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奥巴马这样教女儿用零花钱

发布时间:2021-04-30 教师说课稿 教幼儿识字教案 幼儿早教故事

奥巴马这样教女儿用零花钱

奥巴马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玛莉亚今年13岁,小女儿萨莎今年10岁,“她们必须做家务才有零用钱。”奥巴马曾在一次访问中表示,自己对两个女儿的管教十分严厉,如果做家务,每星期能领得1美元的零用钱,这包括布置餐桌、清洗碗盘、打扫自己的房间和衣柜等,“我的女儿要自己整理床铺、自设闹钟、自己起床、自己穿衣服,”奥巴马说,“一次我离家几个星期,回来之后,大女儿玛莉亚就对我说,‘嗨,你欠我10个星期的零用钱啦!’”

奥巴马正是通过这种“等价交换”培养孩子对零用钱的敏感度,并学会珍惜使用每一分钱。有人开玩笑说,总统给女儿的“工资”太低,属于最低时薪,还敦促奥巴马为女儿提出刺激财政方案。不过,那是2008年奥巴马接受《人物》杂志专访时说起的,不知道在物价飞涨的今天,他给女儿的“工资”有没有涨一点。

在美国,家长给孩子发“工资”的情况非常普遍。一些美国家长认为,零用钱是一种用来培养孩子理财观念的工具,重点在于帮助孩子掌握理财技巧,包括让小孩子学会做消费前期预算、节约投入和自己做出消费决定等。给小孩子零用钱,不只是为了满足孩子的花销需要,更多是要让孩子通过赚钱和花钱,来学会有计划地花钱,进而学会怎么赚更多的钱。

我在美国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个13岁的男生,当时他正在介绍自己发明的飞机燃料,讲话非常大方自信,像在正式演讲一样。听朋友介绍,原来他从6岁开始,就开始做自己的生意。当时他的妈妈带着孩子们去旅游,在一个旅游地点,他发现有很多孩子在排队,买那种可以保持几天才掉的纹身贴纸,一个两美元。他心想,有那么多小朋友喜欢,一定很有趣,一定能挣钱。

他问了成本,1美元可以买几个那种粘贴的纹身,他觉得自己可以做这件事情,便问妈妈预支自己的零用钱。于是他的妈妈让他写可行性报告,包括预算、要花费的成本和对结果的估计等,虽然只是简单地模拟,但形式完全参照正式的银行贷款文件。在那之后,小伙子先是说服了妈妈提供少量的无利息贷款,又雇佣了自己的妹妹,而妈妈成了义工。生意非常不错,小伙子一天就还清了妈妈的贷款,给妹妹开了60美元的工资之后,自己还净挣了200美元。

现在这个男孩已经建立起一个300多人的俱乐部,经常举办各种活动,挣了不少钱。虽然这种成功的案例并不常见,但故事中小男孩的妈妈如何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却有其借鉴意义,如充分尊重孩子支配零用钱的权力,帮助孩子“创业”等。

美国家长零花钱发放指南

1.支付多少零花钱合适?

你可以写下孩子平均每周和每天的花费,设立一个平均每日金额,再支付零用钱。此外,注意尽可能将小孩子的零花钱数量控制在与他的同伴大致相当的水平上。

2.从孩子几岁开始支付零用钱?

大多数三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对金钱产生兴趣,并且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加深,如果提前跟孩子打开“金钱”这一话匣子,对小孩子将来的成长有一定的帮助。Yjs21.COM

3.采取什么方式支付零用钱?

可以按次支付,也可以定时支付。不过,父母应该在支付零用钱时,跟子女谈谈家庭的经济状况。一些美国家庭还让青少年为自己的电话费和车费以及一部分家庭开支买单。等孩子成熟后,爸爸妈妈常会翻开账本,告诉他家中的钱是怎么花的,以帮助小孩子了解如何掌管家庭的“财政”。

4.如何指导孩子花零用钱?

零花钱的使用,理论上由小孩子全权负责,爸爸妈妈不直接干预,但应该给予一定的指导,例如零用钱的百分之三十用于消费,百分之三十用于短期储蓄,百分之三十长期储蓄和百分之十用于公益奉献等。

5.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

小孩子因使用不当而犯错时,父母要学会“冷眼旁观”。只有如此,小孩子才能懂得过度消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奥巴马妈妈的育儿经


奥巴马刚出生不到一年,他的爸爸老奥巴马获得了两个求学机会,一个是纽约新学院大学提供的足够一家三口在纽约生活的优厚奖学金,一个是去哈佛大学读经济学博士,老奥巴马对奥巴马妈妈安说:“我怎么能拒绝最好的教育呢?”

