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都时刻的观察着我的行为
发布时间:2021-04-25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幼儿园游戏的观察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一次由于搭班的老师去培训了,所以我那一天的的午饭是在教室里吃的。为了看顾孩子们我很快的就吃完了饭,把餐盘放好后我开始管理起孩子们的就餐情况。过了一会儿后,就陆续有小朋友把午饭吃完了。吃完饭后有一个孩子端着餐盘来到汤桶旁边打算把餐余垃圾倒到汤桶当中。来到汤桶旁边后他可能是懒得蹲下去,于是就这样站着将餐余垃圾倒到了桶里,结果有一部分倒到了汤桶的外面。因为这件事情班级里炸开了锅,有的说:“你看,你把垃圾到外面了吧,谁让你不蹲下来倒啊”,有的说:“老师蹲下来倒得垃圾就没有倒到外面啊。”还有的说:“如果你想老师一样蹲下来到的话就不会带到外面了,阿姨拖地可行辛苦了。”听到了孩子们的议论后我一愣,心里想到:原来孩子们都时刻的观察着我的行为呢。从这一个个的案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就像一面面的镜子映射着我们老师的言行,它既可以照出我们好的一面也能够照出我们不好的一面。我们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们是我们的镜子。幼儿喜欢模仿,而他们模仿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玩一玩,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而他们的模仿通常是从兴趣出发,所以我们作为老师可以从他们的兴趣入手,让他们有意识的进行模仿,明确他们模仿的目的,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为幼儿今后良好性格的形成打好基础。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孩子们都是顶着光环的天使
星期五下午午睡时突然肚子有点疼,我想忍一忍,等会儿就好了。可是肚子越来越疼,这时起床的音乐响起了。我让孩子自己起床穿衣服,而我疼的趴在了桌子上。这时聪聪走过来说:“老师,你肚子疼吗?”,我“恩”了一声。他就回到自己床上很快的穿好了衣服,以前他总是“耍赖”,不肯自己穿衣。
吃小点心的时候,一些吃的快的孩子,吃完后都围在我身边问我“怎么了?”聪聪马上说:“老师肚子疼,你们轻一点。”孩子们听后都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这时朱一帆跑到我身边在我脸上亲了一下说:“还疼吗?”我被他的举动逗笑了,孩子看到我的笑,一下子跑上来七、八个孩子都争着要亲我。孩子们都是顶着光环的天使,用他们的方式给我安慰、给我鼓励。
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孩子太小、不懂事,那是我们“小瞧”了他们。其实孩子的观察是很敏锐的,他们能在你的动作中发现很多的秘密,就像聪聪从我捂着肚子的动作就知道我肚子疼。而我们有时总抱怨说孩子不懂事,但是孩子们却能用自己的方式安慰生病的老师。孩子们虽然小,不会用言语安慰别人,但他们的表达方式更直接。
教育随笔:孩子们的“表扬时刻”
最近这段时间,为了早操比赛,我们班一直把练习早操作为主要活动,我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孩子的积极性。力求孩子做的更完美,要求孩子动作的标准,队列的整齐,面部要有微笑,一段时间下来,我只会更加高的要求他们,甚至是批评。总是这样的语言:
“吴欣悦,你的胳膊为什么不伸直?”
“柏玉林,你走神了吧,为什么小脚没有跳起来?”
“王浩宇,为什么做操的时候不笑?”
越来越多的要求,让孩子们也觉得累,积极性也慢慢的降低了。
今天,看了周弘的《赏识教育》,我想:今天也来试试,把做操完的这段时间变为“表扬时刻”,让孩子们相互发现同伴的闪光点,学会“为同伴喝彩”。
于是,上午做完操后,我让孩子们喝水休息,我首先表扬了所有的孩子,夸他们今天表现真棒,做的早操真漂亮!每个小朋友都能得到一个大拇哥,并让孩子们想一想,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今天做操谁表现最棒?谁进步了?然后请小朋友上台说自己想表扬谁,表扬他什么。没想到,孩子们的发言出乎意料地踊跃。一个个都抢着要回答,孙瑞说:“我要表扬沙可鑫,他现在做操很认真的,很漂亮!”我马上说:“沙可鑫真的很棒!”这时,不知谁领头说了句:“沙可鑫,沙可鑫,你真棒!然后,所有的小朋友一起边拍手边说:“沙可鑫,沙可鑫,你真棒!”气氛相当好。张馨语说:“我要表扬涵涵,她做操胳膊伸的直直的…”.........
