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大鲨鱼来啦
发布时间:2021-04-27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爱玩、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在游戏中或获得知识、或增加经验、或增强体能或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我们班里的孩子也不例外,任何时空都能成为孩子们游戏的天地。
下午起床后,孩子们的点心时间到啦,我忙着给小女孩们一个一个的梳头发,其他的小朋友们安静有序的吃点心,过了一会,吃的快的小朋友们已经吃完了,原本安静的教室里也慢慢的闹腾了起来。原来吃完的小朋友们已经开始了他们自己的游戏啦,只见一组一组的小朋友们坐在椅子上,把桌子当成了海洋,把小手合拢变成了鱼在桌子上游来游去,扮演大鲨鱼的小朋友一边念叨“我来啦”一边追逐准备吃掉小鱼,扮演小鱼的小朋友一边逃一边喊着“大鲨鱼来啦,大鲨鱼来啦”。孩子的游戏我感到很惊奇,因为这个游戏我并没有教过孩子们玩过,是班级里的孩子们自主发明的,只要有时间有机会,孩子们就会在桌子上玩起“大鲨鱼来了”游戏,除此之外孩子们还会在桌子上玩车子追逐的游戏,小手垒垒高的游戏,等等,不需要任何的工具,只有他们的小手和他们自己的奇思妙想,哪怕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孩子们也玩的不亦乐乎。
自主、自发和自愿是孩子们游戏的一大特征,“大鲨鱼来了”这样的游戏完全是孩子们自己发明的游戏,在脱离了老师这个主导后,幼儿的主体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在早操活动中有教师设计的“小鱼游”的游戏情节,孩子们从这一早操动作中得到了游戏的灵感,自发的玩起游戏,在游戏中他们能自己决定游戏的内容、形式、规则和节奏,完全是他们自己的游戏意愿,当有孩子打破游戏规则的时候,孩子们也能自己纠正和维持自己的游戏。
这也给我的日常教育教学有了一定的启发,游戏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快乐,也为孩子们带来健康和谐的发展,在我们作为幼儿教师要给孩子们自主游戏的时间,把游戏还给孩子们;也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尊重幼儿爱玩的天性,尽可能的运用游戏的教育功能,使得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习。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海洋球池里的“大鲨鱼”
说起玩海洋球,孩子们是眉飞色舞、欣喜若狂。在海洋球池里翻钻游躺,摸爬滚打,玩起来时不亦乐乎。一有机会,我就带他们去尽情的玩一玩。
玩海洋球的孩子是幸福的孩子。但由于幼儿较多,全部进入海洋球池里时,就显得相对拥挤,因此,幼儿之间的磕碰也较多。无论老师在活动前怎样强调活动规则、安全注意事项,但孩子们磕碰的矛盾依然较多。于是,在第一次玩海洋球的经验基础上,第二次玩海洋球时,我预先设置了一个活动情景。
师:“海洋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小朋友们知道有些什么动物呢?他们在大海里是怎样运动的?”
孩子们马上踊跃举手,争先恐后回答。
“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小鱼在大海里一群一群的游来游去。”
“还有大鱼、热带鱼、金鱼、章鱼···。”
“还有海龟、海马、海星、螃蟹···”
“还有海豚和凶恶的大鲨鱼。”
······
师“那你们喜欢那些动物呢?”
又是一番眉飞色舞的交流。
师:“你们喜欢凶恶的大鲨鱼么?”
幼儿异口同声地说:“不喜欢!”
师“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不喜欢大鲨鱼?”
“因为大鲨鱼的样子很吓人。”
“大鲨鱼要吃其他的小鱼。”
“大鲨鱼很坏,会伤害海里其他的动物”
······师:“哦,有了大鲨鱼,海洋里时时充满着危险。那你们在玩海洋球的时候,喜欢像大鲨鱼一样不遵守规则乱碰乱撞的小朋友么?”
“不喜欢!”回答响亮而整齐。
师“如果出现这种“大鲨鱼”怎么办?”
“不让他玩了。”
“让他在海洋球池外边玩。”
“把他抓出来。”
······
师:“那好,在海洋球池里玩的时候,小动物们互相碰碰手,碰碰身体是表示友好,是好朋友。“海洋警察”随时巡回视察,如果出现了不遵守游戏规则的“大鲨鱼”,“海洋警察”就会把他抓出来,让他在海洋球池外边晾一晾。好吗?”
