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父母怎样养育孩子
发布时间:2021-04-25 怎样教育孩子 感恩父母活动总结 教育孩子笔记在上一代的墨西哥家庭中,普遍是生育6-7个小孩,现今平均生育2-3个宝贝。80%的孩子是母乳喂养,直到3个月后才开始添加配方奶。
墨西哥合众国印欧混血种人占90%,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居民中92.6%信奉天主教。墨西哥是第三世界中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在拉西美洲居第二位,仅次于巴西,在全球居第十三位,被公认为具有发展前途的新兴工业国家和著名的旅游国家。
家庭成员
爸爸:AntonioRamirez企业经理
妈咪:IvonneGonzalez全职妈咪
女儿:ClaudiaRamirez19岁
大儿子:DanielRamirez16岁
小儿子:AngelRamirez9岁
据爸爸Antonio的介绍,墨西哥家庭的月平均收入跟中国相似,大约为5000元人民币,国民间的贫富悬殊比较大。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全额免费的教育。尽管教育都是免费的,但宝贝的衣食住行仍需不少的花费,因此墨西哥家庭在养育子女的时候,也要斟酌自己能否养得起这么多小孩。
墨西哥女性分娩之后,通常能够获得总共80天的产假,分娩之前休息40天,分娩之后再休息40天。不少墨西哥妈咪都选择兼职工作,每天工作半天,剩下半天再加照料宝贝。
十年前,绝大多数墨西哥女性生育之后,就不再工作,留在家里照料小孩。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墨西哥女性希望保持自己经济上的独立。在5年前,绝大多数女性分娩之后都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去上班。工作单位对待当女性员工的纪律要求也很严格。如果因为照料生病的小孩而迟到误工,都要被扣罚工资。因此,不少墨西哥妈咪选择一些兼职工作,每天工作半天,剩下半天可以照料家庭和宝贝。
传统草药与西医并存,很多宝贝或家人得了病,都喜欢到墨西哥传统草药市场去买些治病的药,回来熬制好后给患儿喂下,治疗疾病。
爸爸Antonio说,墨西哥的医疗体系跟中国很相似,也分为西医和传统的墨西哥草药。尽管传统的墨西哥草药未能像中医那样形成独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但在墨西哥仍然受到国民的青睐。很多宝贝或家人得了病,都喜欢到墨西哥传统草药市场去买些治病的药,回来熬制好后给患儿喂下,治疗疾病。
墨西哥西医院分为三种:社区医院、私立医院和公共医院。一般的墨西哥产妇分娩,60%选择社区医院。私立医院服务最好,但是由于其价格昂贵,只有20%的产妇分娩会选择私立医院;而公共医院往往医治一些疑难病症,因此只有15%的产妇分娩选择公共医院;其余5%的产妇则选择在家中,请一些助产婆来帮助分娩。
由于西医之间竞争激烈,抗生素使用也比较泛滥,当宝贝生病后,家长往往会带着宝贝多看几个医生,以了解宝贝究竟得了什么病,应该使用何种药物进行治疗。儿童疫苗在墨西哥是100%免费的,家庭健康保险往往也由有正式工作的爸爸从自己的薪酬中按月扣除。
产后康复的妙招,就是分娩后回到家后,家人在澡盆中盛满热水,水中放一些生菜,让产妇泡个澡,帮助骨缝合拢。妈咪和宝贝通常每天都要洗澡,以保持身体洁净。
墨西哥产妇在医院分娩后,通常在医院呆上20个小时,如果母子的身体状况都正常,20小时后就可以离院回家。在路上,为了防止产妇和宝贝受风感冒,通常会用厚厚的布盖上产妇的头和身体,脚上穿上厚厚的袜子。
妈咪Ivonne说,墨西哥传统草药对于刚分娩后的妇女康复还提供了一些独特的保养治疗方法。分娩后回到家后,就洗个热水澡。家人会在澡盆中盛满热水,水中放一些生菜,让产妇泡个澡,帮助骨缝合拢。此外,对于女性生育后肚皮松弛的状况,聪明的墨西哥人用乙醚浸泡一些蔬菜和草药,然后,把药水涂抹在新妈咪的肚皮上,再用绷带把肚子绑紧。一周后,新妈咪的肚子上的皮肤就恢复了往日的紧缩状态。这让当了妈咪的女性能够恢复青春靓丽的身体,拥有愉悦的心情。
墨西哥传统文化认为,父母是孩子的养育人,负责宝贝的日常照料,祖父母不帮助子女照料孙辈,只在周末或节假日互相看望或聚会。
随着越来越多妈咪生育后返回工作岗位,墨西哥政府建立了众多的社区托幼机构,接收6周大的婴儿入托。80%的墨西哥宝贝是在这种托幼机构中成长,里面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专职人员照料这些年幼的宝贝。
好在墨西哥绝大多数教育是免费的,到上学的时候,学校根据孩子的入学测试成绩来决定是否接收该学生入学。因此,学业能力比较优秀的孩子,即使家境贫寒,也可以进入重点学校学习,但富裕家庭的子女,如果学业不是十分优秀,也可以选择教学质量高的私立学校就读。
墨西哥妈咪认为,小孩子常常用手摸各种东西,而入厕的时候手要接触到自己的身体,因此在入厕前也要洗手,以免手上的细菌接触到生殖器官,导致感染疾病。
在墨西哥,宝贝在1岁左右,妈咪就教宝贝良好的进餐习惯。吃饭的时候要安静地吃,不能发出咀嚼声;嘴里含着食物的时候,就闭嘴吃,不能张开嘴大嚼,那样会被视为没有礼貌和教养,因此妈咪们给宝贝喂饭后,通常要用手去合拢宝贝张开的嘴,天长日久,宝贝就习惯于闭嘴安静地咀嚼食物了。
2岁左右,妈咪就教宝贝要尊重长辈,对父母、哥哥、姐姐及家庭中其他长辈要称呼“您”,对同辈才称呼“你”;学会两个神奇的礼貌用语“请”和“谢谢”,练习正确使用刀叉的方法;每餐后都要漱口,每人每天漱口3次,所以墨西哥人总是随身携带一把便携式牙刷,以便于餐后清洁口腔和牙齿。
妈咪Ivonne说,墨西哥妈咪生育之后,会在午餐的时候喝一杯啤酒,大约500毫升,用于催奶。另外,墨西哥妈咪还喜欢喝一种由玉米花、巧克力泡的饮料,这种饮料可以随时喝,也用于催奶。
墨西哥医生通常建议妈咪多喝水,即便可能会频繁上厕所,但他们认为这对于母亲分泌乳汁是有帮助的。而宝贝在接受3个月的纯母乳喂养后,在第4个月会开始喝配方奶,吃一些糊状的辅食。6个月的时候开始给宝贝吃一些肉汁,墨西哥的肉含水分比较多,放到锅里烹饪之后,通常出来一些肉汁,因此,他们首先给宝贝喝一点儿肉汁,然后才逐渐添加一些柔软的肉,比如羊肉或牛肉。
