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高手支招:观情绪知身体

发布时间:2021-04-05 幼儿身体活动方案 身体幼儿活动方案 幼儿园健康情绪说课稿

表情:懒洋洋表示:我吃饱了

妈妈最怕宝宝饿着,但过量喂食显然也不是好事。怎么才能判断宝宝已经吃饱了呢?其实也很简单。当宝宝把奶头或奶瓶推开,将头转一边,并且一副四肢松弛的模样,多半就已经吃饱了,妈妈就不要再勉强人家吃东西了。

动作:吮吸表示:我饿了

喂食一段时间以后,宝宝的小脸再次转向妈妈,小手抓住妈妈不放。当你用手指一碰他的面颊或嘴角,他便马上把头转向你,张开小嘴做出急急忙忙寻找食物的样子,嘴里还做着吸吮的动作,这就说明孩子又饿了。赶急给宝宝喂吃的吧!

动作:喊叫表示:烦恼

不到1岁大的宝宝,在嘈杂的环境中很容易受到干扰,但苦于口不能言,只好用尖叫、大哭大闹表达自己的烦恼。大人可以带孩子去安静的地方散步,或是给点好吃好玩的东西让孩子安静下来。同时,大人也要做个好榜样,再怎么烦恼和生气也不要在家里大生说话或是喧哗吵闹,宝宝的学习能力可是惊人的哦!

表情:笑表示:兴奋愉快

当孩子感觉舒适、安全的时候,就会露出笑容,同时他还会满目发光,兴奋而卖力地向你舞动他的小手和小脚。这就表示:他很开心。这是妈妈最愿意看到的表情,也是最容易读懂的表情。这个时候,妈妈也不要吝啬自己的笑容你充满爱心的回应会让孩子更安心、笑得更灿烂。

表情:爱理不理表示:我想睡觉了

玩着玩着,宝宝的眼光变得发散,不像刚才开始那么目光灵活而有神了,对于外界的的反应也不再专注,还时不时的打哈欠,头转到一边不太理采妈妈,这就表示他困了。这时,就不要再逗孩子玩耍了。只要给他创造一个安静而舒适的睡眠环境就好。

表情:瘪嘴表示:不爽了

孩子瘪起小嘴,好象受了委屈,这很可能是要开哭的先兆。当父母有经验后就会知道孩子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要求,至于孩子肚子饿了要吃奶,或尿布湿了要人换,或寂寞了要人逗,就得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喽。

表情:小脸通红表示:大便前兆

判断出孩子便便的时机,对父母减少工作量可谓至关重要。如果看到孩子先是眉筋突暴,然后脸部发红,而且目光发呆,这是明显的内急反应,得赶紧带他便便了。不然,你就得等着收拾孩子的排泄物了!

表情:橛嘴、咧嘴表示:我要嘘嘘

在每次小便之前,宝宝通常会出现咧嘴或是上唇紧含下唇的表情。当宝宝出现这种表情的时候,为了保险起见,最好是把把小便,或是检查他的纸尿裤是不是应该换了。

表情:哭得来劲表示:锻炼身体

宝宝一哭,妈妈就着慌了:是饿了、冷了、病了、还是尿布湿了?如果这些常规因为都不是宝宝哭泣的原因,也许你就可以乐观的看待这个问题了,哭泣可能对他的身体有好处呢。尤其当宝宝的哭声抑扬顿错,响亮且有节奏感时,你更是不必担忧。因为适当的哭泣是宝宝锻炼肺活量、声带和肌肉关节以及发展智力的重要方式,而泪水所含的杀菌物质还越偶预防眼病的作用。所以,如果孩子哭闹的时候没有伴随别的不良状况,你也就不必多虑那只是宝宝在告诉你:“我的身体很健康!”

表情:吮手指、吐气泡表示:别理我

大多数宝宝在吃饱穿暖尿布干净而且还没有睡意的时候,会自得其乐地玩弄自己的嘴唇、舌头,比方说吮手指、吐气泡什么的。这时的孩子更愿意独自玩耍,不愿意别人打扰。所以,妈妈就不要去打扰人家了!

