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随笔:糖果小头花
发布时间:2021-04-23 幼儿园托班教育随笔 托班教育笔记 幼儿托班教案 我们托班的小宝宝们也非常的爱美。两岁多点的小女孩都留起了长发。有一个小美女叫茹茹,她妈妈每天都把她打扮得花枝招展,而且头上的小辫也是扎的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头花美丽极了。有一天,刚睡完午觉我开始给宝宝们洗刷打扮。当我给茹茹梳小辫时,突然少了一个漂亮的糖果头花,我开始到处找还是没发现。我忽然记起来我们班的小朋友们,托班宝宝这个年龄阶段正是什么东西都会乱吞食的阶段,我觉得可能是宝宝误拿了。果然,我眼睛扫了一圈看见小豪嘴里咕咕的,我也没有打草惊蛇,我选择了发放真的糖果。我说宝宝们大家今天睡午觉睡得都非常好,老师你现在要奖励大家糖果吃了,我生怕他把东西吞下去,我就先到了小豪的身边说,豪豪你能不能先品尝一下老师的糖果呢,我觉得我的糖果不仅颜色好看,而且吃起来也比你的甜很多,你把你的先吐出来我给你保管者好吗?慢慢的他把糖果头花吐了出来。我开始慢慢给他分析,他吃的不是糖果。我说如果在乱吃东西肚子里会有小虫子,会肚子疼,会打针特别特别的疼,如果想吃什么东西可以告诉老师,老师帮忙解决。他半知半解的点了头。
我觉得针对托班宝宝乱吞食东西的习惯,老师不能一味的盯着看,也要给小朋友讲讲道理,讲一下不这样做的理由,双管齐下可能会事半功倍。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新年的糖果
小班幼儿对于色彩鲜艳的糖果特别感兴趣。新年快到了,到处都是营造着新年的气氛,孩子们快乐无比,于是我顺应孩子们的心理特征,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寻找喜欢的糖果的形式,初步理解和感知物体的空间方位。以糖果为载体,在活动中通过各极主种感官的运用让幼儿感受空间方位上下、前后、里外,外、并能用语言正确表述出来,获得空间方位概念的掌握和游戏的快乐。
活动反思
1、教学环节设计游戏化。
此活动环节设计结合了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有趣、好玩,整个过程孩子们心情愉快,积极活跃,是活动的“主体”。
2、多种感官相结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此活动的设计环节紧紧围绕糖果,幼儿找糖果、说糖果、藏糖果、尝糖果的活动中,通过不同形式、多种感官相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理解和感知物品的上下、前后、里外空间方位。
3、注重培养小班幼儿探索学习的意识。
教师以游戏为载体,利用幼儿的心理特征,通过幼,纸盒里儿生活中最常见也是最喜爱的糖果,从找、说、藏、尝等个糖果,一步步深人下去,幼儿学习兴趣始终保持,主动参与,激发了孩子们学习、尝试、探索的内在动力。
教育随笔:我们班的“糖果兄妹”
糖糖和果果是我们班的一对龙凤胎,糖糖是哥哥,果果是妹妹,两个小朋友长得很乖巧,让人都非常欢喜,可是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们俩出现了很多小状况。
两位小朋友,在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很是宠爱,因此在幼儿园会出现一些比较任性的行为。入园刚开始,大部分小朋友都会出现一些“想做什么就做”的行为,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是以常规教育为主,经过一个多月的适应,班上大部分小朋友都可习得了一些常规,可是糖糖和果果还存在一些不好的行为。
