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感恩教育:给孩子创造一个爱的氛围

发布时间:2021-04-14 简短的给孩子的一封信 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 设计一个幼儿园教学活动方案

“感恩”,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很新鲜的词。在现在很多的独生子女家庭里,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生活在富裕的物质环境中,要什么有什么,很多孩子都认为得到的东西似乎是理所当然,爸爸妈妈所做的事情当然也是他们应该做的。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多半会成为一个自私自利,不关心其他人的人。

感恩是一种心态

从小让孩子学会感恩,这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现代文明的体现。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多方面的,感恩教育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孩子在学校不仅要学会加减乘除,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孩子要认识到,在家庭里爸爸妈妈对孩子之爱不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双向互动的。孩子不仅要接受来自爸爸妈妈的爱,更应懂得爱的反馈和回报。我们举办了整个活动,真实地感受到了我们的孩子其实是很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与其责怪现在的孩子不懂关心他人、眼里只有自己,不如给他们创造一个爱的氛围,让他们学会关心。

感恩应该从父母做起

教育专家朱棣云说,感恩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整个传统到现在变得淡薄了有很多方面的因素。现在很多的独生子女家庭把养育孩子不是当作一种义务,而是当成自我情感的满足,给孩子处处创造优厚的生活条件,他们没有想到,这种做法从孩子的角度来说,是非常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做感恩教育的学校出发点非常好,但是我认为,整个教育更应该是父母做的,是应该在养育的过程中让孩子明白父母的辛苦。在这次活动中,很多父母感激学校,但是他们是否意识到了自己日常教育中的不足。

朱棣云说,感恩是个小小的点,但涉及的面很广,这与一个孩子能否独立有很大的关系。独立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孩子整个的成长整个的教育都在学习怎么独立,只有他独立了,他就能面对他所要面对的一切问题。

如何教孩子学会感恩呢?

感恩,是人性善之反映。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开始,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心周遭的世界,进而关心整个人类。那怎么教孩子学会感恩呢?

1.首先让孩子自己经历生活的不容易。爸爸妈妈不能什么都帮孩子做到,不要让孩子什么都不管,只管学习。孩子作为一个人,应该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关心。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代表只是创造顺境,顺境和逆境对孩子的成长都有好处,逆境对孩子学会感恩更加有利些。让孩子自己体会得到和失去,学会承受错误。

2.爸爸妈妈以身作则。爸爸妈妈既各自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又共同分享家庭的利益。爸爸妈妈自己要孝顺父母和长辈,关爱家里每个人的需求。不要把孝敬老人变成了孝敬孩子。

3.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根据孩子年龄,指导孩子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家务就是义务,不要在孩子做家务后支付报酬和奖励。还可以带孩子参与社区服务,如访问敬老院,感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体验父母的辛劳,更加珍惜家庭生活的幸福。

4.生活中处处实践“分享”。爸爸妈妈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感,杜绝溺爱。分享不是口号,而应体现在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每一件好吃的一起吃,夜深人静不要把电视声音开得太响,和爸爸妈妈一起打扫家里,照顾老人……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创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关键词:

导读:家庭的心理氛围、家长的心理特征对孩子的心理发育有着重要影响。要创造并保持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平等,平等是创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的前提。父母、子女任何一方的优越感都会对其他家庭成员造成心理压力、产生心理隔阂。其次是理智,

家庭的心理氛围、家长的心理特征对孩子的心理发育有着重要影响。要创造并保持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平等,平等是创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的前提。父母、子女任何一方的优越感都会对其他家庭成员造成心理压力、产生心理隔阂。其次是理智,只有理智能够克制自己的心理冲动,并冷静地对待和处理问题,这样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而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孩子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最后是开放,这里所说的开放是指家庭成员能够坦率地平等地以其他成员可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毫无顾忌地发泄。另外,家长的教育能力和家长之间关系的好坏,也直接影响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的形成。总之,家长应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努力创造 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有如下特点的家庭氛围利于家教:1、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有相互交谈的愿望,能倾听别人的谈话。能做到求大同存小异,不争吵、不记仇。2、家庭成员相互关心和帮助。不但人人都积极进取,还可从家庭中获得鼓励和支持。无论谁遇到困难或生病,都能得到家人的关心和帮助。3、家庭成员相互尊重,人格平等。能尊重个人的私事。家长不专制,孩子不骄横。遇事能民主协商。4、家庭有整体感。有相同的伦理道德观,有共同遵守的是非准则。各尽其责,荣辱与共。全家人经常一起旅游或参加文体活动。5、家庭中充满轻松愉快的气氛,没有相互挖苦、讥讽和轻蔑的现象。6、家庭成员都能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嗜好,营造和保护良好的家庭环境。