这是1961年,而1964年,安提出离婚,老奥巴马没有异议。此后,老奥巴马带着另一个美国女子去了肯尼亚老家工作。

本来,安有很多理由对老奥巴马愤怒,她一边带儿子一边求学,生活非常拮据,而且自他们离婚后一直到1982年老奥巴马遭遇车祸去世,奥巴马只见过爸爸一次。

然而,安没有表现过对老奥巴马的愤怒。实际上,每当和儿子谈起他的爸爸,安说的都是优点。她对奥巴马说,他爸爸聪明,幽默,擅长乐器,有一副好嗓子……

不仅如此,而且或许更重要的收获是,妈妈这样谈到爸爸,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父母离婚给奥巴马带来的心理上的冲击。他的内心不仅不必分裂,还学到了豁达,并且也学会了如何在糟糕的情形下看到积极的一面。这可能是奥巴马现在展现出的乐观性格的重要缘由。

显然,奥巴马也继承了妈妈的这一天性。美国民主党内初选中,尽管一开始希拉里占据明显上风,并在后来也给他造成过严重挑战,但奥巴马和他的竞选阵营从未乱过阵脚,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零用钱计划】QQ的零用钱记录


我们家财商教育很落后,父母都是书呆子,本就不擅理财。对孩子来说,倒是经常鼓励他去换零钱、买东西,但目的是为了训练胆量,更加“冲得出去”,还没有有意识地培养理财意识。

QQ平时没有零用钱,出去买东西都是临时掏钱给他去买单。一直以来他不是很贪心那种,要买什么不是一定要,也知道适可而止。有时他表现很好又遇到节日或生日,我允诺他自己在淘宝上挑选几样玩具,他总是挑了一两样就说“够了够了,不用更多了”,反而我总是贪心地想“凑包邮”,真是理性消费方面还不如孩子。

有一次买玩具的经历很让我印象深刻,我们在两家店铺发现了一样的玩具,记得是个变形金刚玩具。恰逢春节,其中一家店随时发货,另一家过年后发货,但便宜10元。QQ主动要求买后一家的,我说早点买回来过年正好玩啊。他说,反正会送来的,不急这几天。我都快感动哭了,咋这么懂事呢。当然过了几天他问起玩具了:怎么还没送来?原来他根本没仔细看送货日期,以为略晚几天而已。

刚好论坛搞【六一·参与零用钱计划】培养孩子理财习惯的活动,前一阵QQ得了一笔启动资金,是他考上小学,阿姨给的红包,300大洋,我就来记录一下孩子的理财经过吧。

5月6日得到录取消息,当晚阿姨就包了个大红包给QQ,刚好我钱包没现金了,于是把他的红包充公去交幼儿园学费了。告诉他说,先放妈妈这里哈,你记在日记里,每在妈妈这存1天,能多出1块钱。

——于是就放到了今天,算起来我欠他300+19-6=313块了。

早上我和他说了下这个零用钱计划的事,给了几个选择:把钱给你自己,你可以每天买点自己想要的小零食或小玩具,也可以周末和爸爸妈妈去超市集中采购,也可以买一件大玩具。更多的选择是,儿童节快来了,可以给你和妹妹各买一件礼物,妈妈还可以补贴点。你还可以选择把钱继续存在妈妈这里,攒多一些再花。

QQ的初步考虑是继续存在我这里。我允诺说,晚上回家和他详细讨论一下这笔钱的使用计划,给规定一个确定的收益周期和收益率。

今天晚上和QQ商定了我们的财务计划:

本金313元。每天利息1元。

低于200利息0.5元/天。

达到330元,每天利息1.1元。

达到360元,每天利息1.2元。

……

达到600元,每天利息2元。

依次类推。

这期间他可以随时取现,低于某一数值,利息随之变化到相应档位。

然后我问他要不要取现。

他说明年儿童节再说。

好了我要大出血了。

现在每次去超市或便利店买东西,QQ都要问我,是花你的钱,还是花我的钱?

我说我买我要的,花我的钱,你自己提出买的,花你的钱。

于是到目前为止,还只花了4.5元,用来买带去学校做豆豆贴画的各种豆子。

买的还是散装的,还关照我每种少称点。

这是要成葛朗台的节奏吗?