动作:乱塞东西表示:长牙痛苦

当宝宝处于长牙期时,跟以往不一样的动作就是把乱七八糟的东西塞进嘴巴,乱咬乱啃,不给就大闹,直到牙长齐之后才会停止。的确,长牙那种又痒又痛的感觉真的很难忍受。宝宝抓什么咬什么,可说是逃避痛苦的一种方式。千万不将玻璃制品之类或锋利的东西放在宝宝的身边,避免他伤害自己。可以给宝宝吃一些饼干,这些食品可以帮助孩子长牙,而且也很安全。

表情:严肃表示:缺铁

宝宝的笑脸是了解其营养均蘅状态的“晴雨表”。从宝宝的发育进程看,一般他在出生后2-3个月便可以在父母的逗引下露出微笑。但有些宝宝笑的很少,小脸严肃,表情呆板,这时候你就要小心了,因为这多半是体内缺铁所造成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最好连续一个星期给宝宝补铁,很快,他严肃的表情会逐步消失代之以灿烂的笑容。

表情:眼神无光表示:生病了

健康的宝宝眼神总是明亮有神、转动自如的。若发现你的孩子最近眼神黯然呆滞、无光少神,那很可能是身体不适的征兆,也许他已经患上了疾病。这时最好带孩子去看大夫,千万要迟疑!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六招教会孩子情绪管理


六招教会孩子情绪管理

儿子上幼儿园,我每天早晚接送,3年下来对他班里的1个小男孩印象深刻,应该是特别深刻。那个男孩叫小杰,长的又高又壮,大脑袋上长了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应该头脑灵光,但整个人看上去有些呆头呆脑。

他的年龄不是最大,却在班里是最高最壮的。他充分发挥了这一优势,渐渐地成为了班上的小霸王,所有的孩子都怕他。

一个学期上下来,他就成了家长们谈论的焦点。每隔几天,就有家长向老师反应他的“光荣事迹”。不是今天把小朋友推倒了,就是明天把人家小朋友打哭了。我的儿子也是受害者之一,向我诉苦,说不想去幼儿园了。我跟小杰妈妈沟通了这件事,他的妈妈除了一个劲道歉外,只有深深的无奈。她告诉我,因为爱打人,小杰不知被他的爸爸打过多少次了,甚至他的手被他的爸爸用针扎过,但孩子就是改不了。她解释说小杰是不会表达自己,他有时候打小朋友一下,意思是跟人打个招呼,想跟人家一起玩。她极力袒护儿子,略去了儿子不高兴时打人更狠的事实。

我很诧异,既然你知道自己的儿子不会表达,你为什么不帮助他,让他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直接用拳头表达呢?三年下来,小杰把小朋友打了几遍,功夫大有长进,危害力惊人,能一拳将小朋友的鼻子打淌血。我对小杰的前途颇为担忧。

我相信小杰不傻,如果小杰的父母教给他一些情绪管理方面的知识,他一定会跟同学们相处得很好,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人人惧怕,成为令人头疼的问题儿童。

6个简单实用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认识、管理自己的情绪。

1.教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

从2岁左右,就可以对孩子进行情绪认知的教育了。此时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跟不上,常通过打人来表达情绪。就像小杰的做法一样,高兴或者不高兴都通过打人来表现。

此时,你不应对孩子的打人行为有过激反应,否则他会认为自己的这种情绪表达方式很有效,成功地引起了你的注意,以后还会继续使用这种表达方式。你应该趁机对他进行情绪认知教育,帮他认识到他现在的情绪是什么。比如你可以在他高兴或者不高兴的时候,问他:宝宝你现在是不是很高兴?或,你现在是在不高兴吗?

