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实习老师随笔:让孩子们开心地关上自己的卧室门吧

发布时间:2021-04-06 幼儿园保育老师实习工作总结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

前阵子,打开许久没登的QQ,意外的收到大四实习时候带的学生的一番倾诉,看完那段话,心里五味杂陈:“夕哥,我在家总喜欢把自己关起来,其实我在房间里也没干什么。因为这,我老妈一直唠唠叨叨,看到我关门,她总要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我房间,看看我在干什么,过分的是她走的时候总是不关门。我在门上贴”请随手关门”的纸条,却没有一丝成效。我只是想要一些自己的私人空间,怎么就那么难呢?”

刚中考结束的孩子,多么渴望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我完全理解。想起自己年少时,爸爸妈妈工作较忙,而我成绩也不需要他们操心,所以可以说我的学生生涯一直是属于放养式的,这让多少的小伙伴羡慕我呀!那时候的我们,总觉得自己成长的很快,希望在家里的地位和爸爸妈妈齐平。那时候的我们

,总有些小秘密,写在精美的日记本上,锁在书桌的抽屉里。那时候的我们,把信纸放在作业本下面,偷偷的回信给TA。那时候,好像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关上门才可以完成。于是,上演了一场又一场“妈妈开门我关门”的戏码。时代在变,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方式在变,而“开门关门”的现象依旧存在。

这样的现象很普遍,这样的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孩子的“我长大了需要隐私”和父母的“在我眼力你永远是孩子,我这样做是为你好”一直在打架,并且胜负难分。在我年少时就支持前者,现在作为一名教师我依旧支持前者。作为一个有想法的成年人,我依旧无法接受一种偏见:未成年谈何隐私?经济不独立谈何自由?

现在的孩子长大后有病的越来越多,不是说身体上的,更多是精神世界里的。强迫症、忧郁症、狂躁症云云,无不说明这些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心理是多么的不被重视。其实,作为孩子,要求的一直不多,也许仅仅只是“关上我自己的房门,让我一个人静静的待一会儿”而已。

借着这件事,我想对家长们说,有些孩子不喜欢关门,有些孩子喜欢关上自己的卧室门。其实,简单点看待这件事情,孩子们想要的无非是关或不关的权利和自由。既然是自己的卧室,那么就有权敞开着门或轻轻关上门。而发放这种自由的恰恰是我们的家长们,放还是不放,放多还是放少,这是家长们的自由。我只希望家长们,发现孩子们的想法与我们相左时,不要一竿子打死,把自己变年轻二十岁,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想一想,然后再做决定再行动。

我衷心的希望家长们,千万不要把侵占孩子可怜的隐私视为乐趣,还包裹着“我关心你”的糖衣。让孩子们开心地关上自己的卧室门吧!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错误


教育随笔: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错误

我们大班刚开学几周,我就发现新的画报摆出几天后,封面与内芯就分家了,水彩笔用了几次,不是少了笔帽就是少了几支,新的玩具拿出来没多久也会变得七零八乱的。尽管我反复强调孩子们要爱惜幼儿园的玩具、学具,可是收效并不大。

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让孩子们自己去体会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于是,玩具损坏了,我收起来了;图书撕破了,我就收了起来,不再添置新书;彩笔、蜡笔颜色不齐了,我也不提醒了。一段时间下来,孩子发现没有书看了,也没有玩具了,画画时想用的颜色也不齐了,他们就觉得难受了,也开始着急了。见此,我对孩子们做成了一次教学活动《物品去哪儿了》,让孩子们自己来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他们都争先恐后地讲了起来,不用老师多费口舌,孩子们都自然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知道没有书看,没有玩具玩,没有蜡笔用是他们自己不爱惜的结果。后来我把新书、玩具、蜡笔都补齐了,孩子们都能很爱惜物品了,班上的新书、玩具、彩笔少掉的情况也减少了很多。

总结:对于大班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单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我们当老师只要运用适当的方法,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的。让孩子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和错误效果会更好,切忌以教师为中心,让幼儿无条件地服从。

