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小班教案《垃圾》

发布时间:2021-04-25 幼儿园垃圾分类教案 幼儿园垃圾分类活动方案 垃圾分类幼儿园说课稿

小班教案《垃圾》适用于小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养成回收垃圾的习惯,增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有废物利用的意识,对回收垃圾、给垃圾分类有兴趣,知道垃圾可以回收变成新的物品,垃圾是有用的,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垃圾》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有废物利用的意识,对回收垃圾、给垃圾分类有兴趣。

2.养成回收垃圾的习惯,增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3.知道垃圾可以回收变成新的物品,垃圾是有用的,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4.知道不能乱扔垃圾,学会保护环境。

5.了解垃圾的去向,知道垃圾多了的坏处。

活动准备:yjs21.coM

1.认知准备:幼儿对生活中的垃圾有一定的认识,看见过垃圾场、垃圾堆。

2.材料准备:

(1)垃圾场图片,玻璃从回收到再生的图片一套。

(2)几个大篮子。

(3)每个幼儿从家里带来报纸、易拉罐、纸盒子、玻璃瓶等废旧物品(装在大篮子里)。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话题。师:什么是垃圾?(不要的东西、没有用的东西就是垃圾。)

二、观察垃圾场图片,了解垃圾的去向,知道垃圾多了的坏处。

1.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害处。

师:我们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地球上的垃圾越来越多。这么多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呢?用以下这些方法来处理垃圾有什么缺点?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害处?

掩埋法:占空地,污染地下水,容易滋生老鼠、苍蝇、病菌;

焚烧法:容易产生烟尘污染;积肥法:农业生产几乎都不用积肥了。

2.启发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垃圾?

三、引导幼儿为垃圾分类。

1.出示幼儿带来的各种废旧物品,请幼儿动脑筋想一想:这些垃圾真的就没有用了吗?

(1)观察“玻璃瓶从回收到再生”的图片,悦一说废旧玻璃瓶是如何变成崭新的玻璃制品的。

(2)讨论:废纸怎样变成新纸?旧的易拉罐怎样变成新的易拉罐?

小结:垃圾并不是非丢不可,很多垃圾还是可以再利用的。有工人叔叔专门把废旧物品收回去,重新制成新的物品。

2.引导幼儿给垃圾分类。

师:为了方便回收,我们应当把垃圾分类整理。看一看,哪些废品可以分为一类呢?允许幼儿互相讨论,可提示幼儿,把质地相同的东西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并探索用图案标志来标明种类。

一般来说,垃圾中可以回收的物品可分为四类:

(1)金属:如铁罐、铝罐、锡等,回收后送往工厂,可以再冶炼成各种金属制品。

(2)纸张:利用旧纸做原料,制成再生纸。

(3)玻璃:汽水瓶、酒瓶等玻璃罐,经过清洗、消毒后可以再重复使用或重新加工制成新的玻璃制品。

3.提出要求:以后小朋友把家里的废旧物品拿到幼儿园来,并分类放好,再卖给收废品的人。愿小朋友都争当小小环保尖兵,让好多废品又变成新的有用的东西,为地球减少垃圾,节约能源。

幼儿百科:垃圾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幼儿园中班教案《垃圾》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垃圾,知道垃圾应该扔进垃圾桶,初步产生环保意识。

2、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知道分类回收垃圾,使其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3、知道不能乱扔垃圾,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和幼儿共同收集塑料瓶、纸盒、包装袋等废品,收集幼儿当天做手工后的废纸、吃点心的包装纸、水果皮等。

活动过程:

1、出示收集的各种生活垃圾,引导幼儿认识、讲述。

提问:这是什么?

它从哪里来的?

我们应该把它放到哪里去?

小结: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会产生很多垃圾,这些垃圾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污染,我们不能乱扔,应该把它扔进垃圾桶里。

2、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知道分类回收垃圾,使其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1)出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引导幼儿认识。

提问:你们认识这两个标志吗?

它告诉我们它能回收什么样的垃圾呢?