这种提问式的方式,能够有效地让他关注到自己的情绪。通过你的提问,他认识到自己正在经历的情绪。

2.用不断重复的方式巩固情绪认知

学习的秘诀在于不断复习,对于孩子的情绪教育来说,更应该如此。孩子就是孩子,所有的情绪都是即时反应,瞬间雨落,瞬间天晴,如果家长不及时反应,孩子的很多情绪就溜走了。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他的情绪体验会越来越丰富,会有伤心、愤怒、害羞、嫉妒等情绪的出现。家长应该及时跟进,给他指明情绪,并一起讨论这种情绪的利弊。如果家长不关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跟进巩固,那么一次两次的情绪认知教育,不会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任何痕迹。

3.理解孩子,与孩子进行沟通

家长对孩子进行情绪认知教育,要基于理解孩子的这个基础。只有你理解了自己的孩子,你才能知道孩子的每一个表情,是高兴还是不高兴,甚至不用他的语言表达,你就能知道孩子的情绪来源。这对于自己带孩子的父母来说,并不困难。从他出生的那一刻,你都在关注他的一举一动,所有他的一个皱眉,你都能知道原因。

但有相当多的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甚至拒绝了解。像小杰的父母,忙于生意,把育儿的责任推给孩子的奶奶,等孩子大了,出现问题,甚至懒得和孩子沟通,直接用拳头解决,将孩子情绪表达的出口,封地严严实实。小杰很自然地只学会了“用拳头说话”这一种表达方式。在与世界的接触中,他不知如何表达自己,四处碰壁,只能用他的拳头,来向世界宣示自己的情绪。

4.父母对孩子的情绪要多包容

即便是成人,还要不断地学习,如何跟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何况是年幼的孩子呢?

即使父母经常地提醒他,他现在是不高兴了,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仍然有可能乱发脾气。这时,家长要做的就是,对孩子有耐心,容许他宣泄自己的情绪,安慰他。等他的坏情绪过去后,告诉他,有坏脾气正常,相信下一次他能更好地控制坏情绪。

5.“利用自然合理的后果”进行教育

“利用自然合理的后果”就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让他从自己行为的后果中学习。比如说,孩子还是爱乱发脾气,甚至打人。等到他因为这种行为,跟别的小朋友起冲突了,你就应该趁机让他意识到“你看,乱发脾气多不好呀,会引起别人的反感,这样你就会失去朋友了。”

这种后果教育,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坏情绪会引起坏的结果。慢慢地,他就会对自己的坏情绪有所收敛。

6.正向强化

当孩子能够对情绪有所控制时,家长要及时肯定,大大的表扬。正向强化的做法,能够让孩子及时得到肯定,让他的心里尝到甜头。他会意识到,将情绪稍微控制一下,就能得到父母的表扬。

得到表扬的渴望,会让孩子对管理自己的情绪,做出更多的努力。而他越努力,越会得到父母的表扬。这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循环。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会逐步得到增强。

温馨提示:

儿童时期就应该对孩子进行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否则将会对其一生的成长造成诸多难题。家长们应该重视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慢慢掌握这种能力,这将会对他们一生的成长大有裨益。

幼儿感知觉、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幼儿感知觉、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有何特点?

由于动作的发展,手眼逐渐形成协调一致的活动,可以从多方面感知事物的特性,因而感知觉发展迅速,日趋完善。

(1) 触摸觉。由于皮肤觉与动觉在手上的结合,使手成为重要的认识器官。在视觉的参与下,手眼协调一致的活动就能实现对客观事物更精确的反映,能更好地辨别客体的各种不同特性,如大小、形状、轻重、软硬等。

(2) 视觉。开始能正确地辨别基本色(红、黄、蓝、绿),但对混合色(紫、橙)或色度不同的颜色(粉红、深红等)辨别不清,且不能把颜色名称结合起来。小儿的视觉是在摆弄玩具与使用物体过程中发展的,父母应扩大小儿的生活范围,在实际活动中,要求小儿区别物体的颜色,并教给他们基本色的名称。

(3) 听觉。在生活与教育的影响下,听觉感受性不断增加,特别是由于言语的发展,小儿可辨别词调,如音调、音强等。要保护小儿的听觉,注意环境安静,避免强音、噪声。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有何特点?