今天要跟爸爸出去旅游,我昨晚带他去买些“旅游食品”。

前几周看了绘本《爸爸带我看宇宙》,里面的爸爸带儿子徒步去郊外看宇宙,路上买的旅游食品就是一包口香糖而已。

于是他也提出旅游食品不需要太多。我说不花你的钱,这次你出门3天,妈妈买吃的给你。

可他还是这个不要那个不要。

太好养……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家庭教育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家庭教育

无论工作压力有多大,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都会尽量与妻女共进晚餐,分享一天的喜怒哀乐,有时还玩一种名叫“玫瑰和刺”的游戏。身为“总统老爸”和“第一夫人妈妈”,奥巴马夫妇秉持几点准则,努力为11岁的马莉娅和8岁的萨沙营造一个严格而自由的环境,希望她们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要知道我们爱你们”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埃尔金德说:“孩子们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永远都被爱围绕。”

奥巴马夫妇对女儿的爱体现在每件小事上:和女儿手牵手滑旱冰;相互击掌鼓励对方;萨沙坐在父亲腿上看姐姐马莉娅踢足球;上学第一天,当着总统车队的面,和父母亲个够……

奥巴马夫妇努力融入女儿的生活。无论是萨沙的舞会还是马莉娅的篮球赛,他们都尽量参加。米歇尔的每日安排都有“玩耍”一项。她喜欢了解女儿在学校的表现,与老师保持联络。

“我认为,女儿在学校表现出色,原因之一是我这个做母亲的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把握平衡,”米歇尔说,“我虽然工作繁忙,但一定会挤出时间打理家务。”

最令奥巴马自豪的是,即使在长达21个月的总统竞选期间,他也亲自出席两个女儿的每一次家长会。如果出差在外,他每晚都给女儿打电话,让她们知道父母从没有将她们遗忘。

美国家庭与工作关系研究所负责人埃伦·加林斯基说,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同时对工作和生活给予足够关注。不过,只要别把工作压力带回家,孩子就能根据父母的忙闲自行调整生活。

“守规矩但适当通融”

奥巴马夫妇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是,如何让女儿尽享童年时光的同时避免被宠坏,明确并且始终如一的规矩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区分对错。

马莉娅和萨沙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不能越界。奥巴马夫妇允许她们与青少年乐坛偶像“乔纳斯兄弟”见面,但拒绝让她们参演风靡全美的少儿电视剧《汉娜·蒙塔纳》;可以使用iPod音乐播放器、照相机和电脑,但不能违反学校规定把手机带到课堂。

不过,规矩固然重要,但家长有时也可适当“通融”。这种事情通常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喜欢做的。例如,马莉娅和萨沙的外祖母有时会允许她们20时30分以后上床睡觉、多看一会电视或者多吃几块点心。

米歇尔说,小时候她的母亲对自己很严格,现在却娇惯外孙女。她曾对母亲开玩笑说:“你是谁呀,怎么和我熟悉的妈妈不一样啊?”

“白宫千金”自然受人瞩目,但奥巴马夫妇努力保护女儿的隐私。去年万圣节,一向处事冷静的奥巴马在护送萨沙参加舞会的路上对偷偷跟随的摄影记者大发雷霆。在采访中,奥巴马经常会拒绝回答有关女儿的问题。

“享受美妙的家庭时光”

奥巴马一家住在芝加哥时,每周末都有固定的安排:举行家庭舞会和比萨饼午餐。夏天,一家人还常去踏青。奥巴马当参议员期间经常不在家,米歇尔和女儿就制定了“促膝时间”,即母女三人躺在床上聊天。

奥巴马当选总统后,一家人从芝加哥搬到华盛顿,米歇尔的母亲也跟随搬进白宫,担任“第三家长”的角色,负责安排外孙女的业余生活、监督她们写作业、练钢琴。米歇尔曾表示,“第一祖母”在一家人适应白宫新生活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贝勒大学医学院儿科专家阿蒂亚哈·斯平克斯·富兰克林说:“我喜欢那些有祖父母的家庭。数代同堂让一个家庭充满活力。”

奥巴马就职总统后,白宫举行了一个家庭庆祝会,大约50名亲戚和朋友参加。入主白宫前,奥巴马一家就经常和这些人聚会,相互帮忙。米歇尔说,当丈夫工作繁忙时,就会有人暂时充当一下“周末爸爸”,协助她照顾两个女儿。

泰勒认为,孩子与熟悉的成年人接触十分重要,“(孩子可以向他们)寻求建议,或者敞开心扉”。

“好孩子心中有他人”