从第一天上学开始,每天早上入园,都会在门口上演一场“哭戏”,两个小朋友都是老师抱着进活动室的,两个小朋友吃饭也是一个难题,不喜欢的,不合胃口的,都会推到一边,不吃不喝,或者是慢慢吃,糖糖相对任性些,什么不和他的意,就会大哭,趴在地上,怎么弄也不起来,有时候真那他们没办法。
因此我们班老师都有了自己的方法,起床不起会采取激励的方法,“果果,哥哥起来了,衣服都穿好啦!”妹妹立刻就会在床上动动,针对不一样的情况,采取不一样的方法,相信在后面的生活中,俩兄妹会慢慢改掉不好的习惯。
托班随笔:小跟班
我们班的李彦翕俊小朋友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只要是他坐的位置,每天都会有吵闹声,上课也是如此。我一次次的示意他不要说话,可他也只是安静几分钟,不一会儿又开始叽叽喳喳了。为此我很是烦恼,也尝试过很多方法,但都效果不佳。
一天中午吃完饭,其他小朋友都在排队漱口,只有他一边和别的小朋友打闹,一边有说有笑的。我本来想训斥他,可转念一想,斥责对他可没用,为何不换个法子?于是我想了想走过去跟他说:“李彦翕俊,你漱完口了吗?”他点了点头:“那你来帮老师抹桌子,好吗?”他开心地点了点头。我一边擦桌子一边说:“以后老师每天都找一个各方面表现好的小朋友来当老师的小助手,小朋友说好不好?”孩子们听完异口同声地说好
,接着我又说到:“今天的小助手是李彦翕俊小朋友,那明天是谁呢?”
通过这件事,看得出来,李彦翕俊小朋友是个好动的孩子,既然他喜欢劳动,那我就将计就计,每次有事我就找他,比如:发课本、发笔、帮老师拿东西等等……小事情,我会第一个找他,慢慢地他就成了我的“小跟班”,这两天我发现他上课也不那么爱讲话了,还会主动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他的改变让我明白,其实每个孩子们眼中的那个“捣蛋鬼”都有他自己的优点,与其让他墨守成规,不如让他发现自己,其实越是看似调皮的孩子更需要老师和家人的关爱。
小班随笔:果果的故事
肖春芬果果是我们班上一个可爱又爱哭的漂亮小女生,今天做完操回来,小朋友们正在喝水休息。这时有小朋友跑过来跟我说:“老师,果果把一盆花打翻了。”我过去一看,盆栽从窗台上摔下来掉在地上,一片狼藉。我刚想想大声质问是怎么回事,可看到果果紧张又害怕的眼神还有快要哭的表情,我便边收拾边放低声音说:“没事,以后不要乱碰了,知道吗?”这时嘉博对我说:“老师,果果不是故意的。我换鞋子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花盆,果果看见了帮我扶一下,结果不小心把花盆弄下来了。”我听了之后马上对果果说:“对不起,老师错怪你了,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好孩子。”果果的脸上露出了释怀的笑容,还对我说:“老师,我帮你收拾吧。”其他小朋友也都来帮忙,不一会儿我们就把地面打扫干净了。
看着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想:如果没弄清楚事情真相就大声质问果果,会给孩子带去多大的伤害,更何况这是因为孩子出于爱而不小心造成的失误。因孩子的心是很脆弱的,需要我们老师好好地呵护,才能健康又快乐地成长。
通过这事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无论发生什么事,出现什么问题,都不应该随便处理,而要耐心询问,认真观察,妥善处理。否则,将错怪孩子,搓伤孩子自尊心,自己也会深深自责而懊悔不已。同时发现误解孩子时要主动向孩子承认错误。我们的主动认错,也是让孩子懂得做错事情要勇敢承认,也是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孩子会更加亲近和信任我们。
教育随笔:被吃掉的糖果
教育随笔:被吃掉的糖果