2岁开始,小儿的情感表现日渐丰富、复杂,如喜、怒,初步的爱与憎等。在不正确的教育下,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与情感,如见人害羞、怕黑等。小儿情绪与情感的特点是易变,极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冲动、外露。父母应注意培养小儿有稳定、良好和丰富的情感。

幼儿情绪和意志的发展有何特点?

情绪体验很多。情绪外显、缺少控制、表现强烈。对声音、陌生人、痛等的害怕渐渐减弱,对黑暗、鬼怪、动物等想象中的事物害怕加剧,对讥笑、斥责、伤害的社会性焦虑增加。在婴儿道德感萌芽的基础上,幼儿已能根据成人的道德标准对照自己的行为行动,有了积极和消极的情绪体验。幼儿期是个好奇好问的疑问期。对任何新奇的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

在意志方面,已有萌芽的表现,开始能在自己的言语调节下,有意识地进行或抑制某些行动。如2、3岁的小儿到别人家去做客,虽然想吃糖,但当想到妈妈的嘱咐时,会边捂嘴边说:“妈妈不让吃人家的东西。”以后逐渐学会控制自己。

宝宝的情绪发展到情感体验


导读:孩子长期与亲人分离、家庭破裂、家庭环境发生改变以及缺乏母爱等,都会影响幼儿情绪的发展,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还必须让他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要使家庭和睦、父母情绪良好,生活中充满爱。只要孩子有了乐观向上的情绪,就会充满热情去学习和探索,经受得住失败的挫折。

随着孩子心理的发育,孩子的情感也在发展。进入了幼儿期,孩子的情绪已不再取决于自身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了,而发展到较为复杂的情感体验,如受到父母的责备会引起痛苦、受到父母的赞赏而高兴,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社会情感增多,将近1岁时,婴儿开始表现出最简单的同情感,这时他会因看到别人笑而笑,看到别人哭而哭,这种最简单的情感共鸣是高级社会的情感的基础。到了幼儿期,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与外界交往的机会增多,孩子在成人交往过程中,初步接触到社会对人、物和事的好,坏、美与丑等的评价,因此,高级的社会情感开始萌芽,通过成人的语言强化如“好”、“不好”,“乖”、“不乖”等,有了最初的爱与恨的体验。

针对这时期孩子情感发育的特点,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而又稳定的情绪。当孩子在玩耍时,受到挫败后,要给予鼓励和安慰。取得了一点进步后,要给以表扬和肯定,太多的训斥和责备会破坏孩子的情绪。情绪的发展会受到环境影响,受到大人情绪的影响。孩子长期与亲人分离、家庭破裂、家庭环境发生改变以及缺乏母爱等,都会影响幼儿情绪的发展,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还必须让他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要使家庭和睦、父母情绪良好,生活中充满爱。只要孩子有了乐观向上的情绪,就会充满热情去学习和探索,经受得住失败的挫折。

父母七招帮孩子管理好自己情绪


有个朋友来电话说,他在经营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给小孩子们做文化课的辅导。几年做下来,他发现孩子们的问题大多数来自家长,但是又不太清楚到底问题在哪里。我便让他发调查问卷给家长们,看看家长们认为孩子有哪些问题。朋友果然去做了调查,家长们交给他的问题多种多样,其中有一个问题,便是“孩子闹情绪的时候该怎么办”?

早就有研究指出,那些感到幸福且有成就感的人,并不是智商高成绩优秀或者家境富裕的人,而是情商高的人。据说,一个人的成功,智商(IQ)的作用只占到了15%,而情商(EQ)的作用则要大得多,占到了85%。也就是一个人控制情绪的能力,决定着这个人的成功与否。

想要孩子脾气好,父母先要管好自己的情绪

对孩子来说,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有哪些呢?它可以让孩子注意力集中程度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出色;孩子的心理免疫力强,可以进行自我调整;人际关系融洽;对疾病的免疫力也较高。

那么,父母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呢?首先,父母能够清楚自己的情绪,并且了解自己的“元情绪”。所谓“元情绪”指的就是小时候积压的情绪,影响到当下压力状态下表现出来的情绪。比如,爸爸看到孩子大声吵嚷就忍不住发火,原来是他小的时候爸爸动不动就在家里对妈妈和孩子们大叫。他把这个情绪积压在潜意识里了,长大了遇到相似的情境,他立即就会有情绪。父母明白了自己的情绪并不是来自孩子,而是来自自己的成长造就的。如此,就可以对孩子进行管理。