(2)讨论: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

小结:有一些垃圾,他还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如:纸制品、塑料制品、废金属物品、废旧电池、废旧衣物纺织品等,都叫做“可回收垃圾”。还有一些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这些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不能循环使用,叫做“不可回收垃圾”。、

3、游戏:动手乐

幼儿和教师一起将收集起来的垃圾分分类,送进垃圾桶。

活动反思:

在此次活动中,幼儿都知道垃圾要扔进垃圾桶,但是对“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并不熟悉。这一点跟生活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在孩子们身边的小区垃圾桶都是不用分类的,上面也没有分类标志。家长环境保护的意识薄弱,孩子也没有更多的了解。

基于对这些情况的了解,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将分类垃圾桶、分类标志呈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直观形象地看到,这样比没有图片一味空谈更能让幼儿接受。幼儿在活动中不仅认识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同时还了解了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

幼儿百科:垃圾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

幼儿园中班教案《垃圾分类》


中班教案《垃圾分类》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认识可回收、不可回收标记,学习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垃圾分类》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认识可回收、不可回收标记,学习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体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3.初步了解垃圾的危害。

4.学会爱护环境,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1.布置脏乱的小熊家和洁净的小兔家

2.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废电池、果皮、枯树叶、菜叶等。

3.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废电池回收垃圾箱各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小熊家和小兔家,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比较两个小动物家的不同。激发幼儿收拾垃圾的欲望。

2、教师出示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标记。引导幼儿学习分类。

(出示可回收标记),提问:什么叫可回收?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

(出示不可回收标记),提问:为什么叫不可回收?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

3、帮助小熊整理垃圾。

4、集体检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的了解。

5、组成“环保小分队”,检查幼儿园的垃圾分类情况。

活动反思:

“垃圾”是环保教育中首选的教育资源,教师抓住了垃圾的“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帮助幼儿体验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对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周围生活中的资源,我们加以巧妙利用都能成为幼儿园的教育资源,生活处处是教育。

幼儿百科:垃圾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

幼儿园小班环保教案:不乱扔垃圾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景中,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

2、通过活动懂得不乱扔垃圾。

活动准备:

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宝宝:你想到那里去玩?妈妈带你去(幼儿自由讲)2. 律动:跟着妈妈走走(边开边自由讲讲看到了什么?可讲教室环境)公园到了,我们到草地上坐会。

(二)基本部分1、 小朋友猜猜,今天会有什么小动物到公园里玩?幼儿自由讲各种动物2、 木偶表演a.小猴"今天,天气真好,到公园去玩,这个香蕉真好吃"(吃香蕉,随手一扔,下场)b.小兔"公园真好玩,唉呦!谁扔的香蕉皮呀?摔交提问:

A、 小兔怎么了?

B、怎么会摔交的?(快帮小兔揉揉)幼儿自由对小兔讲讲安慰的话C、是谁扔的香蕉皮?

D、那,香蕉皮应该扔那?

快把小猴叫出来对他说(小猴,不要乱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幼儿学说。

木偶表演现在小猴怎样了?(不乱扔垃圾了)3、分糖 幼儿每人一颗 观察是否有幼儿将糖纸扔到地上(三)结束部分不早了,我们开汽车回家了音游《汽车开来了》。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用的垃圾


活动目标:

1.有废物利用的意识,对回收垃圾、给垃圾分类有兴趣。

2.养成回收垃圾的习惯,增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3.知道垃圾可以回收变成新的物品,垃圾是有用的,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活动准备:

1.认知准备:幼儿对生活中的垃圾有一定的认识,看见过垃圾场、垃圾堆。

2.材料准备:

(1)垃圾场图片,玻璃从回收到再生的图片一套,几个大篮子。

(2) 每个幼儿从家里带来报纸、易拉罐、纸盒子、玻璃瓶等废旧物品(装在大篮子里)。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话题。师:什么是垃圾?(不要的东西、没有用的东西就是垃圾。)二、观察垃圾场图片,了解垃圾的去向,知道垃圾多了的坏处。

1.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害处。

师:我们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地球上的垃圾越来越多。这么多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呢?用以下这些方法来处理垃圾有什么缺点?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害处?