“好!”
师:“听见“海洋警察”的铃鼓一响,所有动物立刻停止活动,检查有没有“大鲨鱼”混进来。明白吗?”“明白了。”
孩子们进入海洋球池里后,海洋球池里立即想起了愉快的笑声。这下磕碰机率果然大大减少,安全隐患基本排除,加上“海洋警察”(教师)适时的提醒,让玩得忘乎所以的幼儿随时注意自己的玩法和动作幅度。要抓住一条“大鲨鱼”可不简单呢。因为谁也不愿意当“大鲨鱼”被晾在池外啊。
海洋球池里一片欢乐祥和,孩子们在一起愉快、尽情的玩啊玩。幸福的小脸上露出天真、灿烂的笑容!
教育随笔:排队啦!
每次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时,特别是出去散步的时候,我们班有几个孩子总喜欢抢占排头,喜欢插队。目的是想跟老师站的最近,想跟老师牵手,或者以“老师”的身份在前面带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站队走在最前面,想当排头的孩子们越来越多。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满足孩子们的心愿,我想出了一个办法。站队前,我对孩子们说:“请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孩子们高兴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们身边,一一握一下他们的手,亲切地在他们的耳边说一句:“你的小手真干净”。或者说:“你的小手热乎乎的……”孩子们笑了,高兴的也在我耳边说一声:“你的手也热乎乎的。”或者说:“你的手和我妈妈的手一样大。”“我爸爸的手比你的大…….”随后脸上露出得意和满足的表情。我说:“站队吧!”话声刚落,孩子们个个忙着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对,没有抢排头的了。先抢一阵,再站队的现象彻底地消失了。
教育随笔:香蕉开花啦
小班的幼儿刚刚入园,很多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还需要教师的帮助。一天上午水果餐时间,班级的保育老师给孩子们分发了香蕉,很多孩子跑来说:“这怎么吃呀?”一旁的小老师很是诧异:“赵老师,他们都不会剥香蕉皮啊?”她一边说一边就要帮助孩子们剥,我轻轻地制止了她。我拿起一根香蕉对孩子们说:“看,我的香蕉会开花哦!”说着我把香蕉剥开了,很像一朵好看的小花,孩子们都高兴极啦“我的香蕉要开花!”我笑着说:“好啊,我来教你们哦!”我一边剥一边交代:“先从头慢慢撕开一条,不要撕断哦,一条一条,慢慢剥,看哦,香蕉开花啦。”能力强一些的孩子,跟着我一起剥好,都开心极了。能力较弱一些的孩子我们就鼓励他们,他们的香蕉也能“开花”啦,孩子们吃着自己动手剥的香蕉,无比香甜。
孩子的年龄较小,刚刚离开父母,很多事情不知道怎么去做,小班就是要逐渐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根据以往多年带小班的经验,很多事情在老师有趣的引导下,他们是非常愿意尝试的。早晨天气凉一些了,孩子们开始穿长袖了,洗手就不大方便啦,我就教他们:“长袖要变短袖啦!”这样有趣的引导,孩子们很快就知道了,还互相说:“我的长袖变短袖了。”小朋友们在洗手的时候,都没有弄湿袖子,非常棒哦!
类似这样的情景经常出现在小五班,孩子们排队要出去玩,我们会引导“来接火车啦。”孩子们就会很整齐地来排队;我们教育孩子离开小椅子,要学会把小椅子“藏”起来,孩子们的好习惯就这样慢慢养成了。
很多老师都感概带小班孩子很辛苦,因为他们很多时候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其实,老师要抓住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用有趣的方式引导孩子,孩子能听懂,而且很乐意听,很愿意做,慢慢地,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就培养的非常好了。
孩子们就让一颗颗小苗苗,需要我们耐心地养育,只要我们足够用心,孩子们也会开出灿烂的花朵!
