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观察记录:我是宝宝的爸爸
发布时间:2021-05-02 幼儿园观察记录 区域观察记录 幼儿观察记录区域活动时,一向“沉迷”于建构区的你今天来到了“猪猪之家”,你会当什么角色呢?我很好奇,远远地关注着你!你进去后,欣怡和大智也跟着进来了。这时,你对他们说:“我是宝宝的爸爸,你做妈妈”你指着欣怡说。这时你又看看大智,说:“你就做宝宝的哥哥,行不行?”大家也都同意了你的分配,你们便进入了游戏。
欣怡抱起宝宝,跟宝宝游戏起来。你看看地上有些脏,便拿起扫帚,“地上这么早,我先来打扫下!大智,你去把厨房的面条和辣椒整理下,待会儿我来做饭给宝宝吃!”只见你手拿扫帚,从最里端往外清扫着,扫的很认真,角角落落都扫了一遍,然后把垃圾会到一块儿,扫进了簸箕里,倒进了垃圾桶。接着你去卫生间洗了下手,来到厨房间开始忙活起来,不一会儿,你端着碗往抱着娃娃的欣怡那边走去,“来,我做了辣椒荷包蛋面条,你喂给宝宝吃吧!”欣怡喂起宝宝来,你又跑到厨房,煎起荷包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学习可能在发生
你是个很有主见的孩子,一到区域,你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对角色进行了分配,对各自的任务也进行了分工,你是一位很好地指挥家,你的同伴对于的分工,都很配合!真是好样的,说明你在同伴中也树立威信,大家愿意服从你的而安排。另外今天你在区域活动中,充当了娃娃家的爸爸角色,老师发现你是一位非常负责任勤劳的爸爸,你扫地,做饭,整理厨房,一切事情完成的都是井井有条,值得小朋友们向你学习。
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
今天的你在爸爸的角色上完成的不错,老师希望你在学习本领和进行其他游戏时,也能像今天在区域游戏中一样,认真、投入、有责任心,这样的你,一定会变得更加棒!将来进入小学后,你一定会是一位出色的小学生!加油吧,孩子!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幼儿观察记录:让幼儿爱惜花宝宝
观察对象:张**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走廊自然角
观察目标:让幼儿爱惜花宝宝
观察内容:
今天李**带来了漂亮的植物,上面开了一朵好看的红色花,小朋友都很喜欢。
突然有一个声音:"周老师,垃圾桶里有一个花宝宝。"旁边的小朋友指着正在调皮的张**,说:"我看到他刚才在走廊里,又到垃圾桶旁去扔这个花宝宝的。"张**听到了,跑到我身边,急匆匆的说:"我没有把花宝宝折下来!"我耐心的问:"花宝宝,怎么会到垃圾桶里的?"
教育过程:
张**拉着我,来到花旁,指着一个断开的树枝说:"我看到这里的花开得很好看,用手摸摸它的。一碰它,旁边的花宝宝就掉下来了!"他越说越觉得委屈,难过得哭了起来。我和孩子们一起回到座位上,讨论:"怎样到自然角里赏花?"孩子们的讨论声很热烈,想到了许多,张**想到了:到自然角赏花的时候要小心地去摸摸,用鼻子闻闻,用眼睛去看看。
教育效果:
张**小朋友性格活泼、好动,比较爱到处摸摸、看看,今天他在赏花的时候虽然把花宝宝折断了,但通过这件事,他能和同伴讨论"怎样到自然角里赏花?"从探讨交流中他既学会了赏花,又懂得保护花的方法,相信以后他再去赏花的时候会发现更加小心的。从小培养孩子爱护花草树木,渐渐能养成爱护大自然的好习惯。
幼儿观察记录:“好动”的宝贝