今天,我打算通过做游戏来教小朋友们认识1、2、3,所以,在上课前我就已经将材料准备好了。活动开始了,我为每组幼儿分发了操作材料:糖果若干、糖袋3只(上面有1-3的圆点),目的是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通过夹糖、装糖、品糖等游戏感知3以内的数量,提高幼儿点数、计数及匹配的能力。
我先让孩子进行夹糖游戏,孩子们把小手变成夹子伸到篮子里去夹糖果,之后,我又请幼儿进行匹配:“请小朋友数数袋子上有几个圆点,然后往袋子里装和圆点一样多的糖。”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突然,李思琦跑过来说:“老师,楠楠把糖果都吃了!”我过去一看,原来,楠楠没有按照圆点的数量装糖,多余的糖都被楠楠吃完了。
糖是幼儿熟悉、喜爱的食品,小班的幼儿年龄小,更爱吃糖果。楠楠小朋友平时很喜欢吃糖果,肯定是被糖果诱惑分了心,没有听清楚我的要求,应该不是故意贪吃糖果的。楠楠小朋友胆子比较小,如果直接批评效果可能不好,或许应该换一种方式试一试。我对她说:“宝贝,你看这里有几个糖袋?糖袋上有什么?”“有圆点”楠楠说道。我请她数一数每个糖袋上的圆点是不是一样多。“不一样,这里有一个点点,那里有三个”糖袋上有几个圆点就装几个糖果。在这以后,楠楠按照活动要求顺利地分配好了糖果。小朋友们装好糖果以后,我们进行了分享糖果环节,孩子们快乐的品尝糖果带来的美味,最后,整个活动顺利地结束了。
在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表述非常重要,在幼儿操作活动中,过于琐碎的言语容易干扰幼儿对要求的提炼,因此,教师的语言要简练而清晰,如果幼儿没能听清楚,教师要耐心的把材料的设计要求重新告诉幼儿,必要时进行一些示范。
托班教学随笔:教育的效果
上学期一直教小托班的孩子学习一个跟着一个走,就是看他们怎么也走不好。这学期刚一开学,我又带小朋友们出去玩,诶,他们居然一个跟着一个,走得很好了。是他们长大了吗?就会了吗?我想这只是一个方面。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教了,而且是不止一次的教了。如果说,当初我们没有教,现在他们虽然长大了,能做到一个跟着一个走吗?我想是不会的。
所以,我们说教育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是在将来的某一天突然出现的,这是有道理的。它在很多时候不能立马见效果。
又比如,我们教托班的小朋友学习拼拼版,上学期怎么也拼不好,但是我们还是会经常地教他们,今天我又让小朋友玩拼版,也没有告诉他们怎么拼,但是,我发现孩子们有点会拼了,有几个小朋友还拼得挺好的。所以,他们还是能把以前老师教的东西记在脑子里,到其他的条件(比如控制能力,注意力集中时间长了等)成熟的时候,他们就能做好这件事情了。
因此说,我们教育小朋友不能急于求成,要相信所有的事,所有的人都是能够教得会的。当然也是要采取适当的方法,也要因材施教。
托班:一颗温暖的糖果
俗话说“只有真心换真心,只有坦诚相见,才能交到真朋友”。与小孩子交朋友亦是如此,小孩子很天真也很敏感,谁对他是无私的真诚的好他的内心其实是一清二楚的。
我们托班有位小朋友叫茹茹,名字就像她本人一样和谐。茹字给姑娘取名字应该取的是柔软的意思。听上去挺美的,挺不错呦。当然现实中的她真的不仅美丽而且听话懂事,聪明伶俐。使得幼儿园里的老师都喜欢她。尤其是作为班主任的我更为喜欢她。喜欢她的聪明懂事,喜欢她的巧言善语。所以,我真的想额外的多爱她一点点
,有时候我会从家里给她带好吃的,好玩的。有时上课我会稍微器重她一些。但是这些都是我一厢情愿的,她只是一个三岁的小孩子,估计她心里只会有家人存在,不会太注意到我对她的好。直到有一天,我才真的明白,原来小孩子也是有感情的,也会懂得表达的。