马莉娅和萨沙拥有良好的教养,可以安安静静地坐在观众席中听父亲演讲,还会微笑着倾听陌生人为她们唱生日快乐歌。

美国家庭心理学家约翰·罗斯蒙德说:“许多父母不重视孩子的礼仪。学习礼仪可以让孩子关注他人,看他们是否需要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这是良好品德的核心。”

奥巴马夫妇一直教育女儿要心中有他人。在父母的指导下,马莉娅和萨沙志愿帮助穷人,并选择以尊重他人、社区服务为教学理念的希德威尔友谊学校就读。

“要多参加户外活动”

一项针对16个国家儿童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将过多时间用在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上,孩子的户外游戏时间大大减少。在此问题上,抱着笔记本电脑、寻呼机和“黑莓”不放的父母无疑给孩子做了坏榜样。

奥巴马曾在一个大型集会上说:“仅仅告诉孩子‘在学校里表现好点’是不够的。你的孩子回到家,家里开着电视,开着收音机,你不帮孩子检查作业。房间里一本书也没有,你还沉迷电脑游戏。”

为了让女儿多参加户外活动,奥巴马夫妇在白宫院子里搭建了秋千和绳梯。斯平克斯·富兰克林说:“玩这些普通游戏装置,孩子们可以用到最基本的运动技巧。即使天气寒冷,她们也会到户外玩,理应如此。”刘莉莉

为了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奥巴马带给我们的启示

“让孩子时刻感受父母之爱,始终用规矩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写下这个肩题时,眼前浮现出奥巴马灿烂的笑容,帅气自信而又勇于担当。我们今日见到的一脸阳光的美国总统奥巴马,颇像好莱坞制造的青春励志片的主角,背负着远大理想,一步一步坚定地摆脱桎梏,坚毅勇敢地挑战外界、挑战自我,开创自己的美丽人生。

奥巴马说:“我身上最好的东西都要归功于她。”这个她就是奥巴马的妈妈。她告诉儿子,“不要被恐惧或狭隘的定义所束缚,不要在自己周围筑起围墙,我们应当尽力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亲情和美好的事物”。正是由于妈妈良好的教育与引导,奥巴马没有为自己的肤色所困惑,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中;正是因为妈妈的坦诚与宽容,奥巴马没有生活在父母离异的阴影中,而是从妈妈那里了解到爸爸的聪明、幽默、擅长乐器和有一副金嗓子——显然奥巴马遗传了爸爸优秀的基因;正是受到妈妈积极乐观、勇于进取精神的影响,奥巴马总是能抓住机遇,迎难而上。

奥巴马在写给自己两个女儿的信中提到母亲对他的教育:“这正是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时,奶奶想要教我的功课。她把独立宣言的开头几行念给我听,告诉我有一些男女为了争取平等挺身而出,游行抗议,因为他们认为两个世纪前白纸黑字写下来的这些句子,不应只是空话。她让我了解到,美国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完美,而是因为我们可以不断地让它变得更好,而让它更好的未竟任务,就落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奥巴马的妈妈把独立宣言念给奥巴马听,从小对他进行自由、民主和美国精神的教育,并且从小给他讲述“领导国家”的理念。她对奥巴马说:“你不能像那些只顾享乐的人一样,总是坐等着机会送上门来。”

在生活中,奥巴马的妈妈会带儿子一起观赏日出日落,会带儿子去看月色,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奥巴马的继父曾经告诫过他,“最好成为强者,如果你不能成为强者,那么就成为智者,然后再去为强者出谋划策,使他们爱好和平”。成长在一个国际关系的大家庭中,奥巴马的梦想是一个黑人青年在生存的挣扎中成就的。在大学,他选择了国际关系专业;做社工激发了他从政的热情,他考进哈佛大学攻读法学博士……这是奥巴马成长的内在需要,而不仅仅是为了谋生。

而奥巴马也把这种励志教育贯穿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他告诉女儿们在看到不正确的事物时,要敢于挺身而出加以矫正,并努力工作让其他人也能获得“你们所拥有的机会”。他希望她们能成为有同情心和有责任感的女性,建设一个美好的、充满希望的世界!

