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放手是家长最好的选择

发布时间:2021-04-27 教育随笔 什么是教育笔记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放手是家长最好的选择

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小名叫波波,非常聪明,但是却不讨小朋友们喜欢,原因是他经常自言自语、没有纪律性、在班上是一个活跃的“自由分子”。有时候经过老师的引导、谈话他就可以遵守规则,但自控能力还是有待提高。其实并不是他人际交往能力不强,才导致孩子们不愿意跟他玩,而是大家不接受这样的朋友。经过很长时间对孩子们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孩子们渐渐的接受他了。

今年6月1日毕业庆典上,大合唱的时候浩浩的妈妈突然告诉我:“王老师,毛嘉晟打陈昊泽”,我一看俩人真的打起来了,在这种场合俩人打起来了,我从一边溜过去,制止俩人,刚离开就看见波波不出声的使劲在哭,脸上的妆容都花了。孩子的情绪还没平复,俩家长却在人群里吵起来。原来波波妈妈不满浩浩妈妈当着那么多家长的面,不分青红皂白就说是波波打浩浩,浩浩妈妈说明明就是你儿子先动手的,活动结束后浩浩妈妈告诉老师:“老师,以后把他俩分开,别让他俩玩”......听了这话我赶紧把家长拉到一边给他讲道理。

小孩子在交往中难免有磕磕碰碰,这是孩子的世界,我们要用孩子的眼睛去评判看待,有时成人在旁参与把事情化大了,使得孩子有了错误的观念,只要跟朋友发生矛盾,就不跟伙伴玩,这对孩子的交往能力肯定是不利的,“打人,还手、不理”,无限循环必将恶化孩子间的关系,双方因无法达成一定的平衡,最终不论打人还是被打者的利益都无法得到保护和补偿。所以,最好的解决方法是要求孩子共同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

只有家长的观念正确,才能正确的引导孩子,孩子的交友圈才广泛,今后的人际交往能力才不会弱,家长不要参与孩子之间所谓的“矛盾”,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处理。(活动范文吧 wWW.F236.cOM)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你是我的好帮手


刚刚接手这个班级,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了近一个月,其中苦甜参半。虽然这些调皮的小家伙让人不太省心,但更多的是我慢慢发现他们优点后的喜悦。大班的孩子自理能力较强,而且他们也十分喜欢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案例一:小班长

其实,小班长每个班都会有,他们会帮忙组织小游戏、邀请孩子吃饭、整理图书角等等,是老师的好帮手。我们班也不例外,不过我们还请小班长做小主持,利用班级离园时间来主持班中的才艺秀,没想到一些平时在班内比较文静的孩子倒是主持得不错,在大家的掌声中他们也找回了自信。

案例二:整理物品

涛涛在我们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他对其它的事情都缺少兴趣,很少能集中注意力做什么事情,但是唯独对整理东西情有独钟。于是,我们索性投其所好,班级中哪里需要整理了,我们总是先请涛涛来整理,这样不仅让他能够集中思想做一些事,而且更让他感受到他是被需要的。

其实,只要我们放手让孩子自己来做,或者说我们请孩子来帮助我们,这对孩子来说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被人肯定的快乐,更是对其能力的一种锻炼,让我们多对孩子说一句:“你是我的好帮手。”吧!

