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中班教案《给广告分类》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04-12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反思

中班教案《给广告分类》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分析、归类能力,在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广告的种类,并初步学习为广告分类,探索、发现生活中广告的多样性及特征,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给广告分类》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在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广告的种类,并初步学习为广告分类。

2、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类能力。

3、探索、发现生活中广告的多样性及特征。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幼儿已收集的广告画、广告语等资料

活动过程:

为了让幼儿更加深入的认识广告,了解广告的特点,我们开始组织幼儿讨论广告的类别,给广告找朋友。孩子们在反复讨论中将广告分为日常用品类、电器类、食品类、药品类、服装类、公益广告类等等几大类别,孩子们在分享整理中初步了解到广告的特点,知道广告要靠语言、画面去吸引人们关注。

活动反思:

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从一位引导者的角度参与到活动中去,可以更大程度的拓展幼儿的思维。在给广告分类中,我没有急于将答案告诉幼儿,而是引导幼儿从广告的内容进行分类。从表面看,中班孩子给广告进行分类似乎有点难度,但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孩子的已知经验和对它的兴趣都可以让他们在“翘翘脚”寻找到答案。在分析广告的过程中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广告的特点,为下一步设计广告作好铺垫。

幼儿百科:广告一词,据考证是一外来语。它首先源于拉丁文advertere,其意为注意、诱导及传播。中古英语时代(约公元1300—1475年),演变为Advertise,其含义衍化为“使某人注意到某件事”,或“通知别人某件事,以引起他人的注意”。直到17世纪末,英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活动。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幼儿园中班教案《收集各类广告》及教学反思


中班教案《收集各类广告》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制作亲子报,增进亲子之情,启发幼儿通过各种手段收集各类广告,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广告的兴趣,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收集各类广告》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通过各种手段收集各类广告,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广告的兴趣。

2、通过制作亲子报,增进亲子之情。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纸、水彩笔、剪刀、各种报刊、杂志、广告宣传材料;

2、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的意图、内容,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合作。

活动过程:

1、由于广告的涉及面很广,所以我们先请孩子们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公共场所等地方收听、收看、查阅各种广告,并对感兴趣的广告进行模仿,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广告的兴趣。孩子们对此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回家后不顾看自己最喜欢看的动画片,而一门心思研究起广告;有的孩子还把爸爸妈妈叫来一起表演电视上的广告。

2、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收集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广告图画、标志、广告语,一起制作一份“广告上说了啥”的信息报。虽然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但孩子们却不放过表现自己的机会,从收集各种广告到版面的设计,再到装饰画面,你都能从报上找到孩子们自己的创意。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家长们充分感受到活动给幼儿带来的发展,在主动配合中进一步走进了我们的课程,了解了我们的课程,成为课程实施的支持者。

活动反思:

此活动从幼儿的兴趣入手,激发了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收听、收看广告的同时学会了关注周围的事物,培养了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们在收集广告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他们将自己新近知道的广告说给自己的小伙伴听。孩子们这种自发的交流行为,也促使了我们下一步活动的形成。家长们作为活动的合作者、支持者,在了解到我们的活动意图之后,能主动的配合我们活动的开展,为我们下一步活动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幼儿百科:广告是一种传播工具,是将某一项商品的信息,由这项商品的生产或经营机构(广告主)传送给一群用户和消费者。

幼儿园中班教案《物品分类》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中班教案《物品分类》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按大小、颜色、用途等两种不同特征对物品进行分类。

2、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难点

操作卡的使用,物体的粘贴

活动准备

标记卡、托盘、一棵苹果树、大小、红、黄颜色的苹果若干、实物水果、文具、衣物、操作卡、胶水、音乐、手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昨天是动物王国国王的生日,小动物们都为国王献上了各种各样的礼物,谁知道都有什么呀?这么多的礼物都放在了一起可真乱呀!小朋友愿意帮助国王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摆放吗?(幼儿按照标记卡的内容对物品进行大、小和用途进行)