爱的教育、生命的教育、励志教育……破碎的家庭,完整的家庭教育。奥巴马的成长让我们看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让我们看到父母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也许我们不能给孩子一个最好的家,但是我们可以竭尽所能地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

中法组合家庭“育儿经”:女儿做家务挣零花钱


从三岁起,孩子的零花钱必须靠家务劳动来获取,孩子读书决不择校,坚持就近、对口入学。近日,笔者从武汉光谷六小了解到,该校两名女生霍丹丹、霍阳阳的父母有一套特别的育儿经。

霍丹丹和霍阳阳今年分别上六年级和一年级,她们的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中国人。上月底,她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春游,全天游玩的近百元花费,都是她们提前两周通过做家务活积攒的。

“虎妈”很严格零花钱要靠做家务挣

霍丹丹和霍阳阳的妈妈霍女士是光谷一家金融企业的白领。在家里,霍女士把所有的家务活明码标价:洗碗每次2元,扫地、拖地每次1元,洗、晾全家的衣服每次2元……两个女儿在三岁以后,必须通过做家务活来赚取自己的零花钱。霍女士每天早上出门前都会提醒女儿,将家里的垃圾带出门去倒掉,让女儿“赚钱”。

霍女士表示,凭劳动挣得的零花钱,女儿不但积极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对用汗水换回的钱也非常珍惜。大女儿在去年还专门找了个账本,每次挣多少钱、用多少钱都记录在本上。

“羊爸”很随便上学离家近就好

霍女士的丈夫是法国人,目前是光谷的一家安全设备企业的主管。看到身边不少孩子从小就背唐诗、学钢琴,他常常告诉霍女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尽量不“折腾”孩子,让她们顺其自然就好。

六年前,家里的大女儿霍丹丹面临“幼升小”,幼儿园的老师推荐了鲁巷的一所重点小学,虽然离家距离远了点,但是学习氛围好。霍女士和丈夫开车到那所学校考察了两天,果断放弃了。

“我看到那所名校的学生太辛苦了,课间都还在教室里做作业,而且听说很多学生都在校外上补习班,我担心孩子在这种环境中会不快乐。”霍女士的丈夫表示,在征求妻子和孩子的意见后,最终把孩子送到了离家最近的光谷六小,虽然学校名气不大,但是老师们认真负责,富有爱心,这样就足够了。去年,小女儿也进入了光谷六小读一年级。

【专家】

不要为孩子所做的每件家务付酬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郑晓边表示,每一位家长都会给孩子零用钱,通过家务付酬的方式给予,不但可以让孩子从小懂得“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还能对孩子进行理财方面的教育。

“‘有偿家务’虽然在西方家庭盛行,但也要提防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不要让体现父母亲情的零花钱异化为纯粹的劳动报酬,而让孩子缺失感恩之情和知恩图报的孝道。”郑晓边建议,不要为孩子所做的每一件家务支付报酬,例如孩子洗自己的衣服、打扫自己的房间等自我服务的事情,应该引导孩子独立、无偿完成。

奥巴马: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


奥巴马带给我们的启示

“让孩子时刻感受父母之爱,始终用规矩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写下这个肩题时,眼前浮现出奥巴马灿烂的笑容,帅气自信而又勇于担当。我们今日见到的一脸阳光的美国总统奥巴马,颇像好莱坞制造的青春励志片的主角,背负着远大理想,一步一步坚定地摆脱桎梏,坚毅勇敢地挑战外界、挑战自我,开创自己的美丽人生。

奥巴马说:“我身上最好的东西都要归功于她。”这个她就是奥巴马的妈妈。她告诉儿子,“不要被恐惧或狭隘的定义所束缚,不要在自己周围筑起围墙,我们应当尽力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亲情和美好的事物”。正是由于妈妈良好的教育与引导,奥巴马没有为自己的肤色所困惑,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中;正是因为妈妈的坦诚与宽容,奥巴马没有生活在父母离异的阴影中,而是从妈妈那里了解到爸爸的聪明、幽默、擅长乐器和有一副金嗓子——显然奥巴马遗传了爸爸优秀的基因;正是受到妈妈积极乐观、勇于进取精神的影响,奥巴马总是能抓住机遇,迎难而上。

奥巴马在写给自己两个女儿的信中提到母亲对他的教育:“这正是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时,奶奶想要教我的功课。她把独立宣言的开头几行念给我听,告诉我有一些男女为了争取平等挺身而出,游行抗议,因为他们认为两个世纪前白纸黑字写下来的这些句子,不应只是空话。她让我了解到,美国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完美,而是因为我们可以不断地让它变得更好,而让它更好的未竟任务,就落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奥巴马的妈妈把独立宣言念给奥巴马听,从小对他进行自由、民主和美国精神的教育,并且从小给他讲述“领导国家”的理念。她对奥巴马说:“你不能像那些只顾享乐的人一样,总是坐等着机会送上门来。”