教育随笔:该放手时就放手


萌萌从家里带来一本新图书,认真地坐在那看着,明明看见了,高兴地跑过去,抢着要看,萌萌连忙把书藏起来,不给明明看。明明流着泪,撅着嘴巴,一脸被欺负的样子,跑过来跟我说:“老师,萌萌不给我看图书!”看到这种情景,也许有的父母会赶紧去哄明明,把萌萌的图书拿给明明,或者给明明重新找一本书。这样的结果会怎样呢?显然,明明不会再哭了,而且很高兴。但明明会觉得自己的这种做法是对的,自己不高兴、哭闹是有道理的,这种情绪成为他获取利益的手段,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还会这样。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排除对他的注意,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也许他会哭一会儿,这个没必要担心,适当的哭泣对身体是有利的。相信他不会哭的时间很长,没人理会自然会停止哭泣,由于孩子的好奇心强,他会静心想想如何才能看到那本书?知道生硬的抢夺不起作用,相信态度会有所转变,友好地跟伙伴交谈——“萌萌,我和你一起看书,好吗?”、“萌萌,我给你用我的彩笔,你给我看看你的书,好吗?”、“萌萌,我的好朋友,刚才抢你的图书是我错了,对不起!我们一起看书,好吗?萌萌不会再次把书藏起,结果是两个小伙伴一起高兴地看书。相信明明以后再也不会粗暴地抢书

日常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事情屡见不鲜,我们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一一处理,一些所谓的“帮助”只会助长孩子的不良情绪,造成孩子的胆小怕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不良习惯的形成。所以要求我们对孩子适当放手,遇到问题时,首先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相信比我们的介入要事半功倍!

教育随笔:无悔的选择


教育随笔:无悔的选择

时光如流,一转眼,我从事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已经十多年了。在幼儿园这片沃土中,我和孩子们朝夕相处,共同成长。我用汗水和爱心浇灌着孩子们稚嫩的心田,同样孩子们也用他们天真,坦率,真诚的爱感染着我,促使我一直奋斗在幼教的行业中。在充满童趣的世界里描绘自己五彩的人生。

回想当初,只是因为喜欢小孩,我毫不犹豫的走上了幼儿教师这个岗位。开始,我是带着无限的遐想和憧憬来到孩子们中间的,可很快这些遐想和憧憬变为了泡沫。孩子们的吵闹声和没完没了的告状,判不清的案情,小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特别是我带小班时,我从家长手中接过哭闹的孩子,哄呀,逗呀,可他们依旧哭闹。乱舞乱蹬的手脚落在我的脸上,划破了我的袜子。突然,“哗”的一声,一个孩子吐了,正巧,吐在我的新衣服上,一股酸臭味扑鼻而来。一种迷茫和退缩感涌了上来。我觉得我的选择错了,我动摇了。

可慢慢的,慢慢的,我发现我与孩子门在这吵闹声中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当我沉默时,孩子们会摇我的手,两眼望这我说;“卞老师,是我们惹你生气了吗?我们是好孩子,不惹你生气。

记得上一次语言课,故事讲了一半,我就再也说不出话好了,我不停的咳嗽,这时班上最调皮的一个小男孩走了过来说:“卞老师你坐,休息一会儿。”其他的小朋友也围了过来问;“卞老师你怎么了?卞老师你怎么了?第二天早晨,我刚走进教师,班里的孩子纷纷从怀里掏出胖大海,西瓜霜,金嗓子,稚声稚气地叫个不停;“老师,快吃我的胖大海”老师试试甜的西瓜霜,老师,还有我的金嗓子。望这眼前的情景,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真的被孩子们的天真童心所感化了,这时我忽然发现我的选择是对的。这是一个普通而光荣的职业。也就在这时,我才真正理解到这一行中的内涵,我庆幸我坚定了我的选择。

十五年过去了,我在摔摔打打中成熟了,我懂得了一名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应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为教师必须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照这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感到温暖。老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是神圣的,伟大的,每当和孩子们做游戏时,他们会争先恐后的拉着我的手,为能够被老师拉着而感到高兴,还要把这高兴的事在晚上和妈妈说;“今天老师拉我的手了,老师喜欢我1孩子纯真的童心是多么宝贵。在孩子中间,那种放松,无拘无束,融洽的气氛是多么吸引我,那些共同玩耍是赖皮,有趣的游戏,时而天真,时而深沉的交谈,有常令我以无穷的回味。而当孩子们有进步时所体验的那种成功感,是其他任何工作都无法比拟的。于是,我便渐渐爱上这分职业而不能自拔。这种爱是我最好的老师,这种爱,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是的,是这爱,使我对这种工作更加成熟,更加能心应手,孩子们也在爱中融化了,久而久子,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段音符,孩子们都和我有了默契,能心饮神会。当我幸勤的汗水浇灌在孩子身上时,当我口干舌燥时,我发现孩子们忽然长大了,懂事了。猛然间,我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幼儿教师的工作是塑造人的工作,它神圣,伟大。我每天和孩子们同手,同玩,同欢笑,被童趣所感染着,我的心也在净化着,我更加不后悔我的选择。