为孩子创设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


家里都只有一个孩子,和我们小时候大不同,家长关心的不仅是孩子是否吃饱,是否穿暖,而且更重视他们能力的培养,更懂得健康的含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有健全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风貌,有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可见健康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暑假里读了《儿童心理健康知识手册》,这本书94年出版的,面对新书不断的今天,他也算是老古董了,但介绍的育儿经验还是实用性很强的,作为家长,作为老师都是值得一读的,尤其是当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时,翻一翻这本书或许能得到什么启发。

这本书分四个章节,第一章节是儿童教养方法指导,第二章节是儿童心理素质的开发,第三章节是儿童个性品德的培养,第四章节儿童心理疾病的防治。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以一个问题作为题目的,比方说:怎样和孩子谈话,接着摆事实,参考引用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资料加以论证,条理非常清楚,1、2、3、4这么几点对照,你就心里有点底了。

书中介绍了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它是人生长、发育、的温床,又是塑造情感、意志、性格、品德的场所。家庭的地位、家庭的气质、家长的教育思想、教养方式直接影响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过:“幼年受于家庭的教训,虽微薄细致,往往终身而不忘。”那么如何来创设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呢?

1、以身作则的榜样示范

首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使孩子对父母一直有一个好印象,父母在孩子面前尽可能表现出优秀的行为,使孩子永远对父母充满信心,永远将父母看作是最为可靠和信赖的人;其次,当今是个信息化的世界,作为父母要紧跟时代的要求,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科学育儿方法,配合学校做好对孩子的培养;另外,家长也要有个健康的心理,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为孩子做出榜样,注重从小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心理和自信心,这必将使孩子收益无穷。关于这一点我写了一篇博文《看,就学“韩剧”中的礼仪》,

2、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

家长不同的教育方式,必然对孩子心理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有的教育方式能给孩子带来积极作用,有的则会妨碍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作用。在我们的教育中,常常出现俩中极端情况,一种是溺爱、放纵、任其所为,另一种则是过于严厉、粗暴、专制、束手束脚,这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方法是以平等、民主、科学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孩子,使得孩子在轻松、愉快、友好、和谐的家庭氛围中获得积极的影响,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关于这一点我写了一篇博文《让倾听踢走“代沟”》 3、建立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

父母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一定要有进行交流沟通的时间。父母之间可经常相互交换育儿策略,相互补充完善,特别在教育孩子上面要达成一致意见,不至于在教育孩子时发生分歧,无论对自己还是孩子都不利。父母同时也要把孩子看成具有自觉的主观意识与独立人格的主体,进行沟通时把孩子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鼓励孩子向自己提意见,作为父母重视自己的不足,如果错怪孩子要及时道歉,忘记了承诺要及时补上,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家庭关系。关于这一点我写了一篇博文《也可以这样教孩子懂事》。

三、积极改进孩子自身的不足

由于每个孩子心理承受的不同,导致在同样情况和条件下,有的人心理在正常,而有的人心理异常。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能客观分析与评价自己,对他人的嘲笑、冷落以及遇到的挫折能坦然接受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什么样的家庭氛围对宝宝的成长最有利呢?

首推父母恩爱,至少父母恩爱的孩子心理更健康,抗挫能力和自信心都会较强;其次是生活作息有规律,宝宝尚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利于他们成长,熬夜、抽烟、三餐不定时、饭店常客家里不开火的饮食习惯等等对宝宝的健康是极为不利的。第三,营造家庭文化,家里爱聊的话题、经常观看的电视节目、家里出现的书报杂志、来往的客人、经常去哪些场所等等都是家庭文化的元素,这些都会渗透在孩子的身心当中,慢慢在孩子身上形成家庭烙印。

以前有位同事自己不爱看书,即使为了孩子逼着自己看书也没用,因为她一看书就会瞌睡。最后她采取的办法是,在家里腾出一个角落,设置几个书架,放上各种各样适合孩子的书,摆在孩子够得着的地方,还铺上了舒适的地毯,而看不看书由孩子自己定,自己只负责保持读书环境的整洁,最后他的孩子也爱上了看书。这是一个创设良好环境的典型例子,也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育儿心得:创设民主的家庭氛围