1岁以后,墨西哥宝贝才开始吃猪肉,1岁半到2岁后开始吃鱼。之所以这么晚才开始吃鱼,是由于鱼多由冰块保温,经长途运输运到城里。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因此,墨西哥父母等到宝贝的肠胃系统比较成熟以后,才让宝贝吃鱼。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父母怎样教育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大家都知道早教的重要性,有些孩子相当顽皮,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习惯,如何教育儿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呢?
孩子如何教育,有以下几个要点:
1、称赞法。
儿童教育专家过去坚持认为,在儿童教育方面不存在过分表扬的说法。如果你三岁的孩子向你展示了一幅他手绘的图画,你完全可以给他打个满分,告诉他这幅画简直棒极了。如果这幅画并不是他最出色的一张,你至少可以找出某个角度说一些鼓励的话:这种蓝色选择的非常好。
这样孩子听完会有一种动力和表现欲望。他会想下次表现的更加好。
2、批评会扼杀孩子的自信心。
儿童教育专家过去认为,批评会打击孩子培养起来的自信心。他们总是告诉父母:“如果你找不出任何鼓励的话,你最好就什么也别说。”曾在幼年时期受过父母严厉斥责的人,在为人父母后更愿意接受这样的建议。但是最新的研究结果发现,伤人自尊的批评与充满爱心的实话之间存在巨大差别。
新方法:用诚恳、关心的态度告诉孩子实情。
如果五岁的孩子把他写给奶奶的致谢信交给你看,你发现信上的字非常潦草,你不应该只说:“这是什么呀?拿回去重写一遍。”你可以委婉地告诉他:“这上面的字不是你写的最好看的字。我见过你写的更漂亮的字。为什么不写一张更漂亮的呢?”通过实事求是的评价,你可以赢得孩子对你的信任。用委婉的方式表达出实际情况能够鼓励孩子在做事时尽更大的努力。
3、传统方法: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
这一传统教育理念的根据是:当你让孩子自己讲述他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时,他会为自己独立做决定而感到信心备增。这并非完全正确,因为这样做容易使孩子得意忘形。许多父母现在不得不耐心聆听孩子细数身边发生的每一件琐事
父母怎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
情商高的孩子能强而有力地处理好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在人际交往方面往往得心应手,情商对孩子的一生影响重大。为了提高孩子的情商,家长要学会情商教育的方法,适时正确地给孩子进行情商教育,提高孩子的情商。
1、要经常表达爱意。
身体接触和眼神交流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情绪智力。在玩耍、吃饭和交谈当中经常表达出爱意,可以培养孩子的健康情绪。
2、帮助孩子表达情感。
帮助孩子了解和认识各种情绪表达也很重要。很多时候孩子是因为不懂得如何控制情感才表现为愤怒。
3、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自信是情商能力的基石。自信的孩子,在面对别人的恶意攻击时能沉稳以对,并拥有良好的抗挫及抗压能力,在人际关系上也会得心应手。多鼓励和肯定孩子,让他对自己有着合适的自信,会让他的情商能力大幅度提高。
4、教会孩子自主决定。
独立是情商中最重要的方面,只有让他们从小学会自己拿主意,才能培养出独立的性格。
5、肯定孩子的情绪。
允许孩子说出自己的愤怒,而不是告诫他们不要生气”。此外,询问他们生气的原因,对帮助他们控制情绪也很重要。切记不要在孩子愤怒时试图压抑他们的情绪。
6、承认他们取得的成绩。
对孩子的智力永远要予以肯定,避免贬低他们的作为,否则会让孩子对失败失去接受能力。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教会他们积极应对和克服负面情绪。
7、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态度。
乐观孩子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懂得对事情做正面的思考。只要孩子对自己持正面的看法,对未来有乐观的态度,那家长就大可放心,这孩子这辈子不会离幸福太远。
8、不过分溺爱。
避免说“这事你干不了,我来替你吧”这样的话,这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失去对自身的安全感。
9、培养孩子的人际互动能力。
现在很多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爸妈应该多安排机会,欢迎孩子的玩伴来到家里和孩子一起玩耍,学习。这时爸妈可以观察孩子在和别人的互动当中,他是主动和他人说话?还是害羞不开口?当别人跟他说话的时候,他是什么反应?而万一与他人发生矛盾,他又是如何回应的?多观察多记录,帮助孩子更好地与人交往。此外,也要鼓励孩子学会分享。
10、家长要作孩子的表率
幼儿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都很强,家长在孩子心中就是崇拜的对象,孩子每天用最细致的目光观察着家长的一举一动,默默地模仿和学习着。在您不知不觉中,孩子已学会了您那一套。所以,家长必须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作孩子的表率。
11、坚持一贯的家教作风
家长给孩子提供的爱不能是溺爱、偏爱,而应该是理智的爱,有原则的爱。要让孩子从小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允许做;什么不许做。对孩子的要求要始终坚持如一。如果只对孩子提出要求,而不督促孩子,时紧时松,朝令夕改,这样就难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孩子也会对家长的要求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家长从而失去威信。只有坚持始终如一的严格习惯才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质。
12、以积极肯定为主的正面教育