每一天,我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孩子,然而每个孩子就像是一本书,要想读懂他们就要细细品位,耐心的翻看,我将为读懂这本书而无怨无悔。

教育随笔:选择合适的


绘本中到处渗透着悬念,绘本中的悬念往往通过翻页来设置,因此教师应该合理的规划展示给幼儿的图画,让幼儿去预测故事的发展。

比如说《谁要了我的大饼》,小猪做了一块大饼,累的睡着了,等它醒来一看,“咦,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如此一个简单的问题,却可以吸引幼儿不停的去探索,首先小猪先是遇到了小鸟,这里我设置了“猜猜,是不是小鸟偷吃的”让幼儿去思考,让小鸟咬一口后,发现小鸟咬的形状不一样时,幼儿自然而然的又会去想到底是谁偷吃的大饼,以此类推兔子、狐狸、鳄鱼、河马各咬了一口,每次幼儿发现不是这个动物咬的时候,他们都会认真的去想,到底是哪个动物咬的呢,他们会随着故事中的小猪一起去探索答案,在这么多小动物都咬了一口以后,还是没有找到谁要了大饼。最后,小猪自己咬了一口,发现和偷吃大饼的人的牙印是一样的,这么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让所有小朋友都大叫起来。如果在这个绘本阅读中,提前展示了每个小动物的咬大饼的牙齿印,则会让幼儿失去探究的欲望。借助悬疑,让幼儿一次次体会惊喜与失望交加的感觉。

教育随笔:选择谁呢


教育随笔:选择谁呢

一次,在上海的一所幼儿园里,我观摩了英国插画大师科奇•保罗执教的“小贝挖宝”活动。活动开始前,大师需要从上课的孩子中选出一位来当“模特”,只见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看到这种“壮观”的场面,大师面露难色。停顿片刻之后,他眼睛一亮,问孩子们:“今天有没有人过生日?”只见一个男孩高高地举起了手,说:“今天是我的生日!”可还没有等他的话音落下,旁边的另一个孩子站起来大声说道:“不对,你刚刚过完生日!”两人的对话惹得现场听课的教师哈哈大笑。到底该选谁来当“模特”呢?茫然的大师把选择的难题交给了班主任教师。年轻的班主任教师立刻回应,一抬手便指定了一个小姑娘来当“模特”。于是,在其他孩子的叹息声中,大师开始上课了。

虽然我只是坐在下面听课,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这位班主任教师是依据什么选择的呢?我不禁联想到另一个场景:早晨升国旗时,教师发现升旗手因病缺席了。“让我来吧!”好几个孩子跳跃着,争先恐后。教师的目光扫了一圈,用手一指,说:“你去升旗吧!”只见那个被选中的孩子兴奋地奔向升旗台,其他的孩子则悻悻然沉默不语。之后,落选的孩子们照常唱国歌、做早操,丝毫没有异常。看来大家都已经习惯于这样的选择与被选择了。

确实,作为教师,我们经常会遇到“选择谁”这样的问题。同一个提问,选择谁来回答?每日升旗,选谁来担任升旗手?值日生工作该由谁先来做?游戏中出现争执时,该听谁的?谁来定规则?这类选择折射出不同班级的不同文化氛围,而和谐的班级风气与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息息相关。

当然,我们可以采取“轮流制”进行选择,如“轮流回答”“轮流表演”“轮流游戏”等,让孩子们轮流当值日生、升旗手,这样一个也不漏,一个也不少,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关注。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皆大欢喜的方法确实能够做到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

但是,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件事都适合采用“轮流制”的办法,如同本文开头大师遭遇的选择谁当“模特”之场景,显然就无法“轮流”。但毕竟面对了,那么,该如何解决才好呢?