“爸爸小时候,只要爷爷大声发脾气,就会感到害怕和讨厌。所以当你大声说话时,我就不知不觉发火,情绪激动。我希望宝贝和爸爸说话时,能够温柔点、轻声点。”

其次,家长要把孩子当孩子,而不是大人。内心拥有“童心”的父母,才会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和相处。有的爸爸妈妈因为小的时候比较懂事,很早就承担起了责任,便也认为自己的孩子也应该像自己一样。

是不是我们爱跟孩子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已经开始帮你爷爷下地干活了!或者,我比你小得多的时候,就能够照顾弟弟了。比如,有个妈妈,因为父亲早逝,5岁的时候就帮妈妈做很多事情。她的女儿5岁的时候,她就觉得孩子也应该像她那时候一样,所以,对孩子有很多的要求,当孩子达不到的时候,便打骂孩子。结果孩子就变得内向退缩,并开始口吃。

这就是典型的把孩子当大人来对待的例子,因为家长的要求太高,高出了孩子承受的范围,孩子小小的认知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导致身体上出了问题。

第三,家长内外一致,不隐藏自己的情绪,允许自己的情绪自然流露出来。比如:“妈妈现在很生气,不想说话。”或者“你受伤了,妈妈觉得很担心,也很害怕,觉得非常内疚。”等等。

事实证明,夫妻关系和谐的父母,对孩子的情绪稳定非常好。孩子往往是夫妻关系的替罪羊,表面看是孩子的问题,实际上是孩子生活的环境让孩子无所适从,一直处于情绪困扰中。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的孩子,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爆发出来以后便是偏差行为。

此外,爸爸参与情绪管理,效果会更好。孩子过了3岁以后,爸爸对他的鼓励和肯定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妈妈,所以爸爸要是能够参与到孩子的情绪管理中来,对孩子来说会受益终生的。

孩子表现出的不同情绪都有着不同的根源

家长要学会探究孩子不同情绪产生的来源在哪里。首先,我觉得孩子的情绪来自学习。在我们国家,学习会占据孩子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所以学习的好坏或者说学习的情况非常影响孩子的情绪。那些学习不好的孩子,也许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也许会受到同学的小瞧,也会遭到家长的抱怨和指责。这些孩子就会时常处于挫败、害怕等情绪状态里,当接收到来自外界的压力的时候,还会有愤怒等等的情绪出来。那些学习太好的孩子呢,因为高处不胜寒,也经常会有担心、不安等等情绪。而考试则几乎是所有孩子压力的来源,让孩子时常处于不好的情绪里。

情绪的另外一个来源会来自孩子身体上。女孩子身体发胖或者脸上长痘痘,都能困扰到她们的情绪。青春期的孩子特别在意自己的外表,这也算正常表现。家长先不着急,首先从内心里就有这样的想法:无论我的孩子是啥样,我都是爱他的;然后在言行举止上,也要让孩子感受到我爸妈就是爱我的。

还有来自人际交往的问题对孩子情绪的影响。挨了老师批评的孩子,跟同学打了架的孩子、失恋的孩子,以及亲子关系不好的孩子,他们的情绪都会很受影响,而且也会有大的波动。

降低和调整期待值,真诚对待孩子的负面情绪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呢?首先,家长要做到能尊重和接纳孩子。接纳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的不同,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无论多小的孩子,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尊重孩子是对家长最起码的要求。

第二,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解读孩子的情绪。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就要及时帮助孩子缓解。

第三,接纳和允许孩子有情绪。情绪没有好坏,只要是情绪,而且是负面的情绪,孩子就会受到困扰,家长就要理解和接纳。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波动非常大。其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身体荷尔蒙的失衡,一个是大脑的“重组”。这两个因素导致青春期孩子的情绪特别容易波动。这就需要家长包容孩子,因为有的时候孩子是不由自主的。