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就应多作积极的肯定,从正面引导孩子向目标发展。孩子受到激励和赞扬后,上进心就会得到强化。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实际,对孩子越信任,与孩子的感情越融洽,便更能激发孩子的进取精神。对孩子的优点要及时表扬,用适当的奖励,肢体举动来表达赞扬和愿望。没玩没了的数落只会使孩子丧失信心,自暴自弃。
父母怎样教育孩子好
1.父母应该多读书,成为孩子的榜样
如果每天有二十分钟左右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连续四五年,他会自动形成一种阅读习惯。如果你定好每天都去读书半小时的规矩,孩子就会远远超过半小时,原因是他自己进入故事中后,是放不下来的。所以,父母读书对孩子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2.父母要管理好情绪,保持一个平和的情绪和心情
不管有多忙,千万不要匆匆忙忙地和孩子交流,当你一匆忙,心里一烦躁,和孩子说话的口气各方面就不平缓了,慢慢会激发孩子的反抗和烦燥心理,时间久了就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
3.父母要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培养孩子美好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热爱
如何才能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我常常鼓励家长们带着孩子出去玩,这种玩不是瞎玩,不是带他们去坐过山车,也不是带他们出去吃一顿饭那么随意和简单,高质量地玩是在培养孩子的心情。
4.父母要给孩子定原则和规矩,培养好习惯
定规矩最好是在八岁以下,在十岁以前,孩子还是愿意听你的,为什么呢?因为在十岁以前,他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依靠就是父母,离开父母他是活不下去的。但是到十岁以后,他觉得离开父母还是可以活下去的。他会逐渐发现,和父母对着干,父母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5.父母要给孩子创造环境,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我们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所以家长就要想办法给小朋友建立圈子的条件。上下不超过两岁的同班同学和社区里小朋友都可以成为孩子的朋友。
父母应怎样教育孩子
作为父母,总是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有出息的人,因此在教育上总是不遗余力。但是错误的教育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
方法
1
不要采取过激的方式。有的家长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骂不容易成才”。所以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先骂一通、打一顿再说。这样粗暴的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有可能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2
要以身作则。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空洞说教远不及实际行动的影响力大。不是有这么一则公益广告吗,母亲给外婆洗脚,小儿子看在眼里,便有模有样学着要给母亲洗脚。同样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长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说不是一个失败的复制品。可见大人的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
3
大人的意见要统一。有的时候家长之间相互要通气,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争取一致,态度也要统一,切忌你说东我说西,你扮白脸我扮红脸,更不能当着孩子面就相互数落。否则的话孩子往往会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时间一长,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会荡然无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较困难了。
4
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学业固然重要,但是兴趣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源泉。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不是读书机器,而是全面发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出某方面的爱好,千万不要干涉,而是应该鼓励他,说不定还能成为孩子的一项技能。
父母怎么样教育孩子
教育感悟
据美国幼儿教育专家莉莲·凯茨研究发现,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并因此而丧失自信心,给别人的感觉是,这些孩子什么补习班都上,却越学越不好。其实,孩子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密切的关系。
观点
过分干预导致成绩下降
[从图库选择图片]
案例
一天,孩教圈的老师接到电话,电话那头是家长焦急的声音:“我的孩子,都上五年级了,成绩老是上不去,把我和他妈可急得呀!我们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头发都要急白了!你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孩子的成绩怎么就上不去了呢?”