二、进行部分

1、按用途分类

2、按大小、颜色分类

三、动手操作分类

请小朋友把记录卡打开,我们一起看一下记录卡上有许多漂亮的分类框,每个分类框都有一个标记,第一个是黄色的鞋子,和它对应的是兰色的鞋子。

中间的是大的学习用品,和它对应的是小的学习用品。最后一行是大的玩具,和它对应的是小的玩具,请小朋友按照要求把口袋里的物品贴到相应的分类框里吧!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所授内容为重办数学活动《物品分类一》,活动目标:1、尝试按大小、颜色、用途等两种不同特征对物品进行分类。2、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物品分类”是一节很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课,即可以让幼儿学会分类管理,又培养了幼儿日常生活中整理物品的好习惯。

本节课我采用是以创设故事情境,让幼儿以游戏的方式对已知物品进行一维、二维的分类拜访,活动开始便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以故事“国王的生日礼物”导入,随后让幼儿思考问题,引导幼儿发散思维,一步一步去解决问题,幼儿和我预想的一样,他们能很好的与教师互动,对物品进行分类。第二环节操作卡的使用,在操作前教师积极有效地引导很重要。在操作中,教师积极观察引导。整节课中不断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幼儿的秩序感。

数学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幼儿通过数学的学习可以去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同时它又具有逻辑性和严谨性,我们要注重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手脑结合,才能让他们更易理解和接受。

本次活动层次清晰,但不足之处是幼儿动手操作卡的应用,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让幼儿对自己工作的准确性得到认可,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克服困难,弥补不足。

幼儿百科:分类,是指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

不知道本文“幼儿园中班教案《物品分类》及教学反思”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幼儿园中班教案《果实分类》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2、能够区分水果、干果、蔬菜、粮食作物的异同点,并按一定的标准分类、统计。

3、培养幼儿互相协调、合作能力,体验秋天大丰收的喜悦心情。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理解相关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重点难点

重点:用汉语各种水果、蔬菜、粮食的名称。

难点:用汉语正确说出字、词、句的发音。

活动准备

1、各种水果、干果、蔬菜、粮食作物的实物。

2、操作小卡片(画有各种农产品),分类统计表(六大张的分别贴在班级各处强上。)

3、篮子若干个。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或农作物的外形特点及作用。

2、实物分类操作活动。

幼儿分组讨论,将桌上的实物进行分类操作,并且引导幼儿比较水果、干果、蔬菜、粮食作物的异同点。

⑴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收集了这么多的水果和农作物,它们堆在一起显得太杂乱了,我们一起给它们分一分家,想一想可以怎么分?

⑵每组请小朋友说说为什么这样分类?水果、干果、蔬菜、粮食作物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分类统计活动

引导幼儿根据物体的大小、颜色、特性来进行分类统计。

(1)向幼儿介绍分类统计表的记录方法。

(2)幼儿6人一组,每组一张分类统计表,小组成员协调合作共同统计,

(3)展示幼儿小组统计结果,并请幼儿介绍小组统计内容。

4、庆祝丰收活动。

律动《摘果子》,让幼儿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心情。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幼儿已经能基本用汉语流利说出各种物品的名称,少数幼儿还需加强练习。在上这节课的时候,如果我的教学方法更活泼一点,效果相应的也会好很多!

幼儿百科:被子植物的雌蕊经过传粉受精,由子房或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萼片等)参与发育而成的器官。果实一般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其中,果皮又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种子起传播与繁殖的作用。

幼儿园中班教案《树叶分类》及教学反思


中班教案《树叶分类》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用语言简单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能按某一特征为树叶分类(如颜色、大小、形状等),培养幼儿对自然界探究的欲望,感受对生活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树叶分类》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按某一特征为树叶分类(如颜色、大小、形状等)

2、能用语言简单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3、培养幼儿对自然界探究的欲望,感受对生活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按某一特征为树叶分类。

难点: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每组红、绿、黄三种颜色的篮子各一个,大、小篮子各一个,树叶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入:猜谜语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学本领准备了一样东西,这种东西小蚂蚁用它来做小船,小蟋蟀用它来做帐篷,它还可以用来做肥料,它是什么?谁猜出来了?