教育随笔:老师再让我们比一局吧


刚开学没有多久,就迎来了阴雨连绵的日子,若换作是平时我大概还有些闲情逸致来欣赏这江南独特的春来。可是现在,现在我遇到大麻烦了。我的教研课都没有办法上了。这鬼天气把一切都弄乱了。

好不容易等到一天不下雨了赶紧带着宝贝们出去活动,由于操场还没有干。这节课的中的一个活动环节没有办法开展,而本来这节课的活动环节就有点空,再删掉一个我怕孩子们会乱。果不其然没有匍匐前进这一环节,课上的节奏就快了很多。我原想那就算了吧!就这样好了吧。没有想到这时我听到一个声音“老师再让我们比一局吧!我们肯定能赢的。”浩杰说的很大声,其他小朋友听到了也都纷纷附和。于是我决定战局重新开始。既然孩子们想继续,又有时间继续为什么不呢?

重新开始比赛,孩子们表情一个个都很严肃,仿佛是吸取了上次比赛的经验。这次整个比赛的流程顺了很多,孩子们少了很多在一开始出现的不知所措,多了几分自信。而且速度明显比第一次比赛时快了很多。比赛的激烈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操场上响起了一阵阵的加油,呐喊的声音。整个活动的气氛热烈而有序。

我原先以为这节课可能就会那样在快节奏中平淡的结束。但是没有想到因为孩子的一句话,这节课又活过来了,重新变得生动有趣,寓教于乐。在课堂上多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多采纳孩子们的意见,或许我们会看到别样的风景。

教育随笔:让孩子自己来


孩子刚升入大班的时候,为了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我要求孩子来园以后自己脱衣服,并且挂好衣服。在我观察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还是有好多的家长替孩子拖衣服挂衣服,上前说了好几次但这种现象还是有,现在都一个宝,家长心疼孩子可以理解,但是也不能老是替孩子做该孩子做的是啊!怎么改变这一现象呢,得想个法子才行。

于是我就把衣服架子拿到教室来放在桌子上,孩子们进教室在桌子上脱衣服,挂衣服,家长不许进教室,这样就杜绝家长包办孩子做事情的现象了,而且我还要求孩子回家也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老让爸爸妈妈帮你做,还把表现好的孩子发到我们班的群里,让其他的家长也跟着学习,效果不错,现在孩子们都能自己穿脱衣服并且挂好,而且还能主动帮助其他的孩子,我们在锻炼孩子自理能力开了一个好头,同样也希望家长而坚持下去,孩子的事情然他自己做,学会放手。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不是靠老师一方面的培养就够了,还需要家长的配合,我们家园联合共同来培养宝贝们!

教育随笔:让孩子哭吧


春天来了,好多孩子跟着爸妈到野外去踏青,给班里的带来了好多小蝌蚪,放在我们班上的动物角里,这下我们的自然角里可热闹了,除了一些种子、花草盆景,娃娃鱼。还有黑溜溜的小蝌蚪,可以让孩子们仔细的观察蝌蚪的成长过程。高兴了没几天,问题就出来了:一是没有食物可以喂蝌蚪,二是由于双休日漫长的两天没有及时换水,好多蝌蚪都死了,这让我心理感到很难过,这好事变坏事了。

有一天,阿姨叫小朋友换水,笑笑怕小蝌蚪溜走,使劲的呼喊着我给他帮忙,“林老师,帮帮忙,我不知到怎么给小蝌蚪换水。”“好吧,我跟你一起给小蝌蚪换水吧。”我拿了一个筛子的盆把蝌蚪倒在里面,样的器皿里换上干净的水。这是笑笑发现好多蝌蚪都死了,伤心的说:“它们怎么都死了。”这时好几个孩子围过来看,我趁机和他交谈:“小蝌蚪在我们这里已经住了好几天了,我们都很喜欢它,可是一点东西都没给它吃,你们知道他吃什么呀?”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我马上抓住机会说:“对呀,小蝌蚪长大以后本来可以为我们吃掉许多害虫,可他住在我们这里却要饿肚子了,多可怜呀。我们怎么办呢?”笑笑接过我的话说:“还是放走它吧,让它去吃害虫。”面对这样的提议,我说:“对,这些蝌蚪也是有生命的,它们也要找妈妈,关在小小的空间里它们就会死去。下次还是让它们回到大鱼池里,你们同意吗?”“嗯。”孩子们都兴奋起来。在不经意中让孩子们传递了让它们要保护小动物。