教育随笔:大火箭来了
教育随笔:大火箭来了
我们的建筑区在走廊一边,有比较大的一块地方,大概有10个平方左右,孩子们非常喜欢这里,一有空,这里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航航和小宇凑在一起,两人一起商量玩,航航一拿到积木就说:“今天,我要搭一个大火箭。”他一边说就一边开始搭,小宇就在旁边帮他运输积木,一会儿对航航说:“航航,这个好吗?”航航没说话,只忙着自己搭建,于是小宇一会儿运一个长积木,一会儿运一个圆积木,一会儿就在旁边呆着,看航航怎么搭建。
搭了许久,航航的火箭结构差不多完成,就站起来欣赏,小宇也在旁边和航航讨论,小宇轻轻地把一个小圆积木放在火箭上,退后两步,欣赏一下,航航朝小宇笑了一下,然后两人继续干活。再忙活了一会儿,终于完成啦。
航航满意地看着大火箭,小宇也在旁边看着,一会儿小宇偷偷地把当中的一个支撑的小积木抽了出来,这样就不好了,整个火箭快要倒了,小宇马上托住,这时,航航发现了,就马上跑过去一起托住,并且呼唤我。
我一过去,他们和我讲了现在的难题,然后请我把小积木塞在里面,因为他们的两只手托住了积木所以不能动,我轻轻地塞进去,这两位孩子的手慢慢抽出去,然后再把小积木调整好,长长地呼了一口气。
整个活动中,航航总是处于主导的位置,首先,今天构建的主题是航航确定的;其次,在构建的过程中,怎么构建,也是航航一人的主意;最后,航航对于自己的作品也非常满意,出现问题后也能马上解决。
而小宇呢,在这个火箭建构过程中,是航航的副手,在旁边一直观望航航的作品,看看航航需要什么样的材料,然后帮助航航运送,最后,在航航成功的作品上添上一些点缀,后来继续想改变大火箭,就抽走了大火箭的支撑积木,幸亏孩子眼明手快,化解了危机。
确实,航航的建构能力非常好,所以许多孩子都喜欢和航航一起玩,有的能力弱的孩子就经常以崇拜的眼神看着航航搭建,如果有孩子和航航一起搭建,就经常有同伴提醒,不要弄坏航航搭建的物品,结果,后来和航航一起搭建的孩子都沦为了副手,就在旁边看看,不动。
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先请航航和小宇他们一起讨论想构建什么?同时可以画一下简单的图纸,然后大家分配任务,一起构建。在活动中也要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多和同伴交流。
教育随笔:我会穿衣服啦
冬天到了,天气冷了,孩子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毛衣和棉外套,户外活动和午睡时穿脱外套就成了孩子和老师都很头疼的一件事,甚至有小朋友因为不会穿衣服早上不愿意上幼儿园。
这不,马上要户外活动了,有的孩子叽叽喳喳的尝试着穿衣服,还有的趁势和旁边的小朋友打闹嬉戏起来了,还有的孩子小声的跟我说:“老师我不会穿……”,“老师,你也帮帮我!”“我也不会”……很多个声音会同时从四面八方传来,一双双大眼睛都充满了期待,有时候真是会让我们老师手忙脚乱,头皮也发麻。还有几个孩子穿不上衣服急的眼泪都要出来了。帅帅小朋友一直跟着我,拿着衣服红着脸小声的嘟囔着:“老师我不会穿,我学不会……”他两只小手一直抱着衣服在玩,没有要尝试穿衣服的意思。为了让每位孩子都能得到锻炼慢慢学会穿衣服,我根据孩子穿衣服时的情况,及时表扬能独立穿衣服的孩子和帮助小朋友穿衣服的孩子,鼓励不会穿但是动手尝试穿衣服的孩子,并根据孩子的动手情况分别帮助孩子整理衣服。教室里一片热闹的景象,帮着拉袖子的、帮着扣纽扣的、帮着掏袖子的,孩子们忙得不可开交……。帅帅嘟囔了一会儿,见我一直没有帮助他,似乎也被周围的孩子们感染了,于是自己慢慢的开始尝试穿衣服。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赶紧抓住时机大声地表扬他都能主动学穿衣服,都不让老师帮忙。
在家庭众多亲人的精心呵护下小班幼儿自理能力薄弱,甚至基本的生活自理也不能保证。专家曾说过,两岁的幼儿就有独立穿衣的愿望,3岁的幼儿已经具备独立穿衣的能力,是要我们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孩子们学会穿外套其实很简单。
教育随笔:我上幼儿园啦
小班幼儿已经入学一个月了,刚入学时的孩子哭闹的场面还是历历在目,从一开始的极度抗拒到现在每天开开心心上幼儿园,小朋友进步实在是太大了。我们班的一个小男孩刚开学哭闹到吐,饭菜不吃,早上入学时甚至出现抱墙、蹬腿等行为来抗拒入园,每天要问很多遍奶奶什么时候来接我,时不时就要哭闹一番,他的家长也是十分担心他,经常询问他的表现。后来他渐渐喜欢上了集体活动,特别喜欢唱歌,在集体活动时已经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了,可是在自主游戏时会哭闹,有一次他说:“为什么不让我玩?”我走到他身边对他讲:“你可以玩啊,这些玩具你也可以选择喜欢的来玩。”他说:“我不要玩。”过一会又说:“老师,你为什么不让我玩?