育儿心得:创设民主的家庭氛围

尊重、理解孩子是教育好孩子的重要条件。爱孩子,就要了解孩子,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孩子在成长期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父母是事事去干预,还是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这是在家庭教育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事实证明:让孩子有充分的独立和自由,在民主的气氛中有较多发表意见的机会,这种教育方式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现在发生在大学中的极个别恶性事件,究其原因,大多是由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所致。这些学生往往学习成绩不错,有的甚至一路免试直升到研究生,但恰恰是因为缺少健康的个性而使其无法正视人生的挫折。健康个性的培养与家庭有着直接关系。

孩子出生后,和父母的接触最多,因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思想品德、个性品质、知识经验、智慧才能、情感意志和育儿技能等方面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关系到孩子健康个性的养成。独生子女教育成功的家庭另一个共同点是民主型的教育方式:父母对己,注意提高自身修养,以身作则;对孩子则充分尊重、理解。抓学习首先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着手,以使孩子养成学习的自觉性,让孩子在优良和谐的环境中陶冶性格,形成健康的个性。

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健康的孩子固然是一项需要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共同携手的系统工程,但如果在家庭教育这一环节中,能有意识地注意到上述几点,相信独生子女教育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说,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称职家长对他们的培养与教育。

相关推荐

  • 为孩子营造一个游戏的氛围 今天上午的角色游戏开展时,大多数幼儿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并认真听老师讲话,可是王梓阳阳在教室不停地从一边跑到另一边,完全没有理会周围的事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后来,老师提醒了他:“王梓阳阳,请你...
    2020-11-17 阅读全文
  • 给孩子营造什么样的家庭氛围 刚开学刘老师推荐读《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一书,读后受益颇深,深感遗憾看到这本书有点晚。感触到,教育不可逆性,错过了时机,很难弥补。 在教育孩子方面一直很头疼,有时感觉无从下手,尤其这两年孩子大了,意...
    2020-09-21 阅读全文
  • 幼儿园教师要给孩子营造民主氛围 案例: 又到孩子们吃小点心的时候了,今天吃的是海苔味饼干,孩子们已迫不及待地等着吃了,可今天的饼干是两个人一包,且里面的数量不是偶数,怎么分才能体现公平、公正,孩子间也不伤和气呢? 张老师忽然灵机一动...
    2021-05-02 阅读全文
  • 创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关键词: 导读:家庭的心理氛围、家长的心理特征对孩子的心理发育有着重要影响。要创造并保持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平等,平等是创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的前提。父母、子女任何一方的优...
    2022-01-03 阅读全文
  • 给幼儿创设了这么一个说的氛围 乌龟和兔子是幼儿喜欢的小动物,而且是幼儿园常见的小动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选择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本活动正好符合这一个要点。幼儿都听过乌龟、兔子跑步比赛的故事,对...
    2021-12-20 阅读全文

今天上午的角色游戏开展时,大多数幼儿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并认真听老师讲话,可是王梓阳阳在教室不停地从一边跑到另一边,完全没有理会周围的事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后来,老师提醒了他:“王梓阳阳,请你...

2020-11-17 阅读全文

刚开学刘老师推荐读《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一书,读后受益颇深,深感遗憾看到这本书有点晚。感触到,教育不可逆性,错过了时机,很难弥补。 在教育孩子方面一直很头疼,有时感觉无从下手,尤其这两年孩子大了,意...

2020-09-21 阅读全文

案例: 又到孩子们吃小点心的时候了,今天吃的是海苔味饼干,孩子们已迫不及待地等着吃了,可今天的饼干是两个人一包,且里面的数量不是偶数,怎么分才能体现公平、公正,孩子间也不伤和气呢? 张老师忽然灵机一动...

2021-05-02 阅读全文

关键词: 导读:家庭的心理氛围、家长的心理特征对孩子的心理发育有着重要影响。要创造并保持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平等,平等是创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的前提。父母、子女任何一方的优...

2022-01-03 阅读全文

乌龟和兔子是幼儿喜欢的小动物,而且是幼儿园常见的小动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选择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本活动正好符合这一个要点。幼儿都听过乌龟、兔子跑步比赛的故事,对...

2021-12-20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