很多孩子在遭遇挫折后,通常都会嚎啕大哭,但常常会阻止孩子哭:“不许哭,有什么可哭的!”“停住,不许让眼泪掉下来!”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听了专家的讲座,让我感触很深,我们越是去抑制孩子消极情感的表达,越会使孩子生理、心理活动不平衡,越会使孩子常常过于情绪激动。想想还是让孩子的消极情感发泄出来,让他们在挫折中学会调整自己的情感,提高耐挫能力。

接受孩子的消极情感的前提是,无论这种情感产生的原因是对是错,我们应允许孩子把消极情感释放出来,其次要允许敢于让他们表达消极情感,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消极情感,无疑是最佳的疏通、调剂情绪的方法,特别是对性格内向的孩子,更要鼓励他们表达出来,而成人应该是倾听者。

教育随笔:让孩子自己解决


教育随笔:让孩子自己解决

我班的小朋友每天来园时,喜欢从家中带来各种各样的玩具,孩子们喜欢在一起玩玩具,有的自己玩,有的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时间长了,孩子们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是谁,不一定要将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但是在玩别人的玩具的时候,一定得事先征得别人的同意。

明明小朋友一向都十分爱惜属于自己的东西,玩具带到幼儿园里,自己不玩的时候总是很小心地把它放在玩具柜里,可是别人的玩具有时候也很好玩的,于是他就藏好自己的玩具,不客气地拿别人的玩具玩。如果别的小朋友要拿回但他却还没有玩够,他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再给我玩一会儿吧,不要这么小气,老师说有好玩的玩具要拿出来和大家一起玩。”如果小朋友真的大方还好,要是碰上真的“小气”的,那就要发生纠纷了。我却装作没看见这一现象,我想尽量让小朋友通过的规则发挥作用,让孩子的行为得到自然的后果。后来,明明发现每次在争抢玩具时自己都是失败者,因为别的小朋友都会站在另一个小朋友的身边说:“明明是个小气鬼,我们不要跟他玩。”于是,每当他要玩别人玩具的时候,大家都会马上把玩具抢回去,抱在怀里,不肯给他,他觉得很委屈,就到我这里来倾诉:“老师,他们不和我玩。“是吗?那为什么呢?”明明嘟着嘴巴:“我也不知道。”我假装想了想说:“我知道了,我给你想个好办法,下次你要玩别人的玩具时,先要跟别人商量,商量好了,别人就会跟你玩了。这个办法一定有用,不信你试试。”后来,明明在想玩别人玩具的时候,会事先询问:“让我玩一会好吗?”碰到爽快的,就给了,碰到不爽快的或讲条件的“我们交换玩”,这时,他有时会犹豫,考虑半天,在玩别人的玩具时,老惦记着自己的玩具,赶快又换了回来。渐渐的明明也能把自己的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玩了。

在传统教育玩玩具的做法是:小朋友要学会谦让,老师往往回说“你们俩一起玩吧”或者“先让他玩,玩好了他会换给你的”。这些要求和劝告虽然常常能够奏效,但久而久之,活动室里发生了问题,就会找老师投诉,要求处理。其实,小朋友在交往中出现争执,让他们自己来解决,当时机不成熟,孩子没有内在迫切需要的时候,老师不出面。孩子自私,藏自己的玩具,“不合法”地玩别人的玩具,可让他满足一下自己一时的欲望,教师不必干预,也不指责,让他来尝尝自己的行为带来的苦果,让孩子自己碰壁、自己回头。陈鹤琴说过:“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去做,孩子自己能够想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去想,要让孩子自己根据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去慢慢认识他自己的行为同他自己经受的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以,我们要坚持奉行“让孩子自己解决”的教育原则。