这一段时间我安抚很多次都无效,后来集体活动之后情绪变好,就不再哭闹了。之后第二天,我在幼儿自主游戏时,走到他身边拿起他面前的雪花片说:“我要送一朵小花给你,我希望你能像小花一样开心。”他拿着我送的小花看了一会说:“老师,我也要送你一个东西。”我听了很是高兴,就这样我在他自主游戏时多陪伴他,和他一起玩游戏,很快他就能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现在一个月过去,他在活动中表现出乎意料的棒,经常能得到我和戴老师的表扬。
这学期是我第一次接触小班的孩子,小班幼儿入园哭闹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能让幼儿感受到我们的关爱,了解他们的性格,很快就能赢得他们的喜爱与尊重。
教育随笔:小鱼逃走了
这次设计的活动紧紧围绕小鱼的主题,从开始的音乐和绘本故事,设置了比较好的情境,让幼儿能够充分的融入进去,在绘画上进行了较细致的指导。
整节课上下来我感觉还是不错的,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投入度和积极性都非常高。目标的达成度也不错,孩子们基本都会在观察边找中并说出来:小鱼躲在XX里。在活动过程中,创设了帮助小鱼找小伙伴的情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3张图片连起来和孩子们边模仿小鱼游边说:小鱼躲在电视机里、小鱼躲在花朵里、小鱼躲在草莓里时,我觉得就让孩子站在座位前游、说显得有点局限,应该让孩子在四处游,边游边说,可能更有趣一些,孩子们也不会受到座位的局限。或许我应该调整成一个半圆的座位,不能就定向思维,觉得语言课就只能是3个半圆。也许我的目的性太强了,在上课的过程中一味让孩子说出:小鱼躲在XX里,说了很多遍。
其实更多的是要拓展孩子的思维,不单单局限于这个绘本表面看到的,可以挖掘更多。例如:引导幼儿发现红红的小鱼躲在红点点的窗帘上,颜色相似,不容易被发现;红红的小鱼躲在和自己形状差不多的糖果里,形状相似,不容易被发现。这些也是很有价值的东西。示范时,应请幼儿进行书空练习,使幼儿掌握绘画小鱼的方法。在幼儿绘画过程中,我应多做随机指导,帮助不敢画的幼儿,学习怎样绘画小鱼,指导时应更全面的顾及幼儿。
教育随笔:咕咚来了
《咕咚来了》这个故事想必许多人小时候都看过或听过,对此故事的趣味以及荒诞还记忆犹新吧。故事讲述的是个充满了神秘气息的大森林,里面住着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可是有一天,这些小动物们却被“咕咚”,一个奇怪、可怕的声音震住了,“是什么怪物?”“咕咚来了!”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地引发了所有动物的奔跑……到底发生什么了呢?走进这个故事,你就会知道答案。
小小的故事不仅充满了趣味,还隐含了大大的寓意,给幼儿带来趣味的同时也能引发幼儿的思考。
在和幼儿一起进入《咕咚来了》这个主题的日子里,我们首先从故事入手,让幼儿倾听故事、熟悉故事和复述故事,了解动物的对话、感受动物们的情感,为故事表演做一个前期的铺垫。在故事的王国里畅游过后,幼儿对故事里的咕咚发生了兴趣。什么是咕咚?咕咚长什么样?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学习,幼儿不仅了解木瓜的结构、特征、以及用途,还可以凭借《木瓜恰恰恰》这首好听的乐曲和打击乐器好好地玩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