当下,诸如“以儿童发展为本”“让每一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等教育理念都已被教师熟稔于心,在国家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反复强调要理解与尊重儿童,出现了许多如“保护”“接纳”“允许”等词语。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呢?

幼儿园的屋顶农场丰收了,教师带领中班的孩子们去挖土豆。孩子们一边收获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一边大声嚷嚷:“发财喽!发财喽!”土豆被挖出来了,教师让孩子们数一数究竟有多少个土豆,接着又说:“你们有38个人,一人一个土豆还有多的,怎么办呢?”孩子们回答说:“今天没来的小朋友,我们给他们留着吧。”教师又说:“但还是多了2个呀!”一个孩子想了想说:“婷婷和朗朗营养不良,让他们多吃点。”孩子们纷纷表示同意。

原来,一旦让孩子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教师立刻会收获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体现孩子想法和愿望的方法,才是真正能让孩子“口服心服”的办法。

在大师的课堂上,面对选择的难题,或许年轻的教师更在意的是在那一刻快速作出决定,让现场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故此情此景尚属情有可原。但我还是建议事后教师要记得“关注”,不仅应该有目的地去观察孩子们的反应,更应该深入思考,找寻今后应对此类“选择谁”的棘手问题的适宜方法,以此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

无论是皆大欢喜的“轮流制”,还是出自孩子的“口服心服”法,对于一位幼儿教师而言,我相信只要心中装着孩子,时时倾听孩子的心声,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

教育随笔: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主题活动《小手和小脚》即将尾声了。今天课间,趁孩子在自由玩耍的时候,我随手弹了一首韵律活动《猴子爬树》的曲子,没想到有些孩子竟然停下了玩耍,靠到了琴边,跟着我的音乐节奏手脚开始点跳起来。看到这一现象,使我突然想到:这首曲子不正好与我们现在的主题相关吗!于是,我就开始了这一节课的构思。

活动开始了,我先是准备了一个“小猴”头饰。然后是自编的一段带有游戏规则与要求的一段故事:“今天,小猴想带小朋友去果园里摘果子吃,果子就长在高高的果树上。大家要跟上小猴的节奏,稳稳地爬到果树上去,然后欢快地摘下果子。摘完果子就安全地从果树上滑落下来。注意不能被看管果园的老爷爷听到吵闹声,不然你摘的果子就会被老爷爷搬回家了。”故事中,孩子们听得很入神很仔细。

音乐响起,在“小猴”的带领下,孩子们一个个节奏感掌握得很稳,快慢节奏的变换很迅速,摘果子的过程中,有孩子知道去变换不同的方向,有孩子还尝试着跳起来摘、双手去摘、左右手交换着去摘。在滑落下来的短暂音乐中,动作干净利索。整个过程,孩子们都能做到了欢快与安静。

这节活动,准备部分很简单,活动环节也简单。可是,孩子们的参与度却不同于以往。孩子们的投入程度也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竟然能按照故事里的要求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课后,我还在回味着这节活动给我和孩子们带来的轻松与愉悦。我想:也许是因为这个故事正好适合小班,能被小班孩子所接受的原因吧,从而使活动进行的效果这么完美!