掩埋法:占空地,污染地下水,容易滋生老鼠、苍蝇、病菌;焚烧法:容易产生烟尘污染;积肥法:农业生产几乎都不用积肥了。

2.启发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垃圾?

三、引导幼儿为垃圾分类。

1.出示幼儿带来的各种废旧物品,请幼儿动脑筋想一想:这些垃圾真的就没有用了吗?

(1)观察“玻璃瓶从回收到再生”的图片,悦一说废旧玻璃瓶是如何变成崭新的玻璃制品的。

(2)讨论:废纸怎样变成新纸?旧的易拉罐怎样变成新的易拉罐?

小结:垃圾并不是非丢不可,很多垃圾还是可以再利用的。有工人叔叔专门把废旧物品收回去,重新制成新的物品。

2.引导幼儿给垃圾分类。

师:为了方便回收,我们应当把垃圾分类整理。看一看,哪些废品可以分为一类呢?允许幼儿互相讨论,可提示幼儿,把质地相同的东西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并探索用图案标志来标明种类。

一般来说,垃圾中可以回收的物品可分为四类:

(1)金属:如铁罐、铝罐、锡等,回收后送往工厂,可以再冶炼成各种金属制品。

(2)纸张:利用旧纸做原料,制成再生纸。

(3)玻璃:汽水瓶、酒瓶等玻璃罐,经过清洗、消毒后可以再重复使用或重新加工制成新的玻璃制品。

(4)其它3.提出要求。

以后小朋友把家里的废旧物品拿到幼儿园来,并分类放好,再卖给收废品的人。愿小朋友都争当小小环保尖兵,让好多废品又变成新的有用的东西,为地球减少垃圾,节约能源。

相关推荐

  • 幼儿园中班教案《垃圾》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垃圾,知道垃圾应该扔进垃圾桶,初步产生环保意识。 2、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知道分类回收垃圾,使其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3、知道不能乱扔垃圾,并与同伴分...
    2020-11-06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垃圾分类》 中班教案《垃圾分类》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认识可回收、不可回收标记,学习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快来看看幼...
    2021-05-06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环保教案:不乱扔垃圾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景中,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 2、通过活动懂得不乱扔垃圾。 活动准备: 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宝宝:你想到那里去玩?妈妈带你去(幼儿自由讲)...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用的垃圾 活动目标: 1.有废物利用的意识,对回收垃圾、给垃圾分类有兴趣。 2.养成回收垃圾的习惯,增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3.知道垃圾可以回收变成新的物品,垃圾是有用的,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活动准备...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小班环保教案:垃圾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垃圾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垃圾的危害。 2、让幼儿知道应该每天清扫垃圾,不乱扔乱捡垃圾;垃圾应放进垃圾的“家”。 活动一:“垃圾的产生” 活动准备: 1、各种乱堆放的生活垃圾、...
    2019-12-12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垃圾,知道垃圾应该扔进垃圾桶,初步产生环保意识。 2、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知道分类回收垃圾,使其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3、知道不能乱扔垃圾,并与同伴分...

2020-11-06 阅读全文

中班教案《垃圾分类》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认识可回收、不可回收标记,学习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快来看看幼...

2021-05-06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景中,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 2、通过活动懂得不乱扔垃圾。 活动准备: 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宝宝:你想到那里去玩?妈妈带你去(幼儿自由讲)...

2019-12-12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有废物利用的意识,对回收垃圾、给垃圾分类有兴趣。 2.养成回收垃圾的习惯,增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3.知道垃圾可以回收变成新的物品,垃圾是有用的,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活动准备...

2019-12-12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垃圾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垃圾的危害。 2、让幼儿知道应该每天清扫垃圾,不乱扔乱捡垃圾;垃圾应放进垃圾的“家”。 活动一:“垃圾的产生” 活动准备: 1、各种乱堆放的生活垃圾、...

2019-12-1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