教育随笔:让孩子自己作主


为了丰富幼儿的课间活动,让孩子在空余时间有事可做,我们鼓励孩子从家里自带一些小玩具到幼儿园来玩。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有更多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想以此培养孩子合作、谦让、互助的精神。因此,在孩子带来玩具时,我们都是极力引导孩子相互交换着玩。就这样,我们的自带玩具活动开展了两个多月,原本认为非常适合孩子的活动,可现在带的孩子却是越来越少,带的玩具越来越小。于是,我开始留心观察起来。

午饭过后,孩子们都围坐在一起,一些孩子拿出了自己的玩具,起劲地摆弄着。这时,几个没有带玩具的孩子走过来要求加入,因为玩具比较小,没有共同玩的空间,于是遭到了拒绝。立刻,其中的一个孩子嚷了起来:“你不谦让,老师说的,玩具要大家一起玩,我告诉老师。”几个孩子转身就朝我走来,七嘴八舌地诉说着。总是在倾诉自己的理由,诉说别的孩子的自私、不团结。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正想按照惯例叫那几个有玩具的孩子把玩具拿出来分享,突然一个念头闪过,于是我说“今天是星期四,是我们的玩具自己玩日。今天,如剽尔不想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分享的,就自己做主,自己的玩具自己玩。”立刻,这几个孩子傻了眼,原本以为我会支持他们来分享别人的玩具,这时不知该做什么好了。我从教室里拿出一些小玩具、书本,分给没有玩具的孩子,但这些的吸引力明显没有那些新鲜的自带玩具强。

下午孩子游戏时间,我特意找了一些天天带玩具来的孩子谈心。“你为什么不愿意把玩具借给别人玩一会呢?”孩子们给我的回答让我惊讶:“我就一个,给了他们我玩什么呢?”“他天天都不带,都来要我的,我不喜欢给他玩了。”“××上次把我的玩具都弄坏了,我妈妈说不许给别人玩了……”孩子们的理由都很充分,让我找不出什么理由来反驳。这也让我联想到“带玩具的孩子越来越少,带的玩具越来越小”这一现象,是不是也和这有关呢。于是,我特意留心了一下那些不带玩具的孩子,真的有一部分是很少甚至是从来没带过玩具来。我悄·哨地问了其中的两个孩子,他们的回答更让我哑口无言。“我们家的玩具带来要弄坏的,我妈妈说玩玩人家的也是一样的。”“我不想给人家玩,所以我就不带了。”

孩子的话,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反思。在平时,我们总是教育孩子要知道谦让,有好东西要分享。但却往往忽视了责任、天性方面的考虑。自我为中心是3—6岁孩子的年龄特征,当他只有一个玩具的时候,我们以“谦让”、“分享”的大帽子扣在他们头上,为了得到老师、同伴的肯定,孩子不得不忍痛“分享”自己的玩具。久而久之,为了不“忍痛”,干脆就不带了。而不带的孩子更可以向带玩具的孩子“分享”不同的玩具,这更让一些孩子的责任心越来越淡,带的人越来越少。同伴问的分享,有时难免会造成一些玩具的损坏,于是更让一些家长、孩子不满,就难怪带来的玩具会越来越小了。

于是,在以后的自带玩具玩的活动中,我不再极力鼓励孩子来分享,而是让孩子自己作主,选择是否要分享,和谁分享。并且将星期四定为“玩具自己玩日”,所有带玩具的孩子之间可以交换,不带的孩子由老师提供一些图书和小玩具。这样既给孩子相互交流、分享的空间,也给孩子自己作主的机会,更给孩子提高责任心的空间。