教育随笔:孩子是我最好的好榜样


教育随笔:孩子是我最好的好榜样

三八妇女节已经过去了好多天了,可是想一想那天带给我的触动确是没法抹去的。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前,我们早已经想好让孩子干点什么,那就是在三八妇女节这一天让孩子亲手制作三朵花送给自己的妈妈,并且给自己的妈妈说一句话。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我跟孩子们一块制作了漂亮的纸花,孩子们知道这是送给自己妈妈的,都做的非常的认真仔细。纸花在孩子们的手里很快就完成了,再稍加包装,美丽的花朵展现在大家的眼前了。孩子们手拿自己的花,脑子也在飞速的旋转,想一想要跟妈妈说些什么。一些小朋友在嘴里嘟囔着,我便问他:“你要跟妈妈说什么呢?”“妈妈,你把我养这么大,你辛苦了。”他说,听完我感觉心里暖暖的,别看他们小,可是他们都很懂事了。陆续的家长来接孩子们了,我便告诉孩子们:“爸爸妈妈来接我们了,我看看谁能大胆的跟妈妈或奶奶说一句话,妈妈没来接的可以回家再说。”孩子们都跃跃欲试的,文文的奶奶总是第一个来接孩子,文文只是羞羞的把花递给了奶奶,什么话也没说,转身就拉着奶奶走,我便说道:“文文,你要跟奶奶说句什么话呢?”他想了老半天,“奶奶,你辛苦了”最后小声的说了一句。文文奶奶可高兴了,不停地夸自己的孙子长大了,笑得更是合不拢嘴。轩轩的妈妈在门口等待着,轩轩也迫不及待的跑过来了,“妈妈,节日快乐,我爱你妈妈!”轩轩大声的说道,并把自己的花送给了妈妈,这个开朗活泼的姑娘真的是令人感到高兴。

孩子们都真切的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表达了自己感情,一句“我爱你”让妈妈已经是泪流满面,感叹孩子长大的同时,爸爸妈妈也老了。想到我自己,我长这么大了,“妈妈我爱你”这句话好像没怎么说过,我感到很惭愧。一次综艺节目,让主持人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打电话,并说一句心里话,当时我看的也是泪流满面,长这么大了,我还不如自己身边的孩子做的好,我也想说一句你们辛苦了,可是话到嘴巴总是又咽回去了,不是说我不爱自己的父母,只是没有勇气去说,现在孩子们给我做了个好榜样,我要向你们学习,回家后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一句“你们辛苦了!”

教育随笔:选择小老师


教育随笔:选择小老师

小雪一直是班上比较能干的孩子,用通俗的话说,是一个有灵性的孩子,老师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她都能明白老师要干什么,因此老师们都喜欢请她帮忙做点事。比如:拿东西,到别班找人或是做老师之间的传话筒等等。因为她在全班幼儿中的这种“威信”,所以我经常请她当“小老师”,负责在游戏活动时间带领大家一起做游戏,在休息时间负责“整顿”纪律。

有一天,问题出来了,这天,我照例请出小雪做“小老师”,小雪走到台前,和大家玩起了“木偶人”的游戏,她一边带着大家玩,一边不时的用眼神与不听话的幼儿对视,像个老师样的睁大眼睛盯着别人,不守规则的孩子也就不敢再动了。看到形势被她控制得很好,我就到寝室去拿点东西。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教室里却传来了整齐的“徐振宇加油,徐振宇加油”的叫声。我赶快回到教室,想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见小雪就在徐振宇座位旁两人剑拔弩张,互相怒视,都有点怒发冲冠了,谁也不让谁。“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啦?”我赶紧平息了大家的情绪,准备了解事情的经过。小朋友们七嘴八舌的说起来,小雪更是大声叫着:“老师他不守纪律,不听我的话。”眼中充满了让我帮助她的目光。原来是小雪发现刘英豪自己在下面讲话,就叫他到台前“罚跳”,必须她说停的时候才能停下。刘英豪果真按照小雪的要求不停地跳了起来,这时徐振宇发出了“不要听她的话”,引起了李文丽的极大不满,她没想到还有人敢不听自己的话。她非常生气,径直去找徐振宇理论,谁知徐振宇不甘示弱:“哼!就是不听你的”,两人就争执起来,谁也不示弱,就出现了刚才的情况。