观察周期:一个月刚入学时,崔喆然小朋友的奶奶就告诉我们:"孩子一直都是她带,爸爸妈妈一直上班,很少顾及孩子,在家里,我也比较惯着他,小班的时候基本上就没怎么上,不管是吃饭还是生活上能力都比其他孩子稍微弱一些,希望老师多看着点。"有了奶奶这样的说法,崔喆然小朋友就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般来说,爷爷奶奶看孩子都会比较溺爱。
观察记录:
第一周入园孩子如奶奶所说,来了之后就自由走动,根本坐不住,当大多是孩子有秩序地坐下或活动时,他总是一个人走来走去,不知道该做什么。中午也不睡觉,早餐午餐基本不怎么吃。我想:孩子可能是刚入园,老师需要多一点耐心,多给孩子一些时间来适应园内的生活。
第二周入园早上一来,我就告诉崔喆然小朋友,先坐下来与小朋友交流,看看有什么快乐的事情与小朋友一起分享,周六日都去哪里玩了。开饭前,所有的小朋友都安安静静,小手背后,然后老师给孩子们盛饭,放在桌子上时,这个孩子就自顾自地拿起饭直接吃了。此时,我注意到了。马上来到他的身边,说:"宝贝,你可能还不知道,在老师盛饭的过程中,小朋友需要安静的等一下,当所有的小朋友都有饭吃了,老师就会说,小朋友们请吃饭,然后才可以吃饭的"。这时,崔喆然小朋友点了点头,放下了勺子。
第三周入园入厕时,老师会告诉孩子们排好队,一个一个上,可是今天崔小朋友又犯了一个错误,不仅没排队,还推别人。
此时我并没有去责备孩子,而是走到孩子跟前,耐心地说:"入园后咋们不管作什么,都有一定秩序,如果小朋友都不排队的话,上厕所肯定会你推我搡,这样不仅特别乱,而且小朋友特别容易摔倒,发生安全事故。"说完后,崔喆然小朋友乖乖地站到了队伍里面去了。
第四周入园早上一来,崔喆然小朋友主动地说:"老师早上好,我很开心,吃饭时开始准守规矩,开始自己动手吃饭,一天比一天好了。"…………..
经过一个月的观察,孩子在教室自由走动的现象,比前几周好多了。
教育总结与反思:
每一个孩子生来都是"好动"的,这并不是坏事,作为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多点耐心,一点点去纠正孩子做的不好的方面,让孩子慢慢养成好的习惯,而不是扼杀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
孩子的不良习惯不会再一天天地责骂中改变的,作为老师更多地需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一点点地区改变,用爱的教育去感化孩子。
幼儿观察记录:做个不挑食的好宝宝
幼儿观察记录:做个不挑食的好宝宝
吃饭,对有的宝宝来说是最艰难的一件事情,有的宝宝不爱吃菜,只吃白饭;有的宝宝爱吃肉,不吃蔬菜,我们老师每天要想着法的让宝宝吃饭,连哄带骗,伤透脑筋。
我班有个叫悦悦的小宝贝,她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小姑娘,在幼儿园表现样样都不错,可是到了吃饭的时候就犯愁,因为她不爱吃蔬菜。每到吃饭的时间,她就会一直要求老师给她白饭,要是给碗里放了菜啊,她就开始皱眉头,磨叽个半天才吃一口。等小朋友都吃完了,她的小碗里还有大半碗呢。
其实悦悦是个懂事的孩子,她比起同龄的宝宝较成熟。我和她进行了交流,问她为什么不喜欢吃蔬菜?她说嚼不烂。其实悦悦的喉咙比较浅,她吃东西又不喜欢多嚼,属于直接吞咽的那种,所以蔬菜咽不下去。我耐心地告诉她,蔬菜是好东西,吃了蔬菜身体棒棒的,长得高高的,不想吃,也要学着吃一点。听了我的话,悦悦开始吃了,吃着吃着,我发现她不是感到很难吃了,我也对她说,今天不吃完没关系,以后无论什么菜都要学着吃,这样才能健康聪明,悦悦点点头,开心地笑了。
自那以后,每到吃饭的时候我都会偷偷地观察悦悦的举动,渐渐的我发现悦悦开始爱吃蔬菜了!
