焦传志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同时也不拖拉了,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有了很大的进步,越来越棒了!相信孩子也会更加自信,越做越好!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东西不见了 这一段时间,我一踏进教室就有幼儿向我告状,说东西不见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帮幼儿整理书包的时候,无意中发现柯涵芳的柜子里里有许多东西。仔细一看,正是很多小朋友先前丢失的东西。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2021-05-0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人的东西我不拿》》小班社会教案《别人的东西我不拿》适用于小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辨别不良的行为习惯,知道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能主动归还...
    2022-03-26 阅读全文
  • 大家都来说家教——也说“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 三岁的女儿喜欢拿别人的东西不知从何时已成为我不大不小的心病。尽管我想尽办法说服、教育,可仍奏效不大。哎!我这“教师出身”的妈妈可真无计可施了。 但一次偶尔的机会,使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那是一个星期天...
    2020-07-13 阅读全文
  • 怎样引导孩子不乱拿别人的东西 怎样引导孩子不乱拿别人的东西 孩子的处理方式上个星期五儿子放学回来告诉我,他的腊笔丢了。我问儿子:“你能否记得丢腊笔的过程?”因为儿子很少会丢东西,我想知道儿子对这事有个什么样的说法。 儿子说:“就一...
    2020-10-15 阅读全文
  • 幼教随笔:钱不是坏东西 老师也可以抓住机会进行想幼儿进行认识人民币的常识教育、简单的兑换练习,培养幼儿的理财意识和计算技能。 自由活动时,一个小朋友跑来告诉我,佳佳正在把自己的橡皮卖给小朋友。我走进一看,佳佳吆喝着“五毛钱一...
    2021-08-06 阅读全文

这一段时间,我一踏进教室就有幼儿向我告状,说东西不见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帮幼儿整理书包的时候,无意中发现柯涵芳的柜子里里有许多东西。仔细一看,正是很多小朋友先前丢失的东西。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2021-05-02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人的东西我不拿》》小班社会教案《别人的东西我不拿》适用于小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辨别不良的行为习惯,知道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能主动归还...

2022-03-26 阅读全文

三岁的女儿喜欢拿别人的东西不知从何时已成为我不大不小的心病。尽管我想尽办法说服、教育,可仍奏效不大。哎!我这“教师出身”的妈妈可真无计可施了。 但一次偶尔的机会,使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那是一个星期天...

2020-07-13 阅读全文

怎样引导孩子不乱拿别人的东西 孩子的处理方式上个星期五儿子放学回来告诉我,他的腊笔丢了。我问儿子:“你能否记得丢腊笔的过程?”因为儿子很少会丢东西,我想知道儿子对这事有个什么样的说法。 儿子说:“就一...

2020-10-15 阅读全文

老师也可以抓住机会进行想幼儿进行认识人民币的常识教育、简单的兑换练习,培养幼儿的理财意识和计算技能。 自由活动时,一个小朋友跑来告诉我,佳佳正在把自己的橡皮卖给小朋友。我走进一看,佳佳吆喝着“五毛钱一...

2021-08-06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