有天早上,校车老师说茹茹口袋里有东西,从上车后就一直没把手掏出来,怎么劝也不听。怕是什么危险物品,就让我拿出来。刚到教室不久,还没等我询问缘由,只见一个小女孩温文尔雅的走到我面前,把肉嘟嘟的小手放到了我的手心上,我慢慢的看着她,轻轻的拿开她的小手,最后一颗几乎被捏扁的糖果放到了我手心里。然后他轻轻的笑了,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温暖的笑容。后来,家长会后聊起才知道,那是她舅舅周六结婚的喜糖,妈妈怕她吃太多糖对牙齿不好,她偷偷问姥姥要了两块说是要给“薛老师”的。姥姥问她为什么自己喜欢吃糖,不留着给自己吃时。三岁的茹茹不会表达只是说我喜欢她。对于她最喜欢的糖果她守候了两天周一才给我。听完后,我心里暖暖的,我觉得这就是爱,这就是喜欢,糖果对于每一个宝宝来说都是无敌的喜欢,如果她真的心甘情愿拿出分享,是一件她内心很认真的决定。
所以说千万别忽视了孩子,孩子的心是最天真的,最清澈的,最有爱的。
小班随笔:可爱的“牛皮糖”
丁丁是我班一位可爱的男孩子,我们戏称他“牛皮糖”。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我细细说来。早上来园:一走进教室,丁丁就冲过来,抱住我的腿:“黄老师早!”我也抱了抱他,然后想让他放开我,让他去看看区域游戏的内容,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区玩,可是他说:“我就要抱着你,我喜欢抱着你,我不要玩游戏。”我带他走到游戏的边上,他还是紧紧地抱着不松手,直到我和他说:“如果你能把这个画好,等一会我给你一个小贴纸。”他才不舍地放开去画画了。过了一会儿,丁丁把画好的画拿过来给我看:“黄老师,我画好了,看我画的好不好?”我一边表扬他,一边给他的小手上贴了一个小贴纸,他用另一只小手又压了压,护住了小贴纸的地方,生怕小贴纸掉了。
大型玩具:别的孩子都在开心地玩滑滑梯,荡秋千,丁丁靠在我的边上,手拉着我的衣服,我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我问他:“你看,其他小朋友玩得那么开心,你一直跟着我,不去自己玩,多没劲啊!你也去玩一会吧!”他说:“我就喜欢跟着你,我就喜欢黄老师,我不要玩。”我带着他走到滑滑梯边:“你看,滑滑梯多好玩,你滑下来,老师看着你,好吗?”他一边说:“你在下面看着我啊。”一边自己走了上去,从滑滑梯上滑下来,看到他滑下来的时候笑得那么开心,我也笑了:“是不是很好玩?要不要再来玩?”于是,他玩了一次又一次。
在教室里休息的时候:丁丁看见我坐在椅子上,他的小脚马上跨上来,坐到我的腿上,小脸紧紧地靠着我的脸,在我的脸上摩挲,两只小手抱着我的脖子:“我喜欢你,这个幼儿园我最喜欢黄老师了!”听着他的话语,我也紧紧地抱着他,和他开起玩笑来:“那你做老师的儿子,今天跟我回家吧?”他马上又急了:“不要了不要了,我爸爸妈妈要着急的。”
下午起床之后:刘老师当班,我正在备课。丁丁又走过来:“黄老师,下午怎么不是你当班?我喜欢你当班,我要跟着你。”我说:“黄老师上了半天,累了,要休息一会。下午,刘老师当班,你就要跟着刘老师,知道吗?”他还是呆在我的边上,靠在我的椅子上,看我做事情。我和他说了好久,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离园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正在陆陆续续地接孩子,丁丁的爸爸一直是比较晚的一个。等了一会,丁丁就从队伍里走出来,跑到我的边上,又抱住了我的腿:“我爸爸怎么还不来?”我拍拍他:“别着急,你爸爸一会就来。你去排好队吧!”丁丁扭了几下,不愿意离去,还是抱着我的腿:“我就站在黄老师的边上,我就和你在一起。”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觉得丁丁这个“牛皮糖”虽然很黏,但很可爱呢!不过我也相信,丁丁一定会越来越棒的,他也会慢慢地成长为一个不黏人的小可爱的。加油!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