幼教随笔:老师,我们要自己玩


教师处理不慎,那些渴望公平的孩子就会感到失落,所以说幼儿教师是幼儿依恋和信任的人,也是幼儿模仿学习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孩子心中渴望什么,做孩子的知心人。

一、老师,我们要自己玩

我班有几个孩子特别爱打闹,每天晨间活动时,总爱争夺和乱丢玩具,还欺负弱小的小朋友,干扰其他伙伴活动。我花了许多心思,却始终没能改变这一现象。

有一天活动时,我走到正在大闹的孙令财和高剑朝面前说:“你们为什么不好好玩呢?”他们抢着说:“我们要自己玩。天天玩这些玩具,一点没意思。”我又问:“那你们想怎样玩?”他们看了看我,说:“我们要自己玩!”“我们要玩警察抓小偷!我们要玩骑大马!”他们争先恐后抢着回答。我同意了他们的要求,让他们自由结伴活动同时强调注意安全。只见孙令财、高剑朝、宋永福、孙文峰等几位小朋友腿下挟上木棍,手里举起马鞭在沙地里奔跑。少杰、云飞等几位小朋友在玩“警察抓小偷”。他们平日里玩时,总发生争吵,向老师打小报告,可今天却配合默契,玩得有滋有味,并且把其他小朋友也吸引过来。看着他们高兴的劲儿这时我才领悟到:他们要做小主人,玩真正自己的游戏。

因此,我们幼儿教师在一日活动中不能忽视孩子的想法,在教师和幼儿之间,应坚持民主、平等,要理解、信任、尊重幼儿,赋予幼儿主人翁思想。不要让孩子的活动受到制约。

二、争抢中孩子心中渴望什么

一次户外活动时,我听到宋雅欣小朋友大声说:“你们别争了,再争我就告诉老师。”于是,我赶紧走过去问个究竟。柴禹小朋友哭着说:“老师,这个球是我拿的,文锋又过来抢。”我严肃地说:“球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可以玩,但球是柴禹先拿的,你说应该怎么解决?那里还有很多球,你为什么不去拿另一个呢?如果你和小朋友争枪,无论谁都不会喜欢你的。”听到老师的批评,他不服气地走了。其他小朋友都高兴的望着我。

虽然这件事情过去了,但我的脑海中,常常浮现出孩子们喜悦之情。在一日活动中,幼儿之间大欺小、强欺弱的事经常发生,如果

教师处理不慎,那些渴望公平的孩子就会感到失落,所以说幼儿教师是幼儿依恋和信任的人,也是幼儿模仿学习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孩子心中渴望什么,做孩子的知心人。

教育随笔:让孩子拿出自己的勇气


教育随笔:让孩子拿出自己的勇气

勇气是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敲门砖,只有大胆的去敲门,才能走进幸运女神的庭院。当然,或许你敲开的是失败之门,但是你接着敲下去,幸运女神的门就向你敞开了。

勇气是成功的保证,如果面临抉择犹豫不决,那么你就会错过瞬息即逝的机会,只有拿出当机立断的魄力与勇气,机会才会牢牢的把握在你的手里。

希腊有句谚语:“勇气是上天的羽翼,怯懦却引人入地狱。”缺少勇气的孩子是可悲的,这将意味着他们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展现自己的才华。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只有勇于展开翅膀飞向蓝天的学生才能享受到飞翔的快乐,才能俯瞰到大地的壮观,才能到达知识殿堂的大门。

在幼儿阶段孩子们对于一切都是陌生的,而且孩子之间的关系也是纯洁的,他们之间没有歧视与嘲笑,因此在这个阶段让孩子们拿出勇气,做各种尝试,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体会到只要有勇气一切都是可以做到的,这样做就可以让他们从小树立自己能行的信念,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他们就有勇气去做任何的事情。