其实像悦悦这样挑食的宝宝班里还有好几个,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仔细的观察,引导孩子尝试,鼓励她们做个不挑食的好宝宝,并且让她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观察记录《寻宝总动员》
迷宫区的建立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神秘的场所,孩子们一次次的寻找出口,带给孩子的是无穷的乐趣,同时通过走迷宫又可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分辨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记忆能力,而且因为有兴趣所以孩子们在这个“神秘的空间”里,自发、自主的游戏着、快乐着。
本区域是小班混班活动区,因此将该区域的总目标定为:1.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游戏2.在成人的指导下不争抢玩具3.活动中幼儿知道分享,谦让能4.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或其他活动。
本周目标:
1能感知物体基本的方位,理解上下,里外等方位词。
2幼儿能够认真,专注的做一件事。
3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小筐、纸箱、袋子
塑料辣椒、泡沫玉米棒、小勺、瓶盖等,多种材料。
2.经验准备:(1)幼儿在迷宫区具有初步的安全意识。
(2)幼儿已熟悉迷宫环境。
观察实录:
今天我们又来到迷宫区,孩子们依然想玩捉迷藏游戏,玩着玩着,我发现小朋友都在地上挖土,还时不时地喊:“哇!大宝藏!”。我很好奇他们在干什么,观察了一会儿,对正在认真地挖土的熙熙问道:“熙熙,你在干什么呢?”熙熙看都不看我一眼,继续认真的挖土,过一会儿,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说:“看!张老师,这是我的大宝藏!”其实就是一块石头,但这个回答,让我头脑闪现了一个新游戏,既然孩子们喜欢宝藏,那我们不如就来一次寻宝游戏,当我们再次选择迷宫区游戏的时候,我找来了“玉米棒,泡沫做的花生,还有塑料做的红辣椒等材料。”开始和孩子们商量寻宝游戏的玩法。
我来藏宝藏,我把这些宝藏藏到了迷宫的各个角落,树枝夹缝上,迷宫围栏下面,迷宫围栏上面等等。
当我走出迷宫,发出口令“宝藏藏好了,出发!”孩子们一边“啊啊啊啊啊”的喊,一边开心的“飞”入迷宫里,开始寻找宝藏。有的小朋友低着头,弯着腰往地上找,有的小朋友扒着围栏向四周寻找,有的小朋友认真的围着每一颗树寻找宝藏。
航航小朋友是第一个找到宝藏的,他站在原地将宝举得高高的,大声的,兴奋的喊道:“老师,我找到宝藏了!”接着,一边举着手里的宝藏,一边飞快的
跑到我身边:“老师,我第一个找到的宝藏!”自信、自豪的笑容洋溢在航航的脸上。
我接过宝藏,也用很兴奋的态度对他说:“哇!一看航航就非常认真的寻找
宝藏来着,这么快就找到一个,在哪找到的?”航航自信的说:“就在里面那个围栏上面。”“嗯!真棒,继续认真的去找吧!”收到我的反应,航航更是开心,兴奋的不行不行的,飞入迷宫继续寻找。
经过几轮寻宝游戏后,有几个小朋友总是可以找到,而有几个小朋友却总也找不到,看着小博有些失落的脸,我走到他面前偷偷的指着面前的小树对他说:“小博,你试试到到那颗树上边找一找吧。”他看了看我,慢吞吞地走到大树旁边,打量了一下树,看了看我,我对他微微一笑,说:“仔细找找吧。”他开始围着小树认真了一点寻找,当他看到树枝上的辣椒时,瞪大了眼睛,取下辣椒,扬起手,脸上带着笑容说:“哈哈哈,老师,这里真的有宝藏!”我接过玉米棒对她说:“是呀!只要小博认真的找,就一定能找到。”这时候小博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行动起来也迅速了很多,当然也有了很多次的成功!
孩子们玩一轮后还不尽兴,吵着要自己藏宝藏,随着争执声越来越激烈,
小朋友间互不相让,我大声地喊了一声:“小朋友都想藏宝藏,我也想藏,我谦让,你们呢?”随着我的声音,很多小朋友将手放下,说:“那好吧,我也谦让!”我接着问:“那到底谁来藏呢?有什么好办法吗?”小朋友鸦雀无声,一会儿,就听熙熙小朋友说:“老师,我有一个好办法,谁找的宝藏多,谁先藏吧!”小朋友们都同意了这个办法,我也对熙熙小朋友一个大大的拇指,就这样,游戏继续,解放了教师的双手的同时,也给了孩子们更多的自主空间。
角色观察:会做饭的爸爸
今天小翰扮演起了娃娃家的爸爸,于是小翰便负责做饭。小翰拿起铲子放在锅里炒啊炒,说道:“老师,我煮饭给宝宝吃。”过了一会,小翰拿起了一个空瓶子做出了撒盐的动作说道:“放点盐,宝宝不咳嗽了,放点水。”小翰又炒了一会说道:“炒好了!”之后拿起了勺子尝了一口,非常开心的说道:“真好吃,真香!”