我认真地听着孩子们的话,真的有点感到兴奋,同时心里也充满了感动,是啊,多可爱的孩子们,他们跳的多好啊,每天都坚持练习,虽然累,也仍然坚持着,而我却忽视了他们的努力!看着他们可爱的笑脸,我在心里对着自己说,每天给孩子一个表扬时刻,让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相互学习,让他们在赏识总成长!
我们都是好孩子!
昨天,我带着孩子们来到了新华爱心中学春游!这个春游由于天气关系已经难产了一次了,所以孩子们都特别地期待和兴奋。尽管昨天春游时没有太阳,但是孩子们欢乐的笑容却为我们的春游活动增添了一抹阳光!
他们快乐地分享着各自带来的零食,自由自在地在宽阔的塑胶跑道上尽情奔跑,银铃般的笑声在空旷的操场上合成了一首动听的旋律。
让我觉得欣慰的是,昨天孩子们表现得非常懂事。虽然孩子们都很开心,但他们并没有因为兴奋而大声嚷嚷。特别是在经过大哥哥大姐姐教室外的林荫路时,孩子们忍住住了自己的兴奋,非常安静又非常迅速地走过去,有几个孩子甚至还捂住了嘴巴,掂起了脚尖,生怕自己发出的声音会打扰到正在学习的哥哥姐姐。看到他们如此的可爱纯真,真的是让我好感动。
我们在花坛前合影时,正好是他们的下课时间,陆陆续续有中学生经过我们的身边,有几个学生还开心地跟我们的小朋友打招呼。这时,我们班的璐璐兴冲冲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他们真的说我们是可爱的好孩子了!”看着她自豪的表情,我忍不住笑出声来,原来她还记着我昨天说的话。因为怕孩子们太开心管不住自己,所以昨天我在讲春游事宜的时候,跟他们说:“如果大哥哥大姐姐看到我们安安静静很有礼貌的样子,一定会说真是一群可爱的好孩子!”没想到他们真的记住并且也用自己的行动体现了。
其实,孩子们,你们昨天的表现真的让老师很感动也很欣慰,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大声而自豪地对别人说:我们都是好孩子!
体会、分析孩子们的行为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是调皮的还是内向的,长相俊俏的还是相貌平平的,每个孩子都需要爱的滋润,我们都要给他们真挚的爱。说是这么说,但我们在实际情况中,还是有疏忽的地方。比如,就说散步、下楼时的搀手吧。做操时,要下去了,我随手就牵起了第一个小朋友的手。有几次,我的手一伸,后面的孩子就上来了,我说:排好队。那个孩子悻悻地排到原来的位置去了。后来,我问他,为什么要到前面来,他说:你每次都拉彭宇轩的手,我也想和你拉手。中午饭后,我们要散步了,只要我说:排队,我们去散步了。孩子们的动作可快了,先把椅子都放好,再把看的书放到篮子里,然后飞快得跑到老师身边,你挤我,我挤你,都要和老师拉手。还有一次,体锻完后,姚毅喆想和我拉手,可他晚了一步,我的手被一个小姑娘拉了,他很扫兴地往后走。这时我说:别忘了拿衣服,那个小姑娘去拿衣服了。姚毅喆三步并做二步跑上来和我拉手,终于拉到我的手了,他笑得就像花儿一样灿烂。通过这三件事,对我的触动挺大的。平时当排头的孩子都是老师喜欢的乖孩子,却忽略了其他孩子的感受,忽略了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关爱的情感。现在,我们只要上楼下楼,都是轮流着和老师拉手。孩子们的记性可好了,今天老师该和谁拉手,都记得很清楚。
老师,在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是神圣的,他们爱着自己的老师。我们老师也要用真心去爱每个孩子,去体会、分析孩子们的行为,不要让自己不经意的行为伤了孩子们的心。让我们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关爱他们,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孩子们都觉得:我真的长大了
开学的头几天,有好几个小朋友不愿意到幼儿园来,经过仔细询问,才知道:小朋友的家长都告诉他们要上中班了。孩子们一听,以为自己和中班的小朋友又都不认识,不愿意上中班,都觉得还是上小班好,愿意和小班的小朋友一起玩,还是喜欢小班的老师。
家长硬是拉孩子来上幼儿园,到了幼儿园才知道:原来以前和自己一起上小班的小伙伴也上中班了,原来中班的老师还是小班的那个,原来......。孩子就是孩子,孩子的想法是天真、幼稚的,有时候甚至是荒唐的。但是他们的想法却是非常独特的,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
我带领孩子们参观了我们的活动室,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儿歌,做了做以前学过的游戏,并告诉孩子们:我们一起升班了。所有的小朋友都上中班了,都是哥哥姐姐了,不是幼儿园以前最小的小弟弟小妹妹了。还让孩子回想了自己以前在幼儿园发生的有趣的很多事情,有自己的,也有别人的,也提到了很多老师不曾知道的“秘密”。孩子们都觉得:我真的长大了!