记得曾带过的几个孩子,党昊明是我新接大班带的一个孩子,一个聪明、羞涩的男孩子,记得刚接触他时,无论是课堂上还是生活中,无论他说得多么的精彩,都会把他自己紧张得满脸是汗,更有甚者会泪流满面。针对他的情况,我与家长交换的意见,建议他们多带他走出去,提高他的交往面,同时鼓励他多参加幼儿园的各种活动。清楚地记得在我们第一次组织的诗歌朗诵活动中,他只是朗诵了一首古诗《枫桥夜泊》,但是他站在台前声音是颤抖的,最后是留着泪朗诵完了,当他终于走下台的时候,我带头和所有家长小朋友一起送给了他最热烈的掌声,在泪眼中他看到了大家赞许的目光,也自信的扬起了头。从那次以后,无论做什么他都能够大胆的去做了,在我们的新年联欢活动时,妈妈陪他一起表演的节目,看着自己虽然仍十分害羞但已不再胆怯的儿子,妈妈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光芒。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错误 教育随笔: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错误 我们大班刚开学几周,我就发现新的画报摆出几天后,封面与内芯就分家了,水彩笔用了几次,不是少了笔帽就是少了几支,新的玩具拿出来没多久也会变得七零八乱的。尽管我反复强调孩子...
    2021-05-27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老师再让我们比一局吧 刚开学没有多久,就迎来了阴雨连绵的日子,若换作是平时我大概还有些闲情逸致来欣赏这江南独特的春来。可是现在,现在我遇到大麻烦了。我的教研课都没有办法上了。这鬼天气把一切都弄乱了。 好不容易等到一天不下雨...
    2021-04-29 阅读全文
  • 妈妈们停停手吧,让孩子自己来 中国的妈妈们正在经受丧偶式教育,爸爸们的严重缺席,导致妈妈们心力交瘁,但事倍功半,有时还适得其反。 从教30年,看过太多的负责任的妈妈,孩子的发展反而没有想象的顺利,究其原因,不是妈妈们不努力,而是出...
    2020-10-2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让孩子自己来 孩子刚升入大班的时候,为了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我要求孩子来园以后自己脱衣服,并且挂好衣服。在我观察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还是有好多的家长替孩子拖衣服挂衣服,上前说了好几次但这种现象还是有,现在都一...
    2021-05-04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让孩子哭吧 春天来了,好多孩子跟着爸妈到野外去踏青,给班里的带来了好多小蝌蚪,放在我们班上的动物角里,这下我们的自然角里可热闹了,除了一些种子、花草盆景,娃娃鱼。还有黑溜溜的小蝌蚪,可以让孩子们仔细的观察蝌蚪的成...
    2021-04-26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错误 我们大班刚开学几周,我就发现新的画报摆出几天后,封面与内芯就分家了,水彩笔用了几次,不是少了笔帽就是少了几支,新的玩具拿出来没多久也会变得七零八乱的。尽管我反复强调孩子...

2021-05-27 阅读全文

刚开学没有多久,就迎来了阴雨连绵的日子,若换作是平时我大概还有些闲情逸致来欣赏这江南独特的春来。可是现在,现在我遇到大麻烦了。我的教研课都没有办法上了。这鬼天气把一切都弄乱了。 好不容易等到一天不下雨...

2021-04-29 阅读全文

中国的妈妈们正在经受丧偶式教育,爸爸们的严重缺席,导致妈妈们心力交瘁,但事倍功半,有时还适得其反。 从教30年,看过太多的负责任的妈妈,孩子的发展反而没有想象的顺利,究其原因,不是妈妈们不努力,而是出...

2020-10-21 阅读全文

孩子刚升入大班的时候,为了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我要求孩子来园以后自己脱衣服,并且挂好衣服。在我观察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还是有好多的家长替孩子拖衣服挂衣服,上前说了好几次但这种现象还是有,现在都一...

2021-05-04 阅读全文

春天来了,好多孩子跟着爸妈到野外去踏青,给班里的带来了好多小蝌蚪,放在我们班上的动物角里,这下我们的自然角里可热闹了,除了一些种子、花草盆景,娃娃鱼。还有黑溜溜的小蝌蚪,可以让孩子们仔细的观察蝌蚪的成...

2021-04-26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