《指南》社会领域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目标中标指出“为自己的好行为或活动成果感到高兴。”小翰今天在整个炒菜的过程中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知道怎么做。比如:知道炒菜要放盐,宝宝不咳嗽了,可以再加点水等等。炒完菜之后,小翰自己尝了一口,非常满意自己的作品,这一点非常符合《指南》中指出的有自信、自主的表现
,,为自己的成果感到高兴。
教师可以适当的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想法。当幼儿完成时可是适当的奖励表扬幼儿。还鼓励幼儿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并注意调整难度,让他感受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就感。
观察记录:我是王后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建构区
观察对象:
观察者:**
注意:
区域游戏时间到了,一涵、点点、淇淇、涵涵四个人来到建构区,四个人站在玩具柜前商量道:“我们今天来搭个什么呢?”“搭个王宫吧!”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
最后决定搭“王宫”,开始动工啦!
一涵说:“我当王后,点点,你来当公主,你们俩当侍卫。”大家对一涵的分工表示赞同。
“点点,不对,这个不是放在这里的。”“淇淇,把那个三角形的拿过来。”“涵涵,这边,到这边来。”一涵不停的指挥着,起初淇淇还有些不乐意,一涵说:“我是王后,必须听我的。”淇淇也就不再反对了。
在一涵“王后”的指挥下,一座漂亮的王宫建成了。
识别:
《指南》中指出,5-6岁幼儿在活动中已经能够与同伴进行明确细致的分工。幼儿在分工合作中,可以体验到不同工作的不同乐趣,更加愿意与同伴一起进行游戏,激发幼儿参与人际关系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幼儿在与别人交往时,会讲究一些方法,运用某种策略,会主动变换角色巧妙地加入游戏当中。
回应:
故事中的一涵起到了主导的作用,而点点、涵涵、淇淇,也都配合的很好,虽然一开始淇淇对于一涵的分工还有些不满,但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放手放手、再放手,把孩子的事交给他们自己去处理,他们有自己的方式,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
幼儿园观察随笔:可爱的宝宝
今天我们的晨间活动是玩踩高跷,小朋友们兴致勃勃的来到塑胶场上,拿起高跷一展自己高超技艺,有的小朋友走的非常好,稳稳当当的走了很长一段,有的小朋友由原来的踩不上去,现在也能走上几步,在走走停停中玩的很起劲。
顺顺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胖嘟嘟的脸蛋儿,胖嘟嘟的身体,他也拿着自己的高跷玩着,样子显得更加的可爱。我在一旁看着他玩,他呢,摆弄着走了起来,可没走几部就摔倒了。这次他快速的站起来,我正想过去问他,就听到他说,“哎呀,衣服都弄脏了,我不玩了。”说着丢下走掉了。
记得上次玩高跷后,请小朋友把自己的高跷上的绳子绕起来,他却说:这个我从小到大都不会做。我听了之后笑出声来,并对他说:“你很小的时候也不会自己吃饭,现在呢,不但会自己吃,还会自己收拾,所以有些都是自己练出来的,你说对吗?”他听了后说:“对,是我自己练出来的。”也非常赞同的样子。
今天为了自己的新衣丢掉了高跷,让我看到他那可爱的样子,也不难看出他身上有那么点懒惰。希望自己对他有那么点小小帮助,使这点慢慢改进吧。
小班观察记录:宝贝真能干
小班观察记录:宝贝真能干
昨天午睡起床后,我又像往常一样对小班孩子说:“谁不会穿衣服,我来帮助你。”但今天只有少数几个孩子过来请我帮忙,多数孩子都在自己往身上穿,而且大多数很顺利就穿上了。我正暗暗高兴之际,欣欣兴奋地站在我面前:“老师,我自己穿上了!”我一看差点笑出来,强忍着笑说:“呀!自己穿上了!真能干!我们再穿一次吧。”边说边帮她把衣领穿到腰上的衣服脱了下来,让她把衣服反面超前,双手抓起领子,往头顶一甩,就甩到背上了,再将袖子穿上。她很开心,说:“我长大了,我也会自己穿衣服了。”
小班孩子已经具备了自己穿衣服的能力,可多数孩子一直是大人帮助穿衣服,缺乏自理意识和技巧指导,为此,我给他们讲了“小老鼠穿衣服”、“乐乐上幼儿园”等故事,告诉他们长大了,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也教给他们穿衣服的具体方法,带他们进行集体练习,他们竟然很容易就学会了,而且以能自己穿上衣服为荣。
现在,,早来园和晚离园时,常会见到这样的情景:家长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孩子自己主动地穿鞋子、穿外套,听到得是:“我自己会穿了!”“宝贝真能干!”