第四,要真诚对待孩子的负面情绪,不摆家长架子。也许在我们看来很小的事情,在孩子那里就是大事。所以,不要说那些“犯得着吗,不就那么点事吗”等等的语言。这样不仅不能改变孩子,还会把孩子推得离我们远远的。因为孩子会觉得家长不理解他。

第五,家长应该降低和调整对孩子的期待值,也会帮助孩子缓解情绪。有家长问,强迫症的孩子如何治?这样的孩子大多数来自完美型的父母。就是因为父母要求很高,孩子怎么做都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强迫。这样的孩子就更要降低期待,允许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做事,并且要允许他犯错。多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需要强调的是,强迫症属于神经症的一种,最好的办法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疏导。

第六,满足孩子的内心渴望。比如孩子有情绪,大约是因为他不被理解、不被信任,或者是被剥夺了自主和自由的空间。

最后一点,就是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当孩子遇到困扰的时候,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关推荐

  • 六招教会孩子情绪管理 六招教会孩子情绪管理 儿子上幼儿园,我每天早晚接送,3年下来对他班里的1个小男孩印象深刻,应该是特别深刻。那个男孩叫小杰,长的又高又壮,大脑袋上长了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应该头脑灵光,但整个人看上去有些...
    2021-05-31 阅读全文
  • 家长应学会的改变孩子挫折情绪的高招 导读:当孩子受到挫折时,我们该怎么帮助他调整情绪呢? (一)明了宝宝受挫之原因 当发现宝宝闷闷不乐时,大人可以协助宝宝找出其不快乐的原因。对于许多较为内向或是不善言词表达的宝宝,大人可让宝宝以说出、画...
    2021-09-15 阅读全文
  • 七夕情绪高级句子 七夕,七夕,我的佳期;织女,织女,我的爱妻;天上地下,千年聚齐,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我们要过的七夕总是少不了优质的七夕祝福,祝福语已经成为当下人们进行人际沟通的重要手段。想要掌握关于“七夕情绪高级句子”的信息不要担心继续阅读即可,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阅读这篇内容!...
    2023-10-02 阅读全文
  • 幼儿感知觉、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幼儿感知觉、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有何特点? 由于动作的发展,手眼逐渐形成协调一致的活动,可以从多方面感知事物的特性,因而感知觉发展迅速,日趋完善。 (1)触摸觉。由于皮肤觉与动觉在手上的...
    2021-05-27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体验成功,是乐观情绪的基石 在课题研究一段时间后,我们也在反复研究《指南》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指南》指出,要“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结合这两点教育建议,我们...
    2021-06-19 阅读全文

六招教会孩子情绪管理 儿子上幼儿园,我每天早晚接送,3年下来对他班里的1个小男孩印象深刻,应该是特别深刻。那个男孩叫小杰,长的又高又壮,大脑袋上长了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应该头脑灵光,但整个人看上去有些...

2021-05-31 阅读全文

导读:当孩子受到挫折时,我们该怎么帮助他调整情绪呢? (一)明了宝宝受挫之原因 当发现宝宝闷闷不乐时,大人可以协助宝宝找出其不快乐的原因。对于许多较为内向或是不善言词表达的宝宝,大人可让宝宝以说出、画...

2021-09-15 阅读全文

七夕,七夕,我的佳期;织女,织女,我的爱妻;天上地下,千年聚齐,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我们要过的七夕总是少不了优质的七夕祝福,祝福语已经成为当下人们进行人际沟通的重要手段。想要掌握关于“七夕情绪高级句子”的信息不要担心继续阅读即可,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阅读这篇内容!...

2023-10-02 阅读全文

幼儿感知觉、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有何特点? 由于动作的发展,手眼逐渐形成协调一致的活动,可以从多方面感知事物的特性,因而感知觉发展迅速,日趋完善。 (1)触摸觉。由于皮肤觉与动觉在手上的...

2021-05-27 阅读全文

在课题研究一段时间后,我们也在反复研究《指南》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指南》指出,要“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结合这两点教育建议,我们...

2021-06-19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