我赶紧平息事态,心想:徐振宇真烦,但是为了表示公平还是当着全班的面教育了小雪,叫她对小朋友们要好,不能用惩罚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果碰到难题可以请老师帮忙并让她给徐振宇道歉,小雪很委屈的样子,眼泪直打转,但她还是表示今后再也不对小朋友凶了。事情解决了,接下来到了洗手的时间,大家都在洗手洗脸,却传来了很大的哭声。不时有幼儿告诉我“小雪哭了,是徐振宇把她推倒到了地上”,看来事情还没结束,我把小雪从地上扶起来,并询问事情的原因。原来徐振宇看到小雪动手打别一个孩子,忍不住要打抱不平,一把把小雪推倒在地,小雪这次终于哭了。

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小老师”的选择不应该是随意的,不能以自己轻松为目的。应该让每个孩子都有锻炼的机会。在后面的日子里,我在选“小老师”时,不再是只选某一个人,而是注重发现谁有进步就选谁当“小老师”。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一切都要从小开始培养,这样才能会让他们更好的健康成长!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你是我的好帮手 刚刚接手这个班级,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了近一个月,其中苦甜参半。虽然这些调皮的小家伙让人不太省心,但更多的是我慢慢发现他们优点后的喜悦。大班的孩子自理能力较强,而且他们也十分喜欢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
    2021-05-05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该放手时就放手 萌萌从家里带来一本新图书,认真地坐在那看着,明明看见了,高兴地跑过去,抢着要看,萌萌连忙把书藏起来,不给明明看。明明流着泪,撅着嘴巴,一脸被欺负的样子,跑过来跟我说:“老师,萌萌不给我看图书!”看到这...
    2021-05-05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选择合适的 绘本中到处渗透着悬念,绘本中的悬念往往通过翻页来设置,因此教师应该合理的规划展示给幼儿的图画,让幼儿去预测故事的发展。 比如说《谁要了我的大饼》,小猪做了一块大饼,累的睡着了,等它醒来一看,“咦,是谁...
    2021-06-0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无悔的选择 教育随笔:无悔的选择 时光如流,一转眼,我从事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已经十多年了。在幼儿园这片沃土中,我和孩子们朝夕相处,共同成长。我用汗水和爱心浇灌着孩子们稚嫩的心田,同样孩子们也用他们天真,坦率,真诚的...
    2021-05-1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选择谁呢 教育随笔:选择谁呢 一次,在上海的一所幼儿园里,我观摩了英国插画大师科奇•保罗执教的“小贝挖宝”活动。活动开始前,大师需要从上课的孩子中选出一位来当“模特”,只见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看到这种“...
    2021-04-29 阅读全文

刚刚接手这个班级,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了近一个月,其中苦甜参半。虽然这些调皮的小家伙让人不太省心,但更多的是我慢慢发现他们优点后的喜悦。大班的孩子自理能力较强,而且他们也十分喜欢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

2021-05-05 阅读全文

萌萌从家里带来一本新图书,认真地坐在那看着,明明看见了,高兴地跑过去,抢着要看,萌萌连忙把书藏起来,不给明明看。明明流着泪,撅着嘴巴,一脸被欺负的样子,跑过来跟我说:“老师,萌萌不给我看图书!”看到这...

2021-05-05 阅读全文

绘本中到处渗透着悬念,绘本中的悬念往往通过翻页来设置,因此教师应该合理的规划展示给幼儿的图画,让幼儿去预测故事的发展。 比如说《谁要了我的大饼》,小猪做了一块大饼,累的睡着了,等它醒来一看,“咦,是谁...

2021-06-08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无悔的选择 时光如流,一转眼,我从事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已经十多年了。在幼儿园这片沃土中,我和孩子们朝夕相处,共同成长。我用汗水和爱心浇灌着孩子们稚嫩的心田,同样孩子们也用他们天真,坦率,真诚的...

2021-05-11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选择谁呢 一次,在上海的一所幼儿园里,我观摩了英国插画大师科奇•保罗执教的“小贝挖宝”活动。活动开始前,大师需要从上课的孩子中选出一位来当“模特”,只见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看到这种“...

2021-04-29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