其实很多家长因为很害怕“输”,所以就特别紧张,因为紧张,大脑的弦就整天绷着,思维和眼睛的焦点就不停地落在孩子身上,不停地寻找孩子身上各种可能导致“输”的弱点和缺点。而正因为害怕和高度紧张,他们的判断和思考神经就很容易会出现偏差甚至盲从性,孩子学习上的每个细节都要干预,从而给我们的教育智慧蒙上阴影,让家庭教育陷入盲区甚至黑暗区。
[从图库选择图片]
彻底摆脱八大错误的教育方式
孩子成绩不好,作为家长你是否有以下这些行为?
1
唠叨式
很多孩子说,一听父母唠叨他就烦。做父母不妨自己想想,如果夫妻之间对方老唠叨,那你们烦不烦?作丈夫的唠叨,妻子烦,作妻子的唠叨,丈夫烦。因此,唠叨式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
2
数落式
有的唠叨式同时就是数落式。总是数落孩子,你怎么不用功啊?你怎么样啊?总是在那儿数落。数落比唠叨更恶性,因为数落常常有谴责性质。数落式家教往往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把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给压制住了。
3
训斥、打骂式
训斥打骂都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其结果有仅不会使孩子成绩提高,而且会使孩子更加厌学,甚至逃学。父母因为几次考试失败,反复地揪着孩子的缺点不放,认为孩子的问题只要严厉点训斥,就能改变结果。结果却是孩子听得恐惧了,不但把耳朵关闭,也把房门关闭了。
4
达标式
规定孩子下次考试平均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各次要进入前几名,这叫达标式。达标式也是伤害孩子积极性的一种家教方式。先给孩子制定了一个标准,使孩子心理上特别紧张,而孩子往往是越担心越达不到标。
5
疲劳式
学校搞题海战术,家长再增加学习时间,学习题目,这就是疲劳式教育。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超负荷学习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最终只能是欲速不达,从而导致孩子越来越学不好。
6
包办、陪读式
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都替他操心,问长问短,没完没了地辅导,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学习。这样孩子的学习自主能力没有了,另一方面,很容易让孩子误会学习并不只是他个人的事,依赖性大。
7
催促式
"你该做作业了,你该复习了",这样的催促很多妈妈喜欢反复地对孩子强调,如果孩子听烦了,他们可能会说:我本来想学,你一催我反而不想学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也越来越大了。
8
愁眉苦脸式
老为孩子操心,所以也叫操心式。父母的情绪对孩子是有很大的影响。当孩子回到家里时,如果面对的是一张数落自己的脸,一张训斥的脸,一张打骂的脸,一张愁眉苦脸的脸,孩子也许会从根本上失去在家庭中学习的乐趣。
[从图库选择图片]
如何放开手,帮助孩子提高成绩
唤醒孩子自主学习的意识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积极主动地求知,而不是在督促下学习,但是很多孩子都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只是在老师和父母的督促下被动地学习,这就需要父母放弃监督,唤醒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用赏识促进孩子主动学习
孩子学会自主学习,既能使孩子走上成才的道路,又能减轻父母的负担,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成功的体验极其重要。孩子有了成功的体验,会把寻求这种愉悦感内化为自己的习惯,所以父母要创造机会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让孩子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相信孩子自己能够学好
每位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父母的引导和启发能够使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和创造性地探索,主动地进行自我潜能的开发。想要真正把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首先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学好,接收到父母的这种心理暗示,孩子会受到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