在生活中,奥巴马的妈妈会带儿子一起观赏日出日落,会带儿子去看月色,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奥巴马的继父曾经告诫过他,“最好成为强者,如果你不能成为强者,那么就成为智者,然后再去为强者出谋划策,使他们爱好和平”。成长在一个国际关系的大家庭中,奥巴马的梦想是一个黑人青年在生存的挣扎中成就的。在大学,他选择了国际关系专业;做社工激发了他从政的热情,他考进哈佛大学攻读法学博士……这是奥巴马成长的内在需要,而不仅仅是为了谋生。

而奥巴马也把这种励志教育贯穿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他告诉女儿们在看到不正确的事物时,要敢于挺身而出加以矫正,并努力工作让其他人也能获得“你们所拥有的机会”。他希望她们能成为有同情心和有责任感的女性,建设一个美好的、充满希望的世界!

爱的教育、生命的教育、励志教育……破碎的家庭,完整的家庭教育。奥巴马的成长让我们看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让我们看到父母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也许我们不能给孩子一个最好的家,但是我们可以竭尽所能地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

相关推荐

  • 教宝宝如何使用零花钱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教宝宝如何使用零花钱”!家长想要孩子从小就接触理财,可是当孩子会花钱了,父母变得又是高兴又是担心,高兴的是孩子在不断成长。 开始有钱的意识了,担忧...
    2020-06-24 阅读全文
  • 奥巴马妈妈的育儿经 奥巴马刚出生不到一年,他的爸爸老奥巴马获得了两个求学机会,一个是纽约新学院大学提供的足够一家三口在纽约生活的优厚奖学金,一个是去哈佛大学读经济学博士,老奥巴马对奥巴马妈妈安说:“我怎么能拒绝最好的教育...
    2021-04-20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教案《怎么用零花钱》 大班教案《怎么用零花钱》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言传声教使他们懂得花钱要合理、有计划、有节制,通过活动帮助幼儿正确树立消费观念,通过感受亲情,懂得珍惜零用钱,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怎...
    2021-03-29 阅读全文
  • 国外父母怎样对待孩子零花钱 孩子一天天大了,国内的父母开始担忧给不给其零花钱,什么时候给,给多少。国外父母对此似乎并无担忧,让我们一起来借鉴一下: 日本:用金钱传递“魔力” 日本的山本教授认为,孩子的零花钱作为一种文化中介工具,...
    2021-04-29 阅读全文
  • 【零用钱计划】QQ的零用钱记录 我们家财商教育很落后,父母都是书呆子,本就不擅理财。对孩子来说,倒是经常鼓励他去换零钱、买东西,但目的是为了训练胆量,更加“冲得出去”,还没有有意识地培养理财意识。 QQ平时没有零用钱,出去买东西都是...
    2020-09-30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教宝宝如何使用零花钱”!家长想要孩子从小就接触理财,可是当孩子会花钱了,父母变得又是高兴又是担心,高兴的是孩子在不断成长。 开始有钱的意识了,担忧...

2020-06-24 阅读全文

奥巴马刚出生不到一年,他的爸爸老奥巴马获得了两个求学机会,一个是纽约新学院大学提供的足够一家三口在纽约生活的优厚奖学金,一个是去哈佛大学读经济学博士,老奥巴马对奥巴马妈妈安说:“我怎么能拒绝最好的教育...

2021-04-20 阅读全文

大班教案《怎么用零花钱》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言传声教使他们懂得花钱要合理、有计划、有节制,通过活动帮助幼儿正确树立消费观念,通过感受亲情,懂得珍惜零用钱,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怎...

2021-03-29 阅读全文

孩子一天天大了,国内的父母开始担忧给不给其零花钱,什么时候给,给多少。国外父母对此似乎并无担忧,让我们一起来借鉴一下: 日本:用金钱传递“魔力” 日本的山本教授认为,孩子的零花钱作为一种文化中介工具,...

2021-04-29 阅读全文

我们家财商教育很落后,父母都是书呆子,本就不擅理财。对孩子来说,倒是经常鼓励他去换零钱、买东西,但目的是为了训练胆量,更加“冲得出去”,还没有有意识地培养理财意识。 QQ平时没有零用钱,出去买东西都是...

2020-09-30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