适时引导孩子的“玩水”行为
饭前洗手时,于悦小朋友跑到我身边,急呼呼得对我说:“艳杰、浩男在水池那边玩水了。”我快步走到盥洗室,看到从水龙头里流出的水,正在随着一只小手的转动而不断的变着方向……
旁边的艳杰正高兴的又蹦又跳:“让我试试,让我试试。”显然,他们两个还沉浸在愉快的玩水中,对我的到来一点也没感觉到,望着身上湿漉漉的两个捣蛋鬼,看看墙上地上的水,我“气”从心起,我拍了拍胸口,深吸了一口气,告诫自己不能“大发脾气”。我走过去压低声音问道:“你们在干什么?”他俩底着脑袋忘了我一眼,嘟着小嘴说:“小水珠在跳舞,我们能让他变粗变细、还能转花呢!”原来他们在探索“水的奥妙”,于是我把我知道的有关水的知识讲给他们听,同时告诉他们水厂的叔叔、阿姨通过辛勤的工作,才有我们水管里清清的流水,很多缺水的地方正等着我们的救援……
看到两个小家伙一脸的惭愧,我忙问:“我们这样做好吗?”艳杰、浩男使劲摇了摇头说:“老师我们错了,以后我们不浪费水了……”最后我说改了还是好孩子,并答应他们玩区角的时候会和他们到科学区一块玩水,他俩笑着使劲点了点头。
我们都相信你能行!
案例内容:
最近,班里来了两位新老师,对班级的工作还不是很熟悉。中午午休值班时,有小朋友总是不断地给两位新老师制造各种各样的“麻烦”,比如翼儿,中午“故意”不睡觉,在自己的小床上翻过来复过去。有时候在床上躺烦了,还会故意出“怪音”以引起老师的注意,或者频繁的去厕所,来回的路上故意“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不但影响小朋友们休息,也给老师们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原因分析:
针对翼儿的种种表现,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原因分析。其实翼儿不是睡不着,只是因为自己缺乏安全感,又对周围环境非常的敏感,每次一有变化就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特别是人员的变动上,从小就非常排斥不熟悉的人,每次班里来新老师、新朋友,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从开始的哭闹到后来的故意捣乱甚至是出现攻击行为,各种排斥的方法不断升级,既影响了自己的活动,又影响了小朋友们的交往甚至给新老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
问题解决策略:
一、耐心交流
老师针对翼儿身上出现的情况,跟她进行了详细的交流,谈话的内容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进行:
一、班里的新老师你喜欢吗?喜欢她的哪一方面?不喜欢她的哪一方面?为什么?
二、中午你能睡着觉吗?为什么?如果你睡不着,你想干什么?
三、午休时怎么做才不会影响别人休息?
经过交流,老师发现翼儿对新老师排斥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午休时的小便问题,因为她有每天中午12:30去小便的习惯,刚开始老师摸不准规律,所以不是早了就是晚了,所以导致翼儿对这件事情很不满意,从而对新老师有了排斥,再加上自己本身就缺乏安全感,不喜欢陌生老师。后面的行为则是由于逆反心理造成的:因为午休睡不着,在床上躺不住,所以总想活动一下,而新老师又经常提醒她,所以一下子激起了翼儿的逆反心理,老师越说不能做,我越做!