二、探索方法。

1、出示形状、大小不同的树叶,请小朋友把它们分一分,放到篮子里。

2、指名上台演示分类方法,并说说分类的过程。

三、进入情境,实物操作。

1、师:教室的外面有好多树叶掉下来了,我们去拾一些回来,分一分类,好吗?带小朋友去捡树叶(教师制作的学具)。

2、幼儿分小组进行分类,尝试用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教师引导幼儿从篮子的颜色、大小引导幼儿整理归类。

3、师生互动:谁来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四、送树叶回家

1、教师戴上小蚯蚓头饰,请小朋友和小蚯蚓一起送不同种类的树叶肥料回家。

2、唱《树叶歌》后与树叶告别。

延伸活动:

整理玩具角里的玩具,分类摆放。

教学反思

设计本课时,我以主题内一个故事的内容激趣引入,幼儿兴致很高,在探讨分类的方法时,幼儿纷纷发言,在指名板演时欲欲跃试。在操作过程中,幼儿能通过协商的方法按某一特征把树叶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结束时,设计送树叶回家这个游戏,既进一步强化了分类,又使幼儿认识“叶落归根”的自然规律了,增长知识。整堂课,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了合作交流,享受了成功的乐趣。本课存在的不足是,对幼儿自主探索的重视不够,如果一开始直接去捡树叶回来就让他们试一试分类,效果是否会更好呢?

幼儿百科:分类,是指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

相关推荐

  • 幼儿园中班教案《收集各类广告》及教学反思 中班教案《收集各类广告》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制作亲子报,增进亲子之情,启发幼儿通过各种手段收集各类广告,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广告的兴趣,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2021-04-13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果实分类》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2、能够区分水果、干果、蔬菜、粮食作物的异同点,并按一定的标准分类、统计。 3、培养幼儿互相协调、合作能力,体验秋天大丰收的喜悦心情。 4、培养幼儿大胆发...
    2020-12-21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物品分类》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中班教案《物品分类》及教学反思”!活动目标 1、尝试按大小、颜色、用途等两种不同特征对物品进行分类。 2、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及...
    2020-07-14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树叶分类》及教学反思 中班教案《树叶分类》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用语言简单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能按某一特征为树叶分类(如颜色、大小、形状等),培养幼儿对自然界探究的欲望,感受对生活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
    2021-04-10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分类与计数》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将物品按用途分类。 2.根据物品的共同特征设计标记。 3.在活动中学习,能够有条理的对物品进行收拾和整理。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
    2020-09-19 阅读全文

中班教案《收集各类广告》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制作亲子报,增进亲子之情,启发幼儿通过各种手段收集各类广告,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广告的兴趣,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2021-04-13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2、能够区分水果、干果、蔬菜、粮食作物的异同点,并按一定的标准分类、统计。 3、培养幼儿互相协调、合作能力,体验秋天大丰收的喜悦心情。 4、培养幼儿大胆发...

2020-12-21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中班教案《物品分类》及教学反思”!活动目标 1、尝试按大小、颜色、用途等两种不同特征对物品进行分类。 2、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及...

2020-07-14 阅读全文

中班教案《树叶分类》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用语言简单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能按某一特征为树叶分类(如颜色、大小、形状等),培养幼儿对自然界探究的欲望,感受对生活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

2021-04-10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习将物品按用途分类。 2.根据物品的共同特征设计标记。 3.在活动中学习,能够有条理的对物品进行收拾和整理。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

2020-09-19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