二、签订协议
听了翼儿的心里话,老师并没有批评她,而是换了一种方式,以朋友的语气安慰了她,同时告诉她其实老师就是想提醒你,只是刚开始老师还不了解你,所以才造成了这些误会。希望翼儿能够多给新老师几次机会,让新老师来了解自己。但是翼儿必须保证一定不能影响其他小朋友休息,如果觉得老师说的太多了,就悄悄给老师指出来。
为此,老师跟翼儿签订了一份为期一个月的午休协议,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针对翼儿提出的要求:
1、午休睡不着时,不能出声音,不可以影响别人休息;
2、对老师的适当提醒要听;
二是对老师提出的要求:
1、12:30要准时提醒翼儿去小便;
2、提醒翼儿的次数要适量,不可过于频繁。
协议签好以后,老师和翼儿一起把它贴到了翼儿午休时的小床的旁边,这样翼儿每天午休的时候都能够看到,以此提醒翼儿要记住我们的约定,并努力做到不影响别人休息。
三、大家的鼓励
翼儿听到内容后,很认真地就签了字,但出乎老师预料的是:翼儿签完字之后就后悔了,因为她担心自己会做不到,担心老师没法按时提醒她,担心会影响到别人的休息……..,这些担心让翼儿一下子沉浸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当中,平时跟老师说的最多的就是:“我觉得自己做不到啊!我肯定做不到!”
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和小朋友又开始对她的情绪进行安抚。首先是肯定了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特别是当上课或游戏中,翼儿认真遵守规则时,老师说的最多的就是:“表扬翼儿能够认真地遵守咱们的活动规则!”在活动中,让孩子相信自己能行,提高其自信心!其次是肯定翼儿的进步,班级组织相关的谈话活动:《说说我们的午休》,在说到谁最近午休表现最好的时候,有小朋友提出最近的每天中午翼儿都很安静的午休,大家没有听到你的声音呢!甚至有小朋友提议:为翼儿的进步鼓掌吧!在大家热烈掌声中,翼儿羞答答地接受了大家的肯定。
四、积极的强化
在以后的日子里,老师一直关注着翼儿的午休问题,只要翼儿做到安静午休,不影响别人的休息,大家就会予以积极地肯定,同时还会进行相关的奖励,比如奖励小粘贴一类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强化,翼儿每天中午都能够安静午休,班级整体的午休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午休是幼儿在园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安静的午休环境则是幼儿午休质量的重要保证,关注每位幼儿的午休质量更是老师应尽的责任。而作为班级中的一份子,不论是老师还是小朋友,都应该为提高午休质量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能因为个别幼儿的特殊行为而使所有人的午休都受到影响时,只有共同维护班级秩序,大家才能共同受益。
孩子的行为提示了我
我们班马逸凡说话有板有眼,老师特别爱逗他说话。
有一天上完绘画课,毕老师看见就剩他自己的书没有交,就抽起他的书,爱昵地拍了一下他的头,“快交吧,老粘!”马逸凡扭身哼道,“你再打我试试?”当时幸亏我在眼前,我知道毕老师出于亲昵的动作,疼爱地提示,没有想到他不识相,还气呼呼地拖起小椅子就向毕老师比划。
我见状,马上走过去,拉着马逸凡的手说,“马逸凡,刚才老师真的是打你吗?”“是!”小家伙理直气壮。
“那我这样是不是打你?”我在他屁股上拍了一下,“不是!”“为什么我拍你比毕老师重就不是打你呢?”“因为你用手,毕老师用书!”小家伙说得头头是道!
“实际毕老师她是逗你,只不过表达的方式不一样。
有的人喜欢你,见了你的面还捏捏你的鼻子,拍你的肩膀呢……”我认真地说服他,“如果不和你说话,不理你的人才是敌对你,伤害你……”我有意避开“打”字教育他。
最后,我问他,“老师是不是逗你喜欢你?”马逸凡点点头,心情愉悦地说,“对,老师喜欢我!”
孩子的心结解开了。
我却在思索:如果今天我没有亲眼看见。
如果我不给马逸凡及时的疏导……
每一个老师都有一颗向上的心,每一个老师教育孩子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为什么事与愿违?因为方法不当,老师的一言一行真的要规范。
恰当、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